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准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一数”,另一部分是“比多少”。

第1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教材安排了一幅新学期开学图,通过此图,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材第4、5页还将“美丽的校园”中的人或物抽取出来放在集合圈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各数。通过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起。

教材第6页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利用情节中的素材——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同样多”与“不同样多”,再认识“不同样多”中“多”和“少”的含义。在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下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一一对应法。借助图中丰富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比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数数;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4.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例如“比多少”一课,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来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

6.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让学生自己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多少1课时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和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大树图、苹果图片5个,香蕉的图片6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问题,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两位数学王国里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将会把你们带进神奇的数学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将来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2.小精灵聪聪和明明要求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能说会交流的嘴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新校园里都有些什么?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新校园里有好多东西,同学们先自己看一看,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个?(结合10幅小图,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2.学生自由地互相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它们在哪里。(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

3.数图画中的数量:例如,图画中有几位老师?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引导学生答出:一面国旗、一个花坛……它们的数量都是“1”。2个单杠,3个凳

子……(结合动画展示,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

4.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圆点图表示好吗?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小结:通过刚才数一数的活动,我们不仅能数清物体的个数,同时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5.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用1~10的数来数一数。你能用这样的数字表示我们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个数吗?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练习一第1题:

2.练习一第2题:

3.我们的教室都有什么?快来数一数吧!

如:(1)你有几个文具盒?文具盒里有几支铅笔?

(2)教室里有几扇窗户?

(3)我们一年级要上几门功课?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师:小朋友习惯好,爱动脑,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一些事物,告诉家人好吗?

作业布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故事,提出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

个猪兄弟》。教师讲故事《三个猪兄弟》,学生听后回答。(也可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教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操作(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1)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可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出示教科书第6页情景图。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小男孩摆4朵红花,小女孩摆3朵红花,谁摆的多?谁摆的少?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中树上的小鸟有5只,右图中有7只瓢虫。瓢虫比小鸟多。

2.第2题:连一连。教科书给出了一组例子,教师可仿照此要求,指导学生把第1排和第2排同样多的连在一起。

3.第3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作业布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简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将需要对这些基本方位进行判断或表达。因此,本单元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空间方位的体验各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重点难点

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会用“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基础,对于“上、下”和“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语等)来帮助学生辨别。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课时安排

1.上、下、前、后1课时

2.左、右1课时

第1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页,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充分体会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上与下,前与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全班齐做拍手游戏:上拍拍,下拍拍,请把小手伸向前;前拍拍,后拍拍,请把小手伸回来。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出示教科书第9页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播放动画: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3)大家怎么一会火车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火车到底在哪里?这是怎么回事?

(4)怎样才能说清楚?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小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小汽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小汽车在火车的( )面。

②火车在小汽车的( )面。

③轮船的上面有什么?

小结:有时我们需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这样别人才能听明白各种物品的位置。

2.PPT演示动画1,你又看到了什么?

(1)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

(2)大家一会儿说卡车在后面,一会儿又说卡车在前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3)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①小汽车在卡车的( )面。

②卡车在小汽车的( )面。

③公共汽车的前面是( )。

(4)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在说明位置时,有时需要我们说清楚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出示练习二第1题,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4.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课本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3.练习二第3题,请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先说一说图中的位置关系,再用贴一贴图,把图补充完整。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作业布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和P12~13“练习二”第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活动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左右的空间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积累基本的生活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左、右位置关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左、右的含义,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附页中的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反动作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反动作游戏,要和老师反着说,边说边指出对应的方向。准备好了吗?

