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二)

如果你对于地球物理感兴趣,你可以继续看二、三、四,否则我建议你等两天直接看五。

速度前奏

由井的分层到地震剖面的时间,我们是通过一种叫做“人工合成地震记录(Synthetics)”的技术来建立井点处的时间与深度的对应关系的。

这张图算是相对比较标准的作对比的剖面。不过你比较经常看到的是下面的两种:

其实这个标着b)的图上的井对应的东西不叫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而叫做垂直地震剖面(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就是在井眼上像我们做地震一样做那么一遍(详细机理我们就不说了,你可以搜搜相关的词),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把这两种不同的地震数据放在一起来比较一下了,因为它们都是地震而且位置也重合,它们的相似度肯定很高,这个过程就是“标定”。所谓“标定”,就是把地震剖面的时间和井上的深度一一对应起来。我这里只想告诉你的是Synthetics其实就是模拟的VSP。这跟我们通过声波曲线来解释孔隙度的过程有些类似,但是这个过程似乎更加成熟了一些。现在有些地方甚至不再怎么测VSP测井,而是直接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来替代真实的井眼处地震记录来进行“标定”。

如果可以继续用开车去东来顺这个例子,VSP就是真的开一辆车,拿一个秒表在标志性建筑前计时,一直到达东来顺为止;Synthetics则相当于你在电脑游戏空间内模拟了一个数字化北京,在其中理论性的开一个车,也到处拿个秒表去卡到达标志性建筑的时间。

而在标志建筑物前计时的过程我们称之为“Checkshot”。Checkshot,就是你跑拉力赛,有一些必须经过的点会给你的车拍照,以避免你抄近路。在地球物理学家那里就是时间-深度对应关系的意思。如果一个井或者一个工区你有了Checkshot就意味着这口井或者这个工区都可以同时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被你识别到。换言之,你在垂向上有两种坐标,一种标米,一种标毫秒。

对于我们地质学家来说,Checkshot就是一扇窗户,透过它你将看到一个扭曲世界中的真实——对于地球物理学家来说,非常非常真实。

如果你有了Checkshot,那么其实你就等于说有了一连串的

时间1 深度1

时间2 深度2

时间3 深度3

: :

: :

时间n 深度n

的对应序列,如果我们可以简单把每一行的深度除以时间,则我们就得到了这一深度点对应的平均速度。

速度

好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Petrel的速度模型,以及它是怎么让地球物理学家崩溃的。

在我们看来,Petrel的速度模型写得非常完整和系统。

这是帮助中的原图,我们可以看到是首先Petrel的速度模型是层状结构的,即按照构造模型的Horizons来搭建,每一个Horizon对应会有其上覆地层的速度:

Horizon 1 -----> Velocity 1

Horizon 2 -----> Velocity 2

Horizon 3 -----> Velocity 3

Horizon 4 -----> Velocity 4

我们先设想一下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我们在每一个点处都可以准确知道Horizon n所对应的平均层速度Velocity n,那么我们计算出的深度域的构造模型就应该非常精确了。但是我们这仅仅是能够保证这四个层面的精确,而无法保证这四个地层的内部的精确,对罢?为此,Petrel就给出了非常多样的选择:

V=Vint,就是说每一层(从一个Horizon到另一个Horizon之间,或者从Datum到第一个Horizon之间)的速度在XY坐标一致的地方就不会改变。

V=V0+kZ,如果我们可以认定地层具有压实效应,那么我们可以估算一个压实系数k出来并通过k来模拟出层内的速度变化。

V=V0+k(Z-Z0)的情况则是V=V0+kZ的一种变化,即认为压实系数并不是简单基于埋深,更主要是基于埋藏时间。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如果是地球物理学家的话则可以稍微多说一句,前者可以用于描述古隆起,而后者更方便用于描述后期构造。

至于说这个压实系数k的求取,可以参考第一张图的绿色道,或者直接把多口井的Checkshot计算出速度来放在Function Window中

当然对于V=V0+k(Z-Z0)的模式需要考虑用过滤把单独的Zone内的点来建立这种散点梯度总结。

这里最让地球物理学家担心的是什么?是路况比这些理论情况还复杂。比方说从Horizon1到Horizon2是越跑i 越快,但是中间夹了一层神秘的东西,它塞车了,它减速了;又比方说夹的这层神秘的东西导致油料换成液态氢了,煞不了车了,速度超过预期了;等等。这些情况对于能够足够细分的构造模型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如果分隔很细致,那么所有的Horizons就都可以当做一个独立的单元来独立计算速度,其内部偏差的影响也会减少。我们遭遇的情况是一般地震解释的Horizons远达不到开发的流动单元划分的细致,所以我们就会非常担心根据这样的计算我们的流动单元的位置会不会卡错了秒表算错了位置。

至于说速度模型计算出各种速度,我想我们并不需要都去理解它,而且那意义也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对于我们地质家来说,一切必须回归到我们感兴趣的方向:油藏到底埋深是多少?

