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RBT104-2013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体系认证要求

RBT104-2013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体系认证要求

RBT104-2013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体系认证要求
RBT104-2013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体系认证要求

1.总要求

GB/T 23331中4.1要求及以下要求适用。

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其管理职责和地理区域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至少应包括:地理位置、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交通运输覆盖的区域和线路(适用时)。

2.管理职责

(1)最高管理者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2.1要求。

(2)管理者代表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2.1要求。

3.能源方针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3要求。

能源方针应:

(A)在合理用能、结余能源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要求;

(B)提出执行国家交通产业发展政策和节能技术政策的总体做法,适当时可以包括优化运力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组织管理,合理利用能源、持续改进节能管理。

4.策划

(1)法律法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2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建立适宜的方法,获取与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及时更新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适用时,法律法规可包括与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有关的国际公约。

(2)能源评审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3要求。

能源评审应确定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人员及其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码头、场站、仓库等设施;

——车辆、船舶、机车、飞机、装卸机等设备;

——水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货物装卸、设备维护等过程;

——运输线路、路况、海况、天气状况、客运量、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等其他因素;

——从事驾驶、设备操作及维护、运输组织调度、生产工艺安排等工作的人员及其行为。

(3)能源基准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4要求。

应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能源管理的特点,针对相关层面和主要用能运输设备建立能源基准。

(4)能源绩效参数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5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在以下方面设置能源绩效参数:

(A)能源管理的相关层面;

(B)主要用能活动。

交通运输企业应确定与以下方面有关的能源绩效参数:

(A)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适用时可包括:

——能源消耗的总量;

——特定种类能源的消耗量;

——特定运输线路或作业区域的能耗;

——特定类型设备或系统的能耗。

(B)能源效率,适用时可包括:

——经济类能源效率,如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周转量燃料消耗、单位吞吐量能源消耗;

——技术类能源效率,如特定类型设备或系统的能源效率。

(5)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6要求。

设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

(A)能源绩效改进机会;

(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企业当前的能耗和能耗水平;

(D)企业的节能规划。

交通运输企业应建立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实施方案时,交通运输企业应依据能源评审得出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及排序结果,充分考虑采取先进技术、设备和替代能源的可行性。

5.实施与运行

(1)能力、培训与意识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2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确保从事驾驶、设备操作及维护、运输组织调度、生产工艺安排和能源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具有适当能力。

(2)信息交流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3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规定各职能和层次间信息交流、查询、反馈的渠道和方式。如需要与外部交流,应明确需要交流的信息,规定信息交流、回应的渠道和方式。

(3)文件

(A)文件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4.1的要求。制定的文件可包括:节能规划、使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中规定的与能源管理相关的制度。

(B)文件控制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4.2的要求。

(4)运行控制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5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识别、确定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运行过程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A)运力配置

(B)运输准备

(C)运输实施

(D)客货抵达

(E)能源贮存

(F)能源转换

(G)设备维护

必要时,建立程序以确保这些过程和活动在受控条件下运作:

(A)建立并实施覆盖整个运行过程的运行和维护控制程序。必要时,针对不同的能源介质,建立运行和维护控制程序;

(B)针对不同能源介质、不同用能单元的特点和运行要求,建立并实施合理的供能与用能标准或准则要求;

(C)建立用于监控、评价供能与用能系统或过程能源供给质量和能源效率的评价准则,并依据准则要求,合理地计划、调度、供给和使用各类能源介质;

(D)建立用于监控、评价余热余能的转换、回收和利用效率的评价准则,并依据准则要求,合理地计划、调度各种余热余能的转换、回收和利用。

交通运输企业应按照运行程序和运行准则的要求进行控制。

(5)设计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6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对以下项目的设计进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

(A)基础设施的新、改、扩建设计;

(B)运输主/辅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和更改;

(C)运输方式和过程的设计和更改;

(D)其他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

在对能源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设计中,应考虑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及运行控制。

(6)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的采购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5.7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对主要能源使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能源服务、供能用能设备的采购、燃料的采购、节能技术的引进、与影响能源消耗有关的外包过程进行控制。

6.检查

(1)监视、测量与分析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6.1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建立能源绩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确定能源绩效的监视、测量与分析的职责,配备经专业培训合格的计量人员。

