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1年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2021年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2021年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2021年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英语是大家十分重视的一门学科。接下来是为大家的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我把自己漫游外语天地所获得的心得体会总结为十条,供那些真心实意而不是装模作样想掌握外语的人参考。

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到今天,十年有余,但扪心自问,自己英语水平如何?实在令人汗颜。不用说自如表达,自由交流,就连外国原版的动画片都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更别提看外国电视剧和英文电影大片了。

我的反思

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上大学以前,我们被灌输,学英语是为了考试。上大学以后,我们又被灌输,是为了日常交流,自由表达。到了今天,我却发现,我 ___的错了。

原因有三:

第一:关于考试制度,仅仅依靠传统的英语,尤其是中国的英语考试制度,不但对英文学习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大大的误导了中国

的英语学习者,天天背单词,天天练习考试题目,甚至经常练习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这些枯燥乏味的学习,只会打击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

第二:关于英语学习目的,日常交流?no!!!做为一个中国人,几乎90%以上的场合,我们是用不上英语的,学英语10多年来,其实我真正使用英语交流的场合,真的是少之又少,略等于无。那么我们学习英语干什么?我的答案是:看英文动画片,英文电视连续剧,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关键是这个过程中,你在享受美丽的英语世界)。至于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书籍,对于英语中级以下水平的人来说,想都别想。(因为爱看动画片,电影电视剧,听歌的人很多,爱读书的却少之又少)

第三:关于英语学习方法,国内英语学习方法实在是太多,太杂,比如:图文联想法,汉注音法,颠来倒去法,词形转换法,谐音法,联想法,故事法,这些旁门左道的英语学习方法,占据了主流,短期看来,这些方法确实卓有成效(仅限记单词),但从长远看来,对英语学习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误导了很多学生。而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单词拼读法(相当于汉语拼音),词根词缀法(相当于汉偏旁部首),却因为见效缓慢,而被弃之一旁。这其中最大的错误,是我们掌握的单词,却很少运用。而这些单词只有通过看英文影视作品和书籍才能激活,却很少有人坚持做到。

我的观点

关于听力:其实我们关于听力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汉语中听力的定义是指启动听觉器官,接收语音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一个人听力不好,证明这个人耳朵有问题,事实上我们能听懂世界上最难的汉语,耳朵肯定没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不懂英语呢?原因有二:排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音,听力不好并不是耳朵有问题,而是嘴巴有问题,我们发音不准,甚至与标准英语发音完全不同,我们怎么可能听懂标准英语。第二是听得比较少,因为我们的语言环境导致。关于第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纠正你的发音,这是学好英语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因为靠自己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做到,必须有专业英语教练强行矫正发音。关于环境,那就是要经常观看外国的动画片(尤其是英语初学者,看电影太难,我们的中国小学生也是从动画片开始的)

关于发音:很多人以为仅仅是认识英语中48个国际音标,大错特错。从认识到读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即便能读准,也远远不够,英语是拼音文,它的拼读规则比汉语拼音复杂3倍以上,而我们小时候学汉语拼音都学了很多年,才 ___掌握汉语拼音。而国人却很少有老师系统的教授英语拼读法,能学好拼读法的学生自然是凤毛麟角了。

关于单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大部分中国人误解的问题,具体情况,不多分析,大家各有感受。其实学好英语单词真的很简单,第一,掌握单词拼读规则,懂得如何“拼单词“,(相当于学会英语的拼音)保障不会读错。第二:学会单词的词根词缀,懂得单词的构成部件(相当于汉的偏旁部首),保障不会写错。(其它方法,全是旁门左道,对长期的英语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关于口语:很多人以为口语不好,是因为平时说的少,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听的少,听力和阅读(包括朗读)相当于输入,而口语和书面表达才是输出,没有大量的输入,怎么会有足够的输出?如果想提高口语,大量看英文动画片,电视剧吧,大量台词和实用的日常口语句子吧。

关于语法:语法一直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考试制度造成的恶果,我们太偏重语法了,语法教学和考试甚至到了魔鬼般的境地,为了语法而语法,而忘了学习语法的真正目的,是用来理解英文句子和文章,只要能大概理解就够了,在不断的重复使用中,我们自然而然掌握,即便我们是中国人,关于汉语的语法,也并不是太明了。我建议拿动画片的台词来作为语法题目,讲清楚基本的语法现象,剩下的工作就是大量视频刺激和阅读。

关于阅读:关于阅读,阅读理解的练习的确很重要,但是大部分都不太喜欢,我建议适当练习即可,空出时间视频学习,可以看看外国的纪录片或者电视剧,那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等能力加强,兴趣提升后,再开始大量阅读英文书籍。

关于考试:关于考试,我无话可说,尤其是四六级考试,折磨了太多的大学生,让他们为了考试而走捷径,走极端,大大误导了英语学习,真正的英语实力,不是一场考试能够证明,学好英语也不是为了考试,为了考试而学英语,学出来的大都是畸形英语。(它最大的恶果是造成了很多人急功近利,而英语学习是不能急功近利的。)重考试(比如四六级,社会就业也很看重),轻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必然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负面作用,我们应该做的是重学习,轻考试。

关于写作:我们中国人也是在三年级以后开始写作的,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是10岁左右,我2岁开始学说话,相当于我有8年的时间在听说,当然包括阅读(电影电视动画片)。所以,在没有看完100部动画片,3部电视剧之前,不要轻易开始写作,否则容易打击兴趣。

关于英语学习方法:

关于英语学习方法,我实在是有太多要说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整个社会似乎都在奢望能够找到一种神奇的方法,瞬间让英语变得很牛逼。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而社会上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简直多如牛毛。为了各种考试又衍生出各种考试方法和技巧,让人头昏脑胀。

事实上英语学习如同汉语一样,首先,要解决发音问题,也就是如何拼读单词,保证不读错。其次,要解决拼写问题,懂得单词拼读规律,学会单词词根词缀构成,懂得如何拆分单词,保证理解单词词义,又能确保不写错。最后,就是大量的使用,我强烈建议从看英文双语原版动画片开始,推荐迪士尼出品的英文动画片,英文发音纯正,画面高清,故事经典。

