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仿像与广告文化

仿像与广告文化

仿像与广告文化
仿像与广告文化

大家好。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和探讨一下,让·鲍德里亚的“仿像”理论。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谁是鲍德里亚;第二,什么是“仿像”;第三,如何用仿像理论来理解广告。

一、鲍德里亚介绍

首先,谁是鲍德里亚?

1988年9月21日的英国《卫报》就以“鲍德里亚是谁?”为标题,用整版篇幅对鲍德里亚加以报道,称其为“社会学教授,大灾变的预言家,大恐慌的狂热抒情诗人,没有中心的后现代荒原的痴迷描述者,纽约文人圈最热门的人物”。

从《卫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鲍德里亚是以批判的姿态来研究社会现象的,他钟情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前卫而极端,并且在当代学术界享有盛誉,是一个热门人物。

1929年,鲍德里亚出生于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平民家庭,他是经历过“五月风暴”和法国“68一代”的典型知识分子。所以在他的身上,有着很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有着耿直的知识分子良知。2007年三月六日,鲍德里亚逝世。

鲍德里亚被人们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大祭司”。他是每一本后现代教科书都无法回避的哲学家,不论是介绍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教科书,还是描绘后现代性的社会学教科书,都无法绕开他。

他的一生,写作了《物体系》、《消费社会》和《完美的罪行》

二、什么是“仿像”

在深入介绍“仿像”概念之前,我们先讲一讲鲍德里亚的一则极端言论。1991年,当海湾战争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鲍德里亚却对外宣称:“海湾战争并未发生。”即使后来事实证明了这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过,鲍德里亚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对于一场确有其事的战争,鲍德里亚要去极力否定它的真实性呢?这就涉及到鲍德里亚对当代媒介文化的理解,他的“仿像”理论。

鲍德里亚在其著作《仿像与模拟》(也译作《仿像与仿真》或《拟像与仿真》)中,提到了“仿像”这个概念。在法语中,“仿像”(simulacra)有幽灵、幻影、模拟的事物、假装的动作之意。“仿像”是一种“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是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

我们知道,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符号。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指的是表面的形式,而所指则是内在的实质。

人类的文化价值经历了三个序列:

1.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文化价值的主导形式是仿照,就是模仿,模拟。根据现实的东西、真实的事物来制造人工产品。

2.工业化时代,文化价值的主导形式是生产(production),根据科学的原理和自然的规律来生产产品。

3.被符号主宰的当前历史阶段,文化价值的主导形式是仿真。就是不以现实为原则,不根据真实的规律,创造出各种脱离了真实界的符号产品。

对形象从真实到模拟的发展过程,鲍德里亚排列出四个承递阶段:

一、它是对某种基本真实的反映。

二、它掩盖和篡改某种基本真实。

三、它掩盖某种基本真实的缺场。

四、它与任何真实都没有联系,它纯粹是自身的拟像。

在第一阶段,我们建立了符号于现实之间的指代关系,形象秉承“摹仿”原则,努力反映真实。但是在使用这一符号指代关系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遗忘了现实,而专注于它的符号形式;再接着,我们连现实被我们遗忘的事实也忘记了,完全以符号进行思维;到了第四阶段,形象进入仿真序列。符号成了自身的拟像,与任何真实都没有关系,它不再是对作为原本的客观事物的模仿,而仅仅产生于仿像的自我复制与自我生产。

汉字与饮食文化

汉字与饮食文化 语言文字的历史与文化大抵是相辅而行的。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之间相互依存。汉字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国文化也靠着汉字的记录流传得更为久远。 人类是与饮食共存的,但饮食进入文化范畴,应从熟食开始。《礼记·曲礼》说:“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播,以烹,以炙,以为醛酪。”这一记载,反映了中原由野蛮到文化的过程。以汉字与烹食文化的关系为例,可以看出,汉字在以下五个方面携带着烹食文化的信息: 分析汉字的形体,并结合古代文献,可以很好的阐述中国古代饮食制作文化。“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唯食为大。所以饮食文化当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尽管古代的百姓生活困苦,难以维持生计,但饮食制作文化已经萌芽、形成,我们可以从一些汉字的形体及有关说解来了解这一点。 从汉字看古代的饮食制作文化。 (一)臼、杵、舂、碓 臼:古代人们为谷物脱皮去壳的一种工具。形状类似于今天人们捣蒜泥的蒜 罐。从《说文》:“臼,舂臼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像米也。”可以得出“臼”确是为谷物去壳的工具。 杵:为谷物去壳的与“臼”相配的一种工具,形状类似棒槌。木杵、地臼的 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对饮食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舂:是指用“杵、臼”捣谷物时的动作,会意字。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通过“杵、臼、舂”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为谷物去壳脱皮的意识,而且还发明了实用的工具,这是文明的表现。 后来又把这种工具改进成“碓”,是由臼、杵改进而成的一种半机械性的工 具,碓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的强度,提高了生产力,为饮食制作文化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上的几个字都属于饮食制作中的加工工具类。这些工具的使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智慧。 (二)釜、鼎、甑