交通运输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应符合GB 17167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建立能源绩效参数统计监视和测量系统,定期对能源使用和消耗情况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可行时对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进行即使监视和测量,及时进行能源使用和能耗情况的分析、预测,系统、动态地调整和优化能源的供给和使用。

能源监视和测量程序或监视和测量计划中应覆盖不同层次用能单元的能源绩效参数,并确定监视和测量周期、职责、监视和测量方法、符合性的评价准则或判定依据。

当需要依据能源统计结果,对能源的供给和使用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时,应明确:能源统计的范围、周期、需要采集的原始数据、统计方法;必要时,用于判定统计数据或对象取、舍的评价准则。当存在相关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时,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实施。

(2)合规性评价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6.2的要求。

(3)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6.3的要求。

一个周期内的内部审核应覆盖能源管理体系的全部范围,包括适当数量的移动式运营场所,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船舶、飞机。

(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6.4的要求。

当出现以下不符合时,应采取纠正和/或纠正措施:

(A)未达到能源目标或指标;

(B)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能源管理过程或活动不符合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D)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当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出现不良趋势或其他潜在不符合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当发现过程的运行或绩效不满足相关的标准或准则要求或未达到预期结果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记录控制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6.5的要求。

7.管理评审

(1)总则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7.1的要求。

当发生以下重大变化时可临时追加管理评审:

(A)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政府及节能主管部门的要求;

(C)能源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组织机构、重要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2)管理评审的输入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7.2的要求及以下要求:

(A)对能源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以适应内、外部情况的变化;

(B)能源绩效和相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

(C)合规性评价的结果,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相关能源消耗量限值标准的变化;

(D)考虑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结合国家对交通运输企业最新要求及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改进能源绩效的建议和下一阶段的规划;

(E)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

适用时,管理评审的输入还可包括:

(A)国家、地方或组织节能主管部门开展的能源监察和审计的结果;

(B)企业、第二方、第三方能源审计的结果。

(3)管理评审的输出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7.3的要求及以下要求:

(A)确定能源绩效的改进项目和措施;

(B)能源方针的变化,必要时调整节能规划;

(C)基于持续改进的承诺,交通运输企业对能源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其他要素的调整,适用时可包括对能源基准、运行控制、监视、测量与分析的调整;

(D)资源分配的变化。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十策(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十策(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十策(最新版) 在当前推行公司化经营的形式下,如何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确保运输畅通,是摆在管理部门和企业面前的主要课题。借鉴相关单位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提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十策。 一、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源泉,提高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安全生产也就会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为提高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法律制约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法》、《重大责任事故追究制》等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责任者的追究也越来越严。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管理这的安全生产意识必须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2、安全意识评价企业 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意识决定了改企业的安全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网络是否齐全、硬件设施是否完备、安全监管措施是否到位、组织学习教育是否充分等一系列环节上。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企业家决不会没有安全意识。 3、转变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部室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企业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的座右铭。企业安全生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一个企业很可能由于发生安全事故导致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是负债破产。 4、稳定和谐角度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去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将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引发企业内部矛盾,涣散职工凝聚力,企业生产者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最大发挥。 5、将心比心提高安全意识。 企业管理人员、承包经营者都是安全生产者,他们的一切安全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概述 能源管理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把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如:水、气(汽)、风、电的使用过程数据,监测、记录、分析、指导。实时监控企业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能源使用合理,控制浪费,达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再创造效益的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对每条生产线、每个工作班组以及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实时考核,杜绝浪费,并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工艺,以降低单位能耗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为企业生产管理、计量管理、节能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概念。能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我们对节 能减排、节能降耗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唐山天辰电器有限公司愿为我们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环境,实现节能环保,恢复保持绿色生态作出贡献。 第一卷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卷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意义 第三卷能源管理系统方案 第四卷能源管控系统界面案例 行业应用案例>>>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功能、方案 第一卷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系统组成:服务器主机,以太网或者局域网连通的通讯网络,无线传输部分,有线传输部分和能源管理软件,各计量点(流量计、液位计、温度、压力等),电表等部分。 硬件组成: 1、各个采集点的终端表(带 485 通讯的流量计、电表等)。 2、采集和传输数据的集成箱。 3、可以通讯的有线网络。 4、上位机主机。 软件组成: 1、终端表的通讯协议。 2、采集有线网络数据的接口程序。 3、采集无线网络的抄表软件。 4、适用的数据库。 5、分析和显示数据的能源管理软件。 界面显示: 1、各个点的数据累计值和即时问询。 2、通过运算得到的能耗值。 3、具备导入导出功能,筛选和存储。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系统架构一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通过能源计划、监控、统计、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和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电力及能源管理系统(PEMS); 电力管理和控制系统(PMCS);(PMCS)电力监控系统;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先进节能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成为了企业的首选。节能减排的自动化技术除了高能效电机、变频器、过程自动化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之外,还有面向冶金、有色、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六大“三高”行业治理的成套专用优化系统和专用控制装置,比如特种执行器和特种检测技术,除尘、脱硫优化控制技术,固体废物焚烧的最优控制技术,废液的检测、分离和控制技术,节能、降耗的卡边控制技术,最优燃烧控制技术,最优调速控制技术,热能转换和传递优化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也是推进我国高端工业自动化产业化的重要方面。 节能减排在我国的推进离不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节约能源已经作为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对于“十一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节能减排20%的任务,企业不应该把它仅仅作为约束性指标,而是应该把节能减排融入到长远发展的战略中去,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到一定程度,企业管理水平也提升到一定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者有机结合,节能减排也就会大行其道了。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众多企业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交运发〔2015〕34号2015年03月20日 【字号大中小】【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 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深刻领会《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空气污染、推动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发展新能源汽车确定为国家战略。《指导意见》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明确了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政策和保障机制,是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纲领。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的主力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认真进行贯彻落实。要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绿色交通建设为目标,以优化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为核心,创新推广应用模式、落实扶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 2.基本原则。 ——坚持政策引导。完善和落实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引导交通运输企业主动、更多选择新能源汽车。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