结束语:

英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如果下定决心学英语,就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被考试所束缚,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而这整个过程中最最关键的就是学习兴趣,一定要找到合适的老师和培训课程,通过老师的教授,获得自学能力,老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自学同样重要,仅仅靠自学,根本不可能成功,如果自学可以成功,那中国还需要这么多学校和老师干嘛?每个人买一箱书,躲在家里自学算了。

在中学阶段打下一个好的英语基础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___学好英语呢?我们老师常说:“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以下算是我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摸出的一些路吧,写出来供大家参考。1、心理素质影响学习效果

古人说:“两军相逢勇者胜。”强调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效果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现代心理学的看法不谋而合。你会发现,大家都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受同一位老师教诲,甚至智商也接近,学习效果却很悬殊。这个“落差”往往是心理素质的差异造成的。

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呢?

首先,要对外语保持长时间稳定而积极的态度。这可以归结为“恒心”两个字。有了它,才能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又一口,坚持不懈地去啃,直到预定目标顺利攻克。其次,还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该复习时不复习,遗忘规律就会无情地吞噬着你的一部分记忆成果;该补漏时不补漏,漏洞就会不断积累扩大。所以,需要有自律能力,约束自己按科学原则去运转。

一般来说,大家学英语都有各自的一套办法:有的只爱大声读个不停,有的只爱闷头看个不休,有的不写就记不住,有的不听心里

就没底。这些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记忆科学通过大量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眼口手舌脑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快更深地在大脑皮层上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学外语尤其需要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否则,搞不好学成“残疾外语”——眼能看口 ___的“哑巴外语”,或一听就发慌两耳一抹黑的“聋子外语”。

经常听说某某发下宏愿:要一口气背下一本几千甚至几万词的字典,以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单词量问题。不幸的是,这样做的人,大部分都失败了。背了若干遍的单词,仍很难在脑子里生根,不是很快忘掉,就是搅成一团乱麻。

因为他们背的都是脱离了句子和课文的“死”单词,大脑对这类东西格外难以留下印象。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拿自己做过对比试验,结果,记住13个有意义的音节,只需要9遍,而记住18个无意义的音节,却用掉了80遍。不仅如此,孤立地背“死”单词,还难以掌握它在句子中的灵活用法。因此,即使记住了一部分“死”词,它们也多属“残障人士”罢了。

如何使单词“起死回生”呢?我的办法是——背课文!课文不局限于教科书,也可以是讲演稿,新闻评论,散文......总之,就是能

把一个个冰冷的单词变成生机勃勃的故事的文章。在大量的整段的背诵中,多次的重复不断激活记忆的单词,其用法自然而然就深入骨髓了。实际上,这种“深入骨髓”就形成了学语言最重要的“语感”!

英语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有效的记忆就成了一个关键。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被人们称之为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不多久就只剩下一点儿“残羹剩饭”。心理学家发现: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30分钟,但又应小于16小时。因为,在已经记清了一批单词的情况下,如果在30分钟内就开始复习,不仅不能提高记忆效果,反而会对大脑巩固原有记忆内容的生理过程形成干扰,是弊大于利;而16小时以后再复习,被遗忘的单词就比较多,白花了精力。

正如不懂中国文化就不能理解“中庸之道”、“墨守成规”一样,缺乏西方文化常识就难以理解什么叫“This is myWaterloo!”(“这是我的滑铁卢!”指一次失败。)、“Lobbyist(院外的人)”是些什么人(指影响议院政策的院外活动人士,多为以前的政客或导师)。

因此,要想把英语学深学透,必须把英语不仅仅作为语言,而且作为文化去感悟!而这,在我看来,也许是英语学习最有魅力的地方。

作为一个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我的感想还是很多的,主要从下面两部分来谈。一是我学习英语的经历,二我学习英语的经验及方法。

学习经历

记忆中最早接触英语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我们的小学刚刚从三年级普及英语教学。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当时的我对英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图片,老师布置作业就是把图片画出来,然后写上它的英文单词。例如:床(bed)、伞(umbrella)、鞋(shoots)、铅笔(pencil)之类,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单词。那时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每次老师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时候,我很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读,喜欢模仿磁带里的发音。可以说,小学的我除了读,我什么都不会。

上了初中,英语被当做三大主课之一。恰好的我的也是英语老师。无形之中,英语变得重要起来。虽说也是从abc教起,但我刚开始的英语成绩却也平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初一下学期开

始努力,每天往老师办公室跑,向她请教。课上我也积极主动,为此还得到了她的表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觉得我找到了英语的“门”,觉得豁然开朗了。这也成为我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一天天提高。在成绩的刺激下,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课。当然,付出是有回报的,我收获了接近满分的中考英语成绩。

这种对英语的喜爱也一直延续到了高中。刚进高中时的第一堂英语课令我印象极深。英语老师讲完课文之后,让我们re ___(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随后一片沉默。当时觉得英语成绩还不错的我积极地举起了手,向老师讲述了这个故事。我们用英语对着话,好像全班只有我们两个在交谈。随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为我鼓了掌。也正因为如此,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英语课代表。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渐渐地把英语当做了我驾轻就熟的科目,就不那么认真地去学了,有些浮躁。不久我就得到了教训,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成绩跌落下来。这让我认识到,脚踏实地地学习是多么重要。从那以后,我又恢复了以前学英语激情与努力并存的学习状态。

上了大学,英语虽说是必修课,但课堂上老师讲的毕竟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靠自己。其实不光是英语,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而且也有了硬性要求,不过四级,就没有学位证。所以,大学对英语也不能放松。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经历。

学习经验总结

任何一门语言,或者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有技巧的。对于英语的学习经验及方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项要记的就是单词。

