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科学教案(复备)

3.科学教案(复备)

3.科学教案(复备)
3.科学教案(复备)

《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2课时)导学案

第3节 科学观察

第3节科学观察 学校七()班姓名组别 一、课前尝试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__ _ ___。用____ __能将微小的物 体放大,用___ _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 ___ ___和___ ___。 二、新知尝试 1、用心观察 尝试一:观察我们的指纹 (1)看看你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它们的纹路是否相同?。 (2)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2)周围的几个同学合作,用红色印泥将左手大拇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纸上,比较这几个指纹印,它们完全相同吗?。你认为全班同学指纹相同吗?。 (3)利用上述结论,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例说明吗? 思考:单凭感官观察总是可靠吗? 尝试二:(1)观察课本图1-33,两条横着的直线看起来是笔直的吗?。用直尺验证一下你的判断。 (2)观察课本图1-34,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用直尺验证一下你的判断。2、拓展观察力 思考:为什么要借助实验仪器和工具 (1)我们在上面两个观察中,为了确定我们的判断是否准确,使用了什么工具?。 有时,实验仪器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2)你认识课本图1-36和1-37的实验仪器吗?请填写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图1-36 ;作用。 图1-37 ;作用。 这些实验仪器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的范围。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和等方法。 4、观察与实验 尝试三:(1)对A-硫酸铜 B-氢氧化钠 C-氯化铁 D-碳酸钠四种溶液相互滴加,观察现 象并记入表1-5. (2)说出图1-40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仔细观察老师在“鸡蛋放入溶液里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动作,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6中。 三、同步尝试

幼儿园观察法教案科学

幼儿园观察法教案科学 【篇一: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活动】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活动 新民中心幼儿园王雨 2014.9.17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科学领域的教育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科学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教育内容上来分,科学领域不仅仅指科学,而且还包含了数学。其中科学是一种理性 的思维方式,通过科学教育可以使幼儿正确认识周围世界(包括自 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探究心 和求知欲。所以,抓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幼 儿园担任科学教师有一个学期了,我就如何开展好幼儿园的科学活 动谈谈我的想法。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和了解 学生。 ①、钻研教材 幼儿园科学教材较其他阶段科学教材有其独有的特点,它涉及很多 自然科学,内容十分广泛,大部分内容又都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 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 以根据幼儿园教材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环境,通过幼儿身边熟悉的 事物,让幼儿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②、了解学生 有些教师课前没有事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时会 遇到一系列的困扰。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年龄段为3 —6岁的孩子,处于该年龄段的孩子好学、好问。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 施教,让幼儿在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引导下,运用自身的感知器官 主动探索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 二、选择好活动方法 开展科学活动的方法有操作法、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演 法等。其中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是操作法和观察法。①、操作法 皮亚杰曾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材料的操作、摆弄 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在操作中,幼儿感知了事物的特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观察叶 教学内容: 观察叶是科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的一般特征。本节是在学习了“我们知道的植物”和“观察一棵植物”的基础上学习观察植物的叶,涉及课本第7页到第10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对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乡村的孩子对植物有广泛的认识,应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对科学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养成爱观察、会观察、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叶,让学生知道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并鼓励描述其特征。 2引导学生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懂得保护植物。 3能够动手画一片叶和用叶做一副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 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让学生调查校园内的植物。 教师准备:课件、具备有老叶和嫩叶的盆栽。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几片常见而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子,让学生观察后

