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与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宋陈谏议[注]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 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2)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

(3)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4)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参考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踢(2)责问(3)通“值”,钱

(4)称赞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因.诘仆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B.①是移祸于.人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而.偿其直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①戒仆养之.终老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选C A项,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表凭借。B项,①介词,到;②介词,表被动。C项,二者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项,①代词,代指马;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译文:

(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译文:

参考答案:(1)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

了。(注意:“何以”为宾语前置;“为”表判断,可译为“是”)

(2)你是朝廷的重臣,家中的手下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好它呢?(注意:“为”表判断,可译为“是”,“制”后省略“之”)

参考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陈谏议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唤来儿子,说:“你是朝廷的重臣,家中的手下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好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 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蔡泽乃西.入秦

(2)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3)则揖.范雎

(4)及见之,又倨.

(5)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

(6)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

(7)名在戮辱而身全.者

参考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西(2)使动用法,使……窘迫(3)名词作动词,作揖(4)倨傲(5)诡辩(6)怨恨 (7)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②子犯请击之.

B.①其卒然亦可愿与.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C.①岂不期于.成全邪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①乃.延入坐,为上客②遂乃.研核阴阳

解析:选D A项,①动词,到;②代词,代指秦军。B项,①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②介词,和、跟、同。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与、和。D项,皆为副词,于是、就。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

译文:

(2)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译文:

参考答案:(1)蔡泽,是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注意:干,求取;“……者,……也”表判断;后面的分句承前省略主语“蔡泽”;“见”表被动)

(2)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注意:“何为不可”为宾语前置句;固,本来;“……者,……也”表判断)

参考译文:

蔡泽,是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的行厨炊具又都被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作长揖之礼(而不下拜),范雎本来就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这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像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尚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

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吗?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保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到保全的,这

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声名被污辱,但性命得以保全的,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

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

..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

而遣之。韩因恃

..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围魏救赵》,有删改)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

(2)夫韩、魏之兵未弊

..而救之

(3)乃阴.许韩使而遣之

(4)韩因恃.齐,五战不胜

参考答案:(1)灭亡(2)没有毛病、害处,即士气正盛

(3)暗中(4)依仗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如蚤救之.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①受重利而.得尊名也②黑质而.白章

C.①顾反听命于.韩也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韩因.恃齐②罔不因.势象形

解析:选B A项,①代词,代韩国;②助词,的。B项,皆为连词,表并列,不译。C 项,①介词,引出对象,不译;②介词,在。D项,①介词,因为;②动词,依据。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

译文:

(2)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

译文:

参考答案:(1)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呢,还是晚

救好呢?”(注意:谋,商议、谋划;蚤,通“早”;“孰与……”为固定句式)

(2)况且魏国有吞并韩国的野心,待到韩国感到亡国迫在眉睫,一定会到东边来向齐国恳求帮助。(注意:志,野心;亡,灭亡;东面,名词用作动词,到东边来;诉,恳求;“必东面而诉于齐矣”为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魏国的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呢,还是晚救好呢?”成侯(邹忌)说:“不如不救。”田忌(不同意,)说:“我们不救,那么韩国就会灭亡,被魏国吞并。还是早些出兵救援为好。”孙膑说:“现在韩国、魏国的军队士气正盛,我们就去救援,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打击,反而听命于韩国了。况且魏国有吞并韩国的野心,待到韩国感到亡国迫在眉睫,一定会到东边来向齐国恳求帮助。那时我们再出兵,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乘魏国军队的疲敝给以痛击,正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齐威王说:“好。”便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让他回去(,却迟迟不出兵)。韩国因为能依仗齐国,便奋力抵抗,但经过五次大战都大败而归,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齐国身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注]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

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注] 寻、邑: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去大军四五里而陈.

(2)诸部共乘.之

(3)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

(4)汉兵乘锐崩.之

参考答案:(1)通“阵”,列阵(2)掩袭,追逐(3)主要营垒

(4)使动用法,使……溃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②为.击破沛公军

B.①且.复居前,请助将军②不出,火且.尽

C.①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②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D.①士卒奔走,各还其.郡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选C A项,①动词,做、当;②介词,替、给。B项,①副词,还是;②副词,将要。C项,皆为副词,就。D项,①代词,自己的;②副词,表祈使,相当于“一定”。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译文:

(2)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译文:

参考答案:(1)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注意:“如为所败”,被动句;“何财物之有”宾语前置句;“首领”一词属偏义复指,头)

(2)虎豹都吓得腿发抖,跳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注意:“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为定语后置句,可调整为“赴水溺死士卒以万数”;股战,腿发抖;为,因此)

参考译文: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士兵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追逐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要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的军队大乱,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跳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

流动。王莽军的士兵逃跑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选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2)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3)若事之不济.

