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地球化学知识点

环境地球化学知识点

环境地球化学知识点
环境地球化学知识点

概念题

绪论(1/6)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的影响。

环境容量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在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

环境背景值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各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光、热等)的物质组成或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环境质量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第一章岩石圈环境地球化学(0/0)

第二章土壤环境地球化学(1/9)

土壤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水域底部,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表层。

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及其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

成土过程地壳表面的岩石风化体及其搬运的沉积体,受其所处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征的土壤的历程。

土壤酸度土壤酸性表现的强弱程度,以pH表示。

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下降、性质恶化的现象。

土壤净化污染物在土壤中,通过挥发、扩散、吸附、分解等作用,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毒性减少的过程。

土壤质量评价单一环境要素的环境现状评价,是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土壤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评估的工作。

土壤中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需要量很少的必需元素。

第三章水圈环境地球化学(2/11)

水圈地球表面或接近地球表面各类水体的总称。

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广义)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狭义)

水矿化度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的总量。

水硬度水中钙和镁含量。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高锰酸钾指数法(COD Mn)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重铬酸钾指数法(COD Cr)在一定条件下,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的现象。

水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

第四章大气圈环境地球化学(1/11)

大气圈包围在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由气体和气溶胶颗粒物组成的复杂的流体系统。

同温层从对流层顶以上到25km以下气温不变或微有上升的圈层。

逆温层从25km以上到50-55km,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圈层。

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 其最高浓度在20-25km处。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

温室气体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的气体。

酸雨硫、氮等氧化物所引起的雨、雪和冰雹等大气降水酸化以及pH小于的大气降水。

气溶胶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分散体系。

总悬浮颗粒物(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

大气窗地球辐射的波长在4-8μm 和13-20μm部分能量很容易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而8-13μm的辐射被吸收很少的现象。

第五章生物圈环境地球化学(2/9)

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命必需元素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中,为维持其正常生物功能所必不可少的那些元素。

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有毒元素角度:拮抗作用,一种有毒元素因另一种有毒元素的存在而使其毒性减少的作用;协同作用,一种有毒元素因另一种有毒元素的存在而使其毒性增强的作用。营养元素角度:拮抗作用,一种营养元素因另一种营养元素的存在而使其营养减少的作用;协同作用,一种营养元素因另一种营养元素的存在而使其营养增强的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从周围的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回到周围环境的周期性循环。

库某一物质在生物或非生物环境中暂时滞留(被固定或储存)的数量。

流通率生态系统中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物质流动的量。

周转率物质出入一个库的流通率与库量之比,即:周转率=流通率(通量)/库中物质的量。

生物泵海洋中由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过程的碳,从表层向深层转移的现象。

第六章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2/5)

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地球的地质化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这种区域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世界各地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展,造成了生物生态的区域性差别。如果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

在一定区域内流行的疾病,由于环境中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不足或过量所引起的生理失调。

地方性甲状腺肿一种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砷中毒由于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克山病一种以心肌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地方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

大骨节病一种慢性的骨关节对称畸形的地方病。

简答题和论述题

绪论(1/2)

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答: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两种:现场调查研究和实验室分析测试与试验模拟研究。

1.现场调查研究

在现场调查研究方面,科学地确定取样地点最为重要。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和有足够的数量。为查明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特点,通常采用共轭布点法。

2.室内研究

室内研究包括实验室分析测试、试验模拟研究等。

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为:

(1)化学分析法;

(2)对比研究法;

(3)元素追索法;

(4)环境档案研究法;

(5)低本底放射性测年法;

(6)环境地球化学制图法;

(7)天然和人为的同位素示踪方法;

(8)室内实验模拟各种环境地球化学现象和过程及建立数学模型。

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答:1.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化学性质,包括岩石圈系统、大气系统、水体系统、土壤-植物系统和人类技术系统的化学性质和变化发展趋势。

2.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包括污染物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和形态转化,污染物的分布、降解和累积规律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条件。

3.研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5.环境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

第一章岩石圈环境地球化学(1/2)

岩石圈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作用

答:1.资源作用

2.地球动力学作用

3.地球化学作用

4.地球物理作用

风化壳类型及其元素迁移特点

答:

1.碎屑风化壳以物理机械作用为主,化学变化与生物作用微弱。物质迁移缓慢、微弱。

2.氯化物-硫酸盐风化壳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要的风化方式,Na、Ca、Mg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大量残留。

3.碳酸盐硅铝风化壳化学风化较强,氯、硫及一部分钠从风化产物中淋走,一部分氯和硫被有机体吸收。钙、镁、钾等元素大部分仍保留在风化壳中,Mn、Cu、Zn、B 和碳酸盐部分残留。

4.硅铝风化壳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显著增强,Ca2+、Mg2+、Na+、K+等迅速受到淋溶,硅、铝、铁等组成的黏土矿物相对富集。

5.富铝风化壳化学与生物作用为主。碱和碱土金属离子、碳酸盐、硅等流失,难移动的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