我个人建议,让地球物理学家给我们一个速度的误差范围,并因此给一个构造的误差范围,这个就是构造模型的不确定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个方面我们无法忽略,因为速度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还复杂,而速度模型却远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精度。

因为有个朋友的互动,让这个速度的问题有趣起来;在这里我特别感谢这位未曾谋面的朋友。

我暂且把其它的部分都往后派,单立一个速度的专题也好顺便说说他的问题(因为他的一些图件可能会涉及秘密,所以我对于他的原图也作了一些改变并擅自删除了交汇图的坐标):

1、petrel中导入的checkshot是一列深度,一列时间,软件会对应自动计算出平均速度和层速度(此层速度是两个采样点之间的速度,我理解的)。如果此时遇到一个高速薄层,则此时对应采样点间的层速度会变大很多,对应的平均速度呢?变的不多。那如果遇到一个速度很小的刚好有采样点那么厚的层,此时对应的平均速度会怎么变?会减小么?

答:平均速度是一个累计效应,所以会出现减少,但无跳跃与急剧拐折才对。我们还以开车去东来顺为例子说明:你大约25公里/小时走了25公里以后堵在了长安街。在计时1小时之前你如果是设置了Checkshot,你都能看到速度大约在25,对罢?然后呢你在1小时零一秒开始减缓,但是平均速度却因为此前的积累里程和减速段太小而不会形成直接的跳跃,会略向回弯折很小,然后随着你堵车的时间增加,这个弯折的角度逐渐增大,对罢?

2、help里面的checkshot采样间距一般是200m,我瞧了下有的图上显示的是。help里面说用这种方式建议

checkshot。但是我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从我做地震的同门那拿到个他做好的时深关系,采样很密,基本是1m一个点,这时我用他这个时深关系去校正声波,再做合成记录……问题是,他的checkshot是这样,(这里顺便问一下他给我的时候好像最上面一行没有2个0,我需要给整2个0么,见图)。对应的在function window 下如图,完全不像help里的样子(我知道他没有做声波校正,就直接开始合成记录了),但是对应的Z和average velocity之间好像看不出啥来(再下一张图)。这口井时深关系有问题么?我能用这样的checkshot做声波校正么?我怎样用他这么密的时深关系数据得到help中的那种checkshot?(重采样?)

层速度图

平均速度图

答:Checkshot严格来说应该是不均匀的,就像我们举例子一直在说的情况,Checkshot是标志性Event的一个对应,取决于你的地震剖面和VSP/Synthetics上面的Event的出现和匹配程度。200米一个肯定是假像,1米一个也肯定是假像。你应该可以问地球物理学家要到真正的Checkshot点,那反而比任何采样的结果都更有意义——因为大多数Checkshot点也会成为速度模型的速度拐点的重要依据。

然后就是是不是应该在Checkshot头上加一个数据对儿:深度0对应时间0。我的回答是:这要看你的地震的Datum (即时间0)设定。据我所知除了海上或者滨海地带的地震采用Datum等于Sea Level(即深度0),其它陆上区域一般另有自己的区域性规定,比方说我现在的工作区三维处理是规定了海拔800米作为时间0,即Datum,的。顺便告诉你一句:本区域地震覆盖部分的平均海拔是在600米附近。意味着测量深度0大约对应在时间的200多米。注意:是200多米,如果需要对应还需根据置换速度折算成毫秒。

你给的层速度图其实被我换了角度来显示就是速度曲线,看上去你的工区内浅层相对比较平坦、沉积稳定,大约到我标示的层速度发散的位置才出现了一些相对大一点的起伏或者是沉积相带的明显差异。(题外话)

其实平均速度图正如你自己指出的,那口井肯定是出了问题,需要你的“地震同门”好好思考。顺便在这里多说一句:就目前看到的平均速度的情况,除去那个异常井段,我们觉得平均速度的规律非常好。

3、另一个问题建立速度模型的时候,我有3个层,从上到下分别为4U、4M、4L,我分别建3个模型(情况一)和我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情况二)。我猜第一种情况下,4U、4M、4L的V0就是油田要的平均速度面?第二种情况的4U也和第一种一样,4M、4L的V0却不是油田指的平均速度面了?且这两个面建立速度模型的时候只用了这两个zone中的数据?

