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届中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导学案7

2018届中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导学案7

2018届中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导学案7
2018届中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导学案7

18.3《复习课》导学案

第十八章复习课 1.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2.知道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能说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理,并能运用此定理解决问题. 3.知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称性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及应用. ◆体系构建 请你完成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核心梳理 边角对角线轴对称性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 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 角 互相平分且相等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 菱形对边平行, 四条边都相等 对角相等 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 线平分一组对角 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对边平行,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 角 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轴对称图形、四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矩形(1)有三个角是直角;(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1)四条边都相等;(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1)是矩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2)是菱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3)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专题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1.如图,在?ABCD中,E是BA延长线上一点,AB=AE,连接CE交AD于点F,若CF平分 ∠BCD,AB=3,则BC的长为 6 . 2.如图,在?ABCD中,E为BC中点,AE的延长线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证明:∠DFA=∠FAB; (2)证明:△ABE≌△FCE. 证明:(1)∵AB与C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AB∥CD, ∴∠DFA=∠FAB. (2)在△ABE和△FCE中,∵∠FAB=∠F,∠AEB=∠FEC,BE=CE, ∴△ABE≌△FCE. 3.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CD的边BC、AD上的点,且BE=DF. (1)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 若BC=10,∠BAC=90°,且四边形AECF是菱形,求BE的长 .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AF∥EC.∵BE=DF,∴AF=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ECF是菱形,∴AE=CE,∴∠1=∠2.∵∠BAC=90°,∴∠3=∠90°-∠2,∠4=∠90°- ∠1,∴∠3=∠4,∴AE=BE,∴BE=AE=CE=BC=5. 【方法归纳交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可综合在一起,可以解决许多有关的几何问题:一类是角之间的关系;一类是线段之间的关系(平行关系、数量关系). 专题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4.如图,E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且BE=ED,P是对角线BD上任一点,PF⊥BE,PG⊥AD,垂足分别为F、G.求证:PF+PG=AB. 证明:如图,连接PE, ∵S△PDE=PG·DE,S△BPE=PF·BE,BE=ED, ∴S△BDE =S△PDE+ S△BPE=PG·DE+PF·BE=(PF+PG)·DE. ∵S△BDE=AB·DE, ∴AB·DE=(PF+PG)·DE,

2018~2019七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题 语文科 题号 一二三 附加题合计1~5 6~8 9~11 12~14 15~18作文 得分 一、基础题(共24分) 1、默写。(共10分) (1),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1分) (2)峨眉山月半轮秋,。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2分)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描写诗人年老体衰却依然想着为国征战的句子是: ,。(2分) (4),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1分)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pài qiǎn(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我往下看,感到阵阵yūn xuàn( )。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ɡ pà zhònɡ(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4)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 xià duàn yǔ( ),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

诉的动物。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不正确 ...的一项:( ) (3分) A、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 .. 思迁 ..。 B、在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下,敌人惊慌失措 ....,全部束手就擒。 C、我们虽然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精益求精 ....。 D、一个孩子的生长充满了无数可能,我们切不可只依据一件小事就对他的未来妄下断语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在句末加上“的通知”) C、天气慢慢炎热起来,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把“慢慢”改成“逐渐”) D、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删去“通过”) 1.5、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简短的标题(25 字以内)。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珊)14 日至 23 日,2017 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 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惠州市技师学院举行。这是惠州首次承办“国字号”一类职业 技能竞赛。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大赛以智能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实际与行业发展需求为 设计依据,每个赛项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每个组有若干个代表队,每支代表队有 3 名 参赛选手,选手的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共有来自全国 26 个 省(区、市)的 156 支队伍和国资委系统 9 支队伍,共 165 支队伍 495 名选手报 名参加比赛 二、阅读题(共46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学案

