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何伟健吴思远梁熙维

[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对其中的媒体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在个人内部冲突和社会性冲突中有的儿童缺乏有效的方式化解,于是采取攻击行为,阻碍了社会化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小学生克服攻击行为,学会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儿童;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美国,在整个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困扰。可以这么说,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同时,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乃是证明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极具迫切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就是攻击,也称侵犯,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而对于攻击行为这一概念,学术界对其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

损害他人财物, 比如用暴力抢走他人的东西。[1]

1.2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攻击性行为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就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在其形成原因上,也是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最为重要。笔者认为,环境作用才是造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心理环境

[1]挫折[2]的产生引起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当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遇到障碍,挫折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挫折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攻击性行为。虽然挫折可以引起攻击性行为,但不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必要条件。

[2]社会中无意识的学习

现在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因子,儿童对这些因子的吸收良莠不分,这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班杜拉[3]1961年和1965年的两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模仿平常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如果在他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当时,没有任何成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那么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在这个孩子身上会逐步提高,将来发展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社会评价和指导也对攻击性行为的再次产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心理成长因素

3-4岁是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心理发育的状态会影响人今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形成和发展。这个时段是人在生理上的断乳期,对于儿童来说,这种震撼不亚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所造成对人的震撼。3岁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同父母处于一体状态;3岁以后,他们开始能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想自己独立行动。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教育者却还停滞不前,造成教养者要求与孩子心理需要的不同,从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出现了反抗倾向。

教育环境

在六岁之前,人这一生所需要的习惯、态度、发展倾向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成功的,这与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着紧密联系。

[1]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常遇见那种父母很难管带的婴儿,他的攻击性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抚养者针对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特点,采用严格的控制手

段,让婴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性格特征,表现出攻击倾向。

[2]在3岁后,学校成为儿童的接受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儿童在教学生活上采取的方式和态度,也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教师会逐步培养儿童之间的合作性,却在经常采用“谁坐得最好”、“看谁跳得最好”等语言时,不经意强化了儿童的争强好胜心理和挑战行为。很多教师认为这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攻击性与竞争性只是一墙之隔,因为有竞争精神的人拥有一种善于超越、不甘落后的“攻击意识”,这种“攻击”是有限度的,但是超出后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可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的一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它,并寻找原因,积极矫治。

2.以儿童为对象,针对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如何解决进行教师﹑家长为主体的不同教育方法。

儿童3岁后,生活中心开始从家庭为主转为家庭与学校并重,群体环境对于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也凸显了许多,这时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教师更应该多关注攻击性行为。

2.1正确的教育观

对待儿童一视同仁,给予每个儿童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不以教师自己的好恶影响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该采用温和、安静的爱的教育,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善良、耐心、合作、谦让等品德,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土壤,切忌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用冷漠的态度,歧视的眼光,粗暴的对待有过错的孩子,应该将其视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耐心的教育,引导,避免儿童从教师的行为中学会敌视他人,冷漠等不良的情绪情感。

2.2减少环境刺激,让儿童学会理解和思考

西方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说过,人的天性需要在环境条件下才能发展成为现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要加强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教师应采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材料,活泼多样的形式,例如:观看录相、表演、谈话等,设法让儿童明确攻击他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因为儿童对自己的过失行为缺乏反省能力,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移情训练)[4] 等途径让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否定情绪,达到减少环境

中的刺激因素,避免攻击性行为的目的。

2.3树立良好榜样,或教给儿童正确的非攻击性解决矛盾的方法

儿童最擅长于模仿,教师的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使儿童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特别教师在处理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时,不能简单的呵斥或简单体罚,这样只是在强化儿童对攻击性的模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表明儿童处理矛盾和进行沟通是缺乏方式方法,所以多教给儿童一些正确的处理矛盾和进行沟通的非攻击性方法,才能让儿童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

