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丹纳《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

丹纳《艺术哲学》

种族

自然环境:

在气候方面,希腊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非常的温和宜人,居民多习惯过露天生活。因此,这个地区特别适合创造人体艺术。在这样的气候中成长的民族,一定比别的民族发展得更快、更和谐。这是因为,在希腊地区,没有酷热让人消沉和懒惰,因此人们也就少了做梦一般的萎靡,不会陷入神秘的默想。同时也没有严寒让人僵硬而迟钝,因此不必为了生活而不断地劳动,也就不会陷入粗暴的蛮性。

另外,希腊的土地是丘陵地,几乎没有平原,土地贫瘠,出产的食物只有橄榄、葡萄、大麦和一些小麦。但是自然景色很美。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希腊地区优美的景色供养着人的眼睛,给予人感官快乐,但是能吃饱肚子,满足肉体需要的东西却很少。因此,他们苗条、活泼,生活简单,能呼吸新鲜空气。希腊人这样的生活方式绝不会使头脑迟钝,因为减少肚子的需要只是为了增加智力的需要。其次,希腊是滨海之区,适宜航海,使得希腊人几乎每个人都有水手的素质。希腊人经常泛舟入海,商人、海盗或是冒险家,也搜刮着东方几个富庶的王国和西方的野蛮民族,带回物质和别人的思想观念和发明。

希腊人的这种生活方式特别能刺激人的聪明才智,锻炼智力。在希腊人中,最成熟、最文明、最机智的,都是那些经常航海的人。与此相反,那些住在内陆,不经常航海的人,则始终比较落后。

希腊人身上最主要体现出的是才气。他们最使人钦佩的大事业是科学。而他们从事科学还是出于同样的本能。他们并不满足工商业上的运用,还要探究事物之所以如何的原因。所以,希腊人有兴趣的只是纯粹的真理,他们擅长分析各种观念,为思想而思想,为思想而创造科学。他们追求的是研究过程的本身,从中体会思辨的乐趣。

另外,古希腊人对神的观念淡薄。在整个希腊境内,没有一样巨大的东西,外界的事物绝对没有比例不匀称、压倒一切的体积。希腊人的眼睛在这儿能毫不费事地捕捉事物的外形,留下一个明确的形象,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大小适中,简单明了,容易为感官接受。希腊的河流短小,大海平静,颜色动人,空气非常纯净。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们看惯了明确的形象,因为绝对没有对于其他世界的茫茫然的恐惧,更不会生出太多的幻想和不安的猜测。同时,这些清晰可见的自然状貌,使古希腊人倾向于肯定和明确的观念。古希腊的区域面积小,并且多被分割,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区域之内,一切都清清楚楚地映在脑子里,国家的观念不像我们心目中的那么抽象、无边无际。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考察古希腊人的宗教。因为以上所说的原因,所以古希腊人并不会意识到宇宙的无穷。他们不会想到威力无边的上帝,更不会在万事万物中去寻找那神秘而无形的威力。

古希腊人的思想非常明确,他们的神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神与人唯一的区别就是神的身材比人要高大。这使得希腊人能求得自身的和谐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一个真实的人,应该拥有一个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我们要使这个身体尽量的矫健、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和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感官、敏捷的才智、好卖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体会的一切美来点缀人生。所以,在古希腊人看来,在现实世界之外,再没有另外一个世界,即便有一个彼岸世界,也只是一个黯淡无光的地方。

因为自然环境的适宜,古希腊人有那种欢乐和活泼的本性,他们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把人生看作是及时行乐。最美的生活就是和神的生活最接近的生活,他们从来不会想到为了敬神而苦修,他们只想与神同乐,给神看最美的裸体,用艺术和诗歌创造辉煌的作品,使人暂时能脱胎换骨,与神明并肩。因此,他们常常用悲剧来表现情感的伟大庄严的一面,

再用喜剧发泄滑稽和色情的一面。

雅典人对待社会生活也像对待宗教生活一样轻松。他们是靠着一时的冲动做事的,只是为了兴之所至。在哲学和科学方面,古希腊人也只愿意摘取事物的精华。哲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清谈。总而言之,他们以人生为游戏,以人生一切严肃的事为游戏,以宗教与神明为游戏,以政治与国家为游戏,以哲学与真理为游戏。