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树的叶。 2.追问“那你们是怎么样区分的,为什么这么快而又没有错呢?” 结论:因为每种叶都差不多,但和其他树叶长相不同。 3.再次追问“这些叶的长相哪里不同?” 4.提问:“这些叶的长相有相同的地方吗?” 教师提示:学生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会认即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做好准备。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的叶。可先学生让按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描述,让后教师在做介绍。 3.观察之后,回到教室。 4.教师出示一些特别的叶。(1)枫树叶-----像手掌;(2)银杏叶-----像一把扇子;(3)松树叶-----像一根针…… 6.“猜叶子”的游戏。教师学生描述叶,让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例(1)枫树叶-----像手掌;(2)银杏叶-----像一把扇子;(3)松树叶-----像一根针…… 总结,“我们之所以能猜对是什么叶子,是因为他们叶的一些特征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教师先出示一盆载,让学生观察盆栽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思考同是一种植物的叶为什么他们的长相不一样呢? 学生会观察到盆栽叶的颜色不同,教师可顺势对学生进行植物的叶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并教导学生要爱护一草一木,不可践踏小草和采折树枝。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首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后画叶脉,最后

第三节科学观察

南市中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第1课时学历案 主备:马老师审核:胡老师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_ 2015年9月【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课前预学】 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和研究。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 2、观察指纹 (1)看看你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它们的纹路是否相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3)请你周围的人,用红色印泥将左手大拇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纸上,比较这几个指纹印,它们完全相同吗?。你认为我们每个人指纹相同吗?。 (4)利用上述结论,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例说明吗? 3、我们的观察总是可靠吗? (1)观察课本图1-33,两条横着的直线看起来是笔直的吗?。用直尺验证一下你的判断。 (2)观察课本图1-34,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用圆规验证一下你的判断。(3)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并对事物作出判断一定可靠吗? 4、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请举例说明。(书p14) 5、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和等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 下表1-3(p15)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①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②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海王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地球上的年。 6、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教师演示实验p16液体的混合,p17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

1.3科学观察教案04

第三节科学观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实验中规范操作科学仪器,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掌握科学观察的流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观察需要用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并尝试用科学观察的方法全面认识事物。 二、教学过程 一、科学观察 (一)、用心观察 师:今天我准备了很多杯饮料和大家分享。由于数量有限,我想把它们给刚才洗过手的同学。 生踊跃举手 师:大家先别急着尝。我先来示范一下该怎么尝,呆会儿大家就按照我的方法去尝。 演示:将中指沾了一下饮料,然后将食指放入口中,露出微笑。 师:什么味道? 生:酸酸甜甜的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 师:刚才,老师在尝味道的时候是把中指放入,但是放进嘴里的却是食指。 板书:观察。 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观察,特别是用心观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刚才已经尝过它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那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颜色是。。闻起来。。 师:观察不仅仅指用眼去看,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皮肤的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这样才能达到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实际上,很多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 PPT介绍:伦琴射线的发现 (二)、观察需要借助工具 师:那是不是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吗? flash:眼见一定为实吗? 问:图中都是直线吗?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 问:。。。。 师:我们的观察为什么会产生失误? 生:人的感官可观察事物,但具有局限性,有时会使我们产生错觉。 师:我们的眼睛有事不能准确判断事物,那是否能看到所有的事物? 生:不是。细菌 师:太小的生物,比如细菌等微生物,我们看不到,还有哪些?太大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备课人:邱从超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比较、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包括二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

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c)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d)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观察春天的植物》教案1

