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承昨日辉煌书今朝华章

——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在博罗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龙溪中学秉承传统,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树起了博罗农村教育一面光辉的旗帜。

龙溪中学创建于1959年。今天,龙溪中学占地面积150多亩,在校学生1900多人,教师107人,其中本科94人,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72人。

龙溪中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她以优异的办学业绩践行了这一口号与诺言。龙中人踏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会聚全体教职员工开拓创新、科学管理的集体智慧与合力,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大步奔向“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惠州一流、广东名校”的宏伟目标。

一、传承理念: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2001年,郭嵘生上任龙溪中学校长。他首先提出“成功教育“理念,带领全校教职工致力于“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研究,从此翻开了龙溪中学“成功教育”的新篇章。

“不放弃就有希望”,这是龙溪中学教师经常勉励学生的话语。“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100分”,这是龙中文化内核。“失败是成功之母”,龙溪中学教师认为“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学生有先天禀赋、后天努力程度的不同,学校教师从上到下实施成功教学,让学生经常感受“成功感”,教师适时运用“大拇指教育”,习惯于用“大拇指”进行称赞,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坚持作业的错时布置与错量布置,实行作业的“两个层次”:即基础性作业与提高性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之间作业不均衡现象,使所有学生在作业练习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坚持教师自主命题,控制测试难度,让学生普遍成功;通

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更多学生一测一得,尝试到成功的乐趣,不断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

在实施成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搭造成功的舞台,充分展示成功者的风采,使学生相互激励,尽享成功快乐。每学期对期末考试获得年级前200名和成绩虽然不出色但进步很大的学生给予奖励。在每次散学典礼的颁奖仪式上,获得奖品的学生信心十足,干劲倍增,体验到了成功乐趣;与此同时,也激励了未能拿到奖品的学生的学习干劲,在校园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成功教育收效非常显著: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广泛参与学校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那些不敢参与、羞于表达的同学都有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共同创造着龙溪中学极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除此之外,龙溪中学非常注重刻苦教育,大力宣扬“刻苦第一,聪明第二”、“我自信我尽力,我拼搏我必赢”、“特别能吃苦,才能特别有作为”这些龙中流行语。

龙溪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上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这些荣誉凸显出龙溪中学的教学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在“成功教育”理念指导下取得的可喜成绩,展示了“成功教育”的强大效力。于今,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二、修德启智:为学生未来负责

自2007年起,龙溪中学针对新时代初中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充满人性,教学蕴含快乐。该校大力弘扬“亦德亦才、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积极构建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未来性和社会性,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有责权的人,让学生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逐渐形成了“厚德、博学、进取、求真”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励志、勤学、善思、笃行”的学风,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双赢。

学校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自主化管理,注重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培养。学校根据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将学校的德育课程主题化、系列化。具体内容设置是:初一为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初二为感恩和责任教育,初三为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教育。很多毕业生反馈:身在其中,感觉龙溪中学管理严格,进入高中、大学方知这种教育受用一生,龙中的三年生活是一生财富与美好回忆。

学校把加强学生礼仪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到学生的站姿、坐姿、仪表、仪态的生活习惯,大到处理问题的态度能力、行为习惯,全方位开展礼仪教育,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将良好习惯变成自然行为。同学之间间越来越有礼貌了;遇到师长主动问好;回家也向父母以及亲邻主动问候;全体学生统一整齐着装,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惠州日报》记者到龙溪中学采风,撰稿高度赞扬“龙溪中学学生文明礼貌蔚然成风,师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面对中考的重压,针对家长和学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取得好成绩”上,品德、体育等让位的弊端,学校确立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质、优良学业、健康身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育人目标。自2007年起,从初一年级开始,就不断向学生强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知识的载体”的思想,学校认真抓好学生体育锻炼;确保师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全员长跑活动。根据学校实际,学生从初二开始即坚持“跑操”活动;上初三后还特别强化中考体育专项训练,每天下午第3节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组织训练。“我运动,所以我健康;我健康,所以我快乐”成为大家的口头禅,全校上下处处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身体基础。

龙溪中学为学生未来负责,不仅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科学知识的掌握、人格品质的历练、身体素质的提高上所发生的飞跃,还体现在学校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使其考入理想的高中。每年为惠州一中、博罗中学等市县重点高中输送大批学子的同时,还培养了大量的有特长的学

生。仅最近四个学年,龙溪中学就有300多位学生考上高中特长班。

三、敬业奉献:为学生发展奠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龙溪中学着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懂业务善思考、会管理的领导队伍和一支治学严、业务精、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发展奠基。

2010年以来,龙溪中学以创强工作为契机,重组领导机构,并且考虑到性格、年龄、学科的错位,做到刚柔相济以及不同学科的优化组合,使其达到1+1>2的效果。在安排工作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他们除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还乐做“分外事”,甘于奉献,相互协作、相互沟通、求同存异,做到“分工而不分家”,努力营造“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唯才是尊、唯才是让”的良好环境。

一流的质量来自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推行“师德教育”、“岗位培训”、“教师引进”、“名师培养”、“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六大工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建立并健全了《教师坐班制度》、《科任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教师禁语和寄语》、《教学质量奖励方案》、《课堂教学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学科竞赛奖励方案》、《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等管理制度。制度就是评价学校教师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行动指南。通过建章立制,教师明确了职责首先就是教好功课,就是传授知识、指导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谐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过程管理,激活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打造团队精神增添了后劲。

为提升师资水平,学校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学校先后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生本教育理念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快乐作文倡导者袁刚教授、博罗县文联副主席张根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大亚湾第一中学副校长何汝玉老师等多位专家到龙溪中学作专题讲座。此外,龙溪中学实施开放办学策略,热情欢迎同行到校交流校本培训经验与做法。2006年4月香港郑裕彤中学到龙溪中学进行交流,2006年12月陆丰教育局、2011

