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模拟题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模拟题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模拟题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模拟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1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李某,男,汉族,21 岁,北京市某高校四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觉得生活没意义,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失眠,烦躁近 3 年。 个人陈述: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因此养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父 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小学、中学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 学心目中的好班长,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升人大 学后尽管依然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不如高中时的好,有一种失落感,总想提高学习成绩, 但事与愿违,在班上的排名不升反降,大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居然排倒数第二,为此父母 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他觉得自己真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感到父母、老师及同学都看 不起自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从此心情非常低落,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觉得活着 没有意思, 因此什么也不想干,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也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经常是独来独往, 我行我素,逐渐开始出现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大二以后的学习成 绩一直排在班里的后几名,父母并没在意其异常,只是一味要求他努力学习,对他学习成绩 下降很气愤。他为此痛苦不堪,感到活着没意义,还不如死了算了,曾想到自杀但又缺乏胆 量和勇气。感觉不到生活、学习的兴趣,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 非常注重学习成绩, 总是不断地追求第一, 从小性格内向, 胆小怕事,小学、中学时是最愉快的时光,学习成绩优异,读大学后由于成绩下降自卑,一 直打不起精神,总想大哭一场,不能正常学习,无精力、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没有兴 趣,感到极度痛苦,活着没有一点价值,感到自己的生物钟错乱。平素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 动,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学习很勤奋,但学习成绩一般,家长邻里认为其 不活泼,但很听话。几次去校医院门诊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考虑其可能有“神经 衰弱”、“神经官能症”,建议看心理门诊,自己也认为有心理问题而主动前来就诊。求助者无 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四、心理测验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抑郁 4,焦虑 3.8,人际关系 2.6,躯体症状 2.8。 2.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DS 粗分为 58,标准分为 73。 3.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AS 粗分为 52,标准分为 65。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六、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七、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八、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 望、有自杀倾向、失眠等。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抑郁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 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 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 3 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 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 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为 7 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 有自杀倾向等。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4.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 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无逻辑思维的混乱, 无感知觉异常, 无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 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 3 年以上时间,因此可以排除抑 郁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 CCMD 一 2 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 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 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 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症状的伴发 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本案例中未见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 (1)家庭教育的原因,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父母 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 (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成绩排在班 里的后几名。 (3)求助者人际关系紧张,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 (4)缺乏社会支持系 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 。C, ,NNN: (1)存在认知错误:因为学习成绩没有中学时好就认为自己没用,认 为自己很没面子,认为父母、老师及同学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就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的 一切都完了。 (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 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 (4)个性追求 完美,争强好胜,无法正视挫折。 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MMPl 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UPl 测验,该求助者是大学生,可选用 UPl 测验来了解其人格特

征。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EPQ 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六、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 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 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七、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选择切入点: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八、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时应注意: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 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2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杨某某,男,45 岁,已婚,大学文化,某部委公务员。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 个人陈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 个属下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 很震惊。 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 也愿意捶打右腹部, 联想到属下我很害怕。 我应酬较多, 喝酒也就相对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属下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还喝酒, 肝能好的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检查来检查去都说没什么问 题,如今医生的水平也太差了,根本就检查不出来,还说没事,我想谁有事谁知道。我现在 经常想当时为什么会捶打右腹部,还不是因为不舒服吗?都不舒服了,还能没事?北京的大 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看出我的病来。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苦闷,明明有 病就是没人能看出来, 我还年轻, 我不想死。 我是领导也不好和别人讲, 和朋友一说起这事, 他们就说我是小心眼,我也承认是有些小心眼,但有病总不能说没病吧!想想就烦,弄得我

这两年心情很不好, 茶不思饭不想的, 什么也不想干, 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 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晚上经常失眠,入睡很困难,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 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医生给开了维生素 B、谷维素等药物, 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己的不适症 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家境也很好, 由于是家中惟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很重视。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 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属下死于肝癌, 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没有一家医院得出确切诊断,因此烦躁、易怒,有 时为一点小事与家人或属下争吵,每日忧心仲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 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有哪些主要症状?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三、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六、怎样选择与该求助者进行的摄人性谈话的切人点? 七、在本案例中,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八、在本案例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 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右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头、胸、肩 等部位疼痛不适。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站(www.233。com)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 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 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 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 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大于 6 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是高度敏感、偏执,在多家医院均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仍确认 自己患了肝癌,有反反复复就医的行为,有持久的内心痛苦不能自己解决。根据这些症状诊 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三、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与如下诊断相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