2012年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01)内容:七(上)古诗背诵、鉴赏主备人:审核人: 班级姓名学号时间:2012.2 一、复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复习,背熟所有古诗,理解词句含义。 2. 通过自主复习,能品析鉴赏古诗里的名句。 3.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流畅的背诵并默写古诗。 难点:古诗名句的品析鉴赏。 三、导学活动。 1.文学常识 (1)《赤壁》是一首(体裁),作者,代文学家。 与合称“小李杜”。 (2)《水调歌头》是一首(体裁)。作者,(朝代)的文学家,字,号。与唐代的, 宋代的,,其父,其弟,以及 ,合称“唐宋八大家”。 (3)《西江月》作者是(朝代)著名爱国词人,字 号。派词风。“西江月”是。 (4)《秋词》作者是代文学家,字。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字 号。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左迁”的意思是。 2.填空。 (1)海日残夜,江入旧年, (2)乡书何处达,洛阳边。 (3)折沉沙铁未,自将磨洗认前朝。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暮雨子规啼。 (5)中地白树鸦,无声湿桂花。 (6)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8)自古逢秋悲,我言秋日胜春朝。 (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10)牵牛星,河汉女。纤纤素手,札札弄机。 3.诗句默写。 (1)终日不成章, . (2)我欲乘风归去,,。 (3)不应有恨,。 (4)今夜月明人尽望,。 (5)谁道人生无再少?,。 (6),铜雀春深锁二乔。 (7),风正一帆悬。 (8),随风直到夜郎西。

(9)盈盈一水间,。 (10),闻道龙标过五溪。 (11),,此事古难全。 (12)天街小雨润如酥,。 (13)明月别枝惊鹊,。 (14)稻花香里说丰年,。 (二)课堂活动。 1.检查、交流课前导学情况,并组织好质疑反馈(结合1-3题)。 (指导学生将疑问整理在?自主学习栏内?) 2.背诵诗歌 (1)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强调重点字的音、形、意. (3)文章主体内容。 《次北固山下》①描写的景物;②蕴含的哲理;③表达的感情。 《赤壁》①对历史的慨叹;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浣溪沙》体现作者的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 《十五夜望月》①写月的名句;②含蓄抒发的情怀。 《水调歌头》①作者的美好祝愿;②揭示的生活哲理; ③复杂的感情变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紧扣季节特征写景;②对春天的喜爱 《西江月》①描写的夏夜美景;②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秋词》写动人的秋景,抒作者的豪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以景传情;②借月怀人。 3.各首古诗中的名句、警句的品析鉴赏。 (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写作的角度等方面进行品析鉴赏) 示例: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 明确:不明写月光,用“地白”二字写月光照射庭院的凄美意境,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联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 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 明确:这“桂花”可能既指庭中桂花,也指月中桂树。这就暗写诗人望月,使诗的意境更悠远,更耐人寻味。“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3)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 明确: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并且诗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自己对月怀远的情思, 表现得蕴藉深沉。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富有动感。 (三)课堂反馈。 1、按要求填空 (1)《秋词》中描写动人秋景,表现诗人豪情的句子: ,。 (2)《西江月》中描写夏夜美景的诗句是, 。,。 (3)《次北固山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 ,。 (4)《十五夜望月》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自主备课(学习)

2018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详细版

部编201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 像鲜明 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 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 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 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 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 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 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九年级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学案课题:文言文阅读 时间:年月日主备人:授课人:课型:复习课 1、了解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重点】 2、熟练运用,灵活解题。【难点】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2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节选) 【乙】高祖①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②等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 【注释】 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王陵: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先帝称之曰能.吾能.用之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C.此皆.良实皆.人杰也 D.悉以咨之.决胜于千里之.外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志虑忠纯。译文: (2)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译文: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甲】文段,诸葛亮向刘禅举荐文臣武将,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段,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C.【乙】文段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了高祖善识人才、善用人才。 D.【甲】文段,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命令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不容反抗。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上都和,此外,诸葛亮还。(3分)

中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小说主旨教学案

小说阅读(四) ——小说主旨 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体会标题的好处以及文章主旨。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小说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能体会标题的好处以及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小说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一、基础知识 主题思想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二)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作品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有利于我们理解主题。 (三)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 (五)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人物的性格创造必要地条件,提供生动的背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从社会大背景方面去寻找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也可以借助注释等。 (六)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七)注意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角度给小说定性,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还是悲喜交加的。

2018-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案 初一语文备课组 许应思 教学进度表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六个单元,内容上分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第一单元:生命体验。第二单元:理想信念。第三单元:自然美景。第四单元:科学世界。第五单元:家庭亲情。第六单元:幻想世界。新课文开发力度大,课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跃动着生活的脉搏又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可读性强,适合学生学习。课后练习设计新颖灵巧,富于启发性,既注重激活学生思维,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写作要求能同单元学习要求结合,并能重视多种表达方式的训练。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特色,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密切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注意跟单元学习的内在联系,设计具体,可操作,能从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选取古代诗文,且难易度和背诵量均较为适当。附录的知识短文写得简明扼要。 总之,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册教材能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切实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发性的特征。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短文两篇》,从小事物写起,引出对生命的思考。《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着说和写,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教学要有示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口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教师要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