年7月肇庆教育局、大亚湾教育局分别组团到龙溪中学交流,对龙溪中学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些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的源头活水。近三年,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县级奖共7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8篇,在市级刊物发表29篇,教师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开发校本教材20多种,制作教学课件200多个,整合教学资源课件近千个。“师德形象优、团队意识强、教学水平高”是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师队伍的总体评价。

四、和谐发展:办学业绩卓著

龙中人大力践行“追求卓越”的校训,坚持走“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强化“环境优美、管理严格、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实施“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的教学策略,一次次创造了教坛奇迹:在中考、学科竞赛、教学教研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从2003年起,连续9年,升学率蝉联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最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304人获得各级奖励,堪称“博罗县获奖大户”;2010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单科状元廖钰娴同学就是2007年从龙溪中学考上博罗中学的优秀毕业生。

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社会与上级领导的肯定。学校先后获得了“惠州市美丽校园”、“惠州市花园式单位”、“惠州市一级学校”、“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惠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惠州市书香校园”、“首批惠州市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惠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惠州市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等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多次荣获“惠州市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惠州市中考成绩优胜奖”、“博罗县中考成绩优秀奖”。目前,龙溪中学是国家级生本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古老而年轻的学校在博罗县乃至惠州市的知名度

不断提升。

五、展望未来:千帆竞秀争风流

龙溪中学在过去的岁月里不负众望,创造了许多教育奇迹。谈到未来发展,全体师生信心满怀:未来三年,龙溪中学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未来三年,围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幸福校园”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加强互动合作,打造博罗县品牌学校与特色学校;未来三年,是龙溪中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将一如既往为学生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殿堂、发展的沃土、成才的摇篮”。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博罗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龙中人必将谨记“追求卓越”的校训,高擎博罗县农村教育的光辉旗帜,在超越自我的天空中振翅高飞……

学校发展纪实(初稿)

初稿 创建师生优质成长的生命场 ——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发展纪实 前言: 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是一所依托四川省级示范学校——成都玉林中学独立办学的普通高完中。其前身经历了石羊中学、高新一中和玉林中学石羊校区三个发展时期。2011年,根据高新区教育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原隶属玉林中学管理的石羊校区剥离出来整体迁建。至此玉林中学(石羊校区)依托玉林中学的品牌优势和自身积淀,迈出了“全新亮相、健康起步、创新发展”的第一步。 整体迁建优质名校开启新征程 该校校长韩铁生,这位有着创新激情与思维、执着追求理想的实干家,敏锐地抓住基础教育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对学校本质的深刻反思和发展走向的前瞻把握,对学校文化系统梳理和周围环境的清晰判断,做出了创建“特色性高完中”的战略性定位。借助独立办学的优势,韩铁生率领全体玉林石羊人遵循玉林中学多年积淀的“人本·和谐”教育思想,构建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即以“崇德敏行,立人成才”为精神,以“拥有自信,励志成长”为校训,努力践行“砺成教育”办学理念,以多元化办学、特色化发展回应社会的教育期待。 学校迅速确立起自己的办学特色,以丰富“特色性高完中”的内涵与品质:争创成都市“特色普通高完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发展模式,凸显艺体、科技、英语等学科教学特色;开辟与高校、企业联合办学之路,凸显多元化办学特色;开办“小班化教育”特色班、英语特长班、科技特长班、艺体特色班、民航基地班,凸显多元化的课程特色;培育以“砺成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特色。 以思想引领发展、以机制激扬活力、以文化积淀底蕴、以成就强化动力。玉林中学(石羊校区)在短短3年时间,以拓展区域学校优质化、特色化、多元化为己任,狠抓精细管理与规范落实,在“传承”与“发展”中探索前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初中教学发展尤为迅猛,初2011级连续4次参加区统一调研考试总评成绩均进入前6名。高中教学积极探索多元化模式,艺、体、飞特长培养均获佳绩,特别是民航基地班、艺体特色班深受学生喜爱。它的创办为天府新区教育注入强劲的活力,为城南百姓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它为孩子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大大提升了该区域的教育质量,也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创新模式初中教育独树一帜 独立办学后的玉林中学(石羊校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围绕“砺成教育”理念构建“励志型”特色课堂,并确立了“抓好初中、推动高中”的教学管理策略,在高新区率先展开初中小班化教育实验,初一年级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强化个别指导,进行培优补差;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想品德、个性心理、情感意志素质等全面发展。 学校先后与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结为帮扶学校,与成都十七中结为互动发展学校,与韩国须彼亚女子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分别派出教师参与对方的教学研究和学术讲座,邀请相关教育专家进校传经送宝。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同课异构”专场展示活动、

台州市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人员名单(452人)

附件 台州市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人员名单(452人) 市直(7) 张爱军台州市白云学校沈必芳台州市实验中学 金海燕台州市实验中学金彩娇台州市外国语学校张群台州市实验中学王银萍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谢海平台州市实验中学 椒江(30人) 徐忠勇椒江区洪家中学王玉英椒江区章安中学 王平辉椒江区洪家二中张仙女椒江区前所中学 洪晓艳椒江区洪家二中徐卫军椒江区第二职校 陈虹椒江区洪家二中王伟生椒江区八中 林美芳椒江区书生中学洪小燕椒江区洪家中学 吴卫君台州一中陈春来椒江区三甲中学 王洁椒江区六中张康金椒江区下陈中学 王文平椒江区八中章云标椒江区前所中学 李爱萍椒江区洪家中学文尚焕椒江区洪家中学 周玲君椒江区东山中学邵合义椒江区洪家中学 王尚国椒江区东山中学李伟荣椒江区五中 盛洲瑛椒江区东山中学徐晖椒江区三甲中学 林慧红椒江区东山中学张伟燕椒江区三甲中学 何春娇椒江区章安中学徐春雷椒江区育英学校 张美丽椒江区书生中学张骥洲椒江区三梅中学 黄岩(52人) 章建国黄岩区澄江中学王红军黄岩区实验中学 孙海波黄岩区灵石中学钱惠玲黄岩区东浦中学 王艳芬黄岩区第一职校牟彩娥黄岩区灵石中学 艾和华黄岩区沙埠中学吴慧荣黄岩中学 范敦伦黄岩区院桥初级中学吴福堂黄岩区上垟学校

