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退烧药

退烧药

退烧药
退烧药

退烧药是每个家庭的小药箱中必备的药品,只要一发烧,大多数人都会立即想到吃退烧药。提醒大家,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烧时首先要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使用退烧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退烧药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危险,因此不能盲目乱用。

体温38.5摄氏度才退烧:

用退烧药前、使用后要注意监测体温,该用才用、见好就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才有必要使用退烧药,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有利防御反应,可以杀灭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贸然降温会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时,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引发各种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肝肾功能损伤,儿童还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了。

当体温降至38.5摄氏度以下,即可停用退烧药:

常规意义上的退烧药只起降温作用,并不针对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比如细菌性肺炎引起高热时,首先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从而达到彻底消炎降温的效果。如果仅使用解热药,体温只能暂时性地降下来,一会儿又升上去了,导致反复用退烧药,这种盲目降温还会导致病人因出汗太多而虚脱,反而不利于治疗。”

退烧药有4种剂型:

常用退烧药有4种剂型,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口服片剂或者溶液,还有经肛门使用栓剂,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选择最适合的一种。

口服退烧药-------是目前最常用、最安全的一类药,包括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除孕妇外,各个年龄段都可以服用。

静脉和肌肉注射用药-------适用于意识不清、进食差、不能配合口服用药的患者,此类药物作用快、体温下降迅速,患者出汗较多,使用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白开水或果菜汁,不能进食者可以输液,补充生理盐水等。

虽然现在在临床上还有用安乃近注射液来退烧的,但这种药物使用得越来越少了。一方面,它起效很快,但容易使患者体温下降过快;另一方面,安乃近的副作用很大,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死亡;较长时间使用可引起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能导致癌症等。因此,自1982年安乃近的片剂就基本已经被淘汰了。”

还有,肌注用的安痛定既往曾经使用比较广泛,因为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也基本已经不用了。

栓剂------如果发烧的患者昏迷不醒,或是没有足够的吞咽能力来口服药物怎么办?还可以考虑用制成栓剂的药物,比如消炎痛栓、阿司匹林栓等。消炎痛栓的主要成分是吲哚美辛,它是比阿司匹林起效更快的一种解热退烧药,但是对胃的副作用也更强。如果把吲哚美辛通过特殊的工艺制成栓剂,从肛门给药,通过直肠黏膜直接吸收入血,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是需要慎用这类药物,而且它也不宜与阿司匹林

合用。

用退烧药别超过3天: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多年前曾有过一个12岁的小患者,因为老发烧经常口服退烧药,最后出现了肝脏功能衰竭。所以,用退烧药时要注意安全剂量,一般来说,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各种药物还要注意最大用量,以免产生毒性。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体温不可能、也不应该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下来,所以重复使用退烧药,最好间隔4个小时以上。

呼吁,如果患者连续3天服用退烧药物,但仍无明显好转,就需要前往医院,因为这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需要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和治疗了。

以上只是理论上的发热治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的矛盾,一方面是医疗单位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要靠病人的口碑来生存,另外一方面由于患者对于发热的成因不了解,一味追求所谓的疗效【只要把体温降下来,就是好医生的朴素观念】,这样造成无论是什么样的发热,先把体温降下来再说,即饮鸩止渴。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一起用,这样无论是什么样发热都会包治包好。

