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百家讲坛古往今来

百家讲坛古往今来

百家讲坛古往今来
百家讲坛古往今来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鲍鹏山眼中的春秋战国【等待播出】

?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程遂营;六大古都:黄河上的故都【等待播出】

?丁牧:宋徽宗之谜

?杜建录:说西夏【等待播出】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奇人王阳明

?方北辰:三国名将·吴国篇(周瑜、吕蒙、陆逊、朱然、陆抗、吴将回眸);三国名将·魏国篇(曹操、邓艾、张辽、许褚);三国名将·蜀国篇(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赵云)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天下大势;春秋战国篇;秦汉三国篇;第三部【等待播出】);奇人王阳明;中国故事爱国篇之《文天祥》;中国故事富强篇之秦朝【2月16日播出】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傅小凡:崇祯那些年;大明疑案(上部、下部【等待播出】);走近朱熹

?冯晓虎:大师的脚印之爱因斯坦【等待播出】

?范德伟:博物馆之旅之满城汉墓

?高日晖:范进中举

?高长山:唐宋八大家下部【等待播出】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

?何毓灵:博物馆之旅之考古殷墟

?韩高年:战国四公子【等待播出】

?韩昇:盛唐的背影;寻找曹操;风云唐太宗;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郭子仪》;武则天【等待播出】

?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话说聊斋(第一部、第二部【未播】)

?韩秀云:身边的经济学;股市风云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健康(第一部、第二部)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等待播出】

?胡阿祥:说国号

?胡金兆:京剧大师程砚秋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抗日英雄马本斋【等待播出】

?贾英华:末代皇族的新生(上部、下部);你所不知道的溥仪(第一部)、第二部【等待播出】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解放战争【等待播出】

?骆玉明:解读《西游记》【等待播出】

?林岩:唐宋八大家下部【等待播出】

?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

?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品读《资治通鉴》(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等待播出】);中国故事之《霍去病》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身边的礼仪

?康保成:戏里戏外说历史(杨家将、长生殿、赵氏孤儿)

?康尔:传奇紫砂壶

?康震:唐诗的故事(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大结局);北宋:文人的担当;中国故事之《杜甫》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论语〉的魅力》;老舍的幽默;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啼笑姻缘的爱情三模式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李建华:《红楼梦》·丝绸密码

?李敬一: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司马迁;屈原

?李蕾:红旗渠的故事

?李清泉:英雄项羽

?李任飞:名相晏婴;管仲【等待播出】

?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后续节目【等待播出】)?李炜光:正说包公

?李晓:商贾传奇

?李寅:清东陵密码;清代皇陵谜案;雍正和他的甄嬛们;清十二帝后宫疑案:揭秘清代帝陵

?李强:大宋谜案

?厉华:信仰的力量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中国故事之《于谦》、《袁崇焕》;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千古爱情;王阳明【等待播出】

?刘强:竹林七贤

?刘金田: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刘庆柱:解读中国古代都城;地下长安【等待播出】

?刘卫华:博物馆之旅之神秘中山国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

?吕玉华;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

?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名医是这样成名的(许叔微、喻嘉言、徐灵胎、吴鞠通、张锡纯、皇甫谧)马骏:二战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品读《孙子兵法》(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等待播出】);中国故事之《卫青》

?马骏杰:甲午,甲午;中国故事之《邓世昌》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毛峰:战国策【等待播出】

?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蒙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玄宗出世、开元盛世、盛世危情、物华天宝、长恨悲歌);大隋风云(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中国故事之《辛弃疾》?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彭林:彭林说礼

?钱斌:千年一笔谈

?沈伯俊:赤壁之战【特别节目等待播出】;三国英雄【等待播出】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解读《百家姓》(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正在播出】、第四部【等待播出】)

?乔良:新解三十六计

?邱紫华:历史人物的悲剧

?商传:永乐大帝;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故事之《郑成功》

?苏升乾:清明上河读宋朝

?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孝庄【等待播出】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孙国亮:客家人

?孙华:蜀地探秘之三星堆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

?唐博:清案探秘(第一部、第二部)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大风歌;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第一部、第二部);北宋文人的担当;王立群说成语(第一部、第二部【等待播出】;中国故事之《屈原》、《岳飞》、《苏武》;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文景之治【等待播出】

?王启涛: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心怀天下范仲淹

?王士祥:隋唐考场风云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王双怀:大唐贵妃

?王卫平:春秋吴国风云录

?王冀青:丝路探险【等待播出】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王新陆:解读中医

?王翔:曹操【等待播出】

?魏新:东汉开国

?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

?吴建民:吴建民论国际风云;吴建民看中国外交;吴建民盘点2004国际形势;吴建民盘点2004中国外交;评点《战国策》

?吴桐祯:成语趣谈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感悟人生》;大故宫(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中国故事之《戚继光》;大运河【等待播出】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端午时节话屈原;中国故事之《陆游》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叶广岑:杨贵妃下落之谜;从四合院到秦岭深山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我心目中的陈嘉庚;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奇人王阳明

?于赓哲: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大唐巾帼传奇;中国故事之《颜真卿》:开元盛世(上部、下部【正在录制】)

?于涛:走近曹操

?于钟华:书法档案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中国故事之《林则徐》;帝制往事【等待播出】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

