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逻辑学第七章

逻辑学第七章

案例1 ——收集、分析整理素材

?天文学家按照一定的计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天体的运行情况,并且把观测结果系统、全面、客观地记录下来,以获得天体运行的规律的基本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析。

案例2 ——观察、记录获得素材?人们对社会经济动态,如股票价格、居民的收入、进出口贸易等情况进行追踪并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观察并做出记录,以获得经济运行的原始数据。

?例如,历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开盘情况 2000年从节前的1535点跳高至1591点;

2001年出现小幅高开走势,随后创2245点的历史高点;

2002年从节前的1506点高开至1540点,短期快速突破;

案例2 ——通过归纳,获得结论

2003年小幅回落;

2004年延续节前的强劲上攻态势,行情一直延

续到4月份;

2005年连续反弹至1300点上方;

2006年小幅上涨,沪综指在1200点至1300点之

间构筑了一个平台;

?通过罗列,可以发现节后第一个交易的走势,涨跌比明显倾斜于涨。因而07年开门红的可能性在八成之上。(发表时间:2007年2月17日,来源:广东科德,作者:高剑)

案例3 ——求因果联系

?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有科学根据的。善良的品性,淡漠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心、凡事想着别人,这样便无烦忧,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分泌更多有利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

案例3 ——求因果联系

?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其胡作非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心态,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精神负担必然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各种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最终在恶劣心境的重压和各种心身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丧生。(《北京青年报》2007.9.1 丁永明/文)

案例4 ——不完全归纳

?关于林光常拿自己的身体很好是因为自己不吃肉蛋奶的问题,方舟子说的很有道理,个案是无意义的。必须做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研究才有结论,不知中国的广大电视观众是否理解了方舟子的观点。(鹿角,2007.4.12 )

案例5——归纳法

?据“中央社”报道,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6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已实行几十年,证明是对维持台海和平有利,尤其是对台湾有利。因此美国不会改变“一个中国”政策,也没有计划改变这项政策。(新闻来源: https://www.sodocs.net/doc/3e2535299.html,/07-12-

/1037/2ir99.html)

案例6——归纳法

?中国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出自《时事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永远的旗帜》)

案例7——类比法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对“勇气”号火星车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宣布,在火星上存在着非常适宜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称,在火星上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着生命的。专家们解释说,火星上的微生物可能会在地下的热水或蒸汽与火山岩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据领导该项研究计划的斯蒂夫·斯奎尔斯介绍,在地球上的类似地区均有大量的微生物聚集。

第七章归纳方法

第一节收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第二节归纳方法

第三节类比法和回溯法

第四节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第五节假说方法

什么是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是从已观察的事物情况推知未观察的事物情况以及探求事物规律(包括因果和统计规律)的方法。

归纳方法

?与演绎方法不同,归纳推理的证据(前提)对假说(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从大量不确定现象中寻找某种确定性。

?认识和理解各种归纳方法的特点以及理解提高它们结论的可接受性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归纳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日常论证的必要条件。

归纳逻辑的内容

完全归纳推理?传统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概率归纳推理?现代归纳推理

统计归纳推理

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比较法

分析法

综合法

求因果五法

归纳逻辑

?归纳逻辑是研究提高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的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

狭义的归纳推理:从个别事例推出一般原

理的推理,

广义的归纳推理:或然性推理。

?归纳方法常常用来推求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归纳逻辑常常用于提出假说。

归纳逻辑的性质

?一般性知识是通过枚举方式从大量的个别事例中概括出来的,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了前

提的断定范围,归纳推理是一种扩展性推理。

因此,在归纳推理中:

1.前提(证据)对结论(假说)只提供了一

定程度的归纳支持;

2.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出关系不是必然的而

是或然的——现代逻辑则把或然性推理都

纳入广义归纳逻辑的范围。

归纳原则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个别和一般是辩证统一的:个别不能脱离一般而存在,一般必然存在于个别之中,所以,我们才能从个别、特殊推出一般,才能从经验内的事例推到经验外的事例。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在人们认识现实的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方法。

?归纳对发现真理、构建科学理论提供了必要和有益的手段;演绎对证明真理,确立科学理论提供了充分可靠的方法。演绎的大前提往往是由归纳提供的,演绎离不开归纳。进行归纳需要一定理论为指导,归纳离不开演绎。