2

小儿退烧常识

小儿退烧常识 泰诺林(acetaminophen)四小时后才可以吃美林(ibupurofen) 美林“六小时”之后再吃泰诺林 高热惊厥是体温上升太快导致的 在退烧药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时应当用温水擦浴或者直接泡澡盆里 用酒精擦的方法现在医院也不推荐因为对孩子的皮肤刺激太大 一般孩子惊厥的时间都很短让孩子侧卧或俯卧 惊厥以后小孩一般都会昏昏沉沉应尝试呼唤她恢复意识 如果没反应一手扶着头一手托住下巴向上搬她就能一口气儿倒上来了 如果惊厥超过10分钟要立刻冲去医院。 虽然我们都不希望、也尽量避免孩子发烧,但没有一个孩子能躲过发烧的侵袭。实际上,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当病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阻止它们,其中发热就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非常明显的方式。 既然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那为什么还要退热呢?通常退热是针对高热而言,也就是指体温超过38.5℃的体温。因为高热会使体内代谢过高,导致人体消耗明显增加。3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高热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出现高热惊厥,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所以,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应该采取退热治疗。退热治疗分为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多喝水后增加多排尿、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学疗法主要是药物治疗。 但是,在用药物降温的时候,家长也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 诊室回放镜头1:11个月的楠楠一天前开始出现高热,体温超过了39℃。家长在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泰诺林小儿滴剂退热。药物服用后效果很好。说明书标明,药物应该间隔至少4个小时才能再次服用,但说明书上又提到,每天使用不能超过4次。这下家长左右为难了:吃药后退烧的有效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如果孩子4个小时后又烧起来,这样算下来,每天使用退热剂的次数肯定会超过4次,这该怎么办? 诊室回放镜头2:1岁3个月的宝宝近几天发热,体温超过了39℃。使用泰诺林小儿滴剂将近1小时后,孩子的体温仍然没有减退。家长不知该如何使用退热药物了:是加量?还是再用其他退热剂? 选退热药,成分不同,用量也不同 在给孩子使用退热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热剂的成分。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是不能给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的。那么,这两种成分的退热药有什么区别?怎么使用?在详细介绍使用方法之前,我们先通过下面这个表格来看看两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怎样正确使用小儿退烧药

怎样正确使用小儿退烧药 对爸妈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退烧药的使用,每位宝宝家里都必须常备退烧药以因应不时之需,免得临时半夜发烧束手无策。退烧药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则,何时用、怎样用,平时宜有正确观念,才不会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烧失控。 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布诺芬(商品名:安瑞克),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家长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 另外,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还有,退烧药也不可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以加强退烧的效果。千万要记住,“药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药物(包括退烧药)都有它们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许多父母因爱儿心切,而把过多的退烧剂给幼儿服用,但却没退烧,反而烧得更厉害,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总之,婴儿发高烧,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宝宝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烧,体温多半可获得降低,翌日再带宝宝就医即可。 民间错误退烧观念和方法 综观上述论点,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态度,将发烧当作一种警讯。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其实刚好相反。他说,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散热效果最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真正危险的发烧讯号 婴儿发烧病理原因可大可小,严重者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心肌发炎等,不处理会导致残废或死亡;轻者只是轻微感冒,不理它也会自己好。但这中间的差异若非专业人员实难判断,有时更须借助检验技术才能确实区别。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 六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宝宝退烧药的副作用是什么和怎么吃退烧药

宝宝退烧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由于高热有可能引起孩子出现惊厥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体温较高时还是建议用退热药予以及时控制。儿科常用的退热剂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成分相对是比较安全的。经过临床多年广泛应用,极少出现严重副作用,即使偶有轻微副作用如胃肠不适、头痛、肝功能轻度受损等也都是一过性的,可自行恢复,所以不必担心。使用退热剂一般控制以下原则:体温38.5℃使用;两剂退热药至少间隔4小时;服用退热药同时要用物理降温即温水浴、多喝水等;服药后如果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不要长时间给孩子服用退热药,发热3天不退及时去医院就诊。 儿童退烧怎样吃副作用小 近日,曾一度被称为"夺命退烧药"的尼美舒利再次因国家药监局的一则公告而引发广泛关注。国家药监局表示,决定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禁止其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儿童退热药物种类较多,但儿童退烧用药的安全性一直饱受质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海燕指出,临床上将使用的西药退烧药统称为解热镇痛药。因为它们除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以外,还有抗炎、抗风湿、抗痛风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专家指出,任何一种药物都并非绝对安全,因此儿童发烧用药需谨慎,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症状来选择用药。 两岁以下儿童惯用对乙酰氨基酚 刘海燕介绍,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咛、安佳热等。在使用时按照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次来计算,这类药物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相对其他药物要短,平均控制时间为两个小时左右。 不过,刘海燕同时表示,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对胃肠道无刺激,对凝血功能无影响。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没有其他解热镇痛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功能影响、粒细胞减少等,也无肾毒性,故安全性高,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临床上,医生对两岁以下的孩子,习惯用这种药物。

临床退热药物

临床退热药物 临床退热药物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3、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4、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5、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6、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