学语言,无疑要记很多东西。词汇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就是词汇的掌握。有了单词,才会有句子,有了句子才会有文章,最终才能掌握这门语言。那么海量的单词,记住才是关键。方法有很多,找最适合自己的。我背单词的时候,有很多方法,最主要就是根据读音来拼写。只要记住它的读音,基本就能掌握它的拼写。特殊的情况再特殊记忆。在写单词的时候,脑子里先反映出来的是它的读音,自己根据它的读音“写”出来,而不是背出来。如果单纯地机械地背字母组合,很容易忘记。很多同学背单词都是一遍一遍地重复字母组合。比如:背单词“and”,他就会一遍遍地念and,and,a,n,d,and我个人不主张这种方法。比如说音

译、联想等等。比如这个例子:灰尘(dust)。我把它联想为“打死他”的音译,这样就很好记了。还有,根据已有的简单单词,记住新的单词。比如这个例子:知道猴子(monkey)这个单词,把“m”换成“d”就成了驴子(donkey),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单词。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此不再列举。除了抽出专门的时间背单词,平时应该利用好琐碎的时间来学习单词,积少成多。

第二,就是记一些固定的词组和搭配。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语言表达系统,只有记住了这些,才能把握外 ___语言习惯,才能学好英语。这些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多看多记。

听力。随着四六级考试听力比重的增加,我们也应看到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其实抛开考试不说,学语言无非要掌握“听说读写”。如果连听都听不懂,其他方面就算是学好了也没什么意义。我第一次和外国人对话是在很小的时候。其实都算不上对话。那时在北京故宫玩,走在我前面的游客掉了东西,于是我捡起来还给她,这时,听到个黑皮肤大眼睛的外国人说“thanks”。那时还小,不知道怎么回人家,只是笑笑。现在听外国人说话仍然有困难,但我一直在努力。其实英语的听力不是枯燥地听考试题就可以,相反,如果强迫自己去听,会越来越反感,最终对英语失去兴趣和信心。根

据自己的程度不同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平时学习累了,多看一些美剧,其实那里面的英文对白很美的。比如说《暮光之城》、《吸血鬼》等等。我尤其喜欢《吸血鬼日记》里女主人公的发音。她纯正的美音听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除了英美电影,还有英文歌曲、英文广播也可以来听。当然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BBC(英国广播电台)还是很有难度,里面大多都是政治性的观点,和中国的新闻联播相似,感觉枯燥。我选择慢速VOA,我觉得还这个比较适合我们。

对于语言来说,一个整体的语言氛围与环境是很重要的。当然,大多数的我们只能在中国学习英语,本身就缺乏英语的语言氛围。而且和外国人对话的机会也是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应该多和外国人交流,哪怕是一句简单的“hello”(你好)、“Howare you?”(你好吗?)。

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学校也开过EglishCorner(英语角),就是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围绕一个话题畅所欲言。不用顾忌语法,不用顾忌句型,重要的就是开口说。但是这和真正的外国人对话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有外教,但是一周也只有一节,所以和她相处的

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从高中开始,只要见了外国人,我就会在恰当的时候和他们对话。

记得有一次,我在商场选手表,旁边有三四个白人,也在看手表,他问售货员“Howmuch?”(多少钱?),售货员一愣,在旁边的我忍不住就当了翻译,告诉她,那个外国人在问价钱。而后我又简单地和那个外国人聊了几句,得知他们德国,来这里是参加一个会展。虽然他们没买那块表,但是临走时还是给我道谢。当时心里挺激动的。

那以后,我和外国人交流的次数越来越多,有的问路,有的在超市找他们想买的东西,虽然都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看到自己能为他们提供帮助,所学的英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心里还是暖暖的。于是自己也就越来越喜欢说英语,即使词汇量有限,语法不甚规范,只要开口说了,对自己来说都是很大的进步。

多读英文读物也是重要的方面。现在的阅读题目在各类考试中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中学的时候订阅了各种英语学习的报纸,除此之外,还买来英语广场等等读物来读。多读书可以巩固自己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比课堂中更丰富更地道的英语。朗读出来也能

练习自己的发音。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

写是一项综合的考核。它是词汇、短语、句型等等的综合应用,可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平时除了要把单词记准确意外,还要有一定量的句型和短语。然后在考试的时候,恰当地运用到当中。除此之外,多看一些美文,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针对考试,还有一项要求,那就是字体的工整。一篇内容平平但字迹工整的作文往往比一篇内容丰富字迹潦草的作文更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运用多种管道学习

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光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靠我们通过多种管道学习。除了前面提到的美剧和歌曲外,我还尤其喜欢看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希望之星英语大赛。虽然我的水平远不如他们,但我会努力。还有一档介绍中国美食的英语节目,让你轻轻松松地就能记住英文搭配。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兴趣为前提的。如果对英语不感兴趣,从心里抵触它,那是不可能能学好的。

以上就是我学习英语的一点心得体会。仅仅是个人的一点拙见,有不当的地方请老师批评指正。

怎样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许多学生是在老师的逼迫下来背英语单词,读英语课文等。这样的学习态度很泛味,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才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很失败不管你是公共英语学习还是学习国际商务英语。因此,就我个人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谈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寻找欢乐,在欢乐中找到兴趣,在兴趣中下决心,在决心中培养毅力,即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成绩。当然开始学英语时不要追求太高,太难。指导学生从简单的,有趣的,好笑的开始使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他们Fromeasy to difficult。并允许学生出错,不要追求每个单词都正确。

其次,学生有了兴趣,帮助他们制定计划。每天看英语材料和听英语广播,寻找学习环境,生活范围有多大,学英语的天地就有多宽广,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英语。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着讲英语,平时同学之间交流时多用英语,鼓励学生不要怕出错,错了没关系。

同时要建立每周学习生词的目标,在记录词汇本里,记录各种各样的生词,短语。因为学好英语必须要有词汇作基础,要打持久战;记单词要打游击战。就能做到fromlittle to more。

