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Advances in Psychology心理学进展, 2014, 4, 56-63

https://www.sodocs.net/doc/312884558.html,/10.12677/ap.2014.41011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4 (https://www.sodocs.net/doc/312884558.html,/journal/ap.html) Evalua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ompetencies

—Attitude from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Clients

Ailian Zhang1,2, Xiting Huang1*

1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Email: zalbell928@https://www.sodocs.net/doc/312884558.html,, *xthuang@https://www.sodocs.net/doc/312884558.html,

Received: Sep. 18th, 2013; revised: Sep. 20th, 2013; accepted: Sep. 24th, 2013

Copyright ? 2014 Ailian Zhang, Xiting Hu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ilian Zhang, Xiting Huang.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Competency is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personal trait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77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225 cli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attitude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ompeten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ides regard “honoring promises of confidentiality to clien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ency and regard “having prestige in the client’s heart” as the least important competency. Both of the sub-jects valu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more than knowledge and skills. Women and young people show some tendency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some competencies.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whose majors are not psychology and whose degrees are undergraduate or below valu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more. The practitioners with rich experience pay more attention to positive regard to the clients. The subjects receiv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some competen-cies of the practitioners.

Keywords: Competencies;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lient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

——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张爱莲1,2,黄希庭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2山东理工大学心理科学系,淄博

Email: zalbell928@https://www.sodocs.net/doc/312884558.html,, *xthuang@https://www.sodocs.net/doc/312884558.html,

收稿日期:2013年9月18日;修回日期:2013年9月20日;录用日期:2013年9月24日

摘要:胜任特征是有效业绩所需知识、技能及个人特质的组合。通过对177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和225名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问卷调查,了解双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态度。结果表明,双方最为看重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是“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最不看重的是“在求助者心目中有威信”;双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人格特质的重视均甚于知识技能;女性和年轻人表现出对一些胜任特征要求更高的倾向;非心理学专业与本科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看重

*通讯作者。

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注重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的被试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一些胜任特征要求更高。

关键词:胜任特征;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对象;重要性评价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民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不同性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心理健康服务行业中来。但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总体上专业素质偏低(黄希庭,郑涌,毕重增等,2007;肖泽萍,施琪嘉,童俊等,2001)。因此,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胜任特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哪些素质和条件更为重要?作为服务方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自身对此持何态度?作为需求方的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对此有何期望?尽管国内已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温培源,霍大同,张日昇等,2001;肖泽萍等,2001;于鲁文,1997;张宁,李箕君,袁勇贵,2001),但目前还少有关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态度的大样本调查。本研究拟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比较,并结合人口学变量,深入考察服务方与需求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的态度,从而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人员录用、培训、管理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自我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工具

在查阅相关文献并对6名心理健康服务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包含50个封闭式问题、3个开放式问题的问卷。50个封闭式问题是描述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的条目,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条目的重要性评分(1、2、3、4、5分别对应“很不重要、不太重要、有点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开放式问题则让被试回答:问卷中哪种素质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最重要、哪种最不重要,为什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所用问卷除基本信息部分有所不同外,所回答问题完全相同。2.2. 被试

提供有效问卷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177名。其中男性36.2%,女性63.8%;30岁及以上者15.3%,30岁以下84.7%;受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者29.9%,本科及以下69.5%;最后所学专业为心理学者79.7%,其他专业19.8%;工作年资5年及以上者12.4%,5年以下40.8%;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5小时及以上者15.3%,5小时以下32.8%(部分被试信息不全)。

提供有效问卷的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为225名。其中男性占41.8%,女性占57.8%;18岁及以上者72%,18岁以下者28%;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者63.1%,高中及以下者36.9%;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36%,未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64%。

2.3. 统计方法

由于样本较大,因此在t检验基础上运用了效应值这一统计量,以判断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采用最为常用的d效应值检验法。d值(绝对值)在0.20以下为小效应,0.50左右为中等效应,0.80以上为大效应(Cohen, 1988)。d达到0.30可确认差异存在(许燕,1997)。

3. 结果

3.1.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比较

3.1.1. 最看重与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

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在50个胜任特征条目上的平均分排序,可以得到双方各自最看重与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见表1和表2。

表1显示,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各自最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中,均包括“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让求助者感到信任”、“善于倾听”、“热爱生活”。其中,“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得到服务双方高度重视,评分均居第一。总的来看,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看重的条目主要是从工作成效出发的,而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看重的条目则显示出较为强烈

Table 1. Ten competencies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by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clients respectively

表1.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各自最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

