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E-mail: jos@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

Journal of Software, Vol.21, No.4, April 2010, pp.827?837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 doi: 10.3724/SP.J.1001.2010.03516 Tel/Fax: +86-10-62562563

? by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江勇1+, 胡松华1,2

1(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 518055)

2(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

Rendezvous Multicast: 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MPLS QoS Multicast

JIANG Yong1+, HU Song-Hua1,2

1(Graduate School of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5, China)

2(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jiangy@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

Jiang Y, Hu SH. Rendezvous multicast: 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MPLS QoS multicast. Journal of Software,

2010,21(4):827?837.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1000-9825/3516.htm

Abstract: IP multicast and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e proposed to support emerging network

applications effectively, extending current IP routing and switching mode in different ways. It is still in progress to

combine IP multicast with MPLS properly. In this paper, a novel architecture, called Rendezvous MPLS Multicast,

is proposed to support IP multicast in MPLS networks and to have the scalability of multicast routing, to achieve the

label space reduction, and to solv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A two-layered structure of control

plane without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s is implemented by overlaying novel service control plane over the existing

routing control plane to support multicast state aggregate.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planes is formulated to

support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Moreover, the label distribution process for MPLS P2MP (point to

multi-point) connection, with RSVP-T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protocol, is extended to

support aggregate of multiple label switching paths with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guarantee of quality of service. An

algorithm of selecting Rendezvous Routers for Rendezvous MPLS Multicast has been presented. A test-bed with

Linux-based implementations of MPLS multicast router and IP multicast service control system has also been

constru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its efficiency in terms of label space reduction and multicast traffic

balancing, with the whole system adapting to the dynamic change of group members and network topology.

Key words: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IP multicast;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plane; P2MP (point

to multi-point); RSVP-T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Linux

摘要: 为支持新兴网络应用,IP组播(multicast)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分别从不同方向扩展

了当前的IP路由和交换模式.MPLS和IP组播的结合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MPLS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组播面临着

标签资源匮乏、组播路由状态的可扩展性以及具体实现上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汇聚方法的新型MPLS

?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0503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6AA01Z2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Received 2008-04-24; Revised 2008-08-07; Accepted 2008-10-27

828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 V ol.21, No.4, April 2010

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提出在现有的路由控制平面上叠加一层面向IP组播服务的控制平面,取代组播路由协议并支持组播聚集,形成2层控制平面结构.定义了两平面之间的协作和交互方式,并通过扩展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P2MP(point to multi-point)协议,在新的体系结构中融合了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另外,还探讨了汇聚组播中基于距离约束选择汇聚路由器的算法,实现了基于Linux的MPLS组播路由器和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并组建了实验平台.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汇聚组播的双平面网络控制结构能够适应组播用户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能够有效节省MPLS标签资源,平衡网络中组播流量的分布.

关键词: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IP组播;服务质量;控制平面;P2MP(point to multi-point);RSVP-TE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Linux

中图法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 A

如何优化网络资源利用,如何在IP网络中支持服务质量保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此为目标,IP组播(multicast)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从不同方向上扩展了当前的IP路由和交换模式.

IP组播[1,2]与IP广播、单播相对应,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分组传递模式.IP组播与单播相比,其主要优势是:

1) 当源主机同时向多个目的主机分发数据时,能够有效缓解源主机的带宽瓶颈;

2) 由路由器复制分组,能够减少链路重复占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IP组播被认为是支持新兴流媒

体应用(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TV等)的重要手段[3,4].

MPLS[5,6]对现有基于IP的分组路由和交换模式做出了重大改进,融合了面向连接和IP路由这两个特性,支持流量工程和服务质量控制.然而在当前,MPLS除了在承载IP单播方面发展得相对成熟之外,在支持其他服务上仍然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其中,MPLS对IP组播的支持和MPLS网络中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针对MPLS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组播在体系结构上面临的标签资源匮乏、组播路由状态的可扩展性以及具体实现上的困难,提出了新的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实现了基于Linux的MPLS服务质量组播系统.新的组播体系结构通过单条路径共享和汇聚的方法节省MPLS标签资源,克服了基于分发树的聚集组播[7,8]中存在的带宽浪费问题,适用于大量组存在且组成员不断变化的情况.新的组播体系结构在现有的路由控制平面之上叠加了面向组播服务的控制平面,用以取代组播路由协议,避免了IP组播路由状态的可扩展性问题.我们扩展了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P2MP(point to multi-point)[9]标签分发过程,用于建立基于汇聚组播的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简称LSP),并为新的组播体系结构融合了服务质量保证能力.

我们实现了Linux环境下的MPLS组播路由器和MPLS组播服务控制系统,组建了实验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双控制平面的组播体系结构虽然在节省MPLS标签资源这一单项指标上落后于聚集组播,但在标签资源和带宽资源整体性能上却优于聚集组播,并且能够适应组播组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

本文第1节综述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第2节描述新型MPLS组播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RSVP-TE 协议扩展模块的实现.第3节通过实验和模拟对比我们提出的汇聚组播、基于RSVP-TE P2MP非聚集组播、聚集组播三者的性能.第4节总结全文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 相关工作

IP组播虽经多年研究,依旧面临很多困难[10].文献[11]从ISP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组播协议,认为主要困难是:1) 组的管理、接纳控制等尚未进行规范;2) 组播地址分配与位置无关,导致聚集困难,而且组播地址数量有限,很难解决地址重复的问题;3) 组播对网络安全的影响远大于单播;4) 组播应用只对网络运营商和内容发布者有利,而对接收者没有吸引力;5) 目前组播路由协议与现有的Internet核心无状态模型不符.

尽管如此,IP组播的研究仍从两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1) 多点通信模式对于支持新兴应用是必要的;

2) 使用网络层组播方法时需要对路由状态、多点之间的连接加以管理,避免对现有网络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

江勇等: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829

应用层组播[12]有了较快发展,在缓解源主机的带宽瓶颈上部分地满足了一些流媒体应用的需求,但在防止重复消耗带宽上却没有发挥出组播的优势.因此,网络层的组播仍有重要意义,但却需要引入新的思路.

在MPLS网络中,承载IP组播的基本方法是建立P2MP和MP2MP(multi-point to multi-point)的标签交换路径,主要有两个实现难点:一是需要一种映射机制把IP组播分发树映射到MPLS多点连接上;二是需要一种信令机制建立多点连接.在设计和实现这两种机制时,都要考虑如何避免基于IP网络的组播所面临的问题.而且MPLS网络中的标签也是一种有限资源,使用的标签数量会影响路由器对MPLS帧转发的速度[13].

在MPLS信令机制方面,文献[9]使用不依赖组播路由协议的信令机制建立P2MP连接,该机制通过扩展RSVP-TE[14]来实现,可建立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P2MP标签交换路径.然而,在存在大量组播组的情况下,只依赖该机制会消耗大量的标签资源.文献[9]没有给出组播分发树的映射机制.在映射机制方面,文献[7]提出了聚集组播方法,通过把组和分发树从概念上分开,提出用一个分发树为多个组传递数据.这种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核心网络中的组播状态,减少标签资源的消耗,但是存在着带宽浪费的问题,当组和分发树之间不完全匹配时,一些组只是分发树的真子集,分发树会把组的流量传递到没有组成员存在的主机上.虽然文中提出为这种漏匹配建立多个分发树并把漏匹配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但当组中的成员发生动态变化[15]时,仍然会产生带宽浪费,且组在多个分发树之间迁移会带来显著的协议开销.

文献[8]模拟了聚集组播在MPLS网络中的性能,文中引入了一个管理实体Tree Manager,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在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 switching router)上建立组播转发状态,在边界路由器LER(label edge router)上建立组播流到LSP的映射.文献[16]使用RSVP-TE协议为IP组播建立MPLS P2MP标签交换路径,使用NIMS(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控制实体在LSR和LER上建立MPLS状态.

文献[17?19]提出了用合并(merge)和非对称隧道(asymmetric tunneling)的方法,减少标签资源节约.其基本思想包括:1) 对于多条到达同一个目的地的LSP可以用合并的方法,共用尾部的一段LSP;2) 对于到达不同目的地的LSP可以用标签栈的方法,构造多个层次的LSP,逐段共用底层的LSP.这种方式与ATM网络中的VCC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和VPC(virtual path connection)两层虚拟拓扑之间的映射有相似之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聚集LSP,但却被认为是NP难问题[20],目前只有启发式算法,而且其中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比较困难,有待进一步探索.

2 设计和实现

2.1 基本思想

当前解决MPLS服务质量组播的方法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只有针对个别目标的算法和模拟结果,缺乏整个体系结构上的实际支持.没有说明如何收集需要的

信息、如何建立标签交换路径、如何与主机交互;

2) 引入控制实体[7,21?24]后,控制平面的功能设计不够合理.集中式的控制实体通常较难准确、及时、连

续地获取网络实时流量信息;

3) 聚集组播中基于分发树的聚集粒度较大,虽然能够有

效减少标签资源消耗,但却存在带宽浪费现象,而且

当组的成员发生变化时,原来聚集在一起的一致的组

会变得不一致.

