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

一、梵高的生平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部一个名叫松特丹的小村,家中除了父母,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提奥。梵高家族中有很多人从事过与绘画相关的工作,童年的梵高曾跟随富裕的伯父们住在豪华的别墅,那里有丰富的绘画收藏,身处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相对良好的绘画环境,造就了他的善良和对自然界、对动物、对花鸟,甚至鸟巢的倾心关爱和敏感。这些品质影响了他注定为爱情、友谊、艺术而献身的一生。

当梵高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二、梵高的绘画风格

梵高27岁时依靠弟弟提奥的支持正式走上绘画道路。在梵高十年艺术生涯中,曾辗转于海牙、德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虽然有时不得不像流浪汉一样到处漂泊,但艰难的岁月里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

梵高绘画作品的许多特点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未来的画家就是尚未有过的色彩家”是梵高的一句不朽名言,不仅概括了梵高的创作理念,而且揭示出色彩这一重要的绘画语言,当成为艺术家激情甚至生命的有机体时,便具有了一种艺术精神意义的深刻道理。在梵高之前,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有古典主义的固有色、印象主义的条件色,但没有一位像梵高那样将色彩提升到一种绝对的精神现象予以重视。印象派画家们把色彩提升到审美的重要地位,也仅仅是一种表层的自然再现,缺乏艺术感染的精神内涵。梵高对色彩的认识与创新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是在外部条件影响之下通过内在的动因而实现的。他接受了鲁本斯、德拉克洛瓦等画家那种以热情而奔放的性情抒发和饱满富丽的色彩表现的创作方法,并受印象派画家的启示,梵高调色板上的颜色变得干净而明亮起来,也学会了面对自然直接观察和感受的创作方法,当梵高结识了高更等一批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画家时,他意识到艺术创新是艺术家的根本出路。

一个不能得到直觉充分推动的人,会像是一只进入赤道无风带的船一样,很难达到艺术表现的核心或极至境地,而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天生自然的推动力,一种直接的需要,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思想马上表现为艺术形象不可。梵高自身具备了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在色彩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他的色彩冲破了前期印象派对自然色彩真实反映的束缚,并开始大胆地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尽管是面对自然写生,画面色彩已经带有抽象因素:不重视立体、空间和阴影的表现,只强调色彩的对比效果,这种抽象是主观情绪的表达,从而产生了装饰效果,他是通过使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大色块的对比和绝对的黑白来实现这种装饰的。

梵高用最大的热情接受色彩鲜明、色阶丰富的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并开始热衷于与这

种方法最相适应的自然风景的描写,画面开始鲜亮起来,他用高纯度的颜色作画,创作出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色彩装饰效果。在梵高之前还没有画家能够像他那样,将原色红黄蓝和间色橙绿紫直接画到画布上,在一系列高纯度的色彩运用中,梵高更偏爱黄色,对他来说黄色就是太阳的颜色,是光和热的象征!他虽不喜欢日光,但却迷恋于太阳,黄色使他狂喜,黄色使他入迷。这已不是调色板上的一种普通颜料,已经成为刺激他快感的力量。

我觉得梵高的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辟了用色彩表现艺术家主观情感世界的一条道路,这也是区别于同时代其他画家忠实于色服从于光的理念。他的作品中色彩强烈到将要破坏空间和形象的地步,展示了一个为火热激情所灼烧的世界。如《星空》色彩斑斓的笔触,飘逸的星云曲线与其说是自然的幻想不如说是画家灵感的飞舞。在《夜咖啡馆》中虽然有宽大的空间,却同时有一种幽闭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由几大强烈色块的跳动造成的,墙壁的红色,地板的金黄,天花板和家具的绿色。金灿灿的地板纵向驶入红色背景之中,红色以均等的实力与之抗衡。色彩极度鲜明逼向透视空间,而透视空间却不肯让步,两者的冲突以膨胀的力量使人感到压迫。如极端“自我表现”论者认为的那样“艺术活动只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活动。”在梵高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大色块的堆积,挑战常理的对比色运用,情感化的笔触都使梵高和他的作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被人所接受。

梵高油画作品《星空》

梵高油画作品《夜咖啡馆》

梵高在绘画创作中充分运用色彩联想和象征。在法国南部阳光强烈的阿尔,梵高的色彩灵感被大大激发。他用色彩对阳光、阳光下的一切进行大胆、任性地表现,并且非常擅长运用黄色和蓝色,尤其是他所作的《向日葵》中,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很高,弱化光影,线条有力、简括,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素描。他曾说:“据我所知,一幅水彩画的四分之三要依靠最初的素描稿,素描的质量几乎决定整幅水彩画,素描也是油画的基础。”梵高也非常重视画面的调子,常常大面积使用对比色来构成画面。如《夜晚的咖啡馆》。懂得在调色板上调配出说不出名称,但却是每种东西的基础的颜色是多么重要。他还不断思考着如何在色调方面进行创新的问题。“比如利用两种颜色的互补与衬托,利用色调的深浅变化来表现一对情人之间的爱情;通过幽静背景烘托的浅淡色彩来表现思索的表情;通过星星来表现希翼;利用夕阳下的霞光来表现人的热情。”…显然,这种创作方法区别于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在著名的《夜咖啡馆》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互补色,“试图表现咖啡屋是个使人堕落、发疯和犯罪的地方,试着用红色和绿色来表现人的疯狂”。在谈到对农民画的见解时,他还提到了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联觉的效果。对他而言,绘画就是要画出对象的本性和生活。梵高还提出了“色彩联想”的问题。在画自己的卧室时,他“以极简单的色调赋予物品以华丽的风格,色彩起了很大作用,使人想到休息或睡眠”。在美丽得“使人惊讶”的阿尔,梵高本能地由色彩联想到音乐,觉得二者之间有许多相通的东西。在注重写生观察的基础上,梵高还探索了在绘画中运用光线进行象征的问题,“想利用常见的光线作为象征,描绘男人和女人,通过色彩的放射和震动来表现某种永恒的东西”。他还尝试用特定的色彩组合效果进行象征。尽管梵高在生前一直不被社会承认,但是,在他的许多画中没有太多陈规陋俗的桎梏,没有太多的理性计量

