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是严重影响花椒生产的重要因素,而危害花器和果实的病虫害,直接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收。而危害枝干和根茎的病虫害,能使枝干枯萎,直至死亡。取食危害叶片的病虫害也使得花椒产量受损。数十种病虫害的侵蚀使得花椒的品质受损,产量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搞好花椒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搞好花椒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花椒病害发生及防治

(一)花椒炭疽病

俗称黑果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叶片和嫩梢,严重时一个果实可达3-10个病斑,易造成果实脱落,一般减产5%-20%,甚至高达40%。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戴雅世,病斑变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凹陷,深褐色或黑色。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许多排列成论纹状的黑色或褐色小点(图1-1,1-2)。如遇到高温阴雨天气,病斑上的小黑点呈现粉红色小突起。病害可由果实向新梢、嫩叶上扩展。该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侵染所引起,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炭疽菌属。该病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云南等省区。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条上越冬。第二年6月初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引发病害。能发生多次侵染。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高峰。在椒园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易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椒园管理,进行深耕翻土,防止偏施氮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降雨后及时排水,促进椒树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②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通过修剪椒树改善椒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

①冬季结合清洁椒园,喷施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同时兼治其他病虫害。

②春季嫩叶期、幼果期及秋梢期,各喷1次15%晶体石硫合剂180-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除雷百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二)花椒锈病

该病为普发性病害,又称花椒鞘锈病、花椒粉锈病。流行年份发病率可达50%-100%,可造成椒叶在采椒后不久便大量脱落,使椒树再次萌发新叶。影响当年椒树营养积累,同时由于再次生叶而使养分过度消耗,直接影响到次年椒树的产量和椒果的质量。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叶柄。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直径为2-3毫米的水浸状褪绿斑,与病斑相对应的叶背面出现圆形黄褐色的疱状物—夏孢子堆。在较在的夏孢子堆周围往往出现许多小的夏孢子堆,排列成环状或散生。这些疱状物破裂后释放出橘黄色粉状夏孢子。发病后期在叶片正面,褪绿斑发展成为3-6毫米深褐色坏死斑。叶背夏孢子堆基部产生褐色或橘红色蜡质冬孢子堆,突起不破裂,呈圆形或长圆形,排列成环状或散生。发病严重时,叶柄上也出现夏孢子堆及冬孢子堆(图1-3,1-4)。该病由花椒鞘锈菌(coleosporium zanthoxyhli Diet.& Syd)侵染所致,病原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栅锈菌科,鞘锈菌属。普发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省花椒产区。

[发病规律]

此病一般于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在降雨多,特别是秋季雨量大,降雨频繁的情况下,病害容易流行。病害多从树冠下部叶片发生,并由下向上蔓延,花椒果实成熟前病叶大量脱落,至10月上旬病叶已全部落光,新叶陆续生长。病菌可通过气流传播,气候适宜时,病菌繁殖速度增快,再侵染频繁。此病的发生与椒园所处地势环境有关,阳坡较阴坡发病轻,大红袍发病最重,其次是豆椒,狗椒较抗病。此外,若在椒树行间种植高杆作物,因通风透光不良,可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椒园管理。花椒落叶之后,将病枝落叶进行清扫,集中烧

毁,彻底清除和消灭越冬病原菌。

②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椒树自身的抗病能力。

③栽培抗病品种。可用狗椒等抗病品种与大红袍等染病品种混合栽种,能有效降低锈病的传播流行;还可通过无性繁殖或嫁接等方法培养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

①6月初至7月下旬,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1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仙星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

②花椒树于秋季果实采收后,或翌年春季椒芽萌发前喷洒一次1:2:600倍的波尔多液(硫酸铜500克,石灰1000克,水300公斤)能杀死树体上寄生的病菌并防止病菌晚秋、早春入侵,预防病菌的侵染和蔓延。

(三)花椒丛花病

又称鬼扫帚、鬼穗病。该病主要危害花椒春稍和花序,花序受害后不能开花结果,嫩梢受害后叶片形成各种畸形叶,不久叶片干枯脱落,致使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花序感病后,节间缩短,小枝梗丛生,花蕾多且畸形膨大,密集成团,致使整个花穗丛生成簇。花器不发育或发育不良,一般不能开花结果,偶尔结果,果实很少且细小。病花穗干枯后,经久不落,仍在枝梢间,形似鬼头,故称“鬼头花”。嫩梢感病后,叶片呈各种畸形顺,久叶片干枯脱落成为秃枝。严重时新稍节间缩短,侧枝丛生,当叶片脱落后,整个枝梢呈扫帚状,故又称“鬼扫帚”(见图1-5)。

该病是由花椒丛枝病毒(ZWBV)侵染而引起,为一种植物线状病毒。该病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等花椒产区。

[发病规律]

该病为病毒病。主要传播媒介是麻皮蝽、茶翅蝽等。还可通过种子、苗木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接穗也可以传毒,花粉可能带毒,但不能通过汁液摩擦传染。该病的发生与花椒的品种、树龄、虚浮红的为害和栽培管理等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幼树比老树易感病;管理粗放、蝽象和木虱等发生严重,树势衰弱的椒园都容易感病。

[防治方法]

1、实行植物检疫:禁止从病区采购苗木、接穗和带病种子。新

区如果发现病株应及早挖除烧毁,防止扩大蔓延。

2、人工防治

①培育无病菌,从无病椒树上采集种子育苗,或从无病的品质优良的母株上采集接穗进行嫁接育苗。

②加强栽培管理。施足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传媒害虫。嫩枝期及时喷药防治蝽象和木虱,减少传病媒介,减轻病害扩大传播。详见防治茶翅蝽等刺吸害虫的方法。

(四)花椒白粉病

又名花椒自涉病,俗称白面病、面粉病等。主要侵染花椒叶片,也危害新稍和果实。病害大发生时,叶片布满灰白色粉状物,病叶可达70-100%,使叶片干枯。叶片被侵害时,最初于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病斑,然后病斑变成灰白色,并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叶片卷缩枯萎。枝梢被害时,初为灰白色小斑点,然后不断扩大蔓延,可使整个树梢受害,抽出的叶细长,展叶缓慢,随病势的发展,病斑由灰白色变为暗灰色。果实受害后,果面形成灰白色粉状病斑,严重时引起幼果脱落。该病由球针壳属一种真菌(Phyllactinia sp.)侵染所引起,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分布于陕西、山西、四川及甘肃等产区。该病菌除危害花椒外,还危害杨树、葡萄等。(见图1-6)

[发病规律]

白粉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上或芽内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分生孢子飞落到寄主表面,若条件适宜,即可萌发直接穿透表皮而侵入。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28℃。在较低温条件下,孢子就能萌发。因此,干旱的夏季或温暖、闷热、多云的天气容易引起病害大发生。花椒栽植过密,施肥不当,通风、透光性差,也能促进使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发病较多的椒园,注意清除病叶,病枝、病果,集中烧毁处理,防止传染。

②注意排水、施肥、中耕除草,以增强树势,并适当剪去过密枝叶,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病。

2、药剂防治

①早春花椒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除防治白粉病外,还可兼治叶螨、介壳虫等。

②花椒发芽后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180-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五)花椒褐斑病

又称花椒黄斑病。该病主要危害花椒叶片,发病严重时,并时率达60%以上,8月份便造成叶片枯黄早落。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黄色水渍状圆形小斑点,病健交界不明显,叶背相对应部分呈现褪绿斑。病斑扩大后,呈淡褐色或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颜色较深,直径3-10毫米。叶背有深灰色绒状霉层,主脉附近的霉层密而多。几个病斑可相连形成大斑,导致叶片枯黄脱落(见图1-7,1-8)。该病由花椒尾孢菌(Cerospora zanthoxyli Cooke)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暗色孢科,尾孢属。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和台湾等省、自治区。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子座在病残叶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产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潜伏期17-33天。菌丝体生长温度为6℃-35℃。最适宜温度为20℃-30℃。生长季节可多次进行再侵染。病害由树冠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蔓延。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别出现两次发病高峰。一般椒园管理不善,树势衰弱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椒园水、肥、土的管理,以增强树势,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②秋末冬初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同时椒园进行翻耕,将未清除干净的病残落叶深翻入土中。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从5月下旬开始,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用药3-4次,立秋前后再用药一次,防病效果更好。