?曾国平: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智商与情商

?马骏:二战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品读《孙子兵法》(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等待播出】);中国故事之《卫青》

?马骏杰:甲午,甲午;中国故事之《邓世昌》

?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道德经的奥秘【等待播出】

?张一清:解码汉字之王朝名称有讲究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张宏杰:成败论乾隆(上部、下部)

?张擎:蜀地探秘之金沙遗址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赵一曼【等待播出】

?张志君:向古人学家教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等待播出】、第四部【正在录制】);北宋文人的担当;中国故事之《范仲淹》

?赵林:英雄史诗特洛伊;希腊神话与雅典奥运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赵中男:朱棣身后那些事儿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清代皇陵谜案

?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的启示、刘备的谋略);水浒智慧(第一部梁山头领那些事儿、第二部【正在录制】)

?周国平:爱的四重奏

?周非:中国神话

?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等待播出】

?周汝昌: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评《红楼梦魇》;新解红楼梦系列(曹雪芹其人其书、红楼梦的艺术个性、周汝昌答疑红楼梦);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周思源:红楼六家谈系列(亦石亦玉话宝玉、孰优孰劣话黛钗);新解红楼梦系列(是是非非王熙凤);品水浒系列(从生辰纲下落谈《水浒传》);华夏春秋志系列(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传奇太后系列(文明太后);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千古一后;风云南北朝之苻坚

?周文顺:焦裕禄

?朱翔非:中华孝道;汉儒传奇【等待播出】

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

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 ◆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人生只做三件事 曾仕强教授解读人生:人生只做三件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是来贪图享乐的,也不应该只是 有 曾仕强教授认为:人生就是从有口难言到不了了之的一段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要做好,确实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人生的最后结局是什么?中国人的答案,四个字:不了了之。没有人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才走,不论你多么伟大。因为只要

活着,就不断的有问题发生。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但是,不了了之有两种,一种是闭着眼睛不了了之,这种比较可爱,叫做心安理得。一种是张开眼睛不了了之,这种比较可怕,叫做死不瞑目。中国人最怕的,就是死不瞑目。所以人生只有一个目标:简单明了,求得好死。 以 人是自已搞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对我们自己负完全的责任。中国人知道,一切就四个字:自作自受,现在的境遇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不幸也是自己导致的,和别人没多大关系。所以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 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从有口难言走到不了了之的过程。

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完满的,人一生就是要补足自己的缺憾。每个人是有差异的,与生俱来的缺陷各不相同,这辈子就是要弥补这种缺陷。每一个人的功课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和别人比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平等的,职业也是没有贵贱的。我们就是在其中互相弥补,才有了这多彩多姿的世界。 尽 格 除 世 怎么改造自己?我们是通过别人改造自己,因为人类是群居。你根本不了解自己,只有通过别人才了解你,人对人是一面镜子,当你看到别人的时候,要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通过他的反应来了解自己。通过别人的态度,就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当,需不需要修改。看别人的表情,就知道是否应该修正自己的方向。互相尊重,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排行榜

百家讲坛十大名嘴排行榜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纪连海:闯荡江湖的历史老师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 《百家讲坛》 易经与人生 我的名字叫曽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着楼梯走,生怕摔交。我就很紧张,年纪轻轻搞到这地步,怎么办?我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里,把我的情形向我爸爸汇报。我爸爸愣了一下,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和我生病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密切的关系。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所以,我就不学。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那天他给我谈了很久,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我们有一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而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我们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未来、现在,同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他一定要凑成三个。他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改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我听了以后就说,那很好呀,那我就学学吧!

可是我回去后,怎么读都读不懂。拿了十本书,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样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那不是我要的。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读《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回头再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 我就很认真去读《易传》。读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很开心给爸爸讲。我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懂了中国人。爸爸说,你终于看懂中国人了。 凭良心讲,我那时候跟现在年青人一样,是很羡慕做外国人的。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点改变了。我说,我今天才懂,为什么叫“内方外圆”?就是中国人很有原则的,但是你的原则就是不能表现出来,你一表现出来就跟别人起冲突,就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就很差。所以,外面要圆。可是我爸爸给我讲,那你这样不就很圆滑吗?我说,不是。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圆滑的。现在我才知道,是“圆通”,不是圆滑。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圆滑,这个人滑头、奸诈,没有人喜欢。但是你不圆通,你又很吃亏。