(4)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参考答案:(1)访问,拜访(2)大体,简要(3)成功

(4)抵挡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亮见权于.柴桑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B.①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②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C.①愿将军量力而.处之②蟹六跪而.二螯

D.①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解析:选B B项,皆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同、和。C项,①连词,表顺承,不译;②连词,表并列,不译。D项,①代词,……的人;②助词,表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译文: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译文:

参考答案:(1)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

是(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访孙权。(注意:急,危急;遂,于是;诣,访问,拜访;“求救于孙将军”为状语后置句)

(2)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被外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注意:举,拿;制,控制;计,主意;“受制于人”为被动句)

参考译文: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着长江向东进发,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访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中原)大致已稳定,(他)于是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您)能拿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面朝北向曹操称臣呢!现在将军(您)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离)大祸临头没几天了!”孙权说:“假若像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他,就像河水流入大海一样。如果抵抗曹操的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怎能再成为曹操的属下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被外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有(能同我一起)抵挡曹操的人了,可是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能抵挡得住这个大灾难呢?”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

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

..小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却.而去,不自快

(2)岂亢.责也哉

(3)趋,尚及.之

(4)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参考答案:(1)退下(2)担当(3)赶得上(4)官职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遇高唐之.孤叔无孙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岂亢责也.哉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C.①今死矣而.无大功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D.①其.任小也②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选C C项,皆为连词,表转折,却。A项,①助词,的;②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停顿,没有实在意义。B项,①语气助词,表反问,吗;②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D项,①代词,他的;②表揣测语气,大概,可能。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译文:

(2)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

译文:

参考答案:(1)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注意:兵,兵器;去,丢失;归,回家;“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为判断句;“何为不可以归”,宾语前置句)

(2)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同甘共苦。”(于是)跟随他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逃走。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注意:济,救济;离,通“罹”,遭受;从,跟随;反,逃走;北,失败;“君子济人于患”为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他往回家的路上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

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的余子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一路奔跑,才赶上了战斗。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同甘共苦。”(于是)跟随他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逃走。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却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权力)小啊。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练习11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隽.(juàn)永菜圃.(pǔ)摇曳.(yì) 人烟阜.(bù)盛 B.熨.(yù)帖狙.(jū)击惊蛰.(zhé) 星火燎.(liáo)原 C.胡诌.(zhōu)别墅.(shù)坍圮.(pǐ) 瘦削.(xiāo)不堪D.恍.(huǎng)惚数.(shù)落惦.(diàn)记亘.(gèng)古不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矿藏.(zàng) 慰藉.(jiè)狙.击(jū)亘.古不变(gèng) B.新正.(zhēng) 俨.然(yán)裙裾.(jū)妖童媛.女(yuàn) C.熨.帖(yù)桂棹.(zhào) 思忖.(cǔn)螳臂当.车(dāng) D.田塍.(chéng)脖颈.(jǐng)氤氲.(yūn)横槊.赋诗(shuò) 3.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鬼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B.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暄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 C.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霄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迭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 D.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 4.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 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那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B.座落在北京市区北部的地坛已经历尽沧桑,荒芜冷落,琉璃剥蚀,高墙坍圮了,然 而满园到处都是草木竟相生长的声音。 C.我年轻,有许多尚未发现的特质;我年轻又坚强,正活在一场大探险里;我正在这探险过程之中,不能因为没有什么好玩的事而只顾哀声叹气。 D.十五年来激情绽放,十五年来引吭高歌。此刻,蓦然回首,大河那惊涛拍岸的一个瞬间,那激起的一簇簇璀璨浪花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于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突发心脏病逝世,这一消息如石破天惊 ....,震动朝鲜大地。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 ....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愿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读者却不以为然 ....,这反映出刊物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已经十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必备