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 CCMD 一 2 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 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 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 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 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3.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 恐惧。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 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 4.与肝癌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家大医院的诊断,均未 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因此可以排除肝癌。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男性,45 岁。www.Ehttps://www.sodocs.net/doc/345152412.html, 2.社会原因:(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两年前自己的属下死于肝癌,这是该求助 者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2)家庭教育的原因,父母非常看重他的身体健康状态,该求助 者受父母影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关心。(3)该求助者是有一定职位的领导,与人交流 较少。(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将属下患肝癌去世和自己错误地联系起来, 认为自己也患了肝癌,这是错误的联想;认为自己喝酒,右腹部不适,就一定患肝癌,这是 错误的观念。 (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有反反复复就医的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 胜,心胸狭小,偏执,对多家大医院的诊断持否定态度。 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MMPl 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 的依据。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EPQ 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CL 一 90 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 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AS 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 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DS 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 六、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选择切人点: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来源:考试大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七、 阻抗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在本案例中,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 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 空白, 该求助者从中获益, 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 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 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 其二, 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 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八、在本案例中,该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是: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源:考试大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3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王某,女,l8 岁,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伴有睡眠障碍 4 个月。 个人陈述:我是一名高中生,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每天从 家里出来都觉得非常紧张,我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对我抱 有很大的希望, 说只要发挥正常, 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我家邻居都知道我学习不错, 都以我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不是成绩不好,即使考试成绩好, 我也认为是别人没考好,不是自己真正学好了。最苦恼的,最着急的是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 力,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人都能百分百的集中精力,而我却不能,这样下去,成 绩就会很快滑落下去,将来也考不上大学了,一想到这件事我心里就特别难受,白天晚上都 在想,所以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没精神,注意力就更难集中了,我都快烦死了。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母亲陪伴而来, 咨询时很紧张, 并顾虑重重, 一直低着头, 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求助者自幼就观察到奶奶总和母亲吵架,二叔家比自己家有钱,认为奶 奶嫌家里穷而偏向二叔家。父母亲都是高中毕业,没什么本事,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下岗 在家,因为没钱送礼,再就业的机会被别人抢去了,家里确实挺困难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 今后一定要争气,将来必须上大学。求助者很懂事、很要强,常说一定要考上大学,学金融 专业,将来多挣钱孝敬父母。最近发现她回家后,脾气特别大,总爱发火,有时还自己哭。 求助者从小性格很内向,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没有什么朋友,只是安心在家学习,因此学 习成绩特别好。
四、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AS 标准分 80 分。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四、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五、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六、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七、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八、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如下: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就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 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痛苦的程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有无泛化和 回避以及病程,判断是否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 4.最终做出诊断。 二、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如下: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 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 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为 4 个月,已经 出现泛化及回避,已经影响了社会功能,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所以考虑诊断为 严重心理问题。 3.心理测验的结果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三、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18 岁,l2 岁来月经,已进入青春期。 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幼目睹家庭生活拮据,使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 力改变家中的生活状况, 把本应由父母承担的责任加在自己稚嫩的肩膀上。 家庭内部人际关 系紧张,奶奶与妈妈总是吵架。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 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未得到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 (1)存在认知错误:即使考试成绩好,我也认为是别人没考好,不是自 己真正学好了。自己紧张、害怕将来考不上大学,无颜面对父老乡亲。 (2)情绪方面的原 因,受紧张、害怕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 技巧,面对高考前的焦虑,不知所措。 (4)求助者从小性格很内向,个性追求完美,争强 好胜。 四、根据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初步印象,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 及其理由如下: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 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 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 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 五、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 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4.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5.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6.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 7.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8.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六、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避免提问失误,主要体现在: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七、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注意: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 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八、面质技术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思考的一种技术。在本 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在于: 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深入地了解。 2.激励该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该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 4.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 5.给该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陆建进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要点概要

