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研究》书评

《历史研究》书评

《历史研究》书评
《历史研究》书评

历史中的文明

——读《历史研究》1~4部

【摘要】:各门社会科学中,历史学是最基础的学科。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想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幅人类进步的图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宏观结构体系。他在该书自序中这样说:“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

【关键字】:汤因比,历史“变形”,创造性,历史研究,文明衰落

汤因比,英国人,1889年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他被誉为“一位伟大的智者”和“杰出的思想家”,一个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杰出的智慧以及热情而不倦的探索者,他的业绩在于“解释历史和预见未来。汤因比在有生之年曾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他不仅看到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的巨大破坏,而且深感人类的相互残杀给后世带来的紧张、不安、沮丧和暴力正将人类推向自我毁灭的危险境地。因此才有了《历史研究》这本著作。可惜我并没有读完这一本书,仅仅是读了第一至第四部分,因此思考不深,理解也不深。

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为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它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有人说历史造就了文明,也有人说文明组成了历史,而在《历史研究》这部巨著中,汤因比便大胆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对近6000年来人类历史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一般规律,同时,大一统国家和大一统教会的建立也进入作者的视野,还广泛地考察了历史长河中各个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摩擦,发展了文明形态史观。汤因比本人也因此书成为文明形态史观的集大成者。

汤因比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历史就是变化无常的事物。变形就是历史的本质——不断地自我添加。没等你抓住一种形态的历史,它便已经像普罗泰乌斯一样变了形。”这么说来,历史是在不断地“变形”吗?大致一想,似乎是如此的,历史在不断变化,不如从前,也不像未来,它是一条时间的纽带,但是在不断地盘旋,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历史从来不是一架已编好程序的机器,在时间的流动中一成不变地转动着。可是难道因此就对历史置之不理吗?不是的,这反而是我们研究历史,探索历史的原因。下面则是我对汤因比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在书中,汤因比摒弃了以前的研究世界史狭隘的国别视角,他认为历史研究中最小的单位不应是民族国家,而是一个个文明形态。他认为文明是一种带“文化相对论”色彩的存在。他总结概括人类历史上的26个文明形态: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可分为拜占庭文明和俄罗斯文明)、伊朗文明、阿拉伯文明、(它与伊朗文明可合并为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它可分为中国文明和朝鲜—日本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叙利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米诺斯文明、苏美尔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安第斯文明、古代墨西哥文明、育加丹文明、玛雅文明以及5个停滞的文明: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奥斯曼文明。他还认为,上述文明之间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就像几代人的生命延续。例如,古代希腊文明的母体是爱琴文明,而子体则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和拜占庭文明。他的这一观点是值得敬佩的,但只反映了一部分文明演进的进程,忽略了世界各地的文明演进并没有如此简单。在我看来,文明不能完全地继承,而且继承这一定义也是难以断定的。比如中华民族文明中,若以汉为继承的充要条件,那么元清两朝就不能属于中华文明。但从人种与文化的角度上说,满清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是最大的,可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并没有如此简单,它的精髓应在于中华文明中的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农本经济,官僚结构以及士大夫文化等文明。

另外一个令我深刻的地方,便是在书中的第四部:《文明的衰落》。对于文明的衰落,首先汤因比反对了几种决定论:一是宇宙钟摆的逐渐停止或地球的渐趋衰老;二是生物自然法则支配的时间跨度;三是祖先遗传的体质退化;四是历史循环论。正如他所说:“我们面对的不是任何残酷的必然。”文明的衰落也不应该在对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的控制丧失中寻找:文明兴衰与技术变化是分离的。在这里汤因比批评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观点。吉本将罗马的衰亡解释为“蛮族和宗教的胜利”,而汤因比认为“蛮族和教会的胜利”不过是帝国衰亡的伴生物,而不是衰落的原因。反而他认为:“自决能力的丧失是文明衰落最终的衡量标准。”他先举出了一系列新力量(才智、情感和观念)导致的调整、革命和畸形,这有时是负面的,有时却是自决能力的提升:工业主义曾复活和推动了新大陆南部诸州的奴隶制度;民主和工业主义对战争的冲击,18世纪的温和在于战争既摆脱了宗教狂热,又没有成为民族狂热的工具;民主和工业主义对区域政权的冲击,如哈布斯堡王朝、奥斯曼帝国等的消失。工业主义对私有财产制度的冲击,国家控制和重新分配私人财产,使从一个战争机器转变成一个社会福利机构等等。