和肢解,涌现着一种质朴而又绚丽夺目的美——远比实物更深刻强烈的色彩之美、自由之美。他喷涌的色彩里蕴藏着的前所未有的震颤人类心灵的强大力量。

在梵高作品中大块平整的颜色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作品与现代装饰画十分近似,如他的代表作品《向日葵》、《夜晚的咖啡馆》。在装饰色彩中,色块的并置是一个基本法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方法。梵高大块色彩的运用极具概括性和抽象性,像日本版画一样进行简化与概括,他从日本的套色木刻中认识了简化色彩的方法,即把一切自然物象的反光抽象掉,将一块又一块色彩并列在一起,并用坚实的线条围框起来。他用的是错综的浓色笔触涂绘画面,增强了画面的厚重感,物体的结构也就显示出来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并没有削弱形象的结实有力的塑造。梵高的色彩不是背向自然靠纯粹的想象画出来的,而是面对自然写生调动他想要的色彩,用夸张、简化、抽象等方法,将自然中的色彩抽取出来,并在画面中分配着色彩,找到色块并置所产生的对比与和谐的最佳效果,将色彩的审美价值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这种色彩并置的方法已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梵高油画作品《向日葵》

梵高油画作品《夜晚的咖啡馆》

结合梵高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没有受过专业院校的科班训练,梵高的画常随着心灵的飞翔在构图、色彩和线条上“随心所欲”。他崇尚朴素的手法,而且从不拘泥于流俗,用画笔的放声歌唱使画面充满情感的张力。他喜欢用纯色的点、线作画,通过高纯度色彩的并置、短促笔触的有序密集排列,达到了既粗犷放任又富于动感的效果。尽管受到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但他用自己崭新的手法更抽象地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尤其是在《星月夜》这幅名作中,天空中是奔涌着的、巨大的波浪形的云团,星星和月亮旋转着发出漩涡般漾开的黄色辉光。大地上丝柏树冠火焰般不安地升腾、直插云霄,教堂的尖顶醒目地矗立。梵高通过个性化的笔触的塑造,有力地传达出神秘、不安和极为惊惧的意味。在他画的麦田等风景画中,也常有翻卷旋动的笔触,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情绪渲染力。梵高始终按照自己的兴趣探索着自己独特的题材、技法和风格。他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关于伟大艺术的理解,不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并能对一些指责“不以为然”。充分反映了他一直在独立地走自己的艺术之路,他独立的品格为他赢来非凡的艺术风格和效果。他的笔触强劲、狂热,看似朴素稚拙却发自内心深处,是心灵之音的外化,几乎无人能传神地仿效。梵高对线条的使用是娴熟的、敏锐的,比如在《梵高的卧室》中,“家具

的粗线条表现了不容侵犯的肃穆”。在谈到肖像画时,他说“它的基础多半要靠笔触的直接塑造,从而使肖像有空间感,使肖像的周围有空气流动的感觉、有光落在肖像上边。”可见,笔触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他还谈到画普通人的办法:“如果谁想表达他们独特的性格,那就必须用有力的笔触、简朴的技艺去画他们。”

梵高油画作品《梵高的卧室》

梵高油画作品《加歇医生像》

尤其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里,梵高在创作上进入了黄金时代。晚期作品如《向日葵》、《夜间咖啡店》、《星空》、《乌云笼罩的麦田》等都具有鲜明个人风格,撼动着许多人的心灵。他多次画过向目葵,用颤抖、飞动的笔触和欢快的色彩来描绘心爱的花儿,这种花非同寻常,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也是内心翻腾的火热激情的写照。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和粗犷的旋搏、放射着的笔触,使他的向日葵就像有生命的热情的精灵和燃烧的火焰。这些景物无不洋溢着生命的热烈、饱满和劲头。此外,梵高还画过许许多多的麦田,传达着他心灵的声音。当我们面对梵高在奥维尔所作的《乌云笼罩的麦田》一画时,这种感受更加强烈。画面传递出一种凄凉和不安、寂寥和压抑交织在一起的感觉,暗示了内心的不平静和苦闷。在《乌云笼罩的麦田》一画中,自动呈现出灵魂深处一种深深的绝望、沉寂。看着这幅满是悲怆压抑气氛的画,观者的心仿佛也跟着沉下去了,沉在无边的悲怆和绝望情绪里,甚至忘记了绘画与生活的距离。梵高凭着自己敏锐、特殊的艺术感觉深情地画着这些日常的风景、静物。

梵高油画作品《乌云笼罩的麦田》

结语

梵高是荷兰十九世纪伟大的画家。他作为在欧洲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巨匠,其短促、坎坷的一生如同他的绘画,给世人带来强烈的精神震撼。梵高的画可贵在于他不仅是用心灵,而且是用生命在画画。他的画充满了狂放的激情,同时又包含着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他对他眼中的文明人——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把自己看作农民画家,他还热衷于在野外写生。在画这些朴实、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题材时,他显得那么自如、得心应手。梵高从来不会停留于对外在瞬间印象的描绘上,而是以心灵之眼去深入体验、表现独属于对象本身的感情和灵魂。在梵高孤独而充满焦虑的一生中,在与偏见、贫穷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杰作,为人类艺术殿堂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