2.4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某些儿童经常受到攻击,教师不能永远保护他们,解决根本的办法⑽只有教给他们如何防御攻击的能力。当你意识到别人要攻击你时,提醒他不许打人,或直接推开他(她)的手。如果是冷不防受攻击,要向攻击者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必要时适度的反击。这样既能引导儿童自我保护,也让攻击者受到了挫折,让攻击者觉得自己受到了抵制,不被接受,加上教师的批评,攻击者会开始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被攻击者下次受到攻击时也不再退缩了。

2.5避免无谓等待,合理安排一日活动[5]

儿童一日活动的安排,应该动静结合,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保证儿童各个器官组织有节奏的活动,减少冲突的发生。避免无谓等待的出现,造成儿童神经过度疲劳或过于抑制,从而减少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2.6真实的情感体验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让当事人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空谈道理,不能让儿童在情感上有所触动,也解决不了问题。如:当儿童咬了别人,人家疼,就让他通过回忆摔倒的疼痛等来体验别人的疼痛。自由阅读活动时,多教给他一些知识和方法,别人在看的时候,你如果想看,要和别人商量:“我们一起看吧!现在你看,呆会给我看会好不?”作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良好的分享和谦让环境,让儿童学会分享和懂得谦让。

2.7解决行为习惯

在一定认识和情感体验基础上,教师要解决好行为习惯的问题。由于儿童意志比较薄弱,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反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提出合理、具体的要求,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培养。让儿童在实践基础上,将行为转化为习惯。

儿童期所造成的任何发展的落差与偏差都会给今后的发展及教育带来很大困难,对孩子今后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寻找成因,以使我们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8家长在家庭中应扮演的角色

扮演教育者角色的家长应该给予教师适当的配合,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态度,使儿童不至于在行为和思维上造成混乱,同时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当然,家长不仅需要配合教师,自身也应该对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6]。针对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

1、创建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一个充满冲突的家庭环境,会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之中对身边的人也充满着攻击感。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能给予儿童一个良好的榜样。美好的家庭氛围会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心境,调节孩子的不良情绪。

2、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使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当孩子们表现出探索周围世界的种种正当需求时,父母应满足和支持孩子们通过活动、游戏及劳动等进行适当的尝试,去干能干的事,去克服能克服的困难,去作切合实际的探索。儿童的各种感情积极的,消极的都需要得到表现,游戏能为他们提供学习安全妥当地表现自己感情的途径,从而学习驾驭控制不友好的攻击性行为。

3、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各种情绪。父母要允许儿童说出他的不同意见,表现他的不满情绪。当孩子情绪低落时,用一些儿童感兴趣或能让他平静的事物转移其注意力,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4、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些儿童之所以出现攻击性行为,是因为缺乏表达自己愿望的能力,缺乏合适的自卫能力。有些敏感、防御过当的孩子,还将别人的友善接触误以为是攻击,父母就应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解释别人行为。

5、采用暂时隔离的方法。当儿童试图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要求或目的时,父母绝对不可为了求得一时的安宁让孩子得到满足,这只能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现在就可采用暂时隔离法,对他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当他出现合作性行为时,给予奖励。

6、净化周围环境。将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放置在没有攻击性行为的环境中,让他们受环境和环境中楷模的影响,可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7、不可体罚。体罚给予儿童的是一个反面示范教材,只能让儿童更加推崇

暴力,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

8、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等,增加运动量,消耗儿童过于旺盛的体力和过剩的能量。饮食方面不要过多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以防产生过剩的体力和能量。

4.总结

不管老师和家长采用哪种方式来帮助儿童纠正攻击性行为,重点在于以儿童为中心点,改变其周遭环境,减少环境的刺激(人文环境,学习环境,心理环境,生理环境),让儿童拥有一个美好童年的同时,拥有一个璀璨的明天。给予儿童适当的关心,不忽略小事的重要性,将小事情分析清楚,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儿童期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你留给孩子的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李兴.浅析儿童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2]L.杜布、N.米勒、O.H.莫勒、R.西尔斯合著.心理学名人词典,《挫折和攻击》[EB/OL]. https://www.sodocs.net/doc/3212594819.html,/person/d/Dollard.J.htm

