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学敏1,朱凤丽2

(1.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城市就业竞争的弱势现实,彰显了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然而,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行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缺乏职业规划、资金紧张以及供需脱节等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应以农民工个人职业规划发展为导向,拓宽投入渠道,破解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尝试建立政府、用人机构、社会NGO组织以及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培训机构也应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继续教育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形式。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57-03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日益突显。这一群体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渴望能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技能和素养。

本论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镇里生活和工作的特定群体。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人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为1亿人。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这一代虽具有农民身份,由于其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与传统农民工不同,因此有着独特之处:大多数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他们走出校门即加入到打工行列,缺乏甚至没有务农经验,土地情节淡薄,渴望现代城市生活;外出打工不是只为赚钱,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期望值高;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与外界的接触广、沟通交流范围大、信息量大,个人适应性较强,地域流动性逐渐变弱,许多人开始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城市里,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1]。即专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归纳的“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2]。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就业现实的残酷迫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由于受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技能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不但没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反而沉淀于城乡两端的边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尴尬处境,无一不和教育的缺位紧密相连。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失去了全日制教育的机会,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贫乏,激烈的竞争也使其意识到知识和科技的巨大力量。现实让他们意识到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催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低技术纯体力的行业岗位将越来越少,代替的是更多高级技能职业。新生代农民工只有诉求继续教育,才能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层次,从而打破知识壁垒。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开始淡化自我农民身份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正以市民作为参照群体,憧憬市民生活,然而,现实却是他们成为城市边缘人、典型的“弱势群体”。如果政府对这个临界阶层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忽

视其自我能力的提升,势必构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继续教育的救助和帮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由上可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职业规划

新生代农民工缺乏职业规划。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实现职业梦时却出现迷茫、规划欠缺等问题。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仍旧不足;加上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更低挫折耐受力,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低[3]。缺乏职业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就业单位频繁变换,学习培训的专业技能缺少可持续性。这既浪费了他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的稳定。

当前继续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也与培训方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关系。很多培训项目的敲定没能很好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锚,不能满足教育对象多技能提升的意愿,更缺乏教育的持续性,这种跟风般形式化的培训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资金限制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有限。绝大多数的“80后”农民工在中国特有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属于非正规就业,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不能享受各种应有的保险,工资微薄,除去其“市民化”倾向的日常消费几乎所剩无几,没有更多的闲余资金去支付高额的培训费。

其次,企业投资过低。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有着很高的期望,忍耐力不强,因此流动颇为频繁,以赢利为核心的企业为避免因人力资本流失造成的损失,极力节制培训资金,一般采用成本极低的学徒式对农民工进行教育,甚至不给员工进行任何培训。北京和宁波两地对农民工的培训状况的调查结果是,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企业占2%、10%,偶尔培训一下的占26.3%、54.1%,从未培训的占71.7%、33.9%[4]。仅有的继续教育不仅缺乏系统性,而且也缺乏后发潜质,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低层次的就业圈徘徊。

再次,培训费用过高。一些民办的培训机构或学校以赢利为目的,单个的短期技能培训动辄数千元,正规的成人教育几年的学习周期算下来学费近万元。面对高额的教育费用,新生代农民工只能望梅止渴。

最后,政府的教育资金拨付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毕竟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刚刚兴起,囿于财力,国家的支持目前还不是普惠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能覆盖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

(三)继续教育供给与需求脱节

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上代在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上突显出代际差异,他们对培训课程体系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据“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显示,其需求较高程度地指向劳动强度低而又较体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如计算机知识在所有选项中居首位,分别占总人数的39.8%和53.6%;其次是管理、营销、驾驶、裁剪和法律知识等。另外,在问卷所涉及的农民工培训需求的15个选项中,选择电工、钳工、装修、厨师以及车工等传统技术和一般技术的比例大多较低。从结果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对能提高职业地位、改善工作环境的专业培训具有较强需求,而对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差的传统技术培训需求较弱[5]。然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并没有针对新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依旧一刀切地将农民工作为同质性的群体进行课程和技能设计,忽略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降低了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企业的培训教育流于师父的口头传授形式,内容过于简单,此种教育形式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技能需求尚有差距。作为严谨、系统的学历继续教育不仅有较高的入学门槛,而且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与新生代农民工实用性、兴趣性的需求脱节,除此之外教学有固定的计划,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工学矛盾十分突出。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教育以个人职业规划发展为导向