7、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8、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如何使用退热药物1、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2、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3、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4、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给孩子退热时,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不但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当孩子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在5分钟内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对于高烧持续不退的,可以选择温水浴,这是目前普遍认为最好的办法。对于大便干结的,还可以通便清火,甚至给与温盐水灌肠降温。 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

药物原来也是双刃剑

药物原来也是双刃剑 药能治病,也能致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王功立说,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由于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通俗地说,药物不良反应,轻的称为副作用,重的称为毒性作用,这就是药源性疾病。 目前全球各类药品已达数万种,如此众多的药品流通于市场,供应于临床,如果不能正 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则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引起的中毒性耳聋,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引起的间质性肺火,滥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伪膜性肠炎,降压药肼屈嗪造 成的药物性红斑狼疮等等,都是药物引起的疾病。 王功立介绍说,药源性疾病原因错综复杂,通常分成两类:一类是由药物本身或(和)其代谢物引起,是药物的固有作用增强和持续发展的结果。其特点是能够预测,发生率较高 但死亡率较低。例如,退烧药非那西汀,可以引起的弥漫性肺泡炎;奎尼丁可使心律失常发生惊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胃溃疡、胃出血;四环素能使幼儿牙齿发黄等等。 另一类是异常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特异遗传素质引起,难以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虽发生率低,但死亡率却很高。比如青霉素过敏、氯霉素造成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质激素导致的青光眼等等。 而容易导致药源性疾病的药物种类也很多,按其发病率统计,依次为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及氯霉素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以氨基比林为典型;镇静安眠类药物,以巴比妥及其衍生物为主。此外,药源性疾病的易感因素与影响因素亦颇多,如人种、性别、年 龄、地域、环境等等。 相对言之,化学合成药物所造成的药源性疾病比动植物造成的更为普遍与严重。但是天然成分的药物是否就是绝对“无忧”呢?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林志彬教授说“是药三分毒” 这一句俗语不无道理,并且在人类的医学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中药“关木通”、“广防己”等导致人体损害的事件,使得中药的安全问题逐渐被公众所认识。 其实中医历来强调辩证论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中医对中药的炮制方法、药物产地、配伍、剂型、煎制方法、服用方法和使用剂量等都非常讲究,其目的就是增强疗效,限制其毒副作用。 趋利避害,科学用药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4 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1.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 10 ~ 15 毫克/ 次,每 4 小时 1 次,每 24 小时不超过 5 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 30 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 2 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 2 ~ 4 小时。 2.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 5 ~ 10mg/kg,需要时每 6 ~ 8 小时可重复使用,每 24 小时不超过 4 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 6 小时左右,最高可达 8 小时。而且它对于 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 3 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3.尼美舒利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 5mg/ 天,分 2 ~ 3 次服用。 优点:曾经有人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 1/100 万),所

三岁以下孩子慎用复方类药物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3岁女孩深夜突发高烧,其母在情急之下,将自己以前没用完的退烧药给她服了半粒,不料20多分钟后,孩子出现脸色发青、浑身抽搐现象,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哈医大四院药剂部吴玉波教授提醒家长:给孩子用药,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种类:成分最好单一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成分单一的更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药名上带“复方”两个字的要慎用,成分说明中成分复杂的尽量少用,比如复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能用一种药解决的,就不同时用两种,比如小儿的解热镇痛药,目前药店里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 剂量:首选儿童剂型 剂量不当引起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占40%以上。很多大人想当然地把孩子当成大人的“迷你版”,随意根据年龄减半折中,该做法大错特错。正确的做法是买药尽量买儿童剂型,对于发烧、腹泻等儿童不适,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买不到儿童剂型,也切忌自己随意拿成人药调配,应电话咨询医生,采用按体重、体表面积或依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等传统的小儿用药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医嘱调整用量。 时机:别急着用药 由于心疼孩子,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不舒服,立刻找药吃。其实,最常见的发热,首先应弄清发烧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用药,并且儿童体温较成人一般偏高,当孩子体温低于℃时,不必使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给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温。再比如腹泻,可能是受凉,也可能是菌群失调,不要马上擅自吃抗生素,这是极其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针对性,磺胺类抗生素容易过敏,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引起儿童关节不适等等,不能乱用。 给药:能口服就不打点滴 儿童用药,科学的顺序依次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是能口服用药尽量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困难,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药物通过静脉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随意点滴不一定有助于病情恢复,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口服药物是最佳选择,但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口味和颜色,尽量选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的次数。此外,服药前后应避免喝茶、牛奶、咖啡、可乐等饮品,更不能用它们送服药品。特约记者金鸥岳金凤.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分享到: .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儿童咳嗽不宜服用镇咳药治疗咳嗽的3款小药膳孩子咳嗽老不好需要清肺热治疗宝宝风热咳嗽的小偏方春季,宝宝咳嗽不要乱服药