答:我想你的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Petrel所谓的V0速度并不是指从Datum到达指定Horizons的速度,而是Horizon到Horizon或者Datum到第一个Horizon的速度——我此前已经说过这个概念。但是如果你使用给每一个Horizon单独做速度模型,那就相当于每一个模型中只有Datum到Horizon的架构,自然就是你说的“油田要的平均速度”。但是我相信即使不离开Petrel你也有很多方法直接得到你需要的每个层面“油田需要的平均速度”。

4、而且我还碰到另一种情况,用情况二这种方式建立速度模型时报错,但是移除4M后又能计算了,为何?

答:老实说,没有具体的数据我真的还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的来源。

就字面来看是你的井上的Checkshot中跟4u到4m这一段有某些井也需缺少数据。有两种可能性的猜测:第一是4M的分层在有些井上缺失,第二是4M的分层在有些井上跟4U重合。其实后者也许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无法估算距离为零的两点间的速度。——这应该算是Petrel的一个Bug罢,因为在地质上来说我们的某些层系可能会非常薄,乃至没有厚度。但是从数学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也许必须通过其它方式来变通了。

以上只是一个猜测,因为很多错误信息的反馈还需要针对具体数据才能有的放矢。

5、有的教程中,包括petrel的demo data中,都有提供做好了的V0面(我知道这个v0和K可以通过建立函数拟合得到),那拟合的时候是只用对应的zone的数据么?还是用该层+上面所有的数据(每拟合一次都重复用之前的+新的这个zone)?

答:如果直接用V0=Vint是Zone内平均速度。但是对于V0+kZ或者V0+k(Z-Z0)模式则可能复杂,因为这相当于说V0是针对Zone内最上沿儿的速度估算值。

6、5中的方法一次只能拟合得到一个层位且一口井的V0数据,help里面“Extracting interval velocity point-sets from Well TDR”(搜一下)有张图,相关文字建议也看下。这就是提取V0面数据的方法,我的问题是:Average velocity calculation (surface)提取出来的和图中Interval velocity calculation (constant,surface)(constant=0)提取出来的有啥区别?对应用在V=Vint还是V=V0+KZ?

答:我不特别清楚的问题还有就是Average velocity calculation (surface)是指的在Surface下的Settings/Operations/Velocity conversion的内容吗?如果是那个,我可以比较容易告诉你——那个是需要速度模型的;而你现在说的这个并不是速度模型,而是一个Chechshot/Operations的。

应该应用于Vint模式还是V0+kZ模式我想其实你是能想得清楚的,因为我们对于Datum到Horizon还是Horizon 到Horizon都说了很多次,你再结合它同时给你选项和本页“速度”单元第一张图就都明白了。我只需要提醒你一点,这个是计算的散点(Points)结果,它只是帮助你做Checkshot的安装分层来过滤数据的应用,是帮助你通过Function Window作k和V0分析的数据准备之用的。

Petrel中的属性建模流程简介

属性建模: 一、相模型的建立: 1、测井曲线离散化 双击:Process ——Proerty modelding——Scall up well logs; 弹出对话框:

在Select里选择需要离散化的相曲线数据facies(input到wells的沉积相数据),点击all可以对需要离散的井进行选择,剔除没有曲线或者曲线数据不正确的井)。 在相模型建立时:Average选择“most of”、method选择“Simple”。单击“Apply”或“OK”确定。完成沉积相数据的离散化,离散化后,沉积相数据赋给井轨迹所通过的网格。离散化后models里的properties里新增了沉积相属性“facies”,可在3D视图里进行查看。

2、沉积相模型建立; 双击:Process ——Proerty modelding——Facies modeling。 弹出对话框:

对话框右上角选择离散化后的沉积相数据,依次选择各小层(zone)进行属性控制;点击解锁进行编辑控制。 目前的沉积相建模算法很多;通常,纵向上细分网格后用序贯高斯的算法,纵向上未细分用经典算法(此处的“纵向细分“是指layering里把zone细分为不同个数的网格。 ⑴、序贯高斯的算法; “Method for zone /facie”选项单击下拉菜单, 选择序贯高斯算法:“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在左侧选择该小层所以相类型(可从 左侧出现的百分比统计中看出)单击箭头,相 类型移动到右侧。

下侧空白区域新增两个选项卡“Variogram”,“Fraction”,点击按钮,弹 出对话框:

Petrel建模常用术语

Petrel建模常用术语 Petrel引入了一些新的术语和公式表达式,现简要地解释如下。 3D Grid –是一个用来描述三维地质模型的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的网格。Petrel中应用了角点三维网格技术。 Artificial method –用于make surface进程中,意思是在建surface 时不用任何输入数据。 Attribute map –是一张地震属性图。可以从地震体中通过提取穿过某一层面的属性值来获得(分两种:一种是从某一表面开始的一定偏移量内的平均属性;另一是两个面之间的平均属性)。 Automatic legend - 一个预先确定好的用于显示窗口中目标体色标的模板 Bitmap image - 输入的位图,例如BMP和JPG格式的位图文件,它们都可以在UTM(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坐标系)中显示出来。 Bulk Volume - 总的岩石体积 Cell Volume –三维网格中单位网格的体积。 Connected Volume –在离散的3D属性中计算相连体积的进程,可用来查找相连的河道。 Contact Level –油水或油气界面,通常是一个固定深度值。Contact Set –由用户自己定义的一组接触界面,用作储量计算的输入值,也可用作显示使用。 Cropping –通过定义主线、联络线和时间范围,创建真实的地震体。Crossline intersection –垂直于主测线方向的垂向地震切面。

Cross plot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相互间形成的交会图(也叫做scatter plot(散点图))。 Datum –在测定海拔时用到的一个固定深度、时间值或是一个层面。Depth Contours –层面的等高线,描述相同的深度或时间值。Depth Conversion –将Z值在深度域和时间域间相互转换。 Depth panel –井上的垂向深度标尺。 Display Window –用于显示模型的窗口,分为二维、三维两种类型。Dongle –硬件加密锁(hardware key),也叫做软件防盗锁(software protection key),它控制着软件模块的使用时间。 Drainage Area –流域,指的是可能产生烃的区域。 Erosion Line –剥蚀线,用于定义层面间的相互削截。 Fault Center Line –3D网格中用于连接断层Pillar中点的线。 Fault Modeling - 在三维空间骨架中建立断面的过程。其第一步就是建立Key Pillar(主要断层柱子)。 Fault Polygon –断层平面和层面间的交线。 Fault Stick (fault dip line) –描述断层的线,通常是贯穿顶部和底部。Fluid Constants (流体常量)–地层体积系数,油Bo,气Bg。GOR:气油比。严格讲采收率不是流体常量,但在Petrel中将其列入了储量计算的流体常量菜单中。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地层体积系数。地表情况下的烃体积与油藏中的体积之比(油和气的分别为Bo和Bg)。 Function Bar –在微软术语中叫作工具栏(toolbar)。不同的进程中,

petrel建模步骤

目录 1.加载数据 (4) 1.1 井位数据 (4) 1.2 井斜数据 (4) 1.3 测井曲线加载 (5) 1.4 分层数据加载 (9) 1.5 测井解释成果加载 (13) 1.6 断层加载 (14) 1.7 地震数据加载 (15) 1.8 制作地震子体 (17) 1.9 地震解释 (23) 2.Make surface (32) 2.1 圈定边界 (32) 2.2 做面 (32) 3.调节断层 (37) 3.1 双击加载的断层.TXT文件 (37) 3.2 删掉断层一盘 (37) 3.3 将断层赋给一个面 (38) 4.断层模型 (39) 4.1 初步调整 (39) 4.2 pillar Giidding (45) 4.3 Make horizons (47) 4.4 Make zones (50)