百家讲坛2004年节目播出目录详表

百家讲坛2004年节目播出详表 2004年1月1日余秋雨谈散文余秋雨2004年1月2日"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袁济喜2004年1月5日神奇的火山刘嘉麒2004年1月6日大地震张少泉2004年1月7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四十二)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上) 龙应台2004年1月8日暴雨倪允琪2004年1月9日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孙家州2004年1月12日海岸海洋王颖2004年1月13日人类如何断案何家弘2004年1月14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四十三)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下) 龙应台2004年1月15日唐宋词体的演进(上) 王洪2004年1月16日唐宋词体的演进(下) 王洪2004年2月9日吴建民论国际风云吴建民2004年2月11日周汝昌鉴赏唐宋诗(上) 周汝昌2004年2月12日周汝昌鉴赏唐宋诗(下) 周汝昌2004年2月13日白春礼解读纳米白春礼2004年2月14日吴建民看中国外交吴建民2004年2月16日秦大河播报天气秦大河2004年2月17日韩启德回顾医学韩启德2004年2月18日余秋雨解剖文学(上) 余秋雨2004年2月19日余秋雨解剖文学(下) 余秋雨2004年2月20日王蒙断想红楼梦王蒙2004年2月23日陈一坚引航"飞豹" 陈一坚2004年2月24日洪昭光与健康手拉手洪昭光2004年2月25日叶嘉莹从现代观点看旧诗(上) 叶嘉莹2004年2月26日叶嘉莹从现代观点看旧诗(下) 叶嘉莹2004年2月27日欧阳自远畅想月球欧阳自远2004年3月1日猴年话猴(一)百猴趣谈(上) 郭耕2004年3月2日猴年话猴(二)百猴趣谈(下) 郭耕2004年3月3日猴年话猴(三)金丝猴苏彦捷2004年3月4日猴年话猴(四)白头叶猴黄乘明2004年3月5日美丽的猫科动物刘忻晨2004年3月8日女人说话(一)龙应台-文人做官龙应台2004年3月9日女人说话(二)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龙应台2004年3月10日女人说话(三)张抗抗-我作故我在张抗抗2004年3月11日女人说话(四)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张抗抗2004年3月12日女人说话(五)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李玲2004年3月15日女人说话(六)走进深山的格格作家叶广芩2004年3月16日女人说话(七)从四合院到秦岭深山叶广芩2004年3月17日女人说话(八)性学前沿的女行者李银河2004年3月18日女人说话(九)女性主义与性李银河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曾仕强 《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画外音:《易经》是一本人人皆知却又深奥莫测的古老经典,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看懂了《易经》也就看懂了人生,如何才能看懂《易经》呢?曾仕强教授又是怎样开始学习《易经》的呢?敬请关注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在我读系列节目讲《易经》与人生。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经典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化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而《易经》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那么《易经》不是很难看懂?曾仕强教授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易经》的呢?又是怎样通过学习《易经》而逐渐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的呢?敬请关注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在我读系列节目讲《易经》与人生。 我的名字叫做曾仕强,可是我39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个时候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着楼梯走,生怕摔跤。那我就很紧张啊,年纪轻轻搞到这种地步,怎么办?所以我就利用周末的时间我回到家里,我就把我情形向我爸爸汇报,我爸爸愣了一下,他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跟我这种生病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很密切的关系,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用来看风水,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所以我就学。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那天他跟我谈了半天,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我们有一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我们都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同一天有上午,有中午,有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有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它一定凑成三个,它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它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是未来它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改变它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要去掌握的。我听了以后我就说那就很好,那我去读读看,可是我回去怎么读都读不懂,拿了十本书里面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么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的,那不是我要的东西。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我说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读《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你回头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我就很认真去读《易传》,读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就很开心跟我爸爸讲,我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看懂中国人了。 画外音:曾仕强教授在美国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在英国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工作后,他常常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39岁那年,他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身心疲惫,而学习《易经》以后他发现许多困扰他的问题用《易经》中的道理解释就都能够理解了,这是为什么呢? 凭良心,我那个时候跟现在年轻人一样,是很羡慕做外国人的,但是自从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念改变了,我说我今天才懂为什么叫估内方外圆,就是中国人他很有原则,但是你的原则就是不能表现出来,你一表现出来就跟别人起冲突就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就很差。

周易论文

周易论文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接触了周易,只是我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周易,只是把它当做是一本算命的书。在那时候,八卦,我只知道它是用来辟邪的,根本不知道它居然还有那么多学问。 在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候看到有摆书摊,就买了周易,因为我根本不太相信有算命这一回事,那时候只是想把其中的道理学会,想知道为什么周易能够算命,它的原理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是怎么样才能够知道未来。我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开始读我的周易,却怎么也读不懂,大致地浏览一遍,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用来算命的。后来听一些老师说,想读懂周易,要先去读一下易经。于是我又买了一本图解易经,开始尝试去读它。 那本易经,比周易详细多了,它不只讲述了周易的由来、发展,还详细地介绍了占筮的多种方法,也把每一卦中蕴含的道理都讲述出来。所以我慢慢地对它一点一点地了解。 来到大学,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读课外书,所以我开始慢慢地研究易经里每一卦,同时也下载一些视频帮助我理解易经。看了曾仕强百家讲坛的所有最易经的讲解之后,我进一步地了解了周易。才知道它不只是一本占筮的书,它包括象、数、理、占卜四大部分,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占卜只是它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很多人只对它这一部分感兴趣,所以它的范畴在无形中被缩小了。 很多人都对占卜感兴趣,因此就以占卜这一话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人们都说,《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它只用阴爻阳爻两个符号,通过3组不同组合成8卦,8卦再两两相叠,衍变成64卦,揽括了世间万事万物。每一爻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或不同的位置。人们通过占卜得到一个卦,可以大致地预算到自己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能够提前地做好准备,趋吉避凶。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行动之前为自己卜一卦,不管它灵还是不灵。 说到灵与不灵,课堂上老师已经讲过,灵与不灵通过数学统计和概率分析,其实他们各占一半,只是在占卜算卦的时候,人们更愿意把那些占卜灵的拿来与别人分享,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提升占筮的地位,而且有更多人愿意去占卜。其实在占卜过程中,有很多大师总是以天机不可泄露来增加占卜的神秘性,同时说一些双关语,也就是说不管结果怎么样,大师说的那句话永远是对的!!这看似在骗人,其实这就是学周易的妙用,它永远不会跟你说对或者错,它只会告诉你一大堆的道理,让你去判断对错。 这也就是算卦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灵的道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周易能用来算卦?周易学者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在时空交汇的点上,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必然性,正是由于这种必然性,我们可以利用万事万物的联系性来推断出即将发生的事情。同样的两件事,在不同时间去做,却会有两种不同的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笔记