下面几点是某一同学学习英语的10个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学英语如同交朋友,在不同的场合接触就可能记牢,不能孤立的记单词,要记住它的左邻右舍。同时很有必要指导学生大量的阅读,这对学习英语有是非常重要的,多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习惯,掌握大量的语言背景是学习的又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就达到fromChinese to English。我们最终要达到目的from English to English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祖国的台湾岛,美丽富饶、令人神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至今仍未回到祖国怀抱。从世界各国和中国发展历史进程看,任何民族的复兴都需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争取早日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与神圣责任,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关键词:两岸统一民族复兴必然趋势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是祖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它是台湾人民勤劳耕作,长年用汗水浇灌的地方。由于它资源富饶和地理位置冲要,历来为外国侵略势力所觊觎,它又是台湾与大陆同胞英勇抗击外敌侵略的地方。台湾和祖国大陆早已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今天台湾与祖国仍骨肉分离,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实现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全国人民的普遍而强烈的愿望,是大势所趋。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考古发掘证明: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台东县长滨乡出土的粗、细石制器3000多件、骨角器114件,类同于祖国大陆旧石器时期珍贵的石、骨器等文物。台北圆山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镞等遗物,与山东城子崖出土的同种石器属于同一类型。台湾凤鼻头、台中营埔、圆山等遗址发现的彩陶,与祖国大陆广大地区出土的遗物相同。台中、新竹、彰化出土黑陶与河南安阳、浙江杭县、江西樟树、福建武平的相似。台东卑南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陶片等遗物与中国大陆南方各省古代越濮族遗物相似。台北林芝山岩出土的木器、碳化稻米、绳子等遗物同中国东南大陆发掘的彩陶、黑陶有关联。可以看出台湾出土的遗物是从大陆东南沿海传入的。 先秦时期,就有有关于台湾的种种传说。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30年春,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甲万人浮海求夷州……得夷州数千人还。”①公元三世纪中期,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述了夷州地理方位、气候、地形以及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完全可与台湾土著居民的生活形态相印证,可以肯定夷州就是今日的台湾。隋炀帝于公元607—610年三次组织对台湾(时称琉求)的商贸经略活动,并开辟了福州和潮州直通台湾的两条海上航线,使台湾与大陆的海上交通更加顺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南宋时期,我国就派兵驻守澎湖。《宋史》汪大猷传记载,乾道七年(1171年),他任泉州知州时,在澎湖建房屋二百间,遣将留屯,以免更迭之劳,军民称便。南宋人赵汝适任福建市舶提举,就其所见所闻,于公元1225年写成《诸蕃志》,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元人汪大渊和明人的杂记,也记录南宋时澎湖属晋江县管辖,人民有争讼,“取决于晋江县”。由此可见,最晚到十二世纪,澎湖已由中国政府管辖,派兵驻守,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对于统一台湾问题有何思考

关于台湾问题的思考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统一台湾问题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一直是我们所期待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介入,统一台湾变得更加棘手,但是我们始终相信那一天离我们不远了。 现在台湾问题主要是台湾内部的矛盾,我们相信有大部分台湾人民是希望统一的,但是,绝大多数起决定性作用的人都是支持台独的。因此,从民情上讲我们是胜利者,而从政治上考虑,我们始终处于平手。 台湾内部是统派执政,外部美国压力有所减轻。我们要抓住难得的机遇,争取马英九第一个执政四年内实现彻底三通,完成“路线图”第一步和争取部分实现第二步。到2012年力挺他连任后实现两岸政治谈判,实现“路线图”第二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争取台湾在对外领土领海争端上实现“枪口一致对外”。 事实表明,台独势力不会轻易放弃挑战现状的企图,定会不断抛出新议题,挑起新事端,不断试探大陆的底线。最严重的事态是所谓“公投”。大陆必须有坚定的战争决心施加威慑,利用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心理,阻止台湾的“公投”企图。 所以,当前主要的任务是从政治上着手,以谈判的方式尽量把问题降到最小。 其实,台湾问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国际问题。如果没有美国的从中作梗,或许这一问题早已圆满解决。有时我们会想,如果台湾问题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我们都不希望用武力去解决台湾问题,因为这势必会引起更大的痛苦。同时,也会使中美关系走向极端!而主要问题也不会得到圆满的结局! 目前国内主要的策略有积极发展两岸文化、经济、政治交流,认真发展中美关系。虽然进度缓慢,但是,这是目前最和平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们知道,无论统一台湾问题有多艰难,中国都不会屈服的! 因此,对两岸关系来说,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祖国的统一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将以“以和为贵”作为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思路。对于中国的统一我们应该全力以赴。

统一台湾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统一台湾对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对未来中国的影响 1.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统一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不 断提高。中国将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参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作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综合实力产生极大地提高,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将会更多的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将更多的参与国际体系的调整,牵动世界格局的走向。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而且是超级大国,中国将不会惧怕任何国家的挑衅,包括美国。 2.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统一的决心:在中国相继收复香港和澳门后, 台湾的收复将向世界展示着她的无比的强大与对祖国领土完整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是中国的领土就一定要收回,收复台湾将再一次证明。 3.扩展了国防领域:中国的防御政策会由被动防御变成主动防御。由于海 军不再受到台湾这个区域节制,一定会主动将防御范围扩大。同时由于台湾这个延伸出去的“不沉航母”的支持,空、海军可施展范围还会扩大许多。中国可以把自己的大批舰队部署在台湾,南指东南亚各国,北胁日本。甚至于有能力切断美国与南亚各国、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军事联系; 4.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利于及时获取国际信息:由于台湾目前与美国、日本 等国家的密切关系,台湾对这些国家的了解自然比中国深,台湾一旦回归祖国后,大陆与其就将成为一家人,台湾方面将会毫无保留的把其所知道的一切有关这些国家的各方面信息给予中国,特别是那些一直试图分裂中国的敌对国家。 二、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1、可能会引起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影响地区稳定。如果台湾和平回归(或武力统一),将会对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例如菲律宾、印尼造成极大的压力。对于日本,它从马六甲海峡运送的海上物资将会完全被中国掌控(航线必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内),会给日本造成“命悬于敌手”的压迫感,必然会导致日本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菲律宾等国则是失去了台湾这个军事屏障后,完全暴露于中国面前,中国的任何一种常用军事打击手段都可以打到它,且它的近海外便是中国领海,中国海军也会经常游弋与他的近海之外,为了保证本土安全,会不得不扩张军队(此观点是站在他国角度考虑);