(六)花椒黑斑病

又称花椒落叶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其次是嫩枝,一般病叶率为20%-40%,严重时可达80%以上。感病后椒叶提前衰老、枯黄而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椒树生长。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直径1-4毫米黑色圆形病斑,可穿透叶片直达叶背。常在叶背病斑上出现明显的疹状小突起,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出现乳白色针状的分生孢子角。后期叶片正面病斑上也着生疹状小点。当分生孢子盘聚生在一起时,叶片上产生大型不规则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图1-9)。叶柄上的病斑呈椭圆形,内生点状孢子盘。嫩梢感病后,产生梭形紫褐色疹状小突起。该病由花椒盘孢菌(Marssonina zanthoxyli.)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盘二孢属。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和山西等省花椒产区,是影响花椒产量的叶部病害之一。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或枝梢的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雨季到来时,产生分生孢子而成为初侵染源。7月下旬开始发病,多以下部椒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分生孢子主要借雨水飞溅传播。8月中旬至9月初达发病高峰,病叶陆续脱落。发病严重时树冠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

雨季早、降雨多、降雨频繁的年份,发病早且严重。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椒园,由于树势衰弱,发病重,而且树龄越大,发病越重。大红袍易感病,狗椒较抗病。椒园种植其他高杆作物或树冠枝叶茂密,通风、透光性差时,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检疫:由于花椒幼枝可以带菌,因此在调运苗木过程中应进行严格检疫,以防病害传播。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及时灌水和除草,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通过整形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剪去病枝,并及时清扫枯枝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3、药剂防治:分别在7月上旬和摘椒后,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各喷雾一次,防治效果较好。

(七)花椒灰斑病

又称花椒圆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叶片感病后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呈灰色或灰白色,边缘较细,呈褐色(图1-10)。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叶上常散生数个病斑,叶片一般不枯死。该病由盾壳霉属真菌(Coniothyrium tirolonsis)侵染所引起,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球壳孢科,盾壳霉属。目前主要分布在甘肃等省花椒产区。

[发病规律]

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落地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叶片危害。该病在多雨年份易发生流行。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椒园发病重;修剪不当、伤口多的椒树发病重;管理不善、通风、透光性差的椒园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清洁椒园。秋末冬初及时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初侵染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注意低洼积水地的排水工作,合理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止: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八)花椒煤污病

又称黑霉病、煤烟病、煤病等。陈危害叶片外,还危害嫩梢及果实。发生严重时,黑色霉层覆盖整个叶片,病叶率可达90%以上,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初期在叶片表面生有薄薄一层暗色霉斑,稍带灰色或稍带暗色,随着霉斑的扩大、增多,而使黑色霉层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子囊壳),此时霉极易剥离(亦有不易剥离者)。由于褐色霉层阻碍光合作用而影响花椒的正常生长发育,该病由以小煤炱属(无性阶段曾称Fumago sp.)为主的真菌侵染而引起。病菌属子囊菌亚门,小煤炱目,小煤炱科,小煤炱属。分布于甘肃、陕西等省的花椒产区。

[发病规律]

该病为腐生性质,多伴随与蚜虫、介壳虫和斑衣蜡蝉的发生而发生。病菌以菌丝及子囊壳在病组织上越冬,次年由此飞散出孢子,由蚜虫、斑衣蜡蝉的分泌物而繁殖引起发病。病菌在寄主上并不直接危害,主要是覆盖在寄主上而妨碍光合作用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在蚜虫、介壳虫和斑衣蜡蝉发生严重时,该病发生危害也相应严重。在多风、空气潮湿、树冠枝叶茂密,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注意树形的修整,保持椒树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温度,以减轻该病发生。蚜虫、介壳虫发生严重时,要及时修剪除被害枝条,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①蚜虫、斑衣蜡蝉发生时,喷施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

②介壳虫发生时,早春椒树发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或97%机油乳剂50-60倍液,要求喷施均匀全面。

③生长期蚜虫、介壳虫同时发生时,在介壳早虫雌虫膨大前,喷施24.5%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或3%金世纪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九)花椒缘斑病

又称细菌性缘斑病、叶斑病、黑腐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发病率为30%60%,发病严重时病株率达100%,率达80%以上,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叶片感病多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形成半圆形或“V”字形病斑,有时也有少数发生在叶片中间,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初期呈黄色或黄褐色,扩大后病斑边缘呈褐色或红褐色,中间灰白色或灰褐色,外围有较宽的黄色晕环(图1-12)。潮湿时,病斑上有黄色菌脓,镜检时有大量云雾状菌脓溢出。严重时每片小叶上有6-10个病斑,并可相互连接成大斑,致使大部分叶片甚至整个叶片枯死。病由油菜黄单细胞杆菌野油菜黑腐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smith)Dye]侵染所引起,病原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细胞杆菌,黄单胞杆菌属。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等省。此病除危害花椒外,还危害十字花科蔬菜。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或种子上越冬。次年病菌从子叶边缘水孔或伤口外侵入,引起发病。成株叶片感病后,病菌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再迅速侵入维管束,引起叶片发病,病菌再从叶片维管束,引起系统侵染。病原菌由果柄处维管束侵入种子皮层维管束进入种子,致使种内带菌;也可混入或附着在种子上,致使种外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在多雨天气及高湿条件下,叶缘吐水,叶面结露,有利于病菌侵入;肥水管理不当,造成植株徒长或早衰;寄主处于感病阶段,害虫猖獗或暴雨频繁,易形成伤口,造成发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种植抗病品种或从无病株上采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及时防虫减少伤口;花椒收获后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可有效起到防病作用。

2、药剂防治

①花椒育苗时,应及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可用醋酸6毫升或硫酸锌29毫升,加水1000毫升,溶解后温度控制在40℃,浸种30-60分钟后,用水冲洗3分钟,晾干播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20-30分钟,冲洗后晾干播种;还可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重的0.3%-0.4%拌种,可预防苗期缘斑病的发生。

②花椒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500-6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15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十)花椒穿孔病

花椒穿孔病又称花椒细菌穿孔病。该病由野油菜黑腐黄单胞杆菌桃李穿孔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pruni(Smith)Dye]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科,黄单细胞杆菌属。分布于甘肃省兰州、定西、天水、陇南等地。除危害花椒外,还危害桃、李、杏、樱桃、油桃等果树。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枝条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随气温转暖病病菌开始活动,开花前后病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侵入。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严重。夏季在干旱情况下病情发展较缓慢,秋季多雨季节继续侵染。气温在24℃-26℃时潜育期4~5天,19℃时为16天,树势强壮潜育期可长达40天左右。温暖

多雨或多雾季节有利于该病发生,树势衰弱发病早而且重。此外,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枝叶茂密,通风透光差,施氮肥过多的椒树,均易引起发病。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病果,集中烧毁,减少菌源。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椒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发芽后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

(十一)花椒花叶病

花椒花叶病俗称花椒病毒病、红黄斑驳病。该病为花椒花叶病毒(PricklyashMosaicVirus)侵染所致,属于花椒花叶病毒(PMV)。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省。

[发病规律]

椒树感染花叶病后,各部分组织中都带有病毒,为系统性侵染,只要寄主组织存活,病毒也一直存活着。病势发展与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因此病症时轻时重,甚至在1株椒树上,不同部位或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症状轻重也不尽相同,而且有病害交替出现现象。花叶病可通过嫁接传染,砧木或接穗带毒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病树种子传染也有可能,还可通过蚜虫、椿象等刺吸口器害虫传播。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花椒苗圃中发现病苗后,应及时拔除,集中烧毁,防止扩展蔓延。

②花椒嫁接时,应选用无病枝条作接穗,或选用无病、抗病的砧木,避负花叶病的发生。

③被害严重的大树,也应及时刨除并妥善处理,并重新栽种健壮苗木。

(2)药剂防治

①应用杀虫剂防治传毒蚜虫和椿象等害虫,避免病害蔓延。参照蚜虫、椿象等害虫有关防治方法。

②花椒花叶病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立克乳油700倍液或3.95%病毒毖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

(十二)花椒黄叶病

花椒黄叶病又名花椒黄化病、缺铁失绿病。该病是由于缺铁而引起的缺素症,属于生理病害。该病分布于全国各花椒产区,以盐碱地和石灰质过高的地区发生比较普遍,尤以幼苗和幼树受害严重。