服务人员最看重的胜任特征平均分服务对象最看重的胜任特征平均分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 4.79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 4.84尊重所有的求助者 4.75让求助者感到信任 4.66善于倾听 4.73责任心强 4.61让求助者感到信任 4.66热爱生活 4.59热爱生活 4.55有耐心 4.56能设身处地体会求助者的内心感受 4.53通常能保持心理平衡 4.54能对求助者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 4.50平易近人 4.53有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4.48乐于帮助他人 4.51喜欢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4.46善于倾听 4.50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 4.45言谈举止让求助者感到温暖 4.48 Table 2. Ten competencies regarded as the least important by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clients respectively

表2.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各自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

服务人员最不看重的胜任特征平均分服务对象最不看重的胜任特征平均分在求助者心目中有威信 3.56在求助者心目中有威信 3.40阅读兴趣广泛 3.63喜欢钻研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书籍 3.73不在求助者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误 3.67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求助者提供帮助 3.77富有同情心 3.76阅读兴趣广泛 3.78善于与他人合作 3.85不在求助者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误 3.90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 3.91尽可能地参加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培训 3.92自信心强 3.93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同行 3.96热情地对待各种求助者 3.98有较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4.00尽可能地参加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培训 3.99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 4.03喜欢钻研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书籍 4.04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 4.04

的安全、温暖、被接纳的需要,且更多地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人格特质有关。

由表2可见,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各自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中,有6项相同,表明双方态度具有较大一致性。在这些条目中,与知识有关的居多。与上述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最看重的胜任特征相比较,可以发现被试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人格特质的重视远甚于知识技能,且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这一倾向尤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最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之一,却在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之列。3.1.2. 服务方与需求方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的条目

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在50个胜任特征条目上的重要性评分进行t检验,在此基础上计算d值。d的绝对值达到0.30的胜任特征条目见表3。

由表3可知,若按照t检验结果,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对这些条目的重要性评价存在非常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而通过d效应值加以考察,没有一项d值大于0.80,表明双方在这些条目上态度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是非常显著。在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更为重视的条目中,除“在运用某种疗法与测验前会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外,其余均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个人特质有关,这与上述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最看重

Table 3. Competencies ha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attitude from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clients

表3.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的胜任特征条目

胜任特征条目t p d

富有同情心 6.410.0000.69

善于与他人合作 6.580.0000.66

平易近人 5.250.0000.58

责任心强 5.050.0000.56

热情地对待各种求助者 5.030.0000.51

乐于帮助他人 4.930.0000.49

通常能保持心理平衡 4.170.0000.42

有耐心 4.170.0000.42

自信心强 3.900.0000.39在运用某种疗法与测验前会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3.180.0020.32

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同行?4.970.000?0.50

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4.740.000?0.48

尊重所有的求助者?4.490.000?0.46

有较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4.350.000?0.44

善于倾听?3.680.000?0.38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求助者提供帮助?3.430.001?0.35

喜欢钻研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书籍?3.330.001?0.34

有较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知识?3.100.002?0.32

能对求助者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3.130.002?0.32能接受和容忍求助者的不同观点与习惯?3.040.003?0.31注:表中d值为正的条目是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更为重视的条目,d值为负的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为重视的条目。d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双方态度差异越大。

的10项胜任特征有较大一致性。而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为重视的条目中,可以明显看到专业培训与专业实践的影响,体现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职业伦理意识,以及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视。

3.2. 不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态度比较

为考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年资、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小时数等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态度的影响,结合这些变量,对不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胜任特征重要性评分进行t检验和d效应值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的条目较多,而受教育程度、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小时数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态度影响最小。

从性别来看,在存在差异的条目上,均为女性对这些条目的重要性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将这些条目按d的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同行”、“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能清楚地向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运用某种疗法与测验前会征得求助者同意”、“有较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责任心强”、“喜欢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有敏锐的情感洞察力”、“有耐心”、“不在求助者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误”(d值范围:0.33~0.55)。

从年龄来看,年长心理健康服务人员(≥30岁)更看重的条目有“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能对求助者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d值范围:0.93~1.33)。年轻心理健康服务人员(<30岁)评分更高的条目有“在求助者面前自然地表达自己”、“能接受和容忍求助者的不同观点与习惯”、“会

向求助者解释保密的范围与限制”、“在运用某种疗法与测验前会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平易近人”、“有耐心”、“责任心强”(d值范围:0.45~0.69)。

存在年资差异与年龄差异的条目,有一定重叠。高年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5年)更看重“尊重所有的求助者”、“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知识”(d值范围:0.52~0.88)。低年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5年)对“会向求助者解释保密的范围与限制”评分更高(d值:0.57)。