张雪敏黄岩区宁溪初中王丹群黄岩区东浦中学 王建革黄岩区宁溪中学李官敏黄岩区澄江中学 林巧莹黄岩区第一职校谢芳黄岩区南城中学 李金来黄岩区第二职校周胜利黄岩区头陀镇中学刘小荣黄岩区沙埠中学应素群黄岩区西城中学 李苍学黄岩区头陀中学牟洪宇黄二高 梁国庆黄岩区西城中学陈峰黄岩中学 王文西黄岩区宁溪初中林茂青黄岩区院桥中学 吴纪云黄岩区灵石初级中学林继华黄岩区院桥中学 郭明红黄岩区江口中学廖金岳黄岩中学 林桂岳黄岩区澄江中学吴招芹黄岩区高桥中学 林海英黄岩区澄江中学汪建宇黄岩区高桥中学 汪曦黄岩区实验中学黄尖兵黄岩区新前中学 许荣增黄岩区北城中学王艳玲黄岩区灵石初级中学包桦黄岩区院桥初级中学胡建敏黄岩区新前中学 叶红君黄岩区院桥初级中学潘巧玲黄岩区第二职校 潘予玲黄岩区院桥初级中学翁韶军黄岩区灵石中学 张燕黄岩区城关中学方伟军黄岩区南城中学 张玲珠黄岩区城关中学章卫兵黄岩区新前中学 陈冬芳黄岩区澄江中学王坚冲黄岩区灵石中学 黄卫红黄岩区实验中学梁敏黄岩区宁溪初中 路桥(27人) 刘文龙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陈璐路桥区第三中学 聂佳辉路桥中学麻海萍路桥区桐屿中学 肖军华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郑建兰路桥区新桥中学 邓明兵路桥金清三中蒋赛君路桥实验中学 杨军发路桥新桥中学刘海根路桥区蓬街镇中学黄斌海路桥金清中学陈通文路桥区蓬街镇中学卢守强路桥中学梁杏娟路桥中学 李美艳路桥金清二中陈红路桥金清中学 陈海英路桥横街中学吴建明路桥金清中学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计划(7篇)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计划(7篇) **年我有幸成为**老师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这难得的机会里,我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刻苦钻研,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上有所获。为了使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个人发展成长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 **老师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为总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工作室学员的义务,落实和贯彻工作室发展目标,并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力争做到兢兢业业地学习、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自我分析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8个年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着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容易接近学生;有一定教学经验的积累。但在语文专业理论储备方面有所欠缺,并且没能更好的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学科研上,对教育教学理论钻研不深。 三、具体计划 1、通过听名师上课,成员间相互听课、评课、上课,吸取更多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2、观摩学习优秀的教学实录和精彩课例,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3、加强理论学习。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争取每年阅读至少三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进行内部交流。 4、定期参加名师工作室读书汇报会,交流读书心得,共同促进,互相提高。 5、积极承担学校公开课,每学期承担一次组内或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教学及其它展示任务,锻炼自己业务能力,并做好课后反思。 6、争取每月进行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7、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争取锻炼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8、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博客和QQ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研讨。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及时撰写阶段性发展总结。 9、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利用网络平台了解教育教学前沿信息。 10、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多向**老师请教,通过课题研究深入钻研教学理论,总结教学规律,撰写教学论文。 我会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多多参与,勇于承担,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尽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学艺界有这样一句话: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功老师知道,三天不练功所有人都知道......当我和这句话不期而遇的时候,竟然引起了自己深深地思索......是的,

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精品范文】

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 ●侯冬发何湘华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 副书记胡x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题记 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县第一中学!她发轫于明万历 年南湫书院(1603-1783)),历经清代宜溪书院(1783-1903)、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

(1902-1941)的岁月 沧桑,1940年8月,xx国民教育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4月,成立建校筹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 筹备,xx县第一所中学——xx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8月成立,校址设在凤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1958年秋,始设高中部,招收高中 新生2个班,更名为湖南省xx县第一中学,自此,xx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造福xx父老。近年来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 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时代丰碑。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

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78年被定为“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1年遴选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2009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2007年成为郴州市第一所 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1998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文明卫生先进单位” “高考优秀 考点” “现代教育‘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文化一中大观蔚然 珠育合浦,凤舞梧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历史的丰碑后面,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的积淀又缘于人杰的积蕴,而人 杰积蕴的则又多因地灵的孕育,湖湘如此,岳麓如此,xx 一中亦如此。