[3]张源侠、骆丽萍等编著.《实用心理自我疗法》[M].湖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4]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M].湖北出版社,2000

[5]名家思想.要抓住孩子的关键期,首先要认识理解孩子[EB/OL].https://www.sodocs.net/doc/3212594819.html,/info_Show.asp?ArticleID=413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综述 时间: 2010-4-26 作者: 刘晋来源:幼儿教育 [摘要] 攻击性行为的存在造成了教养者不同程度的困扰,为了解决这种困扰,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回事,它在学龄前幼儿的身上又是如何的产生,如何体现的,它发生的概率、频率有多高?第二,现在面对这一现象存在,社会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态度又是怎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第三,这一群体的幼儿其社会关系比较差,作为他们的教养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是什么,怎样的方式方法才是对“问题幼儿”最好的。事实上,为了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人们容易孤立这一群体的幼儿。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

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幼儿将来容易走上犯 罪的道路。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现状;对策 学龄前(0—6岁)幼儿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学龄前幼儿各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处在不稳定状态,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例如:幼儿问题行为。幼儿问题行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特点的客观存在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攻击性行为是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是一种消极行为。它不但会对其他幼儿或班集体造成危害,而且容易使攻击者本人得到比较多的来自周围环境的 否定,不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正因为如此,该问题历来为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究 所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

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一线教育者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进行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要解决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不可避免,首先对攻击性行为需要具备有深刻的认识,这里我们所谈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对象为学龄前幼儿。 ㈠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⑴(aggressive behavior)通常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经常性发生对他人、周遭物体进行的行为或言语上的严重攻击表现。0——4岁的幼儿常采用直接的吵架,打架等进行身体攻击,4——6岁的幼儿常采用间接的语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 1、需求不满

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 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在幼儿的生活里,让孩子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外,还有父母和他人对孩子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实际上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攻击的发生也并不总是以挫折为前提。儿童对挫折的反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回避、哭泣、寻求他人安慰等。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3、同伴影响 幼儿的生活当中,同伴是一直存在必不可缺的,但是同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幼儿在交往时,当发现有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攻击性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时,其他幼儿也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更多的目的,可见幼儿之间相处有利也有弊,就看教师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了。 4、家庭模仿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5、媒介影响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何伟健吴思远梁熙维 [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对其中的媒体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在个人内部冲突和社会性冲突中有的儿童缺乏有效的方式化解,于是采取攻击行为,阻碍了社会化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和特点才能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小学生克服攻击行为,学会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攻击性行为;儿童;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美国,在整个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困扰。可以这么说,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同时,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乃是证明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极具迫切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就是攻击,也称侵犯,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而对于攻击行为这一概念,学术界对其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才是最佳方式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实例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1.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有意地攻击或伤害他人身体或精神或者损害他人财物的反社会行为。儿童, 甚至是成年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 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 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个案情况简述 张三优点在于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李四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张三走过去抢李四的图书。因李四抓住图书不放,张三就在李四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张三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张三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时。张三跑到娃娃家:“我今天要当爸爸。”这时,张三发现妞妞和小美为了争做妈妈的这个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妞妞输了,但她不认

输,要再剪一次。张三一步上前去抢妞妞手巾的头饰,妞妞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妞妞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小美。 一、家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张三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 1、由于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张三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 2、张三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 3、张三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 4、张三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张三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张三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问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三、幼儿园教育措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的海洋,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空间,他们在这里欢笑,在这里愉快地生活,但是同样因为是孩子们所待的地方,所以就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行为。如:“老师,童童又打人了!”“张弛把瑶瑶打哭了”。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不断地招惹他人、制造事端,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伤害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关键词: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 我们在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儿童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年龄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越明显,且攻击性儿童中,男孩居多。而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用语言直接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少,大都是攻击性具体行动,如打人、推撞、抢夺玩具、破坏物品等,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它是幼儿个性发展过程中一种不良倾向,有一定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怎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是个值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由于受气质的影响,同性别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长过分溺爱幼儿。如今都是一个孩子,甚者有的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因此,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 家长过分要求幼儿。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

