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

回归是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类型的方法,按照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本节研究的是线性回归,即如何通过统计模型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

1.从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2.估计回归模型参数;

3.对确定的关系式进行各种统计检验,并从影响某一特定变量的诸多变量中找出

影响显著的变量。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模型是指两个变量x、y之间的直线因果关系。

理论回归模型:

理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是未知的,但是在观察中我们通常用样本观察值估计参数值,通常用分别表示的估计值,即称回归估计模型:

回归估计模型:

二、模型参数估计: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

【例3】实测某地四周岁至十一岁女孩的七个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如下表所示

某地女孩身高的实测数据

建立身高与年龄的线性回归方程。

根据上面公式求出b0=80.84,b1=4.68.

三.回归系数的含义

(2)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回归系数,其中b0为回归直线的启动值,在相关图上变现为x=0时,纵轴上的一个点,称为y截距;b1是回归直线的斜率,它是自变量(x)每变动一个单位量时,因变量(y)的平均变化量。

(3)回归系数b1的取值有正负号。如果b1为正值,则表示两个变量为正相关关系,如果b1为负值,则表示两个变量为负相关关系。

[例题·判断题]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答案:错误

解析: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是相同的

[例题·判断题]在回归直线y c=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0

b.r=1

c.0

d.-1

答案:d

解析: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即-1

[例题·单选题]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答案:b

解析: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四.回归方程的评价与检验:

当我们得到一个实际问题的经验回归方程后,还不能马上就进行分析与预测等应用,在应用之前还需要运用统计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评价与检验。

进行评价与检验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第一,在利用样本数据估计回归模型时,首先是假设变量y与x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但这种假设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检验;第二,估计的回归方程是否真正描述了变量y与x之间的统计规律性,y 的变化是否通过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去解释需要进行检验等。

一般进行检验的内容有:

1.经济意义的检验:

利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及我们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对所估计的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进行分析与判断,看其能否得到合理的解释。

2.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

包括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对回归系数的检验(t检验)。(1)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即方差分析检验法,它是对所有参数感兴趣的一种显著性检验。其检验步骤为:

第一步:提出假设。

原假设

备择假设

第二步:构造f统计量

在h

成立的条件下,有:

第二自由度为n-2,其中n为样本容量。

(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x对因变量y 的影响是否显著。

首先:提出假设。

原假设

备择假设

如果h0成立,则因变量y对解释变量x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线性关系,即x的变化对y并没有显著的线性影响。

其次:计算检验统计量t,并得出对应的概率值(伴随概率)。

检验统计量:(为回归系数的标准差)

最后:根据伴随概率进行判断:如果伴随概率(sig.值)小于我们事先确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解释变量x对y的线性效果显著。否则,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x对y的线性效果不显著。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时,由于只有一个解释变量,因此t检验与f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3.回归方程的评价——拟合程度分析:

拟合程度是指估计的回归方程是否很接近因变量,即估计的精确度。而估计的精确度如何取决于回归方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最常用的指标就是——判定系数。

1.判定系数

判定系数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对观测数据拟合程度的一个度量值,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例,若各观测值数据(x i,y i)在坐标系上形成的散点都落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条直线就是对数据的完全拟合,直线充分代表了各个点,此时,用x估计y是没有误差的。各观测点越是紧密围绕直线,说明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越好,判定系数越高,反之则越差,判定系数越小。

总变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

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1时,拟合是完全的,即所有观测

值都在直线上。若x与y无关,x完全无助于解释y的变差,此时,则=0.可见,越接近于1,表明回归平方和占总变差平方和的比重越大,回归直线与各观测点越接近,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反之,越接近0,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越差。

2.估计标准误差

估计标准误差是残差平方和的均方根,用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从实际意义看,反映了用估计的回归方程预测因变量y时预测误差的大小,越小,说明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测也就越准确;若各观测点全部落在直线上,则

=0,此时用自变量来预测因变量是没有误差的。可见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

[例题·单选题]评价回归直线方程拟合优度如何的指标有()

a.回归系数b

b.直线截距a

c.判定系数r2

d.相关系数r

答案:c

[例题·单选题]关于估计标准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 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 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大

d. 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答案:b

解析:估计标准误差是残差平方和的均方根,用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从实际意义看,反映了用估计的回归方程预测因变量y时预测误差的大小,越小,说明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测也就越准确