【学情预设】教师一边指上一边说“上”,学生一边指下一边说“下”;教师一边指前一边说“前”,学生一边指后一边说“后”;教师一边指下一边说“下”,学生一边指上一边说“上”;教师一边指后一边说“后”,学生一边指前一边说“前”。

2.举手游戏建立左、右标准。

师: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

指名回答自己举的是哪只手。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举左手,有的学生会举右手。有的学生知道自己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举的是哪只手。

3.揭示课题。

师: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举的是哪只手,没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师:观察“左右”这两个字,找出有什么不同。(师描红“工”和“口”)

二、体验中感知左、右

1.认识身体中的左右。

(1)认识左手和右手。

师: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教师背对学生举起右手)这一只手是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师生保持同一方向,学生跟随教师举起自己的左、右手。

师: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学情预设】预设1:我用右手写字,左手压住本子。

预设2:我举手发言用右手。

预设3:我用右手拿筷子(勺子)吃饭。(如果有学生说自己是用左手拿筷子或勺子吃饭,可以介绍“左撇子”。)……

教师板书: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左”,你们就举左手;我说“右”,你们就举右手。

师生一起玩游戏。

(2)找一找身体中的左右。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大家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和你的同桌指一指,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

师: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的右面,右眼、右耳、右胳膊、右腿;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的左面,左眼、左耳、左胳膊、左腿。

(3)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机器人的游戏。我来当遥控器,同学们来当机器人。我发布指令,比一比哪个机器人的反应快,机器人们可要准备好呀!

教师发指令,学生完成动作: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身边的左右。

师:说一说,你的左边都有谁?右边呢?和坐在你左边的同学握握手,向坐在你右边的同学点点头。

师: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哪些同学?

学生自由活动并交流,指名汇报。

3.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左右。

师:请你把铅笔盒摆在课桌的上面,铅笔盒的左边摆直尺,右边摆铅笔,橡皮摆在直尺的左边。

指名学生到讲台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并订正摆放情况。

师:直尺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说直尺左边或右边的一个物体,可以指导学生明确:直尺右边的物体指的不只是紧挨着它的一个物体,只要在直尺的右边都是直尺右边的物体。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从左数,橡皮是第1个;从右数,橡皮是第4个。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4题。

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些物品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同桌之间合作,用连线的方法讨论完成此题,然后由教师用课件动画演示。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整理好所有物品,少数学生物品摆放混乱。指导学生依据生活习惯和常规整理房间,即“物品各归其位”,感受确定位置的作用。指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各个物品的位置,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2.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5题。

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动物图片,按要求摆一摆。

学生独立摆一摆后,再与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错的原因是:没有找准判断左、右的标准。指导学生明确是以“观察者”为标准确定“左”和“右”的。

3.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二”第6题。

(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根据上下、前后、左右来确定行走路线,每组推举一人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教师帮助订正答案。

【学情预设】小蚂蚁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路径都不止一条,故答案不唯一。例如小蚂蚁要吃到南瓜,可以先向左走,再向上走,或者先向上走,再向左走。注意,从图中可以看到小蚂蚁面对的方向,如果学生回答“先向前走,再向左走能吃到南瓜”,也是正确的。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定了一些规则。其中按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也有很多。(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上下楼梯图)除了在楼梯上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在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行?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走路、开车都要靠右行。(教师也可以介绍:英国、日本、巴基斯坦、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开车都是靠左行。)

作业布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学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各数表述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3.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4.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5.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初步培养口算能力。

2.经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5以内各数的书写,5以内的加减法的含义。

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3写成ε)。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和“<”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

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数手指等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4.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和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使得人人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1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能够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会正确计算

5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操作、表达,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并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5各数的写法。

难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周末,小明来到了乡下的奶奶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奶奶家吧!瞧,奶奶家的小院多热闹哇!花儿都开了,蝴蝶在花间飞舞,小动物们在小院里欢乐地玩耍。(课件出示教材14~15页的主题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数量是多少?你用几个圆片来表示的?(小组

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看到的动物的数量是多少?(点名学生在展示台上摆出相应数量的圆片)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用新颖的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摆的数量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5。(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1.摆一摆、认一认。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小组内交流、操作,再让每组派一个代表演示)

2.感知1~5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

先拨一颗珠子,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板书:5)

(2)感知1~5的顺序。

①提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学生一起作答、学生互问互答)

②全班齐读1~5。(正、反读)