第二章土壤环境地球化学(2/5)

土壤形成过程

答:成土母质在大气、水、光、热等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化学风化作用,使其分解,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也就是早期的土壤,并释放出养分,这就为陆地生物生长提供了基础,在经过植物根系作用,微生物以及动植物残体分解释放出的有机酸的作用,使原始土壤发生了进一步分解,当然生物有机体本身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生物的选择性吸收,造成分散养分的富集,并转化为有机质,形成生物体,再经过矿化作用使有机体分解,有归还于土壤,这就是所谓的元素生物累积过程。元素的不断累积导致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这样逐渐的演化成现代土壤。

主要类型成土过程

答:(1)原始成土过程;

(2)有机质的累积和消耗过程;

(3)钙化过程;

(4)盐化过程;

(5)碱化过程;

(6)粘化过程;

(7)富铝化过程;

(8)潜育化过程;

(9)潴育化过程;

(10)灰化过程;

(11)白浆化成土过程。

土壤中的N、P、K形态、转化规律

答:土壤中的N素可分为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两大类。

土壤N素的转化主要包括N 素的矿化-生物固定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与释放作用、铵的吸咐-解吸作用、铵-氨平衡及氨的挥发。

多数内容见笔记

在土壤中,有机氮经微生物矿化成铵态氮;一部分铵态氮可以被土壤胶体吸附固定;另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有机氮,或经硝化作用氧化形成硝态氮;硝态氮经反硝化作用转变成N2、NO、N20,或经硝酸还原作用还原成氨或微生物利用形成有机氮。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

答:1.水溶态

2.交换态

3.碳酸盐结合态

4.有机结合态弱有机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

5.氧化态

6.残渣态

7.活性态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答:首先要确定有效、可靠、敏感、可重复及可接受的指标,建立全面评价土壤质量的框架体系。可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技术水平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评价方法。

采样,针对目标采用什么指标,参考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章水圈环境地球化学(2/4)

水体组成

答:1水

2.主要阴阳离子

3.微量元素

4.溶解性气体

5.营养物质

6.有机化合物

7.悬浮物质

8.底泥

9.水生生物

水体分类

答:按优势离子比例划分

1.按优势阴离子将水分为三大类:重碳酸盐类(C)、硫酸盐类(S)、氯化物类(Cl)

2.每一类按优势阳离子分为三个组:钙质组(Ca)、镁质组(Mg)、钠质组(Na)

3.每一组按离子摩尔比例关系分为四个水型:

Ⅰ型:[HCO3-]>[Ca2++Mg2+]

Ⅱ型:[HCO3-]<[Ca2++Mg2+]<[HCO3-+SO42-]

Ⅲ型:[HCO3-+SO42-]<[Ca2++Mg2+]或[Cl-]>[Na+]

Ⅳ型:[HCO3-]=0 pH<

按照这个分类系统,共划出个27个天然水类型,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如C CaⅡ为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

淡水、咸水阴阳离子组成特点

答:1.淡水

河水Ca2+>Mg2+>Na+ HCO3->SO42->Cl-

湖水Ca2+>Mg2+>Na+ HCO3->SO42->Cl-

地下水Ca2+>Mg2+>Na+HCO3->SO42->Cl-

2.咸水

海水Cl、Na、Mg、S、Ca、K、Br、C、Sr、B、Si、F

咸水湖

水环境评价方法

答:水质评价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

采样,分析,根据什么标准采用什么方法对水进行分级。

考试举例说明:评价南湖的水体:采水样,写上湖水评价指标,找评价标准,用一定的指标进行评价,一般是单污染指标法,综合指标法。

第四章大气圈环境地球化学(1/4)

大气圈的结构及成分变化

答:1.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底界是地面。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成分:N2、O2、CO2、H2O、Ar等。

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以上到50-55km高度。

25km以下气温不变或微有上升(同温层)

25km以上气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逆温层)

成分:N2、O2、CO2、O3等。

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0-85km左右。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成分:N2、O2、O2+、NO+。

4.暖层(热层)自中间层顶到800km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升高。

成分:N2、O2+、O+、O、O2、NO+等。

5.散逸层(外层)暖层以上即800km以上的最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成分:H、He等。

臭氧层形成与消除机理

答:见笔记

温室效应形成机理(地球能量平衡角度)

答:地球辐射的波长在4-8μm 和13-20μm部分能量很容易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而8-13μm的辐射被吸收很少,这部分长波辐射可以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CO2和H2O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放出。由于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一部分地球辐射又被返回地面,使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们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由于在很长时期内地面的平均温度基本上维持不变,因此可以认为入射的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长波辐射收支是基本平衡的。近地面大气中增加的水汽和CO2,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在近地面与大气层间形

成绝热层,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并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酸雨形成机理

答:见笔记

第五章生物圈环境地球化学(2/4)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答:从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物质形态划分: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从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化学物质类型划分:营养元素的循环、有毒元素的循环、有机污染物的循环、次生循环和亚循环