归纳逻辑和经验方法

?只有在掌握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合理的归纳。因此,归纳逻辑是建立在其它经验方法的基础上的。

第一节收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一、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

观察

实验

调查

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比较

分类

分析

综合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1、概念: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命题: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特征在于其真假性。命题有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逻辑学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 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主项普遍概念,量省。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 (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 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在一个直言命题形式中,如果陈述了它的主项或谓项的全部 外延,那么其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直言直接推理:就是前提只有一个命题的直言推理。 A:全称肯定 E:全称否定 I:特称坑定 O:特称否定 反对关系:A与E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得以同假。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矛盾关系:AO、EI之间的关系是: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必真。 等差关系:AI/EO之间的真假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假,全称必假;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 下反对关系:IO之间的真假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当

逻辑学的概念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

逻辑数学概念

逻辑数学概念 --朝阳科技大学幼保系刘冷琴(老师) 一、数学是什么? 1 科学(精确性选择性) 2 秩序(幼儿秩序感的最高峰是2岁半) 3 艺术(黄金三角节拍音谱) 4 语言(例:ABCDEFGHIGKLMNOPQRSTUVWSYZ=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HARD WORK=98% LOVE GOD=101% ) 5工具(生活中索取) 二、数学的内容-- 算数、代数和几何 打开数学学习的迷失(敏感期0-6岁) 1 人类与生俱有基础在逻辑 2 数学学习基础在逻辑 3 学习数学不变的法则 ①数、量、形的具体学习 ②半具体的学习过程 ③抽象符号的迷知—概念化 ④要给孩子感官的具体经验(Baby最好的数字是“2”) 二、逻辑数学的概念(数学前的活动)

1观察与描述(依据东西的属性,如颜色、形状、大小来描绘其特征) 2分类(性质相似之物予以组合,将性质相异之物予以区分) ①绝对单一类别的分类 ②相似性的分类(二三岁的儿童会依据相同性与相似性来分类) ③层面性的分类(根据物的属性、颜色、形状、大小来分类)3配对(将相同物、相似物或互补物配对,嵌插一对一之交换,取相同数量之物或利用绳子、线或粉笔画线来联结两个集合,以比较 多少或一样多之历程) 4比较(两个同属性的集合比较长短、多少、大小、浓淡、粗细、高低的历程) 5序列(依据某种属性的等级予以排列之历程) 6形式排列(仿造形式或发现 7相等化(依据某种属性[如长度、高度]使两个东西或两组集合变成相等之历程) 8组合与分解(依据某种共同的属性将两个或多个多个东西或集合予以聚集与分离之历程) 9 保留概念(也叫守恒概念同样的量变出不同的图形,有数量、面积、容量 等,这些不管是排列或是形状及容量的改变都不会影响本质) 10 诵或计数(通过歌曲、儿歌、押韵诗 5只小鸭鸭去玩耍越过了小山丘走太远 鸭妈妈急得叫呱呱呱四只小鸭鸭跑回来 (手指游戏)

逻辑学名词释义

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 :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对逻辑而言,人工语言是用来表示或显示逻辑形式的,我们把这个人工语言叫做对象语言。 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 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命题。它自身不再含有其它命题了。 复合命题是由命题构成的命题。也就是说,复合命题可以分析为命题和逻辑联词。(基本的复合命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的复合命题,它们是复合命题与推理讨论的基本对象。) 复合命题基本结构是“主项+谓项”,按照量词划分,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联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同时具有某些属性的复合命题。(显然,,联言命题就是几个命题的“联合”,他陈述的是几个同时存在的事实。) 联言判断:就是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选言命题是反映一个或几个思维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假言命题陈述的是两个思维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因此又叫条件命题、蕴涵命题。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

逻辑学第三版1-4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 与4 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 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 是P。2 与6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 与5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 是P。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 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 2 整除的数。“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 10、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information”,就是知识。它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 壹

(完整版)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第二章概念 [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 [要点]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定义和划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