儿童攻击性行为汇编

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进行一番透视和分析,并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克服提出对策 关键词: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对策 1 引言 攻击行为是儿童经常会发生的不良行为,这种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就攻击行为的频率而言,学前阶段儿童的攻击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到青春期攻击和反社会行为出现暂时增长,[1]儿童期一般表现为打人、踢人等身体上的直接攻击,也有间接攻击,如从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等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倾向。又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因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性行为可以追溯到儿童期,70%的少年暴力犯罪在儿童期就有攻击性行为。[2]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先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儿童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伤害生命的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报刊上此类报道已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忧虑。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文在较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研究成果中这类障碍儿童的概念,理论,分类,原因进行研究归类,在此基础上做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2 攻击行为概念的界定 虽然关于攻击的研究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对于攻击本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争议。早在20世纪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看作是“人们为了寻求快乐而遭受挫折的基本反应”,之后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后,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攻击是以直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3]与之对应,心理学中对攻击的定义主要有解剖学定义、前提条件定义、行为后果定义和社会判断定义四种。这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攻击性行为,各有其侧重及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一、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宝宝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二、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孩子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这样的孩子喜欢游戏,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三、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 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行为,儿童]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儿童早期的攻击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以后的反社会行为倾向。儿童的关系攻击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研究新领域。从关系攻击的提出、测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的新进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结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展望,以期对关系攻击的研究有一些启示。 关键词儿童关系攻击综述 Review of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LIU Lu, WANG Xiaojun (Shenzhen University Normal Colleg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aggression can predict the future antisocial behavior in tendencies to some extent. Relational aggression of children study new areas in recent years, some researche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osed attack, evaluat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etc. Progress summarizes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relationship in recent year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some prospects,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ks on some inspiration. Key words children; relational aggression; review 攻击行为是在儿童发展中比较常见,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社交及学业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研究多集中于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但近年来对影响儿童心理及情绪发展的攻击类型,如关系攻击的研究成为趋势。由于关系攻击不像身体或言语等外部攻击那么明显,其伤害性很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而其对小学儿童个人成长及人格特质的发展的影响又是极其深远的,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需要仍然十分迫切。 1 关系攻击的提出 对关系攻击研究最早开始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Crick N R等(1995)提出“关系攻击”这一术语,认为它是通过有目的的操纵和损害他人的人际关系而达到有意伤害他人的目的一种工具行为,存在直接攻击形式也存在间接攻击形式。 2 关系攻击行为的测评 目前,用于儿童关系攻击行为测评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教师评定和同伴提名法、自我报告法等。① 3 理论基础