96年中国差点收复台湾内幕

96年中国差点收复台湾内幕 于是大家都一致认为,没有美国航母。台湾已经收复了。其实错了,在当时的环境下,2艘航母根本不可能阻挡我们这场收复统一之战,这在事后,我们出动潜艇,美国航母就接连后退中就说明了问题。但是美国也是不愿意开打的,航母只是一种威胁的工具而已。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打呢?原因只有一个,叛徒! 有三个人叛徒,出卖了解放军的重大军事机密,包括我们当时最先进的30架苏27的停放机场,和苏27的出动机率,以及我们进攻台湾的大致方案,和我们底线。这在1996年演习时,我们在台湾和美国的"地下党"(间谍)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几天上报重要情报,情报显示台湾军方和美国军方对我们解放台湾的一切行动和武器,战备情况了如指掌……事实很严峻,已经说明,解放台湾已经没有了突然性,那就意味着我们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行动都在美国和台湾的掌握之中。至此,解放台湾已经没有胜利的把握。所以军委及时停止了这场战争。中国大陆准备强力统一台湾:台湾只剩一条路可走。解决台湾问题的诸多可能性,实际上都是从外军的角度看问题。站在中国大陆的角度看,解决台湾问题只有一条出路:两岸统一。要实现两岸统一,当然需要具备一些条

件:尽可能地削弱外力影响,尽可能地扩大两岸统一的利益,台湾回归才能最终实现,或者在武力统一的前阶段就可能实现政治妥协。这样的强势统一,使两岸多年来的统一努力不至于完全白费功夫。只要关涉领土问题,平等的政治谈判和密切的经贸联系,在军事实力面前最终都是扯淡。为此,中国在保持好综合国力长期发展势头的过程中,就要必须寻求台湾回归。中国不能等到美国“衰落”后再解决。也不可能企盼日本长期受到压制。更不能等到台湾有能力自己决定的时候。这些都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中国大陆不可控制的变数。中国大陆要在建造强大的海空军的阶段目标得以实现之时,在台海周围具备局部相对优势形成强大的反介入实力之后,就要尽快把台湾问题纳入解决日程。反介入实力一旦具备,正确的战略决策就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定性力量。在拭铜轩看来:第一步,要继续争取国际友好力量的大力声援,上至联合国下至亚太地区组织,以及其它地区重要国家(欧洲法国、德国以及英国、美洲的巴西等国)要表示同情,俄罗斯、巴基斯坦甚至印度、朝鲜、韩国、菲律宾等都要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示支持或中立。当然,争取到美国国内的支持是关键,而条件是中美的共同利益要大于台湾局部利益。总之,中国必须要争取到最多的友好声援以及实际帮助。这一步很重要,需要长期积累才能产生效果。我们必须在平时就要与各国政府明里暗里保持联络甚至签订一些附加支持

如何更好的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如何更好的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至始至终。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并把触角伸向了东方,也因如此我国的台湾就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后又因为中共与蒋介石之间的问题,解放战争失败后,蒋介石带领的国名党就撤退到了台湾。至此之后台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那么我们要如何更好的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台湾问题不像香港,一国两制并不能够解决,要收回台湾难度很大。首先有外国势力的干预还有台湾内部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的反对,台湾人民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就处在了中立地位,觉得大陆经济不发达,人民素质不高,还存在着很大文化差异,发展也不同等等的原因,致使他们的态度也不肯定,使得台湾问题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如何更好的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我觉得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本来就属于中国,因为被侵略被霸占才使得问题越来也严重,得不到解决,但收复台湾,统一中国是国家不容忽视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加强与台湾的各项工作,还应该通过密切的交流来让台湾人民更好地了解我们,这个过程则需要我们中国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国际领导地位以及恰当的对台政策,和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扫除台湾民众心中的疑虑。 怎样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国际领带地位呢?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充知识型的教育人才,发掘战斗型军人,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一起提高。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政治动员能力,即一个国家对物质实力资源的使用能力,而不是物质实力资源本身。国家要提高软实力就要注重外交,注重在国际上的发言权,文化扩散力,民族凝聚力。这是一个长久的战略,不可能一蹴而成,,国家必须在今后的道路上注重这些,更重要的是注重知识管理,使积淀的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中华文化,提升

从国际形势看台湾统一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国际形势看台湾统一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 意义 台湾位于台湾岛,地处太平洋西岸,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东汉时期,台湾被称为夷州,到了公元600多年,改称琉球,是隋唐时期海上的重要门户。国内战争之后,国民党于1949年撤退到台湾。从此,台湾岛便成了在外的游子,时刻牵动着海峡两岸亿万华夏同胞的心。 优越的地理位置 台湾岛地处太平洋西侧大陆架边缘,其北方便是中国的东海,南部为中国的南海地区。在台湾的北部,有着日本,韩国等潜在敌对国家。在台湾的南部有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台湾则处于亚洲第一岛链的中间环节。 台湾是中国海岸线上的门户,台湾岛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军事,经济,政治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荷兰、日本侵略者都曾奴役过这里。 国民党控制下的台湾还包括周边大大小小的很多岛屿,这些岛屿周围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还有对周边海域的控制权与经济开发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风雨席卷整个世界,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科技进步与灾难的同时也摧毁了既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催生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战后美苏争霸,把世界划分成了三极,各自扶持自己的势力范围,从地理位置上看,二战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太平洋西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战略封锁线,并威逼利诱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加入其霸权集团,成为其看门狗,妄图将社会主义势力封锁在亚洲内陆,并时刻威胁着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 我们不禁联想到18世纪中后期德的国崛起,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与当时世界霸权英国展开全面竞赛,但最终由于未能获得出海口,导致德国由于资源和市场的窘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而台湾也是当今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唯一出海口,西面的马六甲海峡一旦被印度封锁,中国的经济将会受到沉重打击,所以台湾地理位置重要,事关中国未来经济安全,有了德国的前车之鉴,台湾作为中国未来的出海口,是中国大陆的重要军事,经济安全屏障。 紧张的周边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之一,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不容小觑。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侵略我国,最终战败,但其对中国的野心却一直没有消退。二战后的日本国民经济凋敝,只有战前的60%。战后的美国对日本采取经济扶持政策,以及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日本经济加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中美关系解冻后,1972年7月,以田中角荣为首的内阁成立并积极改善中日关系。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并于9月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1978年两国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由此中日建交。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的复苏,中日关系又出现了新的裂痕,在台湾问题,东海问题以及历史问题上,中日双方摩擦不断,而近来发生的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冲撞中国渔船并非法扣押我船长事件使得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钓鱼岛是我国东海岸线上面积4.3平方公里的一座小岛。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虽已过去了快半个月,但中日双方仍是僵局。温家宝总理近日在美国纽约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中国此次的态度十分强硬。钓鱼