4.5 调节断层上下盘 (51) 4.6 补缺口/horizon (52) 4.7 做垂向网格/layering (56) 5.砂孔建模 (58) 5.1砂体模型(确定性) (58) 5.2砂体模型(指示建模) (66) 5.3夹层模型 (66) 6.沉积相模型—确定性 (70) 6.1 创建沉积相模型 (70) 6.2 相图加载 (71) 6.3 数字化位图 (72) 6.4 生成相多边形曲面/对每个相做surface (74) 6.5 生成相分布曲面 (76) 6.6 相建模 (77) 7.沉积相建模—随机性 (79) 7.1 PPT--序贯指示 (79) 7.2 阳光石油相模型建立--序贯指示 (80) 7.3 沉积相模型建立—聚类分析方法 (86) 8.沉积相相控属性建模 (103) 8.1 孔隙度模 (103) 8.2 渗透率模拟 (112) 8.3 含油饱和度模拟 (118) 9.计算储量 (126) 10.模型粗化 (134) 11 离散化测井曲线 (138)

Petrel页岩气藏的工作流程的建模要点

一个综合Barnett页岩气藏的工作流程的建模与仿真 C. Du, SPE, X. Zhang, SPE, B. Melton, D. Fullilove, B. Suliman, SPE, S. Gowelly, SPE, D. Grant, SPE,J. Le Calvez, SPE, Schlumberger 这篇文章是准备在2009年5月31日至6月3号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石油工程会议上作为(会议)报告用的。 这篇文章根据作者所提出的包含在摘要中的信息被程序委员会选择出来作为一篇会议上的报告。石油工程师协会没有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检查,需要作者自己进行校正。该文章不反映石油工程师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的任何态度。电子复制品、分发品,没有经过石油工程师协会的书面同意,任何文件的一部分的存储都是禁止的。允许复制的(范围)限定在不超过300字的摘要,插图可能不能被复制。(被)复制印刷的摘要必须包含显眼的石油工程协会的版权信息。 摘要 密西西比Barnett页岩储层开辟了美国的天然气生产的新时代。做的许多油藏描述方面的努力和完成的一些实际生产,以帮助更加深刻的了解Barnett页岩储层。钻孔图像解译,钻井诱导产生的裂缝和连通的/闭合的裂缝,揭示(地层)应力方向,断层的形貌和方向等解释结果指导水平井设计,控制水力压裂方向和强度。常规测井和岩心分析已经用于对岩相的分类和评价油层物性和地球物理性质,以用于井的定位和储量计算。地震调查不仅用于水平层位和断层的解释,也用于3D物性的评价分析,如岩相分布,离散裂隙网络和应力场。在实际施工方面,多钻较长的水平井和进行大规模的多级、多层次水力压裂处理。大量的井的钻探和水力压裂都被广泛实施。微震(MS)对评价水力压裂所波及到的油藏的体积和压裂产生的断裂强度估算的起到重要作用。 尽管在这个方面巨大的努力和进展,但现有的文献中仍然缺乏一个系统

GOCAD 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GOCAD 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1建模方法 GOCAD 三维地质建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构造模型(structural modeling)建模,一类是三维储层栅格结构(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建模。 (1)构造模型(structural modeling)建模建立地质体构造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构造模型能够模拟地层面、断层面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结合反映地质体的各种属性模型的可视化图形,还能够用于辅助设计钻井轨迹。此外,构造模型还是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反演的重要手段。 (2)三维储层栅格结构(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建模根据建立的构造模型,在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 中可以建立其体模型;同时地质体含有多种反映岩层岩性、资源分布等特性的参数,如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可对这些物性参数进行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到地质体的物性参数模型。 当采样值在地质体内密集、规则分布时,可以直接建立采样值到应用模型的映射关系,把对采样值的处理转化为对物性参数的处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量大、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当采样值呈散乱分布,并且数据量有限时,需要采用数学插值方法,拟合出连续的数据分布,充分利用由采样值所隐含的数据场的内部联系,精确的模拟模型中属性场的分布。 图1-1孔隙度参数模型分布图 2 建模流程 2.1数据分析 (1)钻孔、测井分布及数据分析 支持三维建模的数据主要为钻孔和测井。由于对区域范围和建立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要求不同,得对所得到的钻孔、测井的分布和根据其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的必要。根据钻孔、测井的分布范围和稠密程度可以大致确定地层的分布界限,对钻孔较少区域采取补充钻探或者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处理。 (2)地质剖面

