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_梁姗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_梁姗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_梁姗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_梁姗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Vol. 20, No. 1, 75–9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2.00075

75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梁 姗1 王 涛1 胡 旭1 李 薇1 金 锋1 王 沥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 病原微生物能够影响宿主的大脑和行为, 甚至诱发精神疾患。肠道细菌可影响小鼠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行为模式的发展。慢性胃肠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生理疾病中的行为改变与微生物有关; 肝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疾病也可能由微生态改变引起; 抑郁症、孤独症等精神疾病与肠道细菌状态和比例有关; 卫生假说支持上述观点。建立良好的共生微生物平衡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可以预期, 共生微生物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将是今后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热点。 关键词 共生微生物; 抑郁; 第二大脑; 炎症; 卫生假说 分类号

B845

人体内外分布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与人类共生, 因而被称为共生微生物。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真菌、病毒及一些原生动物。这些包括了有益、有害和中性类群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皮肤表面、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处。仅消化道内就有1000克以上(1014

)的微生物, 是人体细胞总数(1013

)的10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这些微生物与宿主形成了密切的联系(Fraune & Bosch, 2010; Ley, Peterson, & Gordon, 2006)。由于与人类形成共生状态,其组成和数量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正常情况下, 微生物与宿主处于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中(Ulvestad, 2009)。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宿主抵御病原菌的入侵、促进营养吸收、代谢药物和致癌物质、产生有利于人类的化学物质(维生素等), 还能影响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Collins & Bercik, 2009; Fraune & Bosch, 2010)。在饮食改变、疾病、药物等影响下, 消化道微生物也会受到干扰而发生改变, 甚至造成菌群紊乱(Collins, Denou, Verdu, & Bercik, 2009)。已有研究表明消化道菌群的紊乱与多种疾病有关。各种胃肠病, 如

收稿日期:2011-05-06

* 日本NSBJ 乳酸菌研究特别寄付金。 通讯作者:金锋, E-mail: jinfeng@https://www.sodocs.net/doc/3f2183329.html,

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腹泻、便秘等都与消化道微生物有关, 调整菌群可以治疗和改善病情。研究还发现, 肠道微生物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癌症、慢性疲劳综合征、肥胖等慢性炎症状态有关, 甚至与孤独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关(Fraune & Bosch, 2010; Kaur, Kuhad, Garg, & Chopra, 2009; Logan & Katzman, 2005)。

随着对疾病的深入了解, 微生物在人类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对宿主神经系统有重要影响(Collins & Bercik, 2009; Cryan & O’Mahony, 2011; Forsythe, Sudo, Dinan, Taylor, & Bienenstock, 2010; Neufeld, K. -A. & Foster, 2009; Rhee, Pothoulakis, & Mayer, 2009), 但直接研究微生物对脑和行为影响的报道并不多(Cryan & O’Mahony, 2011; Heijtz et al., 2011)。

本文着重总结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伴随疾病的行为改变及精神疾病中微生物所发挥的作用, 探讨微生物对脑和行为的影响。

1 微生物引起脑部病变

人类对于微生物影响脑与行为的知识首先来自于直接攻击神经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大多数微生物寄生在宿主表面, 而病毒却能够进入细胞, 利用细胞的能量和物质合成和代谢系统来完成自身的繁殖。

76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嗜神经病毒(Neurotropic virus)主要感染神经细胞, 并能在神经细胞内实现自身的增殖, 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等(Tsunoda, 2008)。嗜神经病毒感染宿主的神经细胞后, 可通过血液途径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或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转运系统沿着神经末梢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CNS), 引起轴突和突触功能异常, 通过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系统病变, 因此病毒感染脑部往往会留下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Berth, Leopold, & Morfini, 2009; Tsunoda, 2008)。就HSV而言, HSV-1感染口腔和鼻腔后, 从粘膜上的神经末梢分别逆行传输到三叉神经节和嗅球之后潜伏起来, 在宿主焦虑、炎症等状态下, 又可以从神经节顺行传递到末梢, 引起口腔溃疡、面部疱疹等, 如此重复感染。嗅球HSV-1携带者更容易患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未经治疗的话死亡率极高, 即使经过抗病毒治疗, 幸存者也往往会形成记忆受损、个性和行为改变、癫痫以及痴呆等后遗症(Berth et al., 2009)。

朊病毒病(Prion Dieases)是一种由独特机制引起的人或动物致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目前认为主要由不含核酸的、高度抵抗理化灭活的传染性蛋白质朊病毒(prion protein, PrP Sc也称朊蛋白)引起。朊病毒可引起人的库鲁病(kuru)、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新型变异性克雅氏病(variant CJD, vCJD)、GSS综合征(Gerstmann-Str?ussler-Scheinker disease, GSS)、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or sporadic insomnia, FFI 或sFI)等疾病(Kovacs & Budka, 2009)。患者通常表现出进行性共济运动失调、震颤、姿势不稳、痴呆或知觉过敏、行为反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朊病毒可通过食物, 粘膜、手术等途径和方式进入体内, 其传播取决于感染部位、毒株、剂量、类型以及宿主的PrP基因型。动物和人类研究表明, 朊病毒感染粘膜后, 首先聚集到免疫组织, 特别是肠相关淋巴组织和淋巴结, 然后进入到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末梢, 再逆行传入CNS。朊病毒可能通过神经途径进入大脑, 也可能随着血流, 经过大脑室周器官(circumventricular organs, CVOs)进入大脑(该部位无血脑屏障, 具有小孔, 能允许大分子进出, 确保CNS和其他部位的双向交流)。PrP是一种膜蛋白, 在神经细胞膜表面表达较多, 正常形式为PrP C。PrP Sc可诱使PrP C向PrP Sc转变并引起PrP 大量表达, 形成多米诺效应, 从而阻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使细胞死亡, 最终在脑部形成大量PrP Sc淀粉样沉淀, 患者因脑部功能逐渐丧失而死亡(Kovacs & Budka, 2009; Sisó, González, & Jeffrey, 2010)。一些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 帕金森病等也是由于小部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聚集在脑细胞中引起。这些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包括tau蛋白、α-突触核蛋白、亨廷顿蛋白和过氧化物歧化酶1等。它们虽然不能像朊蛋白那样在不同个体和不同物种间进行传播, 但却能够在患者的不同细胞之间传播。虽然传播机制尚未明晰, 但是这些蛋白质与朊蛋白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Goedert, Clavaguera, & Tolnay, 2010; Miller, 2009)。

一般细菌不能进入细胞, 其损伤大脑和CNS 主要通过释放神经毒素实施。神经毒素是一种外毒素, 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释放并作用于神经系统。不同的神经毒素作用部位不同: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主要产生痉挛毒素, 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传递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 麻痹运动神经末梢; 肉毒毒素(Clostridium botulinum释放)则专门侵害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自主神经末梢(Lebrun, Marques-Porto, Pereira, Pereira, & Perpetuo, 2009)。

螺旋体感染也能损害神经系统。梅毒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n)可以侵入CNS, 累及脑脊膜及其血管引起脑脊膜梅毒、脑膜血管梅毒, 进而累及脑和脊髓实质, 引起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等(周平玉, 2008)。莱姆病(Lyme disease, LD)的病原体伯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s burgdorferi), 具有高度嗜神经性, 可长期潜伏在CNS, 亦可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神经病变, 除了神经系统受到损害, 个别患者甚至可发展为痴呆及人格障碍(李华, 张晓光, 万康林, 崔玉顺, 2003)。

在免疫低下的群体中, 真菌能够感染CNS, 引起脑膜炎、神经性头痛等疾病(董齐, 代亚美, 王朝燕, 路娟, 2010)。寄生虫也可以侵入人脑, 引起脑炎、脑膜脑炎或占位性病变等CNS病变(王康, 孙海晨, 2008)。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7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一些看上去并不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微生物也能够影响宿主的脑和行为。

2微生物影响心理和行为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 人体表面容纳着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在不断的冲突与互惠互利中共存。宿主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并且影响着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也影响着宿主的疾病与健康(Bures et al., 2010; Ulvestad, 2009)。

人体中细菌数量最多的地方是肠道。肠道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密集的地方。由于人类对食物的摄取除了满足自己的体能消耗之外, 也要满足与其互惠互利的共生微生物的基本需求。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肠道微生物使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可能超过人体遗传本能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人类肠道中与脊髓神经元数量匹敌的肠道神经系统(也称为肠脑)对食物和共生微生物的判断有优于人类大脑之处。由此,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解剖专家Michael Gershon把这个部分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second brain)(Gershon, 1998)。

人体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肠脑以及大脑都能部分地对微生物的入侵作出反应, 同时微生物也能对宿主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产生影响(Goehler, Lyte, & Gaykema, 2007; Ulvestad, 2009)。下面我们将通过无菌动物研究、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生理疾病、精神疾病等方面来阐述微生物对宿主脑和行为的影响。

2.1 微生物影响宿主神经系统发育

20年前科学家曾预言, 解析人类基因组密码之后, 人类将对除了烫伤烧伤以外的疾病一目了然。然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已10年有余, 很多被预测能够治疗的疾病不仅在治疗, 甚至在发病机理上仍让人束手无策。世界上几乎任何生物都有多源基因组, 包括自身基因组和与之相关的微生物的基因组。个体发育不仅仅由遗传基因决定, 还与个体微生物菌群密切相关(B?ckhed, 2010; Heijtz et al., 2011; Wilks, 2007)。目前微生物基因组(第二基因组)的研究已经引起科学家高度重视。

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常用策略就是比较无菌(G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的区别。研究表明, 无菌动物的胃肠道结构、免疫系统和肠内分泌系统发育不成熟, 哺乳动物的胃肠道结构及免疫、代谢等功能的发育成熟和完善需要微生物的介导(B?ckhed, 2010; Fraune & Bosch, 2010; Wilks, 2007)。然而, 我们更加关心微生物对宿主神经系统发育是否会产生影响。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 免疫系统能够影响情绪和认知; 心理状态(如抑郁和应激)也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产物来调节免疫功能(Goehler et al., 2007)。因此, 与常规小鼠相比, 无菌小鼠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可能也受到影响。

在啮齿类动物中, 出生后4-14天,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处于一种抑制状态, 称为应激低反应时期(stress hyporesponsive period, SHRP), 这个时期HPA轴的发育决定成年后HPA轴的功能(O’Mahony, S. M., Hyland, Dinan, & Cryan, 2010)。研究表明, BALB/c雄性无菌小鼠HPA轴对应激的反应增强, GF小鼠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比SPF小鼠更易受束缚应激(restraint stress)影响。在发育的早期阶段, 完全的SPF菌群能够部分逆转HPA应激反应(9周时可以, 17周则不行)。单一定植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能够降低HPA应激反应; 单一定植兔源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则显著增加HPA应激反应(Sudo, 2004)。糖皮质激素抑制试验(glucocorticoid-suppression test)表明, GF 小鼠HPA轴的负反馈能力弱于SPF小鼠(Sudo, 2006)。这些结果提示, 在发育早期, HPA轴功能的成熟需要有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Sudo等(2004)还发现, 与SPF小鼠相比, GF 小鼠皮层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水平降低。而Neufeld等(2011)则发现, 与雌性Swiss Webster成年SPF小鼠相比, 雌性GF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更少出现焦虑样行为, 这种表现可能与中央杏仁核NMDA受体NR2B亚基mRNA表达减少和海马BDNF表达增加而5-HT1A表达减少有关(Neufeld, K. M., Kang, Bienenstock, & Foster, 2011)。最新的一项研究也发现, NMRI雄性成年GF小鼠与SPF小鼠相比, 活动性增强而焦虑行为减少, 这可能与运动和焦虑样行为相关脑区的第二信使途径及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有关(Heijtz et al., 2011)。虽然这些研究结果存在差别, 但都承认了出生后微生物定植

78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会影响宿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由于伦理学原因, 尚不能对人类进行类似研究, 但是无菌动物, 特别是啮齿类的研究提示, 肠道细菌可能参与生命早期神经系统程序性发育的过程, 早期接触肠道细菌会对个体的脑和行为模式产生持久的影响(Heijtz et al., 2011)。研究发现, 人类可能也存在应激低反应时期 (Gunnar & Donzella, 2002), 同其他哺乳类一样, 婴儿出生后, 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由无菌状态变为携带大量微生物(Sudo et al., 2004), 这个过程中肠道细菌的变化如何对个体的脑和行为产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慢性疾病中的行为改变与微生物有关

感染和炎症能导致情绪和认知发生改变。在疾病状态下, 个体的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经典的疾病行为综合征包括疲劳、社交回避、食欲减退等, 伴随着免疫激活的其它情绪反应如焦虑(Goehler et al., 2007)。虽然尚不清楚这是否是由微生物引起, 但在动物模型中, 用空肠弯曲菌(Camplobacter jejuni)或Citrobacter rodentium感染小鼠, 在感染早期阶段, 就可引起小鼠焦虑样行为, 神经系统在感染6-8小时就能对微生物入侵作出反应, c-Fos蛋白表达增加, 这一过程可能是由迷走神经介导(Bercik et al., 2010; Goehler et al., 2007; Lyte, Li, Opitz, Gaykema, & Goehler, 2006)。然而这些都是急性炎症模型, 与人类遭遇的慢性感染状态不完全符合, 下面我们将探讨在慢性疾病中, 长期的感染或炎症状态下, 个体脑和行为变化与微生物的关系。

2.2.1常见胃肠病与微生物

胃肠道是微生物的栖息地, 胃肠道生理的改变会影响到共生微生物组成和稳定性, 同时, 共生微生物组成和稳定性的改变也会影响胃肠道生理和功能(Collins et al., 2009)。在疾病和炎症状态下, 胃肠道生理发生改变, 如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双向交流发生改变, 并存在持续的炎症, 这都会影响肠道菌群。常见的胃肠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等(Bercik et al., 2010; Collins et al., 2009)。

IBS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病, 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 排便后可改善, 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 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理异常(Aszalós, 2009)。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沈敏婕, 靖大道, 2008)。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 这两种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沈敏婕, 靖大道, 2008; Collins et al., 2009; Malinen et al., 2005), 补充益生菌(特别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效果良好(董乐, 刘懿, 2009; Aragon, Graham, Borum, & Doman, 2010; Stephani, Radulovic, & Niess, 2011)。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抑郁焦虑等精神并发症, 因此曾经也被认为是心身性疾病, 患者往往具有相似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问题, 直到现在人们依然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IBS和IBD中的作用(张淑芳, 吴小平, 2008; Aszalós, 2009; Bercik et al., 2010)。Collins等(2009)对IBS提出了这样的解释:急性炎症、抗生素使用、饮食因素等危险因素可扰乱肠道菌群, 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胃肠道生理改变, 促进精神并发症出现, 进而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和IBS症状; 胃肠道生理改变又继续扰乱肠道菌群, 以此往复循环(Collins et al., 2009) 脑-肠轴功能失调在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szalós, 2009; Wood, 2007), 肠道菌群可能与胃肠病中的精神并发症有关(Collins & Bercik, 2009), 增加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能改善情绪, 减轻焦虑症状(Silk, Davis, Vulevic, Tzortzis, & Gibson, 2009)。但仍然可以质疑, 是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了个体的生理改变, 进而影响到菌群、还是菌群失衡, 使得肠道生理改变进而影响了心理和行为?