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了解和坚决支持国家基本战略,理性看待台湾问题 看待台湾问题,我们在了解台湾问题历史由来的同时,坚持国家对台政策,始终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思想理念。改革开放以前,大陆对台的态度一直是“武力攻打,解放台湾”,直到邓小平于1982年11月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科学构想,近几十年来,大陆一直在寻找和平的方式统一台湾,毕竟台湾人和大陆人,本是同根生,岂可轻言兵戎相见?因此在邓小平的基础上,江泽民、胡锦涛一直全力以赴地把“一国两制”更加具体化和完善化,并且进一步付诸实践。在台湾方面,马英九上台后,提出了两岸关系在“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下,维持现状。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同大陆商谈,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在专访时指出:台湾并不排除与中国大陆签署“和平协议”。 在一系列对台政策和行为的变化和调整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两岸对统一问题越来越趋于理性对待。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明白国家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战略,要牢记台湾和大陆自古一个国家,坚决拥护国家“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当代大学生要关注时事,坚持支持和拥护国家和政府在国际上对台湾的立场。对支持台湾从祖国大陆分离出去的行为表示反对,对挑衅“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原则的人和事,通过网络发帖表示谴责,通过和政府沟通组织上街游行示威,表示抗议,通过各种合理和合法的手段,实际支持政府的立场,反对台独分子和那些支持台湾分离的行径。 2、积极参与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两岸沟通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两岸关系更进一层楼。2009年4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还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紫金山庄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共同宣布将开通两岸定期航班,就大陆资本赴台湾投资达成共识,标志着两岸“三通”全面实现,即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通航。这个全面的三通的实现为海峡两岸的交流提供的最大程度的便利。 当代大学生除了立场坚定以外,在国家、政府和高校等提供便利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大陆政府、企业和各高校组织的和台湾企业、高校大学生等各阶层的交流活动,实际行动起来推进两岸持续、和谐、稳定和亲密的关系,使大家互相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有利于发展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 3、关心参与国防建设,注重自身,加强人才建设 阻碍中国统一台湾的因素多而复杂,尽管阻碍力量如何之大,中国始终要有各方面都强大的综合国力,其中一方面重要的是军事实力。一个国家没有实现军事上的强大,那么就不可能拥有强有力的保证来实现,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当然养军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同胞,而是在坚持“和平统一”的原则下,时刻警惕那些不怀好意的、阻碍祖国统一大业的国家和地区,并且在祖国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有能力反击。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并提供很多优惠政策,且退

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高一(3)班课题组 组长:陆程昊;组员:郭晨、邹仲家、赵思怡、钱梦佳 指导老师:吴素弘 【摘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1895年4月1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腐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强行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屈辱的一页。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从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鉴此,我们小组利用暑假的时间,了解台湾,读懂台湾,组织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文中的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台独两岸人民对台政策统一 前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远古时代台湾本来和大陆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才使得台湾成了一个与大陆分离的海岛。公园230年,孙权曾派将军率领水军到达过台湾,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明朝时,大陆与台湾人民往来不觉,永乐年间,郑和率领军舰曾到达过台湾,并为当地人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16世纪中叶以后,台湾成为殖民注意凯的对象,17世纪,荷兰侵略台湾,台湾成了它的殖民地,直到1662年郑成功才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世纪中叶,因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虽然实现台湾回归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回归的道路却是曲折的,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规定台湾自日本分离后,交联合国托管自治

台湾回归就在2020年

台湾回归,就在2020年之前 台湾,历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若说台湾回归,大概就在2020年之前。 台湾和大陆的分裂,是二战遗留的产物。由于美国的阻挠,导致中国统一大业一拖再拖。大陆政府不缺乏收回台湾的决心,台湾回归是一种必然。大陆若要强行收回台湾,或许两岸早已经统一。尽管统一的过程中,美国及其他反华势力的参与会对中国的统一大业造成一定的阻碍,但是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关键在于大陆认为,武力回归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毕竟遭殃的是两岸同胞。中国大陆希望像收回香港和澳门那样,以和平的方式统一台湾。 台湾问题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都没解决,为什么会在2020年之前实现统一呢? 第一、国力强盛使大陆有财力支撑一切战争费用,这是最大的保障,即使美国要插手也不得不掂量一下。 第二、两岸人民同宗同源,皆有统一的愿望,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二战之后,美苏以惩办战争犯的名义对德国实现军事占领,一堵柏林墙生生的把德国分成两个国家。但是1990年两德却实现了统一。从中不难看出,符合人民意志的事情将成为历史的主流。前车之鉴,所以大陆与台湾必将团聚。 第三、在国际法上,台湾依然属于中国领土,这是法律上的保障。 第四、大陆军事的现代化,近年来海陆空三军有了质的飞跃。今后几年,预计新一代战机(歼20)将在中国军队中正式服役。自主研制的航空母舰也将在2015年的时候至少有三艘下水,在核潜艇和常规舰艇以及驱逐舰等多种舰型的配合下形成航母战斗编队。其威慑力不言而喻。 第五、尖端技术(抱括航天技术、电子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使中国在未来十年内有实力与美国在同领域正面叫板。 第六、中国在2020年之前即使经济没有超越美国也将与其并驾齐驱。而且两国经济联系紧密,或许不再插手台湾更符合美国未来的利益。 第七、一国两制方针承诺不会打乱台湾的经济文化制度。而且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在经济上与台湾地区形成更强的互补,这符合台湾地区人民的利益。 综上种种,皆为2020年收回台湾提供可能。 (编辑人:文中子)