循环特点

答:--------------------------------------------------------------------------

碳循环

答:碳的全球循环分为两部分:

1.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从大气到植物、动物,再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绿色植物从大气中获取CO2,然后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糖。其中一部分糖作为自身的能量,一部分通过食物链被动物吸收利用。动植物的有氧呼吸作用又从体内释放出CO2,进入大气。动植物死亡后,一部分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形成的CO2、H2O等又进入大气或水体中,一部分动植物残体被埋藏在沉积物中,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变成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时,其中的有机碳变成CO2等无机碳进入大气中。

2.海洋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所以大气中的CO2可溶解在海水中。当海水温度增加时,有较多的溶解态CO2会从海水中释放到大气中。一些海洋生物从海洋中吸收溶解态CO2气体和HCO3-、CO32-离子,这些离子与水中的Ca2+作用形成贝壳、骨骼等。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也能放出CO2。未分解的海洋生物的壳、骨头等在海底沉淀下来,并在较长的时间内储存在海相沉积物中,暂时退出碳循环。但是,海底火山作用会将部分碳酸盐沉积物回到大气中,或经地质作用将这些海底沉淀物抬升到地表,通过风化作用将沉积物中的碳重新释放出来。

大气和海洋之间CO2的交换作用,将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相互联系起来。

氮循环

答:大气中的N通过固氮作用转化为NH3或NH4+,在经过消化细菌的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氨氮或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利用后,转换成植物蛋白、核酸,这样,环境中的N就进入到生态系统。动物以植物为食料,利用植物中的蛋白质合成动物的蛋白。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尿素等含N的排泄物,再经过细菌的作用,分解释放出N;动植物死亡后,体内的有机N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无机N,形成硝酸盐。部分硝

酸盐被植物利用,继续参N循环,也可经反硝化作用形成N2,返回大气中,这样N又从生命系统回到无机环境中。硝酸盐的另外循环途径是被淋溶,然后经河流、湖泊,最后到达海洋。进入海洋中的N除部分参与生物循环外,有部分沉入海底,暂时离开循环,这部分N 损失由火山喷发到空气中的气体来补偿。

第六章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1/3)

碘缺乏病

答:流行特点

1.地区分布明显的地区性是本病的主要流行特征。主要流行在山区、丘陵以及远离海洋的内陆,但平原甚至沿海也有散在的病区。

2.人群分布在流行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发病的年龄一般在青春期,女性早于男性。

3.时间趋势采取补碘干预后,可以迅速改变碘缺乏病的流行状况。

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

2.水碘含量

3.协同作用

4.经济状况

5.营养不良

成因类型和发病机理见笔记

地方性氟中毒

答:地方性氟中毒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生理作用双重作用

1.人体几乎所有的各种器官内均含有氟,但是人体内的氟绝大部分分布在硬组织骨骼和牙齿中,氟易钙结合,氟过多会形成磷灰石,磷灰石性质稳定,使牙齿

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早期症状氟斑牙

中期症状氟骨症

晚期症状神经损伤

地球化学成因类型饮水型、燃煤污染型、饮茶型

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成因类型

答: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自然疫源性

3.与生活方式有关

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 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因为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性质、来源、减免方法及相互关系系统误差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些确定原因造成的,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可通过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校准仪器、作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及回收试验等方法,检查及减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其方向和大小都不固定,因此,不能用加校正值的方法减免。但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因此,适当地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二者的关系是,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偶然误差就越小,其平均值越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 (3)有效数字保留、修约及运算规则保留有效数字位数的原则是,只允许在末位保留一位可疑数。有效数字位数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绝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在计算一组准确度不等(有效数字位数不等)的数据前,应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将多余数字进行修约,再根据误差传递规律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和或差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依据;几个数据相乘除时,积或商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相对误差最大(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在运算过程中不应改变测量的准确度。

地球化学复习总结题

《地球化学》复习题 一、各章重点 PPT第0章重点: 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尤其是引领地球化学发展的关键学者的学术观点) 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包括学科生长点,及理论突破点。 PPT第1章重点: 地球化学分带的依据,各个分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性; 元素和核素在地壳中分布的计量单位,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特征,元素在主要岩石类型中的分布; 元素在地球其它圈层,如水圈(尤其是海水)、大气圈、生物圈中的分布特征。 元素在地球演化的各大地质时期中的成矿特点。 PPT第2章重点: 元素结合规律 类质同像 过渡元素的结合规律 了解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方法和按照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合性分类方法。 PPT第3章重点: 元素在水溶液中存在状态和迁移的主控因素; 主要造岩元素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的演化 岩浆作用中微量元素的定量模型 PPT第4章重点: 掌握讲解的每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稳定同位素在地球各个储库中的分布特征,影响稳定同位素分馏的主要控制反应。 PPT第5章重点: 太阳系元素分布特征,陨石分类体系及依据。 二、练习题 ----------------------------------------------------------------------------------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