正是以上所说的原因,古希腊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家。他们的精神活泼可爱,充沛的兴致和想到新鲜的玩意儿,这些驱使着他们不断创作出小小的诗篇,目的只是为了发泄他们的过于活跃的机能。从中,我们可以从古希腊人的性格中看出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正是形成艺术家心灵的特征。

1. 感觉的精细,善于捕捉微妙的关系,分析细微的差别。这样的能力可以使得艺术家以形体、色彩、声音等元素与细节形成一个总体,让内在的联系结合的非常完整,令整体成为一个活的东西。

2. 力求明白,懂得节制,讨厌渺茫与抽象,排斥怪异与庞大,喜欢明确而固定的轮廓。这样可以使得艺术家能够把意境限制在一个容易为想象力和感官所捕捉的形式之内,使作品能为一切民族一切时代所了解,而且因为人人都能了解,所以作品可以获得永恒的生命。

3. 对现世生活的爱好与重视,对于人的力量的深刻的体会,力求恬静和愉快。这就使得艺术家避免描写肉体的残废与精神的病态,而专门表现心灵的健康与肉体的完美。

时代

古希腊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简单。在战争方面,人人都是军人。当水手也不需要更多的学习。古代生活的这些特点都出于同一个原因,就是简单的文明,最终体现为古代人拥有非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组才能与倾向而发展的。所以,古希腊人的心灵没有经过太多的人为加工,没有变质,离原始状态还不远。四周的风俗更有利于他们保持动物的机能,让它们和自然生活更接近,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所以更像本色的人。另外,古希腊人的教育完全以体育和音乐为主,古希腊的文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文化,他们方法少、工具少、制造工业的器械少、社会的结构少、学来的字眼少、输入的观念少、遗产和负担的行李少,更容易掌握。所以,古希腊文化的发育是直线的、系统的,精神上没有骚动,没有不调和的成分,因此心灵的活动更自由,人生观更健全,心灵和理智更少受到折磨和变化。这些都是古希腊人生活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无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古希腊人的思想单纯,所以趣味也单纯。古希腊人正是靠着单纯,使他们的雕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这是因为,没有一种艺术比雕塑更需要单纯的气质、情感和趣味。一座大型的雕像往往又会单独放在一个座子上,既不能有太猛烈的手势,也不能有太激烈的表情,否则就会显得做作,过分追求效果。此外,雕塑多是裸体或差不多是裸体的,所以雕塑家必须使雕像的躯干和四肢显得和头部一样重要,因此必须对肉体生活像对精神生活一样爱好。而古希腊文化是唯一能做到这些的文化。

当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这个形式的时候,人对肉体是有兴趣的。因为精神还不曾以肉体为附属品,肉体自有其自身的价值,所以观众对肉体的各个部分同等重视。在古希腊人看来,看到裸体毫不奇怪,因为贞洁的观念还没有变成羞耻心。在他们身上,心灵并不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心灵更不会贬斥用途不甚高雅的器官。古希腊雕塑的头部没有多少线条,几乎没有表情,永远处于静止的状态,特别适宜于雕像。同样,在古希腊雕像中,头部并不比躯干或四肢更引起注意,头部的线条与布局只是继续别的线条、别的布局,脸上没有沉思默想的样子,而是安静平和。因此,整个雕像绝对没有超出肉体生活和现世生活的习惯、欲望和野心,如罗马的《掷铁饼的人》、罗浮宫的《战斗者》,在这些作品中,只要铁饼掷得好,节

奏分明,他就感到满足,因为他的心思不放到动作以外去。他们不要求别的,也不要求更多,否则他们就觉得过火。这是因为,古希腊人简单的文化使他们的艺术也简约化,他们在这种简约中找到一种合适的艺术表现形式,那就是雕塑艺术。

