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邢香君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邢香君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溶液的形成》设计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北城中学邢香君

电话:134********

教材来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

从食盐的溶解入手,是学生形成溶液均一、稳定的感性认识,先入为主地使学生的思维规范化。借助离子的知识剖析溶解的过程让学生对电离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丰富基本的化学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如果问起学生什么是溶液,学生可能会列举见到的种种液体,可能对溶液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科学知识最忌讳的并非开始一无所知,而是一知半解。鉴于溶液的常见性和学生可能产生的误解,更要让学生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踏实分析、谦虚谨慎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溶液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溶液的形成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分组实验、视频教学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自学教材58-61页完成预习题。

预习题:

1、浑浊的黄泥水过滤后得到的水是纯净水么?

2、海水很咸,为什么?如何证明海水里溶解了其他物质?

3、家庭实验:在一只盛一定量水的玻璃杯中加少量食盐,食盐为什么消失

了,触摸杯子,温度有变化么?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海水、河水、地下水即使清澈见底,也不是纯净的水,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举例,讨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预习题结果。

[设计意图]答案可对、可错,从中暴露本节知识的缺陷,课堂中重点解决,提高效率。

师生互动1、溶解的过程

活动天地3-1:在一只盛有约50毫升水的小烧杯里,加入一钥匙食盐,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触摸烧杯,感受温度的变化。在操作中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讨论课本提出的3个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看似平常,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盐水放置久了会怎样,学生很少主动去思考,抓住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师生互动2、小组交流归纳溶液

出示:食盐水、黄泥水和油水混合物。

教师再列举以下事例:糖水、医用碘酒、汽水等,引导学生认识溶液。比较三种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对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形成感性的认识。不过早的让学生对溶质、溶剂等一般概念进行辨析,只要能将食盐水中的溶质、溶剂的关系理顺即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0页,了解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视频播放,探究微观奥秘:食盐溶于水的flash动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真阅读,体会,交流、归纳。学生不可形成只有大颗粒才受重力和浮力的影响的片面认识。促进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能力培养。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师生互动3、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交代实验用品,引导学生完成课本59页实验探究3-1。

在分析食盐的溶解过程时,要明确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的作用。分组认真研究,讨论,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要注意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使学生体会溶解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这一事实,要注意限制物质的用量,所以水的温度,质量以及所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的质量都应有所限制。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时,逐步使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加入一种固体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硝酸铵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蒸馏水是溶液

B.无色通明的液体是溶液

C.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D.酒精只能溶解碘

3、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4、设计实验说明食盐水是溶液,蒸馏水不是溶液。

[设计意图]完成当堂练习,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新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回顾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溶液有了哪些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

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食盐溶于水

1、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溶解

2、液体具有均一、稳定性,各部分性质相同。

二、溶液

1、溶质、溶剂

2、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

3、电离: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是从生活实例食盐的溶解入手,然后走进化学课堂溶液的形成,这就是我想达到的教学效果,即从生活走进化学,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课堂中设计了实验教学解决本课重难点,但实验教学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它的调控性要把握好,不能只是起到“热闹”的效果,要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更要注意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