[发病规律]

花椒黄叶病多发生在盐碱地或石灰质过高的土壤中,由于土壤复杂的盐类存在,使水溶性铁元素变为不溶性的铁元素,使植物无法吸收利用。同时生长在碱性土壤中的植物,因其本身组织内生理状态失去平衡,使铁元素的运输和利用也受到阻碍,导致花椒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铁元素得不到满足而发病。花椒在抽梢季节发病最重。一般4月份出现症状,严重地区6~7月开始大量落叶,8~9月间枝条中间叶片落光,顶端仅留几片小黄叶。一般干旱年份,生长旺盛季节发病略有减轻。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选择栽培抗病品种或选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避免黄叶病的发生。

②改良土壤,间作豆科绿肥。压绿肥和增施有机物,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通气状况,增强根系微生物活力。

③加强盐碱地的改良,科学灌水,洗碱压碱,减少土壤含盐量。旱季应及时灌水,灌水后及时中耕,以减少水分蒸发;地下水位高的花椒园应注意排水。

(2)药剂防治

①在花椒黄叶病发生严重地区,可用30%康地宝液剂,每株20~30毫升,加水稀释浇灌,能迅速降碱除盐,调节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中营养物质和铁元素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在花椒吸收后,可解除生理性缺素症状。结合有机肥料,增施硫酸亚铁,每株施硫酸亚铁l~1.5千克,或施螯合铁等,有明显治疗效果。

②在花椒发芽前喷施0.3%硫酸亚铁、生长季节喷洒0.1%~0.2%硫酸亚铁、12%小叶黄叶绝400倍液,也可有效防治黄叶病。

用强力注射器将0.1%硫酸亚铁溶液或0.08%柠檬酸铁溶液注射到枝干中,防治黄叶病效果较好。

(十三)花椒枯梢病

花椒枯梢病又称花椒梢枯病,俗称枝梢枯死病。该病是由茎点属真菌(PhomahedericolaDurQmontOuerecma)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El,球壳孢科,茎点霉属。该病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武都、文县及舟曲等地。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在一年当中病菌可以多次侵染危害。11月份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越冬。在雨水较多年份发病严重;树势衰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加强椒树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灌水、排水,合理修剪以保证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可减轻病害发生。结合椒树管理,发现枯梢、病梢,应及时剪除,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45%代森铵7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700倍液均匀喷雾。发病盛期再喷施1~2次,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十四)花椒枝枯病

花椒枝枯病俗称枯枝病、枯萎病。该病由拟茎点霉属的一种真菌(Phomopsissp.)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拟茎点霉属。分布于陕西、山西、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陇南、天水和甘南局部花椒产区。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在高湿条件下,尤其在降雨或灌溉后,侵入的病菌释放出孢子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借雨水、风和昆虫传播,雨季随雨水沿枝下流,使枝干被侵染而病斑增多,从而引致干枯。椒园管理不善,造成树势衰弱或枝条失水收缩;冬季低温冻伤;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通风透光不好的椒园,均易诱发此病发生

危害。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管理。在椒树生长季节,及时灌水,合理施肥,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减少伤口,清除病枝并集中销毁,可减轻病害发生。

②涂白保护。秋末冬初,用生石灰2.5千克,食盐1.25千克,硫黄粉0.75千克,水胶0.1千克,加水20升,配成白涂剂,粉刷椒树枝干,避免冻害,减少发病机会。

(2)药剂防治对初期产生的病斑用刀刮除,病斑刮除后涂抹50倍砷平液、托福油膏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深秋或翌年早春椒树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或5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十五)花椒干腐病

花椒干腐病俗称流胶病。该病由虱状竹赤霉菌[Gibberellapulcaris(Fr.)Sacc]侵染所引起,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肉座菌科,赤霉属。其无性阶段为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um)。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两省的花椒产区。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繁殖体在病部越冬。翌年5月初气温升高时,老病斑恢复侵染能力,在6~7月份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通过伤口入侵。病害的发生发展可持续到10月份,当气温下降时,病害停止蔓延。病害发生程度与品种、树龄及立地条件有关,豆椒比其他花椒品种抗病,幼树比老树发病轻,阴坡比阳坡花椒发病也轻。在自然条件下,凡是被吉丁虫为害的椒树,大都有干腐病发生。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植物检疫。调运花椒苗木时,一定要做好该病的检疫工作,有病苗木严禁调往外地,以防传播蔓延;避免从病区调入苗木,使病害传入。

②加强栽培管理。改变对花椒园传统粗放的经营方式,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修剪、清除带病枝条,集中销毁处理。

(2)药剂防治在花椒吉丁虫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5倍液加1:1柴油,喷施树干治虫,间隔数日再喷1次50%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治虫防病效果较好。对大枝干上发病较轻的病斑,可进行刮除,并在伤口处涂抹托福油膏或治腐灵。在每年3-4月间和采收花椒果实后,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喷施树干2~3次。

(十六)花椒溃疡病

花椒溃疡病俗称花椒腐烂病。该病由镰刀菌属真菌(Fusariumsp.)侵染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陇南、武都、文县、成县、宕昌和甘南州的舟曲、迭部等地,是仅次于干腐病的又一重要枝

干病害。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座在病斑上越冬。每年3月份当气温逐渐回升转暖时开始发病,4~5月份为病害发生盛期。4月上甸至5月上旬,在大型病斑中部逐渐产生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偶有枯死枝条出现。到6月份,随气温的升高,树皮伤口愈合作用加强后,病斑就停止扩展蔓延。当年所产生的小病斑常常在翌年发病季节继续扩大,而病斑上的繁殖体,特别是已枯死枝条上的病斑所产生的无数分生孢子座,会在第二年产生大量的分生孢

子,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创伤、修剪等机械伤口以及虫伤(如蜗牛啃伤、天牛蛀孔等)侵入寄主组织。一般大龄椒树、衰老椒树都易发生枝干溃疡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及时挖掉死树和锯掉已枯死的病枝,集中烧毁,防止病菌扩散传播。加强抚育管理,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合理灌水;及时修剪,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秋末或早春对椒树上的病斑可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波美3度石硫合剂涂刷,可起到降低侵染源的作用,对其他健树涂干可起到保护作用。对多种伤口(如修剪伤、创伤等),先用l%硫酸铜进行消毒,再涂抹托福油膏或843康复剂,加以保护,避免病菌侵入。

(十七)花椒木腐病

花椒木腐病俗称花椒腐朽病、花椒腐木病等。该病由裂褶菌

(SchizophyllumcommuneFr.)寄生引起,病原属于担子菌亚门,非褶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广泛分布于甘肃省陇南、天水及甘南部分花椒产区,陕西省凤县等地产区也有发生。除危害花椒外,也危害苹果树、松树等阔叶树和针叶树。

[发病规律]

病菌在干燥条件下,菌褶向内卷曲,子实体在干燥过程中收缩,起保护作用。如遇有适宜温、湿度,特别是雨后,子实体表面绒毛迅速吸水恢复生长,在数小时内释放出病孢子进行传播蔓延。病菌可从机械伤口(如修剪口、锯口和虫害伤口)入侵,引起发病。树势衰弱,特别是衰弱的老椒树,抗病能力差,易感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加强椒园管理,发现枯死或衰弱的老椒树,要及早挖除并烧毁;对树势衰弱或树龄高的花椒树,应合理施肥,恢复树势,以增强抗病能力。保护树体,减少伤口,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2)药剂防治发现病树长出子实体后,应立即摘除,集中烧毁,并在病部涂抹1%硫酸铜,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倍液消毒。对锯口、修剪口,要涂抹1%硫酸铜,或40%福美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消毒,然后再涂抹波尔多液或煤焦油等保护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染,避免病害发生。

(十八)花椒白色腐朽病

花椒白色腐朽病简称白腐病,又名花椒朽木病、花椒立木腐朽病等。该病由稀硬木层孔菌[Phellinusrobustus(P.karst.)]侵染引起,病原属担子菌亚门,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分布于甘肃省陇南、天水和甘南州的舟曲以及陕西省宝鸡、韩城等地。除危害花椒外,还可危害沙棘、栎、柳等林木。

[发病规律]