我们认为,这些困难可以通过重新设计组播的体系结构来

克服.我们推广了控制实体的思想,引入了服务控制平面,组成一

个两层的MPLS控制平面,如图1所示.数据转发平面和路由控

制平面与现有路由器的体系结构一致,数据转发平面负责MPLS 帧的转发,路由控制平面由分布在各路由器上的控制实体组成,Fig.1 Logical structure of MPLS network 图1 MPLS网络的逻辑结构

830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 V ol.21, No.4, April 2010

运行着现有的路由协议[25,26]、标签分发协议[14,27].叠加的服务控制平面是面向具体服务的控制实体,负责收集和处理具体服务的信息,实现面向特定服务的优化,如组播聚集,再利用路由控制平面里信令协议、路由协议构造出需要的数据传递路径.

服务控制平面的思想源自现有的Tree Manager,NIMS,不同之处在于,我们重新规划了控制平面的功能和控制平面间的交互.上述控制实体直接在路由器建立分发树的状态,没有考虑到与现有标签分发过程和服务质量控制过程的融合,因此依赖于网络的实时状态信息,实现也较为困难.我们应用服务控制平面的思想,控制实体只保留与IP组播服务直接相关的信息,把有突变特性的网络实时状态放在路由控制平面中,因此控制实体只记录组的分布、组聚集策略,分发树的实际建立由路由控制平面完成.

双层控制平面的组播体系结构具备一些优点:

1) 避免了在路由控制平面引入过多的特定服务的信息.我们认为,IP组播路由协议试图在路由控制平

面引入组播组的分布等组播状态信息,造成组播路由不仅依赖于单播路由协议而且受到组播组动态

变化的困扰[28],支持大量组时协议开销急剧增加;

2) 我们设想在路由控制平面只反映出网络的本质特性,放入基本的、面向网络的控制元素.对MPLS网

络而言,IP路由协议和面向连接的信令协议体现了MPLS的主要特点,其他如组播、任播等都可以通

过在服务控制平面增加控制实体实现,新的服务只需要扩展服务控制平面;

3) 服务控制平面能够完成针对特定服务的优化,本文中提出的汇聚组播方法对组播的聚集能够有效减

少标签的消耗,能够适应网络状态和组的动态变化,并融合了服务质量控制能力.

服务控制平面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集中式的,由存储资源丰富和较强数据处理能力的工作站来实现,这样能够有效地缓解路由控制平面上内存、计算能力等资源不足的问题.集中式服务控制平面的一个缺点是单点故障,但是我们认为可以用集群、分布式处理、冗余备份等方法增强其可靠性,而且服务控制系统不负责分组转发,对网络的实际影响是很有限的.

2.2 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的体系结构

2.2.1 IP组播服务

支持IP组播的MPLS网络中,物理实体主要是路由器(LER,LSR)和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为了完成组播服务,入口和出口LER通过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29]获取组在本地的分布,然后通过驻留在LER上的服务控制系统接口,把这些信息传递到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从所有LER上收集网络中所有组在网络中的分布,计算出基于汇聚方法的LSP聚集策略和服务质量控制策略,然后把这些策略返回给LER.LER上的RSVP-TE信令协议模块基于这些服务策略,通过本地路由模块(最短路径路由或约束路由[25,26])构造出需要的标签交换路径.同时,RSVP-TE信令过程把服务质量保证技术和标签分发融合在一起,既可以提供基于每次连接的集成服务[30],也可以作为区分服务的接纳控制过程.

体系结构的层次模型如图3所示,分为:

1) 应用层的交互.位于用户主机上的组播应用进程与组播内容提供者设置的控制服务器之间进行单播会话,协商组播地址、认证、授权等信息;

2) 网络层的用户网络信令交互.组播应用进程建立到组播地址的Socket连接,操作系统会与本地组播路由器进行IGMP会话.本地组播路由器通过IGMP协议获取组在本地的分布,并通过服务控制协议把这些信息传递到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为MPLS网络生成组播聚集策略和服务质量控制策略;

3) 网络层的网络信令交互.本地组播路由器基于服务策略,通过标签分发协议和路由协议构造穿越MPLS 网络的标签交换路径.

江勇 等:汇聚组播:新型MPLS 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831

Multicast data path Group member Fig.2 IP multicast in MPLS networks 图2 支持IP 组播的MPLS 网络

Fig.3 Layers of MPLS multicast architecture

图3 MPLS 组播体系结构分层

2.2.2 汇聚组播

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提供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组播的聚集,减少

标签资源的消耗.我们提出的聚集方法称为汇聚组播RMM(rendezvous

MPLS multicast),如图4所示.

基本思想是:在网络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汇聚路由器,从汇聚路由器

到出口LER 之间的标签交换路径LSP 为所有组共享,因此对每个LER

只需建立一条LSP 就可以为所有组传递.这种方法比当前的基于分发

树和分发子树的聚集有两个优势:1) 没有带宽浪费;2) 适应组的动态

变化.付出的代价是LER 与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之间的交互增加了用

户加入组播组的延迟.我们的考虑是:LER 与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之间

的交互采用的是端到端的通信机制,而不是传统的组播路由协议(PIM-

SM,CBT).RSVP 这样的逐跳处理,在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有足够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处理延迟可以忽略,所以这段延迟只相当于为组播路由协议增加了一跳的距离,是可以接受的.

令网络中边界路由器(LER)的数量为N r ,组播组(multicast group)的数量为N g ,那么RMM 中标签交换路径LSP 的数量级为O (N r ),不聚集时路径数量级为O (N g ),当N g >>N r 时,RMM 相比于不聚集的优势是显著的.聚集组播[7]中路径的数量级在理想状态下为O (1),因为只有一棵覆盖整个网络的树.但是,因聚集组播造成的带宽浪费Fig.4 Rendevous MPLS multicast 图4 汇聚组播RMM

Application layer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etc.)

Multicast service (establishment and aggregation of distribution trees, etc.)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s, routing protocols MPLS data forwarding engine

832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 ol.21, No.4, April 2010 也是显著的.而对于一些类似的子树聚集的方法,也是用带宽资源置换标签资源.同时,因为子树的可能数量是 LER 集合子集的数量,达到(2)r N O .聚集组播的改进算法中提出为组播树的聚集施加约束,如果带宽浪费超出约束,则新建分发路径.最坏情况下,这种策略产生的分发树的数量级也达到(2)r N O .而且,组的分布通常是变化 的[15],组在不同分发路径上迁移的开销也是显著的.在我们提出的RMM 方法中,由于是单条路径的共享和聚集,组的动态变化只需在汇聚点切换即可.

RMM 算法的一个关键之处就是选择合适的汇聚路由器,这与组播路由协议(PIM-SM,CBT)有类似之处.但是,由于我们采用了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掌握了组的分布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所以能够优化汇聚路由器选择算法.优化的目标可以是网络中的流量分布、组播代价等.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汇聚路由器选择算法,选择到与LER 集合平均距离最近的汇聚路由器.本文中,我们使用跳数作为距离的度量值,因为跳数越小,LSP 占用的网络资源越少.

2.2.3 汇聚路由器选择算法

我们利用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选择汇聚路由器,克服了困扰IP 组播路由协议的汇聚点选择问题.

汇聚路由器的选择取决于网络的拓扑、参与组播的边界路由器集合、网络优化的目标.网络优化目标是设计和评价选择算法的依据,可以是网络流量平衡或与平均距离最短.本节中,我们提出基于距离约束的最短距离选择算法,其中距离的度量是跳数(hop).一条路径的跳数越少,占用的网络资源越少.图5给出了距离约束选择算法的伪码描述,图6是该算法的基本思想.

Fig.5 Selection algorithms of redevous router under constraints of distance

图5 距离约束的汇聚路由器选择算法

显然,在连通图中,如果D hop ≥?GloableDiameter /2?,其中,D hop 是汇聚路由器距离边界路由器最大跳数且0

直观地看,聚集组播会把组播流量集中在该汇聚路由器周围,容易超出局部容量,而且由路由器失效带来的影响较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个解决办法是收敛到多个局部的中心节点上.因此给定D hop ≥ ?LocalDiameter /2?,LocalDiameter 是局部网络的直径.实验中,D hop 采用经验值30.