[例题·单选题]估计标准误差的作用是表明()

a.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b.样本的变异程度

c.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

d.样本指标的代表性

e.总体的变异程度

答案:ac

(1)用Excel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实验四(1)用Excel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实验名称:回归分析 实验目的:学会应用软件实验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求解及应用模型解决相应地理问题。 1 利用Excel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一步,录入数据 以连续10年最大积雪深度和灌溉面积关系数据为例予以说明。录入结果见下图(图1)。 图1 第二步,作散点图 如图2所示,选中数据(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点击“图表向导”图标;或者在 “插入”菜单中打开“图表(H)”。图表向导的图标为。选中数据后,数据变为蓝色(图2)(office2003)。插入-图表(office2007)

图2 点击“图表向导”以后,弹出如下对话框(图3): 图3 在左边一栏中选中“XY散点图”,点击“完成”按钮,立即出现散点图的原始形式(图4):

图4 第三步,回归 观察散点图,判断点列分布是否具有线性趋势。只有当数据具有线性分布特征时,才能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本例数据具有线性分布趋势,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的步骤如下: ⑴ 首先,打开“工具”下拉菜单,可见数 据分析选项(见图5) (office2003)。数据-数据分析(office2007) : 图5 用鼠标双击“数据分析”选项,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图6):

图6 ⑵然后,选择“回归”,确定,弹出如下选项表(图7): 图7 进行如下选择:X、Y值的输入区域(B1:B11,C1:C11),标志,置信度(95%),新工作表组,残差,线性拟合图(图8-1)。 或者:X、Y值的输入区域(B2:B11,C2:C11),置信度(95%),新工作表组,残差,线性拟合图(图8-2)。 注意:选中数据“标志”和不选“标志”,X、Y值的输入区域是不一样的:前者包括数据标志: 最大积雪深度x(米)灌溉面积y(千亩) 后者不包括。这一点务请注意(图8)。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实验报告

一元线性回归在公司加班 制度中的应用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老师: 成 绩: 完成时间 :

一元线性回归在公司加班制度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操作,可以读懂分析结果,并写出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的各种统计检验 二、实验环境 SPSS21、0 windows10、0 三、实验题目 一家保险公司十分关心其总公司营业部加班的程度,决定认真调查一下现状。经10周时间,收集了每周加班数据与签发的新保单数目,x 为每周签发的新保单数目,y 为每周加班时间(小时),数据如表所示 y 3、5 1、0 4、0 2、0 1、0 3、0 4、5 1、5 3、0 5、0 1. 画散点图。 2. x 与y 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 3.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求出回归方程。 4. 求出回归标准误差σ∧ 。 5. 给出0 β∧ 与1 β∧ 的置信度95%的区间估计。 6. 计算x 与y 的决定系数。 7. 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 8. 作回归系数1 β∧ 的显著性检验。 9. 作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0. 对回归方程做残差图并作相应的分析。 11. 该公司预测下一周签发新保单01000x =张,需要的加班时间就是多少?

12.给出0y的置信度为95%的精确预测区间。 13.给出 () E y的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 四、实验过程及分析 1、画散点图 如图就是以每周加班时间为纵坐标,每周签发的新保单为横坐标绘制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瞧出,数据均匀分布在对角线的两侧,说明x与y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2、最小二乘估计求回归方程 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 Sig、 B 的 95、0% 置信区间 B 标准误差试用版下限上限

excel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实例

野外实习资料的数理统计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元回归处理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两个变量X和Y之间如果存在一定的关系,则通过观测所得数据,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如果两个变量的关系大致是线性的,那就是一元线性回归问题。 对两个现象X和Y进行观察或实验,得到两组数值:X1,X2,…,Xn和Y1,Y2,…,Yn,假如要找出一个函数Y=f(X),使它在 X=X1,X2, …,Xn时的数值f(X1),f(X2), …,f(Xn)与观察值Y1,Y2,…,Yn趋于接近。 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XOY中找出(X1,Y1),(X2,Y2),…,(Xn,Yn)各点,将其各点分布状况进行察看,即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各点分布状况接近一条直线。对于这种线性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 Y = a + bX 这条直线所表示的关系,叫做变量Y对X的回归直线,也叫Y对X 的回归方程。其中a为常数,b为Y对于X的回归系数。 对于任何具有线性关系的两组变量Y与X,只要求解出a与b的值,即可以写出回归方程。计算a与b值的公式为:

式中:为变量X的均值,Xi为第i个自变量的样本值,为因变量的均值,Yi为第i个因变量Y的样本值。n为样本数。 当前一般计算机的Microsoft Excel中都有现成的回归程序,只要将所获得的数据录入就可自动得到回归方程。 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其相关的程度有多大,可以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决定。通常用r来表示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直线相关程度,r为X和Y的相关系数。r值的绝对值越大,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就越高。当r为正值时,叫做正相关,r为负值时叫做负相关。r 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同上。 在求得了回归方程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后,可以利用F检验法、t检验法或r检验法来检验两个变量是否显著相关。具体的检验方法在后面介绍。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八章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什么是回归分析? 测定变量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只有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叫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由于总体回归函数实际上是未知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称为“样本回归直线”。其近似的函数关系为: t u x y ++=211ββ 其中:β1、β2是待定系数,也叫回归系数。u t 又 称随机干扰项,(或随机误差项)它是一个特殊的随机变量,反映未列入方程式的其他各种因素对y 的影响,随机误差项u t 是无法直接观测的。随机误差项u t 的假定条件如下: ●二、标准假定(高斯假定): (1)误差项的期望值为0,即: )(t u E (2)误差项的方差为常数,即:2 2)()(σ==t t u E u Var ; (3)误差项之间无系列相关关系,其协方差为0, 即:0)()(==s t s t u u E u u Cov ; (4)自变量是给定的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线性无关; (5)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 ※关于非标准条件下的分析方法参照《计量经济学》。

●三、回归系数β1、β2的估计值 由于假定的第一条,故:x y t 21ββ+=。理论上令: ∑∑=--=-0)(0)(2 2 12 x y y y t ββ 对β1、β2求偏导数,经整理得: ? ??? ?-=--=∑∑∑∑∑x y x x n y x xy n 212 22)(βββ 以相关分析中例题为例: ▲案例1:某地区对15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某类商品消费支出的调查数据如下:(百元/月) 合计:ΣX=1516,ΣY=423,ΣXY=44632, ΣX 2=163654,ΣY 2 =12311 。代入公式: ??? ??? ? =-??-?==?-=1802 .0151616365415423151644632159872.91515161802.015423221ββ 回归方程为: x y t 1802.09872.9+= ◎ 9.9872和0.1802的经济含义?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6029.88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4462.08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2.35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 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为了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表2.5的数据: 表2.5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案例分析报告(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预测与决策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202 学号:2204120202 学生姓名:陈维维 2014 年11月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测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例如,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11242.85元,最低的青海省仅为人均8192.56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9397.89元,上海是黑龙江的2.37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镇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8年截面数据模型。影响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

案例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案例分析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预测与决策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202 学号: 2204120202 学生姓名:陈维维 2014 年 11月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测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例如,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11242.85元,?最低的青海省仅为人均8192.56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9397.89元,上海是黑龙江的2.37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镇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8年截面数据模型。影响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 为了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以下是2008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表

一元线性回归总结分析

第十一章 一元线性回归 本章主要介绍数值型自变量和数值型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这就是相关与回归分析。如果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简单相关与简单回归分析;如果研究的是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多元相关与多元回归分析。本章主要讨论简单线性相关和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主要知识点: 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特点: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当变量y 的取值可能有几个。对这种关系不确定的变量显然不能用函数关系来描述,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相关与回归分析正是描述与探索这类变量之间关系及其规律的统计方法。 判断相关性的方法: 方法一:散点图法 1、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 2、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r 的显著性检验 步骤:○1提出假设○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t ○3进行决策(即比较t 与 t 2 α ) 3、一元线性回归 4、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判断 主要方法 5、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6、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7、残差分析 残差、残差图及标准化残差 一 元 线 性 回 归 主要方法 a)散点图法 b)相关系数法 方法及步骤 1、建立模型εββ++=x y 11 2、写出回归方程()x y E 110ββ+= 3、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a) 判定系数法R 2 b) 估计标准误差S e 主要方法 a) 线性关系的检验——模型的检验,即F 检验 b) 回归系数的检验,即t 检验 类型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散点图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直观方法,从中可以大体上看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态及关系强度。 方法二:相关系数法 () () ∑∑∑∑∑∑∑-*--= 2 2 2 2 y n x n y x xy n r y x 利用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利用Excel 软件计算相关系数: “工具” → “数据分析”→“相关系数” → “选入数据” → “确定”即可。 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考察样本相关系数的可靠性,也就是进行显著性检验。 r 的显著性检验 1、提出假设 0:;0:10 ≠=ρρH H 2、计算检验统计量 ()2~122 ---=n t n r t r 3、进行决策 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和自由度2-=n df 查t 分布表,得出 ()22 -n t α的临界值。若t t α >,则拒绝原假设H 0,表明总体的两个变 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一元线性回归 回归模型:εββ++=x y 110 )1,0(=i i β 称为模型的参数。 ε称为误差项,反映了除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 对y 的影响。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x y E 110ββ+= β 1 表示当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变化β1 个单位。 β 不赋予任何意义。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用Excel 软件进行操作: “工具” → “数据分析” → “回归” → “选入数据” → “确