还有一个原因是自我崇拜。这表现为对一种短命制度的崇拜:如古希腊城邦在城邦的时候没有发展出更高层次的新型国家权力;东罗马帝国的不幸早熟和返魂;君主制、议会和官僚机构各有各的问题。对短命的技术的崇拜: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还有军国主义对胜利的陶醉,这里的例子是罗马教廷。这也就不难想到二战时期法西斯联盟的失败。

对于他所反对的决定论我还是有一点看法的。的确,地球的衰老和宇宙的停止似乎是天方夜谭,这不是使文明衰老的决定性因素。但我认为文明的衰败与否也是由自然生态所决定的,例如著名的庞贝城,便是被火山所淹没;而一些学者也研究过当自然灾害破坏力达到一定程度,要摧毁一个文明也是轻而易举的。虽然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可以堤防更多的灾害,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在面临毁灭性灾害时能改变什么。汤因比所认为的两大原因,更重要的是从宏观文明发展来看待的,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但也是拥有漏洞的。

读完这本书的一部分,让我更想读下去。对于书中观点我仍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它开阔了我的视野,但它的规模似乎实在太过庞大,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史实错误。《历史研究》中部分的理论和法则既不精确也不能普及。有时甚至与历史真实背道而驰。在书中我甚至觉得表达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多的是主观想法。但无论如何,正如汤因比所说:“我们必须相互熟悉,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逐步熟悉彼此的过去,因为人类北非仅仅生存于直接的现在。”历史值得我们研究,而历史中的文明更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历史研究》第一至第四部。作者:汤因比

2.再读《历史研究》作者:田小惠

https://www.sodocs.net/doc/342530791.html,/Article/CJFDTOTAL-SJYX200104005.htm

3.漫谈汤因比和他的《历史研究》来自:《博览群书》1998年09期作者:黎鸣

https://www.sodocs.net/doc/342530791.html,/Article/CJFDTOTAL-BLQS199809017.htm

4.百度百科《历史研究》

https://www.sodocs.net/doc/342530791.html,/link?url=iqd4DdIW-cc6iKO0VAQIni4TxqxPVXFFUqIux6fKmq-IwywfUf cHCFskQwJxHA5YZyPralvNBl22GysWrfdRUgJ5tcUCAZlPQjBuAJGOg4m

国际政治理论

二、现实主义 1.无政府状态(139/150自助体系与有序体系的区别)理性行为体安全困境(150/384) 相对/绝对收益(132) 国家利益(252) 权力(264/265/266;软权力395) 霸权(定义292)均势(p108/279) 卡普兰六模式(p97-98) 国际体系国际结构(139) 国际战争同盟(平衡/追随;与合作安全/集体安全376比较387)威慑(及其成功的条件) 2.古典现实主义(p37-39;摩根索六原则p67-68)新现实主义(基本理论137/与古典现实主义的区别p125/防御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 3.均势理论体系结构与稳定理论(霸权稳定144/301、两极稳定141、多极稳定)权力转移长周期理论(302)文明冲突(420-421)新帝国论 三、自由主义 1.国际合作(321/合作条件326)相互依存(336敏感性/脆弱性341;零和/正和/负和相互依存)复合相互依存(155/342) 国际机制(360)国际制度 2.理想主义(p33-36; 与古典现实主义比较p39)新自由主义(156与新现实主义比较132-135)3.(新)功能主义贸易和平(157-158) 民主和平(451-452)决策理论(理性行为体/官僚/组织模式)历史终结(180) 地区主义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新中世纪主义(419) 四、马克思主义 世界体系(332)依附(339-340)新帝国主义 五、建构主义 国际社会(236) 文化(424认同/规范226-227)三种无政府状态文化人权理论 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区别(224-226) 六、方法论 层次分析(p99个人/国家/体系层次273-274)科学实在论行为主义(p91/117/191) 一、导论 国际关系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确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主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确范围最小。 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形态,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平等权) *国际体系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体系界定为“一组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基本因素。 体系结构界定政治结构有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权力分配。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其秩序原则是无政府性;国际体系的单位——国家,是享有国家主权自主的政治单面临着相同的任务——确保生存,不同之处只有一个,即国家实力的大小。因此,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重要原则方面,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因素,所以沃尔兹的体系结构就被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大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单位,因此国家体系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是指国家的物质能力,即“经济、军事和其他能力”,因此,国际体系结构就是指体系中大国之间的物质实力分配,并提出“极”的概念来表示国际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例如,一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单极结构,两个大国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称为两极结构,四五个大国对国际体系有着大致相同的影响的结构则称为多极结构。 古典现实主义的基本逻辑:人是自然产物,有其先天形成、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追求利益是人的本能,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首先,作者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书中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