(完整word版)公开课《水浒传》复习课导学案

《水浒传》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考纲要求,明确考查重点与基本题型。 2、探究解题思路,训练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水浒传》:情节(内容),核心人物,作品主题,基本写法特点。 2、探讨《水浒传》中人物语言、行为与性格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或活动环境等来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具: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试题导入 荆门市2018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第一阶段适应性考试名著阅读题目展示; 荆门市2017年语文中考试卷选择题第五题题目展示。 二、考点呈现 1、荆门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呈现 a.命题原则: 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注重体现语文学科与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b.试卷部分知识点和考点要求提示 考查篇目为《朝花夕拾》《傅雷家书》《西游记》《骆驼祥子》《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简·爱》。重点考查作品主题、主要情节、主要人物、艺术特色。 2、复习内容: a.整体感知(文学常识、故事梗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b.重难点解析(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性格等) c.感悟创新

三、深入探究 (一)整体感知 文学常识(书名、作者、国别、朝代、体裁、作品、绰号等)、故事梗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1)实战演练 1、填空题 a.《水浒传》的作者是,(朝代)小说家,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裁)小说。 b.《水浒传》描写了末年以为首的108位好汉在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c.《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全书的高潮部分是;全书的低潮部分是。 2、选择题 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2017,海南) B、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吴用、魏延、林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2017,青海西宁) C、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2017,湖南长沙) D、《水浒传》中的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报,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2017,四川南充) (2)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阅读要细心 ?记忆有方法(表格法、口诀法、分类法等) 如:分类法朝代国内国外 (二)重难点解析 梳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及性格特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或活动环境来分析人物性格。 (1)实战演练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导学案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导学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字音第3、4课时汉字 第5、6课时词语及运用第7、8课时辬点符号第9、10课时修辞 第11、12课时病句的修改第13、14课时缩句、扩句、仿句第15、16课时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第19课时中外名著第20课时口语交际第21课时获取信息与时事第22课时图文转换第2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二部分现代文 第24、25课时记叙文阅读第26、27课时说明文阅读第28、29课时议论文阅读第30、31课时散文阅读第32、33课时小说阅读第34、35课时现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文言文 第36、37课时文言实词第38、39课时文言虚词第40、41课时文言句式第42、43课时文言翻译第44、45课时课内阅读第46、47课时课外阅读第48课时诗词赏析 第四部分写作篇 第49、50课时中考作文概述第51、52课时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第53、54课时材料作文第55、56课时话

题作文第57、58课时选题作文 第59、60课时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61-90课时综合练习 第一、二课时语音 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辬准》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考点分析 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 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张九龄《望月怀远》) 3.□□□□□,天寒白屋贫。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7.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8.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本文作者是北宋哲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世人盛爱牡丹() ③陶后鲜有闻()④濯清涟而不妖()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2分) 12.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2分) 13.文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4分) 14.文中结尾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徽 ⑴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这图案对于本地油漆名匠的我们家极不相宜,到了我进省美术学院学习后,简直不能容忍这粗劣的艺术造型的存在,并且还堂而皇之作为家徽的图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20XX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课时] 第43课时 [复习内容] 九年级下册的两篇文章《公输》《孟子》两章(其余篇目练习请自行增补)[复习重点] 1、朗读:朗读准确、节奏正确2、领会文句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重要文言实词意义 4、重要语句翻译 (一)阅读《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曰‘诺’”选文。 1、解释加点的词 ⑴宋无罪而.攻之()⑵公输盘不说.() ⑶吾义固.不杀人()⑷子.墨子闻之() 2、翻译 ⑴夫子何命焉为? ⑵胡不已乎? ⑶宋何罪之有? 3、选段选自《》,作者,相传为的宋国人,的创始人。 4、⑴如果把本文的论辨分为三个阶段,节选的内容是第几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几层? ⑵表现墨子急于制止这场战争的语句是。 ⑶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的? ⑷墨子是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5、你认为公输盘有能力结束这场战争吗? 6、这篇文章的公输盘和你知道的鲁班一样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 1、解释 环()兵()委()亲戚()畔()域()顺()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兵.革非不坚利也上使外将兵.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C、夫环.而攻之环.滁皆山也 D、环而攻之.而不胜攻亲戚之.所畔 3、翻译 ⑴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内容理解 ⑴本文的中心句是 ⑵文中“君子”是指(用原文词语回答)“道”指的是。 ⑶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 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⑷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是 ⑸从文章的结构看,第一段和第二、三段的关系是 5、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 (三)《生于优患,死于安乐》一文 1、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哪两组有错误()() A、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国恒亡.(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D、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出入.之迂也(进) 2、翻译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简答 ⑴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 ⑵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⑶孟子认为国君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为什么? 4、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担天下大任的人,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5、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相关材料链接)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惟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 给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岩石上,神情huǎng hū(▲) (▲),甚至无法思虑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的情感的两句诗是:▲ ? ▲。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7)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这两句诗是诗人爱秋的“证据”。 3.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 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 (2)为人谋而不忠.乎 (▲)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4)非宁静无以致.远 (▲) (5)弛.担持刀 (▲) (6)及.其家穿井 (▲) 4. 名著阅读。(4 分) (1)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文中的她指的是▲。(2 分) (2)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有几次回花果山?回花果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 5~8 题。(12 分)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1)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 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