最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发展纪实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发展纪实 走进河南省滑县道口第二初级中学,映入眼帘的是高雅庄重的教学楼、科技馆和花园式的优美环境;扑面而来的是5000余名师生的歌声、笑声、读书声,彰显着学校20多年办学的底蕴。 这所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以“铸就科学精神、百年育人培英才,提高科学素质、十年树木结硕果”为宗旨,在“健康成长,全面成人,个性成才”办学思想的引导下,秉承“能力、素养、发展”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完善自我,奉献社会”的鲜明特色,成为了豫北一流的初级中学。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科技教育活动室、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优秀团体会员单位、国家面向未来阅读工程示范性学校、国家级数学、英语、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省体育达标学校、省先进团总支、省先进家长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走出一条农村教育发展之路。 “三理教育”为学子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保障 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学校,虽然它地处农村,但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却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这里不仅有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初级中学科技馆,还有充满现代教育气息的育人环境,广大农村学子走进该校就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就连国际友人也前来该校一看究竟,为这里的优质教育惊叹不已。 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20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71人,县以上骨干教师70人,县以上优质课教师100余人,就是这批优秀的团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近年来,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他们以“强化管理促发展,‘三理’为首育新人”为目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三理”教育由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专门主抓,政教处统筹、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分工明确。在校外,家长学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又使“三理教育”形成体系;在教学上,“三理教育”融入到了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期末总评纳入师生评估积分,进行总结表彰;还与教师晋职、晋级、评先、提拔相结合,与学生的道德品质、日常行为、学业成绩相融入;充分体现了成长—成人—成才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三理”教育中,该校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结合”原则,即:“三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三理”教育与校内外活动相结合;“三理”教育专题教育与系列教育相结合。譬如:在理科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国内外科学家的定律、定理知识外,还融入他们献身科学的感人故事。在文科教学中,大量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让全体学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思想品德的升华。 “学校文化”为学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助推

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室三年奋斗目标 本工作室将以连山区教育局名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制定的考核办法和规章制度为指导,坚持自主学习与名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媒体为主要途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立足课堂教学研究,发挥辐射作用,通过读名著、教学观摩、研讨、撰写教育随笔等方式,促进全体成员的快速成长,培养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使本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我校及我区语文教师的素质的提升,实现语文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研究的主要方向、意义、内容、方法及成果预期。 1.教育教学等方面研究的主要方向、意义、内容和方法 (1)研究的主要方向、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的归属是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意识则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桥梁和阶梯,是语文素养生成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可见,语文意识的强弱是语文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非常重视语感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为此,我们以“唤醒语文意识,提高语文素养”为核心,加强语文意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旨在以教师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以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以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2)研究内容 加强语文意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比较、分析与提炼,进一步提高对本研究方向内涵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并对研究过程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反思,为总结研究成果积累丰富的资料。 2.成果预期 (1)研究报告:初步总结出“加强语文意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成果。 (2)研究成果集: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教学课件等。 (3)举行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三。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工作室成员应根据本工作室提出的三年奋斗目标,提出个人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1.提升成员专业素养 以开展“四个一”的研修活动为抓手,促进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室暂定每个成员“四个一”的研修活动内容如下: ○每学年认真研读1-2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 ○每学年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承担一次公开教学课,并形成书面教案及课后反思;或指导青年教师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并点评;

山区小学学校简介

山茶花开乌龙完小 一、学校基本情况 乌龙坝完小位于宾川县宾居镇的西面,与祥云县、大理市接壤,正因地处高寒贫瘠山区的特殊环境,使得我们是一所屹立于漫山盛开山茶花的民族(白)小学。学校始建于1950年,悠久历史的沉淀,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批批优秀教师在此的辛勤耕耘,逐步营造了一所独具特色的民族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555平方米,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331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137人,共设9个教学班,学生均来源于乌龙坝村委会所辖范围的五个自然村。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心学校十分关心山区教育发展,为了缩小山区与坝区的差距,每年选派一大批大学生支教,强化教师队伍,投入大量资金,同时新扩建了乌龙坝完小,实际建设面积14.74亩。创建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1、以人为本、强化党的领导 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推进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大力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以“管理育人、情感育人、服务育人”为理念开展各项工作,以“团结和谐,拼搏奉献”为校训,以“勤奋好学,合作创新”为校风,以“尊师爱生,真教实学”为教风,以“诚实友爱,刻苦向上”为学风。学校管理做到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抓住“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真理不放。让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教育教

学质量明显提升。 2、德育为首,各项工作并举 德育工作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教师能否全身心投入工作,能否创办特色,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努力学习的保障,学校首先从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抓起,主要通过每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来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教师十要、十不要和十条禁令,同时还分成不同的教研组进行小组教学研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写出心得体会。少先队是一个学校的又一得力组织,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阵地。每周一的升旗、周五的降旗都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平台。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尊敬师长、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 3、转变观念,依法治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方针政策,建立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乌龙坝完小管理制度》、《乌龙坝完小值周制度》、《乌龙坝完小安全预案》、《乌龙坝完小安全责任书》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求全体老师树立强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校严禁教师参与违法行动,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定期的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专题的法律讲座,并发放各种常识宣传单,“以点带面”的对学生、家长及社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以“走出去、引进来”、“校本教研和校际教研相结合”的学习方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地处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工农镇,是工农镇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学校傍依在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4A级风景区——千佛崖之旁,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获得市人民政府、利州区教育局授予的“文明单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综治、维稳、防邪工作先进集体”、“示范单位”、“校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希望工程数字电影院线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先后创建了“市级文明单位”、“先进青少年维权岗”,多次获得区级“教育质量奖”,被评为区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构建文化校园润泽诗意童年 工农小学创办于1950年4月,时为“广元师范附属小学”(广师附小)。1953年秋,广师迁往东坝后,更名为“广元县工农小学”。1959年创办工农公社农业中学,1962年停办。1965年再次开办农业中学。1970年改办普通初中,合并于工农小学,承担着10个行政村1个社区的义务教育任务,下辖三颗村、学地村、亮垭村、小岩村4所村小。