化学分析职业技能知识重点

水泥化学分析工知识重点 一、填空: 1、系统误差可分为(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操作误差。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和实验试剂。 3、滴定分析法按反应类型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4、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三类。 5、共价键的键合力一般比离子键的键合力(强)。 6、石英玻璃制品能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是优良的(电)绝缘体,能透过(紫外线),不能接触(氢氟)酸。 7、铂坩埚在煤气灯上加热时,只能在(氧化或外)焰中加热,不能在(还原或内)焰中加热。 8、托盘天平的分度值是(0.01)g,工业天平的分度值是(0.001)g,分析天平的分度值是(0.0001)g。 9、天平的计量性能包括稳定性、(灵敏度)、(正确性)和(示值变动性)。 10有机试剂应按(官能团)分类存放,贵重试剂应由(专人)保管。 11、在弱酸和弱碱溶液中,pH和pOH之和等于(14 )。 12、化学反应完成时的化学计量点称为(等量点),指示剂颜色改变的转折点称为(滴定终点),二者的差值称为(滴定误差或终点误差)。 13、酸碱直接滴定时要使相对误差≤0.1%,PH突跃必须大于(0.3 )单位,因此要求C*K ≥10-8才行。 14、弱酸的电离常数Ka与酸的(浓度)无关,只随(温度)变化。 15、某溶液的PH=0.0,它的[H+]=(1.0 )mol/L 。 16、酸碱知识剂本身都是(弱酸或者弱碱),它们的变色范围是(pK+ 1 )。 17、醋酸溶液稀释后,电离度会(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 18、在酸碱质子理论中,H2O的共轭酸是(H3O+),共轭碱是(OH-)。 19、在酸碱质子理论中,NH3的共轭酸是(NH4+),共轭碱是(NH2-)。 20、在I+Cl2I2+Cl-反应中,I-的氧化数(增大),是(还原)剂;Cl2的氧化数(降低),是(氧化)剂。 21、Na2S2O3中S的氧化数是(+2 ),Na2S4O6中S的氧化数是(+2.5 )。 22、间接碘量法,淀粉指示剂在(接近终点)时加入,终点时颜色是(由蓝色变为无色)。 23、高锰酸钾法中,MnO4-的半反应式是(MnO4-+8H++5e = Mn2++4H2O )。 24、重铬酸钾法中,Cr2O72-的半反应式是(Cr2O72- +14H++6e = 2Cr3++7H2O)。 25、配位滴定中的酸效应系数是EDTA的(总浓度)与(有效浓度)之比,它不受浓度影响,只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26、摩尔法滴定要求PH值的范围是(6.5—10.5)。 27、佛尔哈德法用的滴定剂是(NH4CNS )指示剂是(Fe(NH4)(SO4)2)。 28、沉淀的形成过程包括(晶核的生成)和(沉淀颗粒的增长)两个过程。 29、用草酸沉淀Ca2+, 当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确Mg2+时,沉淀后应(立即过滤不要)放置。 30、当BaSO4中混有BaS时,会使测定BaSO4的结果(偏低)。 31、玻璃电极经充分浸泡后,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水化层)。 32、库仑分析是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进行分析的,它的理论依据是(库仑定 律)。 33、库仑分析是(电化学分析)法中的一种,它通过测量流过电解池的(电量)来测量在电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离子的活度是指其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由于溶液中离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它们的自由运动和反应活性因此受到影响,这样它们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浓度与实际浓度间存在一定差别。如果以i c 表示第i 种离子的平衡浓度,i a 表示活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i i i c a γ=,比例系数i γ称为i 的活度系数,它反映了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当溶液的浓度极稀时,离子间距离变得相当大,以至于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小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可将其视为理想溶液, 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视为1,即i i c a =。对于稀溶液(< 0.11 -?L mol )中离子的活度系 数,可以采用德拜—休克尔公式来计算,即?? ? ? ?? +=-I a B I z i i &1512.0lg 2 γ,其中i z 为,i 离子的电荷数;B 是常数,25℃时为0.00328;a &为离子体积参数,约等于水化离子有效半径,以( ) m pm 12 10 -记,一些常见离子的a &值表列于下表;I 为溶液的离子强度。 当例子强度较小时,可不考虑水化离子的大小,活度系数可按德拜—休克尔公式的极限式计算,即I z i i 2512.0lg =-γ。离子强度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及所带的电荷 数有关,稀溶液的计算式为∑==n i i i z c I 1 2 21;溶液中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近似等于1。 离子的 &值