2018新版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1课《春》 (一)文学常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 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④段春花图。⑤段春风图。⑥段春雨图。⑦段迎春图。{描写具体,绘春} 3、⑧段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 (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 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 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 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不能颠倒。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文学常识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写了澄清碧绿的水.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 (三)重点问题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文末一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答: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标题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后者则突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特有的韵致,这是在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的绚丽后所做的总结,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末一句的作用) 2、修辞运用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运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第一单元 时间:年月日主备人:授课人:课型:复习课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重点】 2、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重点】 3、学会概括诗歌主题。【难点】 一、【字音字形】 荇藻蓬蒿蝼蚁干瘪绯红笑涡虔信瞰望潺潺黝黑晨曦镶嵌嘶哑锦幛憔悴纤绳淤滩深邃 我的积累: 二、【文学常识】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 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2、《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着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缪思》等。 3、《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着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着等数十种。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原名龚佩瑜。当代诗人,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着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等。本单元所选诗歌获1 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5、(1)外国诗《祖国》的作者是,是继普希金之后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4岁写诗,1837年他因为普希金之死而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诗坛。 (2)外国诗《黑人谈河流》的作者在美国文坛,尤其是黑人文学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写过小说、戏剧、散文、传记等各种文体的作品,还把西班牙文和法文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甚至编辑过其他黑人作家的文选,但他主要以诗歌着称,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辨析现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精彩再现】“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问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自主解答】

2018年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2017-2018年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 咏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 2、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复习课导学案

第四单元热爱生活 第14课《生命只有一次》第15课《让人生更加灿烂》 (复习课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明确生命的特点,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2、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与此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和健康,并且要懂得爱护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 3、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懂得实现人生的意义,必须从日常的点滴做起,不断超越自我,将来回报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二、自主复习 要求:请阅读课本回顾以下问题 1、人类最宝贵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人类生命的特点?至今发展多少年? 3、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什么?如何珍爱和呵护生命? 4、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地球? 5、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6、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7、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怎样过有意义的生活? 三、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一) 材料一:自杀事件 2011年7月20日中午,在福建福鼎市17岁刘某高考成绩不理想,怕挨父母打骂而离家出走,从福鼎城关坐车到了沙埕港,又乘船来到嵛山岛,这时他已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一时间他万念俱灰,从一块6.7米高的礁石上跳进海里,自杀身亡。 小结:据报道,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材料二:校园暴力 2010年4月24日下午,沈阳市第157中学课间休息时,初二(3)班张勇到操场玩,从教学楼向操场走时,初二(6)班冯某撞了张勇一下,张勇一气之下打了他两个耳光。冯某跑回教室,一会儿又拿了一把尖刀朝张勇刺来,尖刀扎进了张勇腹部,直接导致张勇死亡。 材料三: 动物题材片《丛林赤子心》,是一部完全由动物出演的故事片。一只叫班治的小狗,在大森林里无意中发现了一窝失去母亲的幼狮。为了让它们重获母爱,小狗班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感化了一只孤身的母狮,让它担负起抚育幼狮的职责。片中的主角班治智慧而灵性,每个观众都会被它的爱心行为所感动,进而感受到真情的伟大与珍爱生命的责任。 看完材料后,你的所思所悟: 1、思考一: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思考二: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3、思考三:从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案例分析(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