从专业背景看,最后所学专业为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看重“能设身处地体会求助者的内心感受”、“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d值范围:0.45~0.85),体现出较强的共情意识与职业伦理意识。其他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则更看重“让求助者感到信任”、“喜欢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善于倾听”、“喜欢钻研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书籍”、“能灵活运用有关理论与方法帮助求助者”、“有较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知识”(d值范围:0.38~0.98),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渴求。

从受教育程度看,本科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有较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评分显著高于硕士及以上从业人员(d值:0.34)。

从每周服务时间多少看,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小时数为5小时及以上者,比服务时间少于5小时者更重视“能适当强调求助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d值:0.57),体现出实践经验对态度的影响。

3.3. 不同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态度比较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对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态度有怎样的影响?结合这些变量,对不同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所作胜任特征重要性评分进行t检验和d效应值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评分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条目,明显多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这表明,由于专业培训的影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之间态度差异相对较小,而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之间态度差异相对较大。

从存在性别差异的条目看,均为女性对这些条目的重要性评分高于男性,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情形一致。按d的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能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平易近人”、“通常能保持心理平衡”、“会向求助者解释保密的范围与限制”、“善于倾听”、“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求助者的内心感受”、“在求助者面前自然地表达自己”、“喜欢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乐于帮助他人”、“能很快地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表达做出反应”、“善于发现求助者的长处”、“责任心强”(d值范围:0.31~0.48)。

从存在年龄差异的条目看,均为青少年对这些条目的重要性评分高于成年人。这些条目依次是“让求助者感到信任”、“乐于帮助他人”、“善于发现求助者的长处”、“热情地对待各种求助者”、“言谈举止让求助者感到温暖”、“不在求助者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误”、“能清楚地向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喜欢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平易近人”、“相信自己能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能灵活运用有关理论与方法帮助求助者”、“在求助者面前自然地表达自己”、“能明确每一次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能接受和容忍求助者的不同观点与习惯”(d 值范围:0.30~0.82)。

从受教育程度看,高中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更看重“让求助者感到信任”、“相信自己能有效地帮助求助者”、“热情地对待各种求助者”、“善于发现求助者的长处”、“言谈举止让求助者感到温暖”、“阅读兴趣广泛”、“平易近人”、“在求助者面前自然地表达自己”、“乐于帮助他人”、“不在求助者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误”、“通常能保持心理平衡”、“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能清楚地向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想法”(d 值范围:0.30~0.58)。而大专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更看重“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同行”(d值:0.38)。

从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看,存在差异的条目均为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对这些条目的重要性评分更高。具体表现为,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更看重“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能清楚地向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接受和容忍求助者的不同观点与习惯”、“在运用某种疗法与测验前会征得求助者同意”、“善于发现求助者的长处”、“能明确每一次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富有同情心”、“不在求助者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误”、“喜欢钻研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书籍”、“能灵活运用有关理论与方法帮助求助者”(d值范围:

0.31~0.52)。

从效应值大小来看,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之间存在态度差异的条目,d效应值大多在中等以下,差异不是非常显著。但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让求助者感到信任”,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上,效应值均超过了0.50,且处于存在差异的条目之首。具体表现为,青少年被试、高中及以下的被试、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的被试更看重“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这一条目。

4. 讨论

有学者(Kaslow, Dunn, & Smith, 2008)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表现出尊重、同情、责任、义务、诚实、追求卓越,尊重来访者的隐私等。本次调查中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各自最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大多与Kaslow等的观点一致。其中,“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双方最为看重的胜任特征。这一方面反映了求助者希望隐私受到尊重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保密原则的高度重视。但是,年长的和高年资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的重要性评分,显著高于年轻的与低年资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可能表明后者为求助者保密的意识还有提升空间。

与Kaslow等的观点不一致的是,“富有同情心”在本次调查中排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之列。在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认为“富有同情心”最不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所谈到的具有代表性的理由有:“可能会由于同情来访者而做出主观判断。”“不应站在救世主的角度去做咨询,这样会失去公正、客观。”“同情心即为怜悯之心,这样就把咨询师和来访者放在了不平等的位置上,拔高了咨询师,不利于共情。”正是由于类似的原因,在Pope 和Kline(1999)的研究中,“富有同情心”也被列在心理咨询师最不重要的个人特征之列。

本次调查中,排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第一位的都是“在求助者心目中有威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所谈到的理由主要有:“太有威信会给人造成距离感,使求助者难以敞开心扉,咨询效果未必会很好。”“咨询很多时候需要建立一种温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咨询不一定要靠威信,更重要的是发掘来访者自己的力量。”而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所谈到的理由主要有:“太有威信会给求助者带来压力,不利于交流。”“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需要的是平易近人,有责任心,像朋友一样帮助求助者,而不是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应该营造平等的、平易近人的关系。”从实践经验看,对于某些来访者,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其心目中有威信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从本次调查中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双方的态度看,温和平等的关系被看得更重要。