制度

古希腊人重视舞蹈教育。在古希腊的公众生活中,需要大量的舞蹈。古希腊人认为,娱乐神明最好的场面就是展现娇艳俊美的肉体,表现健康和富有力量的肉体。舞蹈艺术把人体的姿势、动作、构图等等传授给雕塑,给雕塑艺术以极大启发。因此,很多古希腊时期的雕塑都是受到舞蹈的影响创作出来的。

除了舞蹈制度外,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制度构成教育的第二个部分,这就是体育。斯巴达人的体育锻炼制度尤其严密

在宗教方面,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的古希腊社会对宗教还是非常热心的。他们相信,神明是活的,就在人的面前,而且还会开口说话。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艺术,是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演化成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而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以下是 ___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艺术院校师生关注“哲学”在艺术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一种要求,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哲学的思辨对艺术作品进行质疑与解释。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可以解决以下类似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 人类需要哲学,更需要的是符合实际的哲学。这是因为“在思想里,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哲学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它可以塑造心灵和品格,甚至是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力量。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以及意识和物质。与哲学相反,其他侧重于具体的问题。哲学涉及宇宙中的一切,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极限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哲学不是一个活动,它不可以被定义,不具有局限性,会随着时代的

变化而变化。“在一个时代令人信服的哲学,在另一个时代就可能主要是出于对的才被看中……任何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如果以为任何一种哲学,……可以被当做‘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声明,那就狂妄到了极点。” 哲学(: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在希腊文中,“理念”是指idea或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idein的原义是“看”。所以,“理念”的本义是指“看见的东西”,亦即事物的形状。柏拉图的“理念”是指“用灵魂看见的东西”。“柏拉图之理念论是一个本体论(on-tology),重在考察宇宙之本体,……重在解释。”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论”中,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但是感性世界里,形式不能独立存在。“……那些认为灵魂不能脱离躯体的人是对的,但灵魂自身绝对不是躯体。它不是躯体,而只是依存于躯体。灵魂寓于某一特定的躯体之中。”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这表明,知识意味着智慧、欲望和爱。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定义的意义和,也许会因哲学家的不同而不同。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探索哲学理论――存在和真正的存在。同时期的东方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东方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并将焦点关注于道德和。当然,我们无法得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在观点上真正的思辨过程。但是,这些观点是很有价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摘要: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的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的自持;作品的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的争执中的实现从而使真理在作品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相向运动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世界大地争执真理 一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的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的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的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的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的物的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的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的物的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的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的自身构形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的自持。因此在纯然的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一幅画《农鞋》的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的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的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的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的根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的无声的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的存在方式的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的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的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的状态是上手事物的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的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的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的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的、感性上手的事物即“意义”的“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的整体中去,器具的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的“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大地”。因此,“可靠性”指的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的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的世界及大地的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的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的分析中,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

浅谈丹纳的艺术哲学

浅谈丹纳的艺术哲学 摘要:丹纳《艺术哲学》一书阐述了他的主要文艺思想理论,书中主要运用他所提出的三要素的研究方法分析和探索古希腊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16世纪法兰德斯艺术和17世纪荷兰艺术,从而拓宽了艺术史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关键词:丹纳;艺术史;种族;时代;环境;科学实证主义;形而上学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3-0054-01 丹纳(Hippolyte Sdolphe Taine,1828-1893)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精通希腊语、拉丁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著作也涉及哲学、历史学、美学、文学、文艺批评等多个领域。丹纳一生都是过着平静的书斋生活,他的主要著作有:《拉·封丹及其预言》(1854)、《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1857)、《评论集》(1858)、艺术哲学》(1865-1869)、《现代法兰西的渊源》(1871-1894)等。《艺术哲学》一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担任美术史教师时的课程教材。他在研究艺术史时是以历史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原则或主义出发。书中它主要收集整理大量史料记载并对此进行剖析,对比研究古希腊、中世纪欧洲、15世纪意大利、16世纪法兰德斯和17世纪荷兰艺术。下面从三个方面浅析丹纳的艺术哲学思想。一、丹纳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工业发达、学术昌盛的民主时代。法国此时经历了1848

