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4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新课标配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新课标配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新课标配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新课标配答案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A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1.D [解析]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的通讯连接,是由穿过细胞壁的质膜围成的细胞质通道,所以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A项正确。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可见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项正确。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C项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哺乳动物的细胞不能合成,D项错误。

2.D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2.B [解析]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二者含有相同的基因组,C项错误。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连续分裂的能力,所以不存在细胞周期,A项错误。核DNA的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一样,导致合成的特定蛋白不相同,B项正确。

3.H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3.A [解析]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氧气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项错误。组织液与血浆之间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的,B项正确。血浆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浆,C、D项正确。

4.C2、C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4.D [解析] 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时,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时,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据图可推知, 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A项错误。f 组比值大于b组,因此失水量大于b组,B项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项错误。由c组吸水,d组失水,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时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判断出细条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D项正确。

5.A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5.C [解析] 转录是在RNA聚合酶的参与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A项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都可进行DNA的复制,B项正确。两个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一条链上磷酸与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且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C项错误。甲基绿使DNA呈现出绿色,而吡罗红使RNA呈现出红色,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显示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情况,D项正确。

6.C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6.C [解析] 合成ATP的原料是ADP和磷酸,A项正确。光合作用吸收光能是通过色素蛋白复合体来完成的,不需要酶的参与,B项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不能提供能量,C项错误。病毒不具有独立代谢的能力,病毒增

殖所需的能量都是由宿主细胞呼吸产生的,D项正确。

29.C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29.(1)0 A、B和C (2)光强(3)大于(4)光强

[解析] (1)据图可知,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曲线A)下的纵坐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即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高光强条件下(曲线A)的净光合速率仍然能够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而中光照与低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由此可知,限制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不再是CO2浓度,而是光强。

(3)CO2浓度小于a时,3种光强下,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知,CO2浓度和光强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故若要提高植物的产量,应综合考虑CO2浓度和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30.H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30.(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淋巴 B 抗体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接触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并使其裂解凋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可以攻击自身癌细胞,使其凋亡。

(3)体液免疫时,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以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以促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该抗体与刺激其产生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31.K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31.(1)如图

(2)捕食消费者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解析] (1)根据题干获取的信息为“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分析图表,戊含有的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乙和丙所含能量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介于戊能量值的10%~20%之间,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所含能量介于第二营养级的10%~20%之间,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所含能量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之间,应属于第四营养级,由此绘出食物网。

(2)由上述食物网得出,甲和乙两种间具有捕食关系。戊所含能量最多,属于生产者,其他几个种群均属于消费者。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32.E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填个体编号)。

32.(1)隐性(2)Ⅲ1、Ⅲ3和Ⅲ4

(3)Ⅰ2、Ⅱ2、Ⅱ4Ⅲ2

[解析] (1)分析系谱图,Ⅲ1出现该性状,但其双亲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性状,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性状由Y染色体传递,因此表现该性状个体的所有雄性后代和雄性亲本都表现该性状,且雌性个体不会表现该性状。据此理论上第Ⅲ代各个体的性状表现应为:Ⅲ1不表现该性状(因为Ⅱ1不表现该性状)、Ⅲ2和Ⅲ3均不表现该性状(因为是雌性)、Ⅲ4表现该性状(因为Ⅱ3表现该性状)。结合系谱图可知,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设为A、a),由(1)知该性状为隐性遗传。Ⅲ1表现该性状,基因型为X a Y,X a来自其母本Ⅱ2,且Ⅱ2不表现该性状,所以必为杂合子(X A X a)。同理,Ⅱ3表现该性状,其母本Ⅰ2不表现该性状,一定为杂合子(X A X a)。Ⅲ3表现该性状,基因型为X a X a,X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其母本Ⅱ4一定为杂合子(X A X a)。

39.L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干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A B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39.(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 (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不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若无菌落生成说明灭菌合格;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数:

C V ×M (接种计数结果平均值接种体积×稀释倍数)=380.1 mL

×100=3.8×107/L 。 (2)接种时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每次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

(3)由题图可知,B 图菌落分布相对均匀,应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结果。

(4)振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另外振荡培养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40.L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基因;而cDNA 文库中含有生物的________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__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______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40.(1)全部部分