本次调查显示,服务方与需求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人格特质的重视均甚于知识技能,心理健康服务对象这一倾向尤为明显。关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人格特质的重要性,有许多研究或观点给予支持。在Menne(1975)的研究中,让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评定132条面谈咨询所需胜任特征的重要性,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个人特质排在第一。McConnaughy (1987)强调,有效的心理咨询更依赖的是咨询师的人格特征,而不是知识与技巧。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心理咨询师通常具备一系列优秀的人格品质,他们常因友好、耐心、敏感、共情等个人特质而被当事人所接纳(于鲁文,1997);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人格特征是咨询或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应该是自我和谐的、真诚的、审慎的、温暖的、敏锐的、热情的(张丹,2001)。由于人格特质对于一个人能否从事心理咨询、能否在心理咨询上取得成功十分关键,Pope和Kline(1999)呼吁,在心理咨询培训项目招生及对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进行评估过程中应考虑个性因素。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评,对想要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进行筛选,如何对现有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应该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这既是对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保护,也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绩效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到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发展。而对于已经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来说,应该不只是重视理论与技术的充实,更应该重视个人特质的完善。Pope和Kline(1999)认为,对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和培训项目而言,最重要的人格特征是:共情、接纳和温暖。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心理健康服务对象表现出强烈的安全、温暖、被接纳的需要,因此,相

关的特质或许应成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筛选、培训和自我完善的参考。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几个变量上存在差异的条目比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少;比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更为看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视“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求助者提供帮助”、“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同行”,这些都体现了专业培训与专业实践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影响。尤其是“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排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最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之列,表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或实践意识到了,双重及多重关系使专业人员在心理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很难保持客观和中立,会对咨询或治疗效果造成危害。而本次调查中,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最不看重的10项胜任特征却包括“避免与求助者形成双重及多重关系”,也许正因为如此,现实中,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时常遇到寻求专业帮助的熟人、亲戚或朋友,此时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无论以何种理由表示婉拒或转介,都可能遭到“不热心”甚至“见死不救”的误解。因此,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需要通过适当途径宣传相关知识,以减少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伦理困境,同时使求助者获得更为适当的服务。

本次调查中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的条目,绝大多数表现出女性和年轻人对这些条目要求更高的倾向。对此,或许可以用生活中女性和年轻人总体而言更追求完美来解释。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女性的完美主义水平高于男性(Burke, 1999);年轻人的完美主义倾向明显高于中老年人(Chang, 2000)。还有一项专门针对心理治疗从业人员的研究发现,年长的心理治疗师比他们的年轻同行少一些完美主义(Wittenberg & Norcross, 2001)。另有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重视心理咨询师的真诚、有教养、宽容、值得信赖等特征(Subich, 1983),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

本次调查显示,非心理学专业与本科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为看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可能与他们渴望补充心理健康服务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关。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小时数较多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重视“能适当强调求助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可能是由于他们在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中,体会到了积极关注对于发掘来访者潜力的重要作用。本次调查中,高中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与青少年被试存在较大重叠,因此,从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下者在较多条目上的重要性评分高于大专及以上者,应该与年龄因素有关。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对一些胜任特征条目的重要性评分高于未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与他们的切身体会有关。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中的青少年被试、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的被试更看重“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这一特征,提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工作中面对这些来访者时,应增强对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5. 结论

1)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最看重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是“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最不看重的是“在求助者心目中有威信”。

2)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对象双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人格特质的重视均甚于知识技能。

3) 服务双方中的女性和年轻人在部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条目上表现出要求更高的倾向。

4) 非心理学专业与本科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为看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注重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

5) 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一些胜任特征要求更高。青少年与接受过心理健康服务者更看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让求助者感到信任”这一胜任特征。

项目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批准号:05JZD00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黄希庭, 郑涌, 毕重增, 陈幼贞(2007). 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 心理科学, 1期, 2-5.

温培源, 霍大同, 张日昇, 梁耀坚(2001). 谁适合作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II).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期, 214-216.

肖泽萍, 施琪嘉, 童俊, 秦伟, 温培源(2001). 谁适合作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期, 142-144.

许燕(1997). 心理学研究中的差异检验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 3期, 26-28.

于鲁文(1997). 论有效的心理咨询者. 心理学动态, 5期, 42-46.

张丹(2005). 在治疗和改变过程中咨询师/治疗师人格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1期, 784-786.

张宁, 李箕君, 袁勇贵(2001). 对心理咨询及咨询师的期望与要求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期, 250-252.

Burke, R. J. (1999). Workaholism in organizations: Gender differences. Sex Roles, 41, 333-345.