个案的撰写 一、个案的一般格式 1、标题 2、摘要 3、文章正文:引文,说明报告个案的意义及目的 4、参考文献、作者姓名、日期 二、个案正文 1、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及婚姻状况、经济情况 2、个人成长史:主要发育阶段的躯体、心理、行为、社会角色发展。按照发育的时间顺序,描述对来访者有意义的重要关系、父母或有影响的人的主要特征、重大生活事件、特殊的生活环境等对心理发展有意义的细节来写。个体成长中的四大发展系列:躯体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行为发展。 (1个体发展方面:出生时的健康状况、言语、行为发育情况,学校的主要表现、担任角色、与教师同学的关系、获得的荣誉与惩罚。青春期生理、心理、行为发展,与同性与异性的关系。 (以上内容以客观纪实的方式描写,不发表个人意见 (2成长的环境方面:家庭环境 社区环境 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

(3成长过程中的认知情绪发展:对自身的环境的知觉评价、对重要的关系的知觉的评价、对成长中特定事件及环境的知觉与评价、一般生活态度、心境及情绪特点、认知方式。 以上是当事人对这些事的感受与评价。 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防御与应对方式、价值取向、兴趣、志向、自我意识水平、个性特征、能力特征、智力特征发展不平衡也可能带来心理上的问题。身体发育水平。身体发育情况、外貌、特征、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水平、有无残疾。 社会行为发展:个体从自然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角色、社会成就、社会关系及支持系统、家庭及个人社会地位、学业与职业功能、自我照顾能力、人际关系、社会行为 (3精神状态的描述 (4躯体状态:主观感受、可观察到的身体表现 医学检查结果: (5心理测验结果:一般测验结果:人格、智力、临床精神功能评定。特殊心理测验:特殊能力、发展性心理评估 3、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按时间顺序对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及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主观体验、事件对来访者的影响、来访者的应对方式及后果、来求助的主要原因。 4、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发现: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的观察(来访方式、外表、姿态、表情、语音及语调 一般印象:主要观察到的特征,咨询师的最初知觉的描述。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塘镇中心学校九(7)班郭智文 一、基本情况: 姓名:韩浩 性别:男 年龄:15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韩浩 父母工作: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 成绩:中下 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背景资料: 韩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韩同学的母亲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韩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韩同学害怕母亲,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韩同学不想妈妈让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母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韩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早已升入初中,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韩同学由于被母亲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韩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自身的心理原因。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邻居说长论短,都增加了韩

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韩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韩同学母亲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韩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力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 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韩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韩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韩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韩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韩同学的交谈过程中,韩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韩同学与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韩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韩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韩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韩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韩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韩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韩同学的母亲确实如韩同学所述,在韩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韩同学的母亲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本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娟(化名),女,21岁,因为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很失败,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期末考试,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人之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认知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一般情况 李娟(化名),女,21岁,南方人,大学三年级在读。从小经常被母亲打,最后一次挨打是在高一,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有外遇,父母经常吵架。 1.2个人成长史 李娟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七岁上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上不爱和同学交往,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由于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对周围的同学不怎么信任。初中时感觉经常被同学欺负,而且欺负得很厉害。那时,很少和同学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自己的日记本无意被人看了,而且在班上传开了,从此班上的人叫自我“心理变态”,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班上的人交往了,感觉初中是很痛苦的日子。高中时候,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这样高中的朋友还比较多。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自己觉得朋友没有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算的上交心的朋友没有。 1.3主诉与个人陈述 最近两周以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影响了我的考试,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和同学交往我就有些害怕了。我感到焦虑,郁闷,苦恼。前天考试了一科,遇到了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本来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与寝室同学之间的事情经过:我经常在寝室说一个同学,主要是说她上厕所忘记关水,早上起来开水龙头开的很大声,既浪费了水又影响我睡觉,上个星期一天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呢。我就关了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她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大,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了她让开小声点。她就很冒火的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她不对,中午看见她在和寝室另一同学QQ聊天。看到她说“我才不像你那么容忍她!”我一看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中午以后她们两个变得很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突然之间我感觉我是被孤立的人,它们两个以前关系不好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心里很不平衡。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快,表达清楚,思维清晰,说到激动处流泪。 1.5诊断 1.5.1一般心理问题 1.5.2诊断依据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资料讲解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 析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趋避冲突 案例一:赵某,女,45岁。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分析:该个案初步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中的趋避冲突。面对已婚男同事,是否应该继续与他保持情人关系出现困扰,既对对方有依赖感,又害怕长此以往给自己名誉带来的恶劣影响,由此产生两难的抉择。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赵某的困扰表示同感,对喜欢的人而因为种种客观因素不能在一起,本身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比如她与男同事的相处过程,两人的接触深度、频度,最重要的是面对她的求爱,男同事的具体态度究竟如何?既然表白,又不肯离婚,那么对方希望达到一个如何的状态?自己对这一状态的接受态度又是如何等等。另外,可以就赵某与前夫生前的夫妻关系进行一个了解,从中尝试发现其所不如意的原因,以及喜欢这个男同事本身的个性因素,她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丈夫?向往什么状态的家庭生活等,并与其共同探讨这些想法的现实可行性,尝试寻找这当中可能存在的来访者的认知偏误,如过分追究理想化和完美无暇的生活等等。 然后,在掌握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就是否继续与男同事交往进行一个利害分析,如果继续保持关系,可能存在的好处与可能带来的坏处,引导来访者从现实角度深入思考利害,包括法律、道德层面上也许会出现的风险,但必须由来访者为主体的思考,避免强加价值观念于人。在之前来访者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令其自行作出适当的抉择,若仍存在举棋不定,可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前提下留下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将能想到的所有利、害写于纸上,然后每天勾去一个自己可以接受或忽略的后果,直至剩下最后的选择。 案例二: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分析:吴某的问题属于多重趋避冲突。由于认为上司对自己有非份的企图,产生了离职的念头。而面对去与留两种选择,每一种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因此而产生了动机冲突,不知该如何抉择。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参考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女,36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促成求助者任性、固执,脾气急躁,姐姐平时也让其三分。幼时经常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读初