用Excel做线性回归分析报告

用Excel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Excel功能强大,利用它的分析工具和函数,可以进行各种试验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就从最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入手. 在数据分析中,对于成对成组数据的拟合是经常遇到的,涉及到的任务有线性描述,趋势预测和残差分析等等。很多专业读者遇见此类问题时往往寻求专业软件,比如在化工中经常用到的Origin和数学中常见的MATLAB等等。它们虽很专业,但其实使用Excel就完全够用了。我们已经知道在Excel自带的数据库中已有线性拟合工具,但是它还稍显单薄,今天我们来尝试使用较为专业的拟合工具来对此类数据进行处理。 文章使用的是2000版的软件,我在其中的一些步骤也添加了2007版的注解. 1 利用Excel2000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首先录入数据. 以连续10年最大积雪深度和灌溉面积关系数据为例予以说明。录入结果见下图(图1)。 图1 第二步,作散点图 如图2所示,选中数据(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点击“图表向导”图标;或者在“插入”菜单中打开“图表(H)(excel2007)”。图表向导的图标为。选中数据后,数据变为蓝色(图2)。

图2 点击“图表向导”以后,弹出如下对话框(图3): 图3 在左边一栏中选中“XY散点图”,点击“完成”按钮,立即出现散点图的原始形式(图4):

灌溉面积y(千亩) 01020304050600 10 20 30 灌溉面积y(千亩) 图4 第三步,回归 观察散点图,判断点列分布是否具有线性趋势。只有当数据具有线性分布特征时,才能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本例数据具有线性分布趋势,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的步骤如下: ⑴ 首先,打开“工具”下拉菜单,可见数据分析选项(见图5)(2007为”数据”右端的”数据分析”): 图5 用鼠标双击“数据分析”选项,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图6):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解释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解释 1.基本描述性统计量 分析:上表是描述性统计量的结果,显示了变量y和x的均数(Mean)、标准差(Std. Deviation)和例数(N)。 2.相关系数 分析:上表是相关系数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Pearson相关系数为0.749,单尾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3,小于0.05,所以体重和肺活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3.引入或剔除变量表

分析:上表显示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及变量被剔除或引入的信息。表中显示回归方法是用强迫引入法引入变量x的。对于一元线性回归问题,由于只有一个自变量,所以此表意义不大。 4.模型摘要 分析:上表是模型摘要。表中显示两变量的相关系数(R)为0.749,判定系数(R Square)为0.562,调整判定系数(Adjusted R Square)为0.518,估计值的标准误差(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为0.28775。 5.方差分析表 分析:上表是回归分析的方差分析表(ANOVA)。从表中可以看出,回归的均方(Regression Mean Square)为1.061,剩余的均方(Residual Mean Square)为0.083,F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为12.817,相应的概率p 值为0.005,小于0.05,可以认为变量x和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6.回归系数 分析:上表给出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参数(Coefficients)和常数项(Constant)的估计值,其中常数项系数为0(注:若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那么应该是0.000413),回归系数为0.059,线性回归参数的标准误差(Std. Error)为0.016,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为0.749,回归系数T检验的t统计量观察值为3.580,T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5,小于0.05,所以可以认为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由此可得线性回归方程为: y=0.000413+0.059x 7.回归诊断 分析:上表是对全部观察单位进行回归诊断(Casewise Diagnostics-all cases)的结果显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例的标准