最近一项动物实验中, 用非侵入性的鼠鞭虫(Trichuris muris)感染AKR小鼠, 可引起小鼠轻度和中度的胃肠道炎症但没有肉眼可见的组织损伤。感染的小鼠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胆怯行为, 血浆炎症相关蛋白质水平的显著上调, 而其它CNS功能相关蛋白质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表皮生长因子等则有所减少; 海马BDNF表达减少(低的海马BDNF水平与抑郁和焦虑行为相关), 有趣的是, 长双歧杆菌(Bi?dobacterium longum)能纠正行为和BDNF mRNA表达, 但不影响细胞因子和犬尿氨酸水平; 色氨酸代谢发生了改变, 犬尿氨酸/色氨酸比率增加(犬尿氨酸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改变小鼠行为; 色氨酸是5-HT的前体,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79

5-HT是调节大脑情绪和胃肠道功能的重要神经递质)(Aszalós, 2009; Bercik et al., 2010; O'Connor et al., 2009)。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 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神经途径(神经递质等)和免疫途径(各种细胞因子), 改变脑内生化物质构成, 从而引起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符合卫生假说(the hygiene hypothesis)对于精神疾病的解释(Rook & Lowry, 2008)。

2.2.2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微生物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指一组以不能通过休息得到缓解的疲劳为主要特点, 并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常规检查没有异常发现, 无法归入已知任何疾病的综合征。CFS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认为病毒感染、神经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氧化应激、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都可引起发病(张拥波, 胡松, 刘占东, 李永哲, 王得新, 2010)。

临床研究发现, CFS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 黏膜免疫异常, 循环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与健康被试相比, CFS患者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 包括双歧杆菌水平降低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大量证据提示, 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在CFS的发病机制上发挥作用(Lakhan & Kirchgessner, 2010; Logan, Rao, & Irani, 2003)。如果是变化的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失调和小肠免疫异常导致CFS的发病, 那么反之, 改变肠道菌群也就可能是控制这种疾病发生和恶化的最好方法。

很多研究证实了这种推论, 补充含有益生菌的制剂不仅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还能减轻CFS 患者的压力和疲惫(Gruenwald, Graubaum, & Harde, 2002), 甚至能改善神经认知功能(Sullivan, Nord, & Eveng?rd, 2009)。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组研究中, 随机选取39名CFS患者, 每天接受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2.4×1010 cfu)或安慰剂, 持续2个月。在干预前和干预后, 根据粪便样本检测分析病人的肠道菌群, 并且使用贝克抑郁量表和贝克焦虑量表来评估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实验结果表明, 与安慰剂组相比, 服用L. casei组不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增加, 而且焦虑症状也明显减轻(Rao et al., 2009)。

上述研究提示, CFS更可能由肠道菌群紊乱引起, 肠道菌群改变还可能与CFS患者的认知及情绪状态、特别是焦虑有一定关系。

2.2.3其他慢性疾病与微生物—— 卫生假说

卫生假说认为, 在发达工业化国家, 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以及自身免疫病等)的增加是由于微生物环境改变引起的人体免疫调节失败所致(Rook, 2007)。随着卫生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家庭规模的减小, 疫苗和抗菌治疗的应用, 及食品产业的发展(高温、紫外、辐射、防腐等消毒灭菌技术的发展进步, 使得食品保存从传统的发酵食品转向无菌的现代工业化加工食品)等, 人们在环境中接触到无害微生物的机会在不断减少(Isolauri, Kalliom?ki, Rautava, Salminen, & Laitinen, 2009; Rook, 2007)。但从进化角度看, 在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 接触共生微生物是普遍存在的; 而在细胞水平, 这些微生物能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转化为DC reg, DC reg能促进T细胞转化为T reg而不是Th1或Th2效应细胞, 这有助于抑制不适宜的炎症; 同时, 宿主免疫系统需要识别这些微生物, 分化出特定的T reg, 避免对微生物做出过度反应从而损伤自身(Rook & Lowry, 2008)。大量证据支持卫生假说:临床证据显示, 慢性炎症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失调, 免疫反应向炎症方向倾斜, 促炎症细胞因子(IL-1、IL-6、IFN-γ等)水平升高, 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和TGF-β)水平降低(Rook & Lowry, 2008)。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 而补充益生菌、重建菌群平衡能改善病情(张琳, 2010), IBD患者多对自身肠道菌群不耐受, 益生菌治疗有一定效果(沈敏婕, 2008); 动物实验也发现, 肠道菌群对1型糖尿病有明显影响, 接种SPF MyD88阴性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的微生物减轻了GF NOD小鼠的1型糖尿病(Wen et al., 2008)等等。

除了与微生物有关, 各种慢性病(包括哮喘、关节炎、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与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均显著相关(Chapman, Perry, & Strine, 2005; Isolauri et al., 2009; Rook, 2007)。因此, Rook (2007)、Becker (2007)等认为, 除了各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抑郁、焦虑、孤独症等精神疾病也应该归于卫生假说。这种观点认为, 接触微生物减少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T reg水平低。当T reg 水平过低时, 由于不能充分终止不适宜的炎症反应, 这些人群就易患多种疾病。一些个体的遗传

80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背景和免疫历史使得他们的Th1更容易导致病理化失控, 出现Th1介导的状态, 如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克罗恩病。在另一类个体中, Th2反应更易失控, 导致过敏性疾病。还有一些个体遭受无法终止的炎症痛苦, 但并不发展出明显的炎症, 他们的CNS对接触慢性炎症细胞因子非常敏感, 如果是Th2介导时易出现焦虑症状, Th1介导时则易出现抑郁症状(Rook & Lowry, 2008, 2009)。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 细胞因子能够影响CNS的功能, 炎症是精神病的一种易感因素。疾病行为与促炎症细胞因子特别是IL-1β和TNF-α有关; 生理疾病患者中炎症和抑郁之间有重要关系, 特别是在固有免疫系统活性增加的情况下(包括老化和肥胖); 施用促炎症细胞因子可引起抑郁的心理症状(免疫治疗和动物实验中均发现), 而抗炎症药物和抗炎症细胞因子能缓解抑郁症状(Dantzer, O'Connor, Freund, Johnson, & Kelley, 2008; Pollm?cher, Haack, Schuld, Reichenberg, & Yirmiya, 2002)。有研究认为, 在精神病临床治疗中应该考虑到患者的炎症状况, 考虑细胞因子的作用(Yarlagadda, Alfson, & Clayton, 2009)。

因此, 我们认为, 微生物可能通过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统, 通过细胞因子及一些重要物质如色氨酸的代谢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宿主的CNS, 从而引起认知行为及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改变。

2.3神经系统生理疾病中认知和行为变化与微

生物有关

2.3.1肝性脑病与微生物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以各种严重肝脏疾病所致的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症, 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 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 出现病理反射、血氨升高、特征性脑电图异常(高幅慢波), HE的这些异常临床表现的程度和范围很广(高利民, 冯义朝, 王恬, 王建馗, 2010)。

HE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 但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颇有说服力的假说,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氨中毒假说。大量的证据表明, 氨中毒是诱发HE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氨血症是导致HE的关键原因之一, 降氨是治疗HE的有效手段(段志军, 王爱红, 2009)。氨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在CNS中, 星形胶质细胞负责氨代谢, 将谷氨酸和氨转变为无毒的谷氨酰胺。血氨浓度升高时, 星形胶质细胞合成谷氨酰胺量增加, 而谷氨酰胺的大量积累使得线粒体通透性改变, 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呼吸, 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 进而导致GABA能神经传递紊乱(Albrecht, 2007)。

正常人血氨主要来源于胃肠道、肾脏及骨骼肌生成的氨。其中胃肠道每日产生的氨达4克, 是氨进入身体的主要门户, 占机体产氨总量的90%。胃肠道的氨大约74%来自通过血循环弥散至消化道粘膜的尿素, 再经细菌分泌的尿素酶分解而形成。而定植于胃黏膜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能够产生尿素酶, 将胃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李广鉴, 2010)。一项对60名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各20人)和20名非肝硬化患者的研究表明, 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Hp阳性患者的血氨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 并且随着HE严重程度增加, 血氨水平不断升高。进行Hp清除治疗后, 血氨水平明显降低(Abdel-Hady et al., 2007)。其他研究者也发现类似现象(王良静, 蔡建庭, 陈涛, 吕宾, 姒健敏, 2006; Demirtürk et al., 2001)。但也有研究表明, Hp阳性的肝硬化患者Hp清除治疗后血氨水平并没有显著变化(Chen, S. -J. et al., 2008)。尽管这方面的研究仍有争议, 但是Hp很可能是肝硬化、HE的诱因之一的观点持有人占多数。

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和积累, 是治疗HE的重要手段。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内产生尿素酶的细菌的生长; 口服非吸收双糖如乳果糖、乳梨糖等益生元, 调节肠道内pH, 促进乳酸菌, 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 或者服用微生态调节剂, 直接补充益生菌, 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都是当前HE治疗的有效方法(邱德凯, 2008; 涂传涛, 王吉耀, 2009)。一项对轻微HE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组实验显示, 用B. longum和寡聚果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Malaguarnera et al., 2007)。国内研究也发现微生态制剂思连康及复合乳酸菌胶囊—— 聚克治疗都能改善轻微HE患者的认知状况(李睿等, 2007; 刘建生等, 2006)。但这些益生菌改善认知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可能与抑制有害微生物产生的毒性物质氨、硫醇等有关(Malaguarnera et al., 2007)。

尽管Hp感染和HE之间、益生菌和HE的认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81

知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尚难以确定, 大量证据表明, 微生物与HE之间确实关联密切, 即HE患者的大脑病变及其认知和行为改变可能由共生微生物改变引起(李睿等, 2007; 刘建生等, 2006; Malaguarnera et al., 2007; Verdu et al., 2008), 因此, 在HE治疗中关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可能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2.3.2多发性硬化与微生物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 易伴发各种精神障碍, 可表现为情感、行为和认知障碍。近50% MS患者会产生明显抑郁的临床症状, 是普通人群抑郁症发病率的三倍。出现双相情感障碍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伴发重性精神病的比例(2%~3%)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1%~1.5%), 伴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在40%~65%(José Sá, 2008; Reiss, Sam, & Sareen, 2006), 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速度、注意力、执行功能、言语和空间记忆力等方面(彭静婷等, 2010)。MS也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董艳玲, 2010), 患者免疫系统紊乱, 促炎症反应和抗炎症反应之间存在失衡, 整体免疫向炎症方向倾斜。目前认为促进炎症的Th1、Th17细胞增加(特别是Th17的增加)对MS发病起重要作用(Lee, Menezes, Umesaki, & Mazmanian, 2010;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a)。