GB/T 15587-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施能源管理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能源管理。 2 引用标准 GB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12723 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 3 能源管理系统 为实施能源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完善组织结构,落实管理职责,配备计量器具,制定和执行有关文件,开展各项管理活动。该系统应能保证安全稳定供应生产所需能源,及时发现能耗异常情况,予以纠正,并不断挖掘节能潜力。 3.1 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 3.1.1 企业领导应根据本企业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 3.1.2 应根据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制定能源管理目标。能源管理目标一般以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量确定,并可分别制定年度目标和长远目标。 3.1.3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应以书面文件颁发,使企业所有有关人员明确,并贯彻执行。 3.2 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管理好以下环节: a. 能源输入; b. 能源转换; c. 能源分配和传输; d. 能源使用(消耗); e. 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f. 节能技术进步。 3.3 能源管理职责和权限 3.3.1 为实现能源管理目标,企业领导应负责建立、保持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确定能源主管部门,配备具有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管理和技术工作,明确规定其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 3.3.2 企业能源主管部门应系统地分析本企业能源管理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过程,分层次把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人员和岗位。 3.3.3 企业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能源主管部门的协调安排,完成各项具体能源管理工作。 3.3.4 在分配落实能源管理职责的同时,要授予履行该职责所必要的权限。 3.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满足管理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制定和实施有关文件,对计量器具的购置、安装、维护和定期检定实行管理,保证其准确可靠。 3.5 文件 3.5.1 为了规范和协调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应有系统地制定各种文件,严格贯彻执行。能源管理所需文件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 3.5.2管理文件 3.5.2.1 管理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联系方法、原始记录要求等所作的规定。如: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及各种规定等。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43-69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 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根据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丽水市交通运输行业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与量化目标的通知》(丽交〔2012〕65号)要求,为贯彻落实上级提出的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推进我县节约型交通建设,制定云和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市、县关于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燃油、节约土地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规划、政策、督查、服务为着力点,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保障,扎实做好交通行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发展模式。