华为广告文案分析

华为广告文案分析华为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外文名称:HUAWEI 总部地点:中国深圳市龙岗区 坂田华为基地成立时间:1987年经营范围:无线电,微电子,通 讯等公司性质:民营企业公司口号:丰富人们的沟通与 生活年营业额:2202亿人民币(2012 年)员工数:150000(2012年)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宣传语:华为,不仅仅是世界 500强 1987年任正非等人在深圳集资人民币两万元创立了华为公司,二十五年间,华为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乃至电信业的跨国企业中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生产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 1/3的人口,已成为中国民营经济20强的领导者和中国跨国企业10强之一,

公司每年的专利申请位居全国乃至全行业首位。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22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54亿元。华为已经发展为国际性大公司,海外营收占了大部分,华为目前的收入大约70%来自海外市场。近几年行业竞争激烈,华为在海外市场也频频受创。 华为Ascend P1手机广告分析 这则广告是华为去年6月份首支正式投放的电视广告,在央视晚间的财经频道与体育频道同步播出,这则彰显华为智慧与完美的广告由国际知名导演Daniel Kleinman(丹尼尔·克莱曼)执导,在美国盐湖城盐滩拍摄,背景音乐选用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古希腊希腊智者与飞马的碰撞寓意了智慧与美的完美融合,用智慧演绎至美。

画面中的白色飞马代表了三层含义:速度,白马快速的奔跑,体现了华为公司的快速蓬勃的发展速度,终端快速稳定运行的速度,寓意华为的飞跃与腾飞。力量,白马强劲和矫健的步伐,体现了华为强大的生命力和稳步发展的冲劲,寓意华为拥有强大的动力,不畏任何艰难,敢于挑战任何市场劲敌。外形优雅健硕,体现了华为终端产品拥有完美的外形和高质的性能,华为一直在追求至美和稳定。 古希腊的白衣智者睿智的样子,代表着华为在科技方面的智慧和优秀,拥有很多技术核心和专利,华为人有久经沧桑的阅历和智慧,华为公司有非常老道经验和深远的文化底蕴。发黄的卷轴和测量工具,寓意华为的核心文化就是对产品的认真和精确,对客户的真诚和负责。

传统文化在广告传播中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广告传播中的影响 广告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一部分。它要传达给人的是信息,而传达这一信息的是引导人们的某种倾向。为了实现这一直截了当目的,广告将这种物质的满足转化为一种精神的需要。因此广告商们基于对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把握,进行情感诉求,实现一种文化定位,从而达到与受众的沟通。 在广告传播中融入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鲜亮的个性特点,不仅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不管企业或产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一方面进行诉求,都能够架起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比如在广告中企业淡化自己的功利性,而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如此的方式,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确信会大大提高。从而, 企业实现其终极目的——销售。 中化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通过历史的洗涤、沉淀差不多深入人心,甚至是深入骨髓的。这种阻碍无处不在,差不多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广告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阻碍。我们明白,广告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刺激消费,猎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广告的内容分为文字与画面两大部分,一样文字部分被称为“广告文案”。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存在是为了有效的传递商品信息或者企业形象信息,促进产品的销售或者企业形象建立。而恰当的语言能够给予广告以生命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伴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广告中的文化品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就如此显现在广告文案之中——提升广告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文案中大致表达了传统