病菌常从伤口侵入,潜育期较长。当花椒树干木质部腐朽达一定程度时,菌丝便通过树节或其他伤口,在树干表面产生担子果,在同一株椒树上担子果可产生多次。担孢子数量很大,可随风雨传播危害。腐朽病的发病率和腐朽程度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

病菌的侵染发病条件不太严格。凡是老龄花椒园,常因不合理修剪、整形、乱砍或其他机械创伤,使伤口不易愈合,且易存留雨水,都可引起花椒白色腐朽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肥、灌水,合理整形修剪。凡有担子果的病株要彻底拔除,集中一起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避免扩散蔓延。

(2)药剂防治春季椒树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夏季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涂刷椒树枝干或在秋末花椒落叶后树上喷雾。修剪造成的伤口涂抹托福油膏或843康复剂,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病菌侵入。

(十九)花椒木螨病

花椒木螨病又称树花。主要由担子菌亚门中的多孔菌Polyporussp.)、伞菌(Agaricussp.)和少数子囊菌侵染树体,形成木螨病。该病分布比较广,凡花椒产区均有发生,甘肃省陇南、天水地区各县(市)和舟曲等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子实体上越冬。发生期多在夏、秋多雨季节。病孢子借风雨传播,多雨年份发病严重。菌丝体在树皮内扩展延伸,大量繁殖,子实体随之产生,形成的孢子是侵染的主要病原。老树、衰弱树很容易患木螨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加强椒树栽培管理,要注意衰老树的更新,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要及时截除枯枝、病枝,截除的部位要低,截除之后用高培土法,将残桩埋入土内。采取这种保护措施,可减少病菌侵染的概率,延长椒树寿命。

防止茎基和根际因伤口而形成腐烂。若有伤口要及时涂药保护,以防病菌侵入,导致发病。

(2)药剂防治花椒树如果已经患病,应及时摘除子实体。用多菌灵或石硫合剂水溶液在病灶区域进行喷洒;也可用石灰水、波尔多液涂刷,均起到一定的杀菌防病效果。

(二十)花椒膏药病

花椒膏药病俗称黑膏药病。该病由茂物隔担耳(SeptobasidiumbogoriensePot.)寄生所引起,属于担子菌亚门,隔担子菌目,隔担子菌属。该病在亚热带、温带地区发生比较普遍,

常发生在花椒、柑橘、茶树、桑、樱桃、梨、梅、李及泡桐等树木枝干上。

[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生与桑拟轮蚧等害虫有密切关系,病菌以介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介壳虫常由菌膜覆盖得到保护。菌丝在枝干表皮发育,部分菌丝可侵入花椒皮层危害,老熟时菌丝层表面生有隔担子及担子孢子。病菌孢子又可随害虫的活动到处传播、蔓延。一般在枝叶茂盛、通风透光性差、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空气潮湿的椒园,易发生花椒膏药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花椒栽植地避免过分潮湿,冬、春季枝干涂白,可以减轻病害发生。

②刮治。用刀刮除树上菌膜,达到防治的目的。

(2)药剂防治用45%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或22%克螨蚧乳油1000倍液喷雾。在树干上涂刷黄泥浆,防效也比较好。刮治菌膜后,可涂抹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

(二十一)花椒幼苗立枯病

花椒幼苗立枯病俗称花椒根腐病、死苗、霉根等。立枯病的病原菌各地不同,但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侵染所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裂壳孢科,丝核属。有性阶段为丝核薄膜革菌[Pelliculariafilimentosa(Pat)Rogers],属担子菌亚门。此外,镰刀菌(Fusariumsp.)和拟细菌(Fastidiousbacteria)也可引起立枯病。分布于国内各地花椒产区。除危害花椒、柑橘等芸香科植物外,也危害松、杉等林木以及蔬菜和粮食作物。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菌丝体可在土中营腐生生活2~3年,甚至更长,在适宜条件下,病菌即可侵染幼苗。幼苗出土后2~3个月内,如温度高、连日阴雨、排水不良、育苗地透光差则易引起发病;育苗地是蔬菜、瓜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土壤中病菌多,病害易流行;种子质量差、播种太早或太迟、施氮肥过多、幼苗生长不良,也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育苗,或采用高畦育苗,均可减轻病害发生。

②合理轮作,避免连茬育苗;种植密度不宜过密,以便通风排湿,防止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

①苗床土壤消毒。苗圃于播种前,每667平方米用2%~3%硫酸亚铁水溶液250千克,喷洒土面,喷后浅耙混土。播种时每667平方米用40%猝倒立克可湿性粉剂4.5千克,或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6.5千克,对细土2700~3000千克混拌均匀施用。施药前打透底水,先取1/3药土撒于地面,然后播种,其余2/3盖在种子上面,即下垫上覆,防治立枯病有良好效果。

②喷药防治。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齐]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拌种双12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淋药液1500~2000千克。

(二十二)花椒苗木茎腐病

花椒苗木茎腐病又称花椒苗木根腐病。该病是由基腐小核菌(SclerotiumbataticolaTraub.)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裂壳孢科,小核菌属。此外,丝核菌等也可引起此病。病害发生分布于全国各个花椒产区,甘肃省陇南、天水等

地发生普遍。该病原菌除危害花椒外,还危害柑橘、银杏、松、杉等果树、林木。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在有病苗木上和土壤内越冬。7~8月雨季过后,土温骤升,苗木茎基部常被灼伤,伴随其他机械伤,病菌即从伤口侵入危害。因此,凡是雨季结束早,气温上升快或持续时间长的月份,苗木发病严重。如大水漫灌以及暴雨后不及时

排水等造成的灌水、排水不当,也易引起此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雨后及时松土、遮荫,或在行间覆草。高温、干旱时及时灌水降温。灌水时应避免大水漫灌,同时暴雨后应及时排水。

②播种前,应深耕翻土和施用饼肥,通过促进土壤内抗生菌的繁殖来抑制病菌,减轻发病程度。

③发现有病苗木,应及时拔除烧毁。并在坑穴中撒布生石灰消毒或换入无病新土。

④育苗地内切勿施用未腐熟的肥料,以免因发酵而增高土温伤及地下嫩茎,而且未腐熟的肥料有利于腐生菌的活动,可诱发病害。

(2)药剂防治如土壤消毒、喷药防治等,可参照花椒幼苗立枯病防治法。

(二十三)花椒黑胫病

花椒黑胫病俗称花椒流胶病。该病是由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ehoracitrophthora)侵染所引起,病原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分布于陕西省、甘肃省陇南、天水地区和甘南州、临夏州等产椒区。该病除危害花椒外,还危害梨、苹果、桃、杏、李和辣椒、茄子等果树和蔬菜。

[发病规律]

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是一种靠土壤和水流传播的病害。病菌从椒树根茎部伤口或皮孔侵入引起发病,病菌从3~11月都可侵染。感病后病情发展快慢则取决于气温的高低,气温在15℃~25℃范围内时,气温越高病斑扩展速度越快。据袁忠林等对六月椒树干病斑扩展速度的观察,旬平均扩展速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动范围每旬在1~8.2厘米之间,以6月中旬至7月初扩展最快,植株感病到死亡时间为30~60天,死亡的快慢与树体直径有关。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底之前发病比较缓慢,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8月中下旬发病减慢。不同花椒品种感病程度不同,六月椒、大红袍最易发病,二红椒较抗

病,八月椒和七月椒高度抗病。不同花椒品种的抗病性除与品种的特性、皮层细胞的构造有关外,还与其体内生理生化物质含量的差异有关,即过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蛋白质含量越低、还原糖含量越高,则抗病性越强;相反,则抗病性越弱。此外,还与生态环境及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水浇地或雨水多的地区及病虫害防治差的花椒树发病比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该病一般发生在水浇地和多雨地区,故应注意

生态环境的管理;要合理灌水,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以减少病菌传播蔓延。

(2)嫁接防病利用椒树不同品种间显著的抗病性差异,采用高抗品种八月椒或耐病品种七月椒作砧木,品质好但高度感病的六月椒作接穗,进行高位芽接或枝接,在防治黑胫病上可收到显著效果,其嫁接技术规程如下:

①砧木、接穗的选择。砧木最好选高抗黑胫病的八月椒,其次是耐病品种七月椒,也可用免疫的野生种苟椒。接穗选用产量高、品质好的六月椒。

②芽接时间。每年5~9月间进行,最好在早、晚进行。注意不要日晒,不能溅上水,避免影响芽接成活率。此外,苗圃地育砧木苗,要适当稀疏些,当年育苗翌年嫁接,这样不仅便于操作,而且有利于芽的成活。

③嫁接方法。芽接比枝接好。选芽最好选取当年生枝条中间部位的芽,生长势强。用芽接刀在选取芽的上方约0.5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在芽的下方约1厘米处切入,并向芽上方推刀至切口处,切完后将芽片剥离下来,将芽片切成1厘米×1.5厘米的方块状。注意芽片内面一定要光滑不留毛茬。砧木切口大小,一定与芽片大小相一致,这样二者才能接合紧密,芽片贴入砧木切口处后,用白色塑料带扎好即可。

(3)药剂保护对感病品种,定植前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倍液或50%瑞毒铜粉剂30倍液浸根茎后定植。对已定植好的大、小椒树,分别于3月初和月初,用50%瑞毒铜粉剂200陪液各灌根1次,然后覆土。此外,在发病初期喷洒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梨黄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用刀刮除病斑后,涂抹维生素B6软膏、熟猪油15~20克或托福油膏,治愈效果较好.