年革命后浪漫理想主义衰落,迎来现实主义。1852年拿破仑侄子掌握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英国这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崇尚自然科技。拿破仑上台后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国人虔诚信奉科学,“物质”与“理性”是第二帝国的灵魂,丹纳也受到这种科学主义的影响把科学实证应用于艺术研究。19世纪的哲学发展也受到了科学理性的影响,人们从神学思想中解放,丹纳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产生了他的实证哲学,用实证哲学将理性与观察结合,美学与实用植物学类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的特征。丹纳对艺术的研究方法除了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实证主义,还运用了形而上的哲学思维,他擅长抽象思维,思考问题时喜欢探索终极存在,揭示超越永恒时空的终极存在。他将科学与形上相结合,运用历史学、心理学相结合的实证批评方法找出艺术家普遍的特点。二、研究方法的出发点丹纳说: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①他的研究方法出发点在于他认定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艺术家的创作生涯还是艺术作品都是是相互联系的,要研究艺术家的一件作品,就要把他的这件作品与他所有作品联系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找出与所要研究的艺术家相联系的其他艺术家或者他所属的艺术流派,探讨这个艺术家的特点;第三步是将上述的所有整体放在整个社会中进行分析,分析艺术家的发展及其作品的成因。所以丹纳认为要研究艺术家、艺术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A、哲学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A、黑格尔B、康德C、拉康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 1 【单选题】主管“techne(艺术)”的女神是(B)。 A、 维纳斯 B、 雅典娜 C、 阿尔特弥斯 D、 西弥斯 2 【多选题】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有(AD)。 A、 episteme-沉思或纯粹理论 B、 techne-沉思或纯粹理论 C、 episteme-与行动相关 D、 techne-与行动相关 3 【多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或肯定或否定地获得真理的五个东西包括(ABCD)。 A、 技艺 B、 知识 C、 聪明 D、 智慧与理智 4 【判断题】荷马把“雅典娜”翻译成“多样猜度者”。(×) 5

【判断题】“雅典娜”的词根和猫头鹰有关,猫头鹰的特性可以表征艺术家勇往直前,同时具备回顾和反思的能力。(×) 1 【单选题】被西方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人是(C)。 A、 赫拉克莱提斯 B、 奥斯勒 C、 希波克拉底 D、 伊本西纳 2 【单选题】阿多诺认为“摹仿”意味着人与物之间的(D)关系。 A、 依靠 B、 孤立 C、 对立 D、 亲密 3 【多选题】无论是physis还是techne,都是(AC)。 A、 让不可见者成为可见的 B、 让可见者变得不可见 C、 使不在场者在场 D、 使在场者不在场

【判断题】创作包括人的创作和自然的创作,自然的创作高于人的创作。(√) 5 【判断题】“摹仿”就是人对自然的一种临摹、复制和借鉴。(×) 1 【单选题】现代技术也是一种“解蔽”,但这种解蔽是一种对自然的()。现代技术之本质是(),标示其对自然的总体(B)。 A、 促逼-摆置-集置 B、 促逼-集置-摆置 C、 摆置-促逼-集置 D、 摆置-集置-促逼 2 【单选题】柏拉图时期的idea最接近的含义是(A)。 A、 相 B、 观念 C、 个体特点 D、 内在主体 3 【单选题】在西方哲学里,包含着一个(C)优先的特征。 A、 触觉 B、 听觉