的价值观念、传统的民族精神、传统的民间习俗、传统的文学艺术四个方面。 一、传统的价值观念 中国因为其悠久的历史,而形成了许多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社会生活和个人一辈子活的一切领域里的最高标准,并以此来衡量一切。这些观念在广告中都有所表达。 (一)家的意义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永恒的港湾,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点。正因为“家”对人们专门的意义,广告商也抓住了这一内心情感,打造了专门多的广告,以此来塑造企业形象或者产品形象。 “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是家喻户晓的,它是中国酒类广告的经典。这则广告语尽管只有专门短的八个字,然而里面包蕴的意义却是专门强烈、真挚的,使许多人心动,引起了许多人对家的爱恋。从而加深了对孔府家酒的阻碍。 只要有家,就会有爸爸妈妈,亲小孩女儿,这就又延伸出了“孝”的观念。因此,形形色色的广告投中国大众之“孝”所好。威力洗衣机的广告语讲“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妇科千金片“贴心依旧千金”,再如雅芳专门针对更年期女性而推出的新活力霜中的对话“——妈妈,你最近的笑容比我更辉煌。——是你的礼物让我的肌肤

浅析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 班级: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 姓名:刘海波 学号:2011301120120 指导老师:唐自寿老师 日期:2013年11月25日 评分: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民族文化与广告创意的关系 (2) 二、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相互促进 (2) (一)民族文化为广告创意带来个性特色 (3) (二)民族文化使广告创意更接近消费者心理 (3) 三、广告创意与民族文化相互制约 (3) (一)广告创意必须适应受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3) (二)不当的广告创意对民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四、民族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5) (一)传统文化广告创意的影响 (5) 1.突出诚实信用 (5) 2.突出亲情友爱 (5) 3.突出家庭温馨 (5) 4.突出民间习俗 (6) (二)现代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6) 1.突出拼搏奉献 (6) 2.突出社会意识 (6)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与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的融合结果。而我们通常讲的广告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广告,即现代广告(以下简称广告),它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特征,属于文化意识形态范畴。 广告对民族文化的运用就要有针对性,依据文化的适应性原则来进行广告活动。即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而施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从而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口味,符合其文化习惯,尊重其文化习俗,真正使广告界倡导的“国际化思维与本土化手段的融合”、“广告与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夙愿能够迈出现实的一步。同时,在吸收民族文化的时候,要充分体现本民族的风格和民族意境,克服本民族的不足之外,使其起到教育群众、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作用,增强受众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民族文化、广告创意、形象设计、文化差异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广告翻译策略1.

2007年12月号中旬刊文教资料摘要:广告翻译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在坚持一般性翻译原则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消费心理,同时采取灵活的策略,使翻译的广告具有推销能力、记忆价值、注意价值和可读性。 关键词:广告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商品流通更加频繁,有更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因此,商品的广告宣传在对外贸易中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翻译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为广告翻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它不是简单的语言互换,它可以冲击产品输入国消费者固有的传统文化心理,影响其购买决策,从而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商品的销量。所以我们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必须具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掌握灵活的翻译策略,达成两种文化的和谐。 一、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的翻译 广告语言的跨文化研究揭示了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文化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语 言既可以表达文化模式、 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可以反映某一特定文化的世界观”。(Brow nd,1980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中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广告文化属亚文化,是依附于主体文化的。随着世 界经济的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国际交流的增多,世界正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广告文化的融合也在所难免。

1.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人的 价值通过“ 内省”、“克己”来表现。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规范自觉能力,形成中国人内倾的性格。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讲感观效果。 2.不同的心理结构 中国国民稳固的心理结构,以“仁”、“务实”、“忍耐”为基本内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具体表 现为大统一观念:重权威、 轻事实;从众心理:重群体、轻个体;小农意识:重实惠、轻意念;人情至上:重道德、轻效果;平均主义:重搭配、轻竞争。而西方人的心理结 构较复杂松散,“ 人本”、“认知”、“行为”为其基本内容,形成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二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广告翻译中经常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以致产生交际误解,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1.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商品的介绍,应当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抓住其本质,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准确传递。例如:中国的“金丝

广告文案

御茗堂茶膏广告文案 组成员:杜希帅20121611904 刘强20121611903 闻婉竹20121611776 张新慧20121611790 周枭雄20122815695 唐椿佯20121611886 曾广林20121611882 李彬20121611930