地质建模软件介绍

地质建模软件介绍 康文彬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传统工程地质学领域在地勘成果信息化设计方面渐渐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勘察全过程提出了一体化设计需求。实现工程三维地质信息建模与分析的目标,对工程全生命周期以三维地质模型作为支撑,将能够实现各方面的多种需求,而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更为快速和准确、方便、直观的体现地质体的三维信息,还可以利用其剖切的功能实现二维图件的快速绘制。本文主要对地质建模理论和现有地质建模软件相关情况进行简要客观的介绍。 关键词:地质软件 1 三维地质建模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对于地学信息的表示和处理都是基于二维的,通常将垂直方向的信息抽象成一个属性值,其实质就是将三维地质环境中的地质现象投影到某一平面(XY平面、XZ平面或YZ平面)上进行表达,称为2.5维或假三维,它描述空间地质构造的起伏变化直观性差,往往不能充分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具体的地质情况,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设计和分析的需求,因此,真三维处理显得愈来愈迫切。与此同时,众多新型勘探手段的应用,诸如地震勘探、探地雷达、遥感,以及地球化学勘探等,致使各种地质资料急速膨胀,迫使地质工作者不得不采用新的手段来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因此,空间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是计算机在工程地质领域应用的一个必然趋势。 1994年加拿大学者Houlding最早提出了三维地学建模(3D Geosciences Modeling)的概念,即在三维环境下将地质解译、空间信息管理、空间分析和预测地质统计学、实体内容分析以及图形可视化等结合起来,并用于地质分析的技术。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借助于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直接从3D空间角度去理解和表达地质对象的几何形态、拓扑信息和物性信息,这对工程决策和灾害防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岩土工程科学、工程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三维地质建模体系大致概括为地质数据处理、地质体建模和模型应用三个阶段。为充分了解现有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相关情况,选取满足当前工作使用需求的软件进行地质模型的创建,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及各软件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

[Petrel]地质建模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二) 如果你对于地球物理感兴趣,你可以继续看二、三、四,否则我建议你等两天直接看五。 速度前奏 由井的分层到地震剖面的时间,我们是通过一种叫做“人工合成地震记录(Synthetics)”的技术来建立井点处的时间与深度的对应关系的。 这张图算是相对比较标准的作对比的剖面。不过你比较经常看到的是下面的两种:

其实这个标着b)的图上的井对应的东西不叫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而叫做垂直地震剖面(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就是在井眼上像我们做地震一样做那么一遍(详细机理我们就不说了,你可以搜搜相关的词),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把这两种不同的地震数据放在一起来比较一下了,因为它们都是地震而且位置也重合,它们的相似度肯定很高,这个过程就是“标定”。所谓“标定”,就是把地震剖面的时间和井上的深度一一对应起来。我这里只想告诉你的是Synthetics其实就是模拟的VSP。这跟我们通过声波曲线来解释孔隙度的过程有些类似,但是这个过程似乎更加成熟了一些。现在有些地方甚至不再怎么测VSP测井,而是直接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来替代真实的井眼处地震记录来进行“标定”。 如果可以继续用开车去东来顺这个例子,VSP就是真的开一辆车,拿一个秒表在标志性建筑前计时,一直到达东来顺为止;Synthetics则相当于你在电脑游戏空间内模拟了一个数字化北京,在其中理论性的开一个车,也到处拿个秒表去卡到达标志性建筑的时间。 而在标志建筑物前计时的过程我们称之为“Checkshot”。Checkshot,就是你跑拉力赛,有一些必须经过的点会给你的车拍照,以避免你抄近路。在地球物理学家那里就是时间-深度对应关系的意思。如果一个井或者一个工区你有了Checkshot就意味着这口井或者这个工区都可以同时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被你识别到。换言之,你在垂向上有两种坐标,一种标米,一种标毫秒。 对于我们地质学家来说,Checkshot就是一扇窗户,透过它你将看到一个扭曲世界中的真实——对于地球物理学家来说,非常非常真实。 如果你有了Checkshot,那么其实你就等于说有了一连串的 时间1 深度1 时间2 深度2 时间3 深度3 : :