Assumptions: N r nodes, N e edge nodes denoted as 0,1,…,N e ?1 Input: Set of edge nodes LERSet , Network topology repersented by an adjacency matrix ,()r r adj i j N N M a ×= where a i ,j denotes the adjac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node i and node j ,

Max distance (hops) D hop ; Output: Set of rendezvous nodes, CandidateSet . Algorithm:

CandidateSet =LERSet ; //Initialization for (each node i in CandidateSet )

for (j =0 to N r ) M [i ][j ]=M adj [i ][j ]; /*ith row denotes the candiate node i*/ While (1) {

for (each node i in CandidateSet ) { find adjacent nodes j , subject to Distance (i ,j )?D hop ;

M [i ][j ]=1; } //broad search the M matrix from i th node, to find the adjacent node j to which the distance is less then D hop for (j =0 to N r ){

[][]r

i ItoN M i j =∑; //sum M by column and obtain a vector with N r elements }

if (max([][]r i ItoN M i j =∑)==1) break; //exit of the algorithm

get j , subject to max([][]r i ItoN M i j =∑); /*the node j cover the maximum number of nodes */ put j into CandidateSet ; remove any node i from CandidateSet , with M [i ][j ]=1; }

江勇等: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833

Fig.6 Distance constraints of redevous router

图6 汇聚路由器的距离约束

2.3 实现

我们实现了一个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原型系统,Linux网络内核中的MPLS代码基于开源项目MPLS-Linux[31],增加了组播模块.因为本文提出的体系结构和算法不依赖于硬件结构,所以我们的设计同样适用于分布式交换路由器.

路由器实现上分为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两部分.数据平面以MPLS-Linux代码为基础增加了组播转发模块,并提供了配置接口.控制平面中,路由协议处理和RSVP-TE标签分发协议处理属于路由控制平面,IGMP协议和服务接口模块属于我们提出的服务控制平面.

IGMP协议模块处理IGMP消息,维护本地组播接口(virtual interface,简称VIF)、组播路由块(multicast forwarding cache,简称MFC),并把组标识(IP组播地址){GroupID}传递到服务接口模块.服务接口模块收到{GroupID}后,连同本地LER的标识{LERID}组成消息{GroupID,LERID,qosmetric}传递给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实验中,由于IGMP还不能传递服务质量参数,而且主流操作系统的Socket接口都不支持服务质量参数,所以我们的qosmetric暂时由本地路由器按物理接口指定.

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收集组的分布和服务质量参数后,产生组播聚集策略和服务质量控制策略.服务策略形如:

RRID1{(ERID11,qosmetric11),(ERID12,qosmetric12),…,(ERID1n,qosmetric1n)};

RRID2{(ERID21,qosmetric21),(ERID22,qosmetric22),…,(ERID2n,qosmetric2n)};

RRID n{(ERID n1,qosmetric n1),(ERID n2,qosmetric n2),…,(ERID nn,qosmetric nn)}.

其中:RRID为汇聚路由器的标识(环回地址);ERID为出口路由器的标识,标识了RSVP P2MP消息中一条Sub-LSP的出口路由器;qosmetric是Sub-LSP需要的服务质量保证策略.实验中,我们使用区分服务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作为服务质量参数.

RSVP-TE处理模块基于服务策略构造RSVP-Path消息,启动点到多点的标签分发过程[9].在没有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Path消息的传递只需依赖路由表;在有服务质量需求和流量工程时,需要依赖路由模块提供路由.

RSVP-TE由网络拓扑驱动,跟踪路由表的变化.采用的是端到端的消息传递、逐跳处理的机制,有序分发标签,并融合了服务质量控制过程[32].其P2MP扩展增加了点到多点LSP的标签分发过程.而且,为了更快地响应网络拓扑的变化,RSVP-TE提供快速重路由机制.我们的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中服务质量保证的实现主要依赖于RSVP-TE.

我们以RSVP-TE P2MP协议为基础积极性了小扩展,便于LSP在汇聚路由器上汇聚.在维持RSVP-TE P2MP基本消息机制[9]不变的前提下,我们为RSVP协议增加了一类对象,以满足汇聚组播的需要.汇聚组播中,信令过程分为两段:从源到汇聚路由器的P2MP LSP和从汇聚路由器到宿的P2MP LSP或P2P LSP.协议的扩展是为了支持这两段路径在汇聚路由器上连接,形成完整的P2MP LSP.

83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 ol.21, No.4, April 2010

为此,对于从源到汇聚点的P2MP LSP,其PATH 消息中S2L_SUB_LSP 对象中的Sub-LSP 目的地址域(sub- LSP destination address)填入的是多个汇聚路由器的地址.PATH 消息新增了一类对象:出口LER 集.形如

RRID {(ERID ,qosmetric ),(ERID ,qosmetric ),…,(ERID ,qosmetric )},

其中,RRID 为汇聚路由器的标识(路由器环回地址),ERID 为出口路由器的标识.

出口LER 集从属于某个汇聚路由器,由IP 组播服务控制系统通过汇聚路由器选择算法,把所有参与组播边界路由器划分到一个或多个汇聚路由器的附属集合中.汇聚路由器接收到包含该类对象的PATH 消息,判断本地是否已经存在于集合中LER 的LSP,且相应LSP 的服务质量参数是否需要修改.若不存在,则新建一条LSP.

服务控制系统包括网络拓扑测量模块和组播服务模块.实验中,为简单起见,拓扑测量通过扩展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协议实现,增加了拓扑输出模块.当网络不使用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时,我们设想使用基于探测机制的路由模块获取网络拓扑信息.组播服务模块收集组的分布{GroupID ,LERID },为LERID 选择汇聚路由器.

3 性能评价

3.1 评价标准

为了比较基于RSVP-TE P2MP 协议的非聚集组播、AQoSM [7,8]和本文提出的汇聚组播RMM 的性能,我们定义了以下3类度量.

定义1(标签使用量和标签使用率). 标签使用量定义为IP 组播服务占用标签的数量,反映了组播方案使用

标签资源的效率.标签使用量等于LSP 的数量N path .因为标签使用量与网络拓扑、

存在的组播组数量N g 以及参与组播的LER 数量N e 有关,因此,为了更一般性地反映标签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定义了相对量标签使用率Ratio label .

path

label g e N Ratio N N =×.

定义2(带宽损失率). 在AQoSM 中存在着带宽浪费,原因是多个组在边界路由器上分布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分发树覆盖的是它们的并集.这样,有些组的流量就被传递到没有组成员存在的边界路由器上.这些流量虽然被丢弃,但是已经占用了部分链路的带宽和路由器的处理时间,这里定义了带宽损失率Ratio band .

loss band total

B Ratio B =, 其中,B loss 是各段链路上带宽浪费的总和,B total 为各链路上占用的带宽的总和.

定义3(综合资源使用率). 综合资源反映了标签和带宽的两种资源的整体使用情况.

令Ratio total =α?Ratio label +β?Ratio band ,其中,0≤α≤1,0≤β≤1,α+β=1.α/β反映了两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在本文的实验中,我们取α=β=0.5,表示2者同等重要.

3.2 实验结果

我们在实验系统上进行了功能测试和小规模的组播通信实验,对于大网络大量组播组存在的情况则通过模拟来验证.模拟中,网络拓扑采用的nem 软件[33]随机生成,并随机生成了组播组在边界路由器上的分布.

图7刻画的是当参与组播的边界节点数量为100时,非聚集组播Native 、基于树的组播聚集AQoSM 、本文提出的基于汇聚的组播实现RMM 三者在标签资源使用率上的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RMM 和AQoSM 显著优于非聚集组播Native.虽然AQoSM 要优于RMM 方法,但是二者差距不大.

图8刻画的是当边界节点数量为100时,三者在带宽资源使用率上的对比.在设计上,非聚集组播Native 和RMM 都没有带宽损失.从图中可以看出,AQoSM 随着组的数量增加,带宽损失率有显著增长.

图9刻画的是当边界节点数量为100时,在综合资源使用率上Native,AQoSM 和RMM 之间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RMM 在综合代价上显著优于非聚集组播和基于树聚集的AQoSM.

江勇 等:汇聚组播:新型MPLS 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835

图10刻画的是当边界节点数量和组播组数量发生变化时,RMM 组播的综合资源使用率.可以看出,随着组播组数量的增加,曲面趋于平缓.其物理含义是,当组播组数量远大于边界节点数量时,几乎所有的边界节点都参与到组播中来,汇聚节点到所有边界节点都建立了LSP,因此LSP 的数量趋于恒定.即使组的数量继续增加,都可以共享已有的LSP,体现了组播聚集的优势.

图11刻画的是当边界节点数量和组播组数量发生变化时,在综合资源使用率上非聚集组播Native,AQoSM 和本文提出的RMM 之间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网络的规模不同,在总的资源消耗上,RMM 均比非聚集组播Native,AqoSM 要更加节省,而且其优势在网络规模大(边界节点数量较大)、存在的组较多时更为显著.