现有教职工87人,教学班32个,学生1127人。附设有幼儿园,开设了学前大班和小班。 工农小学中心校原校舍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5.12”特大地震后,校舍损坏十分严重,政府决定学校异地重建。在实施重建中,中国“经十字”总会援助480万元,政府拨款1340万元,共计投资1820万元。新校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 10526平方米。 如今,乍一走进满目清新的工农小学,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交相辉映的校园花台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它们点燃学生的生命活力;现代化标准的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与四周的体育锻炼图案连为一体,激起孩子们锻炼的欲望;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园林,包括中小学教学楼、实验综合楼、食堂、学生公寓、行政办公楼等,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引领着师生们的思想言行。这里,布局合理,硬件一流,师生同人文环境和谐共生,无疑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家长放心的家园,教师生命成长的伊甸园。 据了解,工农小学目前是市内规格较高的农村学校之一。 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文化立校特色强校 工农小学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修身、育智、健体”为核心,秉持“育人为本、质量兴校、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明确“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精细

桂阳县龙潭中学发展纪实

扬帆起航,奋勇争先 ——桂阳县龙潭中学发展纪实 校长:李锋华通讯员:杨艳龙中飞 金秋十月,层林尽染。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再结它的种子。我们行走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只为一颗初心,教书育人! ——题记 “地旧有龙潭,水深莫测,因名焉。山脉由九嶷蜿蜒磅礴而来,至芙蓉岭折卸平岗,宽博舒敞,左右两塔夹峙……”桂阳县龙潭中学创建于2011年,是县委、县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而创办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桂阳县城城北,宝岭北麓,最初沿于陈士杰创办的龙潭书院,故名龙潭中学。 学校规划用地111.2亩,概算投资1.58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校舍面积25032平方米,绿化面积14639平方米。已建成教学楼群、实验楼、办公楼,可容纳60个教学班。现有52个班,共有学生3300余人,教师将近200名。校园布局合理,建筑错落有致,栋宇广场、花草树木辉映成趣,既有传统文化的精致典雅,又有现代气息的明快恢宏。

学校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日臻完善,校园网、智能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电子阅览室、图书室、高标准实验室、音体美训练室、地理室、天象馆、计算机室、多媒体一体机、学术报告厅等一应俱全,学校是目前全县环境最美、设施最全、功能最完备的现代化学校之一。 先进理念,助推学校发展 学校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与研究,根据对基础教育的深刻理解,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从龙潭与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奉献、爱和责任心、与教育的公平性的内在联系,提炼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理念。 同时,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对学校一训三风进行创意,最后确定了“爱国、博学、明德、齐贤”的校训,“乐学、善思、合作、创新”的学风,“励志、勤学、慎思、笃行”的校风。 学校组织的教师政治思想学习、以“正师德、强师能、树师表”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论坛,提出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等,都很好地体现了特色理念的教育价值,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塑造“敬业、爱生、钻研、开拓”的教师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思想引

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人员名单(522人)

附件 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人员名单(522人) 史元敬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翟先报椒江区洪家中学 杨桔青椒江区职业中专 陈方华椒江区洪家二中 崔慧平椒江区二中 吴振伟椒江区五中 朱卫民椒江区三梅中学 潘道敏椒江区洪家中学 饶夕词椒江区洪家中学 邓志刚椒江区书生中学 傅丽琴椒江区双语学校 陈国聪椒江区洪家中学 陈艳阳椒江区洪家中学 徐燕飞椒江区职业中专 郁幸容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蒋云芳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何燕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王丽平椒江区二中 许海丽椒江区五中 李伟群椒江区六中 王凤兰椒江区八中 陆伟仁椒江区八中金凌椒江区洪家二中 沈荷花椒江区洪家二中 李玉学椒江区三甲中学 蔡先地椒江区章安中学 吴昌明椒江区书生中学 叶公祥椒江区前所中学 田逢常台州第一中学 吴淑芬椒江区洪家中学 李彩青椒江区二中 管瑛智椒江区二中 詹丽虹椒江区五中 李慧美椒江区书生中学 罗桂芬椒江区双语学校 李玉女椒江区前所中学 蒋健敏台州第一中学 叶申国椒江区三甲中学 徐道高椒江区三梅中学 陈君萍椒江区职业中专 周慧君椒江区二中 陶国军椒江区八中 盛吉良椒江区东山中学 管远镇椒江区三甲中学 - 1 -

朱艳华椒江区书生中学姜孟台州第一中学 黄月芳椒江区洪家中学冯春琴椒江区振华中学王小红椒江区职业中专林瑜椒江区二中 邱慧红椒江区五中 徐慧蓉椒江区五中 陈从丽椒江区六中 陈国铭椒江区洪家二中王燕椒江区东山中学罗昌志椒江区三甲中学彭家平椒江区下陈中学李林友椒江区前所中学虞建利椒江区职业中专金月娇椒江区洪家二中包琳春椒江区职业中专王莉萍椒江区章安中学杨雨栽黄岩第二高级中学胡忠杰黄岩区灵石中学陶梦理黄岩区第二职校王孟黄岩区实验中学辛建军黄岩区南城中学杨斌黄岩区教研室 张香娇黄岩区澄江中学朱文华黄岩区沙埠镇中学黄志英黄岩区宁溪初级中学黄菊凤黄岩区灵石中学 许晓红黄岩区院桥中学 连海英黄岩区院桥中学 任彩英黄岩区第一职校 朱莉黄岩区院桥中学 黄攸华黄岩区院桥中学 何慧芬黄岩区澄江中学 杨瑞芬黄岩区宁溪初级中学项时敏黄岩区高桥中学 辛孝定黄岩区灵石中学 陈慧新黄岩区城关中学 王亚莉黄岩中学 陈巧丽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孙朝辉黄岩区第一职校 张沛黄岩区第二职校 邢赟椒江区教研室 卢凌云黄岩区城关中学 李剑蓉黄岩区东浦中学 陶非黄岩区西城中学 王文君黄岩区北城中学 胡学富黄岩区院桥中学 郏春香黄岩区院桥中学 郑国宾黄岩区宁溪中学 奚雪华黄岩区第二职校 阮佩文黄岩区第一职校 2