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丹纳(1828—1893),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历史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人物,被称为“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他的《艺术哲学》对19世纪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丹纳的主要文论著作有《拉·封丹及寓言诗》(1854)、《英国文学史》(1864—1869)、意大利游记》(1864—1866)、《艺术哲学》(1865—1869)等。另外关于哲学和历史,丹纳也多有著述。《艺术哲学》一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也是丹纳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艺术哲学》是傅雷于1958—1959 年译出,并撰写了译者序,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 《艺术哲学》是一部关于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全书分成五大编,分别第一编是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第二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第三编是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是希腊的雕塑,第五编是艺术中德理想。其中第一编是对艺术品的起点性和总体特征做的第一个概括综述,而最后一编,则是丹纳自己美学思想的一个阐述。丹纳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作品属于一个总体。第一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这个总体。第二艺术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属于一个比艺术更大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第三艺术家家族还包括在一个更大的总体之内。这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艺术作品从属于一个总体,这个总体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逐层扩大包含。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这个最大的总体出发,最终实现对艺术作品自身的研究。 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我们所谓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种族形成的原因,他更多地强调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他认为种族的特征是由自然环境造就起来的,而种族的特征又体现在民族的精神文化上,成为民族精神文化原始动力的一个部分。 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丹纳坚持整体的联系的观念,反对孤立地看待和分析事物。他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是从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的,艺术家本身也是隶属于某种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的。而艺术宗派则属于它周围趣味和与它相一致的社会。丹纳以希腊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艺术哲学统一 正文: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① 一、艺术与宗教 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音乐,这种看似娱乐的艺术,也是很早就参与到了宗教的辅助品中。例如西方教堂均有唱诗班,他们的音乐多用管风琴演奏,声音空灵飘渺。不仅仅与教堂的氛围相符合,更能让人的心灵感到超脱,而成为宣扬宗教神秘氛围的必备品。 同时宗教对艺术不仅是简单的利用,他也为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直接的参与到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之中。无论是东风还是西方,早期的绘画大多数都是宗教题材的绘画。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2019尔雅答案

1.1 艺术的原初意义(上) 1 主管“techne艺(术) ”的女神是()。B A、维纳斯 B、雅典娜 C、阿尔特弥斯 D、西弥斯 2 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有()。AD A、episteme- 沉思或纯粹理论 B、techne- 沉思或纯粹理论 C、episteme- 与行动相关 D、techne- 与行动相关 3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或肯定或否定地获得真理的五个东西包括()。ABCD A、技艺 B、知识 C、聪明 D、智慧与理智 4 荷马把“雅典娜”翻译成“多样猜度者”。( ) 错误 5 “雅典娜”的词根和猫头鹰有关,猫头鹰的特性可以表征艺术家勇往直前, 同时具备回顾和反思的能力。( ) 错误 1.2艺术的原初意义(中) 1 被西方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人是()。C A、赫拉克莱提斯 B、奥斯勒 C、希波克拉底 D、伊本西纳

2 阿多诺认为“摹仿”意味着人与物之间的()关系。D A、依靠 B、孤立 C、对立 D、亲密 3 无论是physis 还是techne, 都是()。AC A、让不可见者成为可见的 B、让可见者变得不可见 C、使不在场者在场 D、使在场者不在场 4 创作包括人的创作和自然的创作,自然的创作高于人的创作。( ) 正确5 “摹仿”就是人对自然的一种临摹、复制和借鉴。( ) × 1.3艺术的原初意义(下)

1 现代技术也是一种“解蔽”但,这种解蔽是一种对自然的()。现代技术之本质是(),标示其对自然的总体()。B A、促逼-摆置-集置 B、促逼-集置-摆置 C、摆置-促逼-集置 D、摆置-集置-促逼 2 柏拉图时期的idea 最接近的含义是()。A A、相 B、观念 C、个体特点 D、内在主体 3 在西方哲学里,包含着一个()优先的特征。 C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艺术哲学(内容充实)

艺术哲学的研究对象 对艺术哲学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作为美学的别称,德国的鲍姆嘉滕认为:“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哲学,主张美学的确切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现代美学史上主张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家,都主张把美学叫做“艺术哲学”。2、艺术哲学等同于艺术学,它属于文艺学范畴。法国的丹纳的《艺术哲学》,主要探讨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它与作为美学的艺术哲学虽有相同之处,但主要是关于艺术的理论。 以艺术作为本体性研究的艺术哲学,主要研究艺术之所以存在的理由。谢林在《艺术哲学》中,从历史上论述一般艺术的形成、发展、特征、根本规律,对诗歌、雕塑、绘画、建筑艺术、悲剧、喜剧、音乐、戏剧、神话、叙事诗等艺术形态、特征和艺术形成规律,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它考察艺术材料的构成、考出艺术类型之间的差异,始终不离开艺术这个本体。 刘纲纪先生在《艺术哲学》中,认为把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两个学科即哲学和心理学。偏重于哲学的叫艺术哲学,偏重于心理学的叫艺术心理学。他认为艺术哲学既然把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那么应该研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研究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在艺术中的表现。同时,还要研究艺术包含着