(能源化工行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能源化工行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 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37/TIOU-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37/T1013-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用能单位应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壹部分,根据其规模、性质和能力等状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边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动应符合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通过以下活动进行: a)体系策划 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 评价能源利用和管理现状; 确定能源基准、标杆; 识别评价能源因素; 制定能源方针、目标、指标; 确定能源管理职责,配备资源; 建立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 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 b)体系实施 对实体系范围内机员实施培训 执行体系文件,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规划、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 全过程监视和测量; 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 c)体系检查和改进 实施内部审核; 实施管理评审; 识别节能潜力,确定改进措施,提供必要资源。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用能单位应通过建立适宜的文件,沟通意图、统壹行动,最终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系统阐述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全部能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为评价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提供评价标准和客观证据。 a)体系策划和文件编写应紧密结合,其中: 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方针、目标是用能单位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能源方针应表明用能单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精编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行业 安全管理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行业 安全管理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 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运输业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壹方面靠提高运输水平;另壹方面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里我要重点提到的是安全问题,因为安全是运输行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虽然道路运输行业壹直把安全生产列入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像“壹道高压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提出“三关壹监督”,“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且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在抓安全管理上,始终坚持“安全第壹,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而且从上到下花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监管力度,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可喜成绩。可是,交通事故仍然不断发生,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和后果。就拿我县洪-吴路2010年“8.7”交通事故来说,病车上路,造成翻车事故死亡15人,其中包括壹名婴儿,伤1人的严重后果,这起重大事故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具体到道路运输行业在哪些环节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和管理问题,又如何来提升道路运输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这是本文试图探寻的主要内容。就我X公司而言: 壹、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是运输业发展的命脉,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壹些企业和个人虽然也很重视做好安全工作,制定壹系列安全制度和措施,可是仍然只是流于形式,尤其是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具体表当下:对司乘人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壹些司乘人员不能严格遵守行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例如:壹是制订建立了各种安全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发放悬挂安全明示卡和制订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宣传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 2、人的因素也是造成不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人是主要因素,因此,以五种人,六种行为来归纳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和主要隐患。壹是五种人:①安全意识不强,事故苗头或违章现象较多的人员;②性格急躁,爱开赌气的人员;③爱开超速车和抢超抢会车的人员;④夜生活活跃的人;⑤家庭矛盾突出或有严重后顾之忧造成精力分散,情绪不稳的人员。二是六种行为:超速、超载、抢超、枪会、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车辆带病行驶等这些都是造成不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4、车辆技术状况好坏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当下:①车辆技术性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未能及时进行二级维护和检修。②未能及时按要求对车辆的制动系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 引言 能源消耗是企业生产成本中重要的可控部分,降低能源消耗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节能技术和装备如高效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仪器设备等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能源介质(风、水、电、气、汽等)和各类供能用能系统(供配电、供水系统、煤气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如果在企业中建立能源监管体系,通过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将能耗分类计量,就可发现高能耗点和不必要的能耗消耗量,更能确保能源调度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山东东岳集团创建于1987年,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坐落于美丽的建筑之乡淄博市桓台县。23年时间,公司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 系统主要功能

能源分项计量信息采集: 水;气(氢气、氧气、氮气及惰性气体);燃料气(煤气和天然气等);电;蒸汽;煤、石油等... 能源控制:通过对能源数据(包括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周期性的集中与报告,实际能源消耗与根据实际生产参数计算出的预期能源消耗进行比较。提高能源数据测量和计算的可靠性,能源管理机构据此进行计划、观测和控制,为节能技术项目的实施做出规划。 能源协调: 在所有能源介质之间进行综合动态平衡,根据生产计划和能源预测,协调能源供应和控制,做到既能满足生产过程的能量需求,又能合理避免负荷高峰。 能源质量: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例如:质量分析、质量跟踪、趋势评估、越线警告等,对能源中心提供的输出进行质量控制,平衡动力与成本的矛盾。 能源指标:根据统计的能源计量数据、生产数据,计算各耗能设备的能耗数据,提出控制指标,对各用户进行能源绩效考核管理。 能源预测: 能源中心根据实时能源数据库与历史能源数据库,对各个能源核算单位,针对不同的生产和运行状态,采用数据挖掘模型或多元统计方法,计算出能源预测结果,提出能源消耗趋势。 耗能设备管理:能够维护能源设备的基础数据信息;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曲线,在大量历史数据的积累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及预警,为设备的计划检修提供依据。并对设备利用率、作业率、运行记录、故障记录等进行智能分析。 能源成本核算: 通过能源计量数据,依据能源投入、产出情况,对成本进行核算。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1系统方案概述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公路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