历史研究课题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一、引言 长江河畔,波涛汹涌。名山脚下,校园如画。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历史老人踏着沉重却是矫健的步伐向你走来,为你采撷美丽可人的小花朵。愿这朵小花朵能在你的精心培育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课题集锦所收集的课题,尽管显得稚嫩,但却来自上届学生的真实生活和体验。相信今天的课题研究会为明天的发明创造夯实基础。欢迎大家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二、举例 课题:对赵声故居的探访与思考 目的:了解家乡历史人物,了解家乡史增强对历史的切身感受,以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方法:(1)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2)赵声故居的考察 (3)访问大港人对赵声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赵声,是否知道赵声故居) (4)总结研究成果,对赵声故居探访后的感受与思考及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课题: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台湾被美国人称为对付大陆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在日本统治下也达到50年之久,台湾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了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或强硬、或怀柔,或高调、或低调,那么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同学们纵深剖析当今的亚太格局以及对台政策有着较大的帮助。 研究的方式为三到六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定小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然后分工协作探究。 研究的途径包括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注:图书馆关于台湾方面的书非常多,刚进来一批书中就有好几本。)上网查询等等。(注: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论述也很多,上网查找也十分方便。) 课题:近现代中美关系浅析 1784年2月18日,“中国皇后号”初到中国时,美国刚刚取得独立,而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 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美在中国的侵略加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大陆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时至今日,中美关系扑朔迷离 课题:李鸿章的是是非非 有人说,他是刽子手,他是卖国贼,他是大奸臣 我说,他是改革家,他是出色的外交家,他有满腹冤屈无处申诉 你信吗? 请跟我来看 课题: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关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我们可以很快想到很多方面,但对于一篇论文来讲,不能把这所有的方面都加以罗列,要找一个小的切口进入,例如,日本人的岛国心理,民族性,外部环境等等,当然这就需要你对自己的观点加以充分而强有力的论述,为了让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近期大概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它是属于史学理 论方面的著作,由于自己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普遍都理论 性很强,相对难懂,读起来显得总是枯燥、乏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大概读完 了这本书。虽然读完了此书,但是自己感觉距离真正读懂还相差甚远,似乎处 于似懂非懂的状况。不过通过读这本书,还是产生了许多属于自己个人的体会 和理解,许多地方还是给自己以比较深的影响。由于全书内容比较多,下面就 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方面大概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也 许有它一定的合理之处,也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某些看法也许是错误的,仅属于个人的一些见解罢了。 首先对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全 书分为通史、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中国文化八个部 分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对历史教育的流行误解做了叙述。钱先生在 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这就很 好的说明了研究历史一定要以证据说话,要有充足的史料或实物等作为自己说 话的凭证,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进行人为的加工、装饰。同时也说明了钱先生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强烈责任感,说的每句话都不是自己凭 空编造的,一定有它的来源,一定有它的充足的证据。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 史学它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进行人为的加工润色。 钱先生在本书中就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时指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 和传统性,我们要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通过这么多年对 历史的学习,自己对历史的三种特性感觉也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内心里面还 是对这三种特性是理解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有它的特 殊之处;不同国家的历史也一定有不同之处;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也 有不同之处等等。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不管学习历史还是研究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能避免我们少犯许多错误。变异性则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一个“变”字。钱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其实历史本身即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 历史的过程中,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因为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初学历史的人自己感 觉格外重要,他们往往会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历史的传统型,钱先生说道:“特殊性与变异性加在 一起便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认为所谓历史的传统型,就是历史上所创造的 精华它的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精华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当然钱先生所 说的历史的传统性有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中,钱先生认为:“文化乃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 历史之真实成果;舍却历史,即无文化。”所以从某方面来看,研究历史的方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刘绍坤 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充实人生,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学会反思历史,才能更好地认清未来。随之翻到目录,这本书写的是从有人类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事。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我们不是教历史的,不用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看。