均衡教育纪实蕲春县实验中学

1 春风催桃李 丹心育英才 ------蕲春县实验中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纪实 煦暖的阳光 不会放弃任何一棵孱弱的小草 广袤的大地 不会遗忘任何一片青葱的幼林 蕲春县实验中学地处县城漕河城区,办学历史悠久,七十七年之沧桑巨变,教育之花盛开不衰。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全市一流实验中学”的目标,扎实开展各项 教育教学工作, 让每一位学生沐浴公平教育的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 多方筹措资金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自办学至今,实验中学面貌与时俱新。教学楼宽敞明亮,学生食堂整洁卫生,校园树木绿树成荫,各种花坛流芳溢彩。高规格的实验室,让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现代化的微机室,让学生体验网络世界的神奇;图书阅览室,是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多媒体教室,是教师演绎教改的

2 舞台。 学校抢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2011年,争取专项资金50万元,改造了弘毅教学楼;2012年,争取项目资金140万元,维修改造了尚雅楼、大智楼;建成了1间未来教室,安装了52套班班通设备,升级了8间功能室;争取财政资金30余万元,硬化、亮化了校园主干路面。2013年,争取项目资金340万元,重新装修了崇德楼、科教楼,新建35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即将完工;自筹资金50余万元,绿化了腾飞园、合和园,改造了后勤保障中心,修建了科教楼生态厕所。 锤炼师德师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蕲春县实验中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组织全体教师聆听深圳道弘教育集团周雷的《如何做职业化教师》报告;学习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的师德报告;分享全省优秀资教生校长李丽琴、何欢的先进事迹。 学校树立“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一所发展中的学校——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发展纪实精.doc

一所发展中的学校——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发展纪实(下) 校长是教师心中的一面“镜子” 采访刘胜本老师的时候,正值学生们课间跑操。记者问刘胜本:“你的班级不需要你带队吗?”他回答说:“不用。我做班主任特别轻松,班里的事情几乎都不需要我操心。” 记者很诧异,“那遇到调皮捣乱、犯错误的学生怎么办?” “表扬嘛!”记者更加不可思议。刘胜本回答得理直气壮,似乎这是再清楚不过的道理。 刘胜本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几乎没有批评过学生,表扬成为他班级管理的“杀手锏”。 2007年9月,高一军训,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写军训日记。军训的第一天,班里有12个调皮鬼没写日记,想给新班主任一个下马威。刘胜本不动声色。他先是仔仔细细地批改交上的军训日记,然后召开第一次班会。12个调皮鬼心中暗暗打鼓,不知道这位新班主任将会怎么整他们,最起码一顿批评是免不了的。 班会课上,刘胜本笑眯眯的,根本没有发火的迹象。他挨个表扬交作业的36个同学(全班共48人),然后,请军训日记写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朗读,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并讨论这篇日记好在哪里。那12个学生等到最后,也没有

听见班主任提到自己的名字,他们的心里开始嘀咕了:“刘老师怎么没提到我呢?怎么没有批评我呢?”他们坐不住了。 第二天,所有的人都交了军训日记。在每日小结会上,刘胜本和昨天一样,先是表扬所有的学生;然后特别点名表扬了12个调皮鬼,肯定他们的变化,提议全班掌声鼓励;最后表扬日记写作进步较大的学生。原先没有交日记的12个人,见这次受到了表扬,心里都有些别样的滋味,他们想着怎么能把日记写好,争取让刘老师再表扬一次。 “遇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有意忽略做得不好的同学。学生稍有变化,我就会表扬,给他一个较高的定位,他就会朝着那个好的方向不断努力。学生是有自尊心的,当你尊重了他,他就用良好的行为来回报这种尊重。” 几天前,有个女生找他哭诉自己与宿舍同学吵架。经了解得知,这个女生的手机闹铃经常在凌晨响起,把其他人吵醒,干扰睡眠,宿舍里的人对此非常有意见,一场争吵就此发生。刘胜本心中有数了,他决定召开一次班会课。 刘胜本的学生特别喜欢班会课,因为他们的班会都是从小故事开始的,很吸引人。 这一次班会,刘胜本讲的是企鹅和大雁的故事。企鹅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抵御寒冷,大雁保护受伤的同伴直到痊愈或者死亡。随后,刘老师又开始表扬了,“开学以来,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很到位。很有企鹅和大雁的精神。”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刘胜本发现,两个女生悄悄地低下了头,并且相互望了一眼,抿嘴一笑。

山区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回首三十年前,今天的中国教育算是突飞猛进,从城市到农村都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硬件的投入都比较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目前山区学校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山区基础教育薄弱 我县大部分都是山区,虽然风景独好,处处蓝天白云,山青水绿,满目葱翠,鲜花与泥土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但从学校硬件来说,山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近几年虽然教学设施有所改善,但还是远远无法短时间满足教学需求,它还严重制约了许多农村及学校的发展。从软件方面来说,我们许多山区学校,由于父辈都是文盲出身,家长对子女教育思想滞后,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意识淡薄,平时有时间也从来不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其次,周围社会环境没有文化气息,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可比性,也就是没有榜样。加之目前山区学校条件艰苦,很多教师不愿到山区任教,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多数学校教师都是包班,再则目前多数学校教师老龄化,新思想,新理念很难在学校中实施。另外,山村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教师更新知识速度较慢。因此,无论从什么方面讲,目前山区学校的基础教育远远落后于外面。 二、教育发展不均衡 从目前来看,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区域的发展不均衡。虽然山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城区教育的差距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缩小。就学生而言,城区孩子生长学习的环境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所谓见多识广;农村孩子生活在文化底蕴薄弱的环境中,见不多,识不广,就拿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多没有到过县城。其次,城区学生家庭教育就有优越条件,父母有文化,孩子有学习困难父母可以帮助解决、辅导;而在农村,学生的父母多数只是小学文化,有一部分还是文盲,孩子在学习中有困难,家长无法帮助。 第二个方面,城乡之间不均衡。城区和边远山区教育的硬件及软件相差很大,近几年国家对学校硬件投入比较大,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还是欠缺,就拿我们学校而言,目前还没有教师住房,学生的实验器材为零,体育设施为零,休息设备为零等,这些都与坝区、城区学校无法相比。其次是教师队伍的质量有很大差异,山区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当然可能是教师少,无法派教师外出学习,因此山区教师无法汲取新的教学经验,况且知识更新速度还慢。农村教师还有一大普遍现象就是年龄偏大,这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思想上问题。 第三个方面,不同教育阶段发展不均衡。最近几年,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大了力度,但是相对来说,对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职业教育等关注得还不够。目前,许多农村学期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办学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学期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学校学前