儿童退烧药的使用

儿童退烧药的使用 什么是儿童退烧药 ·定义 它是一款口服类药物,运用生化方式让处于高烧状态的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 ·物理降温 若孩子高烧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一般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降温,比如冰敷、退热贴等,而不是服用药物。 儿童退烧药有哪些 基本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按根据成分来划分,儿童退烧药主要有以下六类: 1.阿司匹林 作为使用时间最为长久的退烧药,其疗效很不错。但是它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觑,可严重刺激到孩子的胃肠,甚至会诱发溃疡等疾病。所以,英国相关法律规定,16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得使用这种药物。而在我国,其也逐渐被淘汰。 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它是一种相比较而言较为安全的儿童退烧药,也最为常用物。它优点在于口服30分钟后,退热效果立竿见影,而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在家里常备。针对0到2岁的孩童,医生一般推荐此类药物,而且可以和牛奶或果汁时同服。但是这类药物在控制体温上的时间会比较短。 服用方法:按体重1次10到15mg/kg,每4个小时服用1次,1天不可超过5次。 3.布洛芬 它是一类比新的退烧药物,胜在其安全和退烧速度快,还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的效果。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它的副作是很少,相比较扑热息痛,它对胃肠的刺激较小。两者同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退烧药,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9摄氏度,使用它会比扑热息痛的效果更好。一般用于3岁以上发烧高温的孩子。 服用方法:按体重一次5到10mg/kg,6到8小时可再次服用,一天不超过4次。 4.尼美舒利 这类药物的药用效果也十分显著,有抗炎、镇痛、解热等功效。但是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它的风险系数高,据报道表明其有严重损害肝的风险,12岁以下的孩子禁用。

儿童常见退烧药

儿童常见退烧药之1:安乃近 百科介绍: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解热、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一般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 20世纪20年代安乃近开始作为退烧药用于临床。70年代本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陆续报道指出安乃近临床应用有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故安乃近只能短期用。但是1998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IOMS)第四次会议的结论是: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提示,70年代认为安乃近引起粒细胞缺乏的危险性(百万分之1.7)是过分夸大了。巴西卫生部于2001年7月召开了国际专家会议对安乃近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其结论为:1.专家一致任伟安乃近是一种有效的解热镇痛药;2.根据有关数据,与会者推测安乃近的危害性类似或低于其它解热镇痛药;3.目前关于安乃近的管理措施对公众使用该药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使用其它同类药物的危害性。一项涉及555名的随机双盲多国研究结果显示,安乃近退热作用比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更强且更持久。安乃近对儿童具有临床价值。 妈妈点评!! 现在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安乃近也有印象吧,我自己小时候发烧时也吃过它! 儿童常见退烧药之2: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 百科介绍: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安乃近只有口服片剂和注射剂,不利于婴幼儿的使用。在过去,医院曾自行配置安乃近溶液使用,其效果得到认可,安乃近在业态下极易氧化失效。在常态下只能保留3~4天。所以未能推广。 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是在传统安乃近改良而来,滴鼻外用,剂量更小,且仅用于婴幼儿退热短时间用,按常规剂量,无副作用.既可以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以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是儿童退烧药里唯一对三个月以下婴幼儿有明确使用剂量的退烧药,安全性比较高.中国药学会专家推荐的家庭医疗用药. 妈妈点评!! 年轻的妈妈,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吃饭,又或者因为睡觉的原因不方便吃药,这款退烧药,是不错的选择. 儿童常见退烧药之3:阿司匹林 百科介绍: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退热作用较强。但随着临床广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日显广泛,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肝功能损害、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损害,病死率高达30%。禁用慎用,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起雷耶氏综合症,高尿酸血症,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新生儿、幼儿和老年人似对阿司匹林影响出血特别敏感。治疗剂量能使2岁以下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热、过度换气及大脑症状。1986年,所有儿童用阿司匹林的包装上已提出警告。 妈妈点评!! 阿司匹林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熟悉的感冒发烧用药,但如果对象是儿童,那阿司匹林是很危