一、文学常识 必考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中国现当代、外国三类。 古代——作家姓名,朝代国别,作品出处,主要人物、名句等搞清。重点作家有:屈原贾谊司马迁李煜王勃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杜牧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罗贯中曹雪芹等,其代表作品百考不厌。 现当代——从文学大家及名著角度入手。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名家及代表作,兼顾文学流派,例如白洋淀派、山药蛋派。 外国文学——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契科夫莫泊桑塞万提斯等人作品及主要人物情节。 文学体裁——古代诗歌。 体裁分诗词曲。 古体诗句式有4567言、杂言等,用韵篇幅都比较自由,诗经多四言,楚辞多六言,乐府多杂言。律诗为近体诗,多为八句;绝句由八律中断而成,只四句——都只偶句押韵。 律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需对仗。 二、杂谈: 1、戏剧: 内容性质——喜剧悲剧正剧;表演形式——话剧歌剧舞剧哑剧;容量大小——独幕剧、多幕剧。 诗歌: 先秦四言、杂言、楚辞体。(赋比兴、《楚》开创浪漫主义传统) 两汉魏晋:乐府民歌,多五言诗。(魏晋建安诗人,风格慷慨悲凉;陶潜开创田园诗)南北朝:南朝多情歌,多用双关、语言清新自然篇幅短小(代表《西洲曲》);北朝内容广泛,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刚健,亦五言为主,首创七言四句形式(代表《木兰诗》)。同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 唐宋:诗歌黄金时期,诗体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五言七言,山水田园、边塞诗都有大量优秀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词生于唐兴于宋,比诗歌讲究平仄音韵,风格婉约(柳永李清照)或豪放(辛弃疾苏轼),前者抒发个人怀抱词风缠绵,后者多联系自身国家,词风雄浑奔放。 元明清:元代(小令、套数),清代诗歌衰落。 三、称谓 1、谦称(自己对别人) 【王侯】寡人、孤、寡君(对别国人称己国君)、不善 【帝王】朕、寡人 【臣子】臣、老臣 【普通人】仆、愚、某、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佞(泞)、不敏、贱子 【女子】妾、贱妾、婢子 【称家人】家严=家君、家慈、舍弟(妹、兄、姊)、拙荆、贱息(子女)=弱息(也可单指女儿)、息女、犬子(对别人孩子的蔑称) 2、敬称(别人对自己) 【君王】陛下、庙号(帝王死后追封的名号,例世宗)、殿下(仅此君王者的尊称,本指陛(宫殿)阶之所;汉时称侯王为陛下,唐时只称太子) 【臣子】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管事人)、阁下、左右(左右侍人)、君

(完整版)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新人教版必修一、二)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 梯( )娴熟()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 靡()奢靡()矫揉造作()繁衍()挑衅()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 一、知人论世说“亚圣”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据《史记·孟子列传》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jí)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颂“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远离实际而不被采纳。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轲之门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1、性善学说: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理想人格: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士(大丈夫)应该养成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仁政”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b、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中主要是对话式论辩文,每章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它的写作特色主要有: (一)善于雄辩,语言犀利酣畅,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善用排比)、笔墨酣畅的风格;辩论方式多样,雄辩有力逻辑谨严。特别是发问方式灵活多变。 (二)善用比喻和寓言,引君入瓮,陈述事理,辩论是非。比喻准确形象,说理深刻透彻 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2019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2019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篇一:2019高中语文练习题(最新、精华、准确无误) 高三语文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 一、社科文阅读 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 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280148篇,而2019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21695437次。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数据显示,2019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20%)与人身安全(12%)。《倒着输银行卡密码