一、前言 茶膏就是茶的精华,是普洱茶的深加工产品。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和普洱茶一样,可以陈化长久保存,但茶膏的营养价值更高,且相对来说更加便捷,因为没有茶叶,可直接溶于水中。 御茗堂茶膏更是采用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低温(恒温)远红外转换多级萃取、超低温干燥等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将普洱茶中的营养成份及一些药用成份完整的提取出来,再加以浓缩精制而得的高级养生茶品,是普洱茶的浓缩及精华,且产品的品质与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 二、广告商品 广州帝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茶膏 三、广告目的 1、提高御名堂茶膏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2、促进销售、拉近产品与消费者距离、社会认知度提高等 3、强化商品特性 4、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茶膏 5、宣传御名堂茶膏开发新顾客 四、广告期间 4 ~ 6月宣传清茶 7 ~ 9月宣传红茶 五、广告区域

电视媒体广告登在央视和湖南电视台覆盖全国,线下推广着重北方城市,如烟台。 六,广告对象 目标市场就定在了收入较高且较稳定的有一定品味的城市金领白领及知识分子阶层,其市场策略着力突出和渲染普洱茶的文化气息和内涵 七、广告对象特点 1、30岁以上有较高稳定经济收入和有品位的人群,多为工作比较紧张,生活节奏快的大都属于金融、外资外贸等行业的金领或白领阶层,以及医生、记者、教师(大学中学)、公务员等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阶层。 2、非专业人士也在增加。 3、女性消费者正逐年增加 八、广告口号 膏品质,膏享受,尽在御名堂。 九、主题选择 茶中精品,传承千年 十、广告思路 用文化传承来体现茶膏的价值,从而使茶膏的到消费者的认可,让消费者在品味茶膏的过程中,品味成功,品味悠闲,品味人生。 十一、广告正文 这则广告主要是为了突出御茗堂茶膏“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广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

使用注意事项 一、此本为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专用。封面用黑色字迹笔填写。 二、开题报告内容要求(围绕该课题,按以下六项撰写) 1.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概况; 2. 研究目标、内容、难点及关键; 3. 研究方法; 4. 实施计划进度; 5. 完成该课题所存在的困难及要求。 6. 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 三、开题报告书写要求 1. 开题报告内容一般不少于2000字。 2. 统一要求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采用16开(18.5*26.0厘米)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上边距3厘米、下边距2厘米、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2.6厘米。文字用四号宋体字,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1.5。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 小五号字体。 3. 版面布局工整美观,图表清晰,文句通顺,内容明瞭。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广告,这个说法是近代从外国传来的舶来品。但在我国,广告古已有之,历史悠久。据相关文献记载,最迟在战国,已经有了关于广告的文字记载。屈原的《天问》记录了殷商末期,太公吕望在朝歌市肆操刀卖肉、敲刀扬声以引人注意,这就是口头广告了。而到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广告业也开始有了新的气象,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文化意味更浓。及至之后,报纸广告的兴起,广告公司的出现,直到现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繁荣。在现代,广告被认为是运用媒体而非口头形式传递的具有目的性信息的一种形式,它旨在唤起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并对生产或销售这些商品的企业产生了解和好感,告之提供某种非营利目的的服务以及阐述某种意义和见解等。 广告这个产物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内容上,不单单是产品或服务的推介,还涉及到观念与形象,触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宗教、社会等诸多领域,所以对广告的研究,已不单纯