儿童常用退热药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儿童常用退热药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在门诊和病房工作中,都会遇到发热患儿。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退热是大部分家长强烈意愿,要求医生用在短时间内退热,以为不烧了就好了,医生给开了一针药就不烧了就是好医生,吃了退热药还是发热就不是好医生,有时不得不加入激素退热。其实发热是一种通过调动全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自我保护机制。体温高低与患儿体质、营养状况、时间(如早晚、四季)等密切相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即并不是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有时反复高热3-5天很常见,因此在退热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寻找治疗原发病,单纯一味退热不是目的。 一、何时应用退烧药? 一般温度腋下超过37.5,定义为发热。又分为低热37.5-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1周的发热为急性发热。对于温度38.5°C 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好,可暂不使用退烧药,通过物理降温即可。对于超过38.5°C的患者,则需要应用退烧药,来减少能量的消耗,避免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二、儿科常用退热药物的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安全性高的儿科适用的退烧药是两个经典口服老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林):首选,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儿童常规用量:口服,10-15mg/kg/次,4-6h1次;3-12岁小儿每24h应用小于5次,疗程不超过5d。直肠给药已经不推荐在儿科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安全性高,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可出现皮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过量会造成肝损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于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患、G-6-PD缺乏的患儿慎用。一些复方制剂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如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等,但扑热息痛、泰诺林则是单一的制剂。服用时一定要避免重复用药。 2、布洛芬(美林):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单一的制剂包括美林、芬必得等。布洛芬儿童的推荐用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5-10mg/kg,每24h最多4次。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烧时需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比较安全,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G-6-PD缺乏的患儿可使用“布洛芬”。