Chang, E. C. (2000). Perfectionism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and nega- tiv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Examining a mediation model in young- er and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18-26.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ition, Hillsdale: Erlbaum.

Kaslow, N. J., Dunn, S. E., & Smith, C. O. (2008). Competencies for psychologists in Academic Health Centers (AHCs). Journal of Clin-

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15, 18-27.

McConnaughy, E. A. (1987). The person of the therapist in psychothe- rapeutic practic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 ing, 24, 303-314.

Menne, J. M. (1975). A comprehensive set of counselor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2, 547-553.

Pope, V. T., & Kline, W. B. (1999).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counselors: What 10 experts think. Psychological Reports, 84, 1339-1344.

Subich, L. M. (1983). Expectancies for counselor as a function of counselor gender specification and subject sex. Journal of Counsel- ing Psychology, 30, 421-424.

Wittenberg, K. J., & Norcross, J. C. (2001). Practitioner perfectionism: Relationship to ambiguity tolerance and work satisfaction.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7, 1543-1550.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 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 学效果了。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 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 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 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把心理知识与自己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因为传统的健康观是不残废不生病即是健康。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却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在这个定义中,健康的四个方面有三个都是心理的,心理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 模块七:员工关系管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销售团队管(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员工关系管理——员工服务与支持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说明:。其)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1.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90。该量表共有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个方面的心1010个因子分别反映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理症状情况。此套测试题主要用于测试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自己了解 2.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公司掌握员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辅导,更好的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员工关系管理——员工服务与支持 一、测试题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一种情况,请在相应的题号上 现状评题严较中较没 5243、头1 52341、神经过敏,心中不踏 5324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 54231、头昏或昏 53421、对异性的兴趣减 53124、对旁人求全责51243、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 53241、责备别人制造麻 5234、忘记性1 542311、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 53241、容易烦恼和激1 534、胸121 5431、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21 5321、感到自己的经历下降,活动减41 5、想结束自己的生23411512413、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 52311、发4 521、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134 521、胃口不134 51243、容易哭25122、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34 51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43 532412、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532、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214 5 4 25、怕单独出门2 1 3 5 4 1 2 3 、经常责备自己26 5 2 、腰痛1 3 4 275 281 2 3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4 5 1 29、感到孤独2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魏 钦 (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心理素质上 普遍存在着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意志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2-0057-02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世界卫生组织对它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还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理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我们理解的最佳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基本具备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所以在遭遇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适当处理,能够将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但大量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仍有部分同学的心理素质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正常处理基本的人际关系,经常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自信心。遇事如处理不好就很可能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成为精神创伤、产生心理障碍。 经过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造成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竞争的日益加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最容易产生焦虑感,有些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变得极为脆弱,情绪极不稳定,心理问题顺势而生。 (二)教学存在的疏漏 很多教师在任课过程中,对专业知识都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对心理健康内容的挖掘并不注重。在学生评价上,往往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关注最后结果的对错,不了解过程、不掌握动态。对学生的评价容易造成盲目性和不公正性,有时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很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交际面临的困难 目前,独生子女已经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普遍关注。经调查发现,这部分大学生由于是家庭的中心,处处受到别人的关心、照顾,普遍存在自私、独立性差、孤僻等心理方面的弱点。来到大学步入新的环境,面对一个全新的人际关系圈,他们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交往中唯我独尊,猜疑嫉妒心强。 更危险的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 *[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魏 钦(1975—),女,江西上饶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助理研 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第15卷·第2期 2012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5,No.2Apr .2012 57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心理健康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心理健康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心理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情感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就像是社会的缩影,里面充满了各色各样的人。 刚进大学的学生一定会对大学感到很失望,因为它并不像老师所描述地那么美好。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反差确实很大: 生活上没有了家长的照顾,学习上了没有老师的督促。 彷徨、寂寞等各种不良心态一定会干扰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学会独立,学会自觉,要让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大学里比你强的同学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多才多艺,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成绩优异,这时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敢于挑战困难,面对挫折。 在大学里人际交往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也许你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不敢和别人说话;也许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你觉得如鲠在喉;也许和人在交往中发生了矛盾、摩擦。 这时有些人往往会选择封闭自己,不和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一种不合群、孤僻的心理,这会严重影响阻碍今后人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勇于克服心理障碍,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人人追求健康,健康不仅仅指具备健康体魄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 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视的。 有时,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次于生理因素。 我国古代医学,对此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 《黄帝内经》中写道: “故喜怒伤气,塞署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署过度,生乃不固。 ……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 ”可见,古代医学认为,情绪的过度兴奋或思维的过渡紧张、激烈可使内脏致病。 当今的医学告诉人们情绪变化直接导致人体内分泌的变化,使人的免疾力发生变化,可能使身体发生病变。 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青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青年极易接受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山东轻工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编制 2005年11月 指导语: 以下列出了一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自己最近一个月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你的一种情况,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好。其中“没有”涂1,“偶尔”涂2,“有时”涂3,“经常”涂4,“总是”涂5。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1 头痛或头晕 2 浑身软弱无力 3 做事情必须反复检查 4 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 5 为做事达不到预定目标而烦恼 6 不允许出现差错 7 无法控制自己重复做某些事,如:不停地检查门是否关好,不断地洗手或数数等 8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词盘旋 9 感到手或脚沉重 10 有困难时没人帮助,会无所适从 11 做事不主动 12 担心朋友会不理我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13 不得不独立做某事的时候,仍希望有人帮助 14 觉得很多事情自己处理不好 15 没有别人的安排,不知道该做什么 16 如果老师不布置任务,便不知道该干什么 17 怕承担事情的后果 18 明知是小事,还是会发火 19 想占便宜 20 对讨厌的人进行直接的攻击 21 突发奇想地行事 22 忍不住伤害令自己不满的人 23 不顾场合大发雷霆 24 做事情不考虑后果 25 莫名其妙地对别人发脾气 26 怀疑自己有不治之症 27 感到很少有人理解自己 28 对性的向往有罪恶感 29 想骂人 30 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或看到旁人不能看到的东西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31 手淫后有悔恨感和负罪感