Fig.7 Consumption of label resources Fig.8 Waste of band resources

with multicast on 100 LERs with multicast on 100 LERs

图7 边界节点数量为100时的标签资源使用率 图8 边界节点数量为100时的带宽损失率 Fig.9 Total comsump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Fig.10 Total comsump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with multicast on 100 LERs in RMM

图9 边界节点数量为100时的综合资源使用率 图10 RMM 的综合资源使用率

Fig.11 Comparison of total comsump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图11 综合资源使用率对比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Number of groups L a b e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r a t i o 0.70.60.50.4

0.3

0.2

0.10.0Native AqoSM

RMM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Number of groups

B a n d w i d t h w a s t e r a t i o 0.70.60.50.40.30.20.10.0Native AqoSM

RMM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Number of groups T o t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r a t i o 0.70.60.50.40.30.20.10.0Native

AqoSM RMM Number of groups T o t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r a t i o 0.40.20.0100106 104

102101 104 102 103 Number of edge routers

0.60.40.2

0.0Native RMM Number of groups T o t a l c o n s u m p t i o n r a t i o 0.8100102Number of edge routers

MAqoSM 106104100105104102 101 103

836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 V ol.21, No.4, April 2010 4 结束语

本文中,我们针对MPLS网络承载IP组播时遇到的标签资源消耗、带宽浪费等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汇聚方法的新型的MPLS网络服务质量组播的体系结构.提出在现有的路由控制平面上叠加一层IP组播服务控制平面的方法,实现2层控制平面的网络架构;并通过扩展RSVP-TE P2MP协议,在新的体系结构中融合了服务质量控制能力.本文还探讨了汇聚组播中的汇聚路由器的选择算法.通过实验环境下的模拟和测试,汇聚组播的体系结构提供无带宽浪费的组播聚集能力,有效地减少了MPLS标签资源的消耗,并且能够适应组的动态性和网络拓扑的动态性.

下一步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扩展RSVP机制建立双向LSP,提高M2MP时RSVP协议的效率,扩展RSVP 机制建立层次性LSP.同时,设计基于本文体系结构的、更高效的约束路由模块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References:

[1] Deering S, Cheriton D. Host groups: A multicast extension for datagram Internetworks. In: Proc. of the 9th Data Communications

Symp. ACM/IEEE, 1985. 172?179.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citation.cfm?id=892355

[2] Deering S, David C. Multicast routing in datagram Internetworks and extended LANs. ACM Trans. on Computer Systems, 1990,

8(2):85?110. [doi: 10.1145/78952.78953]

[3] Quinn B, Almeroth K. IP multicast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ETF RFC 3170, 2001.

[4] Ratnasamy S, Ermolinskiy A, Shenker S. Revisiting IP multicast. In: Proc. of the ACM SIGCOMM 2006 Conf. ACM, 2006. 15?26.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sigcomm2006/

[5] Rosen E, Viswanathan A, Callon 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 IETF RFC 3031, 2001.

[6] Armitage G. MPLS: The magic behind the myth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0,38(1):124?131. [doi: 10.1109/35.

815462]

[7] Fei A, Cui JH, Gerla M, Faloutsos M. Aggregated multicast: An approach to reduce multicast state. In: Proc. of the 3rd Int’l

COST264 Workshop (NGC 2001) UCL. London: Springer-Verlag, 2001. 172?188.

[8] Cui JH, Lao L, Faloutsos M, Gerla M. AQoSM: Scalable QoS multicast provisioning in Diff-Serv networks. Computer Networks,

2006, 50(1):80?105. [doi: 10.1016/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net.2005.03.003]

[9] Aggarwal R, Papadimitriou D, Yasukawa S. Extensions to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RSVP-TE) for

point-to-multipoint TE label switched paths (LSPs). IETF RFC 4875, 2007.

[10] Wang B, Hou JC. Multicast routing and its QoS extension: Problems, algorithms, and protocols. IEEE Network, 2000,14(1):22?36.

[doi: 10.1109/65.819168]

[11] Diot C, Levine BN, Lyles B, Kassem H, Balensiefen D. Deployment issues for IP multicast service and architecture. IEEE Network

Magazine, Special Issue on Multicasting, 2000,14(1):78?88. [doi: 10.1109/65.819174]

[12] Chu YH, Rao S, Zhang H. A case for end system multicast. In: Proc. of the SIGMETRICS 2000. ACM, 2000. 1?12. http://portal.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citation.cfm?id=345063

[13] Gupta A, Kumar A, Rastogi R. Explor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label size and stack depth in MPLS routing. In: Proc. of the IEEE

INFOCOM 2003. IEEE, 2003. 544?554.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2003/

[14] Awduche D, Berger L, Gan D, Li T, Srinivasan V, Swallow G. RSVP-TE: Extensions to RSVP for LSP tunnels. IETF RFC 3209,

2001.

[15] Mieghem P, Hooghiemstra G, Hofstad R. On the efficiency of multicast. IEEE/ACM Trans. on Networking, 2001,9(5):719?732.

[doi: 10.1109/90.974526]

[16] Ogashiwa N, Uda S, Uo Y, Shinoda Y.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PLS multicast mechanism considering deployment in

established MPLS networks.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 Part 3, 2007,90(11):40?49. [doi: 10.1002/ecjc.20354]

[17] Apostolopoulos G, Ciurea I. Reducing the forwarding state requirements of point-to-multipoint trees using MPLS multicast. In:

Proc. of the ISCC 2005. IEEE, 2005. 713?718.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2005/

[18] Solano F, Fabregat R, Donoso Y, Marzo JL. Asymmetric tunnels in P2MP LSPs as a label space reduction method. In: Proc. of the

IEEE ICC 2005. IEEE, 2005. 43?47.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2005/

江勇等: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837

[19] Solano F, Fabregat R, Marzo JL. Full label space reduction in MPLS networks: Asymmetric merged tunneling.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05,9(11):1021?1023. [doi: 10.1109/LCOMM.2005.11016]

[20] Gerstel O, Cidon I, Zaks S. The layout of virtual paths in ATM networks. IEEE/ACM Trans. on Networking, 1996,4(6):873?884.

[doi: 10.1109/90.556344]

[21] Gunther M, Braun T. Evaluation of bandwidth broker signaling. In: Proc. of the Int’l Conf. on Network Protocols ICNP’99.

Switzerland: IEEE, 1999. 145?152.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1999/

[22] Trimintzios P, Andrikopoulos I, Pavlou G, Flegkas P. A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 I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in MPLS-based network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1,39(5):80?88. [doi: 10.1109/35.920861]

[23] Aukia P, Kodialam M, Koppol PW, Lakshman TV. RATES: A server for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IEEE Network Magazine,

2000,14(2): 34?41. [doi: 10.1109/65.826370]

[24] Stoica I, Adkins D, Zhuang S, Shenker S, Surana S. Internet indirection infrastructure. In: Proc. of the SIGCOMM 2002. Pittsburgh:

ACM, 2002. 73?86.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sigcomm2002/

[25] Katz D, Kompella K, Yeung D. Traffic engineering (TE) extensions to OSPF version 2. IETF RFC 3630, 2003.

[26] Apostolopoulos G, Williams D, Kama S, Guerin R, Orda A, Przygienda T. QoS routing mechanisms and OSPF extensions. IETF

RFC 2676, 1999.

[27] Andersson L, Doolan P, Feldman N, Fredette A, Thomas B.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specification. IETF RFC 3036, 2001.

[28] Moy J. Multicast routing extensions to OSPF. IETF RFC 1584, 1994.

[29] Cain B, Deering S, Kouvelas I, Fenner B, Thyagarajan A.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3. IETF RFC 3376, 2002.

[30] Braden R, Zhang L, Berson S, Herzog S, Jamin S.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RSVP), version 1: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IETF RFC 2205, 1997.

[31] Leu JR. MPLS for Linux. 2007.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projects/mpls-linux

[32] Andersson L, Swallow G. The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working group decision on MPLS signaling protocols. IETF

RFC 3468, 2003.

[33] Magoni D. nem: A software for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 and modeling. In: Proc. of the 10th IEEE Int’l Symp. on Modeling,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MASCOTS 2002). Mascots: IEEE, 2002. 364?371.

https://www.sodocs.net/doc/302214828.html,/portal/web/csdl/abs/proceedings/mascots/2002/1840/00/18400364abs.htm

江勇(1975-),男,重庆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服务质量,组播.

胡松华(1980-),男,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MPLS,组播.