易经的奥秘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 第一集何为易经 《周易》。周:周密,周详,周流不息,往复循环,生生不息之意。 一、作者及年代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汉书·艺文志》。伏羲(上古,约7000年前)、周文王(中古)、孔子(下古或近古),集体创作。 二、地位 1、《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所谓“儒道相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互补充)。 2、《易经》是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 3、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宇宙密码已经解开了,要靠人来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密码把人解开)。 三、作用—三把钥匙 1、伏羲八卦—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2、文王六十四卦—宇宙的64个密码。 3、孔子《十翼》也称《易传》。孔子删《书经》、《诗经》,制定《礼乐》,修了一部很难的书《春秋》,对《周易》肃然起敬。孔子把易经变成一种非常严肃的哲学。 四、起源 1、《易经》的起源—天气预报的符号。“坎”水,“离”火

伏羲八卦,无字天书,伏羲“一画开天”。 2、《易经》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仰视天象,俯察地理。“万物皆备于我”(宇宙所有的东西在人身统统找得到)。伏羲八卦是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的。 五、现代人学习《易经》的意义 1、纠正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如自信。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2、具有神秘性、道德性。神秘性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诠释。 3、广大包容,求同存异,尊重当地文化。 第二集何为阴阳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 一、阴阳相对 有相对才有阴阳。天是阳,地是阴;晴是阳,阴天下雨是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右手是阳,左手是阴(左手习惯,反之则反);奇数是阳,偶数是阴(所以:头是阳,脚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阳代表人生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 二、阴阳共存、阴阳合一:是不可分割的—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幼学琼林》,阴阳亦一亦二,阳在先,阴在后。 芽是阳,叶是阴。摘芽不人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易经的奥秘13_易经与家庭

易经的奥秘13_易经与家庭 篇一: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2019 年02 月03 日星期三09:53 主讲: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特别说明:本人根据有关视频资料整理,尊重原讲,基本无改动,如有个别地方出现文字错误,敬请及时指出,以便修正。感谢您的支持!《易经》它把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其实跟我们中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大概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我们是最重视家庭的,这一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什么改变,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这么悠久,不会中断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牵涉到我们的家庭观念。这是天(符号)这是地,(符号),中国人用天地来代表父母,其他的三个卦,有三个是男的,三个是女的,你看这两个阳一个阴,请问这是男的还是女的,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阳的少就叫阳卦,阴的少就叫阴卦,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下面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八口之家这是最典型的,当然它还必须要跟时间配合,我们现在是因为人太多,所以我们不可能生这么多小孩,我们儿子如果有三个,排行叫做长子、中子、少子或者叫幺儿,女儿也是一样,长女、中女、小女。我先问大家家庭要怎么样,家庭要富有吗,家庭要幸福吗,(都不是)家庭要美满,这个美满,就是我就我这个状况,我有我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个就叫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有我家的经,你家有你家的经,我没有办法学你,你没

有办法学我,不必要学的,比来比去干什么,每一个家最要紧的是家教,是家风,是家传的一些不可改变的原则,为什么我们的华侨,辛辛苦苦到了海外,他到年纪大的时候,他一定想回家,为什么他再穷,他只要回家,他一定把他的东西变卖,带一大堆钱回来跟他的邻里亲戚朋友分享,我想这就是他的家风所造成的,中国人第一个要修身,第二个就要齐家,齐家之后就可以治国吗,有那么简单吗?一个家治好,你就可以治国吗,有这么神通吗?可见我们这个家不是现在这个家,现在这个家你管得再好,让你去当个县长你都当不了了,家是指家族,老实讲一个家族所有事情你都能够摆平,你就有资格去治国。大家尊重我什么,是辈分吗,不是,是声望,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事业是培养你声望的地方。我们建议大家要记住,所有的职场,都是帮助我们修身、立德、养望的(地方),这个望是要用养的,不是说你官大人家就听你的,不一定,不是说你有钱人家就服气,也不一定,中国人只相信那些有声望的人,通俗的话叫做有头有脸的人,这有头有脸不容易,因为什么,你要你的声望够,你的道德人家敬仰你,你讲话人家才会听。一个宗族,就是家庭的扩展,所以中国人很重视同宗,你是宗长,又是族长,这个是很了不起的,而且你这个宗族能够世世代代都把优良的家风传下去,那就表示你能力是足够的,然后你就可以变成一个帮主,然后你可以做一个国家的元首,最后我们要平天下,平天下是不是要统一这个世界,好像不是,中国人不太讲统一世界,我们讲一统天下,这个一统和统一是不一样的,真正能够行得通的,是一统天下,所谓一统