退烧药的副作用

【退烧药的副作用】吃退烧药的注意事项 宝宝抵抗力差,一到冬天,各种感冒发烧就开始缠身,轻微发烧可以用物理退烧法,但是发烧严重的话还是需要药物退烧,那么退烧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你都知道吗,这就来了解下。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有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有不同的副作用。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有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有些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由于这些药物都配制为水果口味,易于为婴幼儿接受。而退热药物的服用也有讲究,以前多为体温超过38.5℃时服用,而现在的观点认为:为了发挥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每日服用4次(即每隔4~6小时服用1次)更加合理,同时孩子的体温也控制得更趋于平稳。 宝宝发烧其实首推物理降温。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给他枕冰袋、洗温水澡、擦擦酒精,还要尽量多喝水。晚上,父母精力不够,就要使用药物降温。如果孩子有高热惊厥史,则要尽早用药。 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小儿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吃退烧药的注意事项: 1、退烧药要发烧38.5以上再吃,发烧的宝宝一定要多补充水分,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4、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的副作用 健康宝贝管理最新感受:这篇文章是管理员在5年前转载的,当时看到的感觉就是感同身受,受益匪浅。管理员的孩子现在已经从一个婴儿,变成了8岁就身高1.45米的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做为父亲是非常欣慰的。这5年中,孩子也生过很多次病,我采用本篇文章介绍的方法,基本上不用去医院,也不用吃太多的药物,孩子的病大多自己好了,孩子的免疫力在这样的锻炼下非常棒,昨天,孩子刚刚得了胃肠型感冒,吃什么都吐,一晚上吐了七八次,我让孩子空腹,同时吃了些乳珍多肽,进一步加强她的免疫能力,第二天孩子的病就好了。这样的经历,这些年有过很多次。前些天,去医院探望患病的兄长,在经过儿科病房的时候,又看到了那人山人海的场景,让我又想起了这篇文章,虽然五年过去了,似乎一切还和原来一样,依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饱受过度用药的痛苦,虽然管理员一切在坚持向所有孩子的父母介绍如何合理对待孩子的生病,合理的用药,可影响力有限,不过我们会继续坚持,同时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介绍自己育儿经验的一份子,告诉更多的朋友如何帮助孩子早日走出困境的方法。 健康宝贝管理员的推荐信:在上周末的时候刚刚转了一篇中医关于如何面对孩子生病的文章,周一就在论坛中看到了路路妈转的帖子,真是感触非常深,这种感触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在医生的医德丧失,二是对孩子妈妈无的免疫学知识匮乏。这两种现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孩子在受罪,在受苦。如果在这么小的时候大量使用抗生素,其危害可能要在若干年能再显现出来。管理员记得在一个媒体上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北大教授的孩子突然在10多岁的时候得到肾炎,花了巨款治疗,甚至是换了肾都没有治好,后来这个教授和大夫一起分析了孩子发病的原因,发现原来是孩子在3岁的时候得了感冒,大夫开错了药,把给大人的抗生素开给了孩子,而且药量大大超过了孩子的标准。一个小小的感冒变成了这个孩子和这个家庭终身的痛苦,这样的例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你不注意,可能出问题的就是你自己,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管理员推广乳珍,就是源于我自己的孩子也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后来管理员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免疫学知识,看过几大本书,同时也走访了不少医生,了解到医院为什么要给孩子打抗生素,而且为什么要打那么贵的。管理员是个弱者,无力改变中国医疗体制,但是我们想,只要能够影响十个,就会把这个经验介绍给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孩子不再受抗生素的危害。让管理员非常欣慰的是,健康宝贝在八年多的时间里,已经让两万多个孩子远离了抗生素的危害,虽然不敢说绝对不用,但是已经不再是滥用了,希望所有的会员朋友看到这两篇文章后能够转发给更多的孩子父母,让他们早一点明白,抗生素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孩子发烧不一定要打抗生素才会好起来。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论述,请访问:https://www.sodocs.net/doc/3417435195.html,/article_view.asp?id=2498 下边是转自新浪妈妈的文章,绝对是一个负责任的妈妈的亲身体验,请大家好好读一下了。 声明:我自已是抗生素的受害者。而我邻居的孩子,朋友的孩子,所有我认识的人家里有小孩的,只要是孩子发烧啊什么的,一定会去医院打吊针吃消炎药。偶尔碰到有药德的医生,不开抗生素的——孩子的家长就会说:怎么不开消炎药,不消炎怎么会好!医生不得不开抗生素,也乐得开抗生素! 龙龙妈妈看我家钉钉发烧从不打针,问我是怎么护理的。我告诉她了,结果她回答我说:

小儿发热应急及处理常识

小儿发热常识及应急处理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一、正常体温与发热 正常新生儿肛温在36.2度-37.8度之间,腋下温度在36度-37度之间;新生儿肛温超过37.8度,腋温超过37度,即为发热。 根据发烧的程度,可将发烧分为四种: 低烧:指体温在37.5℃~38℃; 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 高烧:指体温在39.1℃~40.4℃; 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小朋友发烧时只要精神及活动力尚佳,其实并不需要立即送医。小朋友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孩子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家长只需随时帮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即可。之后再找儿科医师检查,针对引起发烧,咳嗽、鼻水、腹泻或呕吐的原因来治疗。但若有热性痉挛病史的宝宝(4%幼童)则需积极的治疗或遇以下情况必须迅速就医: 1、面色苍白或发紫、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睡觉不易唤醒。 2、小儿腹痛、腹泻、大便带血。 3、小儿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高热尖声哭闹,无法安慰 5、头痛、喷射样呕吐、囟门凸起 6、体温>40度,退热无效 7、发烧超过72 小时 凡有以上情况,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二、小儿发热家庭处理方法(体温控制在38度左右即可) (一)物理降温方法(1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感冒吃退烧药的三弊端