2、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 ⑴酸碱反应的种类 ① 溶剂分子之间的之子转移反应称为质子自递反应,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剂分子的质 子自递常数。 ② 酸碱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反应叫做酸碱的解离,其平衡常数叫做溶质的解离常 数。 ③ 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常数叫做酸碱反应常数。 ④ 水解反应。(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 ⑵用活度或同时用活度和浓度表示反应平衡常数。 假设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 -+=+HB A B HA 当反应物及生成物均以活度表示时,其平衡常数为HA A H B A a a a a K + --=ο ,ο K 称为活度常 数,又叫热力学常数,它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各组分都用平衡浓度表示时,则[][][][] HA B A HB K c - + = ,c K 称为浓度常数,其大小不仅与 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ο K 与c K 之间的关系为 [][][][] - + - + + -≈? =-= - + A H B c HA B A HB HA A H B A K HA B A HB a a a a K γγγγγγο 。 若+ HB 用活度表示,其他组分用浓度表示,则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生态系统知识点的总结1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考纲知识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 1、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构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 式 地位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光、热、水、土,气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成分生产者 绿色植物、光合细 菌、化能合成细菌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用)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 基石 消费者 动物、寄生微生物、 根瘤菌 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 异养型 生态系统最 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蛔虫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的 关键成分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的渠道。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如课本中的阳光不能纳入食物链,食物链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链中间不能做任何停顿,否则不能算作完整的食物链。 2、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如书中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昆虫、鼠。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如书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既是捕食又是竞争关系。 5、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外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为依据。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考纲知识梳理】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输入 ①源头:太阳能。 ②总值: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传递 ①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化学考研体会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2009-09-07 16: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 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二、复习进程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 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免费考研论坛、小蚂蚁、小木虫、丁香园等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分析化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

高二生物必修《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由学习频道为大家提供的范文,仅供参考!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 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异养生物,绝大多数动物,(营腐生的动物是分解者);(4)分 解者:异养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注意:植 物并非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寄生植物,它是消费者;动物也并非都是消费者,如蚯蚓 是分解者;细菌也并非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 4.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初级消 费者是植食性动物。 5.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a、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输 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传递途径:沿食物链、食物网, c、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行政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基本 的安全技术知识;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等。 d、过程:能量来源 (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向(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非石油输出国:出以色列为发达国家外,其他各国都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多以农牧业为主。各国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在运输和加工原油、提供劳务和商品上,深的石油之利。阿富汗是经济最落后的国家。 e、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不可以提高也不可以降低)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1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从2008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命题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七年一月

2 基本要求 2.1 专业基础知识 基础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主要应用基本理论,它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要求申报人员具备运用基础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分析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化学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 2.1.1 无机化学 熟悉原子结构和元素知识;掌握分子结构及相关知识;熟悉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反应平衡及相关知识。 2.1.2 有机化学 熟悉常见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及分子结构知识;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化学鉴别方法。 2.1.3 分析化学 熟悉数据处理知识;了解常见无机、有机物化学定性分析知识;掌握称量分析法;掌握滴定分析法;了解常用物性测试方法;了解常见仪器分析方法分类及应用知识;掌握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熟悉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导滴定法、电质量分析法;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下同);了解火焰发射及原子荧光光谱法;掌握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法;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法;了解质谱分析法;了解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掌握气相色谱法;掌握液相色谱法。 2.2 实务及相关知识 通过考试认定申报人员能够掌握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常用标准与方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内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指导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2.2.1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本技术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专业术语与词汇;熟悉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技术;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技术;掌握与化学分析专业工作相关的安全与环保技术;熟悉标准编制及标准化知识;熟悉实验室常用分析检验设备的性能评定与维护方法;熟悉化学分析实验室相关技术工作内容;具备从事分析实验室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2.2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定性分析技术 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了解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应用;具有在化学分析专业工作中正确使用上述方法的能力。

应用地球化学考试重点(经典)

应用地球化学考试重点 绪论 1、应用地球化学:运用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解决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实际问题的学科。地球化学是其理论基础。 2、应用地球化学研究内容: 元素分布与矿产资源 元素在各介质中的含量 元素的分布与分配 地球化学异常与指标 矿床的成因(矿床学为主) 矿床的储量(找矿勘探课程为主) 3、地球化学找矿与其它探矿方法的比较: (1)与地球物理相比,地化方法已成为其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在评价和解释地球物理异常时,可排除其多解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直接的找矿方法,因而成果的推断解释较物探法简单、直接。 (2)同时,它较地质钻探等投资少。 (3)地质物化探综合运用,则更能提高找矿的效果。 (4)传统的地质找矿方法,以矿物学和岩石学的观察为基础,要求要有可见标志。所以必须要求矿物的粒度在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上。而地球化学方法是依靠分析测试手段探测其微观标志 (5)任何一种找矿方法,都有一个应用条件问题,都要根据研究区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条件的不同,以及目标矿种的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同,选择相宜的方法技术。 4、应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 第一章 1、地球化学旋回:地幔物质分异出的岩浆及地壳重熔物质形成的岩浆上升结晶形成岩浆岩,经构造运动进入表生环境,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经沉降或俯冲作用到达地壳深部,发生变质或重熔作用,形成岩浆,完成一个大循环。 2、常组组分分布特征: 地壳的物质成分与上地幔最有成因联系。起源于地幔。 地壳:便于采样→数据较多。 地幔:不能采样→数据少。 遵循化学计量原则形成自然矿物