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圈降权》达到了233210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取信于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管健说:“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辨析修改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椐专家分析,造成这次撞沉日本实习船的悲剧是美国潜艇在没有认真确认水面是否安全的情况下突然上浮。 B. 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 参加互联网技术学习的学员,因为文化程度悬殊,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有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中学生。 D. 3月29日,西南航空公司主要航线的团队折扣机票在两个小时之内连续两次降价,此举引起有关民航部门的注意。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高考英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套理想的电脑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B.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记时服务近来在许多城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B.在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 C.交响乐好听,但演出票价昂贵,对月收入不够丰厚的交响乐迷来说,大多数人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票价。 D.土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B.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篇一】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1、准确、生动而深刻的词语: ⑴能否将“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中“认识的”三个字去掉呢? 不行。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一位艺术家被“造反派”批斗,毒打,游街示众,变得“半死不活”,这时候,稍有人性的人都会怜悯,救治他,更不用说“认识的”人了。现在连“认识的”人都“掉开头去”,揭示了“*”已将人的心灵扭曲,或者说人们慑于“造反派”的淫威,不敢救治艺术家。而就在此时,艺术家邻居的小狗却奔了过来,“亲热地叫”“扑”“闻”“舔”“抚摸”,是非颠倒的岁月,人的良知竟不如狗。所以“认识的”三个字万万不可去掉。 ⑵说说这句话中加粗词语的好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都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每次”和“都”说明了行为次数多,频繁,无一例外。“讨”,说明了行为者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作者的夫人萧珊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向服务员“讨”骨头是需要勇气的。这三个词合在一起,表现了萧珊对小狗包弟的爱,表达了人与狗之间关系的融洽。 ⑶“……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我”为什么“暗暗地”流泪呢? 因为红卫兵抄“四旧”,要杀狗,包弟变成了“包袱”,

有人建议将它送医院作解剖实验用。包弟的命运未卜,它却浑然不知,而“我”作为它的主人,自身难保,又怎样能救下包弟?所以“我”很伤感,但又不愿让包弟看出,所以只得“暗暗地”流泪。另外,“我”当时处于“半靠边”状态,言行受监视,不能明确地流露出对“宠物”的感情,也只能“暗暗地”流泪。 2、含义隽永的句子: 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分析这句话,要抓住“解剖”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如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专制者“解剖”。其二,这是作者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解剖”,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解剖”,正是作者自己深刻的反思。 ⑵“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什么用意呢? 第一句话是说“我”将包弟送上了解剖桌,十几年来一直内疚,一直在煎熬,为了“赎罪”,“我”必须给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欠债,”而“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与过去的十年相比,这“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那“十年”都挺过来了,还怕别的困难吗?第二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表明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1—6册全)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1—6册全) 第一册 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勾践灭吴》 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通“执”,掌管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劝学》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过秦论》 28.合从缔交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40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40题含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育(bǔ)拓片(tuò)嗔怪(chēn)伺候(cì)B.气馁(něi)禅让(shàn)重迭(dié)轮廓(kuò) C.殷红(yān)狙击(jū)皈依(guī)屏除(bǐng)D.畸形(qí)歼灭(jiān)抨击(pēng)对峙(zhì) 2、下列各词语中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 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 3、下列各词语中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拘泥(nì) 标识(zhì)暴殄(tiǎn)天物B.匹(pǐ)配戏谑(xuè)风光旖(qí)旎C.参与(yǔ)弹劾(hé)审时度(duó)势D.倾轧(yà)结束(sù)杞(qǐ)人忧天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 C.塞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绚(xuàn)丽丰腴(yú) 倩(qiàn)影乳臭(chòu)未干B.赦(shè)免嗜(shì)好逡(qūn)巡弱不禁(jīn)风 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不见经传(chuán) D.泅(qiú)渡坍圮(pǐ)恐吓(xià) 否(pǐ)极泰来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ò)舆论哗然(huá) 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 C.苍穹(qió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 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 7、下列词语中的字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 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 诗歌鉴赏 诉衷情 陆游

高一语文基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基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高中语文 文言文 知识大全(精编全面)