人是有生命周期的,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加里·德斯勒教授把人生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又分为尝试子阶段、稳定子阶段、职业中期危机子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6]。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由于生理特征、心理素质、智能水平、社会负担、主要任务等都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其职业发展的重点和内容也是不同的。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刚从校门走出不久,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的探索尝试阶段,职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变数。在信息瞬息万变、专业分工细化的复杂社会中,针对他们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人生

85

阅历少、受挫忍受能力低等特征,培训方可以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加强职业咨询,做好职业性倾向测试,帮助其客观准确地认识职业自我,展开个人的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最终确立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锚。在此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才能选择适合自己培训项目,进而做好可持续性职业系统安排,沿着自己的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技能,其满足感就会大大增加,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教育唯以教育对象的职业规划为导向作教育课程设计,才会可行、高效。

(二)拓宽投入渠道、实现教育经费多元化

经费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瓶颈,必须拓宽投入渠道,尝试建立政府、用人机构、社会NGO组织以及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阿玛蒂亚·森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一文中指出,教育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其被剥夺与否,是衡量社会是否提供给底层一条改变命运的通道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是否得当的核心因素所在[7]。可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有责任有义务为底层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提供财政支持,以弥补他们支付能力不足的教育成本。各级政府应把继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给予制度保障和规范,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其利用率。其形式:采用适当的经费直补、培训券、针对特殊受教育群体一次性免费、对企业相关项目免税费等。

用工企业要改变惯常的“重使用、轻培养”观念,抛弃种种顾虑,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员工培训资金预算,积极开展安全用工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依据市场和员工需求,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帮助员工制订职业计划,并做好有针对性的短长期技能和素质培训。

充分鼓励社会NGO组织自主兴办或民办公助的形式,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发挥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多渠道的优势,吸纳社会闲散、捐助、国外援助等资金,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资金捉襟见肘的现状。

作为教育对象,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新生代农民工为提升自我人力资本,增强自身的职能素养和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层次,理应为培训买单,支出力所能及的教育资金。

(三)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形式

继续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多样化、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资源上,加强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联系和协作,强强联手,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对其实施系统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采取分层次教学,通过短期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因材施教,按照不同文化基础、技能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多种岗位的培训,使各个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都能得到提升,满足就业要求;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使其学以致用;在培训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要,尽量做到单独分班组织教学,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分制,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利用其业余时间顺利完成学习项目;在培训目标上,注重技能、就业以及市民化能力的结合。继续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确实提高农民工因继续教育后提高了技能而带来的效益,提高其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总之,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同时还是个人的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问题。通过继续教育全方位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增强其参与城市就业竞争的能力,是加快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EB/OL].(2004-09-14)[2008-05-10].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9/14/con-tent-1979817.htm.

[2]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和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2-33.[3]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9):77-89.

[4]农民的培训需求与培训研究课题组.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35):2-27.[5]澹台思鑫.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05,(9):443-455.

[6]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90.

[7]彭国胜,陈成文.构建中国特色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理论依据与现实方案[J].继续教育研究,2009,(9):81-84.

【孙学敏: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朱凤丽: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95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2。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3.近80%的人未婚。 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数据对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现状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现状调查 本课题组通过对浙江省杭州、温州、义乌三地的进 城务工青年的走访调查,以数据分析、研究报告、访谈记录等形式呈现目前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现状,旨在引起人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居住问题的了解和重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现状,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发现此类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三 种居住形式。 第一种是在郊区工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杭州, 他们多数是从事服装厂业的工人,这一带的羽绒工业园较多;在温州,从事鞋服制造业的工人较多;在义乌,从事饰品制造业、伞业的较多,此类新生代农民工多半是居住在由用工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第二种是在市区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这类进城务工 青年从事服务业者较多(如餐饮店服务员、洗碗工、发宣传单者等),在杭州和温州,多半是老板为他们提供集体住宿 的旧楼房,或自己与一同打工的同事老乡们合租旧楼房。在义乌,也是如此,但老板一般提供的是商品房,住宿条件较温州好一些。这和义乌市的经济开发模式有关。 第三种是无业游民,人群聚集在义乌市劳务市场一带,