《公路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七年四月

精品 感谢下载载 《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是2006年交通部软科学项目“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及能源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合同号:2005-332-223-160)子课题二的内容,已列入了2006年交通标准化计划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2005-59),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持制定。 二、目的和意义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使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公路运输企业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能源消耗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因而不能经济地得到真实的统计数据,导致目前企业对能源统计数据不报、虚报、谎报。解决统计数据源头上的矛盾和问题已是我国统计工作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及能源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标准旨在建立科学、简便、操作性强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解决目前统计难、数据失真的问题。 三、编写过程 2005年8月4日及8月31日,交通部科教司与体改法规司共同组织专家分别对项目的可行性及研究大纲进行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将解决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并将大大提高统计速度;研究大纲制订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对课题组完成交通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及能源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2005年9月启动了本标准的研究工作,收集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有关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 2006年2月由交通部以厅体法字<2006>57号文发出《关于对“十五”期间节能工作状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课题组开展国内的调研工作,书面调研了全国所有的省市,并于2006年4月起课题组到福建、云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调研。 在国内调研的过程中,课题组对调研取得的一些典型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的研究工作,及数据处理软件的编写工作。 2006年9月由交通部发出了《关于协助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及能源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研究的函》(交能办函[2006]45号),各交通厅根据文件要求确定了辖区内的参加能耗数据采集的典型客运企业60家,货运企业41家。 课题组分别于2006年6月及2007年2月召开了《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标准初稿讨论会,参加讨论的有部规划司、公路司、体法司的与统计、公路运输及能源管理有关的领导,也有北京市的骨干运输企业的代表,对本标准的完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课题组根据各方的意见及时对初稿进行了修改。至此,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制定本标准的原则及技术路线 1、制定标准的原则 根据当前的统计手段和方法不能经济地获得真实统计数据,致使企业对能源统计数据不报、虚报、谎报的现象,本标准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1)统计的基础数据采集项目最简化 首先,确定的基础数据采集项目必须是能源消耗统计所不可缺少的;其次,基础数据采集项目是最直观的,对基层统计人员乃至驾驶员不需通过计算可直接得到的。 2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时数据库 pSpace RTBD SCADA软件能源管理系统EMS 力控监控组 态软件力控eForceCon SD 1.引言 1.1.概述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而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装置情况、产品类型、能源管理水平对能源消耗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设一个全厂级的集中统一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数据进行在线采集、计算、分析及处理,从而对能源物料平衡、调度与优化、能源设备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能源管理系统(简称EMS)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架构中,把能源管理作为MES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应用构件,作为大型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整体需求分析 企业希望能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建立能源管理调度中心,实现从能源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能源介质消耗分析——能耗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化、科学化管理。从而使能源管理、能源生产以及使用的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能够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离线生产分析与管理。其中包括能源生产管理统计报表、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实现全厂能源系统的统一调度。优化能源介质平衡、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能源,提高环保质量、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耗和提升整体能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2. 设计内容与原则 2.1设计内容 ★自动化系统 能源管控中心网络系统及设备系统; 能源管控中心软硬件平台系统;

能源系统各站点的数据采集系统; 调度及操作人员所需的人机界面系统; 设备冗余,安全监测系统; 历史数据海量存储及分析系统等。 ★辅助系统 能源系统视频安全监控; 能源系统配套报警系统; 能源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等。 2.2设计原则 ★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利用 ★规范能源系统的自动化系统设计 ★实现对能源系统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 ★减少能源管理环节,优化能源管理流程,建立客观能源消耗评价体系 ★减少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能源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提高对全厂性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 ★通过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指挥系统,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 ★为进一步对能源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加工和处理提供条件 3.系统架构 典型能源系统架构包括能源调度管理中心、通讯网络、远程数据采集单元等三级物理结构(如下图示)。

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对公司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交通运输事故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覆盖部门的交通运输管理。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258-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Q/Hr20131-2013《事件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Q/Hr20133-2013《记录管理办法》 Q/Hr29301-2005《产品运输管理规定》 《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 3 职责 行政保卫部负责公司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负责车辆的建档、使用管理、维修、报废等工作。负责驾驶员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军品分公司科研生产部、宏达分公司综合管理部、航星园管理公司负责各分公司使用车辆的日常维护管理。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运输类别 4.1.1 一般运输:人员、原材料、加工机件、设备。 4.1.2 特种运输:型号产品及相关部件(未安装火工品)。 4.2. 交通运输过程安全控制 4.2.1 对驾驶员的要求 4.2.1.1取得相应类别车辆的驾驶证,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4.2.1.2 特装车驾驶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A 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签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4.2.1.3 驾驶员必须熟悉所驾驶车辆的工作特点和操作程序,持驾驶证上岗。 4.2.1.4 遵守各项行车规定,不违章驾驶。 4.2.1.5 爱护和按规定里程保养车辆,车辆保养记录由行政保卫部负责保管。 4.2.1.6 按调度员填写的派车单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4.2.1.7 公司车辆必须由专职驾驶员负责驾驶和保管,不允许私自将车交给其他人驾驶。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资料讲解

