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世纪_诗经_周颂_研究综述

20世纪_诗经_周颂_研究综述

20世纪_诗经_周颂_研究综述
20世纪_诗经_周颂_研究综述

2004年第6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 16,2004 第23卷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G eneral N o 192

(总92期)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 ol 123

收稿日期:2004-10-07

作者简介:胡宏哲(1980—

),女,河南鹤壁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02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

世纪《诗经?周颂》研究综述

胡宏哲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因学术界长期以来对《周颂》的价值未能作出全面的评价,导致《周颂》研究的相对冷清。20世纪学界主要从传统礼乐文化、宗教思想、文化史、历史学等方面对《周颂》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20世纪;周颂;礼乐文化;宗教思想;文化史;大武乐章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4)06-0051-03

《诗经?周颂》三十一篇,大多是以祭祀、祈福和歌颂祖先功德为内容的诗歌,用于祭祀和朝会宴飨等场合,在近代往往被称为“庙堂文学”。正因为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周颂》在文化史、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进而造成了《周颂》研究相对滞后。20世纪专力研究《周颂》的论著寥若晨星,仅有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周颂》中的若干问题。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上个世纪专力研究和涉及《周颂》研究的论文(包括论著中的有关篇章)计一百二十六篇。这些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颂》文本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程度不同的研究成果。一、《周颂》的传统礼乐文化研究诗是礼的组成部分,是礼的具体实践的反映。故此,从传统礼乐文化的角度进行《周颂》研究成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笔者所见的这些论文中,一部分学者的研究并未触及到礼乐文化的本质特征,使得其研究流于浅表。但也有一部分学者的研究颇见功力,取得了一些相当具有启发性的学术成果。这些文章大抵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周颂》文本进行史料性分析从而探究古代礼乐制度之真相,此类文章有:黎子耀的《〈诗经?清庙之什〉中所见西周礼制考》(《西周史研究》1984年第8期)、陈建国的《〈诗经〉农事诗中的祭礼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专辑)、周蒙的《从〈诗

经〉看古代祭礼中“尸”之角色》(2000年7月《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此类文章多结合《礼记》、《国语》、《周礼》等典籍对《周颂》文本进行研

究,通过对诗旨的认定和其中重点词语词义的反复考证确定等来还原《周颂》中所保存的古礼的真实面貌。另一类文章则将诗与礼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或仅研究二者的关系,如刘操南的《〈仪礼〉与诗辨析》

(《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王洲明的《论〈诗〉

与礼的关系》(《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等;或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视角来解决《周颂》研究中某一特定的问题,如姚小鸥《〈周颂?载芟〉

与周代礼乐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一文,即是结合周代礼乐制度对《周颂?载芟》进行深

入的研究,完成了对若干关键词语的训释。比如作者认为诗篇中的“媚”是一个表述先秦“和合”哲学思想的重要词语,而诸如此类的关键词语对其他先秦典籍的解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文章在深入研究诗篇的基础上对周代的礼乐制度中的礼俗关系亦有所阐述。美国学者夏含夷的《从西周礼

制改革看〈诗经?周颂〉的演变》(《

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则着重考察了《周颂》中有关礼仪的

诗篇,对创作于西周早期的仪式乐章和创作于西周中期的仪式乐章分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体现了

礼仪上的很大差别。西周早期进行的是一种集体参

与的仪式,创作于此时的诗篇是被集体唱颂的祷告诗;而西周中期则祭师与观众分离,诗也就成为专职祭师在观众群体前演唱的作品。作者认为从《周颂》这两种诗歌中体现出了诗歌表现形式和礼仪表演这

?

15?

种从集体参与到祭师与观众分离的平行演进,而这种分离则成为中国诗歌从“颂”的领域发展到真正的文学创作的领域的起点。

二、

《周颂》的宗教思想研究

由于《周颂》的多数篇章创作于西周早期,其余部分至迟也完成于西周中期,而且作为统治者的祭祀用歌,它所体现出的思想使得它在研究周人思想传统的形成方面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文献。因此,《周颂》宗教思想的研究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或通过对《周颂》的材料分析研究来关注周人宗教思想中特定的某一观念,如褚斌杰、章必功的《〈诗经〉中的周代天命观及其发展变化》(《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6期),郭杰的《从〈诗经〉看周代天命观念之兴衰》(《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陈志信、靳无为的《〈诗经〉中天(帝)的探讨》(《台州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等;或是通过对《周颂》及《诗经》中其他篇章的研读,从整体上把握周人的宗教意识,如孙克强、耿纪平的《〈诗经〉与商周宗教思想、审美观念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周小兵、王志忠的《〈诗经〉宗教现象原论》(《湘潭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等文章即属此列。