PIM组播协议密集模式

PIM组播协议密集模式(DM模式) 【实验名称】 PIM组播协议密集模式(DM模式) 【实验目的】 熟悉如何配置PIM密集模式 【背景描述】 你是一个某单位的网络管理员,单位有存放资料的组播服务器,,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组播服务,请你满足现在的网络需求。采用PIM的密集模式来实现。 【实现功能】 实现PIM密集模式下组播流量的传输,如果没有组成员,自动修剪组播发送信息。 【实验拓扑】 S1 vlan1:192.168.1.253 vlan10:192.168.10.1 vlan12:192.168.12.1 vlan20:192.168.20.1 vlan100:192.168.100.1 S2 vlan1:192.168.2.253 vlan50:192.168.50.1 vlan12:192.168.12.2 vlan60:192.168.60.1 S2126 vlan1:192.168.1.254 S2150vlan1:192.168.2.254

【实验设备】 S3550-24(2台)、S2126G(1台)、S2150G(1台)、PC(4台) 【实验步骤】 第一步:基本配置 switch(config)#hostname S1 S1(config)#vlan 10 ! 创建一个vlan10 S1(config-vlan)#exi S1(config)#vlan 12 S1(config-vlan)#exi S1(config)#vlan 20 S1(config-vlan)#exi S1(config)#vlan 100 S1(config-vlan)#exi S1(config)#interface f0/24 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把f0/24接口作为trunk接口 S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100 ! trunk链路不传输vlan 100的信息 S1(config)#interface vlan 1 S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3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创建一个SVI地址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erface vlan 12 S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erface vlan 20 S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erface vlan 100 S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0.1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f0/1 !把接口加入到vlan 10 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f0/2 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f0/12 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switch(config)#hostname S2 S2(config)#vlan 12 S2(config-vlan)#exi

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力促质量管理上水平7.doc

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力促质量管理上水平7 如何追求质量“零缺陷”,用什么去保持市场零投诉、过程零事故?始终是企业质量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六西格玛管理基于数据的流程和技术的改进方法,是追求产品“零缺陷”和ISO9000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载体,通过过程的持续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 郴州卷烟厂调整质量管理思路,从单纯追求结果向过程控制转变,以良好的过程控制确保结果。通过深化应用“八项工艺预防管理”,以预防管理为重点,以现场工艺管理为主线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以“7S”为基础开展工艺环境管理,以“TPM”为基础开展全员设备诊断活动,构建“厂部工艺管理—车间工艺管理—机台工艺控制”三层现场工艺管理体系。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监督与信息反馈制度,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与效率,加强信息传递与整合,形成“发现问题尽早、分析问题系统、解决问题及时”的隐患消除体系,为全面导入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卷烟产品质量是“品牌发展上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体现“基础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方面,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意味着对卷烟产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革新传统质量管理模式,提高顾客满意度,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深刻理解和吸收六西格玛管理的精髓,在质量管理中深化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有力促进了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全面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明确一个目标

矢志不渝追求 文|周斌巍范胜兴摄影|李长军 基础管理上水平?专题 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力促质量管理上水平 26 2011.5 文|周斌巍范胜兴 把握两个方面灵活深化运用 克服三种阻力全面推进实施突出四大特点持续改进创新 郴州卷烟厂借鉴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深化应用到卷烟质量管理的具体实际,主要在两个方面应用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一是六西格玛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包括卷烟制造过程六西格玛水平测评方法,以及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思想的烟丝、卷烟、辅料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二是六西格玛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郴州卷烟厂对《卷烟制造过程能力测评导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如:根据企业卷烟生产的自身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优化了各工序和指标的权重;在评价中加入了对关键工艺参数的评价,使评价内容更为科学、全面,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根据建立起来的西格玛水平评价方法,每月对指标、工序、牌号、车间以及工厂的西格玛水平进行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质量改进,促进了过程能力的稳定提高,提高了质量保障能力。

IPTV系统中的IP组播技术

IPTV又称为网络电视、宽带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服务的一种业务。通过IPTV业务,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接近DVD水平)的数字媒体服务,可以自由选择宽带IP网的视频节目,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 IP组播 在ADSL上实现IPTV业务是基于IP组播技术的。组播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网络技术,其目的是减轻网络负载和媒体服务器的负担。组播方式分为静态组播和动态组播,由于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需求总是变化的,所以在IPTV中一般采用动态组播。 1. 组播协议 从协议角度讲,在IP组播中用到的协议由两部分组成:运行在主机与组播路由器之间的路由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和运行在各个组播路由器之间的组播路由协议,如PIM-SM、PIM-DM、MSDP和DVMRP等。 IP组播的实现主要是基于IGMP协议的,IGMP协议是第三层协议,是TCP/IP的标准之一,所有接收IP组播的机器都需要IGMP。 2. 组播地址 从通信层次上讲,IP组播分为两个层面:IP组播和以太网组播。根据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规定,组播报文的地址使用D类IP地址,其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组播MAC地址的高24bit固定为0x015e,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组播地址都只能作为目的地址,而不能作为源地址来使用。IP组播地址和MAC地址以一种映射关系相关联,MAC地址的低23位映射为组播MAC的低23位,如图一所示。组播MAC 地址和组播IP地址的这种映射关系不是唯一对应的,因为在32位IP组播地址可以变化的28bit中只映射了其中的23bit,还剩下5bit是可以自由变化的,所以每32个IP组播地址映射一个组播MAC地址。 DSLAM上实现IP组播基本原理 1. DSLAM简介 DSLAM(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是ADSL系统中的局端设备,其功能是接纳所有的DSL线路,汇聚流量,相当于一个二层交换机。 DSLAM从产生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区别在于交换内核,上联口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QoS,具体如表一所示。 2. IGMP Proxy和IGMP Snooping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交换内核和上联口,因此在DSLAM上进行IP组播可以采用IGMP Proxy和IGMP Snooping 两种方式。 IGMP Proxy的实现机理:DSLAM靠拦截用户和路由器之间的IGMP报文建立组播表,Proxy设备的上联端口执行主机的角色,下联端口执行路由器的角色; IGMP Snooping的实现机理:DSLAM以侦听主机发向路由器IGMP成员报告消息的方式,形成组成员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DSLAM则根据该对应关系,将收到的组播数据包转发到组成员的端口。

实验8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学习类别)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 (1)实验名称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 (2)实验目的 a)理解流媒体服务的工作原理; b)掌握Windows Media服务器的安装; c)掌握Windows Media服务器的配置、使用和管理。 (3)实验原理 流媒体(Stream Media)是指在网络上进行流式传输的连续实时播放的多媒体文件,如音频、视频和三维媒体文件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定的压缩方式解析成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顺序传送。 采用流媒体可以提高多媒体在网上实时播放的质量和流畅程度。由于多媒体文件的数据量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把文件从网上下载到本地磁盘的方式,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会让用户等待的时间太长,并且也要占用用户大量的磁盘空间。如果采用实时播放的方式,可以直接从网上将多媒体信息逐步下载到本地缓存中,在下载的同时播放已经下载的部分,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下载完毕即可播放,这样既避免了让用户等待太久,也不会占用用户太多的磁盘空间。 (4)实验内容 a) 安装Windows Media服务器; b) 建立流媒体服务; c) 访问流媒体服务。 (5)实验拓扑 Switch Media 172.19.10.16/24 图3-5-1网络连接拓扑图 a) 计算机Media Server的ip地址为172.19.10.1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6)实验设备 两台计算机和一台交换机。

(7)实验过程 为了建立流媒体服务,本实验需要准备以下的流媒体文件。在计算机Media Serve上建立文件夹“C:\mymovie”,拷贝一些流媒体文件放到该文件夹中。使用的计算机Media Serve的IP地址是 “172.19.10.16”,主机名“A16”。 a)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s 在Windows系统下,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安装:“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Windows Media Services”。 图3-5-2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s图3-5-3添加发布点向导 b)使用Windows media services提供点播服务 1)创建和设置发布点“mymovie”。右键单击“发布点”,选择“添加发布点(向导)”来完成发布点 的创建(如图3-5-3所示)。在“内容类型”选项中选择“目录中的文件(数字媒体或播放列表)(适用于通过一个发布点实现点播播放)”(如图3-5-5所示)。 图3-5-4设置发布点名称图3-5-5设置内容类型 然后,在“发布点类型”选项中选择“点播发布点”(如图3-5-6所示);并在“目录位置”选项中选择路径“F:\mymovie”(如图3-5-7所示);再在“内容播放”选择“循环播放”和启动“发布点日志记录”(如

IP组播通信机制及其实现_刘波

组播是一种将数据从一个成员发出 介于单播与 (Unicast)广播 之间 而广播是指将数据发送给网络中的所 有站点采用单播方式网络通信量 大 网络中的每个站点都将接收到数据 这样会浪费较多的主机资源 发送站点向某一特殊地址即组播地址IP (IP ) 发送数据 无关站点将不接收这些数据避免资源浪费在上有较广泛的应用计 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组播通信机制 1 IP 组播地址与组播组(1) IP 组播地址是类 地址与IP D IP 224...239.255. 之间与之间的地址是255.255224...224.0.0.255为路由协议以及其它低级拓扑查找与维护协议保留的 例如代表子网内的所有路由器 它们只能由协议使用 对应同一个组播地址的目 标主机构成一个组播组数据将发给属于该组播组的各个成员 永久性组播地址和暂时性组播地 IP 址 用于固Internet 定的组播组该组播组始终存在 用户可自由选择 可以采用相同的组播 IP 地址但如果组播的范围是跨网络的 解决方法最好是由一个 IP 网络管理机构统一分配监 测网上各主机的响应 再尝试另一个 IGMP 地址 组播的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2)IP 组播通信包括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3] êy?Y2???1??¨êy?Yè?o??ú×é3é?±???? ′??í ′??úò???ì?êaμ?×é3é?± ???? ×é3é?±??ê?ò??úμ?óé?ù?úμ??o?e ×é2¥×éμ?′′?¨ è?oóò??ú μ?êêê±éê???óè??àó|μ?×é2¥×é ?T?ù????2??? ?ùóD×é3é?±??ê?ò??úμ? è?o?3é?±???é×?óéμ??óè?ò???×é2¥×é ′??úò????ù?úμ? êy?Yμ?′?ê????ü?ú?ù?úμ?ó?ò??úμ???????DDò2?éê????òμ? ??óéò??ú μ?·¢3?μ?êy?Y???á±??ù?úμ??óê?μ? ?T?ùêy?Y2??? ?ùóD×é3é?±??ê?ò??úμ? ?ùóD×é3é?±???ü?ò×é?ú????3é?±·¢?íêy ?Y 组播在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上都是无根的 组成员数目与网络拓扑可动态变 化 则不必加入该组播组则必须先要加入该组播组 用于管理组成员加入 IP 或脱离组播组 它利用 协议使用地址通知子网上的所有路由器 表明在该子网上存在属于那个组播组的成员 刘波 讲师 操作系 1968~ 统 2000-11-23 组播通信机制及其实现 IP 刘波 1??Y 组播通信可有效减轻网络负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通信方式并采用实现了一个 IP Winsock2多方会话系统MultiChat IP 关键词 组播路由 AbstractMulticast communication is a ver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which can lighten greatly network loads and av  6 计 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1年6月June 2001 中图分类号 1000 0131 A