Contents 1系统方案概述 (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RBT104-2013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

1.总要求 GB/T 23331中4.1要求及以下要求适用。 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其管理职责和地理区域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至少应包括:地理位置、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交通运输覆盖的区域和线路(适用时)。 2.管理职责 (1)最高管理者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2.1要求。 (2)管理者代表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2.1要求。 3.能源方针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3要求。 能源方针应: (A)在合理用能、结余能源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要求; (B)提出执行国家交通产业发展政策和节能技术政策的总体做法,适当时可以包括优化运力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组织管理,合理利用能源、持续改进节能管理。 4.策划 (1)法律法规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2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建立适宜的方法,获取与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及时更新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适用时,法律法规可包括与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管理有关的国际公约。 (2)能源评审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3要求。 能源评审应确定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人员及其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码头、场站、仓库等设施; ——车辆、船舶、机车、飞机、装卸机等设备; ——水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货物装卸、设备维护等过程; ——运输线路、路况、海况、天气状况、客运量、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等其他因素; ——从事驾驶、设备操作及维护、运输组织调度、生产工艺安排等工作的人员及其行为。 (3)能源基准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4要求。 应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能源管理的特点,针对相关层面和主要用能运输设备建立能源基准。(4)能源绩效参数 交通运输企业应符合GB/T 23331中4.4.5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应在以下方面设置能源绩效参数: (A)能源管理的相关层面; (B)主要用能活动。 交通运输企业应确定与以下方面有关的能源绩效参数: (A)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适用时可包括: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试题2

1(1分)、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______。 A.停车让行 B.绕行通过 C.持续鸣喇叭通过 D.提前加速通过 我的答案:A 2(1分)、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A.政府文件 B.上级部门 C.属地监管 D.分类分级监督管理 我的答案:D 3(1分)、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培训能力的,可以委托有能力的机构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C.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领导带班考核奖惩办法和年度计划 A 4(1分)、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除按照规定罚款外,还可以并处______。 A.吊销驾驶证 B.5年不准领取驾驶证 C.15日以下拘留

D.扣留车辆 C 5(1分)、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我的答案:D 6(1分)、依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不包括其他主体 B.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合伙组织,不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不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 D.责任主体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 我的答案:D 7(1分)、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煤矿企业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理。 A.委托负责 B.统一协调 C.全面负责 D.间接负责 我的答案:B 8(1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能耗统计分析

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能耗统计分析 平台解决方案能耗管控计划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都有提到,而且需要在近几年快速落实,按照规定20年是尾年。而许多当地政府也在要求许多高耗能企业快速落实这个部分。 而能耗这块分为两个板块: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能耗管理系统。 一个是能够为企业提供工厂所有的能耗情况统计并可以汇总到当地的总能耗统计平台;另一个则是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节能。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联系汪先生:xnbwang(微)。 简单来说可以把能耗系统的功能汇总成以下几点: 1.节能潜力和资源利用各种资源部门的效率分析,监测工厂各个部门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的; 2.统计能为企业各部门的消耗数据; 3.能源设备管理。通过企业统一能源设备的分类,唯一标识系统为纽带,建立生产管理设备的整体框架,与能源设备台账管理,维护管理,缺陷管理,变更管理,实时控制的状态设备和设备运行效率,及时淘汰落后设备,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4.能源规范管理。通过统计数据和产品的年度,季度整体综合能耗,厂级能耗,工序能耗多角度,多纬度分析的分析,掌握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及时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 5.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和各个业务部门的企业预测的能源供应和生产计划,为各部门之间的能量平衡的发展。能耗管控解决方案 6.能源消耗情况管控。可随时查询采集点间的电流功耗损耗、耗水量损耗、耗气量损耗,检查采样点间线路是否有漏电、漏风、漏水等异常情况,将能耗浪费降到最低,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行维护成本。 通过入口总量和出口总量的数据统计系统,自动计算出各采样点之间的损失量和损失百分比。