观察春天的植物 自然观察活动:植物的变化 今天我来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权当是研讨活动。 一、研讨目的 本次研讨活动,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观察? 把孩子的视角引导到对大自然事物的关注上去。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爱上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 2.园子里光秃秃的,有什么变化可观察? 只要去关注变化,必然要有一个过程;既然是过程,必然有一个起点;既然有起点,那么任何时机都可以作为观察的起点——我们让孩子观察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慢慢经历、感受花木从现在光秃秃的样子一直到花红柳绿的变化过程。所以,现在的“光秃秃”,正好是观察活动最好的起点,光秃秃就是这次观察的重点。 3.如何观察“光秃秃”? (1)只要是事物,必有可观察的地方;光秃秃的事物也有可观察的地方;我们就让孩子来观察周围的光秃秃——现在的光秃秃和冬天的光秃秃是不同的——这个光秃秃里有生机——这个光秃秃是会变化的光秃秃。 (2)教师要有目的地锁定几个对象,并对资源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4.锁定的观察对象有哪些?为什么? (1)柳树、桃树、紫薇、贴梗海棠、草地 (2)首先,这几样资源的变化非常明显。虽然变化是连续的,但是又有明显的节点变化。 其次,这些是孩子常见的,而且这些资源相对集中在一起; 5.重点的观察节点有哪些? 柳树——发嫩芽——长花穗儿、开花——飘絮——叶子长大、变成深绿。 桃树——光秃秃——长出瘦弱花苞——花苞一点一点长大——开放——花落——长小桃子——小桃子慢慢长大 紫薇——光秃秃——长叶子——长花苞——花开(花期很长) 贴梗海棠——瘦弱花苞、嫩芽——长大、花开(花期长) 草地——光秃秃——新芽萌芽——变绿 6.观察跨越时间? 柳树——发嫩芽——长花穗儿、开花——飘絮——叶子长大、变成深绿:1—1.5个月。 桃树——光秃秃——长出瘦弱花苞——花苞一点一点长大——开放——花落——长小桃子——小桃子慢慢长大:2个月—3个月 紫薇——光秃秃——长叶子——长花苞——花开(花期很长)—:3—4个月 贴梗海棠——瘦弱花苞、嫩芽——长大、花开(花期长):1个月左右 草地——光秃秃——新芽萌芽——变绿:1个月左右 7.活动重点做好的事情: (1)资源的把握—— ●园子资源的了解:柳树、贴梗海棠、桃树已经长出了芽苞;紫薇是纯粹的光秃秃;草地有几丛根部有了绿意,大部分的草根没有动静。 ●对所涉及资源的信息都进行了收集、了解——网络;侯校长:生物专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科学观察类活动教案

科学观察类活动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本文是精心的科学观察类活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种植物的芽都不一样。 2、学习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观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3、愿意积极寻找资料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分享。 活动重点: 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种植物的芽都不一样。 活动难点: 学习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观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收集关于植物新芽的图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小朋友们,请你们说说春天到了,植物会怎么样呢?你们看过植物的新芽吗?你们看过的植物的新芽是怎么样的? (幼儿回答)

