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遴选备战技巧】北辰遴选专家组教你怎样区分策论文与议论文论述题异同

【遴选备战技巧】北辰遴选专家组教你怎样区分策论文与议论文论述题异同

【遴选备战技巧】北辰遴选专家组教你如何区分策论文与议论文论述题的异同策论文与议论文、政论文、论述题是有区别的,但实践中,许多人不分清他们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策论文:重在“策”(提出对策),是解决型文章。策论文和政论文是申论文章最重要的两种类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都属于申论文章,因此都是“官味儿”议论文,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善的结构,清晰的逻辑,流畅而中肯的表达。它门的区别在于,策论文重点是写对策。而政论文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

议论文:重在“议”(进行评议),是评价型文章。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政论文:重在“政”(针对政治),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文,是写作出发点的问题。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论述题:重要“论”(进行论证),重在说清一个道理。它是一种题型,而不是一种写作文体,但实际上,有人经常把策论文当作论述题来答。

典型策论文

重点重心在“策”而不在“议“或”论”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黄陵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县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实践,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一要崇尚创新,争当改革“排头兵”。改革者胜、创新者强,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在新形势下赢得主动、赢得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瓶颈制约入手,在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上创新。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财政投资方式,发挥好城投、文投、旅投、林投等融资平台作用,破解建设资金难题。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继续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激励鞭策和容错纠错机制,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人浮于事等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加快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引导大学生、高技能人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要统筹协调,推动产业“集群化”。推动县域协调发展,重点是推动产业集群化、生产链条化、要素集聚化,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围绕建设陕西能源化工基地,依托黄陵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和科技产业园区,紧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煤电煤化工、高载能和非能源加工制造业项目,走循环发展、多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围绕建设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着力打造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的路子。围绕建设世界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国家

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实施“一核心四区域”文化旅游项目,打好寻根祭祖游、休闲养生游、观光体验游、现代工业游品牌,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内涵式发展路子。围绕“业态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辐射较强”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信息传媒、养生养老等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按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思路,推进“一城两区”和重点镇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要倡导绿色,展现龙乡“生态美”。黄陵是一座生态之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被评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和国家园林县城。必须把生态作为黄陵的一张名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县域生态化建设,让龙乡大地处处彰显自然美、山水美、田园美、城乡美的生态美景。按照“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山水中”的思路,精心实施“一河两岸”景观工程,着力打造沮河滨水生态廊道,加大沮河污染防治力度,实现一河清水过黄陵。继续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和重点区域绿化造林,见缝插绿,空中吊绿,破墙增绿,着力打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让全县人民仰首望青山、俯身见美景、四季赏鲜花、共享绿色梦。扎实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让黄陵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乐土。

四要厚植开放,打造延安“桥头堡”。主动把黄陵放到全省乃至全国格局中去审视和把握,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陕北—关中经济带建设,着力打造“延安南部桥头堡、西安都市后花园”。坚持走出去取经,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外出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坚持请进来传经,聘请顶尖专家团队、知名学者和科技人才,围绕县域发展出谋划

策、出力献智,在更高层次实现借智发展、借梯登高。加强与发达地区、友好县区、周边市县的合作交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构建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新格局。依托黄陵区位、人文和资源优势,坚持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全力以赴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户,特别是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家和黄陵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打响“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金字招牌,发挥好黄帝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加强与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往来,进一步拓展县域发展空间。

五要推进共享,织牢民生“兜底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最大追求,必须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健全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西安交大二附院对县医院托管后的运行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在目前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深化黄陵中学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办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困难救助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帮扶力度,让群众生活有尊严、权益有保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救助供养、搬迁安居等“十大扶贫工程”,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作者孟中华为中共陕西省黄陵县委书记);《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6日13版)

典型议论文

以下文章重心在“议”不在“策”

“民信“比天大

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只要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对国家信任就可以了。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只要取信于民,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国家的根基就稳固,国家的富强就有望。可以说,“民信”比天大。

“民信”比天大,不是灰色的理论,而是常青的生活。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

“民信”比天大,关键在一个“信”字。“信所以守也。”这种守,常如“守护神”,贫也好,富也罢,它都一如既往,不弃不离;弱也好,强也罢,它都始终如一,守候守护。这种信而守,碰到灾,能坚守不退,共扛之;遇到难,可坚定如初,共克之。这种信而守,只有执着、专一,没有徘徊、投机,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

欲民信之,先要“修己”。修己,不是为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安百姓”的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但不到4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至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取信于民?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 欲民信之,要在“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

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只要自己正,老百姓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邻居家的桑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

欲民信之,当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

雨果有言:最高的道德,便是为旁人着想。为民着想者,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

张保振;《人民日报》(2016年05月25日04版)

典型论述题

以下文章虽然重点是讲对策,但这里从标题到后面主要是讲为什么创新资源需要深度激活的问题,重心在“论”而不是在“策”

创新资源需要深度激活

当前,面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我们提出了众多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创新作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动力,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考察湖南时就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其后,他在多个场合反复论述创新的重要意义,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更是强调:“要加强创新能

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那么,就具体落实而言,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促进创新呢?

经过30多年持续发展的积累,中国的创新事业具备了相对优良的基础,我国有大量高校、科研院所;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类科研人才;有完整的工业研发、制造体系;有较为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有相对充裕的资金保障;培育了几代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和一批国际创新型企业。这些都是巨大的资源,其中蕴含着巨大机遇,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其进行再次整合、再次激活。 就具体落实层面而言,涉及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由于现实中科技成果归属权经常不明确,关于科研成果利益分配方式的法律规定也不够详尽,科研人员通过自身技术能力参与科研成果商品化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众多科研人员只能把职称评定和论文当成毕生的追求,无法实实在在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因此,尽管已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明确了我国科研成果的收益权和分配权,但只有真正落实这些法律,才能卸下科研人员身上的“隐形枷锁”。

其次,要通过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来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表面上看,创新是科研人员的事情,但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一个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的复杂过程。能够整合基础研发、产品设计、资本运作、市场运营、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资源,最终使“创新技术”变为市场上畅销的“创新产品”的,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政府,恰恰是那些勇于承担风险、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我们需要用更多、更细的制度去保障企业家

的各项权利,去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并引导社会尊敬企业家。

第三,要改进公务员人事考核制度,调动各级政府的创新积极性。一个好的“顶层设计”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则是这个优秀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目前,我国的国家政策、规划均是由各级公务人员来具体实行的。要把创新理念落到实处,应在传统的人事考核体制上有所突破,改变以往的单一经济发展指标,向更具综合性、长久性的系统考核方式发展,特别要在考核中突出鼓励创新的理念。

第四,要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全社会积极创新、包容失败的氛围。创新和创业都是高风险的事情,成功率很低。长期以来,我们太在乎事情的结果,容易忽略过程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构建一个积极而宽松的社会氛围,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加深社会大众对创新活动的理解,帮助大众正确认识失败的意义,为创新搭建一个宽松、积极、正向的社会舞台。

(作者易鹏为盘古智库理事长);《人民日报》(2016年05月30日05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