3.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点名学生回答)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4.师生互动游戏。

(1)请你伸出4根手指。

(2)请你拿出5个圆片。

5.教学写数字1~5。

(1)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指导学生握笔的姿势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3)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动画展示1~5的笔顺)

①“1”,把1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右上方起笔到左下方收笔,写时略倾斜,不要写成竖直的。

②“2”,把2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方起笔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写到左下方时向右拉平。

③“3”,把3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方起笔写两个半圆,注意两个半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17读作______;七十一写作______。 2. 在横线上填上>、<或= 80______85-3 100______90+9 42+8______49 48+9______48-9 3+70______37 4角8分______50分 5角+6角______1元 2元______19角3. 8个一和6个十组成______,它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_,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__ 4. 60角=______元 89分=______角______分 1元-4角=______角 11元+10角=______元 5. 1角=______分 50角=______元 4元8角=______角75角=______元______角 6. 填上“克“或“千克”。 7. 一个三位数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读作______ 8. 32角=______元______角5元=______角 36角=______元______角100分=______角

9. 3个十是______,10个十是______。 10. 9个十9个一合起来是______,和它相邻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十位上是3的最大两位数是39。() 2. 在减法运算中,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3. 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 4. 40比39大1,而比41小1。() 5. 估算898-303,大约是500。() 6. 比867多143的数是1000。() 7. 如果每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0名学生的总体重就是1吨。() 8. 如果☆-12=8,那么☆=20。( ) 9. 3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37。( ) 10. 67跟60、70两个数,它更接近60。() 三、选择题。(共20分) 1. ( )是个位上是7的两位数。 A .17 B .73 C .7 2. 王大妈把收获的苹果装在同样大的筐里,一共装了60筐。她从中任意抽出6筐称一称,结果分别是37千克、38千克、42千克、41千克、40千克、39千克。她大约一共收获苹果( )千克。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总汇合集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总汇合集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一种方式说不准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一 课题: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并且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 2.能正确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且理解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想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位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卡片若干张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42÷262÷3166×475÷5 51÷384÷254÷2720×40 2.说出下面各题的商的位在哪一位?商是几位数?(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3.笔算:(教师出示题目,找个别学生板演.)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用卡片出示 (2)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口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商是多位数且商中间有零的计算法则. 2.教学例1 3. (1)出示例13:2835÷27 启发思考:首商写在什么地方?商是几位数?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讲述: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之后,百位上的余数是1,把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是13,比被除数27小,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教师列竖式板书(注:0字用彩粉笔写上,提醒注意): (2)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呢?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们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求出商的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3)继续试商:第二次除,当移下3后,13不够除,直接移下5,这时商5不行,因为商已确定是三位数,不写0,商便成了两位数15了,0起到占位作用. 师生共同解答: (4)师生共同小结: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求出商的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哪一位上面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可通过先确定商的位数的方法来检查商中间是否丢掉了0. 随堂练习 1.填空:(教师出示投影片)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讲清为什么. 2.9315÷455287÷175916÷29 教师投影出题目的同时,发3张投影胶片给3位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然后

部编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课。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借助操作,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分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理解单位“1”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 2.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突破教学难点。 师:今天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是谁呢?(板书“1”)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表示? 生:1个苹果、1块蛋糕 师:你们刚才说的都是一个物体,一年级的学生也是这样回答的。皮老师提示一下,这些学生能用“1”表示吗? 生:一组学生,一群学生。 师:谁还能说? 师:你们刚说的“1”和以前说的1有什么不同? 生:指一些物体。 师:我们把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叫一个整体或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1个人,1个班级,其实就是把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看作了一个整体。于是,我通过设计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表示?”,