逻辑学整理

1.现代汉语中的逻辑:【填空、选择】 ①指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 “要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就是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②指某种特别的理论、观点(多含贬义) “这真是荒谬的逻辑” “有人说: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③专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 “要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 2.逻辑学的学科体系 传统形式逻辑:简称“逻辑学”或“逻辑”或“普通逻辑” 形式逻辑 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符号逻辑) 逻辑学 (按门类) 辩证逻辑 【填空】逻辑科学的三个分支:辩证逻辑、数理逻辑、传统逻辑 3.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4.思维的定义 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脑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作以命题和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5.思维的基本形态 概念、命题推理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态(类型),也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6.【填空、判断、选择】思维反映对象有三个基本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的密切联系 7.概念:用词或短语表达的 命题:是用句子表达的 推理:用因果复句或具有推理关系的句群表达的。 总之,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 8.【填空】命题、推理、概念的关系 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 命题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之间的不同联结方式构成命题的不同逻辑形式。 推理是由命题组成的,命题之间不同的联结方式可构成推理的不同的逻辑形式。 9.逻辑形式的分析 ①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逻辑变项、逻辑常项 ②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真假值(亦称逻辑值)的角度出发的。 10.传统观点认为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即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1.简单的逻辑方法:观察和实验法、比较分析和综合、明确概念的方法:限制、概括、定义、划分。 12.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基础性、全人类性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1)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 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a ,则a 、b 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不是b ,则a 、b 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a 都是 b ,但有的b 不是a ,则a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 b 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 (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 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a b a b a b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生活中的逻辑学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在探讨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在科技爆时代,逻辑学在个人认识和教育领域的运用。 关键字:逻辑学、研究对象、性质、作用 现当代逻辑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更有自然科学属性。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广泛进行现当代逻辑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而且是加速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无可置疑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因为逻辑科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如思维教育功能、品德教育功能、科学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等。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同的命题形成不同的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任一命题具有且仅有“真”或“假”二值之一的各种逻辑(包括数理逻辑)系统的统称。)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主要通过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作用。通过逻辑学的理论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逻辑的研究对象。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除逻辑外,还有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具体讲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各方面的现象,发现其规律性,从而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逻辑科学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以人的思维为研究对象,大体上讲,它是一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社会性,但就思维现象的本质而言,与社会现象是有巨大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人的思维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性、自发性、机械性和程序性。其次,大多数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哲学、语言学、文艺学、法学、教育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但就现代意义上的逻辑科学而言,它是以全人类的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不存在丝毫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的人,对逻辑知识的发现、认识、掌握或许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就其本质而言,逻辑科学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更有相似性,其知识要点和基本原理是统一和相通的,更具有全人类性。再次,从逻辑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如生产、论辩、讨论、教学等)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对逻辑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就逻辑学革命性发展而言,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不是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而是数学、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与需要。 对事物的认识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性认识阶段。所谓感性认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感官来认识对象的信息。其反映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直接性,即感官同认识对象发出的信息必须直接接触,二是表面性,它仅仅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人们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处理事情时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才能做的更好。所谓理性认识,就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所得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加工和制作,形成概念,并由概念构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

逻辑学试题

《逻辑与思维技巧》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逻辑与思维技巧》是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属于逻辑学范畴,是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也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科目的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素质的提高,作为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方法、规律的学科,逻辑科学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素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为逻辑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因此,学习逻辑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创新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保障思维的严 谨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并把所学到的逻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逻辑技能及思维技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以及初步具有运用逻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 业知识提供必要的思维能力支撑。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逻辑与思维技巧》作为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抽象性,公式、符号、图、表颇多;二是它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处处都含有思维方法、推演技巧的应用。 ~ 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逻辑知识的积极性。 作为学生,为了学好本门课程,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做到:第一,要认真阅读教材,在尽可能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中的基本概念、规则、逻辑形式,包括公式、符号等,并力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点带面,由 此及彼,融会贯通。

逻辑学重点

逻辑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逻辑学 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自身规律的学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 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 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 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 答: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6、什么是划分 答:划分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

辑方法。划分的三要素: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 7、什么是直言命题 答: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言三段论 答:直言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言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一律 答:同一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10、什么是不矛盾律 答:不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一假。 11、什么是排中律 答:排中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12、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答:充足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

二、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 船 B 轮船 C 货船 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2.A 泰山 B 山东 C 中国 D 联合国 答:可用图表示为: 3.A 词 B 褒义词 C 贬义词 D 合成词 4.A 现代化 B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用图表示为: 5.A 石拱桥 B 卢沟桥 C 拱形桥洞 6.A 小说家 B 戏剧家 C 诗人 D 文学家 答:可以用图表示为: 三、将具有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 3.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逻辑学