MS的病因非常复杂, 迄今尚未阐明。长久以来普遍认为微生物感染是一个重要原因(Lee et al., 2010), 抗生素治疗和以及抗炎症治疗似乎也暗示了这一点(董艳玲, 2010), 但微生物如何引起神经炎症, 在MS的发病及病理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发挥怎样的作用尚不清楚。卫生假说认为:MS、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病发病的上升, 是由于生活模式改变引起的微生物环境改变所造成(Lee et al., 2010)。病毒如人类疱疹病毒 6 型(Human Herpes Virus 6, HHV-6)、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EBV)等可引起MS(毛悦时, 吕传真, 2004),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共生微生物似乎在MS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Kobayashi et al., 2010; Lee et al., 2010; Ochoa-Reparaz et al., 2010a;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b)。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是研究人类MS常用的动物模型, 主要是用自身CNS抗原来诱导免疫形成的, 这些抗原包括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蛋白脂蛋白(PLP)或者提呈免疫优势肽(immunodominant peptides)。动物实验发现,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GF小鼠对EAE有一定的抗性, 诱发的EAE程度明显较轻; 与SPF小鼠相比, GF小鼠的症状同样较轻, 体内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和IL-17A水平下降, 但是相应的CD4+CD25+Foxp3+ T reg细胞数量增加(Lee et al., 2010)。肠道共生微生物能够调节免疫稳态, Ochoa-Repáraz等(2010)发现, 口服抗生素治疗改变肠道菌群可以控制EAE, 一种共生微生物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的兼性荚膜多糖 A (PSA)能保护小鼠免患CNS脱髓鞘病, 口服提纯的PSA能保护小鼠预防EAE并有治疗效果(Ochoa-Repáraz et al., 2010b)。B.fragilis对EAE 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依赖于PSA, 口服PSA组成缺陷型 B.fragilis, 小鼠保持了对EAE的易感性(Ochoa-Repáraz et al., 2010a)。在诱发EAE之前, 将segmented ?lamentous bacteria (SFBs)定植到一组GF小鼠肠道, 则发现与GF小鼠相比, GF-SFB 小鼠对EAE更易感, 病情也严重得多(Lee et al., 2010)。而经典益生菌如干酪乳杆菌(L. casei strain Shirota, LcS)和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 strain Yakult, BbY)都不会加重大鼠的EAE(Kobayashi et al., 2010)。SFBs可能是通过诱导CNS中分泌IL-17A的CD4+ T 细胞(Th17)这种机制加重了EAE症状(Lee et al., 2010)。而B.fragilis的PSA则可能是促进幼稚CD4+ T 细胞转化为产生IL-10的FoxP3+T reg细胞实现的, 这条途径依赖于IL-10和PSA(Ochoa-Repáraz et al., 2010b)。

这些实验结果明确提示, 肠道共生微生物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的方式, 影响EAE甚至是人类MS的发生和发展。有的微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如SFBs(Lee et al., 2010), 有的则能改善和预防疾病如 B.fragilis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a;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b), 有的可能并无直接作用如LcS和BbY(Kobayashi et al., 2010)。至于这些微生物作用的具体机制及其他微生物的可能作用尚不清楚,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对 MS 的治疗方法多样, 但尚无特效治疗(董艳玲, 2010), 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来调节免疫, 可能是治疗MS的一条新途径。

82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2.4精神疾病与微生物有关

2.4.1抑郁症与微生物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 核心症状是情感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缺乏及意志行为减退, 还包括有不适宜的负罪感、自杀念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障碍等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 抑郁症是全球主要致残原因之一, 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在世界十大医疗疾病负担中排名第四, 到2020年可能上升到第二位(WHO, 2001)。在中国, 1998年抑郁症已经占据疾病总负担的第二位, 虽然预计到2020年将会降至第三位, 但其所占比重仍然在增加, 从6.9%上升到7.2%(费立鹏, 2004)。

抑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一般认为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体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目前关于抑郁发生机制的假说很多, 但大都只能解释某些方面的原因, 除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个性特征等心理学解释, 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的假说主要有: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假说、BDNF假说以及细胞因子假说等。

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假说, 认为抑郁症是由于患者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所致, 此外还可能与脑内多巴胺(DA)功能异常有关, 多种抑郁症药物是通过纠正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来产生疗效的(易正辉, 方贻儒, 禹顺英, 2010)。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认为BDNF有促进突触生长、维持神经元生存的作用, 各种条件导致脑内 BDNF缺少、大脑相应功能的紊乱则会导致抑郁, 而抗抑郁药物则是通过增加脑中 BDNF的含量、提高突触的可塑性和促进神经元的生存来发挥其治疗抑郁的效果(颜海锋, 2010)。抑郁的细胞因子假说认为, 炎症与抑郁有关, 促炎症细胞因子能够引发抑郁(林文娟, 王东林, 潘玉芹, 2008)。在实验水平, 已经发现促炎症细胞因子能够引起大脑功能改变, 类似于抑郁患者中发生的行为和生物异常, 包括社交退缩、认知损害、快感缺乏、HPA轴活性增加、神经传递改变以及应激原的交叉致敏; 在临床水平, 支持抑郁患者固有免疫系统激活的证据仍然充满争议, 但是不断增加的证据显示, 接受重组细胞因子治疗的癌症或病毒感染患者增加了抑郁症的风险(Capuron & Dantzer, 2003)。一些能够缓解抑郁的药物具有抗炎症作用, 如TNF抗体和COX2抑制剂, 抗炎症治疗可能是抑郁症治疗的一个新途径(周宁娜, 代蓉, 林青, 2009; Rook & Lowry, 2008)。

在抑郁患者中,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患者CNS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和传递发生改变, 5-HT、NE、DA以及GABA系统均出现异常(耿甄彦, 徐维平, 2009)。患者HPA 轴也发生改变, 皮质醇和CRH水平升高, 甚至会出现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和糖皮质激素抗性(Pace, Hu, & Miller, 2007)。抑郁症经常伴随着胃肠病, 患者往往存在炎症, 体内促炎症细胞因子

IL-6、IL-1、IFN-γ、TNF-α等水平上升, 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和TGF-β水平降低, 或促炎症细胞因子/抗炎症细胞因子比率上升(Logan & Katzman, 2005; Rook & Lowry, 2008)。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引起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激不仅能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 还能改变个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使得炎症反应增强, 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 而这种改变与 HPA 轴和交感-肾上腺轴的神经内分泌介质密切相关(周宁娜等, 2009)。除此之外, 应激对个体的共生微生物也有明显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应激, 不管是心理社会的还是生理物理的, 都能够改变肠道菌群, 引起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 特别是双歧杆菌对应激尤其敏感(Logan & Katzman, 2005; Lyte, Vulchanova, & Brown, 2010)。母亲怀孕时受到应激也会影响孩子的肠道菌群, 减少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定植, 这一点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Logan & Katzman, 2005)。

总之, 各种应激情况, 可能会改变宿主的正常菌群, 引起宿主炎症反应, 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改变神经递质代谢, 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个体出现抑郁症状, 这些反过来又降低了个体应对心理和生理应激的能力, 使更容易遭受应激性生活事件,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胡敏, 张桂青, 梁霞, 2010; Desbonnet, Garrett, Clarke, Bienenstock, & Dinan, 2008; Logan & Katzman, 2005)。神经, 内分泌, 免疫和肠道菌群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神经系统的改变影响了HPA轴, 而HPA轴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周宁娜等, 2009), 炎症状态下, 胃肠道生理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Taché & Bonaz, 2007); 肠道微生物改变, 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入侵也会激活免疫系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83

统, 影响HPA (Eutamene & Bueno, 2007; Sudo, 2006);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 微生物能够直接影响大脑, 大脑也能对微生物入侵做出反应(Goehler et al., 2007)。神经-内分泌-免疫-微生物之间彼此相互影响, 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可能是今后需要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慢性疾病中, 患者往往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最近的研究发现, 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与慢性病的不断增加有关。抑郁和慢性病之间的关系似乎是抑郁促进了慢性病发展, 而慢性病则加重了抑郁的症状。抑郁症与各种慢性病, 包括哮喘、关节炎、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都有一定的联系(Isolauri et al., 2009), 而这些疾病均与共生微生物有关(B?ckhed, 2010; Rook & Lowry, 2008)。在一些慢性疾病中, 抑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如CFS患者往往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Rao et al., 2009); IBS、IBD患者常常并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Aszalós, 2009); MS患者也往往伴有情感障碍(José Sá, 2008); 甚至肥胖个体抑郁的可能性也高于一般水平(Rook & Lowry, 2008)。这些抑郁情况可能与共生微生物有关, 已有研究证明, 这些疾病可能是由共生微生物菌群紊乱所致, 恢复菌群平衡, 补充合适的共生微生物, 如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vaccae、B.fragilis等, 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Aragon et al., 2010; Collins et al., 2009;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a;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b; Rook & Lowry, 2008)。这些发现提示了共生微生物与抑郁并发症或抑郁症状的相互作用。那么, 在抑郁症患者中, 微生物到底如何发挥作用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虽然关于微生物与抑郁症的研究并不多, 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提示, 补充益生菌可能是一种新的和有效的抑郁症治疗方法。证据如下:

1) 在抑郁症患者中, 也往往会出现胃肠病、过敏等并发症(Logan & Katzman, 2005), 对这些并发疾病的治疗即能改善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分数。大量临床实验已经证明, 益生菌治疗胃肠病、过敏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且无副作用(张琳, 2010; Aragon et al., 2010; Collins et al., 2009; Kaur et al., 2009)。因此补充益生菌可能是治疗抑郁的一种新方法(Logan & Katzman, 2005)。

2)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慢性炎症状态。体内促炎症和抗炎症反应失衡, 免疫反应偏向于炎症方向, 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而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即促炎症/抗炎症细胞因子比率降低; 抗抑郁药物能够减轻炎症, 改善病情(Rook & Lowry, 2008)。尽管增加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效果仍有争议, 临床研究证据表明, 益生菌具有良好的抗炎症作用, 能够纠正免疫失衡, 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Desbonnet et al., 2008; O’Mahony, L. et al., 2005)。因此, 益生菌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炎症情况, 至少能够改善那些由细胞因子引起的抑郁症状。

3) 抑郁患者HPA轴对应激反应增强, 而动物实验表明缺少肠道微生物会引起HPA轴活性增强, BDNF水平降低, 而补充双歧杆菌能纠正HPA 轴, 并能增加BDNF表达(Sudo, 2004)。研究表明, 益生菌还能减轻应激的有害影响, 调节HPA轴, 减少CRH释放(Eutamene & Bueno, 2007; Gareau, Jury, MacQueen, Sherman, & Perdue, 2007)。

4) 肠道菌群影响宿主的营养吸收和代谢, 益生菌能促进营养吸收, 比如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特别是果糖, 研究发现果糖吸收不良与抑郁症的早期标志有关(Ledochowski, Widner, Murr, Sperner-Unterweger, & Fuchs, 2001)。色氨酸的代谢与抑郁症有关, 色氨酸是5-HT的前体, 色氨酸耗竭能引起抑郁(Floc’h, Otten, & Merlot, 2010)。

抑郁症患者脑内5-HT水平降低, 在感染状态下, 微生物可能影响色氨酸代谢, 通过激活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 使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途径降解而耗竭色氨酸, 从而引发抑郁, 犬尿氨酸途径还会产生一些神经毒性的代谢产物, 如喹啉酸, 能够损害神经(Desbonnet et al., 2008; Floc’h et al., 2010)。而益生菌可降低IDO活性, 通过增加5-HT前体色氨酸的可获得性来最终增加5-HT水平从而改善情绪(Desbonnet et al., 2008)。

5) 有研究表明, 抑郁症患者体内存在脂质过氧化现象(Logan & Katzman, 2005), 而益生菌具有抗氧化能力, 能够防止脂质过氧化(Lin & Yen, 1999), 这对抑郁可能具有一种保护作用。

6) 抑郁的动物实验模型中发现, 补充益生菌能改善抑郁大鼠的情绪状态, 影响各种生化指标包括脑单胺类神经递质、下丘脑CRF和血浆皮质酮、色氨酸代谢途径中间产物以及细胞因子水平

84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等(Desbonnet et al., 2008; Messaoudi et al., 2010)。补充B.infantis能够改善幼年期遭受母子分离的大鼠在强迫游泳试验(母子分离试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是研究抑郁常用的动物实验)中的表现, 正常化HPA轴和BDNF表达(Desbonnet et al., 2010)。

7) 临床试验表明, 服用含有益生菌发酵酸奶, 可以改善情绪低落被试的情绪(Benton, Williams, & Brown, 2006)。最新一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发现, 补充一种益生菌制剂PF (含L. helveticus和B. longum)可能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的一般标志如自我批评分数和问题解决等具有有益的效果(Messaoudi et al., 2010)。

综上所述, 补充益生菌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新的方法或者辅助治疗方法, 但具体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2.4.2孤独症与微生物

儿童自闭症(autism)也称孤独症, 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出三大症状: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钟南, 张茜, 2008)。近年来欧美学者倾向于称之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s), 除孤独症外, 还包括不典型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Rett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和其他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等(邬方彦, 周文浩, 徐秀, 2008)。有的患者在6-24月就表现出孤独症症状(non-regressive autism), 但也有患者前期发育正常, 在2-3岁时出现退行性变化, 语言和社交技能丧失(regressive ASD或Late-Onset Autism)(Ashwood et al., 2011; Finegold et al., 2002; Landa & Garrett-Mayer, 2006)。

孤独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 一般都认为, 孤独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已明确的伴有孤独症表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有脆性X综合征、Rett 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等, 致病基因均与孤独症有关(邬方彦等, 2008; 钟南, 张茜, 2008)。分子遗传学研究也已经发现, 孤独症与X染色体脆性部位异常或X染色体上大脑表达基因异常有关; 甚至有研究者通过比较已发表的研究, 确定了154个不同的孤独症易感基因, 其中42%在不同孤独症个体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同时也确定了334个与这些孤独症基因相互作用的基因, 其中87%在不同孤独症患者受到明显不同的调节(Hughes, J. R. 2009; Wall et al., 2009), 表明孤独症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同时, 孤独症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营养缺乏、重金属代谢异常(特别是汞异常积累)、出生顺序, 出生时父母年龄, 父母疾病等有关, 总之, 几乎任何可以想象的原因都有人提出过(Hughes, J. R. 2009; Kidd, 2002; Rutter, 2005)。在 1980年以前, 孤独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 目前虽然各国患病率的报道不一, 但总体患病率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地呈上升趋势, 提示后天环境的因素大于遗传因素。国内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较少, 发病率普遍较低, 但也在不断上升(樊越波, 揭晓锋, 邹小兵, 2008)。