老师:哦,刚刚有些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了他看过的植物新芽,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些嫩嫩的新芽吧! 二、看幼儿用书上的图片,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发现植物的新芽是各种各样的。 1、这里有四张植物的图片,请你们看看这些植物都是什么样的?它们的芽一样吗?都是什么样的呢? 2、老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植物新芽。 老师:这个新芽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这个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并用动作将它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 老师小结:小白菜的新芽像一对小翅膀呢,看起来真可爱。蕨类的新芽是绿色的卷卷的,像个小拳头,真好看。树枝上也冒出了嫩芽哦。还有最特别的红楠的新芽是红色的呢!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其他植物的新芽。 (播放收集的图片) 老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植物的新芽,它们又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豆子发芽的图片 老师小结:绿豆发芽了会长出两片尖尖的小叶子、黄豆和花生发芽了会长出两片心形的叶子。 四、结束活动。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同步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同步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B.现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 2.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 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70 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60 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30 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20 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90 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 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15 次 4.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用手掂球的轻重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手表了解时间 5.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A.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B.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用天平称物体质量D.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6.小明对学校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了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钟,其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B.上午7∶00前蚂蚁不活动 C.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 7.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 8.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9.科学老师在做“乒乓球实验”时,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然后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课前活动: 同学们,我们已经用显微镜观察过一些生物的细胞,我这里有一个生物标本,哪个同学愿意上来,使用老师的这架显微镜来观察一下?请你汇报观察到的标本情况。(叶表皮细胞、血液细胞)你们的桌上也有一片生物标本,请你也来观察一下,能顺利观察到的请坐端正。 使用显微镜比较熟练,相信你们在这节课里会有更多的发现。那么,我们开始上课了,好吗?上课! 一、引入课题(3分)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板书: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这是一杯水,我是从一个小池塘里取来的,你认为这杯水中可能会有生命吗?(根据回答板书:水中的微生物) 2.大家的桌上也有同样的一杯水,用肉眼观察一下,你能不能看到微生物。 3.太小,所以我们的肉眼观察不清楚,今天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你对今天的观察活动有什么样的期待? 二、制作玻片(7分) 1、显微镜有了,水有了,可以观察了吗?哦,要制作成玻片标本,临时自作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称作临时装片。(副板书:装片) 2、这是课本中介绍装片的制作的三幅图,你能看懂吗?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2.老师有一段小朋友制作装片的情境,大家可以看一下。 4.对制作装片还有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制作一片,材料在实验盒里,坐端正表示你已经完成了。 三、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第一次观察)(12分) 1.都完成装片制作了,那我们就要开始观察了,观察要有目的,这是我们的实验记录单,请看观察要求(课件出示,学生朗读) 2、记录单在盒子里,观察到微生物了请举手示意,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微生物种类最多!开始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吧! 3.差不多了吗?要开始交流了。哪一组先来展示你们的发现?还有哪一组想把自己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来,拿上你们的装片和记录单。(板书:草履虫、鼓藻)其他组还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四、讨论微生物的生命特征。(9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 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 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 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 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 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节科学观察讲义 教学目的: 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知识罗列: 一、用心观察,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指纹 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 不同手指的指纹可能不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 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变大。 3.选择个其中的一个手指(如中指),用红色印泥将那个手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白纸上, 并将自己的指纹与同桌的指纹印相比较是否相同? 不同的人的指纹不同。 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二、拓展观察力,我们利用感观观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觉。因此,在实 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观察鸡蛋沉浮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2.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的溶解; 实验现象 1、将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_____深入水底_______ 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鸡蛋会慢慢上浮,最后浮在水面 为什么加入一定量食盐后鸡蛋会上浮?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思考: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新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新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使用工具》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科学活动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图钉铁钉、木螺丝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用小刀或铅笔刀) 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用菜刀) 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用剪刀)…… 象上面所用的小刀或铅笔刀、菜刀、剪刀……这些物品叫做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使用工具(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一)认识工具 1、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工具,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二页的表格内。 2、抽学生汇报工具名称和作用: 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 锤子:可以定钉子、拔钉子等改刀旋转木螺钉 剪刀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子: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 小刀: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生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二)、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一颗铁钉子和一颗木螺钉,你用什么工具可以把铁钉子和木螺钉定人木料中?(学生小组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 2、小结: ①选择锤子把铁钉子定人木料中 ②选择木螺刀把木螺钉璇入木料中 ③也可以用锤子把木螺钉定人木料中,但是没有木螺刀方便。 思考:如果要把上面的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三、完成教材3页三项任务应该选择的工具

科学《观察》教案

《观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观察的各种器官。 2、用工具观察,感受工具观察对感觉器官的延伸作用。 3、综合运用各种器官观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体会观察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观察的各种器官和用工具观察。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各种器官观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体会观察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分好5个小组,每组5-6人,选好组长,位置围成一个“凹”字形。教具:放大镜5个,透明杯5个,小磁石5枚,卡片5张,食盐、白糖、味精、白醋、橙汁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导语 2、展示课题 (是不是很神奇?这只是一个小魔术,而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科学课题中----观察)

二、认识观察的器官 1、声音展示 (是谁呀?)(生:大耳朵图图) 2、自主探究,认出液体,贴上标签 展示5杯不同液体,提出要求,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认出,贴上标签。 注意事项要做提醒。 3、观察的器官 感觉器官图片出示,认识不同感觉器官。 三、工具观察 1、图图有话说 把图图的话给每个小组,并让其看。 2、放大镜看话 让学生仔细阅读要求后,用放大镜观察图图的话,并告诉大家图图对本组说的话。 3、观察的工具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也可以帮助观察? 学生回答 老师呈现所搜集的观察工具,阐述工具的作用。 四、综合运用各种器官观察 1、生活情境导入 图图饿了,要自己做饭,但不认识调味品,请学生帮忙判断。