常年以大街或商店门口为居住场所,此类新生代农民工与当地居民隔离程度较深。 一、住房的类型 调查中发现,租房(主要是集中在城郊)和单位宿舍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住房的绝大比例,能够自己购买房子的人数比例为2.60%。 (图4)住房类型 而无论是租房还是住在集体宿舍,新生代农民工周围所居住的人群都是与自己一同打工的同事或者老乡,务工青年的聚居区与城市中的富人区形成鲜明对比,也成为这两个群体社会、经济关系相隔离的重要屏障和表现形式。 二、住房租金

据统计显示,浙江省务工青年的月工资平均为2297.22元,住房支出为237.56元(包括租金、水电费支出等),居住于单位宿舍的工人则不需要支付费用。可见当前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好,青年农民工们普遍表示与居住条件相较而言,他们更加看重工作待遇和职业环境。 三、居住条件 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居住场所通常为城郊结合部的偏远地区或是市区中较为贫困、缺少管理的旧楼房,居住设施较为简陋。由居住状况、条件而带来的在城市中具有的“身份象征”意义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居民之间的交往造成某种阻碍。对比较为强烈的两种生活方式对进城务工青年的心理造成了某种负面影响。而对于城市中的人们则是习惯了这种优越感,自觉地将自己和农民工人群隔离开来。 表3 居住条件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

您好,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真心来收集您的心声,涉及到您的隐私您的隐私我们将完全、严格保密,希望您抽出宝贵的几分钟认真完成以下问卷的问题,衷心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1、您的年龄 □20以下□21-30 2、您的性别 □男□女 3、您的出生地 □生在城市□生在农村 4、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是□否 5、您父母的现状是 □父母都在城市打工□都在城市只有一方打工□在城市但都无工作 □父母有一方在城市□父母都在农村 6、您在农村老家是否有在您名下的承包责任田 □有□无 7、您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以上

8、您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没有□初级□中级□高级 9、您是否 □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均不是 10、如果您以上两项都不是,您是否希望争取加入共青团或共产党 □希望入党□希望入团□没有想法 11、您目前的健康状况 □良好□一般□较差□不知道,从未体检 12、您是否从事过农业劳动□从事过□不会 13、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到城里工作的 □初中毕业后进城□高中毕业后进城□在家务农后进城 □随父母在城市长大参加工作 14、您选择从事该行业的原因 □喜欢、有前途□没别的技能,只能干这个□待遇还行□暂时过渡□有老乡或同伴□没想那么多 15、您计划连续从事该工作的年限 □一年以下□1至3年□3至5年□5年以上□

16、您累计从事该工作的年限 □1年以下□1至3年□3至5年□5年以上 17、您进城后变换工作单位的次数 □没换过□2次以下□5次以下□10次以下□10次以上18、您变换工作单位的原因是(若18题选择“没换过”,该题可不答)□收入太少□工作太累□工作危险□学不到技术□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受到不公正待遇□受不了企业各种限制 19、您目前工作单位的性质是 □国有□民营□股份合作□中外合作或合资□外商独资20、您是否与现在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已签订□没有签订 21、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 □企业未签□自己不愿签□没想过这个事 22、您所在单位是否为您办理了社会保险 □ 已办理□没办理□不清楚如何办理 23、目前所在单位为您办理的社会保险项目是

Dwlajea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 Shakespeare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 2010年06月21日03:32工人日报 字号:T|T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 1

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全国总工会成立了由中国工运研究所、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基层组织建设部、保障工作部等部门参加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今年3月至5月,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10余个城市,就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研究报告。 在本报告中,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本报告所用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国家各部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一部分来自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调查数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 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之现状

对新生代农民工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感想 ——新生代农民工何去何从 如果要问中国最不缺的是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劳动力,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有着丰富的劳动力的资源,然而伴随着近几年来在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频频出现的现象,“新生代农民工”日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将他们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给予重点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他们在乡村适应和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双重障碍和困境;他们处在一个身份认同和自身定位的转型期,已经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型成为逐渐脱离土地和农业,独立于城市之中的新的阶层和利益团体。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农民工”这个词也许并不陌生,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庞大数量的农民工兄弟奔波于城市谋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农民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新生代农民工却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个群体,作为一个数量庞大、情况复杂而又对经济与社会稳定具有深层次影响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以下六大问题:一、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大障碍;二、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三、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四、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是阻碍其实现职业梦想不可忽视的因素;五、对精