三、

《周颂》的文化史研究

关于《周颂》的文化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借助《周颂》及其他文献中所提供的材料来关注文化发展史某一阶段中的若干问题,例如陈洪波的《从〈诗经?周颂〉到汉代祭祀诗看秦汉之际的文化嬗变》(《培训与研究》1997年第4期),即是通过对《周颂》与汉代祭祀诗中所体现出的祭祀对象、祭祀心态的改变,宗教关怀的变化来考察秦汉之际的文化嬗变,指出这两个历史阶段中社会意识形态诸方面的不同和发展。第二,通过对《周颂》与《楚辞》中的祭歌的比较来考察南北文化差异这一特定课题。李家欣的《从〈诗经〉、

〈楚辞〉祭祀诗看北南方文化的差异》(《江汉论坛》1994年第7期)、杨晓华的《〈周颂〉与〈九歌〉产生的文化背景比较》(《社会科学探索》1998年第5期)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们把祭祀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的窗口,透过这一窗口来关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北南方文化的显著差异及对后世的不同影响。第三,专力探讨《周颂》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如蔡守湘、朱炳祥的《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论〈周颂〉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四、关于《大武》的专题研究

《大武》是《周颂》中作于周初武王、成王时期的

一组诗,又称《大武乐章》。作为《诗经》中创作最早的诗篇,《大武》对于研究《周颂》乃至整个《诗经》的断代编年、成书过程和思想内容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近代对于《大武》的研究,由王国维的《周〈大武乐章〉考》肇端。王氏之后,论者渐多。其中,高亨、孙作云、张西堂等的论说影响较大。诸家之说各有不同,仁智互见。现谨将各家所定《大武》篇名及次序录列于下:

王国维:《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赉》《般》

高 亨:《我将》《武》《赉》《般》《酌》《桓》

孙作云:《酌》《武》《般》《赉》(缺一)《桓》

张西堂:《时迈》《武》《赉》《般》《酌》《桓》

杨向奎:《武》《时迈》《赉》《酌》《般》《桓》以上诸家所定的《大武》篇目次第各有不同,在具体问题的论述辨析方面也都各有所长。王国维在《周〈大武乐章〉考》(《观堂集林》第一册卷二,中华书局,1959年第6期)一文中,基于对《礼记?乐记》的理解提出《武》之乐凡六成,其诗篇数亦相应为六篇。王氏这个以乐舞之“成”释诗之篇数的观点,被普遍接受。高亨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所作《周颂考释》(《中华文史论丛》第4、5、6辑)一文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武》的性质、用途、舞六成和与之相应的诗篇。他依据“古人引诗必依其序”证《左传?宣公十二年》所引《大武》之诗文字有误;并对诗的内容进行阐述分析,进而力辟王国维所论《大武》首篇为《昊天有成命》之非。采取了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所提的《我将》为《大武》首篇之说。又通过对《桓》、

《赉》和《般》三首诗歌在《周颂》中的位置、诗意和其命名的特点的考察,断定了此三篇作品为《大武》之诗。同时,他还分析了《礼记?乐记》所记《大武》舞六成分别象征的历史事件和主题并据以排列出六篇诗歌的顺序。在众说之中,以高亨先生之说为优,今之学者亦多采纳此说。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关于《大武》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在各自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武》所含诗篇之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异于王国维“以乐舞之成释诗之篇数”的说法,如姚小鸥、李山、申少峰等。其中姚小鸥在其《〈周颂?大武乐章〉与西周礼乐制度的奠基》(《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一文中对“成”作为音乐术语的解释十分精彩和到位。姚小鸥认为“成”指“某一完整的乐的组合的演出完成。将该组乐演出一遍,称为一成,数遍即称数成”。并基于此否定了历来以“大武六成”为理由所断定的

?

2

5

?