2、实物呈现,小组探究 老师给每个小组取了一些容器中的调味品,让学生综合运用观察的感觉器官判断。 3、得出结论 小组代表口述填空 五、观察的重要性 1、三位人物:鲁班、袁隆平、法布尔 2、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人物身上观察的精神。 六、总结 1、让学生积极总结此次收获。 2、老师小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 观察云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6 观察云教案教学设计 6.观察云 【教材简析】 《观察云》一课需要到室外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云团清晰的多云天气。 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在观察天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几种云,并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 【学情分析】 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从第1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同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他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 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1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一课小草和大树 第一课时 比较小草和大树 活动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正确地描述几种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征,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4、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正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 5、能尽量在自然状态观察植物的特点。 教学材料 放大镜、剪刀、多媒体资料 教学重难点 从几种草或树的观察中,归纳出它们各自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以前学习过哪些与植物相关的内容。观察多彩的植物世界的多媒体资料。 二、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小草和大树的。 三、让学生到学校植物园去,选择几种小草和大树,观察它们根、茎、叶的特征,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带放大镜和剪刀,既要观察又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 四、汇报交流,并概括出小草和大树各自的特点。要求不宜太高。 五、给出草本、木本植物的科学概念。并用概念来区分更多的植物。(图片提供) 第二课时 给植物分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3、能与其他同学业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4、能归纳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5、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列举多种分类标准,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1、本活动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利用上一活动学到的分类方法,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2、由于没有限定具体的分类标准,提供了自由空间。 3、鼓励将本组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其他组交流。 4、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 5、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6、布置学生收集当地常见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植物博览会做准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使用工具》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科学活动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图钉铁钉、木螺丝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用小刀或铅笔刀) 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用菜刀)

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用剪刀)…… 象上面所用的小刀或铅笔刀、菜刀、剪刀……这些物品叫做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使用工具(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一)认识工具 1、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工具,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二页的表格内。 2、抽学生汇报工具名称和作用: 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 锤子:可以定钉子、拔钉子等改刀旋转木螺钉 剪刀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子: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 小刀: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生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二)、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一颗铁钉子和一颗木螺钉,你用什么工具可以把铁钉子和木螺钉定人木料中?(学生小组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 2、小结: ①选择锤子把铁钉子定人木料中 ②选择木螺刀把木螺钉璇入木料中 ③也可以用锤子把木螺钉定人木料中,但是没有木螺刀方便。 思考:如果要把上面的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工

大班科学观察类教案

大班科学观察类教案

大班科学观察类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精选汇编) 设计思路: 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已具备了某些物体(如石头、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经验,所以如果活动设计仅仅停留在让幼儿了解,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幼儿的探索兴趣不易深入。而让幼儿带着任务探索,如怎样使浮的东西沉下去,使沉的东西浮上来,可以提高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逐渐减少,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活动设计既要为幼儿提供边操作边思考的机会,又要注重培养思考的有意性,培养幼儿先预测(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让幼儿多讲述、讨论,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知识: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结果,表示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1)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实验。 (2)能与同伴沟通、交流与合作来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情感:

(1)乐意参加探索沉与浮的小实验。 (2)初步形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结果,表示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活动难点: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脸盆,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条。 2、每组装满水和空矿泉水瓶各一个、橡皮泥、石头、雪花片、树叶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只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呀?幼:是钥匙、小木块、玻璃球? 二、实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雪花片请幼儿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教师指导:你们猜雪花片放在水里会怎样?你们每人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上。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来的,那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你认为是沉下去,那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