中西广告创意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对于中国的广告创意,很多人一致的观点就是中国广告的整体创意水平非常的低下,和美国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大。确实,中西方创意从整体上说的确存在各方面的差异,文章着重论述了中西广告创意文化的差异、创意的差异、西方广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面以及中西广告差异的原因,并且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中西差异。 一、中西方广告创意文化的差异在广告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广告创意文化的特点: (1)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在广告创意上追求自我的感官享受和价值需求。(2)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广告创意上强调剌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创意焦点,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表现自我。 (3)西方广告常运用幽默、荒诞、夸张、恐惧等形式传播广告讯息。以剌激、极端的形式表现矛盾、冲突,以幽默、恐惧等震撼受众的心灵,并且西方惯用黑色幽默的方式。 (4)西方广告中展现的是一种激烈竞争态势的生活基调,并且广告对这种激烈竞争的态势不是持否定的态度,而是强调要积极应对。 (5)西方广告还常常采用恐惧手法来劝说人们注意安全、戒烟、戒酒、戒毒等。总之,西方广告呈现开放、多元的特征。西方人强调从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短期的政治机制,他们漠视自己继承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甚至是更早时期的古代文化遗产,而更愿意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文化的创新上,尤其是美国人,他们更强调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观念。 2.中国广告创意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的群体价值。中国文化中的“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层面的丰富意蕴,广告人才会不约而同地将产品与“家”相结合,力求让目标受众产生共鸣。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广告中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诚实信用。二是突出亲情友爱。三是突出家庭温馨。四是突出民间习俗。(2)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广告表现偏重均衡、统一,即使有些矛盾、冲突,也会以“皆大欢喜”为结局。在广告着重表现“家”和“亲情”,表现个体与亲朋共享产品带来的欢乐,表现个性价值体现于某种群体或共性的价值中,这是中国广告与西方广告的显著差异。 (3)中国对自己悠久、持续、统一的历史传统有着自豪感,这一自豪感在广告传达中则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纵向比较和延伸,如“数百年的工艺”、“传统的酿造”、“古代宫廷的珍贵秘方”等,并且在现代产品广告形象塑造中融入传统的诗歌、曲艺、服装、书法、道具等。 总的来说,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型文化,重国、重家、重情。每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毕竟是单一的,在当今世界一浪高过一浪的全球化浪潮中,无论是中国的广告还是西方的广告要想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文化的对话与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要实现中西广告文化的互跨和融合。大胆一点说,通过这种互跨和融合,要使当今的广告文化达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境界。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摘要:记录古代饮食器具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记载和传承这中国的饮食理念和饮食文化,研究这些汉字,可以看到古代饮食制作的方法和食器的形与意,体味饮食文化的深远隽永。 关键字:汉字;饮食;食器;文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不吃不喝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然而饮食又是人与禽兽所共有的习性。人类的饮食不同于禽兽,在于它有社会属性,具有文化内涵。这个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性唯一标志就是人类主动对饮物进行加工烹饪。所以,对食物是否进行烹饪加工是人类与禽兽在饮食上区别点,所以烹饪的出现,标示了饮食文化的产生。恩格斯曾说,用火对食物加工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远在2000多年前,《周礼·含文嘉》中就记载了人类烹饪方法:“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古史考》曰:“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燔即是烤。燔是我国烹饪的起源的先导。记录下了饮食文化最早的对食物加工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人类对物质饮食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烹饪的技术逐渐多样化了。《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这里说的炮、燔、烹、炙等都是烹饪的技艺。 而随着烹饪方式的变化,也相继产生了各种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有关饮食的器具。下面,通过对古代饮食器具的简要分析来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 一、炊具。《说文》中对炊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炊,爨也。从火,吹省聲。昌垂切。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吹”的省略,表示吐气。它的本义是撮口吹气,鼓风烧火,烹煮饭菜。 早在新时期时代,古代先民就已会用土垒砌形成最简易的灶。灶,在金文里的字形是由上面的洞穴加上下面像多足的蟋蟀组成的,造字本义是有开口、有烟洞、可以架锅烧煮的台子。因为一日三餐烧火煮饭,台子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秋冬季节的蟋蟀等昆虫喜欢寄居其中。篆文将秋虫形象写成“黾”。俗体楷书另造会义字,灶=火(火,烧煮)+土(土,有洞窟的土台),明确了“烧火煮饭的土台”含义。 鼎,在《说文》中被称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相传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是鼎卦。像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是“贞”字。所有与鼎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鼎也是一种煮具,盛行于商周时期,最早用于皇宫祭祀时熬制美食。 釜,形声。从金省,父声。它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锅,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曹植《七步诗》中说:“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 二、进食具。说的便是在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其间的中介工具就是进食器。

民俗与广告文案

从公益广告角度看广告文案与民俗文化 广告0701班崔力为 1071070105 独特的风俗习惯依赖着语言在民间进行传播和传承。“语言与民俗之间发生的最经常、最密切、也是最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关系,即共同的双向涵化运动过程,其运动的结果便是民俗语言文化形态,主要是民俗语言与民俗语言现象。”1 不同的地方和国家的民俗文化是千差万别的,那么一则公益广告能否吸引住人们的视线,与广告文案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一则成功广告的基础就是广告文案中含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并且表达得合情合理。 一、公益广告中民俗文化的特点 在公益广告中的民俗文化的特点主要有:表现的号召性、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公益广告涵盖的范围很广,无论哪个层面的公益广告文案或多或少的都有着一定的民俗文化。 (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的文案——表现的号召性。1.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2.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 (二)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的文案——社会的现实性。1.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2.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三)以人与自身的关系为切入点的文案——主题的现实性。1.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2.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二、广告文案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必然性 1.国外的本土化广告文案与民俗文化结合是广告本土化发展道路的需要。作为一则优秀的广告必须能打动具有相同民俗文化心理的广告受众。“只有与当时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广告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才能保持其独特的个性。”2 在民俗制约人们消费心理的大背景下,广告不得不对民俗文化给予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以迎合中国传统习俗,着重渲染传统节日等喜庆的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习俗的认同,将传统习俗与所宣传产品联系起来,使产品带上了浓厚的象征意味,引导受众的消费动机。 2.本土的国际化。广告文案与民俗文化结合是对广告文化教育功能以及民俗传播的补充。现代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国