petrel相建模实例

主要模块介绍 一、数据准备 本实例中的数据整理如下: wellhead井位坐标文件 jinghao X Y kb topdepth bottomdepth X21-233973816364714261433.0821502195 X21-243974070364716291433.082156.12193.1 X21-253974257364718491433.082154.42190.4 X21-263974480364720961436.52154.82189.8 X22-193972535364705161407.562120.32152.3 X22-203972803364707951417.462139.12165.1 X22-213973010364710401379.72102.62135.6 welltop分层文件 X Y hb wellpoint surface jinghao 397381636471426-716.92Horizon c811X21-23 397381636471426-724.92Horizon c8121X21-23 397381636471426-735.92Horizon c8122X21-23 397381636471426-755.92Horizon c813X21-23 397381636471426-761.92Horizon c821X21-23 397407036471629-723.02Horizon c811X21-24 397407036471629-731.02Horizon c8121X21-24 397407036471629-742.02Horizon c8122X21-24 397407036471629-754.02Horizon c813X21-24 397407036471629-760.02Horizon c821X21-24 测井文件准备 DEPTH PERM_K POR_K SW_K VSH_K NTG 2140.1250.00590100 2140.250.00590101 2140.3750.00590100 2140.50.00590010 二、数据输入 1 输入WellHeader(井位坐标文件)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技术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的现状,由此提出了不同领域地质体 三维建模的数据需求、技术流程和主要建模软件的数据接口;详细阐述了Micmmine、surpac、Mapgis、3D-Grid等三维地质体模拟软件在矿山、地下水、城市地质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示范工作,以及提交的相 应三维模型成果;并对今后如何展开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作为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指导用书,同时亦可作为地质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参考书。 【节选】 (一)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所需数据类型 在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中,会涉及的地质现象主要有:地貌(或地形)、地层、褶 皱、断裂、透镜体及侵人体等,为刻画这些地质现象,就需要用到地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DEM)、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钻孔数据及剖面数据等。具体来说,为刻画三 维模型中的各种地质现象,需要的相关数据包括以下几种: 1.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地表数学高程模型数据用于生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顶面(地表面),此部分数据可以 从测绘主管部门获取或向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的 数据属于标准数据,数据以ARCINFO数据格式存放。DEM数据比例尺有多种,其中,全 国的1:25万数据库在空间上包含816幅地形图数据,覆盖整个国土范围,国外部分沿国 界外延25公里采集数据。地貌统一在TERLK层中存放,包括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 DEM等高线的等高距,在全国范围内共分40 m、50 m、100 m三种,使用时可参照等分 布图确定。对于标准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比例变换、投影变换等多种 处理。 另外,如果不能获取现成的DEM数据,也可以自己使用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用 地形图生产。即把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及几何纠正校准,然后进行高程信息的提取——对等 高线进行屏幕矢量跟踪并对等高线标赋高程值,同时编辑、检查、拼接以生成各种拓扑关 系,最后用软件进行内插值、裁剪生成DEM数据。 2.遥感影像数据

Petrel地震地质解释和建模使用技巧2013

Petrel 地震地质解释和建模 使用技巧 2013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Notice ? 2009 Schlumberger.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manual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la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and recording,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Schlumberger Information Solutions, 5599 San Felipe, Suite 1700, Houston, TX 77056-2722. Disclaimer The License Agreement governs use of this product. Schlumberger makes no warranties, express, implied, or statutory, with respect to the product described herein and disclaims without limitation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Schlumberg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vis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manual at any time without notice. Trademark Information Software application names u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rademarks of Schlumberger. Certain other products and product names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 companies or organizations.

S-GeMs软件基本原理及三维地质建模应用

目录 第一章 S-Gems软件简介及建模工区概况 (2) 1.1 S-GeMs软件的基本概况 (2) 1.2 建模工区及地质背景简介 (2) 第二章数据的导入及基本分析 (3) 2.1 数据的格式及导入操作 (3) 2.2 数据分析及处理(正态变换) (4) 第三章各变量的变差函数分析 (8) 3.1 变差函数的基本原理 (8) 3.2 S-GeMs软件变差函数分析模块及基本操作简介 (8) 3.3 变差函数分析结果 (10) 第四章三维沉积相建模 (14) 4.1 三维沉积相确定性建模(指示克里金方法) (14) 4.2 三维沉积相随机建模(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15) 第五章三维储层参数建模 (20) 5.1 协同克里金方法(cokriging)三维储层参数确定性建模 (20) 5.2 协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cosgsim)三维储层参数随机建模 (22) 第六章 S-GeMs软件建模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26) 6.1 S-GeMs软件建模的优越性 (26) 6.2 S-GeMs软件建模的局限性(约束条件) (26) 参考文献 (27)