《高中文言文学练考导航》文言基础知识 实词 一、古今异义 有些古汉语词,字形和现代汉语词一样,但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原指长江;“河”,原指黄河。现在都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缩小。如“臭”,原指气味,现在指坏气味。又如:俯仰、区区、谢、奄奄、窈窕、窃。 3.词义转移。指同一字形的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情况。如“去”,古义为“距离”“离开”。现在通用的意义是到某个地方去。又如“牺牲”,古义为祭祀用的牲畜,现在表示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又如:几何、赔偿、情话、形容、丈夫、颜色、慷慨、工巧、婚姻、下流、卑鄙,等等。 4.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汉语中是中性词,“卑”指社会地位低;“鄙”指见识短浅。现在“卑鄙”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又如:逢迎、放纵、猖狂、爪牙。 5.单音节词多音化。要防止把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话中的一个双音节词。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代>那个。在现代汉语中“夫人”是“妻子”之意。 二、一词多义 这一部分是文言文词汇学习的重点。首先要弄清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1.引申义。如“兵”的本义是兵器,引申出“士兵、军队、战争、军事”等义。 2.比喻义。如“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爪牙”用的是本义,后比喻武士(中性)或得力的帮凶(贬)。如“谋臣与爪牙(武士)之士”(《勾践灭吴》)。 3.假借义。如“畔”的本义是田界,引申为路边、旁边。和“叛”同音,所以又被借用为“背叛”之意。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就是“畔”的假借义。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一个词的各个义项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增强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三、通假字 指文言文中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互相通用或借用的现象。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积累常用通假字,注意体会通假的规律。 通假分三类:读音相同(如:反──返);声母相同(如:亡──无);韵母相同(如:见──现)。要读被通假的字的音。 四、词类活用 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的灵活用法,学习中应重视规律,减少死记硬背。 1.名词的活用。 (1)作动词(nv)。是名词的动词化。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鸿门宴》)。 (2)作状语(n状)。名词放在动词前,起修饰动词的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态度、方式、工具、处所、趋向等。如“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傍晚)(《烛之武退秦师》);“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兄长一样)(《鸿门宴》)。 2.动词的活用。 作名词(vn)。即动词在句中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亡:逃跑的士兵)(《过秦论》)。 3.形容词的活用。 (1)作名词(an)。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远:远方的土地)(《烛之武退秦师》) (2)作一般动词(av)。形容词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如“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鸿门宴》)。 4.数词活用。 一般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如“一”: 专一<形>:用心一.也(《劝学》) 统一<动>: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视为一致<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全体,整体<名>: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5.使动、意动、对动、为动用法。 (1)使动用法(S)。 ①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作谓语时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意为“使(让)……做什么”。翻译时采用兼语形式。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秦曲: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廉颇蔺相如列传》);“毕礼而归.之”(归之:使之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宾语,使宾语具有这个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好)(《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尊贵)(《触龙说赵太后》)。 ③名词使动用法。名词后带宾语,有“使宾语……”之意。如“既东封.郑”(封:使……成为边境。“封”本是名词,“边境”的意思)(《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 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 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 D.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宫阙蓝宝石珠光宝器攻城略地 B.貂婵踩高跷伏案疾书额手称庆 C.缴税捅漏子各行其是螳臂当车 D.思辨订书机无上光荣挑肥拣瘦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今年的校运会上,高一(10)班的同学顽强拼搏,终获冠军,铩羽而归 ....。 B.演讲赛现场,一位身着异装的演讲者,一边高喊“朋友们你们好吗”,一边做鬼脸,在场的同学 们纷纷拍手称快 ....。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落网后,很多行贿的房地产商忐忑不安 ....,害怕自己罪行败露。 D.开学典礼的操场上,师生聚集,流光溢彩的烟花撑起的天空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蓊(wěng)郁脉(mò)脉渺(miǎo)茫弥(mí)望 B.倩(qiàn)影参(cēn)差斑(bān)驳煤屑(xiè) C.羞涩(sè)点缀(zhuì)酣(hān)眠媛(yuán)女 D.敛裾(jū)惦(diàn)着宛(wǎn)然峭楞(lēng)楞 10.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驰篱笆执拗 B、浪谒飞舟尸骸屠戳作揖 C、笙箫攒射撰写窒息 D、荡漾菲闻婆娑荤腥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 ....,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 ....,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四中去年一年的工作,总体上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还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B、在日益重视积累、重视素养的今天,这样一本读物的确如一缕春风、一眼清泉、一线,将古朴而又清新的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莘莘学子心田。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__ __,________) 2.共.其乏困(通__ __,________) 3.秦伯说.(通__ 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通__ __,________)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__ __,_______ 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 ___,________) 7.秦王还.柱而走(通_ ___,_____ ___)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 __,________) 9.距.关,毋内诸侯(通_ ___,_______ _) 10.要.项伯(通_ ___,________) 11.不敢倍.德(通__ __,_____ ___) 12.不可不蚤.