地壳:易熔的硅铝长英质成分(Si、Al、Ca)和K、Na、水增加,以长英质浅色矿物为主。 地幔:难熔组分Mg、Fe、Ni、Co、Cr;以铁镁暗色矿物为主。 岩石圈中十余种常量元素占总量的绝大部分。 常量元素在地壳中总量占99. 9%以上 3、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判断/填空) 不受化学计量原则控制 ?微量元素分布服从概率分布规律,既有随机性,又有统计性。 ?从地核到地壳的垂直方向上,分散在结晶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在地球化学旋回中产生了分异作用,有些元素(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从地核,下地幔向上地幔,最终在地壳中富集。 ?微观上受元素类质同象置换条件制约,少部分以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在矿物结晶生长时混入晶格缺陷或机械包裹)。 ?宏观上受元素分配系数制约,以某种统计规律反映富集贫化趋势。 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4、谢尔巴科夫分类方法: 谢尔巴科夫用元素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描述这种向地球外圈贫化或富集的趋势 谢尔巴科夫分类方法:向心元素、最弱离心元素、弱离心元素、离心元素 ?每次重熔,不相容元素和相容元素都产生一次分离,从而使晚期的岩浆较早期的岩浆更富集不相容元素。5、巴尔科特把岩浆岩演化的这种规律总结为极性演化,即酸性岩越来越酸性,基性岩越来越基性。这为矿产评价 与找矿提供了思路,即在时代最新的花岗岩类岩体中寻找不相容元素的矿床。 6、戈尔德施密特提出划分为亲铁、亲硫(亲铜)、亲氧(亲石)、亲气、亲生物元素的分类方案 7、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还具有由相容元素组合变为不相容元素组合的特征。 8、正常分布与异常分布: 一般将遵从常规、不悖常理、无特别异举即为正常,其核心是从众,相反即为异常。 地球化学的正常分布,也就是某一空间中多数位置上元素含量所具有的相对波动不大的特征。 地球化学中的异常,是指某一区段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周围无矿背景区的现象。 9、背景区元素含量:背景上限、背景值、背景下限 10、把异常区内高于正常上限Ca的样品数n’与总样品数n的比值n’/n称为异常率。 异常率的大小,不仅与成矿作用的强度、规模有关,成矿作用越强,越接近矿化中心,异常率越高。 11、背景值分为四级:全球的背景值、地球化学省的背景值、区域的背景值、局部的背景值。 12、地球化学省:在地壳的某一大范围内,某些成分富集特征特别明显,不止是一两类岩石中元素丰度特别高,而 且该种元素的矿床常成群出现,矿产出现率也特别高。通常将地壳的这一区段称为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省实质上是一种地球化学异常,它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3、地球化学指标:是指一切能提供地球化学信息或地质信息的,能直接或间接测定的地球化学变量。地球化学指 标在三度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与演化称为地球化学场。 14、地球化学场有以下特征: (1)与地球物理场相比,它没有严格的数学公式或化学定律进行准确的描述、推断、或延拓,它是具体点上地球化学环境(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综合制约的结果,可以定性推测而不能准确推算。 (2)地球化学场是一个连续的非均匀场。 (3)地球化学场是一个不可逆动态演化的非稳定场。 (4)地球化学场的指标不具有传递性。 15、地球化学障:凡是浓度梯度极大值所在的点,叫做地球化学障,其实质就是地球化学环境发生骤然变化,元素 活动性发生急剧改变的地段(A·И·彼列尔曼)。它是一种地球化学环境的边界。 16、50年代阿伦斯(1954,1957)提出常量元素服从正态分布,微量元素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概括了当时最 有影响的认识。地质体中元素含量的概率分布型式与该地质体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有关。 维斯捷里斯(V.B.Visteeius.1960)的“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定律”最有代表性:单一地球化学过程所形成的地质体,元素含量服从正态分布;由数个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叠加所形成的复合地质体中元素含量偏离正态分布,并且多为正偏分布(其中有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环境地球化学知识点

概念题 绪论(1/6)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的影响。 环境容量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在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 环境背景值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各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光、热等)的物质组成或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环境质量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第一章岩石圈环境地球化学(0/0) 第二章土壤环境地球化学(1/9) 土壤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水域底部,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表层。 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及其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 成土过程地壳表面的岩石风化体及其搬运的沉积体,受其所处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征的土壤的历程。 土壤酸度土壤酸性表现的强弱程度,以pH表示。 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土壤污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下降、性质恶化的现象。 土壤净化污染物在土壤中,通过挥发、扩散、吸附、分解等作用,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毒性减少的过程。 土壤质量评价单一环境要素的环境现状评价,是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土壤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评估的工作。