的主体意识的复杂内容,如直觉、情感、欲望、意志、思维、想象和艺术的关系。还要研究艺术创造的本质、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美与审美感受的关系、以及艺术各种形态、类型及演变规律。书中共分五章:一、艺术与反映;二、艺术的反映对象;三、艺术的反映形式;四、艺术与美;五、中国古代艺术哲学概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使这本书的理论基石,属于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体系。 艺术哲学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研究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研究人与艺术之间的精神联系、研究艺术的真理性和人类共通性的问题。它当然包括艺术美的问题,但绝不仅仅限于艺术美的研究,它把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现象去认识与把握,其视野应该更宽阔,更追求艺术沉思的精神深度。 中西艺术精神的比较 中西艺术精神的差异实则是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可以概括为“温柔敦厚”与“静穆的哀伤”。 当中国人沉醉于大自然的时候,感觉到怡然自得,就像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但是希腊人完全不同。他们在大自然中,一方面有种回归到本性的狂欢,这点和东方有相通之处;但是,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个体意识的痛苦,要从里面升华出阿波罗精神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西艺术精神的结构。从中西方艺术——比如油画和国画,歌剧和京剧等方面——各自的风格来看,中国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到文学殿堂,在这里就鲁迅的《野草》这部作品与大家交流,我分3个问题讲:一、《野草》的产生;二、《野草》的生命哲学;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

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

读《艺术哲学》心得体会

读《艺术哲学》心得体会 《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本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全书条分缕析,富有热情,内容丰富精彩,不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更像是在读有趣历史,因为所学的是美术,对本书所讲述的西方艺术了解的并不多,书中所提到的大量画家并不认识,例举的大量例证也不了解,所以很多细节不能很好的记住,所以对整本书的理解不是很完整,然而读的过程中会联想到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联系,感受到书中所提及的意大利、希腊、尼德兰当时的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当时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形态都相互影响互有联系,比如现在流行的室内及家具风格中的“北欧风格”、“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地中海风格”等,都是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反映,这些艺术风格虽然过去多年但还在影响着现代的设计风格。设计应该不断的向前看,走在时代的前端,但是经过时间推敲的经典却永远不会退出潮流。这又让我想到在室内设计中,很多人对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的影响是“古板”、“老旧”,认为是年纪大的人才会用的设计风格,其实是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没有对中国传统的东西进行创新,传统文化不光要“传承”,还要“创新”。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

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影响着艺术和艺术品,中国的设计在经历了模仿、抄袭的过程之后,也在思考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这样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下,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散发出光芒,中国设计师在2012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展出的“请坐,米兰”系列家具,这一系列家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梅瓶、花鼓、万花筒等加以现代手法的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 艺术是有共通性的,设计包含在艺术当中,只有看清楚艺术的本质,才能更了解了解艺术的重要。我们感觉到艺术的重要,但那只是处于本能而非根据思考。我们只重视艺术,对艺术感到敬意,但不能解释我们的重视和敬意。我知道很多设计风格,但不了解这些风格的起源和发展,如今我们能说出我们赞美的根据,指出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 艺术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把最美好最深处的内容传达给大众,而设计也是如此。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因为不是所有人所处的环境都一样,个人的性格爱好不一样,审美也就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很难有定论,每个人因为环境、身份、审美不同,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丹纳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