新生代农民工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现代性培育,乡土,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乡村社会, 经济社会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新型社会群体,无论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市市民,还是返回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的顺利转型都至关重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先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就业不畅、报酬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教育培训缺乏等等。必须引起政府、城市社会、农村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创造条件,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的有效路径。推动这一群体的现代性培育进程,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与和谐发展。 人的现代性是指人的现代生活中的文化素质,是一个与传统性相对应的,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概念。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市民化”信心得到强化。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普遍较高,并且触进新生代农民工“自信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以及个人效能感”等现代性素质的形成。 乡土依念情绪逐渐淡化,城市归属感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绝大部分是从“校门”到“社会门”,没有务农经历,还有一部分是随父辈近城,本身就出生在城市,他们与乡村的联系已经仅仅维系于的家庭亲情,对农村土地,传统乡村文化没有留念,对城市现代化生活充满着强烈向往,这种“向往”是一种“向上”流动的渴求,本身就预示着一种现代性内涵,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乡土依念情结的淡化,来自于他们城镇流动中对城市现代生活的体验和深切的感受。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成长、生活、务工以及流动经历,有助于他们个人现代性的培养。流动以及因流动而获得的社会阅历能够帮助农民脱离土地的束缚,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加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性,尤其对异己事物的宽容性,降低他们的行为保守性和心理封闭性,并增加他们的自我依赖感和自我效能感。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状况是良性的,可以概括为:生存环境正逐步改善,工资待遇正逐步提高,社会不公现象不断减少,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 农民工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三低”,“三难”;低报酬、低福利、低保障,平等就业难,权利维护难,发展提升难,“三低”“三难”状况仍然困扰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全面发展和现代素质的培育。 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的因素很多,人的现代性作为文化以及思想观念层面的内容,经济收入与生存条件是它的基础和保障,这些基本的条件不能保证,现代性的培育。实现与全面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一直以来,农民工的收入报酬超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过长,劳动环境恶劣,非正规就业造成的权利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分析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分析 ——基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 经济1103班张菁指导教师潘晔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农民工这个群体在城市中生活发展状况的相关问题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社会关注焦点,但根据我的阅读及资料查找中,我发现社会很少具体的对某个单独的农民工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相关深入的调查,再且,对于本身也是90后的自己,我的家乡也有许多早已走入社会工作的同学,在平常的联系与交流中,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多少有个大概的了解,由此,我产生了对他们这个群体做一个严肃的问卷调查与深入了解的想法。以下是我在假期的调查中得出的相关结果,在呈现调查报告中,我将基于他们的基本信息来重点陈述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此来了解他们的生活风貌和价值观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针对性的提出我的建议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调查过程的相关处理: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90后进城务工青年的基本信息、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以及维权方面。问卷总共分发了150份,实际回收67份,考虑到调查样本相对较小的局限而对调查分析有所影响的因素,本文在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以期达到一个对90后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状况的了解和对其存在的问题能提出相应有效地解决措施的目的。 摘要:90后进城务工青年作为现在的一个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个群体将在农民工的队伍中处于不断壮大和上升的趋势,而对于目前经济的发展依旧主要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而非资本运转的中国来说,90后务工青年的发展与生活风貌将对城市发展及三农问题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对此,社会和政府都应对之进行深入了解和关注,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尽量满足他们在城市生存发展的需求,90后务工青年也应结合当下实际来发展自己,努力使自己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更好。 一、基本信息 1、调查区域的信息 三门坡镇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乡镇。它的土地广袤而肥沃,土地面积119.2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4万人。目前全镇种植橡胶3.6万亩,荔枝8.3万亩,胡椒3200亩,槟榔9700亩,香蕉11000亩,各种瓜菜13000亩。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已初步具有基地化和规模化。另外,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乡镇人民带来了创新性的收入。且三门坡镇地处通往海口、三亚、文昌三叉路口上,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和不断壮大的经济规模使三门坡镇成为琼山区南部较为繁荣的商贸和文化中心。这也为“回乡型”农民工在家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土地和产业保证。而对于由于学业不佳放弃求学的90后的青年,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在能够让自己经济独立的同时能见些世面、学些本领﹑谋求个人的发展,通过在城中的生活来更好的认识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以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另外在城市中打工也是比较受青年们心仪的交际和求偶的方式。当然,不排除由于家庭困难而被迫过早的走入社会的工作岗位的90后青年,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致使年轻的他们离开家乡,离开校园,走进城市打工,通过调查,我发现在不同的工作生活中,他们有着相似的工作生活感受和需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孙学敏1,朱凤丽2 (1.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城市就业竞争的弱势现实,彰显了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然而,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行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缺乏职业规划、资金紧张以及供需脱节等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应以农民工个人职业规划发展为导向,拓宽投入渠道,破解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尝试建立政府、用人机构、社会NGO组织以及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培训机构也应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继续教育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形式。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57-03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日益突显。这一群体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渴望能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技能和素养。 本论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镇里生活和工作的特定群体。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人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为1亿人。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08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这一代虽具有农民身份,由于其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与传统农民工不同,因此有着独特之处:大多数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他们走出校门即加入到打工行列,缺乏甚至没有务农经验,土地情节淡薄,渴望现代城市生活;外出打工不是只为赚钱,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期望值高;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与外界的接触广、沟通交流范围大、信息量大,个人适应性较强,地域流动性逐渐变弱,许多人开始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城市里,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1]。即专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归纳的“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2]。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就业现实的残酷迫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由于受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技能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不但没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反而沉淀于城乡两端的边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尴尬处境,无一不和教育的缺位紧密相连。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失去了全日制教育的机会,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贫乏,激烈的竞争也使其意识到知识和科技的巨大力量。现实让他们意识到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催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低技术纯体力的行业岗位将越来越少,代替的是更多高级技能职业。新生代农民工只有诉求继续教育,才能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层次,从而打破知识壁垒。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 开始淡化自我农民身份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正以市民作为参照群体,憧憬市民生活,然而,现实却是他们成为城市边缘人、典型的“弱势群体”。如果政府对这个临界阶层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忽