论餐厅服务质量的创新

论餐厅服务质量的创新 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与竞争的加剧,餐饮服务人员不但要掌握传统及现代化服务,还应不断的更新餐饮服务质量观念。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21世纪的顾客们不可能在满足于现在的服务水平,他们认为现有的程序化服务已不能令他们产生舒适的享受,他们的期望将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这一必要发展趋势,现在餐饮业的服务质量管理,应更趋向于“预计顾客需求,理解顾客期望”,使“顾客真正满意”的这个中心理论上,因此,餐饮业服务人员应不断的更新服务质量观念。 如今顾客需要的质量标准越来越高,他们要求餐厅的物品及服务人员都能保证其干净、整洁,任何人和物都处于待工作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台布应熨平整、餐具永远洁净、餐厅空气新鲜、温度适中、餐厅服务人员微笑喜人、制服干净而挺括,我们展示给顾客的餐厅菜单要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正常供给,而不要出现“先生对不起这个菜已经卖完了”这种不尽人意的现象。总之,我们提供的服务要应满足顾客的需求。 很多餐厅为了做到服务规范,都制定了服务规范与标准,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书面规则是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的,但是由于这些规则是管理人员依据大多数顾客在通常情况下的需求而编制出来的,他绝不可能适合于每个顾客的需求,因此,服务人员执行程序与服务标准远远不够了,必须建立新的服务质量观念。

一、建立管理顾客期望的观念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管理是管理餐厅服务员,使其可以听从工作安排、执行标准,按时上下班等,但这样的管理恰恰扼杀了一线服务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与顾客打交道的人永远是餐厅服务员而不是管理者,因此,我们把餐厅服务员管的很循规蹈矩时,往往会使顾客觉得餐厅服务员很机械,很呆板,不能随机应变,甚至服务员会使餐厅某些规定来惩罚顾客,使顾客对餐厅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现代餐厅的管理应提倡不要从单纯意义上管理餐厅服务员,而应把管理的重心放在顾客的期望上。使顾客最终得到的服务及产品达到甚至超过顾客原来的期望,当顾客走进餐厅时,他们内心都有一个潜在的期望,这个期望来源于市场宣传、自身形象和顾客自身的需求等,很多餐厅充分运用了公关手段,使餐厅名声大振。同时,餐厅还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进行了环境和硬件的装修,这会使餐厅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大厅中,他毫无疑问希望餐厅的食品和服务无可挑剔,但我们清楚: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存在的。因此,为了使顾客真正满意,就应该运用“管理顾客期望”的理论,使我们提供服务、食品及餐厅氛围等均能达到甚至超过顾客的期望。这才是我们建立新观念所要取得的效果。 二、培训餐厅服务员理解顾客的期望 餐厅的管理者要带领员工细分本餐厅的子市场并认真研讨每一 个子市场客人潜在的期望,鼓励餐厅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超越期望的服务。正常情况下人们普遍期望餐厅服务员易于接触、有礼貌、有专业知识、有同情心、团结协作、有效率等。餐厅服务员要重视于顾客

质量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务实

质量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务实 (二) 务实酒店质量管理创新实施有效6步法 1、切入服务内涵 谨记7要素:微笑、效率、诚恳、活力、兴趣、礼貌、平等。要求员工将其有效运用到每一个服务过程中,让每一位客人感受到、体验到酒店服务的真正美妙。 2、避免质量管理提升的误区 主要有四大误区:仅靠几个质量活动,喊几句口号,就能把质量搞上去,无监督,无跟踪;仅靠奖罚,员工就重视质量;制定了规章,搞了认证,质量就会有保证;设了质检部,有几个人抓,质量就没有问题。 管理者应制定专题会议制度,克服每人轮流发言,大家陪听,甚至产生互相扯皮的局面。同时应将质量专题会议时间有效控制在1小时至2小时内。 3、遵循质量管理创新的原则 即以客人为中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在实际对客服务过程中,能否真正突击以客人为中心,管理者需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例如,每一家酒店的员工手册上都设了“不允许员工在工作场所拨打私人电话”条款,员工也理应不折不扣执行,可现实情况似乎并不像管理者预期的那样。问题出在何处?又如越来越多的酒店总台设计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总台对客服务的态度由站式服务变成坐式服务等。 以人为本,酒店管理者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制度的执行不仅取决于严格,还取决于合情合理,符合人性。为此,务实的酒店管理者规

定了制度执行的四原则:即酒店决定的事情不得提出异议;有明确规定的条文必须坚决执行;没有规定的事要先作后汇报(或边干边汇报);执行制度的好坏以结果判断。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管理者应不断优化管理的制度环境,建立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绩效观,构造包容性的工作氛围。例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管理酒店压力大,管理者应如何看待工作压力大并正确引导员工?应该说,工作压力是大,但它能压出工作品质与工作效率,也能压出人才。在此环境下,酒店不仅不养闲人,还培养出在重压下按时完成任务的职业绩效观,否则就会被视为此人不够专业、不够职业。同时,工作压力大,管理者能在工作中直面问题,不回避冲突与矛盾。但重压之下,管理人员偶有犯错,只要不属于个人品德与不良行为,就不应受到严厉斥责,应信奉:”在犯错中学习成长”。通过持续引导,让员工把“做正确的事”提升为有能力“正确地做事”,从而有效激发员工士气、热情、工作自豪感,进而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创造机遇。 酒店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自觉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创新质量管理实践中,如将酒店员工更衣室内的柜顶整洁美观,还能时刻温暖激活员工的热情。又如,管理者对酒店门前地毯的精心选择,将直接影响大堂地面卫生质量。 在酒店实际对客服务过程中,管理者应树立“第一次就做对”的质量意识。掌握“零缺陷”管理理论,实施“首问”负责制,采取“走动管理”,应该是带着问题上路,走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扫除障碍、现场抓住机会“教”和“带”员工的过程,培育“不折不扣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良好心态和“预防为主”的工作心态,建立“预防胜于补救”的理念,同时积极消除“重服务补位,轻服务

组播ip与组播mac的映射

组播ip与组播mac的映射 IP组播和单播的目的地址不同,IP组播的目的地址是组地址——D类地址. D类地址是从224.0.0.0到239.255.255.255之间的IP地址 其中224.0.0.0到224.0.0.255是被保留的地址 224.0.0.1表示子网中所有的组播组 224.0.0.2表示子网中的所有路由器 224.0.0.5表示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器 224.0.0.6表示OSPF指定路由器 224.0.0.12表示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 D类地址是动态分配和恢复的瞬态地址.每一个组播组对应于动态分配的一个D类地址;当组播组结束组播时,相对应的D类地址将被回收,用于以后的组播.在D类地址的分配中,IETF建议遵循以下的原则: 全球范围:224.0.1.0~238.255.255.255; 有限范围:239.0.0.0~239.255.255.255; 本地站点范围:239.253.0.0~239.253.0.16; 本地机构范围:239.192.0.0~239.192.0.14. 2层的MAC地址是如何与3层的IP地址进行映射的呢?通过将MAC地址的前25位强行规定位0100.5e,而后23位对应IP地址的后23位,而组播IP地址的前4位均相同如:IP地址:1110yyyy.yxxxxxxx.xxxxxxx.xxxxxxxx MAC地址:00000001.00000000.01011110.0xxxxxxx.xxxxxxx.xxxxxxxx 例如:组播IP地址224.215.145.230应该映射到下列哪个组播MAC地址?( ) (A)01-00-5e-57-91-e6(B)01-00-5e-d7-91-e6 (C)01-00-5e-5b-91-e6(D)01-00-5e-55-91-e6 用二进制来换算,将215.145.230换算成1101,0111,1001,0001,1110,0110,取最后23位放到MAC地址中的23位可以计算得出答案是A。 显然有32个IP地址(有5个y可以不一样)对应一个MAC地址,所以要避免在同