(二十四)花椒白纹羽病

花椒白纹羽病又名山椒白纹羽病、白绢病,俗称“白烂”。该病是由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necatrix(Decandolle)Fris.]侵染所引起,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炭角菌科。分布于全国各地产椒区。寄主除花椒外,还有苹果及其他林木。

[发病规律]

该病一般从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8月为发病盛期,10月以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礼泉县林业工作站赵云) 一、主要虫害防治 (一)枝干害虫 1、花椒窄吉丁虫:砍伐、剪除被害的枯死、濒死木和干枝,集中烧毁,消灭虫源。6~7月在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化蛹前,用钉锤、小斧头或圆石块锤击流胶部位,杀死皮下幼虫。4月下旬用镰刀刮胶疤或切缝涂药,涂抹48%乐斯本乳油10倍液、2.5%功夫-乳油50倍液。成虫羽化后叶面喷洒5000倍功夫。 2、柳干木蠹蛾:及时挖除枯死木和虫害严重木,并运出处理以减少虫源。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喷洒50%杀螟松或50%倍硫磷乳剂400~500倍液于干基,以杀卵或初孵幼虫。幼虫危害初期人工挖除皮下群集幼虫,或用氧化乐果20倍液在干枝上进行刮胶涂抹,毒杀初侵幼虫。秋冬季树干涂白防止成虫产卵。 3、复纹狭天牛:4月花椒树发芽后及时剪除虫害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在成虫盛发期喷2.5%敌杀死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 4、红缘天牛:6月上旬喷洒绿色威雷100~150倍液毒杀新羽化成虫。培养肿腿蜂以1:2(1条幼虫2条肿腿蜂)于每年4月中旬释放。 5、桔褐天牛:用尖刀挑刺流有黄褐色汁液的地方,杀死皮下的小幼虫。用麦杆等蘸溴氰菊脂与敌敌畏各50倍混合液塞入洞内,洞

口用土堵上,毒杀大幼虫。4~10月均可进行,尤以4月最好。 (二)果实害虫 1蓝桔潜跳甲:4月中旬花椒展叶期用溴氰菊脂、百树菊脂3000倍液或杀螟松800倍液喷树冠,杀越冬成虫。严格检疫,以防传入新区。 (三)叶部害虫 1、花椒桔潜跳甲:4月中旬花椒展叶期用溴氰菊脂、百树菊脂或杀螟松3000倍液喷树冠和地面,杀越冬成虫。5月中旬用溴氰菊脂、百树菊脂3000倍液喷树冠,杀第1代幼虫。 2、枸桔跳甲:4月上、中旬成虫活动盛期用溴氰菊脂3000倍液、百树菊脂或杀螟松2000倍液喷杀。 3、花椒凤蝶:人工捕杀幼虫和蛹。冬季清除越冬蛹,并集中放入纱笼内,以保护天敌。幼虫发生盛期,喷40%氯氰菊脂2500倍液、灭幼脲Ⅲ号1500倍液、40%溴马乳油1500倍液或青虫菌100亿孢子/克,苏云杆菌1000~2000倍液毒杀。 4、棉芽:5月上旬,早晨用捕虫网在麦田捕捉七星瓢虫的成虫和幼虫,放在椒树上,瓢蚜比达到1:200即可。4月或采收花椒后,用40%氧化乐果喷雾防治。用氧化乐果与柴油(或洗衣粉水、煤油)1:50(相应地,或1:100、1:50)倍液在树干30~50厘m处涂一条宽3~5 cm的药环。 5、大袋蛾:秋、冬季树林落叶后,人工摘袋,集中消灭。 7~8月幼虫做囊不久,喷洒溴氰菊脂、百树菊脂3000倍液。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 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凤蝶、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虎天牛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等。 一、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 ,体黑色,全身有黄色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 节,约为体长的1/3 。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 个黑斑,在翅面1/3 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椭圆形,长1 mm,宽 0.5cm,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 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2、生活史和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 5 月,成虫陆续羽化,6 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枝叶。成虫晴天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 月中旬在树干高1m 处交尾,并产卵于树皮裂缝的深处,每处1-2 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 粒。一般8 月至10 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 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花椒油”。5 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0.7 cm xic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

呈45°角。幼虫共5 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 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植株,集中烧毁。 ②人工捕杀:在7 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③生物防治:川硬皮肿腿蜂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 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二、花椒介壳虫花椒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的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杨白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的特点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1 、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和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 2 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2、生活习性: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 月、9 月均可见大量若虫和成虫。 3、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 ① 物理防治: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枝条上越冬的雌

花椒树病虫害怎么防治 花椒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花椒树病虫害怎么防治花椒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花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不适或受病原菌的侵害,常常发生一些影响椒树生长挂果结实、产品质量的病害。花椒树常见的病虫害有花椒介壳虫、花椒窄吉丁、蚜虫、干腐病、花椒锈病、炭疽病等,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花椒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花椒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花椒介壳虫 该虫主要危害花椒嫩芽。2月下旬,初孵若虫为桔黄透明,取食后渐渐变为肉红色,4月中旬雌虫羽化结束,产卵主要部位在叶背,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期15天左右。 防治方法: 出蛰期(2月下旬-4月中旬):从3月初开始,每日田间观测2-3次,当若虫大量出蛰之日起开始喷药:喷“介壳速杀”或“介死净”800-1000倍液;喷“水胺硫磷”1500倍+等量“害立平”;喷“速扑灭”1000倍。 卵期(4月下旬-5月中旬):可喷“水胺硫磷”1500倍+等量“害立平”。若虫期(6月下旬-10月下旬):可喷“介壳速杀”或“介死净”800倍液;喷“灭扫利”2000倍液;喷“水胺硫磷”1500倍+等量“害立平”。 越冬期:在树木休眠期内,可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威力杀灭”800倍;“介死净”800倍液。 花椒窄吉丁 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和木质部或皮下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开始

活动,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出洞及产卵盛期,6月下旬到8月上旬进入幼虫孵化盛期,幼虫期达10个月以上,以4月、6月为危害严重期。 防治方法: 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幼虫流胶期和6月上旬的初孵幼虫钻蛀流胶期,用钉锤、石块等锤击流胶部位,砸死幼虫,然后用小刀将流胶部位的干枯、龟裂、腐烂或面积较大的胶疤一同刮掉,刮至好皮,然后涂抹20-50倍的“速扑灭”。 5月中旬至6月下旬树冠喷药,如氧化乐果、速灭杀丁、敌杀死等800-1000倍液,7天一次,连喷2-3次杀成虫;6月幼虫孵化盛期,用50-100倍的“速扑灭”进行涂干,7-10天一次,连喷2-3次,杀初孵幼虫。 蚜虫 该虫一般一年可繁殖20-30代,以卵在花椒树上寄生越冬,第二年3月孵化后的若蚜,在树上繁殖2至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蚜,有翅蚜4-5月间飞往棉田或其它寄生树上产生后代并为害,滞留在花椒上的蚜虫至6月上旬后即全部迁飞,8月份又有部分翅蚜从棉田或其它寄生树上迁飞至花椒上第二次取食为害。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在5月上旬,早晨用捕虫网在麦田捕捉七星瓢虫等成虫,幼虫,回放到椒枝上,瓢蚜比为l:200,也可在椒树上喷