感冒吃退烧药的三弊端 秋天已至,感冒患者日渐增多,少数人甚至出现了发烧的症状。有些患者一发现体温升高,就会服用一些退烧药,认为出上一身汗,病也就好了。 这样做至少有3个弊端。 首先,发热本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 发热时,体内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吞噬作用和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机体消灭入侵的病原体。此时若盲目服用退烧药,反而会影响疾病痊愈。 其次,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发热。 发低烧可能只是感冒的症状,但若长期在午后发低烧,则可能是结核病的征兆。非典期间,确有些患者因为盲目服用退烧药而耽误了治疗。因此,从方便医生及时确诊的角度来看,患者也不宜过早服用退烧药。 第三,有些解热镇痛药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发热后不宜过早服用退烧药,如体温不超过38℃,还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如体温较高,特别是超过39℃,应首先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再用药。 需要强调的是:小儿体温过高时容易出现惊厥,因此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如果体温超过38.5℃,即可采用酒精擦浴或外敷冰袋的方法进行降温,以防不测。 服用哪些药不宜喝热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如下三种药不宜喝热水。 第一,消化类。 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通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催化剂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第二,维生素类。 维生素类的维生素C是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通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第三,止咳糖浆类。 此类糖浆为复方制剂,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不能形成保护性“薄膜”,影响咳嗽的尽快治疗。 饮料送药影响药效 含糖饮料能减慢胃内容物的排泄速度,延缓药物的吸收,减弱解热镇痛药、感冒药、雷米封、维生素等的吸收。有些健胃药(如健胃散、龙胆大黄合剂等)的苦味能刺激口腔味觉器官,起到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当这些药物与甜饮料同服时,药物会失去原有的功能。 酸性饮料雪碧、桔子水、乐百氏奶等,可使尿液酸化,与磺胺类药物同服,会使磺胺类药物溶解度降低而导致尿中析出结晶或血尿;还可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在肾脏的重吸收而加重肾毒性;可与氨茶碱、胃舒平、碳酸氢钠发生中和反应,使药物疗效降低或丧失;可使红霉素分解而失效。 碱性饮料(汽水)可使尿液碱化,降低四环素类药物、呋喃妥因、铁制剂、多酶片、酵母片的疗效。弱碱性的药物奎宁、阿托品等在碱性尿液中易被重吸收,易引起体内蓄积中毒。 奶和奶制品因含有较多的钙和磷酸盐,可使铁剂沉淀、妨碍铁剂的吸收,因此贫血病人服用铁剂时,切勿与牛奶同时饮用。钙离子还可与雷米封生成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减弱抗菌作用。 矿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使四环素类药物、雷米封的抗菌作用减弱,使强心甙类药物毒性增强

37.5度算发烧吗 37.5度要不要吃退烧药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37.5度算发烧吗37.5度要不要吃退烧药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发烧常常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如何认识发烧、怎样对待发烧方面,人们常常进入误区。37.5度要不要吃退烧药?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37.5度算发烧吗,一起来看看吧!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体温通常是有一个比较恒定的数值的,但是如果是刚刚做过运动或者是喝过热水的话,则体温会有所升高。 不过因为有很多朋友不知道人体正常的体温范围是多少,因此在自己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判断出是否有所发烧。比如说37.5度算发烧吗? 我们都知道测量人体体温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腋下的体温,还有一种是口腔体温,另外一种是肛门体温,这三种测试方法不同,因此正常的范围值多少也会有所差异,具体多少度是尽快的您可以在本文进行了解。 对大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中(而37。19℃仅是1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 身体的体温即使比有部分恒定,但人类个体之中的体温有务必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尺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身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整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

前后 38。5以下不提示服用退烧药。这个方法可能年轻的妈妈不太会,但是老一辈基本都会的,也是把脊柱捏红捏紫就可令的,可令降火降温的,就好比我们吃了清热解毒的药物是1个效果的。 没有副用处,效果立竿见影的,若是体温大于38。5℃时,可令服用退热药。 下面是针对儿童来说的 儿童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36℃腋温~37℃衡量。常常状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 若腋温大于37。4℃,且日间体温波动大于1℃之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之上。发热时间大于两周为长期发热。 知道了37.5度算发烧吗之后,因为儿童和成年人体温有所差异,因此如果是发现宝宝的体温为37.5度的话,则一般被视为低烧,这个时候虽然并不一定需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却需要宝妈对于宝宝做好护理工作,才可以让宝宝早早退烧。 首先,对于发烧,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之所以会发烧,是因为身体里有病灶,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模式,通过提升自己的温度,使酶达到最适温度,从而提高酶的活性。 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杀菌。所以,如果发烧了,不要只想着退烧,