《大武》含《周颂》六篇的说法。重新认定了《大武乐章》的篇目。认为《大武》应该包含《时迈》《我将》《赉》《酌》《般》《桓》《武》七篇。

五、

《周颂》的历史学研究

因为《周颂》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长期以来,《周颂》的文学性、思想性被研究者所忽视。很多学者把《周颂》作为研究周初历史的史料,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进行《周颂》研究。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之内,《周颂》的历史学研究相对于其其他方面的研究来说是相当繁盛的。在这个方面取得成果最显著的是郭沫若。郭沫若在其《由周代农业诗论到周代社会》中通过对《周颂》中《臣工》《噫嘻》《丰年》等农业诗的分析考证,进而判定周代社会的性质。此文发表以后,影响颇大,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并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一个学术研究讨论的热点。讨论是围绕《周颂?噫嘻》和《周颂?臣工》这两篇农事诗展开的。主要论文有如下诸篇:郭沫若的《由周代农业诗论到周代社会》(《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出版),憩之的《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光明日报》1956年7月22日),郭沫若的《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光明日报》1956年8月12日),胡毓寰的《关于诗经噫嘻篇“昭假”一词意义的问题》(《光明日报》1956年9月23日),江逢僧的《关于周颂噫嘻篇解释的我见》(《人文科学杂志》1957年第1期),胡毓寰的《从诗经噫嘻篇的一些词义说到西周社会性质》(《学术月刊》1957年第10期),憩之的《〈周颂?臣工〉篇发微》(《文学遗产增刊》第4辑1957年3月),孙作云的《读噫嘻》(附论《臣工》)(《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4月出版)。

讨论中大家的焦点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诗中的成王是生号还是谥号。这一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着《噫嘻》创作年代的确定。(二)昭假的词义。昭假一词究竟是名词还是动词?如果是动词,那么诗作中究竟是谁昭假谁?准确理解昭假一词的意思,是阐释《噫嘻》全篇意义的先决问题。(三)诗作中的三个“尔”究竟意指何人,“尔私”又意指何物?

(四)“十千维耦”的解释。学者们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并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郭沫若、孙作云认为从诗中所见社会现实可知,西周初年已进入封建社会;而胡毓寰、憩之则认为诗作描写的情状是符合奴隶社会的生产劳作的情景的,从而认定西周初年应仍属于奴隶社会阶段。

这次学术讨论可以说是《周颂》历史学研究的一次高潮,之后仍有零星文章论及此类问题,但大多是这次讨论的余绪,未见新意,影响不大。

六、

《周颂》研究的其他方面

除以上所列各方面的《周颂》研究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在其他方面对《周颂》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惜乎均过于零落,未成规模。如陈德宏的《试说〈周颂?清庙〉的押韵》(《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3期)、李维琦的《雅颂中的语法歧义》(《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4期)即是《周颂》小学研究的成果;赵沛霖的《〈诗经〉祭祀诗与〈九歌〉》(《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则是从祭祀诗这一特定的文体来研究《周颂》中的部分作品的;一些论文则关注颂诗的评价问题,例如王潜生的《再论周初颂诗的评价问题》(《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6期)、成顼的《〈诗经〉颂诗再评价》(《武汉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等;另有部分专解《周颂》中某一首诗歌的论文,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虽然《周颂》研究在《诗经》研究中相对滞后,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仍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新世纪中,《周颂》研究的面貌必有所改观。

(责任编辑 周军伟)

(责任校对 李宗林)

Overvie w on ZhouSong R esearch in the20th Century

HU H ong-zhe

(College o f Literature,Henan Univer sity,Kaifeng475001,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ZhouSong is com paratively less developed,because the w orth of ZhouSong was not evaluated correctly and com prehensively by academic circles for long time.In the20th century,ZhouSong was researched at the as2 pects of culture,religious thought and history,and gain s ome achievements.

K ey w ords:20th century;ZhouSong;culture of cerem ony;religious thought;history of culture;DaWu m ovement

?

3

5

?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1诗经的概述

《诗经》的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二)《诗经》的形成 《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二、《诗经》的来源 1.采诗说 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 何休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 《诗经》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诗;而它包括的地域又很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像《诗经》这样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的出现恐怕是不可能的。 《诗经》这部书,我们认为当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但这只是“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歌如此,如