(完整word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分析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分析一·研究目的要求 中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2.2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研究此后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全国人口增长规律,与猜测中国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名收入”及“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作为居民消费水平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及人口分布的影响。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下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人口增长率及相关数据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1222334t t t t t Y X X X u ββββ=++++ 三、估计参数 利用EViews 估计模型的参数,方法是: 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 ,点击File\New\Workfile ,在对 话框“Workfile Range ”。在“Workfile frequency ”中选择“Annual ” (年度),并在“Start date ”中输入开始时间“1988”,在“end date ”中输入最后时间“2005”,点击“ok ”,出现“Workfile UNTITLED ”工作框。其中已有变量:“c ”—截距项 “resid ”—剩余项。在“Objects ”菜单中点击“New Objects”,在“New Objects”对话框中选“Group”,并在“Name for Objects”上定义文件名,点击“OK ”出现数据编辑窗口。 年份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国民总收入(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率(CPI )% 人均GDP (元) 1988 15.73 15037 18.8 1366 1989 15.04 17001 18 1519 1990 14.39 18718 3.1 1644 1991 12.98 21826 3.4 1893 1992 11.6 26937 6.4 2311 1993 11.45 35260 14.7 2998 1994 11.21 48108 24.1 4044 1995 10.55 59811 17.1 5046 1996 10.42 70142 8.3 5846 1997 10.06 78061 2.8 6420 1998 9.14 83024 -0.8 6796 1999 8.18 88479 -1.4 7159 2000 7.58 98000 0.4 7858 2001 6.95 108068 0.7 8622 2002 6.45 119096 -0.8 9398 2003 6.01 135174 1.2 10542 2004 5.87 159587 3.9 12336 2005 5.89 184089 1.8 14040 2006 5.38 213132 1.5 1602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实验报告

一元线性回归在公司加班制度中的应用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 完成时间:

一元线性回归在公司加班制度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操作,可以读懂分析结果,并写出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的各种统计检验 二、实验环境 SPSS21.0 windows10.0 三、实验题目 一家保险公司十分关心其总公司营业部加班的程度,决定认真调查一下现状。经10周时间,收集了每周加班数据和签发的新保单数目,x 为每周签发的新保单数目,y 为每周加班时间(小时),数据如表所示 y 3.5 1.0 4.0 2.0 1.0 3.0 4.5 1.5 3.0 5.0 2. x 与y 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 3.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求出回归方程。 4. 求出回归标准误差σ∧ 。 5. 给出0 β∧与1 β∧ 的置信度95%的区间估计。 6. 计算x 与y 的决定系数。 7. 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 8. 作回归系数1 β∧ 的显著性检验。 9. 作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0.对回归方程做残差图并作相应的分析。

11.该公司预测下一周签发新保单01000 x=张,需要的加班时间是多少? 12.给出0y的置信度为95%的精确预测区间。 13.给出 () E y的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 四、实验过程及分析 1.画散点图 如图是以每周加班时间为纵坐标,每周签发的新保单为横坐标绘制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均匀分布在对角线的两侧,说明x和y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2.最小二乘估计求回归方程

用SPSS 求得回归方程的系数01,ββ分别为0.118,0.004,故我们可以写出其回归方程如下: 0.1180.004y x =+ 3.求回归标准误差σ∧ 由方差分析表可以得到回归标准误差:SSE=1.843 故回归标准误差: 2= 2SSE n σ∧-,2σ∧=0.48。 4.给出回归系数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估计。 由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表可以看出,当置信度为95%时: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实验报告

. . . 一元线性回归在公司加班制度中的应用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 完成时间:

一元线性回归在公司加班制度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操作,可以读懂分析结果,并写出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的各种统计检验 二、实验环境 SPSS21.0 windows10.0 三、实验题目 一家保险公司十分关心其总公司营业部加班的程度,决定认真调查一下现状。经10周时间,收集了每周加班数据和签发的新保单数目,x为每周签发的新保单数目,y为每周加班时间(小时),数据如表所示 2.x与y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 3.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求出回归方程。 4.求出回归标准误差σ∧。 5.给出0β∧与1β∧的置信度95%的区间估计。 6.计算x与y的决定系数。 7.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 8.作回归系数1β∧的显著性检验。 9.作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0.对回归方程做残差图并作相应的分析。 x=,需要的加班时间是多少? 11.该公司预测下一周签发新保单01000