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想象操作,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师:这里有8个苹果,谁能用“1”表示? 生:一些苹果、一堆苹果。 在数学上,我要把8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用圆圈圈起来,那这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8个苹果看作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以前所学的1,认识了单位“1”。 师:现在我要取走8个苹果的四分之一,怎么办? 生1: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谁来说说,这四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 生2:表示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堆苹果的四分之一。 这是2个苹果,怎么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生:这2个苹果,就是这4份中的一份。 师:那有几个四分之一? 生:有4个四分之一。 师:那2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谁能用完整话说说四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 师:4份呢? 生:4份就是单位“1”,用分数表示四分之四。 看图说分数,并说说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现在加大难度考考大家,这幅图跟刚才的那副图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图中你想到了哪些分数? 学生汇报:想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六分之三、六分之四、六分之五、六分之六、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三分之三、二分之一、二分之二。(课件一一演示出来) 三、创造分数,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一个单位“1”想到了分数,现在请你们把下面的图形分一分、涂一涂,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写在题纸上。(每组的图形不一样,有12个正方体,5个草莓,10个三角形,16个笑脸)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良好习惯方面 刚开始接一年级没有经验,把他们都当作大孩子来看待,总以为平时的一-些学习习惯已 经养成不需要老师再强调,但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和学习我发现大多数的孩子自制力很差,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比如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在讲课时随便插话,卷面不整洁等等存在好多问题。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不遵守纪律的问题我制定了一个措施,每周开展一-次评选遵守纪律小明星活动,对每天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每周五选出这一周遵守纪律的小明星给他们佩戴微笑小笑脸,对进步大的同学也给与进步奖。有的学生做的不好我不直接批评他,而是表扬某个做的好的学生,“你看谁谁做的多好,佩戴明星笑脸多神气,咱们有的同学能不能比他做的更好呢?”这样做的不好的同学意识到老师是在说自己也就很快做好了。对于卷面整洁问题,我也制定了 一个措施,全班开展卷面整洁比赛,每周开展一次,每周的作业谁的最整洁就把谁的订好在全班表扬。这样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才能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三、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 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人教

教案 教师年级一年级期次 课程数学讲次公开课名称《位置》 教学目标: 1、能够分清上下左右前后。 2、能够完成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这种题型。 3、积极参与活动,报名课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分清上下左右前后,强调左右的学习 难点:能够完成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这种题型。 教学流程及授课提纲 一、课程介绍 师:同学们,大家好。 学:老师好。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吉大教育。今天大家要和老师一起学习数学了!请大家准 备好和老师一起走进神秘的数学世界吧!在学习之前大家先认识一下老师我的名字是**,同学们以后可以叫我**老师。同学们要记住哟~在楼道里或者校外上看到我都可以喊我?把我最好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认识,看看这是谁? 学:**老师,小眼球、眼睛...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的好朋友就叫做小眼球,小眼球作为今天的导游, 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发现宝藏哟~但是我的这个朋友小眼球有一个口令才能启动,这个口令同学们要注意听并且要做到! 师:口令就是当老师说“3-2-1”时,同学们要接上“请坐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非常棒大家都能坐好了!那就让我们跟着小眼球一起去学习新知识吧!一 定要遵守它的规则:“头不动,眼球动”。同学们看老师做的,把你们的小眼球动起来,老师看看同学们的小眼球能不能跟上咱们今天的导游,注意不要掉队哟!预备--开始! 师:很好,同学们都能跟上咱们的小眼球导游。我们看看小导游今天带领着同 学们来到了哪里? 二、学习“上、下” 师:咦!看出现了两个指示牌,快看看指示牌上的小箭头分别指向了哪里?这 个箭头指向的方向是?这个小箭头指向的方向是? 学:一个上,一个下。 师:那老师问问同学们,哪里是上面呢?那哪里是下面呢? 学:手指着上面,或看向上方和下方。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样(食指指向天空,代表上面)这 是上面是不是呀?下面呢?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学生起立眼睛看着脚用跺脚表示下面)再来一遍,手指指向上,和老师一起说“上、上、上”脚跺地“下、下、下”。 学:上、上、上。下、下、下。 师:老师问大家“头在上面还是下面呢?” 学:上面 师:对了,那脚在上面还是下面? 学:下面。 师:现在和老师做一个小游戏,全体起立,站到座位旁边。现在听老师说游戏 规则,不然一会儿你不会玩就麻烦了,食指指向天空是上,脚跺地代表是下, 听清楚老师说的是上还是下,现在练习一下哟!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苍溪县黄猫乡中心小学校汪国民 2020 年 3 月25 日