百家讲坛2001目录大全

百家讲坛2001目录大全 2001年07月09日美与物理学杨振宁 2001年07月10日实验物理与物理学前沿丁肇中 2001年07月11日唐宋咏春诗赏析程郁缀 2001年07月12日泰山美学杨辛 2001年07月13日中国南北差异胡兆量 2001年07月16日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旋律杨振宁2001年07月17日科学与艺术的对话李正道 2001年07月18日三曹父子与建安诗风钱志熙 2001年07月19日孝的艰难与动人张祥龙 2001年07月20日古代希腊人的诗性生活-英雄主义朱孝远2001年07月23日人类基因组计划陈竺 2001年07月24日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张辛 2001年07月25日书法与中国哲学(下) 张辛 2001年07月26日不朽的威尔第刘诗嵘 2001年07月27日女性的道德发展肖巍 2001年07月30日数学科学的几种新的发展方向林家翘2001年07月31日儒学与人生钱逊 2001年08月01日现代战争与大众传媒杨民青 2001年08月02日巴洛克音乐朱秋华 2001年08月03日超越简单与还原:复杂性范式的兴起吴彤

2001年08月06日科学的对话布朗夏普 2001年08月07日白血病的基因疗法陈赛娟 2001年08月08日远看梅兰芳徐城北 2001年08月09日作为情感媒体的电影艺术刘一兵 2001年08月10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毛武、王常力 2001年08月13日动物的语言与意识苏彦捷 2001年08月14日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的比较辜正坤2001年08月15日古代文明的演进与儒家思想的根源陈来2001年08月16日现代艺术的开始朱青生 2001年08月17日审美是人生的节日童庆炳 2001年08月27日高考与素质教育孙东东 2001年08月28日古代诗歌创作的奇思葛晓音 2001年08月29日电视艺术美学高鑫 2001年08月30日夏文化与夏王朝邹衡 2001年08月31日漫谈西方近代革命歌曲朱孝远 2001年09月03日纳米科技的现在与未来白春礼 2001年09月04日西方的传统:浪漫主义朱孝远 2001年09月05日中国"入世"的必要准备刘光希 2001年09月06日艺术与科学(一) 李政道、张道一 2001年09月07日现代人整体形象设计徐晶 2001年09月10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周之良 2001年09月11日诗的发现吴思敬

最新曾仕强读后感

【公文写作】 昨天到的书,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完后感觉物超所值。《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持经达变。表面上看这是一本介绍人际关系的书,但实际上应该归纳于哲学这一块。书中的内容大部分与心理学无关,所述内容为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交集部分。其中对于媒体的性质的分析是本身的一大看点。书中的内容对于很多行业都非常适用,如营销、产品推广、编辑等。 曾教授的语言朴实自然,里面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往往在实际中有所忽略,这点体现在第四和第五章中。人性的弱点没有好坏,即使是缺点也是有用的。“纵欲”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适度地“纵欲”是必须的,但重要的是策略。“人要活得逍遥自在,只有承认人性的弱点不好不坏,让它自然地、适度地、合理地展现和被人利用,自己自然而然地因应,做到动静相宜,就用不着念念不忘人性的弱点,一天到晚做这方面的攻防战了。” 曾仕强,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也是我关于易经的启蒙老师。曾经他在百家讲坛上讲解《易经的奥秘》时,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一期节目我都观看,并做了详细的笔记。他用通俗的语言和巧妙的理解方法,不仅帮我揭开了易经的神秘面纱,也将我带入了国学知识的殿堂。所以,他是我最崇拜的学者,也是我最仰慕的老师。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曾仕强详解道德经》。《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曾仕强详解道德经》系列也是分为这两本,对道德经里的每一句话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虽然现如今市面上任何一本道德经都有了注解,可是,不同的人对道德经的理解也不同,导致道德经中很多的话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曾仕强教授对于道德经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更为贴切,生动形象,所以为大家介绍一二,推荐给大家去阅读这两本书。 《道德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不菲的价值,但是,由于不少人的误解,也对其产生了一些偏见:一种说法是提到《道德经》,人们就会联想到道教,涉及宗教的东西,难免会让人觉得神秘,深不可测,甚至是迷信,所以不少人对《道德经》也是敬而远之;另一种说法是浅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德经》中很多的思想都比较消极,例如“无为,不争,清心寡欲”等,在如今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的思想无疑显得迂腐落后,所以他们认为《道德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关于这些问题,我也考虑过,也认为《道德经》的思想消极,不适合蓬勃奋发的年轻人去阅读,倒是适合修身养性的老者去阅读,但是,当我阅读了《曾仕强详解道德经》之后,对道德经有了不同的认识,也知道了自己曾经误解了其中很多的词话。

黄朴民:解读孙子兵法(百家讲坛)