12.给出0y的置信度为95%的精确预测区间。 E y的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 13.给出()0 四、实验过程及分析 1.画散点图 如图是以每周加班时间为纵坐标,每周签发的新保单为横坐标绘制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均匀分布在对角线的两侧,说明x和y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2.最小二乘估计求回归方程

用SPSS 求得回归方程的系数01,ββ分别为0.118,0.004,故我们可以写出其回归方程如下: 0.1180.004y x =+ 3.求回归标准误差σ∧ ANOVA a 模型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显著性 1 回归 16.682 1 16.682 72.396 .000b 残差 1.843 8 .230 总计 18.525 9 a. 因变量:y b. 预测变量:(常量), x 由方差分析表可以得到回归标准误差:SSE=1.843 故回归标准误差: 2= 2SSE n σ∧-,2σ∧=0.48。 4.给出回归系数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估计。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时期的产量和成本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偏差平方和最小”的原理确定回归直线方程,从而推算出a(截距)和b(斜率),再通过y =a+bx 这个数学模型来预测计划产量下的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的方法。 方程y =a+bx 中,参数a 与b 的计算如下: y b x a y bx n -==-∑∑ 222 n xy x y xy x y b n x (x)x x x --==--∑∑∑∑∑∑∑∑∑ 上式中,x 与y 分别是i x 与i y 的算术平均值,即 x =n x ∑ y =n y ∑ 为了保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必须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统计检验,以检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弱程度。检验是通过计算方程的相关系数r 进行的。计算公式为: 22xy-x y r= (x x x)(y y y) --∑∑∑∑∑∑ 当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时,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越可靠;当r =l 时,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成正相关,二者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当r =—1时,说明白变量与因变量成负相关,二者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反之,如果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情况刚好相反。 [例]以表1中的数据为例来具体说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的运用。 表1: 根据表1计算出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将表2中的有关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可得: 1256750x == (件) 2256 1350y ==(元) 1750 9500613507501705006b 2=-??-?=(元/件) 100675011350a =?-=(元/件) 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为: y =100+X 相关系数为: 9.011638 10500])1350(3059006[])750(955006[1350 750-1705006r 22==-??-???= 计算表明,相关系数r 接近于l ,说明产量与成本有较显著的线性关系,所建立的回归预测方程较为可靠。如果计划期预计产量为200件,则预计产品总成本为: y =100+1×200=300(元)

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SPSS报告

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SPSS报告

用下面的数据做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选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做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1.作散点图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性很大。 2.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系 数

把要求的两个相关变量移至变量中,因为都是定距数据,选择相关系数中的Pearson,点击确定,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

Correlations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 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篇)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 Pearson Correlation 1 .998** Sig. (2-tailed) .000 N 14 14 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篇) Pearson Correlation .998** 1 Sig. (2-tailed) .000 N 14 14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两相关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0.0998,表示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应拒绝原假设(两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即毕业生人数好发表科技论文数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3.求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选择相关系数中的全部,点击确定: Correlations (万人) (篇) Kendall's tau_b (万人)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000 1.000** Sig. (2-tailed) . . N 14 14 (篇)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000** 1.000 Sig. (2-tailed) . . N 14 14 Spearman's rho (万人)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000 1.000** Sig. (2-tailed) . . N 14 14 (篇)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000** 1.000 Sig. (2-tailed) . . N 14 14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注解:两相关变量(毕业生数和发表论文数)的Kendall相关系数=1.000,呈正相关;无相关系数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应接受原假设(两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即毕业生数与发表论文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两相关变量(毕业生数和发表论文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1.000,呈正相关;无相关系数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应接受原假设(两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即毕业生数与发表论文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4.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系数