幼儿攻击行为原因及对策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生理因素只是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 (二)家庭因素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4]“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四)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5]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对幼儿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理解原因的能力能帮助儿童正确地知觉情境,是成功进行同伴交往的前提。一件事的发生总归有原因,对原因的正确理解是随后做出适宜反应的前提。从观察中发现,不管是攻击性儿童还是非攻击性儿童,当他们认为同伴是故意做出不友好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报复;当认为不是故意时,则报复很少。也就是说,对交往对象行为原因的认知决定着随后的行为,因此对儿童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智能训练采取小组训练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小组训练采用Ladd等提出的系统的社会技能训练法――社会学习模型。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技能。而个别训练法则是对个别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技巧训练,提高交往能力。许多拙于与人相处的孩子都缺乏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谈话技巧,他们不能用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需要传达给别人,也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因此,教师应先教给儿童基本的谈话技巧,帮助孩子得到社交的门票,从而被他人所接受。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给儿童以心灵安慰 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平时生性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也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有一次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因为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能使儿童对父母产生信任并从父母那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应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教育科学学院陈霞 一. 什么是攻击性: 1.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言语攻击是用口头,文字,表情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动作攻击是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或用武器对他人的攻击。 2.根据攻击的动机不同可以分为报复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报复性攻击的目的在于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对方,给他人造成痛苦的行为;工具性攻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3.根据攻击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处罚性攻击和内罚性攻击。处罚性攻击的对象是针对他人或他人的财物;内罚性的对象是自己。 4.从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看,可以分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和被认可攻击。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称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是捍卫群体的道德标准,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行为;被认可的攻击是介于亲社会攻击和反社会攻击之间的攻击。 二.儿童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呈上升趋势,四岁后达到高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以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的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和成人的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 4.攻击性行为随年龄而变化。2—3岁幼儿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他们的攻击性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龄儿童多采用叫绰号,奚落,戏弄等方式。年长儿童攻击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是敌意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6.在攻击性意图上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识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 7.攻击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无论对男女性都适用。 三.什么导致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例如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家庭的影响等等。 1.生物因素。研究表明,在儿童的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其

教师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二、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在幼儿园,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又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如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踩坏同伴的手工作品等。 四、模仿 有的影视片,打来打去的很多,孩子觉得好玩,无形中就学习一些不好的榜样,还有现在孩子非常喜欢看像《神龙斗士》、《奥特曼.?怪兽大战》带打斗的动画片。经常看,也就模仿起来,常常在幼儿园与同伴学着动画片中人物打打闹闹,这样一来免不了会乘机攻击他人,再有就是当孩子自己犯错时,父母有时会为一时出气打他,使孩子感到父母教育自己不要打人,可他们自己却打人。在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打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留意,别的孩子也会跟着打斗起来。崐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其危害都是很大的,都会影响到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精编版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20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事件意义的课题。我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采用间歇强化法成功矫正了一个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间歇强化法是一种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行为进行强化矫正的方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间歇性强化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综述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众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大多从攻击性行为的起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矫正方面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起因 陈丽颖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想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就必须了解攻击性行为的起因: (1).获得他人物品 (2).保护自己物品 (3).争夺座位或活动场所 (4).帮助好朋友或受人指使 (5).游戏或其他活动纠纷 (6).他人违反游戏或行为规则 (7).无故挑衅欺侮他人 (8).报复还击。 2.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窦维杰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