《国语》所谓“瞽献曲”之类。 2.献诗说 至于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矇诵。”襄公十四年《左传》师旷语略同。)统治阶级采集诗歌的目的,除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3.删诗说 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 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史记·孔子世家》) 弦歌诗章可能是事实,删诗的话是不可信的。 《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不会在孔子出生以后。孔子不止一次说过“诗三百”的话,可见他看到的是和现存《诗经》篇目大体相同的本子。 更重要的反证是公元前五四四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鲁国乐工为他所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其时孔子刚刚八岁,显然是不可能删订《诗经》的。 三、《诗经》的结集 整理编定《诗经》的人和具体情形,我们今天已无从得知。可能周王朝的乐官在《诗经》的编集和成书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大约公卿列士所献之诗,以及采集来的民间之诗,最后都集中到王朝乐官手中,乐官掌管的诗一定很多,整理编选其中的一部分为演唱和教诗的底本,是完全可能的。 四、《诗经》的分类 风、雅、颂的划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左·成公九年》范文子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正好说明了风的含义。它们产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江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黄河流域。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分析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分析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诗经》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的作者在学习中对诗、骚作了一些研究,现就二者之间的表现手法、主题、审美等作粗浅的比较。 一、《诗经》、楚辞比较综述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诗歌共三百零五首。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学者们把它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为《诗经》。《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这些优秀的篇章,确立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坚实基础,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汉魏乐府到近代民歌、民谣的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同时,《诗经》对历代文人的创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启发诗人与作家以文学为手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抵制脱离社会内容、单纯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倾向,推动了诗坛的健康发展。《诗经》在艺术表现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也很大。它树立了一种朴素而优美的风格,不事雕琢,而是选择准确、生动的语言刻画各种事物,尤其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寄托复杂的感情的比兴手法,向来被后代诗人所称道、继承和发扬,在我国诗歌创作中形成了一个传统。 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其次,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摇篮。当然,楚辞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就诗歌而言,代表着中原诗歌最高成就的《诗经》不仅是北方各诸侯国家从事外交活动的辞令规范,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典章和教材,也深受江淮流域诸国的重视和喜爱。战国时,能够赋诗言志的楚国政客文人很多,屈原作为楚国的一个高层知识分子,对《诗经》无疑是相当精熟的,因此,他的许多作品如《天问》、《橘颂》等在形式体制上深受《诗经》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 )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 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 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艾略特、I. A.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 40 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 年代末延续到5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 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

诗经自制经典诗经字帖

诗经.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邶风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卫风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氓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诗经定义概念及所含内容

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复习题 2009年《大学语文》 一、填空题: 1、《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三部分。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和,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等。 3、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其代表作品是、和。 4、《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被鲁迅称之为“,。” 5、词在其产生的唐代一般被称为和。 6、唐诗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 7、宋词的两大流派是和。 8、欧阳修是的领袖,他继韩、柳之后,继续致力于散文的革新和创作。如著名的和等,文词练达,韵致无穷,是散文中的佳篇。 9、“元曲四大家”指、、、。 10、鲁迅的散文代表作品有等,鲁迅的杂文代表作品有等。 11、20年代小说有三大潮流。一是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代表作家;二是以创作社为主的一派,代表作家;三是,代表作家。 12、杂剧作家中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13、,隔叶黄鹂空好音。 14、《李将军列传》一诗出自一书。 15、《西厢记》的作者是。 二、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

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关于《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a4787554.html, 关于《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文献综述 作者:嘎松曲珍 来源:《商情》2014年第48期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琳琅满目,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着笔最甚。《诗经》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诗经》中女性的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 一、研究背景 据统计,《诗经》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是个大概有100首,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其中与婚恋、爱情有关的诗里面女性形象是最多的。我们可以说《诗经》是我国最早对女性关注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既有哀婉悲戚的女性形象、有大胆热情的女性形象、也有彷徨犹豫的女性形象、更有情深似海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活泼顽皮,有的温柔娴静,有的执着勇敢,有的却痴情懦弱。《诗经》的作者们成功的塑造了丰富、鲜活的众多女性形象。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诗经》中女性的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女性形象 (1)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整体分析。在《论<诗经>的女性形象》一文中,李娟主要将女性大致分为爱情中的女性、婚姻中的女性两种,然后再将这两种细化研究。在《谈<诗经>中妇女形象的丰富多样性》一文中,周崇启将妇女分为贤妻良母的思妇形象、黑白相糅的弃妇形象、拥有男子一样心胸却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陶琳在《<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认为,《诗经》中女性具备热爱生命、珍惜青春,对婚姻、爱情积极进取,敢爱敢恨的个性人格和鲜明感情;她们身上有深明大义、心灵手巧的道德品格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彭燕在《<诗经>女性研究》中首先将女性分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女性、宗教祭祀中的女性、婚恋中的女性;然后探讨了女性社会角色及意义。郝雪霞在《<诗经>中女性形象分析》中将女性分为天真烂漫、大胆坦率的少女和矜持深沉、羞怯痴情的恋女等未婚女子;还有怨妇、弃妇、思妇、贤妇、劳妇、淫妇、哲妇等已婚女子。 (2)对《诗经》某一类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其中,集中讨论了婚恋诗及“国风”中的女性形象。关于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郑群在《<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一文中指出女性形象的异化体现在:变“恋女”为“淫女”,对女性形象进行封建道学气的诋毁;由“女”到“臣”,对女性形象的随意性比附。石俊霞《谈<诗