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第36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月 Vol.36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4 ────────── 收稿日期:2014-07-07 作者简介:邱磊(1980-),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管理哲学。 -99- 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 —— 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邱 磊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鉴定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哲学与艺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此同时,对艺术自身也可做哲学反思。进而从艺术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视角来审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一切又是与作为审美观照主体的人无法割舍的。 关键词:艺术;哲学思考;共性与个性;审美观照主体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6-0099-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6.025 On the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of Art QIU Lei (Training and Testing Center, Tangshan Industrial V 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 itself can be reflected philosophically. Then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art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However, all this is and as aesthetic subject people who can not give up. Key Words: ar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esthetic subject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不仅有着优美的形式,而且有其深刻的内容。艺术的思想内容,可以囊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1]。无论是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小说中世态炎凉的人间,还是冯梦龙、曹雪芹笔下光怪陆离的社会,都反思着社会和人生的哲理。由此,使他们不仅因其作品而成为伟大的文学巨匠,而且成为深刻的思想家。 一、哲学与艺术 哲学是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思考,而后再以理智的思维应用于客观事物之中,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并影响其行为。在西方语境中,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艺术如何再现世界;另一个问题涉及到艺术表象与社会反思的关系。在前一个问题中,哲学与艺术的必然联系,体现在哲学思考对“反思艺术”的概念框架的澄清上。在后一个问题中,哲学与艺术的必然联系,体现在哲学思考对“反思社会”的贡献上。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哲学与艺术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研究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艺术是具体学科,研究的是审美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通过美学这一中介来完成的,同时哲学也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直接影响作者和作品。作者和作品又从审美的角度论证哲学的观点、丰富哲学的内容。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处于意识形态的上层。意识形态诸形式(包括艺术在内)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则为它们作理论的论证。由此可见,哲学与艺术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相互关联、相互反衬的关系。仅就哲学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来看,不外乎哲学是一般而艺术是个别,双方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艺术的共性与个性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共性与个性的,共性是指不同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即普遍性质;个性是指一种事物

艺术哲学_丹纳.

艺术哲学 第一篇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艺术品的本质 一 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 第一步: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 第二步: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 第三步:这个艺术家庭本身还包括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因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对于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 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与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在绘画或戏剧中选择某个部门,为什么特别喜爱某种典型某种色彩,表现某种感情,就应当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 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我们的美学是现代的,和旧美学不同的地方是从历史出发而不从主义出发,不提出一套法则叫人接受,只是证明一些规律。 所谓教训归根结蒂只有两条:第一条是劝人要有天分;这是你们父母的事,与我无关;第二条是劝人努力用功,掌握技术;这是你们自己的事,也与我无关。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这些事实如何产生。我想应用而已经为一切精神科学开始采用的近代方法,不过是把人类的事业,特别是艺术品,看做事实和产品,指出它们的特征,探求它们的原因。科学抱着这样的观点,既不禁止什么,也不宽恕什么,它只是检定与说明。 二 艺术家应当全神贯注的看着现实世界,才能尽量逼真的模仿,而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 三 正确的模仿并非艺术的目的。 四 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像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摘要]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本文以安格尔的《泉》、米勒的《拾穗者》为例,阐述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哲学;融合体 1.引言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 然而,在西方,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哲学家不但认为艺术中有哲学,而且当代西方哲学家还认为恰恰是艺术能弥补哲学的不足,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能把有些复杂的问题说清楚:而艺术家也并不排斥哲学,相反,许多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有哲学内涵而骄傲,甚至认为哲学家失职的地方现在该由艺术家来填补。由此可见,哲学和艺术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艺术中含有思维、概念,哲学中带有情感、想像,所以艺术与哲学也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体。艺术是哲学思想的直观表达,艺术离不开哲学的支撑,哲学需要艺术来阐释。 2.欧洲的五大艺术流派

19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贫富的悬殊、思想的碰撞都在这一时期产生,由此许多有代表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心灵。这一时期的主要流派有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

丹纳《艺术哲学》笔记

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丹纳(1828-1893),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深受达尔文与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实证主义运用与艺术批评的重要代表。 本书作者丹纳和黑格尔同为近代艺术哲学的两位大师,但丹纳的艺术哲学思想与黑格尔有显著的区别。黑格尔对艺术哲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把辩证法应用到美学研究领域,为美学建立了全新的历史分析方法。丹纳则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转化为具体的艺术鉴赏和创作方法,丰富了文艺理论的库藏。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分别对艺术的性质、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及艺术门类、体系进行了分析。他把艺术现象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文化环境相联系,以此考察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著名命题。丹纳的《艺术哲学》同黑格尔一样,也把艺术分为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五个门类来考察,但与黑格尔不同的是,他认为艺术在于表现事物的某个突出而显著的特征。他把艺术的兴衰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由此提出了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并且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和效果程度。 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A 艺术品的本质(艺术品隶属于总体/艺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在于表现逻辑关系/艺术的目的是反映对象的主要特征/艺术家需有天赋及感染力) 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首先一件艺术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