“坚强勇敢 传承爱心” 铸就坚勇校园精神——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坚强勇敢传承爱心”铸就坚勇校园精神——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坐落在江油市涪江之滨的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原江油市建南学校)始建于1963年9月,其前身为四川矿山机器厂子弟学校,2001年8月剥离到地方,更名为江油市建南学校。其间,学校先后成功创建成为绵阳市示范小学、绵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绿色学校,荣获绵阳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绵阳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连年获得江油市文明示范学校流动奖牌,并多次获得绵阳市和江油市教学质量表彰。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新加坡坚永公司董事长陈永庆先生出资近千万,建成了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首所成建制永久性学校,同时学校更名为“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坚勇实小)。 近年来,坚勇实小以凝聚正能量,打造坚勇特色、提升发展内涵、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崭新跨越”为工作主线,以“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为重要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从学情、教情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实际出发,以教育教学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坚持理直气壮地抓教育质量;坚持从激励机制入手,加大奖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以生为本,努力打造三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即德育干部管理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开展校本系列化活动,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软、硬实力和办学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的坚勇特色之路。 感恩——传承爱心 进入坚勇实小,“坚强勇敢,传承爱心”的校训映入眼帘,展示着坚勇师生坚毅顽强,勇往直前和传承大爱,感恩奋进的坚勇精神;旗台上,“饮水思源,铭记于行”的碑文满载着坚勇师生对党、人民和社会以及对陈永庆先生的无限感激之情;校园文化墙上,“做文明坚勇人,行文明坚勇事”刚劲有力的文字昭示了坚勇师生率真做人行事的人生准则。 结合灾后学校感恩教育现状,坚勇实小通过“构建感恩教育学段目标”、

XXX学校发展纪实

首战告捷筑梦远航 XXX初级中学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2013年9月,XXX国际学校迎来了首届初中生,由于学校刚刚兴办,没有社会知名度,进入学校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总体偏差。2016年7月28日,XX市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划定,该校中学部首届毕业生取得骄人成绩,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550分以上高分层学生占比25%,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37%,预计被各高中录取比率75%以上,远高于全市64%的平均水平,在全市三区两县各初级中学中名列前茅。 短短三年的时间,XXX国际学校却经历了化茧成蝶的华丽转身,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委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教职工辛勤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包容与信任。 专家引领、教育家办学。XXX国际学校是市委市政府“百校建设”工程之一,是与源汇区政府联合创办的标准化学校。该校始终牢记使命,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唯一办校准则,坚持“专家引领、教育家办学”的办校理念,高薪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顾问,经常组织各类讲座、论坛等,引进国内乃至国际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聘请名师担任执行校长和重点科目教学研究,打造标准化、专业化领导

团队。 定向培养、高素养师资。优秀的师资团队是一所学校能保持生命活力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XXX国际学校自成立之初就一直非常注重优秀师资团队的培养。从教师入职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轮岗培训,及时发现优势和不足,由专家组对教师做出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教师进行定向培养,充分发挥优势,努力补齐短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提升平台。坚持优秀人才快进、快出理念,欢迎优秀教师加入团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提供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同时不束缚教师的自由流动,为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而高兴,打造了一块高素质人才高地。 教学改革、课堂高效化。积极寻求与国内课改名校的合作,邀请课改专家到校授课、示范,提高教师对课程、课堂改革的认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够有获得提升自我的契机。积极进行“学本课堂”研究,通过导学案编制、分组探究学习、小组研究汇报、师生共同评价、疑难问题解析等课堂流程,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成绩。 国学为基、培养礼乐志。李克强总理说,教育走得太快了,请等等落下的灵魂。XXX国际学校大胆提出要“培养具

龙溪

广东省博罗县龙溪镇资料 龙溪镇位于广东省博罗县西部,南有东江环绕而过,北靠罗浮山脉,素有"藏龙纳福,财溪汇聚"之美称,是博罗县近期规划重点发展的乡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海内外客商理想的投资宝地。全镇现有人口8万多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80%属平原地带。 交通:龙溪镇区位优势凸显。镇内有贯穿南北的龙桥大道,与东莞市桥头镇一江之隔、一桥相连。东距博罗县城12公里,距惠州市区22公里。广惠高速公路、广汕公路穿镇而过,广惠高速公路出口与广汕公路和龙桥大道相连,形成交汇点。目前正在规划中的博深高速公路也将贯穿龙溪全镇。水路运输通过东江航道经宏兴货运码头可直达香港和珠三角各码头。 供电供水:镇内建有自来水厂3间,日供水量可达5万吨。110KV变电站1座,另1座110KV变电站正在建设中。 政府服务:龙溪镇致力于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全镇上下形成了抓经济、促发展的共识。该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修编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同时按照"抓好社会治安就是抓好经济建设"的思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外商投资兴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龙溪镇根据县委提出的"八大发展战略",按照"抓二带一促三"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围绕工业化这个核心,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不断扩大第二产业的规模和总量,聚集和加速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带动第一产业的转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和牵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蓬勃发展的现代工业 龙溪是博罗县的工业重镇,近年来,龙溪镇全面推行"工业立镇"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型、生态型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新兴工业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目前,全镇有企业159家,涵盖电子、服装、纸品、纺织、化纤、鞋业等二十多种行业。 前景广阔的商业 龙溪镇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成功引进惠佳百货等大型企业,同时开工建设的占地近10万平方米的龙溪综合市场将成为龙溪商业的又一亮点。 交通优势