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治疗案例分析 来访者主要信息: 求治者是一名高三男孩。他有一位好友,从初一至今都在一个班,初中时关系很好,高一后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起来,他的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而且在这时他觉得好友总在打击他。比如,当他专心学习时,好友时常和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专靠勤奋死念书在高中已不顶用了,并不羡慕靠死念书拼出的几分成绩。”之类的话。他认为,这些议论是针对他、打击他。之后,他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他们的座位离得很近,这使他更在乎好友,总觉得在受好友的影响,这个包袱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来者不知该如何扔掉这个包袱。另外,来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上台讲演易脸红,声音颤抖;又如晚上迟睡,第二天早晨总在想:“糟了,今天的学习效率又低了。”他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 一、问题探索阶段 来访者只有一位好友,而且高一后关系开始冷淡,自己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他敏感的认为好友总是在打击他,但他又很在乎好友,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并且在生活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从以上来访者信息中可以了解到,来访者心理自卑,面对挑战主要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对自己不自信,害羞,敏感,焦虑。 来访者主要表现出: 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②除了至亲之外,只有一个好朋友或知心人; ③行为退缩; ④心理自卑; 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⑥过多的忧虑及担心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 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学习工作效果必然不佳。 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二、目标设定阶段 针对来访者,通过以上分析,制定相对应的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来访者的自卑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以平常心看待学习,努力了就好。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让来访者相信自己。