论台湾对中国统一的意义

论台湾对中国统一的意义 (一)台湾是维系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关键 中华民族自1640年开始,逐步落后于西方,并最终受到严重打击,1949年开始了复兴的历程。现在,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水平,但离一个世界大国的距离还很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如果此时台湾独立,也就意味着中国不能解决自己的事情,不能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中国也没有资格处理国际争端,国际地位将受到空前的打击,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将事实上受到重创,从而延缓中华民族首先从精神上复兴的进程。 (二)台湾是中国长远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选择,要么是贫穷但相对稳定,要么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看起来前者不会威胁谁,自然也没有人来威胁我们,是相对安全的,但作为一个大国,这样状况的中国是不能维持很久的,最终只能瓦解。中国自身资源十分有限,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就必须要有国际资源的支持。而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维持对国际资源的霸占。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和美国在根本利益上是冲突的,没有调和的可能。而中国要冲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增强自身的实力,就不能让台湾游历出去。不但台湾本土经济发达,更兼之钓鱼岛、琉球群岛一带乃是太平洋海域与亚欧大陆交接之处,资源物产极其丰富——台湾地理位置, 如果没有战事---这个大概最可能, 因为国家目前的实力, 现在怕是没有什么国家傻到要和中国开战. 将是国家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中点, 并因位置的便利, 会成为比香港更有发展潜力的各国设亚太总部所在地(因地理位置, 因软硬条件等), 到时, 怕是2300万台湾人都不够用, 还得从大陆引进相应的人才才够填空闲职位. (三)台湾对大陆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个战略价值除因为台湾对中国的战略对手美国而言具有战略价值外,对中国而言也有重要的战略利益。首先是台湾是中国将来控制或者战略看护太平洋,从而扼世界之喉,并最终发展为全球大国的重要战略策源,其次,台湾是中国实质控制南中国海的重要依托。由于台湾这个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和关键. 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这严重阻碍国家的强国之路. 如果国家完成统一, 国内相关沿海不必设置大量防范台独的军事单位和设施, 即可抽调至其他国家关键位置, 例如西藏, 新疆, 云南, 东北等边防重地, 着手解决其他问题. 即: 因台湾问题, 为国外势 力拖住了国家相当的精力与军力. 而以台湾的战略地位, 上可攻防维护钓鱼岛, 琉球群岛主权问题---这也是为啥国家不和日本单独谈钩鱼岛主权问题, 其背后 涉及的是琉球群岛的主权问题. 左可与海南岛一起维护南沙海域, 保障马六甲海

大陆与台湾统一方式展望

台湾与大陆统一方式展望 孙小萌公共管理3班2012335800092 马英九提出德国统一模式作为参考,大陆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也有人提出实行邦联制或者联邦制来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试结合相关政治文化与国家相关理论分析台湾与大陆统一的统一路线分析论文。有摘要和三篇以上参考文献。(1000字以上) 从1624年荷兰人进入台湾开始,台湾开始从大陆东南方的一个偏僻小岛变得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自中国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便是困扰着领导人的顽固问题,也一直作为一个国际性热点问题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目光。那么台湾与大陆究竟能否统一,或是会以什么方式统一便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2011年,马英九提出德国统一模式作为两岸关系的参考。在此,有必要说一下德国统一模式。【2011年6月马英九称,台湾与大陆之间“相互不承认主权,但是相互不否认治权”,这样的观念有一部分与1972年东西德签署的“基础关系条约”有关。他说,当时两德签署时完全没有使用“主权”字眼,而是用“统治权”,给台湾很多启发,后来制定两岸关系条例时参考了德国人的设计。——引自2012年05月25日《环球时报》中“马英九:德国统一模式或可作为两岸借鉴”篇】可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看来,两德统一之前是两个国家,与两岸关系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另外,马英九本人其实也是在这其中徘徊不定,说辞不一。因为就在2009年12月,他在接受德媒专访时称,两德与两岸条件不同,没有办法完全适用。这与他在2011年时的讲话大相径庭了。 1984年5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国策,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主权与领土问题不容分割。当然,台湾实行的是在此基础上的高度自治。在此之中,“一个中国”是定位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关键。曾经两岸有过对于一个中国的认同,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九二共识”,但是,很遗憾的,在陈水扁上台以后,他开始妄称两岸之间没有“九二共识”,那只是一次“九二会谈”。 【自邓小平而后,海内外的许多学者和政客都在赞赏的同时不免也突发奇想弄点新花样。有套用单一体制的,沿袭美国体制的,还有主张两国两制的。——引自学林出版社《两岸关系纵横论》第五章,180页"】但是这些方案都有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德国统一模式不适用,其他模式依旧不契合中国的情况,而一国两制则是因为台湾方面的单方不配合而无法真正成为统一的良方。历史以来的两岸问题坎坷颇多。 那么,现在,大陆与台湾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行统一,便是我今天要在此继续展望的问题。 通过对于《政治学导论》的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国家理论研究中,对于国家的定义,人们通常使用政权意义上的国家。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可以看出,国际是一个统治机器,其目的除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力统治以外,还有使人民更好地生活。那么现在制约两岸统一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很显然,是政治方面的不统一。 我认为当从一个方面长久的努力没有结果时,我们不妨从另一个方面出发——经济。台湾民众在近几年已经逐渐看清了形式,厌倦了台湾政客的炒作。现在仍对统一问题持有保持态度的原因在我看来是害怕失去现在的优渥生活条件。那么如果现在大陆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让台湾