新生代农民工论文职业发展论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论文职业发展论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 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的不可忽略的群体。他们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研究发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三个方面,并就如何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作了论述。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就业能力 一、相关概念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及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的年龄在18-25周岁之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成长起来的农村年轻人开始涌入城市,相对于以前外出打工的老一代农民工,他们被称为“新生代民工”。 由于年龄、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民工身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被有关专家归纳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首先,新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有知识,有思想,他们除对工资薪酬有要求外,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注重工作环境的文明与企业的人文关

怀。其次他们就业期望值高。他们不愿做苦力,想进大企业、学专长、搞管理、当白领,追求较好的工作环境,讲究体面。第三精神享受高。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要,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把打工作为寻求进城的机遇和途径。最后工作耐受力低。虽然他们出生农村,但是和父辈相比,自幼生活条件好,从小娇生惯养,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微观个体因素。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体 受教育水平、人口特征和个体适应能力。个体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影响较大,其中受教育水平排在第一位。文化程度越高,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越“体面”。受教育程度不仅局限于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还包括掌握的工作技能。例如深圳市政府规定深圳高级技校毕业生可享受大专学历待遇,实践中用人单位也倾向于招收有特殊技能的技工。第二是人口特征。主要指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性别、个体品格和外部特征等。性别影响个体从事工作的性质,而个体品格和外部特征更易影响个体获取就业的机会。第三,个体适应能力。它是当前职业不稳定时代获取成功的关键。有较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员工职业发展更稳定和长久。总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劳工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作业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杨振山 指导教师:孟繁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东北大学

2011年5 月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杨振山)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年龄在16 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位及发展现状 (一)定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很大。(郑风田,2010) 温家宝总理在2010 年2 月27 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提出“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这一判断非常重要。 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左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 亿人。而外出就业1.53 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如果将8445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 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 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 年把年度人物的第三名授予了中国的农民工,原因是他们拯救了世界金融危机。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美国人并没有按我国的约定称呼叫农民工,而是把他们叫做“产业工人”。时代周刊给中国农民工这么高的荣誉,他们实至名归。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出口拉动,而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工低廉的工资。另外一个是对稳定的贡献,在2009 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刻,虽然有2500 万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威胁政府与老板,而是老老实实地回家。放在任何国家,上千万人同时失业,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中国的农民工却没有,这也堪称世界奇迹。 (二)年龄及婚姻状况 1、平均年龄23 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

谈新生代农民工【论文】.