广告语言与民族文化

广告语言与民族文化 【摘要】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利用语言、手势、动作、表情来传达意识的。在传达意识的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传达商品信息的广告是以语言为其基础的。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过,“广告是词语的生涯”。因此,可以说,没有语言,便没有广告。而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显示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社会文化。广告也就随之具有了民族性。广告语言的创作影响着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产品的销售是不争的事实。而伦理道德、民族意识、民族风俗、民族情感等民族文化均对广告语言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广告语言的创作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渗入,才有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一个民族的思维意识,文化习俗,道德准则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对广告语言产生作用,因此广告语言无不带有该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痕迹。 【关键词】广告语言民族文化 一、广告语言与民族文化的概念及关系 广告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运用的语言。从广义上说,就是广告借以传递商品或服务信息的各种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文字语言、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动作语言);狭义的广告语言专指广告传播中使用的语言符号,包括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关于文化的定义,迄今已有160多种(由美国学者克罗伯总结出来)。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曾经给文化下过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这一定义比较接近于实际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也是本文所论述的民族文化。 广告具有双重属性,即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因此,广告不但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是现实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折射,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作为广告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是无需置疑的。广告语言的主要职能是表现广告、服务广告,同时它也在记录文化、体现文化。因此,一个民族、社会的传统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道德观念、生活观念、风俗习惯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广告语言产生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的广告语言都无不带有该社会的文化痕迹。同时,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广告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厚的民族性和普遍的人类性的特征,给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富有活力的影响”。简言之,民族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会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民族文化与广告语言关系的主要表现 民族文化与广告语言关系的主要表现在在特定的民族范围内传统观念、伦理道德、民族意识、民族风俗、民族情感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有自己的传统观念。传统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有关语言的结构和运用,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应用。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我国的广告语言传递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商业活动中,具有广告宣传性质的店名、牌匾等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全聚德”、“同仁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

电脑艺术设计自考本科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李丹丹准考证号:010********* 指导教师:吕少芳 2015年 4 月 20 日

目录 1绪论 (1) 2中国元素的含义与特征 2.1中国元素的含义 (2) 2.2中国元素特征 (2) 3 广告创意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5) 4中国元素的应用 4.1中国元素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3) 4.2中国元素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 (3) 4.3中国元素在影视及影像类广告中应运用 (4) 5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实际广告中的应用表现及效果 (6) 6广告创意过程中运用中国元素注意的问题 (7)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绪论 现代广告渐渐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创意,为广告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但同时也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广告相互制约。因此,现代广告在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时,首先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注重文化的时代变迁,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中国现代广告要走出一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在广告人高呼广告创意愈来愈难的今天,如何找到能与受众有效沟通、引发共鸣的形象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无疑是个全新的爆点,研究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广告创意,可以更加正确地把握中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创意的灵感和创意点子,提高广告创作水平,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各种艺术形式特色,那些情景交融的构思和寓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风采,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并将理论联系实际,论证了只要我们以传统艺术为根本,把握住了神与形,继承传统文化的含蓄、意境、简洁的精华,将其与现代设计的新兴理念将结合,最终一定会寻找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发展演化,绵延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深层次的观念形态文化,更是时时左右人们的言行,深入我们的骨髓.,反映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脱念,对各个设计领域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是从具体作品出发,在详细解读本文分析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书籍及报刊资料、定义概括、价值延伸、行业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

浅谈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专业:2012级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 完成时间:2015年1月