偏食和挑食也是孤独症的常见表现(寿小婧, 张嵘, 2010), 患者对多种食物不耐受, 并且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必需脂肪酸、矿物质等。限制饮食如无酪蛋白、麸质的饮食, 也能够改善孤独症的症状(Kidd, 2002), 提示孤独症患者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有一定的缺陷。还有研究发现, 尽管不能确认胃肠病是否为孤独症病因, 患者往往会伴随胃肠病, 可能进一步加剧代谢问题(Levy et al., 2007)。

胃肠道生理和饮食的改变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研究发现, 孤独症患者(特别是具有退行性的孤独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发生了改变, 主要表现为肠道细菌易位, 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Finegold, et al., 2002; Parracho, Bingham, Gibson, & McCartney, 2005; Song, Liu, & Finegold, 2004), 且多为这类微生物中的病原菌, 如艰难梭状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tetani等, 不仅可引起胃肠道功能失调, 还能释放毒素。由于这些菌产芽孢, 很难彻底清除(Finegold et al., 2002; Parracho et al., 2005)。有学者认为孤独症可能是由于长期亚急性C.tetani感染所致, 胃肠道感染C.tetani后释放的神经毒素通过迷走神经传入CNS, 水解突触囊泡的小突触泡蛋白, 抑制了神经递质的释放, 从而引起了孤独症的各种行为表现, 而抗肠道梭菌的治疗可减轻孤独症的症状(Bolte, 1998)。最新的一项研究也发现, 一种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丙酸, 可引起大鼠患孤独症(Shultz et al., 2008)。另外, 口服万古霉素可以减轻孤独症的症状, 但停止使用时症状又会复发(Whelan, 2000)。这些发现都提示了孤独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改变, 特别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85

是梭状芽孢杆菌类。究竟是肠道微生物引起了孤独症还是孤独症引起了肠道菌群的改变始终是人们争议的问题。而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 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减少有害菌产生的有毒物质, 并在临床上已经作为治疗C.difficile 的替代手段之一(Bauer & van Dissel, 2009; Kaur et al., 2009)。因此, 孤独症患者的肠道内其它微生物、特别是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伴随着症状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孤独症与免疫有关。研究表明, 孤独症与患者自身免疫有关(Licinio, Alvarado, & Wong, 2002), 免疫失调可能是孤独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孤独症患者往往存在神经炎症, 脑和脑脊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 存在外周炎症, 除了易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孤独症患者血浆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 而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虽然不同研究中数量增加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种类有差别, 但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孤独症患者存在外周炎症(Careaga, van de Water, & Ashwood, 2010)。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孤独症儿童的血浆IL-1β、IL-6、IL-14P40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发育儿童, 特别是其中具有退行性的孤独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可能与孤独症的某些异常行为的增加有关(Ashwood et al., 2011)。除此之外, 孤独症患者的固有免疫系统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如肠道黏膜免疫的过度激活(Careaga et al., 2010; Kidd, 2002)。因此, 针对免疫系统改变可能是治疗孤独症的一条好途径, 但是免疫失调与孤独症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有趣的是, 一项研究从流行病学证据, 发病率变化、性别比、城乡分布、免疫改变、分子和遗传因子等等方面, 对孤独症与哮喘进行了比较, 认为孤独症也可以归于卫生假说。孤独症可能同哮喘一样, 是由于微生物环境的改变, 引起个体免疫系统改变所致, 而改变了的免疫系统对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孤独症的病因(Becker, 2007)。这项发现提示孤独症患者的免疫改变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相关。

此外, 孤独症患者的神经系统也发生了改变, 大脑区域间的协同作用异常(Hughes, J. R. 2009), CNS 5-HT水平降低, 而血浆和血小板5-HT水平升高(焦公凯, 2004; 穆朝娟, 王延祜, 2003)。BDNF在孤独症中也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 BDNF 在大脑皮层神经元内的局限性分布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发育, 可能引起孤独症患者的行为异常; 另一方面, BDNF在发育期大脑皮层的低水平表达, 可能导致孤独症儿童发育迟缓及行为学障碍(王月华, 2008)。此外, 还有研究认为, GABA系统可能与孤独症也有一定的关系(Chao et al., 2010) 。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但总体上治疗进程比较缓慢, 且孤独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李雪荣, 2004; Kidd, 2002), 可能与幼年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和损伤的不可逆性有关。孤独症患者体内的生理生化改变可能独立发生, 也可由其它系统的改变引发, 针对这些病变(包括消化吸收问题、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失调及神经生化改变),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益生菌对这些症状的治疗作用, 我们推测益生菌对孤独症患者(特别是退行性的孤独症患者),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4.3其它精神疾病与微生物

焦虑是由预先知道但又不可避免的、即将发生的应激性事件引起的一种预期反应, 以恐惧、担心、紧张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 同时多伴有心悸、多汗、手脚发冷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其核心症状为担忧(亓晓丽, 林文娟, 2005)。有些研究提示焦虑可能与微生物有关。C. jejuni或 C. rodentium入侵, 在感染早期, 便可引起小鼠焦虑样行为, 焦虑也是病原微生物入侵导致的人类疾病行为的一种主要情绪表现(Goehler, Park, Opitz, Lyte, & Gaykema, 2008; Goehler et al., 2007; Lyte et al., 2006)。用非侵入性的T.muris感染小鼠也会出现焦虑样行为, 而补充B.longum能纠正焦虑行为(Bercik et al., 2010)。补充益生菌L.casei可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情绪(Rao et al., 2009)。已经有研究认为, 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可以用卫生假说来解释, 微生物环境的改变引起宿主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免疫调节功能受损, 机体炎症反应途径过度活化而抗炎症途径发育不完全, 使得机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 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 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下降; 如果炎症倾向Th2时易出现焦虑症状, Th1时则易出现抑郁症状(Rook & Lowry, 2008, 2009)。因此可见, 焦虑可能与微生物有一定的关系, 补充益生菌可能对改善焦虑有一定作用。

焦虑障碍是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怖症、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强迫症等在内的

86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一大类情绪障碍, 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陈祉妍, 李新影, 杨小冬, 葛小佳, 2006)。焦虑障碍患者存在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王振等, 2003), 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吴东辉, 刘少文, 2003)、惊恐障碍(王欣, 刘新民, 2008)、创伤后应激障碍(张黎明, 张有志,李云峰, 2010)和强迫症(王国强, 张亚林, 杨世昌, 2006)。患者的5-HT系统和GABA系统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了改变, 但不同亚型的病理机制可能有差别。另外, 同抑郁类似, 焦虑也往往由应激性生活事件引发, 焦虑和抑郁共病率高达 60%, 二者在遗传易感性及涉及的神经生理变化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亓晓丽, 林文娟, 2005; 陈祉妍等, 2006)。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能够治疗焦虑障碍(吴文源, 2009), 也暗示了这一点。尽管焦虑和抑郁可能与微生物有关, 但是在焦虑障碍中微生物是否发挥了作用, 还不清楚, 而焦虑障碍类别的多样性及其差别又增加了研究的困难。

精神分裂症(刘欢, 王莉, 李晓, 2003)、攻击行为(周建松, 王小平, 李凌江, 2005), 焦虑障碍(王振等, 2003)、抑郁症(王艳芬, 邱家荣, 2008)、孤独症(穆朝娟, 王延祜, 2003)等似乎都具有相似的神经病理基础, 即CNS 5-HT能神经系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而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焦虑障碍和抑郁患者的HPA轴也发生了改变(王振等, 2003; 王艳芬, 邱家荣, 2008; 周颖, 刘俊升, 2009; Licinio, Mastronardi, & Wong, 2007;)。另外, 已经有研究发现,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也存在炎症(Yarlagadda et al., 2009)。神经-免疫-内分泌失调似乎是各种精神病的病理基础(Licinio et al., 2007)。人们还发现, 精神病特别是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往往与功能性胃肠病具有共病性(Aszalós, 2009; Van Oudenhove, Vandenberghe, Demyttenaere, & Tack, 2010)。很少有研究关注精神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但在抑郁症和孤独症中已经发现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Logan & Katzman, 2005; Parracho, 2005)。已经有研究发现, 肠道微生物能够影响宿主的HPA轴(Sudo, 2004, 2006)和色氨酸代谢(Desbonnet et al., 2008)。双歧杆菌似乎能改善抑郁(Messaoudi et al., 2010)和焦虑情绪(Bercik et al., 2010)。此外, 也有研究认为炎症与微生物有关(Rook, 2007; Rook & Lowry, 2008), 一些微生物如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能够调节宿主的免疫(O’Mahony, L. et al., 2005; Ochoa-Reparaz et al., 2010a)。可以预见, 微生物、特别是共生微生物在精神疾病中是否有作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是今后人体共生微生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微生物影响行为和精神疾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因而证据较少, 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动物实验提示, 微生物可能参与改变宿主的CNS和行为, 现总结归纳如下:

1) 动物实验发现, 与SPF小鼠相比, 无菌小鼠更易焦虑(Sudo, 2004)。但最近有研究得到相反结果, 认为无菌小鼠能抗焦虑(Heijtz et al., 2011; Neufeld, K. M. et al., 2011), 为这项研究的深入进行留下了很多悬念。

2) 感染或炎症时, 宿主的行为会发生一定改变, 即疾病行为, 包括疲劳、社交回避、食欲减退等, 同时还伴随着焦虑等情绪。动物实验已经发现, 口服C. jejuni和C. rodentium可引起小鼠焦虑(Goehler et al., 2007)。

3) 长期感染鼠鞭虫T.muris也可引起小鼠的焦虑样行为, 而补充B. longum则能够纠正行为(Bercik et al., 2010)。

4) 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补充L.casei后, 不仅肠道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 焦虑情绪也有明显改善(Rao et al., 2009)。

5) 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后, 小鼠摄食行为模式发生改变, 表现出白天进食频率增加, 少量多餐的特点, 进行清除Hp治疗后, 这种变化依然保持, 但是补充L.rhamnosus和L.helveticus调节肠道菌群, 可以使小鼠的摄食行为正常化(Verdu et al., 2008)。

6) 益生菌B. longum和寡聚果糖治疗可以改善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认知(Malaguarnera et al., 2007)。

7) 肠道共生微生物与多发性硬化关系密切(Ochoa-Repáraz et al., 2009)。单一定植SFBs引起和加重小鼠EAE(Lee et al., 2010), 而另一种肠道微生物B.fragilis的PSA能保护小鼠免患CNS脱髓鞘病, 口服提纯的PSA能保护小鼠预防EAE并有治疗效果(Ochoa-Repáraz et al., 2010a)。

8) 皮层注射灭活M.vaccae悬液SRL172辅助化疗时, 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分数, 其中包括认知功能等(O'Brien, 2004)。小鼠气管内分别注射热灭活并超声破碎的M. vaccae或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87

热灭活完整的M. vaccae后, 不仅激活了外周免疫, 还激活了中缝背核束间部分的一类特定的5-HT 能神经元, 短时间内也与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有关(Lowry et al., 2007)。

9) 补充益生菌对抑郁有一定的效果。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发现, 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补充B. infantis, 能够改善幼年期遭受母子分离的大鼠在强迫游泳试验中的表现, 正常化HPA轴和BDNF表达及细胞因子水平, 也可能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色氨酸水平(Desbonnet et al., 2008, 2010)。最新研究发现, 一种益生菌制剂(由L. helveticus和B. longum组成)具有一定的精神病药物样作用, 不仅能减少大鼠的焦虑样行为, 也能缓解健康被试的心理不适(Messaoudi et al., 2010)。甚至仅仅服用益生菌发酵酸奶, 也可以改善情绪低落被试的情绪(Benton et al., 2006)。

10) 孤独症与微生物有关。孤独症患者(特别是具有退行性的孤独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发生了改变, 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Finegold et al., 2002; Parracho, 2005), 有研究者认为, 孤独症可能是由于C.tetani定植到肠道, 在长期亚急性感染过程中, 不断释放神经毒素, 从而造成了脑和行为的改变(Bolte, 1998)。

11) 改变肠道微生物能改变行为。用抗生素扰乱小鼠的肠道菌群, 小鼠的探究行为发生了改变。在饮食中添加牛肉, 与对照组相比, 不仅增加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 而且在多孔板实验中, 还减轻了实验第一天小鼠在多孔板实验中的焦虑行为, 增强了工作记忆和参考记忆能力(Li, Dowd, Scurlock, Acosta-Martinez, & Lyte, 2009)。

12) 笔者实验室也发现, 益生菌发酵饲料喂养的猪, 其行为似乎也发生了一定改变:攻击行为要比普通饲料喂养的猪少。

虽然在各项研究中, 微生物影响行为的途径可能不同, 可能是神经途径, 也可能是免疫途径, 有的尚不明确, 甚至可能存在其它未发现的途径。但微生物确实能够影响宿主的行为的事实自2009年以来开始被逐渐接受。