逻辑学 第一章徐伦易逻辑与逻辑 1。现代汉语中逻辑的共时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许多含义(1)指(一些)理论和观点(2)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指人类主观思维的规律(4)指(作为一门学科)逻辑科学的例子:(1)在一些人看来,杀害占领他国领土的人是他们为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杀害占领国人民的反抗是一种恐怖主义,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制造麻烦,失败,再制造麻烦,再失败,然后死去。这是反动派的逻辑。 (3)你没有在辩论中击败你的对手,不是因为你观点的逻辑性不强,而是因为你的发言不清楚。(4)文化工作者应该学会一些逻辑 (5)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的逻辑发展。 (6)列宁讲话中的逻辑似乎是一根万能的触须,从四面八方用钳子夹住你,使你无法逃脱。你要么投降,要么彻底失败。虚构和夸张是文学创作的必要手段,但它们从未脱离现实生活的逻辑。他们的目的是更普遍、真实和典型地表达事物的本质 (8)普及逻辑应关注大面积大数量的中学生他们年轻,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善于接受。2.逻辑的研究对象1)(一般意义)逻辑的研究对象: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规律和一些思维方法2)思维:理性工具 ①思维作为一个符号信息系统,具有两种功能:规则(逻辑)处理和

交换系统本身的信息,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②思维特征: 概括性、间接性,离不开语言 3。逻辑科学,形式逻辑,普通逻辑,传统逻辑 1)逻辑科学数学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 2)形式逻辑:传统逻辑的演绎部分及其现代形式逻辑传统演绎逻辑 3)普通逻辑的数理逻辑基础知识部分简单归纳逻辑4。逻辑 本身的功能并不能直接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任何理性的思考和表达都离不开逻辑(1)逻辑的认知功能 例:经验法则知识的形成 ①理解某些事物的某些性质并判断它是否能扩展到所有事物(2)运用归纳形成普遍理解(3)区分普遍知识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4)广义应用理论的演绎解释(2)逻辑表达:证明和反驳例1:命题所有的藤蔓都是落叶 公式:所有的阔叶植物都是落叶,所有的藤蔓都是阔叶植物,所有的藤蔓都是落叶例2:诡辩命题狗可以是羊 |关于199公式:羊是四足动物,所以狗可以是羊。如何学好逻辑 (1)理解逻辑的特点,把握形式结构的核心,处处从形式的角度思考问题 (2)掌握各部分的基本概念,深入思考这些概念的意义和功能,以及与其他概念和内容的联系(3)必须记住主要的逻辑规则,理解这些基本的逻辑知识。 (4)要掌握逻辑的方法,逻辑方法总是与逻辑的应用最密切相关,

逻辑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是研究____思维的逻辑形式____思维的逻辑规律____及其___简单的逻辑方法______的科学。 2.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逻辑常项_____和__逻辑变项_____两部分组成,可以代入不同内容的部分是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3 在“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句话中,“逻辑”一词所表达的含 义是指(3) 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某种特殊的观点或方法③思维的规律和规律④逻辑学 4 思维的基本特征( 2). ①直接感受性②概括性③间接性④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时(3) ①思维内容②思维的基本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6. “p 并且q”与“p 或者q”,这是两个判断形式含有(2) 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②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题 1、概念是_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____的思维形式,他的两个逻辑特征是__内涵______ 和____外延____。 2、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来看,“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__从属_____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具 有__交叉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全异______关系;“上海”与“中国最大的城市”具有 ____并列____关系。 3、“共青团员”的属概念为__团员______ ,种概念为__女共青团员_______,矛盾概念为___非共青团员____ ,反对概念为 ___非共青团员_____,交叉概念为___大学生______ 。 4、在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___概念____ 和___概念____之间。存在着一种__反变_____关系。外延愈大,其内涵就 ___越少___ ;外延愈小,其内涵就__越多____ 。 5、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__概括____和__限制___的逻辑根据。 6、定义是__揭示概念内涵_____的逻辑方法。它是由__被定义项____ 、__定义项____和__定义联项_____ 组成。 7 如果一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那么它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于_____关系,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_____关系。 8、划分是__揭示概念外延_____的逻辑方法。它由___母项_____、___子项_______和__划分的依据______组成。 二、选择题 9、“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判断中的“人”这一概念是(2)