冷战国际性与本土性

余伟民:国际性与本土性:冷战的双重逻辑————读《冷战与革命》 国际性与本土性:冷战的双重逻辑————读《冷战与革命》[1] 作者:余伟民 | 时间:2006-09-26 | 来自:ColdWarChina | 阅读:663人 一、“冷战史新研究”:新在何处? 20世纪90年代初,以德国统一和苏联解体为标志,世界范围的冷战宣告结束。随之,国际学术界兴起了“冷战史新研究”的潮流[2]。在90年代出版的冷战史研究论著中,“新研究”的特征逐步显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料的“新”,即借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档案解密,运用多国档案对冷战进程中一系列事件的重新梳理和辨正成为可能。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这方面的成果已蔚为大观,原先被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刻意遮蔽的历史真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在获知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后对冷战史的总体性再认识和再思考也成为“新研究”的特征之一。然而,由于这个层次上的出新比发掘新资料更需要高水平的思辨力和理论素养,所以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至今还不多见,即便有些论著提出了新见解,但大多还停留在对个别事件的解释上,尚未形成对冷战史的总体性的新认识。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文安立的《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一书在对冷战史的新认识上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无疑,文安立作为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锐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一开始就同“冷战史新研究”联系在一起,并且,他本身就是“多边档案研究”新学术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3]因此,发掘和运用新资料,对历史细节进行考释辨正,自然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资料的新还不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特色,因为它出版于1993年,解密的苏联档案还未及利用,这恰恰成为“多边档案研究”的一个缺憾。诚如文安立自己所说:“由于缺少关于苏联外交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还不得不被迫自上而下地,即从那些能为外界观察者所认识到的行动出发去解释,而无法通过文件来阐释其外交政策的动机。……因为这种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假设,所以运用起来就有明显的局限性”(第4页注文)。尽管如此,《冷战与革命》仍不失为“冷战史新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而且在对冷战史研究的影响上发挥着其它仅以资料见长的著作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开创了冷战史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即从国际和本土两个层面辩证把握“冷战与第三世界各国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安立将这种研究范式称之为“四维的分析模式”(第3—4页)。正是运用这样的研究范式,冷战与革命的内在联系得到了以往仅从国际层面着眼的“单维”或“双维”分析模式所难以说明的更为深刻的阐释,由此而揭示的冷战逻辑也比以往的认识更为丰富和全面。[4] 二、冷战的国际性与本土性:双重逻辑的理解 关于冷战史研究的不同范式根源于对冷战本质的不同理解。如果人们把冷战理解为一般意义上国际关系的非战争对抗形态,那么,冷战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没有确定历史内涵的冷战可以作为一般的国际关系问题纳入国际政治理论的常规研究对象。这当然不是现在学术界作为特定历史概念讨论的冷战。冷战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它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从时间上说,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的现象,从空间上说,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两大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如此时空外延中的冷战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国际关系的特殊内涵。 首先,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二元两极世界体系结构。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这种分裂与此前(16世纪以来)发生的纵向的发展性断层不同,它不是人类文明进化中因现代化进程的时序差异而自然形成的梯次结构,而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中国近代史研究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产物,受到国外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他种种资产阶级史学观的重大影响。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经历了萌生(20世纪初—30年代)、兴起(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发展(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停滞(文化大革命期间)、繁荣(改革开放—2000年)几个阶段。在兴起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始出现并挑战那时占主导地位的近代史研究。在发展时期,国家建立涉及近代史研究的专门研究机构,各大学历史系设置近现代史教研室,近代史学界结合研究中国近代史学习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成为主流,中国近代史学科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在繁荣阶段,近代史学界拨乱反正,纠正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出现了用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张和实践,研究领域大大拓宽,研究专题大大加深;同时又出现了淡化意识形态、轻视唯物史观、轻视阶级分析方法的倾向。所有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并针对各个时期的学术潮流进行分析,提出看法和建议。中国近代史研究不能脱离政治,又不等同于政治,如何把握其中分寸,是总结以往的研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关键。 研究百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学科体系建设问题。这里讨论的不是各个历史时期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具体问题的进展,这种进展是非常巨大的,正是这种进展推动了我们对中国近代历史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国情全面深入的了解,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巨大进步;这里讨论的是建设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方面的演化和趋势,一门学问的学科体系是什么面貌,关系到我们对这门学科基本面貌、总体面貌的认识,关系到这门学科的学术性、科学性问题。通过这种研究与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是如何在建设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的,看到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的演化,以及它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今后还可能发展到哪里去。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主要是指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所涵括的时间范围,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建立这样的学科体系所必须使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工作中所秉持的基本的指导思想,等等。我们依据这里所提示的线索,来分析20世纪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学者们探索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情况。 结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主要考察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把1840至1949年所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的近代史,是符合中国历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了独立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国历史越出了近代,进入了自己的现代时期。 另一个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问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自己面临的革命任务的时候所确立的基本理论纲领,也是自己的革命实践纲领。提出这个革命理论的基本事实根据,是中国的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度里进行的。这个革命的任务,对外是争取民族独立,对内是推翻封建统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中国历史读后感