3微生物影响CNS和行为的可能机制

哺乳动物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交流, 这种在不同层次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被称为脑-肠轴(张莉华, 方步武, 2007)。脑-肠轴在功能性胃肠病及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莉华, 方步武, 2007; Wood, 2007)。目前认为, 大脑和肠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信息交流, 即神经途径、免疫途径和神经内分泌途径。这三条途径分别通过不同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发挥作用。神经途径通过各种神经信号物质(如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GABA等)的变化, 免疫途径通过免疫细胞、各种细胞因子等, 神经内分泌途径则通过相关的激素如CRF、ACTH、肾上腺皮质酮等来实现脑和肠的双向交流(Collins & Bercik, 2009; Forsythe et al., 2010)。已经有研究发现, 肠上皮细胞, 肠嗜铬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在脑肠轴的双向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Forsythe et al., 2010; Rhee et al., 2009; Wood, 2007)。如肠嗜铬细胞, 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转换细胞, 位于肠道最表层, 间杂在肠上皮细胞中, 表达多种受体, 包括5-HT受体、肾上腺素受体、CRF受体等, 受到刺激后可产生5-HT、信号肽等, 从而把信息传递给临近的黏膜细胞和神经末梢(Rhee et al., 2009)。肥大细胞, 表面分布有各种信号物质受体, 如5-HT、IL-6、前列腺素等的受体, 可接受多种信息输入(Wood, 2007)。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可能是各条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各条途径可能是并行的, 同时在不同水平也存在相互影响。例如, 神经系统能够影响机体免疫, 系统免疫和肠道免疫都能影响神经系统(O’Mahony, S. M. et al., 2010)。外周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CNS, 产生疾病行为、抑郁等表现(Goehler et al., 2007); 细胞因子还可以激活IDO, 加强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的代谢, 从而减少了可以合成5-HT 的色氨酸的数量(Floc’h et al., 2010); 肠道内可通过神经途径也可通过体液途径, 影响大脑(O’Mahony, S. M. et al., 2010)。这种双向交流机制, 使得大脑能够调控胃肠道功能并对微生物入侵做出反应, 同时, 胃肠道的改变也会影响CNS和情绪(Goehler et al., 2007)。

肠道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肠道进行。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肠道能分泌20多种肽类激素, 如饥饿激素、胆囊收缩素等等, 在脑-肠轴的信息交流、饮食及体重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meed,

88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Dhillo, & Bloom, 2009)。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粘膜免疫是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O’Mahony, S. M. et al., 2010)。肠道有完全独立于大脑的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 是由包括初级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到支配胃肠效应的运动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系统, 其神经元成分、分泌的神经递质以及独立完成神经反射的功能上都与大脑有极大的相似性, 故又有腹脑、肠脑或第二大脑之称(张莉华, 方步武, 2007; Wood, 2007)。ENS 含有约5亿的神经元(相当于脊髓的神经元数目), 可独立调控肠道分泌、运动等各种功能, 同时也可通过迷走神经和骶神经接受大脑传来的信息(Lyte, 2010; O’Mahony, S. M. et al., 2010)。肠道内细胞的90-95%为微生物, 而且肠道的代谢、免疫和信号传递等主要功能均与微生物有关, Lyte (2010)认为, 肠道和肠道微生物可作为一个整体, 对其他器官的信号做出反应, 并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应该把肠道微生物纳入其中, 把肠道看作为一个微生物器官(Lyte, 2010)。肠道微生物通过自身或者其代谢产物来影响宿主, 但除了少数的病原微生物, 大部分的肠道微生物只能通过肠道来与宿主进行交流。随着对共生微生物的认识不断增加, 不少研究提出, 应该把肠道微生物也纳入脑肠轴之中, 微生物-肠-脑轴似乎更能解释微生物与宿主的联系(Collins & Bercik, 2009; Cryan & O’Mahony, 2011; Lyte, 2010; Rhee et al., 2009)。

不仅真核细胞间存在信号交流, 原核细胞之间也存在, 甚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间也存在界间信号交流(Shanahan, 2010)。脊椎动物的神经递质、神经激素及相关受体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例如儿茶酚胺类在细菌、植物、昆虫中也广泛存在; 一些神经激素和受体, 如ACTH、生长激素抑素和GABA也在微生物中发现(Lyte, 2010)。分子遗传学研究认为, 在哺乳动物中, 神经生化物质作为细胞与细胞间信号的出现, 可能是由细菌与细菌之间的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进化而来(Iyer, Aravind, Coon, Klein, & Koonin, 2004) 。在同宿主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 宿主获得对微生物的防御和利用机制, 微生物也通过共生和进化产生相应的利用和攻击机制(Ulvestad, 2009)。

宿主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途径监控肠道微生物的变化, 可通过调节微生物生长环境(调整肠道生理功能如上皮细胞功能、粘液分泌、动力性等)、激活免疫、调整肠道表皮细菌受体的表达等方式, 使个体肠道微生物种类、数量等维持在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Palmer, Bik, DiGiulio, Relman, & Brown, 2007; Rhee et al., 2009)。微生物可通过多种机制与宿主进行信息交流, 如通过肠上皮细胞、受体介导的信号或当肠道渗透性增加时, 直接刺激宿主固有层细胞等(O’Mahony, S. M. et al., 2010)。生理或心理应激条件下, 个体HPA轴激活, 释放CRF、ACTH、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等, 自主神经系统激活, 释放NE等神经递质。微生物似乎具有儿茶酚胺类反应系统, 甚至能对不同儿茶酚胺类做出不同反应, 不同细菌对儿茶酚胺类的反应也不同, 如E.coli O157:H7和Yersinia。肠道微生物似乎能感受到一些神经激素如肾上腺素和NE作为宿主应激的生物标志, 并据此感知宿主处于脆弱时期, 表达一些促进定植和毒力的基因, 实现自身的繁殖(Freestone, Sandrini, Haigh, & Lyte, 2008; Lyte, 2010; Lyte et al., 2010)。肠道微生物可用激素、激素样肽或单胺类与宿主交流, 如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及自诱导素(一种小的可扩散的信号分子)。革兰氏阴性菌的自诱导素主要为N -酰基丝氨酸内酯; 革兰氏阳性菌则多为寡肽。目前了解最充分的微生物信号系统类似于真核生物的去甲肾上腺素信号系统, 涉及自诱导物3 (Hughes, D. T. & Sperandio, 2008)。尽管自诱导物3的分子结构及合成途径尚不清楚, 但是这种分子的信号传导在一些病原性肠道微生物, 如大肠杆菌O157:H7中已经得到充分研究。自诱导物3结合在细菌膜上的QseC受体上, 导致受体自身磷酸化。然后QseC 又使其反应调节物QseB磷酸化, 从而启动一联串复杂的信号流, 激活细菌毒性和运动性相关基因的表达(Hughes, D. T. & Sperandio, 2008; Mullard, 2009; Rhee et al., 2009)。另外, 在一些细菌表面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均有GABA受体, 提示GABA也有可能在界间信号交流中发挥作用(Hughes, D. T. & Sperandio, 2008)。

除了自身信号系统, 肠道微生物代谢也可产生多种哺乳动物信号物质, 包括神经信号物质(神经递质、神经激素、气体信号分子等)、脂肪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产物等。除儿茶酚胺类和GABA,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89

微生物还能产生5-HT、褪黑激素、乙酰胆碱等神经信号物质(Forsythe et al., 2010; Iyer et al., 2004), 可通过肠嗜铬细胞、上皮细胞等表面的受体, 或引起肠嗜铬细胞释放相应物质, 直接影响ENS, 激活附近的传入神经末梢, 通过迷走神经上行传入CNS。肠道渗透性增加时, 一些微生物可能渗入, 肠道固有层免疫细胞会对微生物入侵作出反应, 引起免疫系统的激活(Rhee et al., 2009)。微生物还能产生气体类信号分子, 如NO、H2S、NH3等(张清俊, 刘雁勇, 刘赫, 左萍萍, 2010; Forsythe et al., 2010)。NO在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洪, 2000); 内源性H2S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调节因子, 对学习与记忆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张永健, 邓勇, 樊海宁, 2008); 氨则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可损害星形胶质细胞、改变GABA能神经传递, 高血氨可引起肝性脑病等严重后果(Albrecht, 2007)。

肠道微生物代谢的其它产物。短链脂肪酸类, 多为肠道厌氧菌发酵产物, 如乙酸、丁酸、丙酸等, 可被肠上皮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上的受体(如GPR41)识别, 也可影响宿主神经系统(Forsythe et al., 2010; Tazoe et al., 2009)。研究发现, 丁酸是组蛋白脱乙酰基抑制剂, 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Schroeder, Lin, Crusio, & Akbarian, 2007); 而脑室内注射丙酸, 则可引起不可逆的孤独症样行为改变(Shultz et al., 2008)。氨基酸代谢产物—— 多胺类, 包括腐胺、精胺、亚精胺、尸胺等可影响个体的应激反应 (Forsythe et al., 2010; Gilad & Gilad, 2003)。已经发现, 在自杀死亡者中, 有抑郁症病史的死者脑中腐胺和亚精胺浓度显著升高(Chen, G. G. et al., 2010), 多胺代谢改变或多胺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改变(如亚精胺/精胺乙酰转移酶SAT1改变)与焦虑、情感障碍和自杀等精神状态有关(Fiori et al., 2010)。

除此之外, 共生微生物还可影响宿主的肠道免疫系统, 宿主各种营养的代谢包括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Forsythe et al., 2010), 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Collins & Bercik, 2009; Hooper et al., 2001)。甚至一些细菌的细胞成分, 也对宿主有显著的影响, 如肠道共生微生物B.fragilis的PSA能显著调节宿主免疫, 能诱使幼稚CD4+T 细胞转化为产生IL-10的Foxp3 +T reg 细胞(Ochoa-Repáraz et al., 2010b); 常见的土壤腐生菌M. vaccae, 热灭活部分或整体不仅可以激活外周免疫, 甚至能激活一类特定的5-HT能神经元(Lowry et al., 2007)。

总之, 脑-肠-微生物轴可能更好的显示了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肠道共生微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宿主神经系统和行为, 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 不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有无差别, 肠道微生物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各自发挥作用, 目前仍不清楚,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尽管微生物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尚无明确的假说, 但如果把抑郁症、孤独症等精神疾病也看做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的话, 卫生假说能解释两者的关系, 即微生物环境改变引起免疫失调, 使个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进而引起神经系统改变, 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但是这种假说只强调免疫途径的影响, 如果补充了神经途径和神经内分泌途径的影响将能更好的解释微生物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4小结和展望

研究证明, 个体行为除了受到遗传、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还受到微生物环境的影响。在各种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中, 微生物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嗜神经病毒和阮病毒可直接攻击神经系统, 一些病原菌可产生神经毒素, 螺旋体也能损害CNS, 甚至真菌和寄生虫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引起脑部感染, 从而影响个体行为。

除了这些直接损害神经的病原微生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有益共生微生物也与个体脑和行为密切相关。缺乏共生微生物的GF小鼠行为与SPF小鼠具有明显差别, HPA轴和一些神经相关蛋白质表达也发生改变(Heijtz et al., 2011)。微生物造成急性和慢性感染时, 患者往往出现疾病行为, 表现出焦虑等情绪状态(Bercik et al., 2010; Goehler et al., 2007)。在一些慢性炎症状态, 如IBS、IBD和慢性疲劳综合征中, 患者往往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并发症或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 同时肠道微生物也发生改变。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不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还能改善情绪状态(Aragon et al., 2010; Collins et al., 2009; Kaur et al., 2009; Rao et al., 2009)。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疾病中, 共生微生物被认为发挥着重

90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要作用。肝性脑病可能与Hp有关, 补充益生菌或清除Hp对疾病有明显改善。多发性硬化可能与SFBs有关, 而B.fragilis的PSA则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Abdel-Hady et al., 2007; Lee et al., 2010; Malaguarnera et al., 2007; Ochoa-Repáraz et al., 2010a)。

抑郁症与共生微生物有关, 补充益生菌, 能够纠正抑郁大鼠的HPA轴, 平衡肠道菌群, 促进营养吸收, 改善患者情绪, 由此预期将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新的方法(Desbonnet et al., 2008; Logan & Katzman, 2005); 动物和临床试验也表明, 焦虑与共生微生物有关, 病原菌感染可引起焦虑, 补充益生菌可改善焦虑(Bercik et al., 2010; Messaoudi et al., 2010); 孤独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也发生了改变, 梭状芽孢杆菌种类和数量增多(Parracho et al., 2005), Bolte (1998)甚至认为, 部分孤独症是由于慢性感染C. tetani所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等与共生微生物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炎症是各种疾病(包括上述各种慢性疾病和精神病)的主要特征之一, 而卫生假说认为, 各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是由于微生物环境改变引起免疫调节失败造成的(Licinio et al., 2007; Rook, 2007; Rook & Lowry, 2008; Yarlagadda et al., 2009), 这也间接承认了微生物与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综合以上研究, 我们认为, 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 甚至于心理状态, 借助于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免疫信号、甚至基因表达等通过神经途径、内分泌途径、免疫途径等来与宿主的CNS进行交流(Forsythe et al., 2010; Rhee et al., 2009), 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来揭示。

根据现可检索到的文献确认, 本文系国内外首次较全面地阐述和总结了微生物与人类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关联作用。文章特别提示已经注意到或者确认的人类共生微生物对宿主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影响。目前尽管世界上益生菌主要被用在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以及健康饮食(李明华, 张大伟, 郝永任, 楚杰, 王少杰, 2006; 冯玉红, 曲冬梅, 王德纯, 沈微, 2010; Kaur et al., 2009)中, 但有益微生物对抑郁、焦虑等精神状态的改善也是日益受到重视。据WHO 2001年报告, 世界上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受到精神病的困扰, 一般认为中国的精神病发病率较低, 但柳叶刀的一项研究表明, 中国精神病发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 约为17.5%, 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预计到2020年精神问题将占疾病总支出的1/ 4 (费立鹏, 2004; Guo, Hu, & Zhao, 2009; WHO, 2001)。可以预见, 人体有益共生微生物不久将在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陈祉妍, 李新影, 杨小冬, 葛小佳. (2006). 青少年焦虑、抑郁与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4(4), 540–545.