论祖国统一之台湾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业论文 新形势下的两岸统一问题 摘要:自马英九政府上台以来,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两岸在政治对话,经济交流,民间来往,缓解军事对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但是近期乃至很长一个时期内台湾问题都不太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今天就将讨论在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何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关键字:政治军事经济统一台湾 本学期学习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中国古代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凡是强大的时代,国家都是统一的(如西汉,唐朝清朝前期),凡是贫弱的时代,国家基本上是分裂的(如东汉、南宋、晚清)。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统一的国家民族比较和睦内部纷争较少,民族和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很紧密,政治清明;分裂势力被遏制。二是因为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下,国家的各种力量非常容易整合形成一股合力,这种力量对内可以加强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促进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的发展,对外可以辐射中华文明可以防止外来侵略。简言之,历史上中国每一次的崛起,无一例外都是内部力量整合后向外部世界膨胀带来的结果——中国崛起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内部力量的整合和强大。 内部力量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里,我们将讨论物质力量中的领土的整合。领土的整合对于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试想,如果东德西德没有完成统一,那么当今德国的综合国力能否位居世界第三?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林肯总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美国一分为二,那么美国

能否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相反,比如近期炒得比较火热的朝鲜和韩国,两国本属于一个国家,由于历史原因一分为二,两兄弟之间冲突不断,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不仅严重耗费两国精力,而且影响自身和周边稳定和发展,所以祖国的统一对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读史使人明智”,观世界历史看今日中国,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以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历史时期,经济连续三十年高速增长,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体制建设、法制建设成果丰硕,国民素质、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但国家不统一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发展,使得中国既不能集中全力狠抓经济建设,同时又不能对外采取更加有效捍卫我们权益的行动,在国际博弈中还经常被他国以台湾问题为柄掣肘。那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政治上,高举“和平”、“统一”两面大旗,开展政治攻势,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准备好与台湾的统一。例如:加强政治宣传,宣传两岸人民的骨肉亲情,宣扬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感;充分利用台湾各政党、利益集团的内部矛盾,分化瓦解“台独”势力;加强同岛内的统一团体、统一政党的联系,可以制定定期交流互访机制;利用政党的名义举行磋商,不谈谁是中央与地方,不谈社会主义与三民主义谁统一谁,之谈两岸合作和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和冲突;大陆应当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台湾各界人士的到来,例如简化入境手续,立法保护台湾居民的各种利益等;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政治途径向台湾、向世界彰显我们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威慑一切国内外分离势力。对外,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和组织干涉我国内政,利用两岸关系来影响中国发展,在台湾问题上必须采取强硬立场,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军事手段。 二. 经济上,一方面我们大陆要抓紧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经济,快速提高综合国力,这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力量之源,立足之本;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台湾经济“空心化”的趋势,用自身优势,来加强台湾与台湾的经济联系,使台湾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这个靠山,到时台湾即使想独立也会因为经济无法自主而归于统一;同时,要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货币市场、石油市场等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因为经济也可以着为国家的一种无形武器,可以利用经济关系来制约和遏制国际势力对台湾问题的干扰;发展经济着重要发展科

巧妙解决大陆与台湾统一的难题

巧妙解决大陆与台湾统一的难题 陈继明(中国动卫中心研究员) 一、目前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困难所在 目前,大陆与台湾的统一还存在很多困难。归纳起来,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台湾老百姓和当官的都担心统一后各类游戏规则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存在很多顾虑;二是台湾老百姓不清楚统一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实惠,也怕失去一些优越感(例如台湾人去很多国家,不需要签证);三是台湾当官的怕降了一个级别(如“总统”变成了“特区首长”)。美国等外部势力是中国统一的干扰因素,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准超级大国的统一问题上,只要大陆和台湾具备了统一的基础,这些外部势力也使不出什么坏招出来。 二、目前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困难解决妙计 大陆与台湾的统一虽然存在上述三大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可以巧妙解决。 首先,成立“台湾特别行政区”,简称“台湾特区”,除外交和军事上台湾特区与中央政府不能发生冲突外(没有必要相互支持),台湾现行的各类游戏规则,保持50年不变,台湾特区具有独立的立法权、独立额司法权、独立的军事发展与军事行动权,执政党和在野党也可以继续相互“打斗”,从而彻底消除老百姓和当官的对统一后台湾前景的顾虑。

第二,如同香港特区一样,台湾特区内的老百姓仍有足够的理由,保持自身的“优越感”(例如台湾人去很多国家,仍可不需要签证);统一后,由于大陆不再打压台湾的各类国际空间,使台湾人的“优越感”更加丰富,甚至还有一种回归“正常人群”的感觉;统一后,台湾军费开支将大为下降,台湾财政收入因此可以更多地投向民生方面,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统一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成本更小,也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统一本身就是结束隔离,结束自相残杀和战争动乱的威胁,这对老百姓而言,也是一种实惠。 第三,统一后,台湾特区的官员行政级别高于中国其他地区,如台湾人自己选出的台湾特区首长,将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专门负责台湾政务),台湾人自己选出的台湾特区议长将是中国人大副委员长(专门负责台湾立法),台湾人自己选出的台湾特区司令(即现在的台湾“国防部长”)是中国国防部副部长(专门负责台湾军务),如此等等,让他们尝到统一后身价不降反升(一个准超级大国的副职身价是很高的);这些人统一前,虽然是“总统”、“议长”、“国防部长”,但他们只能“自娱自乐”,国际舞台上,他们差不多哪儿都不能去;统一后,他们变成一个准超级大国的国家领导人(虽然是副职),哪儿都能去,并且去哪儿都很风光;相应的,台湾特区县级官员,级别提高到副省级官员,台湾地区乡镇级官员,级别提高到副县级官员。 上述策略归纳起来,就是:“特区自治,实惠荣耀”(老百姓得到实惠,当官的感到荣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