中国历史读后感 中国历史读后感1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首先,作者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

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书中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

《历史研究》注释要求规范

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刊》和《历史研究》。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北大学,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人民、中央文献,1989年,第9页。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1998年,第46页。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1999年,第247-266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人民文学,1981年,第325页。 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古籍,1997年,第65页。 3.著作、文集的序言、引论、前言、后记 (1)序言、前言作者与著作、文集责任者相同。 示例: 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1994年,“序言”,第1页。 (2)序言有单独的标题,可作为析出文献来标注。 示例: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三联书店,1988年,第2页。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国际政治理论

肯尼斯·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发行了他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从而拉开了国际政治学新的一页。这本书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并且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该领域被征引频率最高的著作之一。 华尔兹的贡献在于,首先他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引入国际政治学研究,并且建立了一套纯粹的系统理论,较之以前的学者,他的结构主义运用的更为精确,从而使得结构与系统的观念成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并为"无政府状态"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第二,华尔兹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和理论假设,是继汉斯·摩根索之后现实主义理论的大师;第三,华尔兹的研究引出了80年代国际政治学的大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如基欧汉等人,将结构理论和自由主义传统结合起来,逐渐发展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在随后,由于制度经济学,尤其是博弈论方法的引进,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逐渐与以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理论分庭抗礼。直到90年代初,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二分天下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华尔兹密不可分。 本书可以大致分三部分,首先,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阐明一个符合国际政治学要求的理论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且做了大量的说明。之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也就是结构理论的框架,并结合现实主义的假设发展出一种新的现实主义理论。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将自己的理论运用于国际经济、军事和国际事务管理,并且考察了结构如何在这些领域中发生变化。本文重点在于前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区分了规律和理论,分析了将理论看作规律的集合所造成的混乱,分析了归纳法在 寻找规律时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在理论建设中的局限。他提出"我们所认识的现实本身只是长久以来在脑海中经过构建和在构建所形成的精巧的概念。现实产生于我们对无限材料的选择和组织。如何选取材料以及如何安排,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出归纳法所必遵守的准则。"如果说"规律指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那么,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这种联系因何存在。并且"理论范畴只能被创造而不能被发现。" 在华尔兹看来,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评价一个理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不在于其"真实性",更不在于它与现实的相似程度。如他所说"解释力通过‘远离现实'而获得,描述越完整,解释力越小。" 在华尔兹看来,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评价一个理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不在于其"真实性",更不在于它与现实的相似程度。如他所说"解释力通过‘远离现实'而获得,描述越完整,解释力越小。"随后华尔兹特别提出了国际政治学中普遍使用的还原主义理论,应该说他的系统理论正是在对还原理论的批判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首先他明确了两种理论的区别,即"对国际政治的解释,尤其是关于确定战争的原因及和平的条件,按照原因所在的层次——人、国家或者国际系统——加以区分。其中关注于个人或国家层次的是还原主义理论,而认为原因存在于国际层次的是系统理论。"之后他还特别举了霍布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作为还原主义的典型,进行了分析。