谈新生代农民工 【摘要】本文以80、90年代的农民工为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农民工心理情绪、婚恋、社会保障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字】农民工和谐社会问题解决途径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年龄在16岁——28岁,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经商的农村人口”。他们大多是一毕业就进入城市务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大多未婚,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农村社会生活日渐脱离,而对城市生活则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1】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 由于年龄、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民工身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被有关专家归纳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其实新生代民工与上代农民工的区别远不止这些,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文化素质、法律知识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与上代农民工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2】: 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新生代民工普遍受到过相对规范的教育,许多人都已初中毕业,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另外,新生代民工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从小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报刊、广播和影视的影响,接受了多元化的开放价值观,他们的行为、观念已经相当城市化、现代化了。这不仅使得他

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服务。 2.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城打工,或是从小跟随着打工的父辈在城市成长。也正因为如此,城市人的消费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影响很大。 3.生活目标明显转移。 生活目标上,老一代农民工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十分记挂,终归要回农村去。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大甚至出生在城市,没有什么务农经历,因而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乡土情结。比起父辈,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 4.生活方式差别显著。 从生活方式的变化看,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娱乐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从小接触的多是城市的大众文化,他们和城里同代人的差距相对较小,日常穿着、谈吐以及生活习惯基本都与城里人一样。受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时尚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像城市人一样重视享受生活【3】。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况 1.身份认同的双重边缘化——被农村边缘化、被城市边缘化【3】。 英诺唯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的削弱使得农民工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 另一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又阻碍政府对其身份的制度认同, 于是角色转换与身份转换的背离使得农民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 形成“新二元结构”和自我隔离, 难以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报告

劳工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作业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振山 指导教师:孟繁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东北大学 2011年5月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振山)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位及发展现状 (一)定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很大。(风田,2010)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提出“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这一判断非常重要。 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左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而外出就业1.53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年把年度人物的第三名授予了中国的农民工,原因是他们拯救了世界金融危机。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美国人并没有按我国的约定称呼叫农民工,而是把他们叫做“产业工人”。时代周刊给中国农民工这么高的荣誉,他们实至名归。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出口拉动,而出口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农民工低廉的工资。另外一个是对稳定的贡献,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刻,虽然有2500万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威胁政府与老板,而是老老实实地回家。放在任何国家,上千万人同时失业,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中国的农民工却没有,这也堪称世界奇迹。 (二)年龄及婚姻状况 1、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2、近80%的人未婚。 据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数据对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我们考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 (三)发展现状 1、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与生活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月入1747元 6问题亟待破解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比传统农民工低167元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1亿人。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 中华全国总工会20日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助其发展的对策,希望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新生代农民工的五个特点 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 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处于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比例为93%;务工前他们的生活经历更简单,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 七成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42.3%的人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调查显示,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在第三产业就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09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了17.9和3.4个百分点。 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生育险参保率“五险”中最低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 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他们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7元。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进城务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1]的数量已经达到14533万人。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为“新生代农民工1[2]”,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已经成为制定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迫切需求。 为了全面和准确地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国家统计局在常规的农民工监测调查1[3]的基础上,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1[4],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的工作、生活状况、主观满意度和城市融入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多数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作勤奋,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3)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在“市民”和“农民”的身份认同中处于尴尬境地。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和结构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达到848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 根据2009年对全国31个省的农民工监测调查,在所有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即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占到58.4%。按照2009年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33万人来推算,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8487万人。 从图1所示的人口金字塔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农村人口、农村从业劳动力和外出农民工的年龄结构的分布。与农村从业劳动力相比,外出农民工的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16-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6.4%、19%、25.3%和29.3%;而在外出农民工中,16-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8.4%、23.8%、13.1%和4.7%。也就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