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_百度文库.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_百度文库.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_百度文库.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_百度文库.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它借批判德国哲学,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明确阐释和表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

在第1 卷第1 章(即《费尔巴哈》章),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从正面阐明唯物历史观的作用。马克思称费氏及后来的青年黑格尔派为“玄想家”、“满口讲着震撼世界词句的保守派”,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沿袭了老年黑格尔派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把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切举止行为、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人们意识的产物。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观念真的是作为这个世界的本原而独立存在的,那么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改变意识就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那我们可以推论,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宣称它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这显然是可笑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如果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将

观念作为逻辑的起点,再以纯粹的逻辑方式进行从观念到观念的批判,这种方式无法解决任何现实问题。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个人是怎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前提,而又决定着这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从个人到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这个公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

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将分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三种形式代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则是由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构建的。生产力发展必然出现分工,而分工促使了所有制与阶级、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等矛盾的产生,并建立起整个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形式。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力以及由此生成的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打印出来是21 页,正反面。相对于以往看的大本厚本的超长的小说,这一点点字对我不算什么。以为很快可以读完,多少都会有一些感想可写。可事实是读第一页我就用了三天,很难读进去,总是看看放下,看看再放下。脑中总是一片空白。最终我只坚持读完了前面15 页,但却被深深的吸引了。哲学带给我的思考,让我有些慌乱,太多的信息一时难以消化。要想弄明白绝非一日之功。我读懂的只有两块内容。第一是观念不是作为这个世界的本原而独立存在的,用词句来发对词句,仅仅只是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名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第二点则是分工。生产力发展必然出现分工,而分工促使了所有制与阶级、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等矛盾的产生,并建立起整个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形式。

文中,还是大量引用了原著,也借鉴了百度文库中关于原著的部分见解。通过读其他人的读书报告,让我也更好的理解了原著。

在此谢谢老师,带我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05489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理论的力量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德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开始,吸引人的,应该是德国人那紧绷着,严谨的不透风的性格。但是众所周知,德国自从二战之前,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国家,而二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却在短极短时间里迅速崛起,我想,这与德国独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这本书我并不能说看懂和理解。只表达一下零星破碎的感受。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研究和探讨了人类历史,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对着世界发问开始,人就在思考,人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面貌来生存。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是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但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和这种存在能持续下去,始终是以为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为基础的。然而这一切都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恩、马两人他们对于历史观的描述是:我们的“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辩证关系,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 动力。他们在这里,用“交往形式”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等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成功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对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做了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经济基础是“整个历史的荃础,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

幻灯片1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讲解 幻灯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幻灯片3 一、写作、出版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幻灯片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这部著作,写于1845—1846年。共分两卷。 第一卷(序言、1-3章), 第二卷(序言、1-5章)。 他们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幻灯片5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文本概况 ●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 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幻灯片6 (四)写作背景: 《形态》写于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写作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幻灯片7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高举批判的大旗,在哲学上力图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但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停留在对宗教和基督教义的批判上,因此,青年黑格尔运动虽然在德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哲学批判却严重脱离现实,将改造社会的事业等同于理论斗争,日益蜕化为革命运动的羁绊。 他们认为,思想、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受观念的支配,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故而从观念、思想出发就可以理解物质世界。要改变现实只需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即可。对于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费尔巴哈提出用抽象的人及人与人的相互需要代替现存的宗教观念,鲍威尔将理论家的批判视为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而施蒂纳则以为宣称某些思想观念为“怪影”并予以抛弃就可以摧毁现存的世界。 幻灯片8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这学期很高兴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门课程,我了解了马克思的许多重要思想,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科学理论,领略一代伟人的风采,我在闲暇之余阅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本书。《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神圣家族》之后合作的第二部宏伟巨著。这部著作系统的概括了直到那时为止他们还不曾制定过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本质。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而言,学界均认为这本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当我们重温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时,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重要的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让我发自内心地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本著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实的个人”理论,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基于“现实的人”这一前提展开的。“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包含着三个基本的方面之一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其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现实”一词就是人普遍都只看到了物质的诱惑,而主动忽略了自己本身对精神的追求。有的人会为了外在的钱财、