董乐, 刘懿. (2009). 益生菌与炎症性肠病. 国际消化病杂志, 29(4), 241–243.

董齐, 代亚美, 王朝燕, 路娟. (2010).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微生物学杂志, 30(2), 24–27.

董艳玲. (2010). 多发性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16(3), 395–398.

段志军, 王爱红. (2009). 肝性脑病降氨治疗的再认识.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8(11), 1063–1068.

樊越波, 揭晓锋, 邹小兵. (2008). 孤独症患病率回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6(4), 439–441.

费立鹏. (2004). 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0(1), 1–10.

冯玉红, 曲冬梅, 王德纯, 沈微. (2010). 益生菌应用与展望. 食品工业, (3), 86–88.

高利民, 冯义朝, 王恬, 王建馗. (2010). 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国际消化病杂志, 30(2), 65–67.

耿甄彦, 徐维平. (2009). 抑郁症相关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安徽医药, 13(2), 120–122.

胡敏, 张桂青, 梁霞. (2010). 抑郁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2与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8(6), 641–643.

焦公凯. (2004). 血浆5-羟色胺水平及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医科大学.

李广鉴. (201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肝硬化高氨血症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误诊学杂志, 10(12), 2799–2789.

李华, 张晓光, 万康林, 崔玉顺. (2003). 神经莱姆病86例报告. 中华神经科杂志, 36(2), 116–116.

李明华, 张大伟, 郝永任, 楚杰, 王少杰. (2006). 益生菌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中国食物与营养, (11), 45–47.

李睿, 郭绿云, 余利荣, 胡红锋, 金伟芳, 童洁, 等. (2007). 乳果糖及微生态制剂对轻微肝性脑病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17(1), 14–15.

李雪荣. (2004). 孤独症治疗简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2(5), 418–419.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91

林文娟, 王东林, 潘玉芹. (2008). 抑郁症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 细胞因子的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 16(3), 404–410.

刘欢, 王莉, 李晓. (2003). 精神分裂症与五羟色胺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30(3), 143–147.

刘建生, 田怡, 付极, 张晓红, 刘进, 林健. (2006). 益生菌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对其转归的影响及机制.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9(3), 12–14.

毛悦时, 吕传真. (2004). 病毒感染与多发性硬化. 中华神经科杂志, 37(6), 572–574.

穆朝娟, 王延祜. (2003). 五羟色胺与孤独症.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30(1), 62–64.

彭静婷, 张晓君, 高玉红, 孙厚亮, 孙彦斌, 路阳, 等. (2010). 视神经炎和早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害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1(2), 166–171.

亓晓丽, 林文娟. (2005). 焦虑和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心理科学进展, 13(3), 327–332.

邱德凯. (2008). 肝性脑病的治疗/肝性脑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脏, 13(5), 427–429.

沈敏婕, 靖大道. (2008). 肠道微生态改变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胃肠病学, 13(12), 761–763.

寿小婧, 张嵘. (2010). 孤独症儿童的饮食问题.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8(10), 779–781.

涂传涛, 王吉耀. (2009). 肝性脑病治疗的现代观点. 肝脏, 14(2), 155–157.

王国强, 张亚林, 杨世昌. (2006). 强迫症患者中枢单胺类递质及神经肽研究进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12(2), 154–157.

王康, 孙海晨. (2008). 寄生虫与颅内感染. 中国全科医学, 11(20), 1819–1821.

王良静, 蔡建庭, 陈涛, 吕宾, 姒健敏. (2006).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发病的影响. 中华内科杂志, 45(8), 654–657.

王欣, 刘新民. (2008). 惊恐障碍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3(1), 25–30.

王艳芬, 邱家荣. (2008). 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广州医药, 39(6), 9–11.

王月华. (2008). BDNF在孤独症动物模型大脑皮层中的表达.硕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

王振, 肖泽萍, 陈珏, 邹政, 徐勇, 王克勋, 等. (2003). 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探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3(1), 1–3.

吴东辉, 刘少文. (2003).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30(2), 124–126.

邬方彦, 周文浩, 徐秀. (2008). 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3(3), 161–163.

吴文源. (2009).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 医学专论, 30(4), 193–195.

颜海锋. (2010). 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假说新进展. 海南医学, 21(10), 108–111. 易正辉, 方贻儒, 禹顺英. (2010). 抑郁症脑组织基因差异

表达研究进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6(1), 56–59.

张洪. (2000). 一氧化氮与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神经病学杂

志, 13(2), 124–126.

张琳. (2010). 肠道菌群与过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5(7),

510–512.

张莉华, 方步武. (2007). 脑肠轴及其在胃肠疾病发病机制

中的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3(2), 199–201.

张黎明, 张有志, 李云峰. (201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

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药理学通报, 26(2), 704–707.

周建松, 王小平, 李凌江. (2005). 五羟色胺系统与攻击行

为.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32(3), 174–177.

周宁娜, 代蓉, 林青. (2009). 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

COX-2. 精神医学杂志, 22(2), 153–157.

周平玉. (2008). 神经梅毒. 临床皮肤科杂志, 37(3),

200–202.

钟南, 张茜. (2008). 儿童孤独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3(3), 165–167.

张清俊, 刘雁勇, 刘赫, 左萍萍. (2010). 氨在肝性脑病发

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6(2), 136–139.

张淑芳, 吴小平. (2008). 心理社会因素与炎症性肠病关系

的研究现状. 国际消化病杂志, 28(3), 224–229.

周颖, 刘俊升. (2009). 与攻击行为表达有关的生化指标概

述. 心理科学, 32(6), 1420–1422.

张拥波, 胡松, 刘占东, 李永哲, 王得新. (2010). 慢性疲

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37(1), 84–87.

张永健, 邓勇, 樊海宁. (2008).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

医学综述, 14(13), 1954–1957.

Abdel-Hady, H., Zaki, A., Badra, G., Lotfy, M., Selmi, C.,

Giorgini, A., et al. (2007).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Relationship to plasma

endotoxins and blood ammonia. Hepatology Research,

37(12), 1026–1033. doi: 10.1111/j.1872-034X.2007.00146.x

Albrecht, J. (2007). 12 Ammonia toxicit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A. Lajtha, S. S. Oja, A. Schousboe, & P.

Saransaari (Eds.), Handbook of neur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pp. 261–276).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US.

Aragon, G., Graham, D. B., Borum, M., & Doman, D. B.

(2010). Probiotic therapy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6(1), 39–44.

Ashwood, P., Krakowiak, P., Hertz-Picciotto, I., Hansen, R.,

Pessah, I., & Van de Water, J. (2011). Elevated plasma

cytokine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provide evidence

of immune dysfunction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behavioral outcome.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5(1),

40–45. doi: 10.1016/j.bbi.2010.08.003

Aszalós, Z. (2009).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aspects of

92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some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al Journal, 3(1), 53–64. doi: 10.1556/cemed.3.2009.28480

B?ckhed, F. (2010). 99th Dahlem conference on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 The normal gut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60(1), 80–84. doi: 10.1111/j.1365-2249.2010.04123.x

Bauer, M. P., & van Dissel, J. T. (2009).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3, 51–56.

Becker, K. G. (2007). Autism, asthma, inflammation, and the hygiene hypothesis. Medical Hypotheses, 69(4), 731–740. doi: 10.1016/j.mehy.2007.02.019

Benton, D., Williams, C., & Brown, A. (2006). Impact of consuming a milk drink containing a probiotic on mood

and cogn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1(3), 355–361. doi: 10.1038/sj.ejcn.1602546

Bercik, P., Verdu, E. F., Foster, J. A., MacRi, J., Potter, M., Huang, X., et al. (2010).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duces anxiety-like behavior and alter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iochemistry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139, 2102–2112. doi: 10.1053/j.gastro.2010.06.063

Berth, S. H., Leopold, P. L., & Morfini, G. (2009). Virus-induced neuronal dysfunction and degeneration.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14, 5239–5259.

Bolte, E. R. (1998). Autism and clostridium tetani. Medical Hypotheses, 51, 133–144.

Bures, J., Cyrany, J., Kohoutova, D., F?rstl, M., Rejchrt, S., Kvetina, J., et al (2010).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yndrom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6(24), 2978–2990. doi: 10.3748/wjg.v16.i24.2978

Capuron, L., & Dantzer, R. (2003). Cytokines and depression:

The need for a new paradigm.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17, 119–124.

Careaga, M., van de Water, J., & Ashwood, P. (2010). Immune dysfunction in autism: A pathway to treatment. Neurotherapeutics, 7(3), 283–292.

Chao, H. -T., Chen, H. M., Samaco, R. C., Xue, M. S., Chahrour, M., Yoo, J., et al. (2010). Dysfunction in GABA signalling mediates autism-like stereotypies and Rett syndrome phenotypes. Nature, 468(7321), 263–269. doi: 10.1038/nature09582

Chapman, D. P., Perry, G. S., & Strine, T. W. (2005). The

vital link between chronic disease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serial online],

2(1), 1–10.

Chen, G. G., Fiori, L. M., Moquin, L., Gratton, A., Mamer, O., Mechawar, N., et al. (2010). Evidence of altered polyamine concentrations in cerebral cortex of suicide completer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5(7), 1477–1484. doi: 10.1038/npp.2010.17

Chen, S. -J., Wang, L. -J., Zhu, Q., Cai, J. -T., Chen, T., & Si, J. -M. (2008). Effect of H pylori infection and its eradication on hyperammo-nemia an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tic patient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4(12), 1914–1918. doi: 10.3748/ Collins, S. M., & Bercik, P. (20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normal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disease. Gastroenterology, 136(6), 2003–2014. doi: 10.1053/ j.gastro.2009.01.075

Collins, S. M., Denou, E., Verdu, E. F., & Bercik, P. (2009). The putative role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41(12), 850–853. doi: 10.1016/j.dld.2009.07.023

Cryan, J. F., & O'Mahony, S. M. (2011). The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from bowel to behavior. Neurogastroenterology & Motility, 23(3), 187–192. doi: 10.1111/j.1365-2982.2010.01664.x

Dantzer, R., O'Connor, J. C., Freund, G. G., Johnson, R. W.,

& Kelley, K. W. (2008). From inflammation to sickness and depression: When the immune system subjugates the brai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9(1), 46–56. doi: 10.1038/nrn2297

Demirtürk, L., Yazgan, Y., Izci, ?., ?zel, M., To?rol, E.,

Gültepe, M., et al. (2001). The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gastric juice and blood ammonia concentrations and o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cirrhotics. Helicobacter, 6(4), 325–330.

Desbonnet, L., Garrett, L., Clarke, G., Bienenstock, J., & Dinan, T. G. (2008). The probiotic Bifidobacteria infantis: An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antidepressant properties in the rat.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3(2), 164–174. doi: 10.1016/j.jpsychires.2008.03.009

Desbonnet, L., Garrett, L., Clarke, G., Kiely, B., Cryan, J. F.,

& Dinan, T. G. (2010). Effects of the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in the maternal separation model

of depression. Neuroscience, 170(4), 1179–1188. doi: 10.1016/j.neuroscience.2010.08.005

Eutamene, H., & Bueno, L. (2007). Role of probiotics in correcting abnormalities of colonic flora induced by stress. Gut, 56, 1495–1497. doi: 10.1136/gut.2007.124040 Finegold, S. M., Molitoris, D., Song, Y., Liu, C., Vaisanen, M. -L., Bolte, E., et al. (2002). Gastrointestinal microflora studies in late-onset autism.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35(Suppl 1), S6–S16.

Fiori, L. M., Wanner, B., Jomphe, V., Croteau, J., Vitaro, F., Tremblay, R. E., et al. (2010). Association of

第1期梁姗等: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93

polyaminergic loci with anxiety, mood disorders, and attempted suicide. PLoS ONE, 5(11), e1514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15146

Floc’h, N., Otten, W., & Merlot, E. (2010). Tryptophan metabolism, from nutrition to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Amino Acids. doi: 10.1007/s00726-010- 0752-7

Forsythe, P., Sudo, N., Dinan, T., Taylor, V. H., & Bienenstock, J. (2010). Mood and gut feeling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4(1), 9–16. doi: 10.1016/j.bbi.2009.05.058

Fraune, S., & Bosch, T. C. G. (2010). Why bacteria matter in anim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BioEssays, 32(7), 571–580. doi: 10.1002/bies.200900192

Freestone, P. P. E., Sandrini, S. M., Haigh, R. D., & Lyte, M. (2008). Microbial endocrinology: How stress influences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Trends in Microbiology, 16(2), 55–64. doi: 10.1016/j.tim.2007.11.005

Gareau, M. G., Jury, J., MacQueen, G., Sherman, P. M., & Perdue, M. H. (2007). Probiotic treatment of rat pups normalises corticosterone release and ameliorates colonic dysfunction induced by maternal separation. Gut, 56(11), 1522–1528. doi: 10.1136/gut.2006.117176

Gershon, M. D. (1998). The second brai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Gilad, G. M., & Gilad, V. H. (2003). Overview of the brain polyamine-stress-response: Regulation, development, and modulation by lithium and role in cell surviv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23(4-5), 637–649.