土壤中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需要量很少的必需元素。 第三章水圈环境地球化学(2/11) 水圈地球表面或接近地球表面各类水体的总称。 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广义)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狭义) 水矿化度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的总量。 水硬度水中钙和镁含量。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高锰酸钾指数法(COD Mn)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重铬酸钾指数法(COD Cr)在一定条件下,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的现象。 水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 第四章大气圈环境地球化学(1/11) 大气圈包围在地球最外面的圈层,是由气体和气溶胶颗粒物组成的复杂的流体系统。 同温层从对流层顶以上到25km以下气温不变或微有上升的圈层。 逆温层从25km以上到50-55km,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圈层。 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 其最高浓度在20-25km处。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 [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水中污染物包括 无机:金属离子Ca2+、Mg2+ + 重金属离子:Pb2+、Fe3+、Mn2+、Cd2+、Hg2+等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 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 2.分析方法包括 ①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 用途:残渣分析 ②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 a.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 用途:检验碱度、酸度 b.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 用途:测定 Ca2+、Mg2+、Fe3+、Al3+ 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干扰 c.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 用途:测定水中Cl- d.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 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 ③仪器分析 a.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 b.色谱法: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 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 c.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 d.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 [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水质指标 物理 化学 微生物学 一、物理指标(特点: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①水温②臭味(臭阈值)文字描述 ③色度: 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

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 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 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 (Pt—Co色阶,K2PtCl6+CoCl2,稳定性高,1mgPt/L定义为1度) 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 ④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浊度的测定方法 a.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 b.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浊度单位(1.25mg硫酸肼/L和12.5mg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 c.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 ⑤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⑥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 ⑦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 ⑧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 二、化学指标 ①pH值 pH=-lg[H+] ②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 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 ③硬度: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 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 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形成沉淀 ④总盐量(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 ⑤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 a.高锰酸盐指数(Pi):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量,用mgO2/L表示 b.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得重铬酸钾氧化的水中有机物的量,用mgO2/L表示 c.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 d.总有机碳(TOC):水体有机物总的碳含量,用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燃烧水样测定,单位mgC/L e.总需氧量(TOD):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下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需氧量,单位mgO2/L 三、微生物学指标 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 ①细菌总数 ②大肠菌群 ③游离性余氯:Cl2/HOCl/OCl- 2.水质标准:根据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限量域值 除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

最新分析化学实验理论考试八个实验汇总复习

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固定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各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两种方法? 答:称量有三种方法: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递减称量法。 固定质量称量法:此方法称量操作的速度很慢,适于称量不易吸潮,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粉末状或小颗粒(最小颗粒应小于0.1mg)样品,以便容易调节其质量。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和试样分析时经常使用固定称量法。 递减称量法:此称量操作比较繁琐。主要用于称量过程中样品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的试样。 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 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 3、使用称量瓶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试样不致损失? 答:将称量瓶取出,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用称量瓶盖轻敲瓶口上部使试样慢慢落入容器中。当顷出的试样接近所需量时,一边继续用瓶盖轻敲瓶口,一边逐渐将瓶身竖直,使粘附在瓶口上的试样全部进入称量瓶中,然后再盖好瓶盖,称量。 4、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为什么? 因为称量一次,绝对误差小于正负0.1mg的偏差,需要称量回收两次。 实验二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感量为0.1g的台秤.因为是粗配溶液 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 不能.因浓HCI易挥发,浓度不确定.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1)防止待移取的溶液浓度被稀释(2)润洗2~3次。(3)不能.相当于多加了滴定剂,在 滴定之前,这部分滴定剂已和待测物质发生了反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却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答: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 3.1~4.4 酚酞变色范围为pH 8.0~9.6. HCI→NaOH 指示剂:甲基橙黄→橙。摇动锥形瓶中的NaOH时, CO2影响大(PH≥5时),用甲基橙可有效消除CO2的影响.用酚酞指示剂,会多消耗NaOH,产生较大误差. 用NaOH →HCI, CO2影响小(滴定管液面与空气接触少),指示剂:酚酞由无色→红色,易观察;而甲基橙,由红色→黄色,难观察.滴定原则遵循由浅到深,便于观测。 实验三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1、如果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此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Hcl溶液时,分别选用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如果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刚开始的颜色是红色,终点是橙色,pH在3.1-4.4之间,盐酸

地球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 1.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 ②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 ③研究元素的迁移 ④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 ⑤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 3.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 “见微而知著”。通过观察原子、研究元素(同位素),以求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地球化学现象。 4.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A.野外工作方法: ①宏观地质调研 ②运用地球化学思维观察、认识地质现象 ③在地质地球化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采集各种地球化学样品 B.室内研究方法: ④量的测定,应用精密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取得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值 ⑤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的研究 ⑥动的研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和计算。包括测定和计算两大类。 ⑦模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⑧测试数据的多元统计处理和计算。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时间连续,具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T、P等) 2.丰度:一般指的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 3.分布: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整体的总的含量特征。