权力,从小偷小抢,到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受到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定发展的制约。“意识决定生活”即每个人面对的一切都是自己意识的投射与反映,当一个人见到一个自己不曾见过的东西时,就会去想和自己以前见过的相比较,因此这个人的意识是接受他以前接触过的物质(现实)所决定的。生活决定意识即物质决定意识,一般来说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依赖于物质。打个比方说,山上的桃花开了,你虽然没有看到,但桃花的开放不会因你没有看到而不存在,意识有赖于对于物质的接触(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等),而后再通过理性思维去认识,形成关于此物的意识。再比如说一个从没有见过手机、电脑的人,他的意识里是没有手机电脑的概念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后,他才知道原来生活中有这些东西的存在。所以我们要从对客观现实的不满情绪中摆脱出来,拥有美好的意识去期待美好的生活,如果我们的意识充满了嫉妒、愤恨、仇视、那么我们的未来也会是一个充满丑恶的世界。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因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拥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素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16传播刘冕飞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指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从篇章结构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共有两章,第一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其中包括:第一节:一.费尔巴哈;二.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之后是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第二章,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从内容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和阐述了很多我们学习和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一、提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揭示了人类历史过程的主体,科学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三,生产力决定分工,进而决定所有制和交往形式。 第四,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二、强调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 第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第二,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历史表现为物质决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四,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异化的根源。第五,受生产力制约的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是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第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一个经验事实。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不仅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而且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一、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从分工的角度以及私有制的产生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的。他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与扩大,与此同时,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甚至人的本质的异化。如何消灭这种“异化”,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高度发达。其次,由于异化造成了阶级出现了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最后,交往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异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只有消除了“异化”现象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铺平道路创造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消除“异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为了生存,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同盟,继而为实现共产主义,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交往的力量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某种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以下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普遍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只有从全世界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可能的。”这句话指明共产主义是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联合的运动,只有通过几个先进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够实现。否则,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经验上的可能”。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 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这些论述从某种角度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以往的社会革命不过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这种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是自由联合体的运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个体都是抱着为了完全消灭阶级的信念而组成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通过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这篇文章写于1845年秋—1846年夏,1924年用俄文发表。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意识形态表现为具有理解性的想象(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多方面)。这篇文章写作的主旨在于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等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确立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目的在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与德国意识形态见解是对立的。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黑格尔——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时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其二,历史活动的四个方面。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其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费尔巴哈——人是感性的存在,主张从人的自身寻找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存在;人的自然属性——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理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们基于社会实践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性。其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对实现社会生活过程的反映;确立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其六,分工的产生及其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 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 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 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 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 )年才以手稿的形 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此 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 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现在我们这里所用的中文版本,依据的是1985年的德文单行本,所以与1960年的全集中文版有所不同。 从手稿的表达方式来看,此著一方面具有论战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具有作者对自己的见解作进一步探讨的性质,所以并不具备确定的原理体系和深思熟虑的结构安排。但这与其说是它的缺点,倒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因为它促使读者自己运用理解力,去体会在一场哲学革命之后作者关于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蔡振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蔡振磊(1987—),男,福建石狮人,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P3)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学者将理性、自由,抽象劳动等当成人的本质,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实质上是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对立性的外观了。”[2](P73) 那么,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呢?现实的个人,首先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份子。“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但倘若仅限于此,远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P71-7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_百度文库.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它借批判德国哲学,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明确阐释和表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 在第1 卷第1 章(即《费尔巴哈》章),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而表明我们的观点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从正面阐明唯物历史观的作用。马克思称费氏及后来的青年黑格尔派为“玄想家”、“满口讲着震撼世界词句的保守派”,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沿袭了老年黑格尔派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把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切举止行为、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人们意识的产物。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观念真的是作为这个世界的本原而独立存在的,那么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改变意识就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那我们可以推论,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宣称它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这显然是可笑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如果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分工越发达,说明生产力越发达。分工起初是以家庭中的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同时出现的还有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这就产生了所有制。所以,分工和私有制其实是同义语,分工是就活动而言的,而私有制是活动产品而言的。 因此,在一个民族内部,分工的发展,会引起民族内部成员的差别与分化,导致所有制的出现,最终有的人占有了生产资料,成为统治阶级;有的人被迫依附于生产资料占有者,成为被统治阶级。分工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文章阐述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的特点,通过分析他们特点,马克思得出结论,认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而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人是不自由的。而人为了获得自由,就要消灭异化,摧毁这种旧式分工,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把马克思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 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欧洲的革 命形势已经成熟,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极力主张把这些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于是1846年初,根据马克思的倡议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大量书信,通报了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交 流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这一切表明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长。后来恩格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两人已经深深投入政治运动;我们已在知识分子中间,尤其在西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间拥有信徒,并 且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有相当大的联系”。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第2卷,第342 页)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英国的宪章主义者的革命派、法国社会民主党“民主派兄弟协会”、特别是“正义者同盟”等组织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的手工业工人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组织,在 这一组织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一部分是布朗基主义,一部分是魏特林主义。魏特林原是德国的裁缝 工人,他的早期著作和言论,无疑地曾经起了促进革命的作用,可是他很快地就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绊 脚石。魏特林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企图把“正义者同盟”变成一个 俯首贴耳地追随他的宗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义者伺盟”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它成为真正革 命的、共产主义组织。 1846年5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另一些成员发表了《反克利盖的通告》,这个通告对克利盖的冒牌共.产主义宣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克利盖原是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后 来侨居美国并在那里出版了《人民论坛报》。他在文章中把共产主义描绘成旨在使全人类走向团结友爱和 幸福生活的新的爱的宗教,千方百计地掩盖旨在消灭私有制关系的共产主义改造的革命实质。《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通告》中揭露了克利盖的充满伤感主义的和宗教观念的冒牌的共产主义。这个委员会的 大多数成员都在《公告》上签了字,而魏特林却加以拒绝,他把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战友的这一行动看作是 旨在破坏他的学说的威信的“阴谋”,是“同室操戈”。 当然,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的工人团体和共产主义组织中的影响时,必须看到,在这个时期马克 思的学说“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已”,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本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社会主义派别。他们的思想严重地腐蚀这些组织的机体。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任务靛在 于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要把它同自由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要把它 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必须使无产阶级确信,只有科学共产主义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后来恩格斯写道:“我们负有义务要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见解.但同时必须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无产 阶级确信我们的见解的正确”。①(《马克思愚格斯文选》,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莫斯科1955年版,第2卷,第342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抱着这一目的来撰写《形态》这部著作的。由此可见,这部著作的诞生, 是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工人运动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时代的要求和理论斗争的需要 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自己的活动的。这种条件除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 况外,还包括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传统。 1 / 43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的读后感 摘要:初读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笔者体会到了马恩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行文的严密逻辑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意义。作为阐述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著,文中也预示了共产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的记载都应当从自然基础及其变更出发。 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着人们生产何种生活资料和怎样生产生活资料。这些人生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又反作用于人的肉体组织。 人们怎样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是由人们已经拥有的生活资料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特性两者共同决定的。 这种获得生活资料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为生存而进行的肉体再生产活动,而且也是人们生存状态的反映。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怎么样的,他们的生存状态就是怎么样的。 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本身是人的活动。它是以人们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生产关系为前提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的读后感 个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了该社会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上层建筑)。通过经验的观察就可以发现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被决定和决定的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又会反过来制约、限制人的现实生活的过程。 思想、观念、意识最初是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生活中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并且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精神活动都是物质活动的产物。人是精神活动的生产者。并且受到生产力和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意识的对象是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阐述 第一,马克思主义“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认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根基所在,“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引用同上)。说明了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从而阐明了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以及生产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明确的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进而指出唯物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即“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引用同上)。也就是说,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引用同上)。也就是说,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革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才能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形态》指出“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一定会“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引用同上),即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所以,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第四,一定的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关于这一点《形态》这样阐述:“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即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和革命群众,即使具备了足够的思想意识条件,也完全不可能产生任何社会革命。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吴华 (一)写作与发表情况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大约写于1845秋至1846年8月。共分两卷:“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其中第一卷第一章标题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主要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没有写完。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1924年发表《费尔巴哈》章俄译本;1932年全书在苏联第一次以原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1955年出俄文第二版。1960年中文版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1988年《费尔巴哈》章中文单行本出版。 (二)结构分析 本书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主要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唯物史观的前提(第23页的倒数第2段开始,1-5段) 第二部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6-15段) 第三部分:社会存在(生活)与社会意识(意识)的关系(16-30段) 第四部分:分工理论(31-39段) 第五部分:经济基础(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40-47段) 说明了唯物史观:

(三)主要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第一卷第一章和第二章) 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学说,揭露人本学历史观的唯心主义实质 费尔巴哈把人作为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强调人同自然界的联系,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产物。因此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人”,即从自然主义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所以,他没有超出人的自然关系的界限而进入社会生活,那么,他的“人”就只能是“自然人”。另外,费尔巴哈所谈论的“人”只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并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他说:“种是多,而类则是一,因为类是各个不同种的集合”,在“类中一切人都是共同一致的”。这种说法就其实质而言,他都是把人理解为生物学、生理学的人,这是从自然主义出发来考察人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把“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就是费尔巴哈所得的“人自身”,他根本没有想到,人的“内在本性”只能是历史的产物,社会关系的产物。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谈论“人”、“人的本质”和“类”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们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就是人的头脑对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换句话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后感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后感 班级:10政本姓名:吴鸿学号:201006074012 首先,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做人做事面前都很务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的事,我绝不像有些人一样,对于不懂的东西却刻意用美化了的辞藻来夸大其词,对于懂的事我会直接·简单的表达出来。所以,在本读后感中,有些观点我认为是对的。那么,我会直接把它摘抄下来。有些观点我认为有待思考的,我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我认为对一个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诸多观点。本人没有在完全了解和透析的情况下,亦不敢多发揣测,甚至有时我在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不知道是作品太深奥了;还是本人愚笨,确确实实的读不懂。但是,后来想想读不懂也很正常。人家倾其一生来研究人类的发展规律,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作者对人类发展规律方面的一旷世之作。如若我们几下子的功夫就把它完完全全的理解和透析,那么,我只能说你比写出这“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的马克思还要天才。所以本人只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知识水平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个别观点的进行论述和理解。下面关于历史的认识:赞同的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

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是为了生活,人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这时学会了生产的人们,也就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市民社会是在过去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受生产力的制约,又制约着生产力的一种交往形式。它包含着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各个个人的一切物质交往。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所以,可以这样说,市民社会是所有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表演的舞台。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 不赞同的观点:“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可否认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在创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