32 怀疑旁人知道我内心的想法 33 憎恨周围的人 34 容易疲乏 35 感到烦闷、坐立不安 36 过于敏感 37 容易紧张 38 失眠 39 想到坏得说不出口的事 40 对将来感到恐惧 41 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42 对一些事情感到提心吊胆 43 对他人大发脾气 44 对学习没兴趣 45 想偷懒 46 难以集中精力做事 47 胸闷 48 感到生活空虚、无趣 49 想占便宜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50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51 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52 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 53 猜疑别人会伤害我 54 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55 恶心 56 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57 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58 觉得自己总是给他人带来麻烦 59 没有人真正关心我 60 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 61 怕别人注意 62 想骂人 63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 64 参加聚会感到焦虑 65 与权威人士谈话感到紧张 66 有想摔打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67 参加小组讨论感到紧张 68 与陌生人见面就脸红 题号题目没有1 偶尔2 有时3 经常4 总是5 69 呼吸有困难 70 与他人争论不休 71 沮丧、郁闷 72 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73 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关注客运职工心理健康

论铁路客运职工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健康对铁路客运服务行业职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铁路客运行业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铁路客运心理健康预防干预 在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工作中,客运职工是居于客运第一线直接为旅客服务的铁路工作人员,在铁路旅客运输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维护客运职工的心理健康、消除影响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对于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客运职工心理健康现状 在新的历史时期,铁路客运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关注铁路基层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广泛的贯彻和实施。与此同时,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手段被引入到铁路客运行业,广大客运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必须正视的是,由于客运服务行业的行业特点,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铁路客运职工心理健康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职工尤其是老职工存在着心理疲劳、心理倦怠,甚至少数职工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防卫和抵触情绪。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铁路客运服务整体水平和铁路的社

会声誉。 二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部分客运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铁路客运行业自身特殊的行业特点外,还有如下方面的原因: 2.1 铁路客运行业服务理念滞后 在现阶段,随着铁路客运在铁路运输中窗口地位的不断强化,社会对铁路客运的要求日益提高,广大旅客对自身权益的不断关注和强化,以及铁路行业内部对客运服务工作的要求日益严格,这些综合因素要求铁路客运职工转变原有工作观念,不断适应新形势客运工作新要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铁路客运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相当数量的铁路客运职工对旅客服务工作观念出现偏差,往往是管理多于服务,部分职工尤其是老职工服务理念长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无法适应新时期客运服务的具体要求,部分铁路职工对现阶段客运服务行业特点和要求理解不足,仍然按照以前的工作思维,导致在工作中极易陷入被动,部分职工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心理健康。 2.2 铁路客运行业自身对外宣传度不够,社会公众对铁路客运行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当今社会处于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高峰期,各种信息的发布和流传范围和速度较以往都有极大的提高和改进。铁路客运行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明显不足,这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更,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现象。特别是像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都侧重于体制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因此,这就需要对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首先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感,情绪,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对心理健康提出的标志是其一,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我认为要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普及教育,因为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材至关重要。因此,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境界,树立科学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社会情况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等。这些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完整word版)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③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中和个性形成时期的小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积累逐渐形成的。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病变的苗头,就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使它在量变过程中得到以终止和消失;如果确实患了心理疾病,应及早给予积极的治疗,使之尽快恢复健康。