(完整版)逻辑学教程

逻辑学教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一、“逻辑”的含义 ?Logic ?在中国古代为“名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 1、含义:⑴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⑵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者看问题的 ⑶人们的思维的规律性 ⑷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 ㈠、逻辑学的产生 1、逻辑学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 “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2、逻辑学发源地之二:古代印度 代表作:陈那《因明正确门论》 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 3、逻辑学发源地之三:古希腊 ㈡、逻辑学的发展 1、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重演绎,轻归纳 2、17世纪的逻辑学培根著作《新工具》 3、18世纪到19世纪的逻辑学康德“形式逻辑” 第二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认识与思维 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具有概括性 3、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 二、逻辑形式与逻辑规律 1、所有S都是P

2、如果p,那么q 3、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是M 所以,所有的S都是P 4、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三、演绎性与可靠性 1、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形式有效,前提真实 2、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三节逻辑与语言 一、逻辑与语言(逻辑≠语言) 逻辑是思维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 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便于交流、沟通 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 1、对象语言:作为讨论对象的语言 2、元语言:用来讨论对象的语言 四、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基础性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总是不全面的) 2、属性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3、事物与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质

逻辑学之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因此,在研究命题推理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概念。 概念这个词似乎很抽象,很陌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它都在广泛的运用着它,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十分重要,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语言,思想的表达也要通过语言。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也离不开语言中的语词。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语词来表达。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够表达概念,所以,为了正确的表达概念我们就应该掌握和了解语词的多样性以至于能够去更好的表达多种概念。 概念的要求必须要明确,如果不明确,那么它也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极其特征本质,当然也就无法运用它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思维了。比如“逊色”大体上说的就是“减色”的意思。说“使文章减少了逊色”,就等于说“使文章减少了减色”,这就句子来讲,一定是说不通的,当然其所表达的命题也就是不正确的了。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问题。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事物中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一个概念是明确的,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明确的,也就是说,这个概念说,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特性和本质以及这个概念反映着哪些事物是明确的。例如,自己的圆珠笔不是商品,但是商店里出售的圆珠笔就是商品,商品这个语词的内涵就指着待出售的物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具有反变关系,内涵和外延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少。反过来,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多。正确把握这种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并自觉的运用它,这对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意义。 概念有很多的分类,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分类,乃是根据概念的最一般的特征进行的: 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数量来说,可以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单个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 反映由同类个体事物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概念就是集合概念;不以由同类个体事物构成的整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还是不具有某种属性区分正概念和负概念 概念间还具有相容关系,这种相容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同一关系,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这三种关系相辅相成变幻无穷。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两种:矛盾关系,反对关系,这些关系互相排斥没有任何重合部分。 概念还必须有限制和概括,所谓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就是根据内涵同外延的这种反变关系,通过增加或减少概念内涵以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逻辑学讲解

逻辑学基础与练习 zzw 2016/6/23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里说,有一位品貌出众的富家姑娘叫鲍西霞,许多王孙公子为之倾倒,但她遵循已故父亲的遗嘱,必须猜匣为婚。鲍西霞身边有金、银、铅三只匣子,其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她的肖像,这三只匣上面各刻着一句话: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了“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了“肖像不在此匣中”,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根据这些情况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谁。 这里,如果谁能准确地运用排中思维,那他就是漂亮贤淑的鲍西霞的夫婿了。因为,金匣上刻的话就是说肖像不在金匣中,这与银匣上刻的“肖像在金匣中”正好构成矛盾关系,两者必有一真。为了确保只有一句真话,那么铅匣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必须是假话,由此可以判定鲍西霞的肖像就在铅匣中。

第一章逻辑学的对象 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 一、逻辑与思维 (一)逻辑的含义 “逻辑”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文Logic的音译,而英文Logic又源于希腊文λσγοs(逻各斯),其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逻辑”常见的四种含义: 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 例如:“捣蛋,失败,再捣蛋,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例如:“侵略者奉行的是强盗逻辑” 3、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例如:“写文章要讲逻辑”,“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 4、指逻辑学这门科学。 例如:“大学生要学点逻辑” (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用其构成判断(命题)、推理和论证。 思维的三种类型:概念、命题、推理。 思维的主要特点: 1、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能反映事物共有的本质属性。 如:“商品”这一概念,就是人们对“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2、思维的间接性指思维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那些仅凭感性认识不能或难以真正认识的事物。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1、思维对客观事物概括而间接的反映,是通过语言实现的。 2、作为思维类型的概念、命题、推理,必须依靠相应的语言单位才能表达和交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3、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也就没有语言,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思维的发展。 语言的分类: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是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使用的语言; 人工语言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创制的表意符号系统。 如:自然语言“如果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可用人工语言“p→q”表示。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概念