断层线读书笔记

逃离“断层线” 2003年费雪·布莱克奖获得者拉古拉迈·拉詹在2011年著作的《断层线》中,陈述了 金融危机的真实来源——多半并非缘于“个体主义”,而是因为“羊群效应”以及政府介入造 成风险评估扭曲。用此观点审视最近见诸各类媒体头条的股市波动,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指人们会追随大众而否定自己的意见,不会主观上思考 事件的意义。这是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降低个体风险的自然界优选法则。 既然“羊群效应”难以消除,而留给我们深思的,则是政府应该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 其实,纵观各个行业多个线条,政府必然处于弱势——因其内部从业人员往往具有非流 通性、非经济性,但政府要面对的却是任何有利可图呈迅速放大趋势的市场环境,要建立合 理的监管规则并不容易。 《断层线》中陈述了环环相扣的四条金融危机断层线,正是政府不当介入导致的:应对 结构性失业,系列措施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大泡沫,为首条“断层线”;新兴市场国家抑制国 内市场并过度储蓄,将巨额外汇以低廉的资金价格流回发达国家,进一步助推泡沫,是为第 二条;部分发达国家薄弱的社保及高失业率,导致执行宽松经济政策的政府存在巨额财政赤 字并推高了资产价格,是为第三条;宽松货币环境、金融自由、监管放松,廉价资金刺激以 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低阻碍甚至无阻碍扩张,成为第四个断层线。 总结全篇,合理的监管首要条件为全面,覆盖整个行业周期,无论是处于发展的峰值还 是低迷的谷底。其次是非随意决断,每项决策须具备高透明度。在追求收益和数字增长的时 代,正确衡量风险管控部门业绩。最后,要设立监管的启动条件,监管规模的大小、是否采 取雇佣及购买保障型保险均应作为成本和效益的考虑要素。 监管既不能武断限制市场参与者作决定的权利,也要允许形式的创新,但更要限制风险 能量,扶持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原文有一个经典的建议——“管理财政部的人最好有常识 但不精于此道,才能使金融发挥合适的作用”,因为“金融的意图和资本的意图总是貌合神离”。 只有将社会公共福利与政治意图实现剥离,通过“第三方”的形式适度加入参考元素,引进 学术界相关公式,客观计算与评估执行绩效,才更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监管规则,避免断层线 的出现。篇二:《断层线》读后感1 《断层线》读后感 华尔街从来就是各方金融翘楚雄霸之地,各种评论铺天盖地,尤其在最近的世界金融危 机发生后,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的著作连篇累牍,一家之言也罢人云亦云也好,不过都 是在炒冷饭,较之拉詹的《断层线》而言实则不可同日而语。一则拉詹是极少数在危机到来 前就能预测到的经济学家之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位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要求巴菲 特、比尔〃盖茨全球100名政治、经济、环保领域精英最近阅读的书单榜首。 乍看书名,可能会吸引不少科技狂热者的眼球,断层线是地理学的一个术语,与地震有 很大的关联。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中的断层线造成的。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被地 质学家定义为断层线。拉詹用断层线来比喻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了凸显造成金融危机的深层 问题足以显示这个比拟的准确性。也是寓意警示世人,未来到来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我 们从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本书当中,拉詹较为详尽的分析了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 成因,认为主要有三层断层线直接导致了危机的产生。第一条断层线产生自美国家庭 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以及国内政治的不稳定性。书中的各项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美 国居民的收入不稳定性和差距性在逐步深层次恶化,1976年,收入排在美国前1%的家庭总收 入占当年美国国民收入的8.9%,而三十年后急剧上升为23.5%,很明显,美国的普通居民的 贫穷程度愈加深化。此外,作者还看到了更深度的问题,他指出美国民众因为阶层不同、收 入不同而产生的受教育差异情况也在逐渐的产生分化。正如马太效应所言“贫者愈贫而富者 愈富”。收入低者根本不能有效接受与富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和高层次的教育质量,这就会