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读《牛郎织女》有感 东汉《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具体以诗文的形式,描述了牛郎、织女之间相思的愁苦,艺术性地展示了二人爱情遭受折磨时的痛苦悲伤。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凄婉的爱情故事催落过多少泪雨滂沱,怕是谁也数不尽,道不清。牛郎织女的泪眼闪动了两千多年,未曾流下过一滴晶莹。只知道,那潮润润的爱情,早已浸透了多少干涸的心田。 可是,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真的像它所传诵的那么简单吗? 让我们循着人物的出场顺序来审视这段故事的经过。 首先是牛郎遇到老牛。牛郎的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这就为故事的发生交代了背景:母系社会。试想,若是封建的父系社会,女人的地位低下,开口都是错误,马氏既不是皇后又不是贵妃,又岂敢虐待自己的叔叔牛郎?牛郎又不曾像武大郎发现潘金莲和西门庆不明不白一样撞破过马氏的奸情,马氏为何要如此虐待一个无辜的人?与同样拥有庞大权力的王母娘娘相同,马氏是一个在过高权力下滋生出来的为所欲为的心理变态。虽然她的残忍促成了牛郎织女的相识,但我们能说隋炀帝建大运河只是为了兴修水利,为千百年后的南水北调工程早做打算吗?他们这些凡人是不会有如此远到与自己十八代玄孙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远见的。这就交代了当时女性掌管生杀大权的背景。

牛郎被赶出家门后,偶然遇到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的出现很是蹊跷,荒山野岭,若老者是隐居在此的隐士,就算不被猛兽吃掉,以他老人家的贵庚,怕是也要饿死,怎么会碰巧气色红润、步履轻盈地饭后散步,又碰巧踩到牛郎抹过的眼泪擦过的鼻涕呢?只有一种可能:这老头不是人,至少也是个山神土地之类的小仙。而且老者神通广大,居然把天上的金牛星介绍给了牛郎,让牛郎这个原本看似一文不名的凡人穷小子从此有了神仙做靠山,凡事都能逢凶化吉。这一切的偶然,后面会加以分析。 我们忠实憨厚又足智多谋的老牛终于登场了,而且一开始就出手不凡。只是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为何一个无欲无求的灰牛大仙会带着一个涉世未深的懵懂青年去用偷看仙女们洗澡这种猥琐至极的方式来认识织女小姐。诚然,当时没有星巴克,没有半岛咖啡,没有肯德基和必胜客,但也不至于比仙剑奇侠传一里李逍遥第一次见赵灵儿的方式更猥琐吧?人家仙剑奇侠好歹只看了一个,你俩一看就是一群,究竟是何居心尚不得知。可是,你看人家许仙和白娘子的相遇方式多么具有温馨的诗情画意:烟雨蒙蒙,一伞成就千古美谈;再看咱牛郎,水汽蒙蒙,一眼成就两界姻缘。虽说太猥琐了点,但这种好事咱咋就碰不到呢?唉,扯远了。 再回来。在王母娘娘的天兵天将带走织女后,老牛忽然就Game Over了。老牛是谁?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的同是牛字辈的牵牛星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贬下了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这是又一大偶然之处,稍后会有定论。 至于织女小姐,也像牛郎先生一样,是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棋子。就像一盘象棋,所有的子都杀光殆尽了,只剩下两个将军,牛郎这边还有两个士,隔

对企业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意义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关注生理上或躯体上的疾病,而忽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社会的适应和感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变,竞争和压力增加,个性张扬得不到释放,员工的心理承受已经到了极限,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后果为工作效率下降、企业成本增加。因此,舒缓员工的心理压力、实现心理畅通,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新内容。第三届国际卫生心理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对企业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是:疏导和帮助员工树立良好心理、提升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效益等。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能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使员工心理压力处于最佳状态,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士气高涨、干劲十足;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摸清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干预员工心理问题,消除可能妨碍员工绩效的因素,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保护企业人力资源 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引导员工心理方向,解决心理矛盾,帮助其激发潜质,实现自我,强化员工敬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使员工感到企业

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使员工有归属感,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从而降低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 3、减少社会负担,保护家庭幸福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生活幸福指数,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达到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提升幸福指数。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使员工更新思想观念,意识到自己社会成员的身份,负担起社会、家庭责任,及时预防员工心理问题的产生,避免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

2021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共80题)

2021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 案(共80题)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D)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D) A.抑郁情绪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C)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4、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A)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D.社交能力