多元线性回归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多重共线性 实验目的:掌握多元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法,熟练运用Eviews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的操作,并能够对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实验内容:习题3.2,分析1994-2011年中国的出口货物总额(Y)、工业增加值(X2)、人民币汇率(X3),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修正。 实验步骤: 1.建立出口货物总额计量经济模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1) 1.1建立工作文件并录入数据,得到图1 图1 在“workfile"中按住”ctrl"键,点击“Y、X2、X3”,在双击菜单中点“open group”,出现数据 表。点”view/graph/line/ok”,形成线性图2。 图2 1.2对(3.1)采用OLS估计参数 在主界面命令框栏中输入ls y c x2 x3,然后回车,即可得到参数的估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 3 根据图3中的数据,得到模型(3.1)的估计结果为 (8638.216)(0.012799)(9.776181) t=(-2.110573) (10.58454) (1.9285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522.0976 从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拟合优度很高,整体效果的F检验通过。但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5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31.有重要变量X3的t检验不显著,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2.多重共线性模型的识别 2.1计算解释变量x2、x3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点击Eviews主画面的顶部的Quick/Group Statistics/Correlatios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解释变量x2、x3,点击OK,即可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同图4)。 相关系数矩阵 图4 由图4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2多重共线性模型的修正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 模型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案例分析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预测与决策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202 学号: 02 学生姓名:陈维维 2014 年 11月 案例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测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例如,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元,最低的青海省仅为人均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元,上海是黑龙江的倍。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

我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居民消费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选定为“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镇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因此建立的是2008年截面数据模型。影响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 为了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应,选择在统计年鉴中可以获得的“城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 以下是2008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表

多元线性回归实例分析报告

SPSS--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案例解析!(一) 多元线性回归,主要就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跟一元回归原理差不多,区别在于影响因素(自变量)更多些而已,例如: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为: 毫无疑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 为: 上图中的 x1, x2, xp分别代表“自变量”Xp截止,代表有P个自变量,如果有“N组样本,那么这个多元线性回归,将会组成一个矩阵,如下图所示: 那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矩阵形式为: 其中:代表随机误差, 其中随机误差分为:可解释的误差与不可解释的误差,随机误差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多元线性方程才有意义(一元线性方程也一样) 1:服成正太分布,即指:随机误差必须就是服成正太分别的随机变量。 2:无偏性假设,即指:期望值为0 3:同共方差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方差都相等 4:独立性假设,即指:所有的随机误差变量都相互独立,可以用协方差解释。 今天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SPSS---多元线性回归的具体操作过程,下面以教程教程数据为例,分析汽车特征与汽车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汽车特征跟汽车销售量的关系,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数据如下图所示:

点击“分析”——回归——线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将“销售量”作为“因变量”拖入因变量框内, 将“车长,车宽,耗油率,车净重等10个自变量拖入自变量框内,如上图所示,在“方法”旁边,选择“逐步”,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其它的方式,如果您选择“进入”默认的方式,在分析结果中,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所有的自变量,都会强行进入) 如果您选择“逐步”这个方法,将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将会根据预先设定的“F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筛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应该就是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

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SPSS报告

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S P S S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用下面的数据做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选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做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1.作散点图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性很大。 2.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系数 把要求的两个相关变量移至变量中,因为都是定距数据,选择相关系数中的Pearson,点击确定,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 Correlations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 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篇)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 Pearson Correlation 1 .998** Sig. (2-tailed) .000 N 14 14 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篇) Pearson Correlation .998** 1 Sig. (2-tailed) .000 N 14 14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2-tailed). 两相关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显着性水平,应拒绝原假设(两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即毕业生人数好发表科技论文数之间的相关性显着。 3.求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选择相关系数中的全部,点击确定:

Correlations (万人) (篇) Kendall's tau_b (万人)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Sig. (2-tailed) . . N 14 14 (篇)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Sig. (2-tailed) . . N 14 14 Spearman's rho (万人)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Sig. (2-tailed) . . N 14 14 (篇)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Sig. (2-tailed) . . N 14 14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level (2-tailed). 注解:两相关变量(毕业生数和发表论文数)的Kendall相关系数=,呈正相关;无相关系数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应接受原假设(两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即毕业生数与发表论文数之间相关性不显着。 两相关变量(毕业生数和发表论文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呈正相关;无相关系数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应接受原假设(两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即毕业生数与发表论文数之间相关性不显着。 4.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和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的相关系数 将所求变量移至变量,将控制变量移至控制中,选中显示实际显着性水平,点击确定: Correlations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 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篇)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 Pearson Correlation 1 .998** Sig. (2-tailed) .000 N 14 14 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Pearson Correlation .998**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