组播综合实验

组播源发现协议(MSDP:MulticastSourceDiscoveryProtocol)描述了一种连接多PIM-SM(PIM-SM: PIMSparseMode)域的机制。每种PIM-SM域都使用自己独立的RP,它并不依赖于其它域内的RP。该优点 在于: 1. 不存在第三方(Third-party)资源依赖域内RP。 2. PIM-SM域只依靠本身的RP。 3. 接收端域:只带接受端的域可以获取数据而不用全局通告组成员。MSDP可以和其它非PIM-SM 协议一起使用。 PIM-SM域内的MSDP发话路由器与其它域内的MSDP对等设备之间存在一种MSDP 对等关系,这种关系 通过TCP连接形成,在其中控制信息进行交换。每个域都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到这个虚拟拓扑结构。这种 拓朴结构使得域能从其它域发现组播源。如果组播源想知道含有接收端的域,那么PIM-SM中的标准源 树建立机制就会被用于在域内分配树上传送组播数据。 MSDP使用TCP639端口建立对等连接(高ip侦听,低ip连接),和BGP一样,对等间连接必须明确配 置,当PIMDR在RP注册源时,RP向所有的MSDP对等体发送源激活消息,然后其他MSDP路由器将SA泛洪, 为防止环回,现检查MBGP,再检查BGP Message-Type 23.16.2 实现域间组播策略 对于一个多ISP的域间组播设计,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如下图是一个常见的多ISP域,每个自治系 统间BGP路由器使用了RR。

建立域间的组播策略分为如下3个步骤 1.建立整体的域内组播策略 2.建立整体的域间组播策略 3.建立将客户连接到网络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 23.16.2 建立整体的域内组播策略 在4个ISP相互之间部署组播服务之前,必须在各自的网络中实现域内组播。域内组播实现一般 采用PIM-SM协议。 常规的配置流程如下: 1.首先在全局启用组播 在全局配置 Ip multicast-routing [distributed] 后面的distributed参数是用在Cisco 7500 12000等支持分布式交换的路由器上面的, 同时需要启用 Ip multicast multipath 该命令用于:如果存在针对某个单播路由前缀的代价相等的路径,对于匹配 该单播前缀的各个组播数据包,路由器可以使用不同的逆向路径转发接口进 行数据转发,负载均衡基于(S,G)而不是基于包。

立足岗位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

立足岗位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在公司开展“创新体现我们的智慧,质量体现我们的尊严”质量月活动的氛围中,我们乘载着“质量月”的客轮,又一次奏响了质量攻坚战的号角……一个充满了活力的企业,只有立足岗位创新、追求卓越、提高创新意识,才能不断完善、发展!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企业,只有以质量作坚强的后盾、超越自我、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不断前进、壮大!只有开拓、创新,生活才能给你一首春天的歌;只有创强、奋进,生活才能给你一条智慧而又闪光的道路。我们是奔牛的主人,让我们“立足岗位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让创新成为我们奔牛人贡献智慧的舞台,让质量成为我们奔牛人的尊严和自豪! 首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要有爱岗敬业和立足岗位创新的职业道德和品格。如果没有这两样品德,是不可能提供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没有这两样品德,就会不思进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就会无精打采、不负责任、差错不断;就会影响团结、影响合作、影响形象。因此,要想更好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服务质量,就必须具备这两样品德。作为奔牛的员工,我们要把岗位创新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舞台,在提高工作技能上苦练内功,勤奋学习,把知识和干劲运用到岗位创新的实践之中,争当本岗位的“小能人”和“小专家”,勇当创新创效的排头兵。这也是响应公司创新要求,对我们奔牛员工提出的一个挑战。 公司在七月份隆重召开了“创新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在岗位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颁发了“创新人物奖”和“优

秀创新个人奖”。公司从精神、物质等方面对创新有一定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鼓励员工创新,做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树立一个影响一片,让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人人勇创新的工作理念达成共识,并起到了创新成果推广的效应。我的岗位是一名技术人员,今年技术组变革培训方法,我使用创新后的培训方法对站台铺设钳工进行培训,即变每年定期培训为根据生产情况随时现场培训,现场以实物进行操作演示、形象讲解,方便记忆和理解,使他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了组装技能和熟练应用能力,巩固了专业组装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培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我们共同得到了提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我们参与公司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我们在岗位创新、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有创新能力,就有用武之地。“创新”犹如一股流动着的新鲜的血液注入了奔牛的血脉,让奔牛更加充满了活力,具备了更强的竞争能力。 其次,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企业是因为有着厚重的质量基础作保证的,一个企业的质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员工精心打造出来的。我们身为奔牛的员工,我们要牢牢地恪守“真正为顾客提供价值”的质量方针,顾客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应始终树立“满足顾客需求”的工作理念。在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顾客”就是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只有更好地服务好下道工序,才能使生产作业流程通畅,工作效率倍增,真正为顾客提供价值。无论公司生产制造的哪一道工序,满足顾客需求才是抓好质量的前提。我们的刮板机、

JC Penney公司质量管理创新案例

JC Penney公司质量管理创新案例 一、JC Penney公司配送中心的基本情况 JC Penney公司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的配送中心,每年要处理900万种订货,或每天25000笔订货。该配送中心为264家地区零售店装运货物,无论是零售商还是消费者的家中,做到48小时之内把货物送到所需的地点。哥伦布配送中心有200万平米设施,雇用了1300名全日制员工,旺季时有500名兼职雇员。JC Penney公司接着在其位于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内华达州的雷诺以及康涅狄格州的曼彻斯物的其他三个配送中心里成功的实施了质量创新活动,能够连续24小时的为全国90%的地区提供服务。 二、JC Penney公司的质量管理创新 JC Penney公司感到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优质的服务;管理部门认为,这种服务的优势应归功于80年代中期该公司所采取的三项创新活动,即质量循环、精确至上以及激光技术。 1、质量循环:小改革解决大问题 1982年,JC Penney公司首先起动了质量循环活动,以期维持和改善服务水准。管理部门担心,质量服务的想法会导致管理人员企图简单地花点钱来“解决问题”。然而,代之以这些解决办法的,是经慎重考虑后提出的一系列小改革,解决了工作场面所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工人们建议创建的中央工具库,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具的可获得性。 2、精确至上:不断消除物流过程的浪费 精确至上的创新活动旨在通过排除收取、提取和装运活动中存在的缺陷,以提高服务的精确性。因此,提供精确的顾客信息和完成订货承诺被视为头等大事。显然,在该层次上讲求服务的精确性,意味着该公司随时可以说出来某个产品项目是否有现货,并且当有电话订货时,便可以告知对方何时送货上门。该公司需要提高的另一个精确性与在卖主处提取产品有关。为了确保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正确,JC Penney公司针对每次装运中的某个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和实际点数检查。如果存在着差异,将对订货进行100%的检查。与此同时将对2.5%的装运进行审计。订货承诺的完成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精确性上,为此该公司的配送中心经理罗杰·库克曼(Roger KerKman)说道:“我们曾一直在犯错误,想在商品义付给顾客之前就能够进行精确的检查”但问题是,在质量循环中是否已找到了解决办法,或者能够对该过程进行自动化。对此,库克曼感受觉到:“只有依赖计算机,人们才有能力进行精确的检查。”于是,该公司开始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协调,把订购商品转移到“转送提取(forward pick)”区域,以减少订货提取者的步行时间。 3、激光扫描技术:用科技改进质量管理 第三项质量管理创新活动是应用激光扫描技术,以99.9%的精确性来跟踪230000个存货单位(SKU)的存货。JC Penney公司最初的密尔沃基的配送中心是用手工来处理各种产品项目的储存和跟踪的,接着便开始用计算机键盘操作替代手工操作,这一举动使产品项目的精确性接近了80%。而扫描技术则被看作是既提高记录精度,又提高记录速度的手段。但是,刚开始启动扫描技术时的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一系列的扫描过程需要精确的读取每一个包装盒子上的信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往往需要所描四次才获得一次读取信息。看来,JC Penney公司需要一种系统,能够按每秒三次的速度,比任何角度读取各种包装尺寸的产品信息。于是,公司内部的系统支持小组优化了硬件和软件来满足这一目的。其结盟果是。该配送中心的四个扫描站耗资12000美元,削减了每个扫描站所需的16个键盘操作人员。三、质量管理创新需要协调员工与技术的关系 看来,“加重工作”的质量循环与“减轻工作”的技术应用之间,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尴尬境地。JC Penney公司需要在引进扫描技术的同时,还要保持其既得利益和改进成果。然而,该公司在时间上的选择却是完美的,因为公司在大举扩展的同时将需要增加雇员。于是,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教程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教程 流媒体文件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媒体格式之一,这种文件允许用户一边下载一边播放,从而大大减少了用户等待播放的时间。另外同过网络播放流媒体文件时,文件本身不会在本地磁盘中存储,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磁盘空间开销。正是这些优点,使得流媒体文件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播放。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内置的流媒体服务组件Windows Media Services(W indows媒体服务,简称WMS)就是一款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向客户端传输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服务平台。WMS支持.asf、.wm a、.wmv、.mp3等格式的媒体文件。能够像Web服务器发布HTML文件一样发布流媒体文件和从摄像机、视频采集卡等设备传来的实况流。而用户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 9及以上版本的播放器收看这些媒体文件。本章内容以Windows Server 2003(SP1)系统为例,介绍如何使用WMS打造网络媒体中心。 默认情况下,Windows Server 2003(SP1)没有安装Windows Media Ser vices组件。用户可以通过使用“Windows组件向导”和“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两种方式来安装该组件。以使用“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安装为例,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Step1 在开始菜单中依次单击【管理工具】→【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菜单项,打开“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对话框。在欢迎对话框中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Step2 配置向导开始检测网络设备和网络设置是否正确,如未发现错误则打开【配置选项】对话框。选中【自定义配置】单选钮,并单击【下一步】按钮。 Step3 打开“服务器角色”对话框,在“服务器角色”列表中显示出所有可以安装的服务器组件。选中【流式媒体服务器】选项,并单击【下一步】按钮, Step4 在打开的“选择总结”对话框中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配置向导开始安装Win dows Media Services组件。在安装过程中会要求插入Windows Server 2003(SP1)系统安装光盘或指定系统安装路径,安装结束以后在“此服务器现在是流式媒体服务器”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 成功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s组件以后,用户可以测试流媒体能不能被正常播放,以便验证流媒体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测试流媒体服务器的步骤如下所述: Step1 在开始菜单中依次单击【管理工具】→【Windows Media Services】菜单项,打开Windows Media Services窗口。 Step2 在左窗格中依次展开服务器和【发布点】目录,默认已经创建“<默认>(点播)”和“S am ple_Broadcast”两个发布点。选中“<默认>(点播)”发布点,在右窗格中切换到【源】选项卡。在【源】选项卡中单击【允许新的单播连接】按钮以接受单播连接请求,然后单击【测试流】按钮, Step3 打开“测试流”窗口,在窗口内嵌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中将自动播放测试用的流媒体文件。如果能够正常播放,则说明流媒体服务器运行正常。单击【退出】按钮关闭“测试流”窗口, 提示:用户可以重复上述步骤测试“Sample_Broadcast”广播发布点是否正常。另外在Windows Server 2003(SP1)系统中,即使安装了声卡驱动程序,系统依然没有启动音频设备。用户需要在“控制面板”窗口中打开“声音和音频设备”对话框,并选中【启用Windows音频】复选框。 就像Web站点向网络上发布网页一样,流媒体服务器是通过建立发布点来发布流媒体内容和管理用户连接的。流媒体服务器能够发布从视频采集卡或摄像机等设备中传来的实况流,也可以发布事先存储的流媒体文件,并且发布实况流和流媒体文件的结合体。一个媒体流可以由一个媒体文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媒体文件组合而成,还可以由一个媒体文件目录组成。 流媒体服务器能够通过点播和广播两种方式发布流媒体,其中点播方式允许用户控制媒体流的播放,具备交互性;广播方式将媒体流发送给每个连接请求,用户只能被动接收而不具备交互