浅谈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摘要:汉字文化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性学科。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汉字所具有的强大的表意性也折射出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被反映进了汉字中。本文即从汉字文化的角度解读与饮食有关的汉字,分析其字源字形,从而发掘出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汉字文化饮食文化甲骨文食物器皿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天在古代人民心里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的,将“食”与天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般。人与食共存,人在满足了吃这一生活第一需要时,才会衍发出新的需求,并且进而产生并确定了礼仪习俗等。 食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个人张着嘴对着一个器皿吃饭的样子。《说文》中说“凡食之属皆从食”,“食”字是从古代餐具“豆”演进过来的一个字根,许多与饮食有关的汉字都是以它做偏旁的。最为典型的就是“饔” 和“飱”。我们现在通常是说“一日三餐”,但实际上古人都是一日两餐。 “饔”指的是大食,指早上八九点钟吃的早饭。饔的小篆写作,左上角类似于一个跪着的人形,右上角是从“隹”,指禽类,意思是丰富的食物。 而“飱”从“夕”,很明显就是下午四五点吃的饭,也叫小食,从字形上看就知道是很简单的饭食。有一个成语叫做“饔飧不继”,就是现在俗话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 以“食”做字根的还有一个代表性的字,那就是“餐”。《说文》解释说“餐,吞也”,而在诗经《伐檀》中也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餐的小篆字形是,右上角是“手”形,左上角指“骨板”这一类的餐具,所以“餐”有手拿骨板文明进食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把吃饭的地方,通俗点的叫“饭馆”,而优雅点的则叫“餐厅”。 人类的食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食、果蔬和肉类,中国人也不例外。 餐桌上的副食,中国人统称为“菜肴”。“菜”从字形上看是用手从植株上采取草本植物,而“肴”从字形上看则是用手拿着一定数量的肉食。在早期

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骆彤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广告学专业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广告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现代广告具有深刻的影响力,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进行合理的移植和融合,不仅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更能影响消费者的心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广告源泉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的源泉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历史、生活习俗等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灿烂而又浩繁的文化,是现代广告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就佩戴装饰物、化妆、保存食物、制作工具和生活用品,在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之中都出土过兽骨、玉、水晶雕刻磨制的装饰物,在出土的一些陶器上还雕刻一些图文。到夏、商、周以后,青铜器的造型和浮雕,汉代的画像石、丝帛服饰图案造型都是现在广告的历史之源。中国浩繁的文化典籍,“经、史、子、集”都含有丰富的广告素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你们民族的传统、民族的习俗、民族的精神,是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都为现代广告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学的丰富多彩底色,是提炼广告词的宝藏,是现代广告学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演练而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涵博大精深,浩瀚而宽广,它涉及到起居、饮食、服装、风俗等一些生活化的东西,还涉及图腾、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我们可以从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等之中得到灵感;也能从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得到启发。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业的源泉。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现代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广告文化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

从广告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广告看中西文化差异 摘 要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得创意原则。但是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传承一直影响着后代的文化发展和思考方式。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历史与特质,明确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进而保持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兼收并蓄西方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文化特点;广告特点;广告差异;广告对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广告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趋势,中西方广告界的交流不断增加。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再加上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中外广告作品总是存在一些差异。现如今,不管是广告商还是广告学者,对于广告创意的关注和研究都是非常的重视,不时有精彩的广告创意以及指导性很强的理论著作出现。不但如此,随着的到来,互联网也成为广告创意的试验田与战场。 1、中西方文化 1.1 中国文化特点 1.1.1 倡导中庸和平 儒家的中庸观念,对传统文化影响巨大。所谓中庸,指不偏不倚、不过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呼”,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欢。”主张以德报怨,以德报德。在中庸观念的影响下,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雍容、恭顺、和平的气象和风度。