一例留守少年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留守少年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周公渡中学李迎春 一般资料 王蒙(化名),男,14周岁,独生子女。在校八年级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寄养在外祖父母家,加之学业考试的失败、代养人的责备、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一方面精神颓废、自卑,另一方面对老师、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人际关系紧张,从而萌发厌学逃学情绪,甚至想退学,心理问题严重。经过心理辅导老师与家长、老师的沟通,使求助者焦虑、逆反、沮丧等情绪得以松弛。能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显著提高,与他人相处较和谐,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达到了心理辅导的目标。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我以前学习蛮努力,成绩很好,刚读初一时,爸爸妈妈去外地谋生,把我寄养在外祖父母家,他们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回来,去年过年也没回来。近两个月来情绪时而低落,时而烦躁焦虑,易激惹,觉得被别人看不起,气愤时想痛哭却只抽噎,对自己的学习现状非常不满意,想退学跟随父母去打工。 在学校很没有劲,上课听不进去,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意乱,现在干什么都没兴趣。进入初二第一次月考,成绩下降,姥爷说我笨,不是读书的材料,以后考不上大学,不如读个技校,早点工作,养家赚钱。他说的话让我很烦躁。后来几次都没考好,我很焦虑。自己也想改变成绩不好的状况,但是发现虽然用功了,但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而且自己的努力也没有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想让爸爸出钱上个补习班,可是他们又不在身边,后来上课听不懂干脆就不听,作业不会做就不做,考试卷稍难一点就不写。老师也找过我谈话,但我就是听不进去。有几次还顶撞了科任老师。在学校没有朋友,回到“家”又没人可聊天,很郁闷,这种状态有两个多月了,自己很想摆脱目前的状况,想退学跟爸妈去打工。不知道该怎么办,听说学校有心理咨询(谈心)室,就想找个人诉说烦恼,寻求帮助。 三、观察和反映 心理辅导老师观察:课间前来谈心室时,特意要求回避其他教师,衣饰整齐,提及父母时,语气凄凉,眼神忧郁,神情紧张,情绪十分低落,话少,常常陷入沉默,言语不是很流畅,思维反应缓慢,说话吞吞吐吐的,对心理辅导老师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自知力较完整,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心理过程协调一致,逻辑思维正常。两个多月来对初二学习生活不适应,找不到人倾诉,成绩不理想。 班主任反映:该生刚入学时,学习比较认真,上课也较专心,作业都能完成,但从七年级下学期起,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又缺乏必要的辅导,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下,他非常自卑,也越来越不认真学习了,上课时漫不经心,或睡觉或低头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考试题目稍难就交白卷,无论老师怎么批评就是屡教不改。与同学关系也较疏远。课堂上也有好几次因为一点小事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因影响同学上课,被多次请到我办公室来。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也不太愿意参加,最近还常常逃学,真是无药可救。每个老师提到他时,都是摇头、叹息、抱怨甚至愤怒。 外祖母反映:这孩子小的时候很听话,性格较内向,成绩也不错。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父母长期分开,有点忧郁,因为在我家住,性格更内向。在家很少说话,一般就是问一句答一句,成绩下降了很多,在家边写作业边听音乐,就上前说了他两句,就嫌我们唠叨,“砰”的一声把房门关起来,以后回家就关门,也不知道在房间里干什么,吃饭的时候才出来。初二第一次月考没考好,他情绪还很不稳定,一会说不想读书了,一会又说想去找工作。 四、分析和诊段 情绪不稳定,心情压抑,想痛哭;注意力不集中,懒散不愿参加文体活动。身体消瘦,有时入睡不好。不愿与长辈交往,亦没有朋友,情感不能得到理解和宣泄。产生退学念头。 五、原因分析 14岁属于青春期,认知和情感飞速发展,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滞后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因而情绪不稳定。与

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 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 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对一例女性同性恋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 阿兰是一位26岁女性,某公司的秘书,她一共在我的咨询中心做过6次个别咨询和15次团体咨询。阿兰出生在大西北,十几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到北京。十九岁时,她曾因学业中的困难感到焦虑、抑郁,并在她所在大学的咨询中心做过几个月的心理咨询,但疗效不佳。大学三年级后阿兰退学了,开始做一些秘书工作。到我们这接受咨询时她正在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学考试。 由于阿兰相貌非常出众,早在中学和整个大学期间就有众多的追求者,并且,她曾与一个男同学同居过几个月。她说,尽管和男朋友在一起也感到很愉快、很高兴,但是好像在性与情感方面并不是特别的满足。此外,她抱怨,当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或感到心烦时,男友对她并不关心同情,也不愿意为他们关系的分歧做任何努力。当她因同样的原因,在痛苦和泪水中与最后两个男朋友分手后,她最终感到跟男人在一起就象跟石头在一起一样,得不到情感交流和沟通。