各单元知识点系统归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 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 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 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 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 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 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 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 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1. 踢毽子。 (1)小明踢了多少个? (2)小刚踢了多少个? 2. 还要再做多少面? 列式:______(面) 3. 白兔妈妈给孩子们分萝卜,一共有96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一个萝卜,分到最后,还有24只小白兔没有分到,问共有多少个萝卜? 4. 按要求做题。 蓝子里可能有多少个梨?(画“√”) 5. 我会看数涂色.

6. 一个加数是40,另一个加数是30,和是多少。 7. 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10支,小明还有几支? 8. 49. 5个男生站一排,每2个男生中间站3个女生,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10. 幼儿园大班有17个小朋友,现在有8个苹果,每人一个,还差几个苹果? 11. 一本故事书共46页,从前往后数第20页是智力闯关游戏,如果倒过来数,这个游戏在第几页? 12. 一年级有14人参加了美术小组,8人参加了合唱小组,参加美术小组的比参加合唱小组的多几人? 13. 猴妈妈摘来11个果子,拿出来6个,篮子里还有多少个果子? 14. 先补上问题,再解答。 学校有男老师40个,女老师58个,()? 15. 1张桌子和1把椅子配成1套桌椅,还差几把椅子才能全部配成套? 16. 买这两种玩具,50元够吗? 417. 看图回答问题。

(1)填一填。 有______人在唱歌,有______人在跑步,有______人在画画,有______人在跳绳,有______人在拍球。 (2)跑步比跳绳的多几个人? (3)下面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9+3=12(人) ______ 18. 你还知道0的哪些含义?说说看. 例:0可以表示起点,还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19. 请你由小到大将这些数排列 20. 把长得最高的一朵花涂上颜色.把最下面的一棵树圈出来. 21. 你会涂吗? 涂3个. 22. 哪根绳子最长?哪根绳子最短?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准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一数”,另一部分是“比多少”。 第1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教材安排了一幅新学期开学图,通过此图,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材第4、5页还将“美丽的校园”中的人或物抽取出来放在集合圈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各数。通过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起。 教材第6页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利用情节中的素材——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同样多”与“不同样多”,再认识“不同样多”中“多”和“少”的含义。在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下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一一对应法。借助图中丰富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比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数数;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4.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例如“比多少”一课,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来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 6.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让学生自己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多少1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模板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备课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部编版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体会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各两个、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数码?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数呢? 总结:想 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分数, ——课题《认识分数》 2、师:这个 表示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举例说一说? 3、课件出示“一个月饼” 2 12 1 2 1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月饼,你能说说月饼的 在哪里吗? (1) 展示不同的分法,引出平均分 (2) 结合课件(仔细观察),是怎么得出月饼的 的,引出 。 (3) 教学 的读法 (4) 总结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月饼的 。 4、师:现在你能说说刚刚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 吗? (同桌之间说说) 5、教学 的正确书写及各部分的名称。 (二)、自主探究,深入学习 师:同学们,这是月饼的 ,老师这里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 又该怎么表示呢? 1、——课件出示:要求:先动手折一折,再把长方形的 涂上颜色。 (学生自主动手操作) 2、交流反馈 (学生不能出现的方法教师准备出示) 师:同学们,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它的 呢? 生:…… 师:仔细观察,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 ,那么空白部分师多少呢? ——板书: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长方形的 。 师总结:看来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 2 1212 12 1 2 1 2 1 2 121 2 1 2 1 2 1 2 12 12 12 1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