新读《孙子兵法》——央视《百家讲坛》讲座 主讲人简介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孙子兵法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教论》、《孙子评传》等。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在今天,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其蕴涵的哲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本讲中,多年从事古代军事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朴民从《孙子兵法》的体系分析入手,对其思想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认为孙子兵法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它包含了四个层次:第一个是战争观念,第二个层次是战略思想,第三个军事思想的层次,第四个层次是治兵的理论。 讲座现在开始,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孙子兵法》这个名字,它的许多格言,就是军事格言大家都能背、也能随口说出来,什么“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实而击虚”等等等等。最为厉害的是,我们甚至把《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也等同起来,什么一些阴损的招数都好像都出自《孙子兵法》,什么“瞒天过海,借刀杀人”、“三十六计走为上”、“上屋抽梯”、“美人计”等等等等,好像都是从《孙子兵法》那里出来的。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呢?一个说明《孙子兵法》的名头特别大,把什么中国的计谋都往它的名下归。但是我得告诉大家,这个认识是不全面,也是模糊的。《孙子兵法》是讲诡道,“兵者,诡道也”,但是它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假如我们把《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完全等同起来的话,那么就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呢?《孙子兵法》无非是些小人的伎俩,而不是君子的哲学,这实际上表面上是推崇《孙子兵法》,实际上是降低了《孙子兵法》,降低了《孙子兵法》的价值。 那么,《孙子》作为一个兵法,它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那么《孙子兵法》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这个书篇幅不大,只有五千九百多个字,它自己本身有个逻辑体系,它十三篇,多一篇少一篇都是不行的。它是经过严格的一种学术剪裁的一种东西。你看它第一篇是《计篇》,打仗之前要算,那么《计》放在第一篇;第二篇是《作战篇》,这个作战不是现在的作战,而是准备战争,你看算好了他就要准备了。当然准备充分的时候,它要谋,要谋攻,后面你看它《行篇》《势篇》《虚实篇》《军政篇》《九变篇》都是讲一些具体的作战的要领,那么最后面它又是讲地形、行军、火攻等等,一些具体的战术问题,就更细化了。到最后13篇是用间,因为孙子兵法特别重视“知彼知己”,用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开播时间:2001年7月9日 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日 12:45(首播) 主持人:不固定 节目类型:知识讲座 栏目简介: 《百家讲坛》已经成为CCTV-10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许多学术界著名人士由幕后推出,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个别议题亦受到专家及大众质疑。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百家讲坛”是一个开放的大学。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选题范围 1、大学通选课、选修课。 2、大学名校内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 3、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 4、中学文科类课程及第二课堂、兴趣课堂。 5、中国历朝历代大事 6、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5.《百家讲坛》是一种新兴的评书艺术。 内容分析 1、在栏目选题上注重系列化 首先找准接近点,就是说节目的选题要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找出让观众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或从最能吸引并引发其思考的角度,找出最接近的一点,实现其接近性。比如《百家讲坛》中播出了《生活中的数学》等系列节目,把生活中让人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和发明,用数学原理很好地做了解释,找准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找准了接近点。再次体现系

儒学与人生(百家讲坛 钱逊 教授讲)

儒学与人生(百家讲坛钱逊教授讲) 儒学与人生 钱逊(清华大学教授)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儒学与人生。我先简单说一下儒学和人生的关系。过去很多人大概都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学说,是为2000年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一种上层建筑,我今天所讲的《儒学与人生》这个题目,目的就是弄清儒学的真正本质在哪里。实际上儒学是关于人生的学问,是一种讲人的学问,不是讲做人的学问。当然说儒学也是一种政治学,因为儒学讲治国平天下,但是儒家讲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是修身,从天子一直到普遍老百姓的根本都是修身。儒家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念:一个社会的安定,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包括老百姓以及领导人,这是儒家治国的基本,所以为政以德,基础的东西是讲做人,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也就解决好了,国家也就太平了。为什么要提出做人,这里就谈到儒家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我们讲到的基本的一个问题是要懂得人,先要懂得人和禽兽的区别。现在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人和禽兽是一回事,人无非就是要生存,无非就是生存竞争,就是弱肉强食,食色性也等,说起来好象人和禽兽是一回事。听起来很可笑,实际上很多人是这样来看待人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传统儒学就不这样看,而认为人首先要认识人和禽兽的区别。堂堂正正做一个人,要能够摆脱禽兽的境界,要学会修养自己,所以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这是儒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懂得了这点以后再去研究儒学,就可以懂得很多东西。 不仅是儒家提出了这样的思想,而且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讲做人这个观念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民族意识,不一定是学者,不一定是秀才状元,即使是老一辈的普遍老百姓,都教孩子要堂堂正正做人。现在我们青年人好像比较讲究将来要做一个科学家,一个文学家,要拿诺贝尔奖还有当议员。真正的传统首先不是讲这个,首先是你要做人,要做事,先做人,而且这种思想深植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京戏里面讲了多少做人的道理,四大名著里面也讲做人的问题。中国史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仅记事,而且记人,记事一方面讲治乱的经验,还有一个人物的宝殿,大忠大奸在史书上都可以找到,一些小人物当时来讲在道德上很有意义,我们史书上也有,并不一定是英雄人物。这是形成我们文化传统的东西。 第一个谈的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人的价值观是我们考虑人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价值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在古代讲的是追求不朽,不朽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有一种提法叫“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们还有一个讲法叫“虽久不废”,立了德,立了功,立了言之后,能够长久地不被人忘掉,长久地有影响,这才叫不朽。基本上可以说“三不朽”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导思想。人的不朽不是在你自己身上,不是看你自己得到了什么东西,而是要从历史、社会对你的评价中体现你的人生价值。你的