1.1.2 注意乡土情谊 自古以来,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慎迁移而安居乐业,对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无限眷恋。乡音、乡亲、乡土深深地熔铸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种田的故土难离,出仕的衣锦还乡,离任的告老还乡,引退的解甲归田,在外的希望落叶归根。乡土情谊使人们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有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乡土文化、田园文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1.1.3 文化性格的内倾 传统文化强调“心”的作用,把精力放在自身的修养上,在人心之内寻善、求幸福。儒家主张“日三省吾身”,道家提倡“游心于形骸之内”,佛教信奉“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都是在向内用功。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传统文化性格具有内倾性。与西方国家比,中国人更显得含蓄和温文尔雅。 1.2西方文化特点 西欧和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从中世纪到近现代,西方世界始终在团体与个人之间进行着冲突和斗争。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整个社会弥漫着民主和尊重个人自由的气氛。但是个人主义也带来一些弊端,诸如社会盲目地生产,经济陷入无政府状态,国内外民族矛盾激化,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上也掀起了对个人主义的反动和向社会本位的复旧。 西欧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宗教和神学长期主宰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宗教观念在西方人的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在中世纪还是在启蒙时代,宗教都是文化意识形态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统治阶级极力主张宗教为其利益服务,极力鼓吹认罪、悔罪、听命于神的思想观念,尽管世俗精神在启蒙时代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文主义精神得到极大的张扬,但是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世俗的人文主义精神始终不能实现对宗教神学的彻底超越。这就是宗教观念比中国人的宗教观念要浓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华饮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儿女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无数的文化瑰宝。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历史贡献,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因此,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是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56个民族自有史以来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总和。在这其中,历史发展到今日,有些文化始终贯穿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思维方式之中,有些文化只有少数文化继承人在传播,还有些文化已经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到博物馆里也许才见得到。虽然中国人现在不是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写毛笔字,不再崇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中医也不再兴盛,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仍然有一种文化依然亘古不变地传承着,那就是中华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个时代,吃饭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华饮食文化因其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种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华饮食文化,也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受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饮食文化。可以说,中华饮食文化不仅易于中国人的传承和发展,而且也是最易于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传播的文化。邀请外国人品尝中国美食,是吸引外国人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因此,作为对外汉语老师,我们应该多多了解中华饮食文化。本文从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制作方法及用具、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人餐桌上的礼仪、继承和发展中华饮食文化五个方面,来介绍中华饮食文化。 (一)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最早的中华饮食文化,起源于燧人氏时期,通过钻木取火,熟食诞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有四种:炮,就是钻火使果肉炸开;煲,把食物用泥巴包裹起来,然后烧;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到了神农氏时期,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迅速变熟。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代不同,周秦时期农作物主要是稷,也就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到了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从西域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唐宋时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所谓烧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足与“满汉全席”相媲美。?烧尾宴上美味陈列,佳肴重叠。其中有58款佳肴留存于世,成为唐代负有盛名的“食单”之一。这58种菜点有主食,有羹汤,有山珍海味,也有家畜飞禽,其用料之考究、制作之精细,叹为观止。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继承和发展了唐宋食俗,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二)制作方法及用具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典型代表就是八大菜系——川菜、粤菜、

44篇经典广告文案

44篇经典广告文案(精彩不容错过) (#745497) [芝华士]长文案 因为我已经认识了你一生 因为一辆红色的RUDGE自行车曾经使我成为街上最幸福的男孩因为你允许我在草坪上玩蟋蟀 因为你的支票本在我的支持下总是很忙碌 因为我们的房子里总是充满书和笑声 因为你付出无数个星期六的早晨来看一个小男孩玩橄榄球 因为你坐在桌前工作而我躺在床上睡觉的无数个夜晚 因为你从不谈论鸟类和蜜蜂来使我难堪 因为我知道你的皮夹中有一张褪了色的关于我获得奖学金的剪报因为你总是让我把鞋跟擦得和鞋尖一样亮 因为你已经38次记住了我的生日,甚至比38次更多 因为我们见面时你依然拥抱我 因为你依然为妈妈买花 因为你有比实际年龄更多的白发,而我知道是谁帮助它们生长出来因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爷爷 因为你让我的妻子感到她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因为我上一次请你吃饭时你还是想去麦当劳 因为在我需要时,你总会在我的身边 因为你允许我犯自己的错误,而从没有一次说[让我告诉你怎么做] 因为你依然假装只在阅读时才需要眼镜 因为我没有像我应该的那样经常说谢谢你 因为今天是父亲节 因为假如你不值得送CHIVAS REGAL这样的礼物 还有谁值得 林与堂(台湾地产文案) 林与堂(之一) slogan 居所归心 生活的最典型为中庸生活,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摘自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 精神与物质兼顾,生命才能从容 颠峰人士的事业与生活,像一座越来越难平衡的天平 车水马龙的市中心 帮阁下赢得事业的效率,却赔掉居家的宁静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 邻近公园,静巷内的住宅,比大马路旁还要受欢迎 “林与堂”隐身在繁华都会的静巷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