5、有些人,在很紧张的时候,总会把手指放到嘴里,或者啃指甲,这种反应被称为(B)。 A、逃避 B、退化 C、固着 D、幻想 6、许多同学感到周围缺少真情,缺少亲朋好友,就到网上寻求网友聊天。这种现象说明这些学生主要遇到(A)。 A、人际交往挫折 B、情感挫折 C、人生发展挫折 D、学业挫折 7、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B) A.否认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 8、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A) A.我爱我 B.我是我 C.我要我D、我和我 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D)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D)。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需要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 青少年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要想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了解他,才能帮助他。 学生成长的很快,转眼就长高,长大了,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或教育方法不对,师生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还会白白浪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陪伴,需要指导,需要有人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兴冲冲想跟教师谈一些事情,但教师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叫学生等会儿再说,或者学生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没想到教师一听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每当学生跟做教师的你说话时,你尽可能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听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在意听他说话,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如教师经常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教师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学生,尝试着不去随意批评学生,只要教师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接纳学生,学生就会很乐意和教师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并非梦想,学生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二、留心学生的心理求助信号 尽管为人教师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受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少部分青少年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了解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会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儿童心理求助信号。这些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活着没有意思,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方面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但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自己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而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 三、给学生更多的爱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等。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同时,“爱”的营养缺乏,他就不能或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教师要从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学生说话,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感到很孤独。仔细倾听学生的诉说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便加深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信赖和安全感,注意学生讲话的内容,并表达教师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学生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的态度。同时,要公正的评价学生,有一些教师喜欢这样说:“你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doc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从多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实施压力监控及压力预警,界定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个性化的教育培训、互动交流、自助调适和专家咨询服务,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主动互动,维护和提高员工身心健康,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推动力。 为什么要进行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今天心情很不好”、“郁闷”、“烦着呢”等成为企业员工的口头禅。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员工之间相互竞争压力的增加,个性张扬心理需求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200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英国的研究显示,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的医疗费用和间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损失达GDP的10%。 诚然,无需说明,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了竞争的日益加剧。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现,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越来越多的港、澳、台精英们纷纷“北飞”,谁都无法忽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压力。于是,“加班”、“充电”这些词也成了现代企业员工的口头禅。 最近《财富》完成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近7成的经理人觉得自己压力较大或者极大,其中48%的人认为导致工作效率降低,30%认为导致其对工作缺乏兴趣,42%认为导致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 企业员工在长时间的压力之下,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许多症状,比如: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也发生明显变化,焦躁,忧虑,时常莫名其妙地对周围人发脾气,无法控制的怒火……这就是积“压”成疾,会给人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人们的“职业杀手”,员工的压力问题每年都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 压力并非都是有害的,工作绩效与压力的 对应关系呈倒U型曲线。适度的压力能够带 来积极的工作动力和乐观的生活目标,提高 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高负荷的压力却给 个人以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消除压力 的这些负面影响,使员工都有一个健康的心 理状态呢?这就是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专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能带来什么?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 提高企业绩效等。一个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 ·减少人才流失 实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企业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由此降低重大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考核作业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英德市黄花中学华春晖序号17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本次的心理培训指导是我收获匪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对知识教育的影响重大,我们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线,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这能促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处于心理发展重要时期的中小学生,由于自主能力尚弱,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

几方面的意义: 一、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变动,要求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 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今中小学生的学习比以前的孩子要紧张得多,还要面对许多消极的社会、家庭和道德等方面的现象,这些都会使儿童在心理上受到伤害。许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它反映了能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在我班里有个女生,她做事的动作特别慢,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家长由于缺乏耐心,我跟学生说:“你是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跟她说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社会各界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心理困扰,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参考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摘要: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 群体,社会各界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心理困扰,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学生是高智商、高素质、高能力的代表,社会和公众都 赋予了大学生很高的期望,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中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已经过去了很久的“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让人至今回想起来,心情仍久久不能平息。 还有吉林发生的延边大学在校学生为勒索钱财,绑架杀害一名六年级小学生。除去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每年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硫酸泼熊”、“残杀虐待流浪动物”的事件在大学生身上发生。而每年各高校休学退学的学生中, 由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引起的已经超过其中的50%。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超过%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不久前,兰州大学学生处对学生思想、 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想轻生的有24人,占1%以上;UPI总分大于或等于25的多达30人,占%,对“至今你觉得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吗”做出肯定选择的有218人,占到%。 甘肃省青少年教育研究所最近的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大学生的精神行为阳 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在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上,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一、面对压力不知所措 从心理学角度看,大部分的心理障碍是由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焦虑造成的,而引起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直接因素就是生活中的压力。由于生活速度加快、社会急速转型及竞争日益 激烈,大部分人都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从刚一进校就要面对学 习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如果不学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 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目前,中国 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大多数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二、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 调查中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 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自 由的“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头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理想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分学生还发觉在新的、相对陌生的集体内,昔日那种“众星捧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一种失落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灌输式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