百家讲坛康震

好几年前,就开始喜欢听百家讲坛。 也是好几年前,在上面听到了康震教授的讲课,陆陆续续听了苏轼,李清照,韩愈,柳宗元。特别是苏轼的,听了不下三遍,我本身对苏轼就非常感兴趣,听过康震老师的讲座之后,更是对苏轼喜爱至极,同时也非常喜欢和尊重康震先生。 有人说百家讲坛是个文化消遣的场所,是为了追求收视率,真正的学术大师并不会去那里。我不是很赞同这种观点。诚然,百家讲坛不是一个完美的学术殿堂,毕竟它是一个以文化为主的电视节目,面对的是全国人民,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学术前沿与高深地带,而我们更多的人也是普通的观众,很难理解多么深奥的课题。但这样一个平台的存在很必要,也很合理,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纽带,一个让普通百姓接触到学术的地方,一个教会我们更多知识的课堂。不敢说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至少半坛是好酒。我们不能否认百家讲坛里有大师,有讲的好的,我认为康震先生就是这样的一名讲述者。 先说说康震老师,它是一个看上去很随和的人,形象也不错,一般情况以一身西服出现在银屏,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人,有大家的气质。讲起课来,胸有成竹,逻辑严密,妙语连篇,不时给观众开个小玩笑,很会制造气氛,让人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里给观众以思想上的享受。在我看来,作为一名老师,学术上不说,授课上能达到康震先生的境界,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作为一名人文学者。 再说说苏轼,已经说过,我很喜欢苏轼的诗词,更喜欢苏轼这个人。苏轼,中国文学史上,文化史上甚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文章,诗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天资聪明,而又恃才放旷,经历了官场的浮浮沉沉,特别是“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发生重大转折,苏轼都坚持了过来,进而完成了人格上的极大转变,成为众人推崇的东坡居士,成就了苏轼的人生哲学。我觉得康震先生去讲苏轼,真是上天有意的安排,对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从小到大,我们学过不少苏轼的作品,但在创作之外,我更看重的是苏轼的人格,我把他称为大写的人,一直很向往苏轼的境界,特别是晚年的境界。康老师的一段话我觉得很到位“ 苏轼以他的亲身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的标准。这个理想人格可以用古圣先贤的两句话来表达:一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终苏轼的一生,不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与困难,不论遭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他都始终不曾放弃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都始终坚持匡时淑世的报国之志。无论他的生活境遇多么艰苦,个人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临怎样的威权压迫,他都始终敢于仗义执言、不吐不快,这不是急躁冒进的个人主义,而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可贵人格,这正是苏轼可爱的地方,也是他伟大的地方。在苏轼的身上,有李白旷逸超凡的神仙气,有杜甫执著坚守的忠义气,还有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情怀。可以说,他的思想与人格,既是先贤圣哲传承而来的结晶,又是对所有这一切传统的融汇与开拓。在苏轼之前,思想家与文学家们,都在努力寻找一种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模式。文化繁荣、民生富庶的宋代社会,让这种努力逐渐成为可能。而苏轼,则以他卓越的天才和学识使这种努力最终成为现实。”这样的一段评价,听起来太高了,但我觉得,对苏轼来说,刚刚好。 定风波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首苏轼的《定风波》,安慰了苏轼,也安慰了我自己。