大学二年暑假,阿兰参加了学校旅游协会组织的一个“女生夏令营”,发现与女性朋友在一起时要比与男性高兴得多,能让她体验到更多性和情感的满足,而且她的确与一个女同学建立了性关系。尽管这个关系因为她又去“调戏”别的女性只维持了几个星期,但是她开始明确地意识到:她的情感与性欲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去年,她和一个叫阿紫的女护士确立了比较稳定的性关系,并且不久前她向父母公开了这件事。父母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严厉禁止她们的这种交往。由于阿兰仍我行我素,父母感到非常丢人,一气之下告诉她,绝不允许阿紫进家门,阿兰从原来的掌上明珠一下变成了眼中钉,并且,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现实困难,因为她目前的工资很低要靠父母的资助补贴生活、完成自学考试。 阿兰到咨询中心来的主要原因是:她时常为公开同性恋后的结果和担心能否完成学业而感到焦虑、沮丧。她对咨询也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她担心咨询师会像她父母一样认为她变态;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解决她的困难,从困境中把她拖出来。咨询中,消除了她上面的顾虑后,阿兰列出她希望咨询能够达到的目标: 1、能更好地处理因同性恋给她带来的各种麻烦; 2、增强学习上的自信心、能顺利的完成她自学考试; 3、减少因沮丧造成的暴饮暴食、体重超标;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原因分析] 小A与小B 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最新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1)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1) 分析:该个案初步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中的趋避冲突。面对已婚男同事,是否应该继续与他保持情人关系出现困扰,既对对方有依赖感,又害怕长此以往给自己名誉带来的恶劣影响,由此产生两难的抉择。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赵某的困扰表示同感,对喜欢的人而因为种种客观因素不能在一起,本身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比如她与男同事的相处过程,两人的接触深度、频度,最重要的是面对她的求爱,男同事的具体态度究竟如何?既然表白,又不肯离婚,那么对方希望达到一个如何的状态?自己对这一状态的接受态度又是如何等等。另外,可以就赵某与前夫生前的夫妻关系进行一个了解,从中尝试发现其所不如意的原因,以及喜欢这个男同事本身的个性因素,她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丈夫?向往什么状态的家庭生活等,并与其共同探讨这些想法的现实可行性,尝试寻找这当中可能存在的来访者的认知偏误,如过分追究理想化和完美无暇的生活等等。 然后,在掌握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就是否继续与男同事交往进行一个利害分析,如果继续保持关系,可能存在的好处与可能带来的坏处,引导来访者从现实角度深入思考利害,包括法律、道德层面上也许会出现的风险,但必须由来访者为主体的思考,避免强加价值观念

于人。在之前来访者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令其自行作出适当的抉择,若仍存在举棋不定,可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前提下留下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将能想到的所有利、害写于纸上,然后每天勾去一个自己可以接受或忽略的后果,直至剩下最后的选择。 案例二: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分析:吴某的问题属于多重趋避冲突。由于认为上司对自己有非份的企图,产生了离职的念头。而面对去与留两种选择,每一种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因此而产生了动机冲突,不知该如何抉择。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吴某的困惑表示同感,面对各有利弊的抉择,的确是很让人为难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她在该单位工作的具体时间?原本加入这家单位的初衷?个人的近期事业目标和生活目标?举例说明事件发生之前她与主管之间的交往深度以及性质。

心理咨询师论文(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失眠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管长生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波罗和硕卫生院

失眠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松山区波罗和硕卫生院管长生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男性失眠抑郁性的心理咨询个案。采用认识疗法进行咨询,通过5次会谈,取得良好效果。文章报告了在收集临床资料基础上形成的评估诊断结果,报告了咨询目标及方案的制定过程以及每次会谈的主要内容和进展,并从求助者个人感受方面呈现了咨询效果。 关键词:失眠抑郁症认识疗法个人感受 一、一般资料 患者,男,45岁,原为电脑硬件技术员,一年前被公司裁员后待在家中,无业。有慢性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况十余年,其间曾有两次抑郁发作,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在服用抗抑郁西药后得到部分缓解。 此次发病主要表现在情绪日渐低落已经两周,认为自己毫无本事,不可能找到新的工作,不能养活家人,自己又有这种病,反而会拖累家人。因为其父亲在过世前,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亲眼见到父亲痛苦的模样,并总是记忆犹新,所以认为自己的病和遗传有关,不可能彻底治好。看见上中学的儿子形迹有些孤单,不常与同学交往,便认为儿子也是遗传得到了这些糟糕的基因,患上了同样的疾病。整日痛苦不堪,甚至自认为儿子的“病”已经很重,有好多的症状,将来儿子不会有好的前途。满脑子都是一些过去所经历的不愉快的、失意的事情在那儿打转,觉得自己的家庭似乎已经到了尽头,看不见光明和希望。