逻辑学 概念 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逻辑形式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文字是常项,数字是变 项) 3.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 4.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规范的思维形式。 5.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6.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7.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 8.概念的词语既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9.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10.根据外延数量的不同,分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空概念)。 1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13.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连项)组成。概念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概念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 14.性质判断的组成:(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15.推理的组成:(前提、结论和推理联项)。 16.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的性质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 演绎推理。 17.复合判断是由简单判断做判断并通过联结词构成的。 18.联结词决定复合判断的种类。 19.复合判断的真假取决于肢判断的真假及其逻辑关系。 20.归纳推理:是以某类思维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为前提,推出 该类全部对象也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为结论的推理。 21.论证是由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通过推理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填空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那么)逻辑变项 是(p、q)。 3.在“青年人是时代的先锋”中,“青年人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角度看, 是(单独)概念,丛集合与非集合概念的角度看,是(集合)概念。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概念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概念包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 6.决定性质判断不同类型的词项是(主项)和(谓项)。 7.SIP与SOP都为真时,S和P之间的外延关系可以是(真包含)关系和(交 叉)关系。 8.性质判断AEIO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E)判断,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I)判断。 9.根据性质判断换位推理,由SAP能推出(PIS),由SIP能推出(PIS)。 10.如果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E判断,小前提是I 判断,则结论是(否定) 判断。 11.已知p→q为真,且p为真,则q的真值为(真),p←q的真值为(真)。 12.根据假言易位推理,从p→q可以推出(q→非p),从p←q可以推出 (非q←非 p)。 13.如果p真q假,则p→q为(真),p∨q为(真)。 14.已知p∧(q←r)与r均真,则p取值为(真),q取值为(真)。 15.决定性质判断不同类型的词项是(量项)和(联项)。 16.三段论第一格形式中,中项M在大前提中做(主)项,在小前提中做(谓) 项。 17.性质判断主项的周延性由(量)项决定,谓项的周延性由(联)项决定。 18.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从“必须p”真,可以推出“允许p” 为(真)、“允许非p”为(假)。 19.概念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概念包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20. 特别注意: 1.“→”表示“如果,那么”;“←”表示“只有,才”;“∧”表示“并且”;“∨”表示“或者”。 2.性质判断: (1)全称肯定判断:所有S 是P,SAP (2)全称否定判断:所有S不是P,SEP (3)特称肯定判断:有S 是P,SIP (4)特称否定判断:有S不是P,SOP 单称判断表示“这个”a e i o 为小写。 特殊句式:没有一个S不是P,SAP 没有一个S是P,SEP S不都是P,SOP S不都不是P,SIP 3.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SAP: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SEP: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SIP: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SOP: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三段论 结构:大项(P)、小项(S)中项(M)。 三个不同判断: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①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否则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②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否则要犯“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否则要犯“两否定推结论”的逻辑错误。 ④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则结论必否定;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否则要犯“由否定推肯定”的逻辑错误。 ⑤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否则要犯“两特称推结论”的逻辑错误。 ⑥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则结论只能是特称的,否则要犯“由特称推全称”的逻辑错误。 5.关系的逻辑性质:“R”表示“关系项” 两个对象:①对称关系:当aRb真,则bRa必真。关键词有:同学、相等、邻居、联营、比赛。全同、相融、交叉、全异关系。 ②反对称关系:当aRb真,则bRa必假。关键词有:先于、大于、高于、剥削、统治。真包含、真包含于关系。 ③非对称关系:当aRb真,则bRa真假不定. 关键词有:尊重、帮助、认识、批评、喜欢。 三个对象:①传递关系:当aRb真,且bRc真;则aRc必真。关键词有:大于、相等、平行、包含、…在…以南。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关系。 ②反传递关系:当aRb真,且bRc真;则aRc必假。关键词有:母女、父子、…比…多(少).矛盾关系。 ③非传递关系:当aRb真,且bRc真;则aRc真假不定。关键词有:批评、认识、表扬、支援、反对。交叉、相融、全异、反对关系。 ※相容选言推理: ⑴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就必然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⑵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 ⑴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⑵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 ⑴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⑵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