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2010年02月03日星期三 09:53主讲: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 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 特别说明:本人根据有关视频资料整理,尊重原讲,基本无改动,如有个别地方出现文字错误,敬请及时指出,以便修正。感谢您的支持! 《易经》它把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其实跟我们中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大概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我们是最重视家庭的,这一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什么改变,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这么悠久,不会中断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牵涉到我们的家庭观念。这是天(符号),这是地(符号),中国人用天地来代表父母,其他的三个卦,有三个是男的,三个是女的,你看这两个阳一个阴,请问这是男的还是女的,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阳的少就叫阳卦,阴的少就叫阴卦,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下面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八口之家这是最典型的,当然它还必须要跟时间配合,我们现在是因为人太多,所以我们不可能生这么多小孩,我们儿子如果有三个,排行叫做长子、中子、少子或者叫幺儿,女儿也是一样,长女、中女、小女。我先问大家家庭要怎么样,家庭要富有吗,家庭要幸福吗,(都不是)家庭要美满,这个美满,就是我就我这个状况,我有我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个就叫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有我家的经,你家有你家的经,我没有办法学你,你没有办法学我,不必要学的,比来比去干什么,每一个家最要紧的是家教,是家风,是家传的一些不可改变的原则,为什么我们的华侨,辛辛苦苦到了海外,他到年纪大的时候,他一定想回家,为什么他再穷,他只要回家,他一定把他的东西变卖,带一大堆钱回来跟他的邻里亲戚朋友分享,我想这就是他的家风所造成的,中国人第一个要修身,第二个就要齐家,齐家之后就可以治国吗,有那么简单吗?一个家治好,你就可以治国吗,有这么神通吗?可见我们这个家不是现在这个家,现在这个家你管得再好,让你去当个县长你都当不了了,家是指家族,老实讲一个家族所有事情你都能够摆平,你就有资格去治国。大家尊重我什么,是辈分吗,不是,是声望,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事业是培养你声望的地方。我们建议大家要记住,所有的职场,都是帮助我们修身、立德、养望的(地方),这个望是要用养的,不是说你官大人家就听你的,不一定,不是说你有钱人家就服气,也不一定,中国人只相信那些有声望的人,通俗的话叫做有头有脸的人,这有头有脸不容易,因为什么,你要你的声望够,你的道德人家敬仰你,你讲话人家才会听。一个宗族,就是家庭的扩展,所以中国人很重视同宗,你是宗长,又是族长,这个是很了不起的,而且你这个宗族能够世世代代都把优良的家风传下去,那就表示你能力是足够的,然后你就可以变成一个帮主,然后你可以做一个国家的元首,最后我们要平天下,平天下是不是要统一这个世界,好像不是,中国人不太讲统一世界,我们讲一统天下,这个一统和统一是不一样的,真正能够行得通的,是一统天下,所谓一统天下,大家记住《易经》里面的两个卦,一个叫做大有卦,一个叫做同人卦,两个卦合起来叫做大同,世界只能大同无法一同,我们是求同存异,大同下面存在小异,即大同小异,就叫一统天下。我们会变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还是有它不同的家风背景,我们要尊重它,不要勉强人家跟你一样,所以我们教小孩,不要跟附近的人比来比去,因为每一家都不一样,我们看到世界上有四个古老的文化,中国、埃及、罗马、印度,罗马时老早不见的,我倒要问你为什么一个文化会不见,老实讲各位多读一点西方的书,你会发现西方老告诉你这是个不连续的时代,不连续英文叫做discontinued ,它是不连续的,中断的,可是我们中国的历史它是连续的,从来没有不连续过,我们只是起起伏伏,但是它永远是连续的,从来没有中断过,埃及和印度曾经亡国相当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

主讲人简介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孙子兵法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教论》《孙子评传》等。内容简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 在今天,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其蕴涵的哲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讲中,多年从事古代军事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朴民从《孙子兵法》的体系分析入手,对其思想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认为孙子兵法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它包含了四个层次:第一个是战争观念,第二个层次是战略思想,第三个军事思想的层次,第四个层次是治兵的理论。黄朴民教授说,“我觉得《孙子兵法》的意义,不完全在它兵法的本身,它始终在提醒大家,怎么来对待问题,怎么来把握战争的机遇,战争的机遇,怎么来赢得战争的胜利,它是提醒你,它不断在提醒,不断的让人们去思考,不断的让人们去思考,不断的给大家始终留下一种探索的空间” 我“ 认为孙子兵法实际上在十个层面上,对我们今天而且对整个战争形态,它提出了自己一种对立的统一的一种矛盾观,因为解决任何问题,它都在矛盾的互动当中,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当中来运作的,《孙子兵法》关键就围绕着十个问题,十对矛盾在今天都有我们继续思考的价值,和启迪的意义” 。最后,黄朴民教授结合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孙子兵法》热等现象,提出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孙子兵法》,不能盲目和崇拜。 全文讲座现在开始: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孙子兵法》这个名字,它的许多格言,就是军事格言大家都能背、也能随口说出来,什么“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兵伐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 、“避实而击虚”等等等等。最为厉害的是,我们甚至把《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也等同起来,什么一些阴损的招数都好像都出自《孙子兵法》,什么“瞒天过海,借刀杀人”“三十六计走、为上”“上屋抽梯” 、、“美人计”等等,好像都是从《孙子兵法》那里出来的。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呢?一个说明《孙子兵法》的名头特别大,把什么中国的计谋都往它的名下归。但是我得告诉大家,这个认识是不全面,也是模糊的。《孙子兵法》是讲诡道,“兵者,诡道也” ,但是它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假如我们把《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完全等同起来的话,那么就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呢?《孙子兵法》无非是些小人的伎俩,而不是君子的哲学,这实际上表面上是推崇《孙子兵法》,实际上是降低了《孙子兵法》,降低了《孙子兵法》的价值。那么,《孙子》作为一个兵法,它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那么《孙子兵法》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这个书篇幅不大,只有五千九百多个字,它自己本身有个逻辑体系,它十三篇,多一篇少一篇都是不行的。它是经过严格的一种学术剪裁的一种东西。你看它第一篇是《计篇》,打仗之前要算,那么《计》放在第一篇;第二篇是《作战篇》,这个作战不是现在的作战,而是准备战争,你看算好了他就要准备了。当然准备充分的时候,它要谋,要谋攻,后面你看它《行篇》《势篇》《虚实篇》《军政篇》《九变篇》都是讲一些具体的作战的要领,那么最后面它又是讲地形、行军、火攻等等,一些具体的战术问题,就更细化了。到最后13 篇是用间,因为孙子兵法特别重视“知彼知己” ,用间,用间谍么,要了解情报,掌握情报,又围了个圆圈,又转回来了。中国的文化就是个大圆圈,老是在循环,但是每次循环都是否定之否定,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发展和升华,《孙子兵法》本身它是有个内在的逻辑体系。 那么,我们今天按现代军事学的体系来分析的话,《孙子兵法》至少包含四个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