(2)筛选

(3)乙表达产物耐旱性

(4)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解析] (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包含生物基因组的全部基因,cDNA 文库是以mRNA反转录后构建的,只含有已经表达的基因,即部分基因。

(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需要进行筛选。

(3)要提高植物乙的耐旱性,需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旱基因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要确认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检测是否产生了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即耐旱的相关蛋白质;也可以通过个体的表现型来检测,即观察检测其耐旱性情况。

(4)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相当于耐旱纯合子,则子代将全部表现为耐旱,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如果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则转基因植株的基因型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耐旱∶不耐旱=3∶1的性状分离比。

2018年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38题,共1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 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运输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 2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关于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II卷物理21题的讨论(图片版本显示正确公式)

关于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II 卷物理21题的讨论 王国勇(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辽宁 110179 ) 摘 要: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II 卷物理多选题21题,是有关变压器的问题。比较难的是输出 端带有二极管。题目的答案给出了两个,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选项是错误的。这个选项说的是什么,怎么错的呢?本文将详细解释。 关键词:高考 变压器 二极管 功率 电流有效值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II 卷物理试题第21题:如图1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 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 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 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 、b 端和c 、d 端的电压分别为U a b 和U cd ,则: A.U ab :U cd =n 1:n 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 间的电压U cd 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答案给出的为BD,关于D 选项个别人给出的解释为在一个正余弦的周期内,若去掉二极管,电流的时间会加倍,所以一个周期内功率加倍,即功率加倍。对应输入端电压不变,所以电流增倍,才能输入功率加倍,因而选D 。 笔者认为,D 选项有错,若果这种解释成立就会出现矛盾。首先讨论电阻两端电压,电流有效值的变化. 符号定义,输入端原线圈瞬时值电压 1u ;输出端副线圈瞬时值电压 2u ; 电阻两端瞬时值电压 cd u ;输入端原线圈瞬时值电流 1u ;输出端副线圈瞬时值电流2i ; 电阻两端瞬时值电流cd i ;(相应最大值、有效值用大写) 先求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 即流过副线圈电流2I 有效值: 无二极管时副线圈侧电流有效值: 图1

最新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1 化学试题 2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3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4 是指() 5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6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18gD 2O和18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8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9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10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11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 12 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 13 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A.1:1 B.2:3 C.3:2 D.2:1 15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6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1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 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 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 为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 2 (SO 4 ) 3 溶 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 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 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 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 低 D . 将0.1mol·L-1MgSO 4 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 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 2 的溶度积 比Mg(OH) 2 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 17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18 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19 () 20 A.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21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2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23 D.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 O 6 +6O 2 =6CO 2 +6H 2 O 24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25 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 2

2018年高考全国2卷生物试题(文字精校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本试卷共38题,共1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 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 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2015高考全国二卷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 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选择A。 【知识点】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解析】 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选择C。 【知识点】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

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选择B。 【知识点】 【答案】D 【解析】 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选择D。 【知识点】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c(OH-)+c( 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3.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1

2013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物理部分 (全国2-甲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

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B. C. D. 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 B. C. D.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 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0.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变小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8分)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2017年全国卷3高考生物试题

2017年全国3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1.(2017?新课标Ⅲ卷.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2017?新课标Ⅲ卷.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动物体内的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正确;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快速而无限增殖的细胞,但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所以不具有自养能力,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即细胞编程性死亡,D正确。 3.(2017?新课标Ⅲ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4.(2017?新课标Ⅲ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0.9%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下降,但是机体血浆量会增加,当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2017?新课标Ⅲ卷.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2015年高考全国卷2化学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选C。硅胶吸水后仍为固体切,不易泄露,所以A正确;P2O5吸水后变为磷酸,有腐蚀性,所以不能作食品干燥剂,B项正确;C项六水氯化钙已不能吸水,所以不能作食品干燥剂,错误;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且无腐蚀性,D项正确。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 C14H18O5 B. C14H16O4 C. C16H22O5 D. C16H20O5 【解析】选A。根据酯水解的方程式:酯+2水=羧酸+2乙醇,可以得出C18H26O5+ 2H2O=羧酸+2 C2H6O,根据原子守恒,可以得出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厲性次序为c>b>a B.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abc各自最髙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解析】选B。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说明是a是H元素,b、c的最外层有6、7个电子,说明是S、Cl元素,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K元素。元素的非金厲性次序为c>b>a,A正确; K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是K+,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错误;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氢化钾、硫化钾和氯化钾,C正确;abc元素各自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1和-1, +6和-2,+7和-1,所以各自最髙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正确。 10.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D.235g核素,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 N A 【解析】选C。1mol乙醇中含有8mol的共价键,60g乙醇为1mol,所以含有8 N A共价键,A错误;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碳元素1mol,而含碳元素的物质有H2CO3、HCO3-和CO32-,所以三者的和为1mol,B错误;钠在反应中只失去一个电子,23g钠为1mol,所以不管生成什么,均失去电子1 N A,C正确;由方程式 可知净产生电子数为9,所以235g核素为1mol,净产生 的中子数为9 N A。 11.分子式C5H10O2并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 5种 D.6种 【解析】选B。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为羧酸,分子式C5H10O2的羧酸为一元饱和羧酸,相当于把羧基放在丁基上,丁基有四种,所以羧酸有四种。 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3-2018年高考全国卷2生物选择题汇总