中国历史观后感800字

中国历史观后感800字 中国历史观后感800字1 《中国历史故事》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如:晏子相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今年寒假,我再一次翻阅了《中国历史故事》。每一次读来,都仿佛是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的历史画卷,收获很大。这本书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书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都在震撼着我,也教育着我。孔甲吃龙肉、烽烟戏诸侯、姜太公钓鱼、周文王演《易》、张赛通西域,大意失荆州。这其中有帝王、有将相、有农民、有领袖、有刺客,还有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等等。 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开始,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古人的世界,看见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失败的英雄项羽、农民领袖陈涉、勇敢的刺客荆轲,以及卓越的军事家孙膑、统一六国的帝王秦始皇。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我感动,让我思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令我很是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

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是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通过读《中国历史故事》我发现,凡是能推动历史前进的人身上,都有五大品质:善良、勤奋、智慧、勇敢和坚韧。就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才使他们完成伟业,并使自己名垂史册。 他们的故事也鼓舞和激励着我从此要发奋学习,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国历史观后感800字2 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可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已有33亿年之久是由黄帝统治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开展课题研究,尤其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都会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全面掌握所需材料,以利研究工作。查阅的文件资料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选用。 3、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求出数量分析结果,用于支持研究。 5、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吸其精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于指导今天的研究。 6、比较法。对某类研究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性。 7、实验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现 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分类记录下来。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条件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8、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然后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个案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非典型的,但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说服力。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黄一卿41322038 审计学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美]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版次:2010年1月第1版2013年2月第13印刷 平装: 345页开本: 32 作者简介: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23岁时即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达58年,并先后

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曾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 写作背景及动机: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刊载于美国《外交》季刊,由此引发学术界热议。作者并不打算也不认为此书成为成为一本社会学著作,只是要对冷战之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解释并借此提供一个更有意义和更有用的观察国际发展的视角。这一视角,即“文明的冲突”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并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对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共包含五部分。分别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文明的未来”。全书以历史事件为基础,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论述结构,阐述了该书的中心思想。即在华约垮台,苏联解体,两大阵营对抗消失以后,国际舞台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的形式展开。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书评

“设异明通·通中求异” ——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级 1044409122 马丹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历史的尺度;我们重视史料的编纂整理而不重视理论思维的创建;我们习惯了历史研究的静止观,总在试图寻找“总体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读罢《中国历史研究法》,笔者认为中国的历史有其发展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分期有其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侧面有其特色,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我们要注意在“通中求异”。 【关键字】历史研究、中国历史、通、异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这本书,是汇集钱穆先生在香港某大学八次讲演而成,依次以中国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史、文化史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自己观点。通读全书,对比梁启超的《中国国历史研究方法》,笔者认为钱穆先生此本书有两大亮点:一、在篇章结构上“设异明通”;二、在讲解内容上“通中求异”。 一、设异明通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主要论述了史学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旧史的改造,历史的因果和动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内容,其侧重的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工具性,针对性强但略显分散。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从中国历史的八个侧面论述讲解,其中前七讲均可属于为第八讲蓄势,所有的这些都包含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这一大系中,“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1】。并提出“文化整全体”“文化即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个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2】)概念。 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明方法——呼应中心论点”这样一条思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读者如醍醐灌顶。如:《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这一章,首先阐明本章要讲的内容——“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继而解释为什么讲这一编;其次提出政治与政事的不同,进而阐明研究政治制度的方向与必要性;再次,通过中西对比,传统与沿革对比,阐明作者自己关于中国封建制度内涵与特色的理解;最后,提出具体研究政治史的方法,再解释方法运用时,时时注意呼应中心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