花椒种植和管理技术演示教学

花椒种植和管理技术

花椒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椒属芸香科树种,性喜温耐旱。果皮是主要的调味香料,每100g果皮含蛋白质25.7g、脂肪7.1g、碳水化合物35.1g,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种子含油率高达 3O,可食用亦可工业用。长期以来,花椒育苗采用播种育苗。传统的育苗方法,种子采收、干制不合理;种子处理过程繁杂,费工费时;种子播种量不足等,使种子出苗率低,出苗难,苗木质量差,严重制约着花椒产业的发展。种子播种量、播种深浅和播种时机是花椒育苗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旱地大红袍花椒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宜设在交通便捷,地势高燥平坦,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无危险性病虫,无污染的地块。育苗前,视土壤墒情施足底肥,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300g,并混入过磷酸钙4Okg或二铵15kg。深耕20cm以上,耙耱平整、整细并作畦,畦宽1.3m,畦长10m为宜。 2种子采收 选择品种纯正、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生长健壮、丰产优质、无病虫害的盛果期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树龄在10~15年),以狮子头、无刺椒、黄盖等大红袍品种为好。在处暑前

后(8月下旬),当花椒充分成熟即果实深红色,油泡凸起透明、种子黑亮有2~5果皮开裂时采收。采收过早的种子成熟度差,种子萌发率低。采收的果实摊放在竹席等物上及时通风阴干,果皮开裂后收取种子,收取的种子继续摊放通风阴干,以免霉烂。切忌在水泥地面上暴晒,以免烫伤种胚降低发芽率。 3播种 花椒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但是,春播的种子要进行沙藏或脱脂处理,种子萌发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出苗难,出苗后不易管理。渭北地区春季少雨干旱,一般不宜春播。对于春季降雨较多,土壤湿润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春播。 秋播宜在10月中旬~l1月上旬进行。秋播的花椒种子不需脱脂处理可直接播种。由于花椒种子秕粒较多约占4O。所以,直接播种时,只有加大播种量才可满足出苗率要求。为使出苗整齐可将种子用清水漂选。经过清水漂选的种子每667m 播种量宜达100kg。直接播种时每667hm播种量为200kg 左右。 采用条播法。在整好的畦子内开沟行距2O~25cm,深5cm。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盖细土2cm左右并镇压。为了保蓄水分,抑制杂草,防止鸟兽危害,提高发芽率,播种后可用作物秸杆等物覆盖,保持苗床湿润。播种时,盖土厚度不能超过2cm,否则出苗困难。

花椒种植和管理技术

花椒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椒属芸香科树种,性喜温耐旱。果皮是主要的调味香料,每100g果皮含蛋白质25.7g、脂肪7.1g、碳水化合物35.1g,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种子含油率高达3O,可食用亦可工业用。长期以来,花椒育苗采用播种育苗。传统的育苗方法,种子采收、干制不合理;种子处理过程繁杂,费工费时;种子播种量不足等,使种子出苗率低,出苗难,苗木质量差,严重制约着花椒产业的发展。种子播种量、播种深浅和播种时机是花椒育苗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旱地大红袍花椒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宜设在交通便捷,地势高燥平坦,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无危险性病虫,无污染的地块。育苗前,视土壤墒情施足底肥,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300g,并混入过磷酸钙4Okg或二铵15kg。深耕20cm以上,耙耱平整、整细并作畦,畦宽1.3m,畦长10m为宜。 2种子采收 选择品种纯正、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生长健壮、丰产优质、无病虫害的盛果期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树龄在10~15年),以狮子头、无刺椒、黄盖等大红袍品种为好。在处暑前后(8月下旬),当花椒充分成熟即果实深红色,油泡凸起透明、种子黑

亮有2~5果皮开裂时采收。采收过早的种子成熟度差,种子萌发率低。采收的果实摊放在竹席等物上及时通风阴干,果皮开裂后收取种子,收取的种子继续摊放通风阴干,以免霉烂。切忌在水泥地面上暴晒,以免烫伤种胚降低发芽率。 3播种 花椒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但是,春播的种子要进行沙藏或脱脂处理,种子萌发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出苗难,出苗后不易管理。渭北地区春季少雨干旱,一般不宜春播。对于春季降雨较多,土壤湿润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春播。 秋播宜在10月中旬~l1月上旬进行。秋播的花椒种子不需脱脂处理可直接播种。由于花椒种子秕粒较多约占4O。所以,直接播种时,只有加大播种量才可满足出苗率要求。为使出苗整齐可将种子用清水漂选。经过清水漂选的种子每667m播种量宜达100kg。直接播种时每667hm播种量为200kg左右。 采用条播法。在整好的畦子内开沟行距2O~25cm,深5cm。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盖细土2cm左右并镇压。为了保蓄水分,抑制杂草,防止鸟兽危害,提高发芽率,播种后可用作物秸杆等物覆盖,保持苗床湿润。播种时,盖土厚度不能超过2cm,否则出苗困难。 4播种后管理 4.1苗床覆盖播种后进行苗床覆盖,待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揭去覆盖物。

西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西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主要虫害及防治 (一)种蛆 1.形态特征种蛆又称地蛆、菜蛆,为种蝇的幼虫,属双翅目花蝇科害虫。幼虫似粪蛆,老熟幼虫长约7毫米,乳白色而略带黄色。 2.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成虫喜食腐烂杂物,并在其上产卵,未腐熟粪肥,发酵不充分的饼肥等最易招引成虫产卵,故生粪最易出现种蛆。成虫还可在土缝、地面上或近地面叶片上产卵,卵期3~5天,孵化后钻入土中危害作物,一般春天危害最重。 种蛆是危害瓜类、豆类、葱、蒜类等多种蔬菜的重要地下害虫。种蛆常群集危害瓜苗表土下幼茎即所谓下胚轴部分,使已发芽种子不能正常出土;或从幼苗根部钻入,顺幼茎向上危害,使下胚轴中空、腐烂,地上部凋萎死亡,引起严重缺苗。育苗时种蛆危害即常引起苗床幼苗成片死亡。 3.防治方法 (1)农业生物学防治首先瓜田要冬前深翻,以杀伤越冬蛹。次年尽量提前春耕,以免正值种蝇羽化,招引成虫产卵,加重危害。其次,有机肥应充分腐熟,特别是苗床营养土,必须用腐熟优质厩肥,避免诱集种蝇成虫在苗床产卵。 (2)药剂防治播前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浸种;育苗播种及定植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洒苗床及幼苗根际附近,可灭卵杀虫;种蛆危

害时,采用硫酸亚铁3000~4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也较好。 (二)蝼蛄 蝼蛄俗称喇喇蛄、土狗子等,属直翅日,蝼蛄科,我国常见的是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和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两种。) 1.分布 与为害华北 蝼蛄在我国遍 布北纬32'以北 地区。东方蝼 蛄又称南方蝼 蛄,在中国南 部发生较重,近几年北方发生也多,国内曾误认为它是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蝼蛄成虫、若虫都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把幼苗的根茎部咬断,被咬处成乱麻状,造成幼苗凋枯死亡。由于蝼蛄活动力强,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 2.形态特征蝼蛄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华北蝼蛄卵孵化前暗灰色,长约2.7毫米,宽约1.5毫米。若虫体黄褐色,腹部近圆筒形,后足5-6龄以上同成虫。成虫体长45毫米左右,体黄褐色,布有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心脏形斑大而凹陷不明显,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距l根或消失。东方蝼蛄卵孵化前暗紫色,长约4毫米,宽约2.3毫米。若虫体灰褐色,腹部近纺锤形,后足2-3龄以上同成虫。成虫体长30毫米左右,体淡灰褐色,布灰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心脏形斑小而凹陷明显,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精编版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等。 一、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体黑色,全身有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节,约为体长的1/3。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个,在翅面1/3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长1 mm,宽,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2、生活史和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6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成虫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月中旬在树干高1m处交尾,并产卵于裂缝的深处,每处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1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 cm×1c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角。