安全用药丨儿童怎样使用退热药

安全用药丨儿童怎样使用退热药 一般来说,当孩子的腋窝温度≥38?5°C,或者还没有到38?5°C,孩子明显精神状态不好,如烦躁、不好好睡觉,或者精神萎靡笔,就要考虑使用退热药了。 如何选择儿童退热药? 对乙酸氨基芬 儿童用的大多都是溶液制剂,方便根据孩子的不同体重,量取需要的剂量。而且,这类药物退热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轻微,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孩子。 口服此药,每次10 ~15毫克/千克,每次用药间隔4-6小时。每24小时不超过5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可增加蚕豆病患儿发生溶血的风险,使用时需谨慎。 腋窝温度38.5°C只能一个通用的参考数值,并不是绝对的用药标准。因此,是否给孩了便用退热药,还要结合孩了发热时的状态。若明显感觉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身休不适,匂时即使腋窝温度没有超过38.5°C,但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也可以考虑用药。 布洛芬 儿童用的比较多的是溶液制剂和栓剂。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这类药物退热作用的强度稍大些。由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肾功能还不完善,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增加出现肾毒性的风险。因此,一般建议6个月以上的孩子才可以使用布洛芬。如果之前使用过对乙酰氨基酚,效果不显著,才可以考虑改用布洛芬。 口服布洛芬,每5~10毫克/干克,每次用药间隔6~8小时,每24小时使

用不超过4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药物对孩子胃肠道刺激。栓剂用量一般根据年龄使用,因为每个厂家规格不一样,家长可以根据说明书要求使用或者咨询医师、药师,同样需要注意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另外,布洛芬可能会増加哮喘发生和水痘患者链球菌感染的风险,因此使用时应注意。 口服布洛芬每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 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药物对孩子胃肠道刺激。 儿童发热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推荐复方感冒药和退热药一起使用。有的时候孩子使用退热药的同时,可能还会用其他感冒药,尤其是很多复方感冒药中,经常也含有退热药的成分。使用时,家长一定要提前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有没有重复的药物成分,避免用药过量。 2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如病情需要,最好逬一步咨询医生。

科学服用宝宝退烧药的5原则 退烧药的副作用

科学服用宝宝退烧药的5原则退烧药的副作用 宝宝发烧怎么办?婴幼儿发烧是新手妈妈最心急的状况之一,不过,在这个时候妈妈要理智为孩子服用退烧药,否则就会伤害到孩子的健康哦。接下来,就来一起看看服用宝宝退烧药的原则有哪些吧。 服用宝宝退烧药的5原则 38.5°C以下通常不必用药。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2°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轻度发烧本身并不危险。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没必要用药。此时,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普通发热建议只用1种药。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必理通等)是退烧药首选,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布洛芬(如美林、芬必得等)退烧作用较强,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当一天只需要服2~3次退烧药就能缓解时,最好只用1种药。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会增大治疗的难度。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2小时内见效。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服布洛芬后开始出汗,服对乙酰氨基酚后哭闹减轻(可能是头痛等症状减轻),证明药开始起效了,不要急着加药或者换药。 高烧不退交替使用退烧药时,注意间隔时间。如果正确用药仍然持续高烧不退时,可以考虑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时后烧没退下来,但其最小用药间隔是4小时,这时,不能再用对乙酰氨基酚,只能将另一种退烧药布洛芬与其交替用。服两种药的最小间隔时间是2小时。因为通常一种退烧药吃进去后,大约需要2小时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如果2小时后体温仍然维持在38.5°C 以上,可以理解为某一种药不能有效退烧,这时才需要和另一种药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时,每天分别最多用4次。 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这样能加快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用药同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那么,宝宝退烧药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宝宝退烧药的副作用

4种退烧药各有优缺点

4种退烧药各有优缺点 1.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 ~ 15 毫克/ 次,每4 小时1 次,每24 小时不超过5 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 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 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 ~ 4 小时。 2.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 ~ 10mg/kg,需要时每6 ~ 8 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 小时不超过4 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 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 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 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 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3.尼美舒利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 天,分2 ~ 3 次服用。 优点:曾经有人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 约1/100 万) ,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 年, 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4.赖氨匹林 商品名:来比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