发展,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1)幼儿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 (2)家庭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3. 矫正策略 马开剑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环境因素;既有个体差异,又有性别差异;既有个性特点的因素,也有教育方法的失误;既有家庭因素,又有幼儿园的教育因素。由于各种因素交互影响,错综复杂,因而靠单一途径或方法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各种措施,进行系统地矫正。 (1)幼儿园要开展多种活动,使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情绪得到合理排解。 (2) 鼓励与人合作和对人亲善,从正面平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远离环境中暗示和鼓励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创设和谐自然、温馨舒畅的教育环境。 (4) 改进我们的幼儿教育方法。 (二) 研究问题 儿童攻击性行为在20世纪初以来就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虽然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攻击行为及儿童之间冲突早在两岁就有了,但是,其表现特点怎样?影响原因有哪些?对个体攻击性行为如何矫正?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儿童教育与研究工作者作出回答。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资料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研究对象:汪简 班级:大四班 个案情况简述: 汪简优点在于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丫丫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汪简走过去抢丫丫的图书。因丫丫抓住图书不放,汪简就在丫丫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汪简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汪简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时。汪简跑到娃娃家:“我今天要当爸爸。”这时,汪简发现妞妞和小美为了争做妈妈的这个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妞妞输了,但她不认输,要再剪一次。汪简一步上前去抢妞妞手巾的头饰,妞妞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妞妞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小美。 一、家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汪简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 1、由于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汪简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 2、汪简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 3、汪简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 4、汪简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儿童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 层次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绪论 (2)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概述 (3)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3)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3)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4)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6) (一)生物遗传因素 (6) (二)生活环境因素 (6) (三)个人心理因素 (8) (四)同伴关系因素 (8) 四、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10) (一)家庭方面 (10) (二)幼儿园方面 (10) (三)社会方面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摘要 如今在校园和校外的其他场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已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很多的典型案例逗曾经引起过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种寻常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比较明显而典型的成长问题,它对于施暴少儿自身以及对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学习成长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本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包括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社会方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为我们帮助儿童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并且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一、绪论 在儿童的自身社会性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儿童攻击性行为这样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儿童实施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的时段大多是儿童正处于完善身心健康发育的非常关键阶段,在此期间,他们对于情绪的自我控制比较弱,自我控制的意愿也不强,情绪起伏大,心情时常变换不定。这类儿童不仅在校园中争吵推搡、吵架骂人、暴力殴打、蓄意毁坏破坏公私财物,还会心怀恶意对身边的他人或动物残忍施虐。由于这样的恶性事件常常发生,幼儿园老师领导无可奈何,甚至已然严重影响到了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但社会各界群体关注攻击性行为的出发点基本是出于这些不良的、暴力的、恶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对被攻击的儿童(或其他人群)的严重危害,却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者自身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后果。所以,社会不仅应当更宽容理解这些施暴的儿童,更应该关注如何给青少年人群建立榜样,如何宣传教育善意的思想,用温情和理性感化这些迷途的羔羊;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为父母,应该加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时刻给儿童灌输正面的、积极的思想,给孩子朝着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动力;老师们应该指导儿童正确缓解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等,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理智处理攻击性行为。本文写作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解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危害的影响,研究其内在成因,将会对父母的教育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幼儿园的规范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②。

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为了减小欺负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的消影响及日后可能出现心理疾病的隐患,加深人们对欺负行为这一特殊类型攻击行为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分类、普遍性及其特点,分析了儿童在欺负行为中的角色及儿童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儿童欺负行为的干预对策。结果表明,欺负行为会对个人及他人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更甚者会影响其终生,合理妥善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对正在开展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儿童;欺负行为;干预 欺负行为是发生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欺负的现象。研究表明,欺负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经常受欺负者消极、抑郁、自尊心和自信心低下,欺负他人则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和排斥,恶化了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样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程度。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弄清其发生的频率、类型、方式等,对于我们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可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这也是目前配合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儿童发展中某些新情况的出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儿童欺负行为的界定、分类、普遍性及其特点、儿童在欺负行为中的角色、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及如何干预儿童欺负行为几个方面,对近来有关儿童欺负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 一、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与分类的研究 (一)儿童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 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Olweus在瑞士和挪威中小学开展的校园欺负行为问卷调查。在Olweus研究的基础上,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目前研究者一般采用Simth对于欺负行为所做的界定,即认为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较弱的一方重复进行的攻击,并将欺负行为视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欺负行为区别于一般攻击行为的三个特征是:(1)未受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双方生理或心理力量上的不平衡性[1]。 也有学者认为,欺负的本质不在于欺负行为是否重复发生,即使偶尔的欺负也是欺负行为,并不能因为只发生一次而改变性质。因此,不能将欺负的重复发生性作为一个本质对欺负行为进行界定,如果将偶然发生的欺负行为排除在外,势必会在统计数据时漏掉一部分数据,从而降低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2]。 (二)儿童欺负行为的分类 根据儿童欺负方式的不同,Rivers和Smith把欺负行为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其中直接欺负包括直接的身体欺负和直接的言语欺负[3]。前者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损坏或抢夺他人财物等;后者是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行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外号等;而间接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借助某种手段或第三方对受欺者实施的攻击,如背后说坏话、造谣离间、社会诽谤等;相对于直接欺负,间接欺负比较隐蔽并且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实际上它依然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