诗经《周颂·载见》译文及鉴赏答案

诗经《周颂·载见》译文及鉴赏答案 《周颂·载见》 先秦:佚名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 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周颂·载见》译文 诸侯初次朝周王,求赐王朝新典章。蛟龙旗帜随风扬,车上和铃响叮当。马辔铜饰光灿灿,美丽饰物闪光芒。相率拜祭先王灵,孝 敬祭品请神享。祈求神明赐长寿,保佑日子用安康,赐予幸福无穷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你事业永辉煌。 《周颂·载见》注释 载(zài):始。 辟王:君王。指周成王。 曰:同“聿”,发语词。厥:其。章:典章法度。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郑笺》:“此诗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曰求其章者,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 龙旂(qí):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阳阳:鲜明。一说即“扬扬”,旗飘动飞扬之貌。 和:挂在车轼(扶手横木)前的铃。铃:挂在旂上的铃,一说挂在车衡上的铃。央央:铃声和谐。 鞗(tiáo)革:马缰头的铜饰。有鸧(qiāng):鸧鸧,铜饰美盛貌。一说铜饰相击之声。 休:美。有:同“又”。烈光:光亮。

率:带领。昭考:皇考。此处指周武王。 孝、享:都是献祭的意思。 介(gài):通“匄(gài)”。求。 永言:即“永焉”,长久貌。言,语助词。 思:发语词。皇:大。祜(hù):福。 烈文:辉煌而有文德。烈,有武功。辟公:指诸侯公卿。 绥:安抚。一说赐也。 俾(bǐ):使。缉熙:光明,显耀。纯嘏(gǔ):大福,美福。 《周颂·载见》鉴赏 按周时庙制,太祖居中,左昭右穆,文王为穆,则武王为昭,故称昭考。因此,“载见辟王”的辟王便是成王。“载”训始,助祭 诸侯的朝见则在成王即位之时。成王是由周公辅佐即位的,只是名 义或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则掌握在摄政的周公之手,诸侯助祭的隆 重仪式当亦是周公一手策划安排,其用意自然是让成王牢记先王遗训,继承并光大先王遗业。周公极尽摄政之职,时时注意对成王的 规劝乃至管教,《尚书》中的一篇《无逸》便是明证。诸侯“曰求 厥章”,恐怕年幼的成王也无法应付,只能由周公作出权威性的答复。旧说《周礼》为周公所作,法度典章他当了然于胸。如此看来,《周颂·载见》的祭祀对象与《周颂·雝》不同,祭祀时的背景也 大不一样。《诗经传说汇纂》所说“一以显耆定之大烈弥光,一以 彰万国之欢心如一”的祭祀目的,便道出了成王新即位的时局特点 与急务。 和《周颂·雝》所描写的“肃肃”“穆穆”的神态不同,《周颂·载见》重点在于描写助祭诸侯来朝的队伍,朱熹评之曰“赋”也。诗中“龙旂阳阳”四句,确实具有赋的铺叙特点:鲜明的旗帜 飘扬,铃声连续不断响成一片,马匹也装饰得金碧辉煌,热烈隆重 的气氛,浩大磅礴的气势,有声有色;八方汇集,分明是对周王室权 威的臣服与敬意。周颂中的许多祭祀诗,是只求道出目的,不惜屡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007年的明史研究,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催动下,一时竟成“显学”。明史研究者在各个具体领域内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论文约989篇。以下仅就笔者阅读所及,分而述之。不周之处,敬请同行谅解。 一、著 作 政治史方面,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社科文献出版社)考察了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群臣的遭遇,进而检讨了大礼议之后的人事巨变对明代中后期政治伦理转向的影响。军事史方面,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逐一考察了明代军户的来源、形成、饷粮、组织管理、职业选择、后勤保障等问题。法制史方面,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刑责、裁量等问题作了阐述。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商会产生以前及之后的商事纠纷、商业诉讼以及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诉讼、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及诉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社会史方面,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在概述明代以前及明代的荒政文献之余,对明代的救荒思想、备荒及救荒制度进行了探讨。另外,社会史方面的著作还有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中华书局)、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思想文化史方面著作较多,有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邱春林《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重庆大学出版社)、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龚笃清《明代科举图鉴》(岳麓书社)等。民族关系方面,有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诸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宗教史方面,有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关系方面,有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景莲《明清澳门涉外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地理方面,有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人物研究方面,有吴建华《明代经世儒臣丘》(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料整理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明清档案卷(明2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诗经国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诗经国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诗经国风》概述?作者小传:《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 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目录1 概述2 地区年代3 主要内容4 徭役诗5 婚姻爱情6 艺术特色7地位影响《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概述国风的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160 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