来(通_ ___,_______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 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5.持 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 6.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 7.樊 於期偏袒 ..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 9. ..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 8.诸郎中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 10.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__) 11.沛公居山东 ..(古义:________________)..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 12.约为婚姻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古义:________________)..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14.将军战河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越国以鄙远.() 5朝济而夕.设版焉()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7函.封之() 8 又前.而为歌曰() 9 乃朝服 ..,设九宾()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1使使以闻.大王() 12 箕踞 ..以骂曰() 13 其人居远.() 14 皆白衣冠 ..以送之() 15 进兵北.略地() 16群臣怪.之() 17籍.吏民() 18范增数目.项王()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及答案 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a)飞舟分(f a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 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 D.跫(qi?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i)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峭楞楞”的“楞”应该读作l?ng. A.蓊(wěng)郁脉(m?)脉渺(miǎo)茫弥(mí)望 B.倩(qiàn)影参(cēn)差斑(bān)驳煤屑(xi a) C.羞涩(sa)点缀(zhuì)酣(hān)眠媛(yuán)女 D.敛裾(jū)惦(diàn)着宛(wǎn)然峭楞(lēng)楞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C A.遒.(qiú)劲莅.(w a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 B.呻吟.(yín)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 ai) 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然开朗 D.翌(yì)年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青荇.(xìng)颓圮.(pǐ)悄然(qiāo)共其乏困(gōng) B. 阙.秦(quē)惩创.(chāng)戮.力(lù)瞋.目而视(chēng) C. 浸渍.(zì)豆豉.(chǐ)瓦菲 ..(fēi)长歌当.哭(dàng) D. 箜.篌(kōng)鲰生 ..(zōu)桀骜.(ǎo)殒.身不恤(yǔn) C(A,悄qiǎo B,瞋chēn,D,骜ào)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易帜.(zhǐ)契.(qì)据褴褛.(lǚ)睡眼惺忪.(sōng) B.惩.(ch?ng)戒轧.(yà)坏执拗.(niù)不可胜.(shēng)数 C.翌.(yì)年皮辊.(gǔn)莴.(wō)苣长歌当.(dàng)哭 D.淳(chún)朴偌.(nu?)大尘埃.(āi)三差.(chā)二错 C(“帜”读“zhì”,“胜”读“shèng”“偌”读“ruò”)、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百舸.(gě) 峥嵘 ..(zhēng r?ng)颓圮.(pǐ)殒身不恤.(xù) B、寥.落(liáo)荆棘 ..(jīng jí)浸渍.( zì)长歌当.哭(dàng) C、揩.油(kāi)菲薄 ..(fěi b?)洗涤.( dí)挥斥方遒.(qiú) D、封侯.(h?u)论.语(lún)谄.媚(xiàn)忸怩 ..不安(ni? ní)7.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眩晕舷梯炫耀武力改弦更张 B.羡慕募捐幕天席地蓦然回首 C.剽悍漂泊虚无缥缈飘忽不定 D.舟楫逻辑开门揖盗缉拿归案 C(A xuàn xián xuàn xián B mù mù mù mò C 全读piāo D jí ji yī jī)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沉溺.(nì)召.唤(zhāo)慰藉.(jí) 栉.风沐雨 ( zhì ) B. 百舸.(gě)炽.热(chì)跬.步(kuǐ)瞠.目结舌(chēng) C. 句读.(d?u) 吮.吸(yǔn)不啻.(chì)浪遏.飞舟( a ) D. 灰烬.(jìn) 给.予(gěi) 轻佻.(tiāo)自怨自艾.(ài ) 答案B A. 藉——jiè召——zhào C.吮——shǔn D. 给——jǐ艾—— yì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改病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改病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修改病句呢?我们有什么方法呢?下面看看精品学习网编辑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档贡献:smysl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从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孰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内帏宫绦忖度蹂躏百无聊赖 B.戏谑罥烟脊鳍监生少不更事 C.理学草巢鬼秘蹙缩沸反盈天 D.鄙薄性情牲醴蹒跚皮开肉绽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 ..尚小。(形容:形体容貌) 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态度:有才学而不拘礼节的神态) 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风骚:姿容俏丽) ④可怜 ..辜负好韶光。(可怜:可爱) ⑤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 ....的。(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⑥她讪讪 ..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⑦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 ..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窈陷:深陷。窈,幽深)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4.选词填空 (1)“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2)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3)“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a.悲凉b.悲苦c.悲郁

d.悲哀)的神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全书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B.《林黛玉进贾府》随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C.《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在这篇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作品中,鲁迅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他们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D.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7.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浔阳对薄公堂迁谪独辟溪径 B.崔嵬振聋发聩银篦恬然自安 C.巉岩出奇制胜吮吸不径而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