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贫困山区中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贫困山区,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大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表现在基础教育不够重视,同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大多数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较少。由于教育的落后,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依旧缓慢,教育问题有待探讨。从温饱到教育,乃是一个巨大的跨步,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系列问题存在诸方面的现状。 [关键词]: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一、经济落后的因素导致了教育意识的淡化。 据调查发现,在贫困山区农村,广大群众除了维持基本日常生活以外,没有其他多余资金,因此就对送子女入学产生困难,导致了入学率不达标。据巧家县铅厂乡2003年统计情况看,适龄儿童的总数为2408人,已入学1860人,但辍学60人,未入学548人,在未入学的儿童中大多是家庭经济贫困所致,由于家庭贫困,家长力不从心,不得不让子女辍学或根本无法送子女入学。 二、家长素质差,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观念不明确。 在贫困山区,由于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低下,总觉得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打柴养家糊口,孩子只要写得起名字、认得厕所、算得清所谓的“帐”就行了。读书有出息除非是祖坟埋得好,什么挖掘潜能、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等全不理会。有的还说只要有力气,出卖劳动力的活有的是,子女不读书可打工、种地,为家里早作贡献比读书更划得来。这种既封建又愚昧落后的思想,阻碍了孩子入学,害了不少孩

地区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是上级部门安排谁来谁就来,这样不合学校实际,充分使得人才搭配不合理。学校的经费也要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控制,人事权、财经权不能够自主,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决策权、管理权,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也就大了。当然还有一些学校的校长认人为亲,思想保守、落后,没有办学新理念,使得学校发展缓慢。 五、教师生活工作环境条件差。 农村教师条件艰苦,不少学校无住房或两三个教师拥挤一室。因此,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工作动力,教书育人会导致出工不出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教师提供较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使之能安居乐业,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六、难以脱离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还未健全。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地区,学校仍在尽全力办重点班、复读班,“狠抓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中的分数看成第一位,甚至没有按教学计划开齐课程,或开足课时,与升学统测无关的课不开不上,片面追求期末统测、统考成绩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在沉重的毕业负担中艰难跋涉,在“书山学海”里扼杀了潜能和灵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改变教育评价体系,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地评价教育教学效果,改变过去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方法——学生成绩。

从奋进中崛起 在发展中腾飞——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发展纪实

从奋进中崛起在发展中腾飞——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发展纪实 古老运河,美丽荷都。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坐落着微山县第一中学。2007年以前,它还是一所办学设施陈旧、发展严重受阻、前景令人堪忧的学校。县政府部门高瞻远瞩,投资3.5亿元兴建微山一中新校,新校于2007年开始使用。 2007年5月,王玉强来到微山一中担任校长。这位有着创新激情与思维、执着追求教育理想的实干家,敏锐地抓住微山县力推“高中优先发展”的契机,借助新校区落成的优势,坚持“以思想引领发展、以机制激发活力、以文化积淀底蕴、以成就强化动力”的工作思路,带领全校干部教师,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坚持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养成教育和励志教育,狠抓精细管理与规范落实,很快扭转了学校多年来教学质量在低谷中徘徊的被动局面,以“稳中求进,不断提升”的发展势头,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让机制激发活力 如今的微山一中,已经是地方教育的一面旗帜! 微山一中现有120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494名教职工,超常规的办学规模,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提高管理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开始,管理机制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进步的活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创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师生根本利益,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以实现学校的发展。 王校长提出:“以进一步提升管理境界、提升队伍素质、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形象为奋斗目标,以规范办学行为不含糊、落实课程方案不走样、严抓养成教育不懈怠、深化课堂改革不动摇、严明学校纪律不姑息为总抓手,在工作态度、管理精度、课改深度、落实效度上寻求突破,切实做到对工作有热情、对学生有感情、干事业有激情,从而,我们的学校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更满意!” 要实现以上目标,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责任管理体系是必须的。本着“事事具体化,件件能落实”的工作思路,按照“严谨作风、严格规范、严明纪律,精诚团结、精心育人、精细管理”的“三严”、“三精”要求,学校降低管理重心,以年级管理为基础,各年级又形成分部、楼层、班级的“三级六部联动立体”管理机制,层层负责,人人担责,真正做到责权利的统一。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形成良性的竞争局面,确保各项管理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比如,学校注重完善教师的业务量化和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打破了平均主义,真正实现了优劳优绩优酬。教师在评优、晋职、年度综合考评的名次和等级不是评出来的,而是根据综合成绩计算出来的,公平公正,令人信服。每年的职称评定,尽管达标教师多、晋职名额少,但是进行得非常顺畅。 一所学校,如果它的机制富有活力,那么其校长也必定富有活力。在王校长看来,校长就是长在学校里的那个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爱教育、爱学校、爱教学、爱教师、爱学生,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他一走进学校,就会很自然地融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他把自己的情怀当成了教育的天地,把教育的一切细节都装在了里面。 让习惯铸就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足见习惯养成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然,习惯养成不仅是针对学生,同样也针对教师。道理很简单,没有好习惯的教师,焉能教出有好习惯的学生。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只有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良好的习惯不仅铸就品质,更能成就教师和学生。微山一中把养文化气质,育文明精神作为契入口,将“重习惯养成”渗透到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习惯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