分是东周作品。 静女《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 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 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 《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 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 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诗经国风》-地区年代《诗经国风》分布的地区,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以陕地(今河南陕县)为分界线,其东

关于诗经中谏讽诗的综述

关于诗经中谏讽诗的综述* 09财经新闻0901******** 徐欣 摘要:在这个社会上,人们愈发重视人际之间的关系,当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融洽的时候,特别是当人们意见不合时,如何使别人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的意见,委婉的指出对方不足的地方,这就是一门深刻而重要的学问了。此文将从古代人理性的思维出发,探索诗经源头,以研究诗经中的讽刺诗为手段,综合前人对讽刺诗的看法与见解,来总结出深奥的待人处事的经验。 关键词:讽刺诗经为人处世 在当今社会上,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以让人处之泰然,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让你飞黄腾达。人际关系,更主要的体现在你对一些矛盾,冲突的处理上。如何是你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委婉的劝谏别人,而让其欣然接受。正如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于是,笔者希望从对古人最为现实主义的诗经源头出发来谈论下当代人的说话方式与人际文化。 首先,是谏讽诗的产生背景。谏讽诗大多与当时的政治相关,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这段时间,正是处于分崩离析,政治动荡的时候。当时士大夫贵族以诗言政,通过更好的讽谏方式来向君王表达自己的建议。 在刘毓庆和杨文娟主编的《诗经讲读》里,作者认为谏讽诗树立了诗预时政的诗歌典范,还将其归结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之一,有的是从肯定的角度正面参与的,有些事以否定的态度干预政治的,这部分诗为“谏讽诗”,其占到《雅》诗的三分之一,其对象王公庶人皆有之,诗歌形式各样,有冷嘲热讽,直刺无隐,而其目的不在单纯发泄,而是望其一反于正,《诗经》这种政治情怀与干预时政的创造倾向,为中国是个树立了以天下创生为怀的典范,而形成了中国诗歌思想的主流。 而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教育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对诗经作用的一个综述,孔子把诗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诗里面的内容已经全然可以形成一个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修养了。 自然,也有刘冬颖在《诗经变风变雅考论》中提出学《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引类比喻,通过交流切磋而产生的凝聚力,也会形成委婉的谏讽,《诗》的文学性是从属的从属于礼和政治。《毛诗序》正是从这一理论生发,强调诗的社会作用,以诗达成“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感化谏讽功能,由此形成“美刺说”,还强调《诗》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它还有要求谏讽要“主文而谲谏,发乎情,止乎礼义。” 在洪湛侯的《诗经学史》中也有提到,谏讽诗的产生,与政治有密切关系。《汉书·礼

出自诗经辞楚的好名字大全

诗经取名注意事项 易写易读。 即使从诗词中选,也不要挑那种生僻的字词。生僻字不好记,别人不认识,或者字典、电脑里都没有,以后就很麻烦。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率,都希望给宝宝取一个独特的名字,但是这“独特”也被特意地演化为“繁复”,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你的名字,难免会引起一些笑话。这样的结果是不仅给别人带来麻烦,还给孩子增添了一份苦恼。其实,用最简单的字组合成最有意义的名字,才是最难的,用些生僻字不算本事,象毛泽东、刘少奇这样的名字都是很常见的字组成的。 读音洪亮。 有些名字很好看,但读起来是在拗口,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唤的,所以尽量别挑变扭的词。还要注意方言中的读法。 新颖别致。 本来不想提这个的,因为用诗词取名已经很新颖别致了,但以前看到有人居然推荐明月这个名字,容许小编小小的汗颜一下吧…… 出自诗经楚辞好名字大全: 子奕-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经·巧言》 一诺-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上湖南崔中丞》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 子佩-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诗经) 子慕-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楚辞》 一川-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志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两句诗词首字组合而成。)