4.分配: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各个区段中的含量。 5.研究元素丰度的意义: ①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数据 以在同一体系中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基本特征和动态情况,从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等系列的地球化学概念。是研究地球、研究矿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宇宙天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主要元素不一样?生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 6.获得太阳元素丰度的主要途径: 光谱分析;直接分析;利用宇宙飞行器分析测定;研究宇宙射线 7.陨石研究的意义: ①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 ②也是认识地球的组成、内部构造和起源的主要资料来源; ③陨石中的6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非生物合成的“前生物物质”,对探索生命前期的化学演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④可作为某些元素和同位素的标准样品(稀土元素,铅、硫同位素)。 8.陨石的类型: 陨石主要是由镍-铁合金、结晶硅酸盐或两者的混合物所组成,按成份分为三大类 铁陨石 石陨石 石铁陨石 9.太阳系元素的丰度特征: ①H和He是丰度最高的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几乎占了太阳中全部原子数目的98%。 ②Li、Be和B具有很低的丰度,属于强亏损的元素(核子结合能低,形成后易分解),而O和Fe呈现明显的峰,它们是过剩元素(核子结合能最高,核子稳定) ③原子序数较低时,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大呈指数递减,而在原子序数较大的范围内(Z>45)各元素丰度值很相近。

环境分析化学知识点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了解表示误差和减免误差的方法,熟练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及其在分析结果中的表示方法。 2-1 理解正确处理分析数据的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的含义;理解可疑数据取舍的意义,掌握用Q检验法进行可疑数据取舍的方法。2-2 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 掌握有效数字的正确表达方法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3. 第三章滴定分析 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定义和滴定分析中常用的几个术语。3-1. 重点掌握直接滴定法中滴定反应应具备的条件 3-2. 掌握标准溶液的两种配制方法、基准物质应满足的条件。3-3. 理解量浓度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掌握滴定度的概念。3-4. 熟练掌握滴定剂与被测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掌握被测物浓度及百分含量的表达方法。3-5.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4-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离解平衡及平衡常数的表达方法, 掌握共轭酸碱对中酸碱离解常数的换算。 4-2. 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理解酸或碱在pH不同的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 掌握分布系数

的概念及分布系数的计算。 4-3.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理解质子条件的含义, 能够熟练写出各种体系的质子条件, 掌握不同体系中pH值的计算公式及简化计算的条件。掌握缓冲液pH的计算。 4-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酸碱滴定曲线,理解指示剂的选择。 4-5.一元酸碱的滴定及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计量点和突跃范围的重要性,巩固pH 值的计算以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掌握对弱酸或弱碱准确滴定和多元酸碱滴定中分部滴定的条件。 4-6.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理解常用的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标定方法 4-7. 酸碱滴定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学生掌握废水酸度、碱度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5-3. 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掌握EDTA配合物、酸效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配合反应完全程度和配合滴定中不同金属离子所允许的最低pH值和酸度控制方法。 5-4. 滴定曲线 掌握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及判断能否准确滴定所要求的条件。 5-5. 金属指示剂及指示剂的选择

最新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教学内容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1.共振吸收线:原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产生的谱线。 2.分配系数K :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s)与流动相(m)中的浓度(c)之比。K=C s /C m 3.分离度R :是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 4.化学位移δ: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进动频率,吸收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5.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或将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流动相体积的数值。 6.直接电位法:是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组分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根据Nernst 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组分活(浓)度的方法。 7.电极电位: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相界电位就是溶液中的电极电位。 8.离子选择电极(ISE ),饱和甘汞电极(SCE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红外吸收光谱发(IR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质谱法(MS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9.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 →检测器→信号指示系统,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温度,溶剂,PH,时间。 10.化学位移标准物一般为四甲基硅烷(TMS ),影响因素屏蔽效应和磁各向导性、氢键。 11.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 12.有机质谱中的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 13.色谱法:气相(GC ),液相(LC ),超临界(SFC ),气固(GSC ),气液(GLC ),液固(LSC ),液液(LLC ),柱(填充柱、毛细管柱、微填充柱),平面(纸、薄层TLC 、薄膜) 14.色谱法基本理论: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15.评价柱效:塔板数和塔板高度。 16.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控制系统 17.气相色谱检测器 FPD )、热离子化(TID ),浓度:热导(TCD )、电子捕获(ECD ) a ,热导检测器(TCD )浓度型,原理:根据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原理制成。样品选择:几乎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通用性好,如酒中水含量检测。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原理:利用含碳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电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的组分。样品选择:大多数含碳有机化合物,对无机物,水,永久性气体基本无影响。 c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浓度型,原理:是一种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样品选择:对有电负性物质的检测有很高灵敏度,特别是检测农药残余。 18.非极性键合相:十八烷基硅烷(ODS ) 19.高效色谱监测系统:浓度型:紫外(UVD )、荧光(FD ) 2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大致上有光学~、化学~、电离~、物理~、背景吸收干扰。 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方法: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 22.多普勒变宽是原子无规则运动,洛仑兹变宽是吸光原子与其他气体分子或原子间碰撞。 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液增加1倍,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会增加1倍。 24.测定保留指数时,选择正构烷烃作为参比标准的依据是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与它们的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 25.在分配色谱中,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固定也分子的性质越相近,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该组分在柱中停留时间越长,越后流出色谱柱。 26.气液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在操作温度下是液体,组分与固定相间的作用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