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集中烧毁。 ②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③生物防治: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二、花椒介壳虫 花椒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的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的特点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1、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和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2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2、生活习性: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月、9月均可见大量若虫和成虫。 3、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

花椒病虫害防治

花椒病虫害防治 一、花椒虫害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凤蝶、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虎天牛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 1、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体黑色,全身有黄色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节,约为体长的1/3。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个黑斑,在翅面1/3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椭圆形,长1 mm,宽0.5cm,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生活史和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6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枝叶。成虫晴天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月中旬在树干高1m处交尾,并产卵于树皮裂缝的深处,每处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1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花椒油”。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

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0.7 cm×1?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角。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防治方法: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植株,集中烧毁。②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③生物防治:川硬皮肿腿蜂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2、花椒介壳虫 花椒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的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杨白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的特点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和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2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生活习性: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月、9月均可见**若虫和成虫。 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①物理防治: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枝条上越冬的雌虫和茧内雄蛹。②化学防治:可选择内吸性杀虫剂,如氧化乐果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修订稿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等。 一、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体黑色,全身有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节,约为体长的1/3。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个,在翅面1/3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长1 mm,宽,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2、生活史和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6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成虫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月中旬在树干高1m处交尾,并产卵于裂缝的深处,每处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1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 cm×1c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

角。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集中烧毁。 ②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③生物防治: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二、花椒介壳虫 花椒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的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的特点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1、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和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2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2、生活习性: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月、9月均可见大量若虫和成虫。 3、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

花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花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花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不适或受病原菌的侵害,常常发生一些影响椒树生长挂果结实、产品质量的病害。常有的病害有花椒菟丝子、花椒锈病、花椒根腐病、花椒落叶病、花椒炭疽病、花椒溃疡病、花椒枯梢病、花椒枯枝病、花椒叶斑病、花椒膏药病等。现主要介绍花椒根腐病,花椒锈病和花椒膏药病。 1、花椒根腐病 花椒根腐病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园中。是由腐皮镰孢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受害植株根部变色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形小而色黄,枝条发育不全,严重时全株死亡。 防治措施: ①合理调整布局,改良排水不畅,环境阴湿的椒园,使其通风干燥。 ②做好苗期管理,严选苗圃,以15%粉锈宁500-800倍液消毒土壤。高床深沟,重施基肥。及时拔除病苗。 ③移苗时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小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根腐一号灌根。 ④4月用龙灯根腐一号灌根成年树,能有效阻止发病。夏季灌根能减缓发病的严重程度,冬季灌根能减少病原菌的越冬结构。 ⑤及时挖除病死根,死树,并烧毁,消除病染原。 2、花椒锈病 花椒锈病是花椒叶部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在陕西、四川、河北、甘肃等省的花椒栽培区。严重时,花椒提早落叶,直接影响次

年的挂果。发病初期,在叶子正面出现2-3mm水渍状褪绿斑,并在与病斑相对的叶背面出现黄橘色的疱状物,为夏孢子堆。本病由花椒鞘锈菌引起。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发生在花椒树上。花椒锈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有关。凡是降雨量多,特别是在第三季度雨量多,降雨天数多的条件下,危害很容易发生。 防治措施: ①药剂预防:在未发病时,可喷布波尔多液或0.1-0.2%波美石灰硫磺合剂,或在6月初至7月下旬对花椒树用200-400倍液萎锈灵进行喷雾保护。 ②药剂防治:对已发病的可喷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控制夏孢子堆产生,防治率60%以上。发病盛期可喷雾斑立净+481,防治率90%以上。 ③加强肥水管理,铲除杂草,合理修剪。晚秋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并烧毁。 ④栽培抗病品种,可以将抗病能力强的花椒品种混栽。 3、花椒膏药病 防治措施: ①加强管理,适当修剪,除去枯枝落叶,降低椒园湿度。 ②控制栽培密度,尤其是在盛果期老熟椒园,过于荫蔽应适当间伐。 ③用波美4~5度石硫合剂涂抹病斑。 ④加强介壳虫的防治。 4、花椒流胶病 防治方法:

大红袍花椒病虫害防治

大红袍花椒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花椒锈病-膏药病2009-05-05 08:30:47来源: 一、花椒虫害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 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凤蝶、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虎天牛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 1、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9~ 24mm,体黑色,全身有黄色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 11 节,约为体长的。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 个黑斑,在翅面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椭圆形,长1mm,宽 0.5cm,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 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生活史和习性: 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 6 月下旬 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枝叶。成虫晴天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 7 月中旬在树干高1m 处交尾,并产卵于树皮裂缝的深处,每处1-2 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 1 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花椒油”。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 0.7 cm x 1?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角。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 6 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防治方法: ① 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植株,集中烧毁。② 人工捕杀:

在7 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③ 生物防治: 川硬皮肿腿蜂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 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2、花椒介壳虫花椒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的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杨白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的特点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和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 2 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生活习性: 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月、9月均可见**若虫和成虫。 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① 物理防治: 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枝条上越冬的雌虫和茧内雄蛹。② 化学防治:可选择内吸性杀虫剂,如氧化乐果1000倍;尤以40%速扑杀800?1000 倍效果好。③ 生物防治。介壳虫自然界有很多天敌,如一些寄生蜂、瓢虫、草蛉等。 3、花椒红蜘蛛(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卵圆形,长 0.55mm,体背隆起,有细皱纹,有刚毛,,分成6排。雌虫有越冬型和非越冬型之分,前者鲜红色,后者暗红色。雄成虫体较雌成虫小,约 0 . 4 m m 。卵圆球形,半透明,表面光滑,有光泽,橙红色。后产期颜色渐渐浅淡。幼虫初孵化乳白色,圆形,有足 3 对,淡绿色。若虫体近卵圆形,有足 4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得约有132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凤蝶、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虎天牛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等。 一、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体黑色,全身有黄色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节,约为体长得1/3。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个黑斑,在翅面1/3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椭圆形,长1 mm,宽0、5cm,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2、生活史与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6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枝叶、成虫晴天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月中旬在树干高1m处交尾,并产卵于树皮裂缝得深处,每处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1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花椒油"。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0。7 cm×1c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角。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植株,集中烧毁。 ②人工捕杀:在7月得晴天早晨与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③生物防治:川硬皮肿腿蜂就是花椒虎天牛得天敌,在7月得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得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二、花椒介壳虫 花椒介壳虫就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得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杨白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得特点都就是依靠其特有得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得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1、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与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2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2、生活习性: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月、9月均可见大量若虫与成虫、 3、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 ①物理防治: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枝条上越冬得雌虫与茧内雄蛹。 ②化学防治:可选择内吸性杀虫剂,如氧化乐果1000倍;尤以40%

花椒种植技术及管理

花椒种植技术及管理 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的香料、油料树种。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收益大、用途广、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花椒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果皮富含芳香油,椒油有涩味,种子含油量25—30%。果皮、种子可入药,发展花椒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花椒是落叶灌木,高3—5米,果、枝、叶、干均有香味,花椒性喜温,生长发育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花椒对土壤适应性强,尤喜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在山地钙质土上生长更好,花椒喜光性强,在荫蔽下生长,结实较差,萌芽力强,耐强度修剪,隐芽寿命长。 花椒生长快,结果早,一年生苗可高达1米,栽后2年即开花挂果,3年大量结果,延期15—20年,寿命30—40年,衰老后可以萌芽更新。 一、选址条件及栽植要求 花椒林地应选山坡下部的阳坡或半阳坡,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好,也可四旁零星栽植。在山顶或地势低洼易涝之处和重粘土不宜栽植,造林前要细致整地,山坡上实行等高线带状整地,带宽1米,带间距2米,每隔5米修一条截水堰,以防冲刷。 花椒植苗造林,以冬春栽植较好,冬栽在“立冬”前后,春栽宜在椒苗芽苞萌动时,穴内先填湿土,有条件时应浇水。花椒要求在移栽时窝大底平,深挖浅栽,重施基肥,肥土填窝,切忌捶打。花椒成片造林行距2米,株距1.5米,窝深、长、宽均0.5米,每亩222株。此外,在苗圃、果园、机关、学校、公园周围用花椒栽成生篱,可防止牲畜为害,美化环