......,等等还有许多功能,源中瑞科技也有成熟的系统可以提供观看!搭建这么能耗管控/能耗监测系统有什么作用呢? 1.对整个工厂的能源能耗情况进行控制与集中管理; 2.减少能源管理方面,优化能源管理流程,建立能源消费的客观评价体系; 3.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示范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 4.通过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指挥系统,加快能源系统故障排除和异常处理,提高全厂能源事故响应能力,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时了解企业能源需求和消费状况,有效降低废气、废水、废弃物等的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平衡和能量转换的系统方法,使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当然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和满足国家要求才是关键所在。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能耗统计分析平台解决方案欢迎联系汪先生,产品方面的细节请与我详细对接。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 运车辆5000余辆。同时引导客运企业加快老旧客运车辆的更新步伐,鼓励投入新型环保车辆,逐步淘汰经营年限较长、技术性能较差、污染排放不达标的老旧车辆。今年已更新老旧客运车辆近百辆,出租车50余台,其中报废农村客运班线老旧车辆30余辆,更新长途客运线路50余辆。全市现有客运车辆1040多辆,全部通过了年度综合性能检测,尾气排放符合标准。加强在车辆大修中的尾气检测和治理。维修企业在二级维护、总成修理、车辆大修作业中必须完成车辆尾气排放检测项目,凡不达标的必须进行治理,维修出厂的车辆尾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近两年我们共治理车辆5000余台次,培训维修质量检验员200余人次,同时在行业中我们逐步淘汰低效率、高耗能的老旧维修设施,降低汽修消耗,做好维修配件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重视废旧轮胎、废机油、清洗用水和车用氟利昂等再生资源的回收。三是,依靠科技节能减排。我们大力促进了营运车辆燃料的清洁化和多样化。立足我市天然气供应保障,特别是2009年刚刚贯通的胶州至xx输气管道,我们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推广了出租汽车天然气改造工程,至今全市出租车已全部完成双燃料改造(柴油车无法改造)。在营运客车方面,我们本着凡是更新车辆,尾气排放量必须达到欧3标准。加快了交通智能化

建设,提升道路运营组织和管理水平。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对车辆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由事后督导向事前指导的转变,加快了全市营运车辆GPS监控、调度系统的建设,在2009年国庆节前,将全市所有跨市客车和旅游车辆GPS监控系统全部更新为可视,从2010年起对所有更新车辆和违章车辆,均更新为可视GPS系统。目前,全市已有450辆客运车安装了可视GPS 监控系统。在节能减排创新方面,xx港集团公司始终走在全系统的前列,他们开发了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实施场地照明节电改造,节能效果显著,经测试,节电率达到25%以上,每年可节电60余万kwh,节约电费50多万元,这一模式的应用创新了港口节能改造运作模式,该模式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20个典型示范项目。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深挖节能潜力,实施了多项节能技改项目。xx港集团的中水回用,翻车机、皮带机、门机的改造及远程抄表系统的应用等项目,节能成效显著,仅中水回用这一项一年就可节约成本600余万元。四是节能减排宣传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重在全民参与、重在基层。为抓好交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交通各级各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许多企业在安排公司的日常培训教育时,注意邀请相关部门、单位专家学者授课,通过专家学者对我国当前资源形势的分析,提高

企业能源体系管理准则

企业能源体系管理准则 本标准旨在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规范能源管理行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任何类型与规模的工业企业均可使用本标准,其他类型的用能单位可参考使用。本标准对使用对象统一表述为" 用能单位气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选择。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用能单位中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通过该标准的实施,用能单位能够:建立节能遵法贯标机制,主动获取并自觉落实节能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其他要求;建立全过程的能源管理控制机制,促进能量系统优化匹配,能源管理活动规范有效、不断改进;建立节能技术进步机制,主动收集、识别并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管理方法和节能先进技术,实现节能技术进步常态化;建立节能文化建设机制,使全体员工节能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制度不断积淀完善,节能行为不断规范。 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和PDCA 管理模式贯穿于本标准,把握贯彻好这些思路和方法,对用能单位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所谓过程方法是指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为使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系统地识别能源利用中众多的相互影响、联系的过程,策划、实施管理控制活动。管理的系统方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评价,把相互作用的一组管理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策划并配置资源进行管理,形成协调联动的有效运行机制。PDCA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策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 n),内容是:围绕能源方针,建立能源目标、 指标和所需的过程;对策划的结果予以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采 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其运行模式如图I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