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2020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进度 认识图形(二)4课时左右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课时左右 分类与整理5课时左右 100以内数的认识13课时左右 认识人民币8课时左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9课时左右 找规律7课时左右 总复习12课时左右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 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编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 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 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 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2) 亿以内数的认识 (3) 数的产生 (13) 亿以上数的认识 (15) 计算工具的认识 (19) 用计算器计算 (21) 1亿有多大? (23)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25) 直线、射线和角 (26) 角的度量 (28) 角的分类 (30) 画角 (32)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4) 1.口算乘法 (35) 2.笔算乘法 (39)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3) 垂直与平行 (54) 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60)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6) 整理和复习 (91) 第六单元统计 (93) 你寄过贺卡吗? (99)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02) 第八单元总复习 (109) 多位数的认识图复习 (110) 乘法和除法复习 (112) 空间和图形复习 (114) 统计复习 (116) - 1 -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免费下载)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8个一和6个十组成______,它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_,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__ 2. 1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50元,或______张10元,或______张20元。 3. 32角=______元______角5元=______角 36角=______元______角100分=______角 4. 一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______张10元的人民币;1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______张2角的人民币。 5. 按规律接着画一画。 6. 89里面有__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 7.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5+______=30 ______-13=20 ______+8=48 ______+7=58 60-______=42 ______-8=40 8. 十个十个地数,和900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和______。 9. 70连续减7,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70,63,______,______,______。 10. 被减数和减数都是30,差是______,再加上15,和是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2. 如果每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0名学生的总体重就是1吨。() 3. 40比39大1,而比41小1。() 4. 一个两位数,最高位是个位。() 5.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6. 3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37。( ) 7. 最小的两位数是10。() 8. 30个小朋友排队,笑笑前面有18人,她后面有12人。( ) 9. 比867多143的数是1000。() 10. 85比80多一些.85比20多得多。( ) 三、选择题。(共20分) 1. 4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放5条鱼,一共有()条鱼。 A .9 B .20 C .25 2. ( )是个位上是7的两位数。 A .17 B .73 C .7 3. 一本书9元,妈妈用50元买了两本书,找回()元。 A .18 B .32 C .41 4. 和30元不相等的是()。

部编版小学数学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9~61页。 预设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 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理念: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教学重、难点: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教学准备:教具:秒表、钟、电子表、课件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或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今年的10月1日,在国庆61周年那天,还发生了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嫦娥二号升空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嫦娥二号升空的录像) (学生一起体验倒计时情景,跟着一起倒计时。) 2、揭题:像刚才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通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秒”的知识。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3、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地方用秒来计算时间呢? (学生举例:如红绿灯、记录跑步成绩、春晚倒计时等。) 二、探究秒的有关知识: 1、合作探究。 那你们知道有关“秒”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4人小组合作交流交流你们的认识,可以拿出自己带来的钟表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说法,顺着学生的思路解决以下知识点:

预设一:认识秒针。 使学生了解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同时复习时针和分针。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说说哪里表示秒? 预设二:学生汇报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或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让学生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在钟面上秒针从哪里走到哪里是20秒?(还可以从哪里走到哪里?) 小结:也就是说如果是大格的话秒针走4大格是20秒,如果是小格的话,秒针走20小格是20秒。 预设三:学生汇报秒针走一圈是1分钟。 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说说为什么?) 秒针走一圈经过了几秒?(60秒)看一看钟面,演示秒针从12走到12走一圈。那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分=60秒。那60是不是一定从12走到12呢? 小结:只要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 60秒里有几大格呢?也就是说60秒里有(12个)5秒。 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是多少秒呢?(30秒) 三、体验秒: 1、体验1秒。 a、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来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听。 b、你能模仿一下吗?刚才怎么样的声音就是一秒?(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c、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1秒有多长吗?(如有学生说到拍手就跟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拍一拍) 师:这么短的一个动作就是1秒,看来1秒确实很短。 出示问题:那5秒有多长呢? 1、体验5秒。 那5秒有多长呢?不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看一看。边听声音边看秒针经过5秒的时间。 b、数一数。用5秒时间你能从1数到几呢? 出示秒表计时,使学生认识计量秒的工具:秒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