医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给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传统措施如诊疗流程优化、制度规范完善、医疗秩序督查、服务态度改进等,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仅能起到改良性的作用。为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已成为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它是医院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加速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内涵 技术创新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创新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目前技术创新的定义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对于医疗行业来讲,更倾向于狭义技术创新,在医学实践中,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医学技术,诊疗方法和相关产品等。医院是具有生产功能的组织,产出的是满足患者治愈疾病或减少痛苦所需的医疗保健产品。其内涵应当包括医学理论的创新与完善和诊疗技术的研发与改进。创新的重点应主要包括:一是诊断、治疗方面研发与改进,二

是各种新药、设备、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二、医院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优势 1.医院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医院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这些专家根据同事、病人,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在医疗活动的第一线从事不同的工作,并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而这恰恰是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征。 2.医院具有相对“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医院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只有院级和科(处)级两级管理层。德鲁克在《新型组织的出现》中指出:“一家中等规模的医院,大概有 400 个床位、几百名医生,并分成近 60 个医疗专科和护理专科,每个专科都有专门的知识、培训和术语。这些专科,尤其像临床和理疗这样的专科,都有一个主任。他与其说是一个全天候的管理者,不如说是个业务专家。每个专科主任都直接向院长汇报,没有其他中间管理层”。 3.医院是目标明确的组织:德鲁克认为,知识型组织必须有一个明确规定的目标,清楚地阐述管理者对组织、部门、专家的期望。医院正是这样的组织,德鲁克:“医院里所有的专科大夫都有一个共同使命,那就是照顾、治愈病人,诊断书就是他们共同的‘乐谱’,他对 X线室、营养学家、理疗师和其他科室的行为提出了统一的要求”。

《“立足岗位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立足岗位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创业、创新、创强,创造新业绩,对此,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是一名工人、一名技术人员或者是一名领导决策者,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创新,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合创新工作,在我们桐乡运管稽征所征费大厅工作人员的心中多了这么一句口号“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在岗位上创新,创优成了我们的目标。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去过我们的征费大厅,给您的印象是什么。大厅里排满一条条长龙,无论是营运车还是私家车来缴养路费的车主与日俱增。为了更少占用车主的时间,我们的稽征人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尽心尽力为车主提供“一条龙”征费服务。可一到月底,车主都扎堆赶来交费,征费大厅往往会出现一个缴费高峰,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特别对营运车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多花时间排队对车主也是一种损失。哀泳沄作为稽征科的科长,常常看到得是车主由于长时间的排队,而焦急万分的神情。面对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如何提高服务效率,如何方便于民,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也是响应创新要求,对我们稽征人员提出的一个挑战。 工作经验告诉哀泳沄,要提高效率就要简化办事程序,这就要对征费方式进行创新。哀泳沄先从听取车主意见入手,无论工作再忙,他也耐心听听车主的需要。用他的话说“车主利益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根据征费大厅的实际情况,哀泳沄的脑海里闪出了一个念头,

要把以前的“一条龙”征费变成“一站式”办理,让车主在一个窗口就可办好所有的缴费手续。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成功推出“一站式”服务,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技术,哀泳沄在一个月内连续外出取经,奔走在外,借鉴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此,他埋头苦干、整整一个月没有休息一天。要知道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位党员、一位稽征人员,他还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就在他四处奔走的这段时间,儿子突然病了,妻子一个人又照顾不及,又急又气地打电话给他,让他一定回家。孩子也在电话里哭着、喊着“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听着孩子的声音,哀泳沄的心都快碎了,他爱儿子,儿子弱小的身躯承载着多少对父爱的渴求,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无法停驻脚步,因为早一日进行从“一”到“一”的改革者,实现由“一”至“一”的转变,就意味着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给广大车主尤其是营运车主带了极大的便捷,增加了相对的同比经济效益,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商机。他只能在电话里安抚妻子“这次征费创新工作对单位十分重要,只能委屈你们了…”。在接下来的大厅改建工作中,小哀更是坚守岗位,事事亲力亲为。在高温的几天,他身上的那件制服是湿了又有干,干了又湿。这让原本就身体瘦弱他,又瘦了整整一圈。 在小哀的带领下,自今年正式实行“一站式”服务以来,稽征人员紧密配合,有条不紊,突显一体化办公效能。过去交费排长队的状况不复存在,车主切身感受到了桐乡稽征人的“热情主动、便民高效”。当听到车主对一站式服务点头称好时,我们的科长哀泳沄以他的微笑

组播路由协议配置(华为)

常用组播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1IGMP协议配置 1.1 IGMP基本设置 1.1.1配置路由器加入到一个组播组: # 将VLAN 接口VLAN-interface10 包含的以太网端口Ethernet 0/1 加入组播组 #225.0.0.1。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host-join 225.0.0.1 port Ethernet 0/1 1.1.2控制某个接口下主机能够加入的组播组 igmp group-policy acl-number [ 1 | 2 | port {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 num |interface_name } [ to {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interface_name } ] ] 【例如】 #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2000 [Quidway] acl number 2000 [Quidway-acl-basic-2000] rule permit source 225.0.0.0 # 指定VLAN-interface10上满足acl2000中规定的范组,指定组的IGMP版本为2。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group-policy 2000 2 1.1.3IGMP版本切换 igmp version { 1 | 2 } # 在VLAN 接口VLAN-interface10 上运行IGMP 版本1。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version 1 1.1.4IGMP查询间隔时间:默认60s igmp timer query seconds # 将VLAN-interface2 接口上的主机成员查询报文发送间隔设置为150 秒。 [Quidway-Vlan-interface2] igmp timer query 150 1.1.5IGMP查询超时时间:默认为2倍的查询间隔时间 igmp timer other-querier-present # 配置Querier 的存活时间为300 秒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timer other-querier-present 300 1.1.6IGMP查询最大响应时间:默认为10s igmp max-response-time seconds # 配置主机成员查询报文中包含的最大响应时间为8 秒。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max-response-time 8 1.2 IGMP Proxy 1.2.1组网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