境,又获得收益。 造林当年应除草松土二次,天旱时,及时灌水。也可间种豆类,绿肥作物,结合间种作物抚育幼林,花椒结实后,每年要松土、除草、施肥、防止病虫害。 二、整形修剪 整形是获得花椒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之一,合理整形修剪,可使骨架牢固,层次分明,枝条健壮,配合合理,光照足,通风好,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增延树龄,花椒主要特点是喜光,发枝强,壮枝座果好,由于分枝多,养分过于分散,果枝生长细弱,结果能力相应减弱,果穗变得小而轻;分枝过多,树冠稠密,内膛光照不良,致使小枝枯死。只有通过修剪来解决生长发育与营养条件之间的矛盾,达到连年丰产的目的。 1、修剪时间:采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均可,以采椒季节最好。 2、树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丛状形、圆头形三种。自然开心形培养方法:定植后定于30厘米处留一侧枝,4—5年完成整形,最后去掉中心枝开膛即可,丛状形培养方法是栽后截干,从根颈部抽出较多枝长或一穴栽枝2—3株,全部成活后自然生长而成。圆头形即有明显主干,主干上自然分布较多的主枝,小枝较密集的树形。 3、修剪方法:花椒对修剪有良好的反应,按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相应的修剪方法。 幼龄树掌握整形和结果并重的原则,栽后第一年距地面要求高度剪截,第二年在发芽前除去树干基部30—50厘米处的枝条,并均匀保留主枝5—7个进行短截,其余枝条不行短截,疏除密挤枝、竞争枝、细弱枝、病虫枝、长放强壮枝。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优选稿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等。 一、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体黑色,全身有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节,约为体长的1/3。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个,在翅面1/3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长1 mm,宽0.5cm,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2、生活史和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6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成虫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月中旬在树干高1m处交尾,并产卵于裂缝的深处,每处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1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0.7 cm×1c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角。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集中烧毁。 ②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③生物防治: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二、花椒介壳虫 花椒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椒的蚧类统称,有草履蚧、桑盾蚧、片盾蚧、梨园盾蚧等。它们的特点都是依靠其特有的刺吸性口器,吸食植物芽、叶、嫩枝的汁液。造成枯梢、黄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死亡。 1、形态特征:体型多较小,雌雄异型,雌虫固定于叶片和枝干上,体表覆盖蜡质分泌物或介壳。一般介壳虫产卵于介壳下,初孵若虫尚无蜡质或介壳覆盖,在叶片、枝条上爬动,寻求适当取食位置。2龄后,固定不动,开始分泌蜡质或介壳。 2、生活习性:花椒蚧类一年发生一代或几代,5月、9月均可见大量若虫和成虫。 3、防治方法: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 ①物理防治: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枝条上越冬的雌虫和茧内雄蛹。

(新)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是严重影响花椒生产的重要因素,而危害花器和果实的病虫害,直接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收。而危害枝干和根茎的病虫害,能使枝干枯萎,直至死亡。取食危害叶片的病虫害也使得花椒产量受损。数十种病虫害的侵蚀使得花椒的品质受损,产量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搞好花椒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搞好花椒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花椒病害发生及防治 (一)花椒炭疽病 俗称黑果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叶片和嫩梢,严重时一个果实可达3-10个病斑,易造成果实脱落,一般减产5%-20%,甚至高达40%。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戴雅世,病斑变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凹陷,深褐色或黑色。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许多排列成论纹状的黑色或褐色小点(图1-1,1-2)。如遇到高温阴雨天气,病斑上的小黑点呈现粉红色小突起。病害可由果实向新梢、嫩叶上扩展。该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侵染所引起,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炭疽菌属。该病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云南等省区。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条上越冬。第二年6月初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引发病害。能发生多次侵染。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高峰。在椒园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易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①加强椒园管理,进行深耕翻土,防止偏施氮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降雨后及时排水,促进椒树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②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通过修剪椒树改善椒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花椒常见病虫害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已知的约有132种。如金龟子类、花椒跳甲、、花椒刺蛾、大袋蛾、黑蚱、花椒蚜虫、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花椒瘿蚊、花椒等等。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等。 一、花椒虎天牛 花椒虎天牛属鞘翅目,。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4mm,体黑色,全身有绒毛。头部细点刻密布,触角11节,约为体长的1/3。足与体色相同。在鞘翅中部有2个,在翅面1/3处有一近圆形黑斑。卵长,长1 mm,宽,初产时白色,孵化前黄褐色。初孵幼虫头淡黄色,体乳白色,2-3龄后头黄褐色,大龄幼虫体黄白色,节间青白色。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 2、生活史和习性:花椒虎天牛两年发生一代,多以幼虫越冬。5月,成虫陆续羽化,6月下旬成虫爬出树干,咬食健康。成虫活跃,雨前闷热最活跃。7月中旬在树干高1m处交尾,并产卵于裂缝的深处,每处1-2粒,一雌虫一生可产卵20-30粒。一般8月至10月卵孵化,幼虫在树干里越冬。次年4月幼虫在树皮部分取食,虫道内流出黄褐色黏液,俗称“”。5月幼虫钻食木质部并将粪便排出虫道。蛀道一般 cm×1cm,扁圆形,向上倾斜与树干呈45°角。幼虫共5龄,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月,受害椒树开始枯萎。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集中烧毁。 ②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③生物防治: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在7月的晴天,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二、花椒介壳虫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审批稿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 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礼泉县林业工作站赵云) 一、主要虫害防治 (一)枝干害虫 1、花椒窄吉丁虫:砍伐、剪除被害的枯死、濒死木和干枝,集中烧毁,消灭虫源。6~7月在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化蛹前,用钉锤、小斧头或圆石块锤击流胶部位,杀死皮下幼虫。4月下旬用镰刀刮胶疤或切缝涂药,涂抹48%乐斯本乳油10倍液、%功夫-乳油50倍液。成虫羽化后叶面喷洒5000倍功夫。 2、柳干木蠹蛾:及时挖除枯死木和虫害严重木,并运出处理以减少虫源。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喷洒50%杀螟松或50%倍硫磷乳剂400~500倍液于干基,以杀卵或初孵幼虫。幼虫危害初期人工挖除皮下群集幼虫,或用氧化乐果20倍液在干枝上进行刮胶涂抹,毒杀初侵幼虫。秋冬季树干涂白防止成虫产卵。 3、复纹狭天牛:4月花椒树发芽后及时剪除虫害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在成虫盛发期喷%敌杀死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 4、红缘天牛:6月上旬喷洒绿色威雷100~150倍液毒杀新羽化成虫。培养肿腿蜂以1:2(1条幼虫2条肿腿蜂)于每年4月中旬释放。

5、桔褐天牛:用尖刀挑刺流有黄褐色汁液的地方,杀死皮下的小幼虫。用麦杆等蘸溴氰菊脂与敌敌畏各50倍混合液塞入洞内,洞口用土堵上,毒杀大幼虫。4~10月均可进行,尤以4月最好。 (二)果实害虫 1蓝桔潜跳甲:4月中旬花椒展叶期用溴氰菊脂、百树菊脂3000倍液或杀螟松800倍液喷树冠,杀越冬成虫。严格检疫,以防传入新区。 (三)叶部害虫 1、花椒桔潜跳甲:4月中旬花椒展叶期用溴氰菊脂、百树菊脂或杀螟松3000倍液喷树冠和地面,杀越冬成虫。5月中旬用溴氰菊脂、百树菊脂3000倍液喷树冠,杀第1代幼虫。 2、枸桔跳甲:4月上、中旬成虫活动盛期用溴氰菊脂3000倍液、百树菊脂或杀螟松2000倍液喷杀。 3、花椒凤蝶:人工捕杀幼虫和蛹。冬季清除越冬蛹,并集中放入纱笼内,以保护天敌。幼虫发生盛期,喷40%氯氰菊脂2500倍液、灭幼脲Ⅲ号1500倍液、40%溴马乳油1500倍液或青虫菌100亿孢子/克,苏云杆菌1000~2000倍液毒杀。 4、棉芽:5月上旬,早晨用捕虫网在麦田捕捉七星瓢虫的成虫和幼虫,放在椒树上,瓢蚜比达到1:200即可。4月或采收花椒后,用40%氧化乐果喷雾防治。用氧化乐果与柴油(或洗衣粉水、煤油)1:50(相应地,或1:100、1:50)倍液在树干30~50厘m处涂一条宽3~5 cm的药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