2013-2018年高考全国卷2生物选择题汇总

201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生物选择题汇总 1.(2013年)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3.下列与各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 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2.(2014年)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2004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甘肃、青海、 宁夏、贵州、新疆等地) 14.在核反应方程式kX Xe Sr n U ++→+1365490381023592中 ( ) A .X 是中子,k=9 B .X 是中子,k=10 C .X 是质子,k=9 D .X 是质子,k=10 15.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 y 平面(纸 面)向里。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 bcd 位于x y 平面内,线框的a b 边与y 轴重合。令线框从t=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 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I —t 图 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系列变化后又回一开始的状态,用W 1表 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 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在整个过程中一定有 ( ) A .Q 1—Q 2=W 2—W 1 B .Q 1=Q 2 C .W 1=W 2 D .Q 1>Q 2 17.图中M 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调节。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 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所示。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以l 表示镜的长度,h 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乙的全身像,l 的最小值为 ( ) A .h 31 B .h 21 C .h 43 D .h 18.已知: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中位于a 、b 两处的质元经过四分 之一周期后分别运动到a '、b '处。某人据此做出如下判断: ①可知波的周期, ②可知波的传播速度,

2017年全国卷三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三高考生物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1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二(高清+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食品干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0.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 A B .1L0.1mol ?L - 1 的NaHCO 3溶液中HCO -3 和CO 2- 3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D .235g 核素U 23592发生裂变反应:n U 1023592+裂变 n 10Xe Sr 10136 549038++,净产生的中子(n 10)数为10 N A 11.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苦卤中通入Cl 2 是为了提取溴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 作为沉淀剂 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 2将其还原吸收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二、非选择题 7.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反应受到抑制。 (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 8.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 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 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 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

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 2

最新2015年全国二卷化学(带答案)

7.食品干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2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 3 用作食品干燥剂 4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 5 酸的分子式为 6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7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8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 9 述错误的是 10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11 合物 12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13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4 10.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 A 16 B .1L0.1mol ?L -1 的NaHCO 3溶液中HCO -3 和CO2-3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17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18 D .235g 核素U 23592发生裂变反应:n U 1 023592+裂变 n 10Xe Sr 10136 549038++,净产生的中子(n 10 )数为19 10 N A 20

2014全国二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II 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它 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π/6 B.π/4 C.π/3 D. 5π/12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1、W F2、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 f1 W 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 B. , C. , D. , 17.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套在大圆环上 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 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 Mg-5mg B. Mg+mg C. Mg+5mg D. Mg+10mg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 A. B. C. D.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 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一卷生物部分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2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 v +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 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6π B .4π C .3 π D .125π 【答案】 B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1F W 、2F W 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1f W 、2f W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214F F W W >,212f f W W > B .214F F W W >,122f f W W = C .214F F W W <,122f f W W = D .214F F W W <,212f f W W < 【答案】C 17.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 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 -5Mg B .Mg +mg C .Mg +5mg D .Mg +10mg 【答案】 C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 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 .o o g g g GT -23π B .g g g GT o o -23π C. 23GT π D .g g GT o 23π 【答案】 B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答案】AD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 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 C.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答案】AC v v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