二、主诉 头晕头痛,肩背发紧,时有疼痛,脚步行走沉重。整日都打不起精神找工作或学习,对其他的事也不感兴趣,或者就是为儿子的“抑郁症”而焦虑,在是否带儿子去看病诊断的事情上思前想后,不能决断。自感已经被这些事折腾得头晕脑涨,心悸不安,不堪忍受。每晚睡眠很浅,不易入眠,早晨5点左右醒来,不能再入睡,必须外出步行,约1一2小时后再回家。没有朋友,只有少数熟人,关系也很浅。时常待在家中,没有做任何的健身运动。患者明知有些苦恼是自己过分的担忧或是疾病引起,但不能自我控制,由此感到非常难受,也非常疲惫。虽然表示出求治心切,但也透出对自己的病灰心丧气的表情。 注意力差,这两周内已经有两次曾经开车没注意到是红灯,仍然继续驾驶通过,险些造成车祸,在别人的喇叭声中才回过神来,遭到对方的指责后,越发自责和内疚。也意识到自己的“脑子有大问题”,觉得总有一天自己的性命会葬送在类似的事件中,所以对自己20余年的开车经验也开始怀疑,对自己驾驶没有自信。没有食欲,吃饭只是完成任务。 心理测验结果: 1、《SDS》测验结果:总粗分48分,标准分60分,抑郁症状明显。 2、《EPQ成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45分; N:60分;P:62分。 三、临床观察表现 临床表现可见面容憔悴、发黄、神情压抑、焦虑和少许的不安、背驼、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_ 李松青___ 身份证号:342123************ 培训中心:合肥市安顿职业培训学校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2014-8-16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李松青 摘要:应陈甲浩同学家长的要求,我校六年级的陈甲浩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的介绍,我认定他属于亲子关系问题中的逆反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陈甲浩的叛逆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叛逆的性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逆反独生子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陈甲浩,男孩,13岁,独生子。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陈甲浩母亲说:陈甲浩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我从与陈甲浩母亲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其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初三生中考引考案例 专业:心理学姓名:韩宗瑞单位:弘成上海数字化学习中心学号:19160070169001 摘要:本文是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该学生在临近中考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问题,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因内心痛苦而要求家长陪同前来咨询。由于其症状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的程度不是很强烈,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内容没有泛化,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放松疗法,心理咨询 一、基本情况 求助者:张某,女,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独生子,对未来期望值很高,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较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学习效率低,爱发脾气。最近一个月,经常失眠。 个人陈述:我是一名初三学生,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可我越来越担心考试,每天从家里出来都觉得非常紧张。我平时学习很勤奋,成绩在班里一直在前几名,父母和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说只要发挥正常,考上重点高中没有问题的。家里的亲戚都知道我学习成绩好,都以我作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一直感到压力很大,担心中考会考砸了。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不错,但我想这里面的偶然因素很多。最苦恼的是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思想经常开小差,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人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课,而我却不能,我很着急。看书没有以前专心,老是走神。现在情绪也很低落,还经常为一些小事对父母发脾气。这样下去,我的成绩很快就会掉下来的,将来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了。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最近一个月,晚上在床上老想这些事,有时候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白天没精神,注意力就更难集中了。 三、临床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救助者和母亲一起来到这里咨询,穿着得体,眼眶有些发黑,交谈时两只手一直紧握在一起,多次欲言又止,显得有些紧张,避免和咨询师的目光接触,说话和思考是眉头经常紧挤着。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求助者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高中学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求助者的父亲有两个哥哥,一个经商,一个市机关干部,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他们各有一个儿子。求助者从小观察到爷爷奶奶对两个伯伯和堂兄弟比较偏爱,对自己和父母有些疏远。父母从小就对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告诉她今后一定要争气,将来考重点高中,然后在上重点大学。求助者很懂事,很要强,常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北京上大学,还要出国深造,回国后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到时候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不让父母再受委屈。 近一个月来,救助者回家后,很少说话。有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经常一些小事发脾气。 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没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平时都是在家学习,因此学习成绩特别好。 心理测验:SAS测试结果67分,偏高于常模。 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分2.3,强迫症状1.9,人际敏感1.6,抑郁1.8,焦虑 2.6,敌对1.4,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1,其他1.6.焦虑因子偏高于常模。 四、心理评估与诊断分析

心理咨询师三年级案例分析典型例题汇总

心理咨询师三年级案例分析典型例题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分析典型例题汇总 案例一 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等1个多月。 一、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犹犹豫豫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不敢下面看咨询师,来回搓手,内心体验与表情一致。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对他在学习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第一名,高中时的成绩,偶有一次排在第二名,在下一的考试非争取第1名不可。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高考时由于太紧张,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在学习上, 二、心理测试结果SOS:40,SAS60,EPQ:N:65,P:40,L:30.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躁、注意力为集中、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殶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的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程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天找工作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1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农业国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病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精神病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的心理问题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