Goedert, M., Clavaguera, F., & Tolnay, M. (2010). The propagation of prion-like protein inclusion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33(7), 317–325. doi: 10.1016/j.tins.2010.04.003

Goehler, L. E., Lyte, M., & Gaykema, R. P. A. (2007). Infection-induced viscerosensory signals from the gut enhance anxiety: Implications for psychoneuroimmunolog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1(6), 721–726. doi: 10.1016/j.bbi.2007.02.005

Goehler, L. E., Park, S. M., Opitz, N., Lyte, M., & Gaykema, R. P. A. (2008). Campylobacter jejuni infection increases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the holeboard: Possible anatomical substrates for viscerosensory modulation of exploratory behavior.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2(3), 354–366. doi: 10.1016/j.bbi.2007.08.009 Gruenwald, J., Graubaum, H. -J., & Harde, A. (2002). Effect

of a probiotic multivitamin compound on stress and exhaustion. Advances in Natural Therapy, 19(3), 141–150. Gunnar, M. R., & Donzella, B. (2002). Social regulation of the cortisol levels in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7(1-2), 199–220. doi: Doi:

10.1016/s0306-4530(01)00045-2

Guo, W. -J., Hu, C. -Y., & Zhao, X. -D. (2009). Mental illness in China. The Lancet, 374(9695), 1064–1065. Hameed, S., Dhillo, W. S., & Bloom, S. R. (2009). Gut hormones and appetite control. Oral Diseases, 15(1),

18–26. doi: 10.1111/j.1601-0825.2008.01492.x

Heijtz, R. D., Wang, S., Anuar, F., Qian, Y., Bjorkholm, B., Samuelsson, A., et al. (2011). Normal gut microbiota modulates brai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7), 3047–3052. doi: 10.1073/pnas.1010529108

Hooper, L. V., Wong, M. H., Thelin, A., Hansson, L., Falk, P. G., & Gordon, J. I. (2001). Molecular analysis of commensal host-microb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intestine. Science, 291(5505), 881–884. doi: 10.1126/science. 291.5505.881

Hughes, D. T., & Sperandio, V. (2008). Inter-kingdom signa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their host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6(2), 111–120. doi: 10.1038/nrmicro1836

Hughes, J. R. (2009). Update on autism: A review of 1300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8. Epilepsy & Behavior, 16(4), 569–589. doi: 10.1016/j.yebeh.2009.09.023

Isolauri, E., Kalliom?ki, M., Rautava, S., Salminen, S., & Laitinen, K. (2009). Obesity-extending the hygiene hypothesis. Nestlé Nutr Inst Workshop Ser Pediatr Program, 64, 75–89.

Iyer, L. M., Aravind, L., Coon, S. L., Klein, D. C., & Koonin, E. V. (2004). Evolution of cell-cell signaling in animals: Did late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from bacteria have a role? Trends in Genetics, 20(7), 292–299. doi: 10.1016/j.tig.2004.05.007

JoséSá, M. (2008).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multiple sclerosis. Clin Neurol Neurosurg, 110(9), 868–877. doi: 10.1016/j.clineuro.2007.10.001

Kaur, I. P., Kuhad, A., Garg, A., & Chopra, K. (2009). Probiotics: Delineation of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benefits.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12(2), 219–235. doi: 10.1089/jmf.2007.0544

Kidd, P. M. (2002). Autism, an extreme challenge to integrative medicine. Part 2: Medical management.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7(6), 472–499.

Kobayashi, T., Kato, I., Nanno, M., Shida, K., Shibuya, K., Matsuoka, Y., et al. (2010).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robiotic bacteria, Lactobacillus casei and Bifidobacterium breve, does not exacerbate neurological symptoms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Immunopharmacology and Immunotoxicology, 32(1), 116–124. doi: 10.3109/08923970903200716

Kovacs, G. G., & Budka, H. (2009). Molecular pathology of

94 心理科学进展第20卷

human prion dise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0(3), 976–999. doi: 10.3390/ijms10030976 Lakhan, S. E., & Kirchgessner, A. (2010). Gut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Nutrition & Metabolism, 7(1), 79. doi: 10.1186/1743-7075-7-79

Landa, R., & Garrett-Mayer, E. (2006). Development in infa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6), 629–638. doi: 10.1111/j.1469-7610.2006.01531.x

Lebrun, I., Marques-Porto, R., Pereira, A. S., Pereira, A., & Perpetuo, E. A. (2009). Bacterial toxins: An overview on bacterial proteases and their action as virulence factors. 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9(7), 820–828.

Lee, Y. K., Menezes, J. S., Umesaki, Y., & Mazmanian, S. K. (2010). Microbes and Health Sackler Colloquium: Proinflammatory T-cell responses to gut microbiota promo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 10.1073/pnas.1000082107

Levy, S. E., Souders, M. C., Ittenbach, R. F., Giarelli, E., Mulberg, A. E., & Pinto-Martin, J. A. (2007). Relationship

of dietary intake to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Biological Psychiatry, 61(4), 492–497. doi: 10.1016/j.biopsych.2006.07.013

Ley, R. E., Peterson, D. A., & Gordon, J. I. (2006).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forces shaping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he human intestine. Cell, 124(4), 837–848. doi: 10.1016/j.cell.2006.02.017

Li, W., Dowd, S. E., Scurlock, B., Acosta-Martinez, V., & Lyte, M. (2009). Memor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mice is temporally associated with diet-induced alterations in gut bacteria. Physiology & Behavior, 96(4-5), 557–567. doi: 10.1016/j.physbeh.2008.12.004

Licinio, J., Alvarado, I., & Wong, M. -L. (2002). Autoimmunity in autism. Molecular Psychiatry, 7, 329. doi: 10.1038/sj/mp/4001137

Licinio, J., Mastronardi, C., & Wong, M. L. (2007). Pharmacogenomics of neuroimmune interactions in human psychiatric disorders.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92(5), 807–811. doi: 10.1113/expphysiol.2007.038471

Lin, M. -Y., & Yen, C. -L. (1999).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by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n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47(9), 3661–3664.

Logan, A. C., & Katzman, M. (2005).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robiotics may be an adjuvant therapy. Medical Hypotheses, 64, 533–538. doi: 10.1016/j.mehy.2004.

08.019/c

Logan, A. C., Rao, A. V., & Irani, D. (2003).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Lactic acid bacteria may be of therapeutic

value. Medical Hypotheses, 60(6), 915–923. doi: 10.1016/s0306-9877(03)00096-3

Lowry, C. A., Hollis, J. H., de Vries, A., Pan, B., Brunet, L. R., Hunt, J. R. F., et al. (2007). Identification of an immune-responsive mesolimbocortical serotonergic system: Potential role in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behavior. Neuroscience, 146(2), 756–772. doi: 10.1016/j.neuroscience. 2007.01.067

Lyte, M. (2010). The microbial organ in the gut as a driver of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Medical Hypotheses, 74(4), 634–638. doi: 10.1016/j.mehy.2009.10.025

Lyte, M., Li, W., Opitz, N., Gaykema, R. P. A., & Goehler, L. E. (2006). Induction of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mic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infection with the agent of murine colonic hyperplasia Citrobacter rodentium. Physiology & Behavior, 89(3), 350–357. doi: 10.1016/j.physbeh.2006.06.019

Lyte, M., Vulchanova, L., & Brown, D. R. (2010). Stress at the intestinal surface: Catecholamines and mucosa-bacteria interactions. Cell and Tissue Research, 343, . doi: 10.1007/s00441-010-1050-0

Ledochowski, M., Widner, B., Murr, C., Sperner-Unterweger, B., & Fuchs, D. (2001). Fructose malabsor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plasma tryptopha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36, 367–371. Malaguarnera, M., Greco, F., Barone, G., Gargante, M. P., Malaguarnera, M., & Toscano, M. A. (2007). Bifidobacterium longum with fructo-oligosaccharide (FOS) treatment in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52(11), 3259–3265. doi: 10.1007/s10620-006-9687-y

Malinen, E., Rinttil?, T., Kajander, K., M?tt?, J., Kassinen, A., Krogius, L., et al. (2005). Analysis of the fecal microbiota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with real-time PC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0(2), 373–382. doi: 10.1111/j.1572-0241.2005.40312.x

Messaoudi, M. l., Lalonde, R., Violle, N., Javelot, H., Desor, D., Nejdi, A., et al. (2010). Assessment of psychotropic-like properties of a probiotic formulation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R0052 and Bi?dobacterium longum R0175) in rats and human subject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05, 755–764. doi: 10.1017/s0007114510004319

Miller, G. (2009). Neurodegeneration. Could they all be prion diseases? Science, 326(5958), 1337–1339.

Mullard, A. (2009). Microbiology: Tinker, bacteria, eukaryote, spy. Nature, 459, 159–161.

Neufeld, K. -A., & Foster, J. A. (2009). Effects of gut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精神疾病相关概念 精神疾病(或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与精神发育迟滞。 二、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生物医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还原论,即认为所有疾病均可线性地还原到某一病因或发病机制。在这一观点指导下,人们将那些“有明确病因的”,“有组织形态改变或明确发病机制的”疾病归于器质性疾病,而将那些未能找到肯定的病因和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疾病归于功能性疾病。然而,新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类不但是生物学的人,同时还是心理的人和社会的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使人们认识到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在内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中某一因素为主的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一般认为,功能性疾病患者遗传到的是亲代的易感素质,不但包括同种疾病的易患趋向,也包括病理心理和生理素质。 2.理化生物性因素 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的感染,中毒,外伤,癌瘤,缺氧,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血管与变性疾病等,以及高温中暑,放射线损伤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引起精神障碍。例: 梅毒螺旋体如进入脑内可致神经梅毒→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如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脑内→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 3.素质因素 (1)心理素质:是气质和在其背景上形成的性格,其本身不是致病因素,但不良或易感的心理素质,在有 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下,易于出现精神障碍。例: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癔症,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容易罹患强迫症,分裂样人格障碍者易患精神分裂症。 (2)生理素质 4.机体的功能状态 本身不是发病原因,但不良的功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 儿童神经症,青年期的癔症,经前期紧张与月经周期性精神障碍,产褥期精神障碍,更年期神经症与精神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的发生,与不同性别,年龄的特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二)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因素:指个性,认知与价值系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2.社会因素:指政治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常见与健康有关心理社会因素是外在的生活事件和内在的需要受挫与动机冲突。 三.精神疾病的分类(郝伟.精神病学。2001) (一)概述 必要性: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生尚未找到明确的主要原因,其中既有遗传与素质因素作为远因或素质性因素,又有生物性或社会,心理因素作为近因或促发因素,以及当时削弱了的功能状态或诱发因素。这是由大脑本身的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复杂性两方面决定的。这决定了精神疾病分类

-中医治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精)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病患者的症状 1、性格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 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 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 4、行为改变: 有的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6、敏感多疑: 如有人怀疑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含沙射影的针对他,甚至认为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与他有关;有人感觉自己 的同事、邻居、甚至父母兄弟害他,恐惧不安;有人觉得周围一切事变得对他不利,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等。这种人对自己的观念常坚信不疑,别人的劝说、解释都不能改变他的观点。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 精神病的表现 (1思维障碍: 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驰、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精神病症状还有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这是常见的精神病的症状。 (2感觉障碍: 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足等。 (3记忆障碍: 这种精神病的症状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4知觉障碍:

精神病学习题集-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病学习题集-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 3.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熟悉诊断标准中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1.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2.了解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3.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了解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E.CCMD-3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 5.首次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严格划分,取消了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肢解了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 A.DSM-Ⅲ B.RDC C.DSM-Ⅳ D.ICD E.CCMD-3 6.关于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彼此间进行交流 B.有利于对精神障碍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预防 C.有利于认识疾病的规律,预测疾病的转归

精神疾病的种类

现代人们对精神病的认识并不多,但是由于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出现精神疾病的几率增加,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认识精神疾病下面广州协佳医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精神疾病: 感知觉障碍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 在精神科,面对的患者是千差万别的,感知障碍可能发生在不同水平;但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相比较,障碍常发生在综合程度较高的水平。换言之,从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到分析信息时的情感和意志,精神科的感知障碍会影响信息分析的各个过程,包括感觉障碍和知觉障碍两个部分。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知觉障碍常见于精神疾病。 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症,包括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内感性不适当。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由感觉阈值降低或强烈的情绪因素所致。临床表现为患者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反应特别强烈、难以忍受,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多见于丘脑或周围神经病变,精神科常见于神经衰弱、疑病症、焦虑症等。 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谵妄或其他类型的意识障碍,精神科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 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喉部阻塞感、腹部气流上涌、内脏扭转或牵拉疼痛等。多见于疑病症、分离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 知觉障碍:常见的知觉障碍有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错误感知。出现错觉的前提是有客观刺激的存在,我们熟知的“风声鹤唳”、“杯弓蛇影”都属于错觉。错觉可发生在一下四种情况: 1、感觉条件差使感觉刺激的水平降低时,如光线暗淡时将挂着衣服的衣架错认为是一个人。 2、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感知的清晰度下降时,如专心读书时听见响声以为有人叫自己。 3、意识障碍使意识水平下降时,如谵妄时将输液皮条当成蛇。 4、情绪因素处于某种强烈的心境状态时,如恐惧、紧张、期待时将陌生人看成熟悉的人。错觉可在正常人中出现,如光线暗淡、情绪紧张或处于期待状态时出现错觉,但条件改善或解释后,很快意识到错误,并能及时纠正。 病理性错觉常因意识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产生,患者常坚信不疑,并伴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容易及时纠正。病理性错觉多见于谵妄和躯体疾病,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这几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希望通过我的总结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神疾病,通过对它的认识从而能够很好的避免给自己带来伤害,也同时让更多的人及时进行疾病的治疗。