子荣-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全唐诗·韦道安》 子文-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婉清-水木清华,清扬婉兮。《诗经》 云泥-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上湖南崔中丞》 竹猗-占彼淇澳,绿竹猗猗。《诗经》 兰泽-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 玉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清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海若-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全唐诗·赠僧行融》 梦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晴川-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烟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凌波-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青玉案》 月桥-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青玉案》 凤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淇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卫风》 正则-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 灵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 辞》 丹青-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溢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安排 (2009—2010) 课程名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课型: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 课时:2学时×18(周)= 36学时 教学对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及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其他学生 主要教材: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2004) by Raman Selden 任课教师:肖庆华 教学目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是西方百年社会嬗变的一种反映。研究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的概貌和基本知 识,而且可以提高理论修养,扩充知识,开阔视野。(文论涉及哲学, 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文学史和历史等多种 人文社会学科,学了文论,可以熟悉多学科的知识。)此外,还可以 帮助研究生掌握审美标准,提高审美力,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和 评论。 教学要求:1.熟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同时注意学科领域的广泛阅读并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为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打 好理论基础。 2.学生须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至少3-4次小组讨论并作主题发言。 3.学生须阅读有关书目不少于5本,并撰写学期学习综合报告(期末作为课程论文交)。 教学计划:总教学次数18次 1.学生主题讨论报告2次; 2.学生汇报学习及读书体会1次。

3.自主学习1次(第18周) 考核办法:1.学生平时参加课堂学习,占20%。 2.学习过程中撰写2篇论文,占45%。 3.课程论文(3000-5000字),占35%。 4.无笔试。 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节次主要内容主讲人 第1周1--2 An Introduction Xiao Qinghua 第2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3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4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5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6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7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8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I Xiao Qinghua 第9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0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1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2周1—2 New Historcism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3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4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5周1—2 Cultural studies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6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7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8周1—2 Self-access learning Students Preparing Term Paper References Suggested 英文部分: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5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 Theor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1.

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明清史2017.10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代的中国已处于传统社会的后期,新旧杂陈, 同期的欧洲正快速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明代史 的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各个领域,又直接受不同研 究者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粗略统计,本年 度明史研究的专著约50余种,论文超过500篇。总 体而论,明史研究者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求创 新寻融通,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所坚守,成果丰 硕。为评述的方便,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点,对论著略加分类。限于学识和篇幅,难免遗珠弃 璧,请同仁批评。 一、热点:“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1.“一带一 路”成为研究新热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 时间,研究热潮已席卷全国,各类研讨会密集举办, 一些期刊还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新疆师范大学学 报》设有“丝绸学研究·丝路文化”专题,其中万明 《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第5期)认为,明初从 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西洋形成 的国际秩序,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建立 了新的国际秩序。《暨南学报》第4期设“国际政治与 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专题,其中万明《乡国之 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认为,洪武朝 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国际移民类型。刘迎胜《丝绸之 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第2期)分析了15世纪欧洲崛起时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的教训。晁中辰《明永乐帝为柯 枝封山考——以〈明史·柯枝传〉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明朝永乐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 狭义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陈支平《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历史教学》第2期下半月刊)从闽西客家人的基本生态入手,认为从商习俗扩大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涂丹与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古代文明》第4期)、汤开建《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中国农史》第5期)、陈春晓《宋元明时期波斯绿松石入华考》(《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等研究了丝路经济带上的香药、茶叶、植物、绿松石等物资往来。赵世瑜、杜洪涛《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东江贸易实际是16—17世纪东亚贸易,乃至全球贸易史的重要组成。张海英《14—18世纪中朝民间贸易与商人》(《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民间商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朝两国的政策许可,往来开展商贸活动。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关系史。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根本的古代东西交通的各条通道”(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近年,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南海争端,明史研究中的郑和下西洋、东亚局势、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东来等成为热点。 刘晓东、年旭《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第1期)认为,明初对日交涉围绕“禁倭”与 2016年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彭勇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7.4.13~20 【动态与综述】 · ·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