浅谈《论语》中的哲学艺术

浅谈《论语》中的哲学艺术 孔子不仅生前星霜屡变,死后更是升沉荣辱了两千多个春秋,极大地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而作为孔子人生的缩影,《论语》的哲学色彩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文学价值。所谓哲学,其本质是爱与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对我国古典哲学做出的贡献是绝非后世所能望其项背的。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无论立德立言,皆植本于“仁”。“仁”既是主观的思想,似乎对于坚信唯物主义,提倡无神论的我们来说,毫无取鉴之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恕而仁,求仁莫近焉”,亦尽是苍髯腐儒,皓首匹夫用来欺世惑众的精神鸦片,是封建礼教的糟粕,生产力滞后的罪魁祸首……难道不是吗?一切看来顺理成章,然而我还看到了,一千多年后在朝中腐朽的利益链蒂固根深之际,有人忘乎生死,舍命死劾;在犯境戎夷兵临扬州城下之际,有人挺身而出,与城共亡……如是之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若依今日的“先进”理论度之,绝计无法理解它的真正效力。当日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两字以释之,足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程度上也承认了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力。《论语》中的“仁”是对孔子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是一种与现代社会也依然相契合的信仰。为了这个信仰,在民族大义面前,无数人敢于献爱,只为追求更大的“仁”。 我曾听人抱怨说大学根本不应开设哲学课——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如何懂得什么是哲学?哲学具有高度抽象性,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诠释。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是谓之“日进故动”,动则鹏程万里,翼若垂天之云;“无欲则静”,静则生物之息吹相滞。知者之乐,在乎自强不息;仁者之寿,在乎厚德载物。“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此“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这是《论语》中最具哲学价值的论述之一,极为深刻地对人生两大最高境界——智和仁的诠释。无论知者,仁者,都是孔子至高的人生追求——君子。关于君子之说,比比皆是,其中最为出色的莫过于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包咸于此注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质者,温润纯和,内化其中,如璇玑琼瑶,是人最基本的精神构架;文者,乃才气之豪华,如芳兰馥郁,是灵魂的外化和人格的辐射。此番“质”与“文”的辩证统一,再次展现了孔子哲学的反思性和深刻性,谓之智以臻大成,无半句矫揉做作。 (注:此篇为高中必修课本“名著导读”部分读书笔记)

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篇一:丹纳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是一部关于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 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 潮流。全书分成五大编,分别第一编是艺术品的本质及产生,第二 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第三编是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是 希腊的雕塑,第五编是艺术中德理想。其中第一编是对艺术品的起 点性和总体特征做的第一个概括综述,而最后一编,则是丹纳自己 美学思想的一个阐述。丹纳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 作品属于一个总体。第一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这个总体。第二艺 术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属于一个比艺术更大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第三艺术家家族还包括在一个更大的总体之内。这就是在它周围而 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艺术作品从属于一个总体,这个总体有三个 层次,这三个层次逐层扩大包含。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这 个最大的总体出发,最终实现对艺术作品自身的研究。 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书中列举了古希腊以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 时期的意大利、16 世纪的法国、17 世纪荷兰的艺术文艺史实,并加 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 素的紧密关系。 丹纳的种族指的是种族特性,它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 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 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我们所谓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 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 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对 于种族形成的原因,他更多地强调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他认为种 族的特征是由自然环境造就起来的,而种族的特征又体现在民族的 精神文化上,成为民族精神文化原始动力的一个部分。 丹纳的所谓环境,既指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指社会文化观念、思潮制度等社会环境。丹纳坚持整体的联系的观念,反对孤立地看 待和分析事物。他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是从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的, 艺术家本身也是隶属于某种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的。而艺术宗派 则属于它周围趣味和与它相一致的社会。丹纳以希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