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试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doc

试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doc

试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国明耿茹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6期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对此,文章指出,高校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措施

[作者简介]李国明(1974- ),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耿茹(1975- ),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河北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84-0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的多发时期。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近年来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25%以上,最高时期高达34%。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大学生发生暴力犯罪、自杀事件或出现休学、退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讲座。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各高校可以在教学计划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集中辅导。同时,结合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座。如针对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问题,开展适应性和交往方面的讲座;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对感情和专业学习方面的困惑,开展事业与爱情方面的讲座;针对大四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问题,开展有关择业心理方面的指导。

2.积极挖掘各科教学内容的心理教育资源。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渠道。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如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教育等。尤其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二、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1.每位教师都应做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努力。教育家杰克·坎德尔德认为,每个教师都应对教育氛围建设有所追求,要着意于“创造一个富于支持力的教育氛围”,接纳学生的各种意见,对学生抱着“你肯定行的态度”,和学生做朋友。为此,每位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积极情绪原则、体验成功原则和主动参与原则,充分满足学生自尊、自爱、归属等基本发展性需要;还要严格教育管理,奖罚分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在教学中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公开、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抱着真诚和积极的态度,全面接纳学生,关心学生身上发生的每件事情。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要给予热心帮助;对于他们的情绪波动,要给予耐心的劝导和阐释。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关爱、尊重、友善、宽容、乐观向上的教育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形象和成就动机,促进每位大学生健康成长。

2.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首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这些活动能够改变大学生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格局,增加生活乐趣,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性情、加强沟通、锻炼意志、提高能力、坚定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同时,活动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其次,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广播、专栏、校园网等媒体的作用,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通过举办心理沙龙、心理访谈等活动,广泛宣传并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组织建立大学生心理协会等社团组织,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利用班级、团的各种实践活动,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和困难,对学生的情绪、行为和思想问题给予心理辅导。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系。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领导,整合资源。要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社科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由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学生会干部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领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督促、检查等。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建立相关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探索建立校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从班级、院、(系)校三个层面有区别、有重点、生动地开展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