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犯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即为精神病。 2、与精神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中的几个常见病症,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及某些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等均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素质因素: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与躯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背景等之间的联系;年龄与性别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时期,45-50岁的更年期所特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精神病,癔病一般多见于女性。 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为5.69‰,占精神病院人数的60-80%。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实现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连,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完整版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 1 联想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思维联想散漫,缺乏目的性、连贯性,具体性和现实性;严重者甚至表现句与句,词与词之间无任何逻辑关系,显破裂性思维,或表现为中心思想无法捉摸,缺乏实效的空洞议论(诡辩症);或病理象征思维和语词新作。2、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起特点是内容离奇荒谬,缺乏系统性,具有泛化趋势,或呈原发性妄想。常见的妄想有关系、被害、夸大、嫉妒和钟情妄想等。 3、幻觉:较常见,以言语性幻听多见,如经常出现评论性或争论性 幻听,命令性幻听和思维化声,则更具有特征性和诊断价值。 4、情感障碍多为情感淡漠,也常出现与客观刺激和内心体验不相称或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即情感不协调或情感倒错。 5、行为障碍可表现为行为愚蠢、幼稚、怪异,或出现紧张症状群(如缄默、刻板动作、模仿动作、违拗、作态、或木僵),无目的冲动行为。 6、被动体验如内心被揭露感,被控制体验,思维被播散,思维被插入,思维被夺和思维中断,常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7、意志减退较发病前明显孤僻、懒散、退缩、被动,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要求,对基本的日常活动缺乏主动性。有的还可出现意向倒错或矛盾意向。 【诊断要点】 临床上患者首先要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诊断标准,且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单纯型起病缓慢,病程至少2年。若精神病症状学标准符合,而病程不符合上述病程标准时,则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严重程度标准要求患者的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因此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个人史和现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诊断时应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以及由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中医治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精)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病患者的症状 1、性格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 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 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 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 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 4、行为改变: 有的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 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 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 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康复题库1-0-4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康复题库1-0-4

问题: [单选]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B.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C.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D.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E.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应力争达到完全缓解

问题: [单选]下述不符合急性肾炎病理改变特征的是() A.A.肾小球上皮侧驼峰样沉积物 B.B.弥漫内皮系膜细胞增生性病变 C.C.IgG沉积 D.D.多形成新月体 E.E.可见白细胞渗出

问题: [填空题]严重酸中毒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微血管()。 https://www.sodocs.net/doc/3f2183329.html,/ 性感女明星

问题: [单选]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A.局部红肿,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 B.水疱较饱满,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 C.水疱较小,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 D.水疱扁平,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 E.创面无水疱,感觉消失,皮温低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患儿,男,8个月,出生后6个月内发育正常,近2个月出现面黄、呆滞、坐立不稳。体格检查:四肢及唇、舌抖动、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Hb85g/L,RBC2.5×10/L,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A.呆小病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C.婴儿痉挛症 D.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苯丙酮酸尿症

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得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得制定,就是精神病学领域近20年所取得得重大进展之一,它一方面促进了学派间得相互沟通,改善了诊断不一致得问题,有利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在探讨各种精神障碍得病理生理及病理心理机制、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得影响以及新药研制、 临床评估与合理用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精神障碍分类得目得 疾病分类学得目得就是把种类繁多得不同疾病按各自得特点与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统。精神障碍得分类就是将纷繁复杂得精神现象,根据拟定得标准加以分门别类得过程.其意义在于:促进相互交流、合理得治疗与预防及预测疾病得转归。?二、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分类就就是按某种规则将事物纳入一种类目系统得方法.疾病分类得基轴有多种,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就是医学各科所遵循得基本原则.但在精神医学实践工作中,只有10%左右得精神障碍病例得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左右得病例则病因不明。因此精神障碍得诊断与分类,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得原则。目前精神障碍分类得基轴主要就是依据症状表现。但必须指出,这种诊断只能反映疾病当时得状态,若主要症状改变,诊断可能随之改变,而且病因不同但症状相似得不同疾病会得出相同得诊断,但症状学分类有利于目前得对症治疗。?三、精神障碍得诊断标准 由于大部分精神障碍缺乏客观得诊断指标,不同得医师对同一疾病得理解与认识又有差异,导致临床医师对同一病人得诊断一致性差;而诊断不一致使研究结果无法比较与难以解释,这一直就是困扰功能性精神病研究得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定统一得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意义重大。 诊断标准就是将疾病得症状按照不同得组合,以条理化形式列出得一种标准化条目.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与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就是最基本得,又分必备症状与伴随症状。下面以我国目前得精神分裂症得诊断标准为例,说明各种标准得意义. (一)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1.反复出现得言语性幻听; 2.明显得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得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得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得意志减退或缺乏.?(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三)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与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得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得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得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得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四、多轴诊断 所谓多轴诊断就是指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得一种诊断方式。1975年Rutter首先提出儿童精神障碍得多轴诊断,Ottessen提出四轴诊断,即症状学、严重程度、病程、病因(躯体得、心理得、多种因素、原因未明)诊断精神障碍.在DSM系统中,从DSM-III开始使用多轴诊断,目前使用得DSM-IV共有5个轴,分别为:?轴I:临床障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人随访工作制度 1、对于纳入项目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 2、每次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3、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药物不良反应或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4、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 5、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 在街道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 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 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 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 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04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 3.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4.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掌握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基本概念。 2.了解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熟悉诊断标准中的主要指标。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了解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了解美国现行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3.了解我国目前所用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了解CCMD-3的主要分类类别。 三、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 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发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人的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 2、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联,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3)无故出现情绪低落或特别高兴,或脑子想问题困难,或突然脑子里涌现出许多事情。

6、患精神病后应怎么办?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急性期,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就诊,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但必须终身服药。 什么是重度精神病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一、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神经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常呈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精神病同“感冒”、“肺炎”、“胃溃疡”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国约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 二、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咨询: 1、性格改变:如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2、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故自笑等。 3、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湎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5、行为怪异: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6、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过度强调自己头痛、失眠、易用疲劳等。 三、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四、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 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020年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课件)

2020年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课件)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0)器质性精神障碍(00)阿尔茨海默(Alzhe imer)病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9)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1)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21)偏执性精神障碍 (2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3)感应性精神病 (24)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9)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30)躁狂发作 (31)双相障碍 (32)抑郁发作 (33)持续性心境障碍 (39)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40)癔症 (41)应激相关障碍(42)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43)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50)进食障碍 (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52)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60)人格障碍 (61)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62)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70)精神发育迟滞(71)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72)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73)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74)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75)广泛性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80)多动障碍 (81)品行障碍 (82)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83)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84)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85)抽动障碍 (86)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 (89)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重性精神疾病分类

重性精神疾病可分6类 一、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 (1)联想障碍(2)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 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 诊断要点: 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 (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 (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至少持续存在2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 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持续性病程,至少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

精神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精神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导语:精神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障碍类型,一直是饱受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所诟病,但殊不知,之所以精神障碍不容易康复,是因为精神障碍的种 精神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障碍类型,一直是饱受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所诟病,但殊不知,之所以精神障碍不容易康复,是因为精神障碍的种类比较多,治疗方法比较困难,我们需要对精神障碍进行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就精神障碍类型的救治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针对精神障碍的不同类型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这才能有效抑制精神障碍的蔓延,并给精神障碍以康复的希望。下面是对精神障碍分类的介绍。 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如下: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躯体感染、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疾病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鸦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所致精神障碍;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食物(如蕈类)所致精神障碍;有机化合物(苯、有机磷等)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等。 4、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如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环性心境障碍等。 5、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症;心理创K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6、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如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与醒觉障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精神病的患病率一直在逐年上升,这和大家生活中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无关系,但是压力只会导致大家患上精神病的其中一种原因,导致大家受到精神病困扰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论是哪一种因素所导致的精神病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家属也不要忽视做好护理才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对待精神病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对待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的临床表现和应对事物的能力,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从言语和行为上引导精神病人,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减少病症的复发率。 二、家庭辅助治疗:家庭治疗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家属来观察患者行为。另外,精神治疗技术性很强,都是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来决定,家属绝不能因为精神病人有好转就不再治疗了。 三、集体治疗: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集体治疗是以群体为中心,在精神病人间形成一种互助关系,包括集体咨询、集体心理教育,从而来提高精神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四、学会接触病人的技巧:不要一上来就问病人脑子里都想什么,这样,病人肯定不会和你交谈,相反,还可能激惹病人发火、冲动、大闹,或叫嚷:你要干什么?你要我谈什么?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要先从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开始,装作若无其事地与病人聊天才好。 据悉,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利用立体定向的三维坐标原理及计算机对神经影像的图像处理技术,可实时显现患者颅内任意结构的神经位置,准确指示术前预设的靶点区进行手术,能对颅内针尖大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采用最佳路径及最小创伤,在最大程度上修复患者颅内病变神经,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神经功能,避免功能区损伤,保证了手术治疗的安全可靠,不需开颅,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仅风险小,还没有发现后遗症和并发症。 治疗精神病权威专家杨俊国主任告诉我们:传统的精神病治疗方法虽多,却只能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病复杂多样、容易反复,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只能是控制,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却可以针对病症从根本治疗,一次性治愈疾病,达到传统精神病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精神病会造成患者精神压力大,长久受到精神病的困扰还会导致患者精神崩溃,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的精神病还会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属在清楚了解“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这个问题之后,一定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精神病的护理才行,祝愿精神病患者可以及早康复。

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关于DSM-IV的介绍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订《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后来称之为DSM-Ⅰ。1968年制订了第二版,DSM-Ⅱ。从1974年着手制订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Ⅲ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于美国的、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说来,不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1987年APA又修订出版了DSM-Ⅲ-R.但是,精神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所以从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DSM-Ⅳ的制订。 在历届主席的支持下,APA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DSM-IV制订工作组,主席为Allen Frances,副主席为H.A. Pincus,共有Nancy C. Andreasen与R.L.Spitzcr等27名成员。下设13个起草小组,每组5~12人,各负责起草一个部分。 组长分别是:焦虑性障碍,M.R.Liebowitz; 谵妄、痴呆、及遗忘,G.J.Tucker; 首次诊断于童年期的精神障碍,D.Shaffer与M.Campbell; 进食障碍,B.T.Walsh; 心境障碍,A.J.Rush; 多轴诊断,J.B.W.Williams; 人格障碍,J.Gunderson; 月经前精神障碍,J.H.Gold;

适应性障碍等,R.E.Hales; 精神分裂症,N. C. Andrcasen; 性障碍,C.W. Schmidt; 睡眠障碍,D.J.Kupfer; 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A.Schuckit。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重新分析已有的资料数据。起草后,将草稿交50 ~100位顾问专家征求意见(包括我国杨德森教授)。同时又征询了60多个有关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护理学会等)的看法;也与WHO的ICD—10制订小组交流意见、APA 又在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杂志上辟专栏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了12次现场测试,共计70余单位参加,涉及6000余病例。2年前,APA出版了一本“DSM-Ⅳ意见选择书”,广泛征求世界各国专家的看法。1993年最后定稿,1994年5月正式出版。 为了提供我国精神卫生上作者学习参考,我们把DSM一Ⅳ主要类别的诊断标准译成中文,作为本刊的增刊,最后还附上“鉴别诊断”(Dicision Tree),供实际临床应用时参考。 在原书序言中,关于什么叫精神障碍,有一段相当详尽精辟的定义,现附译后:“精神障碍是发生于某人的临床上明显的行为或心理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伴有当前的痛苦烦恼Distress)(例如,令人痛苦的症状)或功能不良(disability)(即,在某一个或一个以上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或者伴有明显较多的发生死亡、痛苦、功能不良.或丧失自由的风险。而且,这种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不是对于某一事件

精神病的分类有哪些

辽宁省精神卫生防治基地 精神病的分类有哪些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面对精神疾病患病率如此之高、危险性如此之大,我们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那么,精神病的种类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精神科专家王文宝的详细介绍: 1.思维破裂: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2.幻觉妄想: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3.行为的异常:行为怪异让人无法理解,喜欢独处、不适宜的追逐异性,不知廉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时常发呆、蒙头大睡、四处乱跑,夜不归宿等。 4.敏感多疑:对任何事情比较敏感,总认为有人针对自己。甚至有时认为有人要害自己,从而不吃不喝。 5.性格改变:原本活泼开朗爱玩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独自发呆,不与人交往,爱干净的人也变的不注意卫生、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和患病之前的性格完全相悖。 6.语言表达异常:连最简单的话语都无法准确称述,与之谈话完全感觉不到重心。在谈话中说一些无关的谈话内容,使人无法理解。 我们了解,精神病现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因此,在生活中一旦发现患有精神病需要及时就医,避免盲目对照、自行治疗。精神病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家属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耐心护理。同时,患者及家人要时刻保持清醒,避免走入治疗误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