S-GeMs软件基本原理与三维地质建模应用 ——《地质与地球物理软件应用》课程报告第一章 S-Gems软件简介及建模工区概况 1.1 S-GeMs软件的基本概况 S-GeMS(Stanford Geostatistical Modeling Software)是Nicolas Remy在斯坦福大学油藏预测中心(SCRF:The Stanford Center for Reservoir Forecasting)开发的一套开源地质建模及地质统计学研究软件。2004年首次发布,其后进行了更新和升级。该软件包括传统的经典地质统计学算法和新近发展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源代码公开,而且有二次开发的接口,因此日益成为继Gslib之后又一重要的地质统计学研究和应用软件。 1.2 建模工区及地质背景简介 已知建模工区的范围沿x、y、z方向为1000×1300×20米。三维网格数为100×130×10,网格大小为10×10×2米。主要沉积的砂体为发育在泛滥平原泥岩上的河道砂体,且河道砂体近东西向展布。另有部分河道发育决口扇砂体。工区第6网格层的沉积相切片如图1所示。 图1-1 建模工区中部沉积相分布图 本次实验共提供350口井的井数据,所有350井均为直井。垂向上每口井分为10个小层,每层厚度为2米,如图 2 所示。

Petrel建模流程

Petrel建模流程 一、数据预备 二、数据输入 三、Pillar gridding 四、Make horizon 五、Laying 六、建立几何模型 七、离散化测井曲线 八、对Vsh数据进行分析 九、相建模 十、对连续数据进行分析 十一、属性建模 十二、网格粗化及属性粗化的操作 十三、储量运算 十四、产生STOIIP (烃体积密度分布图) 十五、输出数模所需要的文件

要紧模块介绍 一、数据预备 本实例中的数据整理如下: wellhead井位坐标文件 jinghao X Y kb topdepth bottomdepth X21-233973816364714261433.0821502195 X21-243974070364716291433.082156.12193.1 X21-253974257364718491433.082154.42190.4 X21-263974480364720961436.52154.82189.8 X22-193972535364705161407.562120.32152.3 X22-203972803364707951417.462139.12165.1 X22-213973010364710401379.72102.62135.6 welltop分层文件 X Y hb wellpoint surface jinghao 397381636471426-716.92Horizon c811X21-23 397381636471426-724.92Horizon c8121X21-23 397381636471426-735.92Horizon c8122X21-23 397381636471426-755.92Horizon c813X21-23 397381636471426-761.92Horizon c821X21-23 397407036471629-723.02Horizon c811X21-24 397407036471629-731.02Horizon c8121X21-24 397407036471629-742.02Horizon c8122X21-24 397407036471629-754.02Horizon c813X21-24 397407036471629-760.02Horizon c821X21-24 测井文件预备 DEPTH PERM_K POR_K SW_K VSH_K NTG 2140.1250.00590100 2140.250.0059010 1 2140.3750.00590100 2140.50.005900 1 0 二、数据输入 1 输入Well Header(井位坐标文件) 右键点击输入Well Header: 文件类型里选:Well heads (*.*)

petrel中储层建模具体操作

储层建模的步骤 目前普遍的认识是,储层建模应分为油藏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和油藏属性建模三步完成。构造模型反应储层的空间格架,在建立储层属性的空间分布之前,应进行构造建模。由于沉积相对储层物性有决定性的作用,油藏属性建模多采用相控建模,即先建立沉积微相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油藏属性建模。 张天渠油田长2油藏的储层地质模型是以测井资料为基础资料,采用确定性建模的储层建模方法建立的。储层建模的整个过程包括4个主要环节,即数据准备、构造建模、油藏属性建模、模型的应用。 一、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1.数据准备 一般从数据来源看,建模数据包括岩心、测井、地震、试井、开发动态等方面的数据。从建模的内容来看,基本数据包括以下四类: ①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地震测网坐标等; ②分层数据:各井的油组、砂组、小层、砂体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解释层面数据; ③断层数据:断层位置、断点、断距等; ④储层数据:储层数据是储层建模中最重要的数据。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数据。井眼数据为岩心和测井解释数据,包括井内相、砂体、隔夹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数据,这是储层建模的硬数据。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是储层建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储层建模的精度,必须尽量保证用于建模的原始数据特别是硬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如检查岩心分析的孔渗参数的奇异值是否符合地质实际,测井解释的孔渗饱是否正确等等。 建模过程中能被储层建模软件所采用的资料来源于这些基础资料,但它们有特殊的格式要求,需要转换成不同格式要求的文本文件才能以正确的格式导入到Petrel软件中。从文件类型上来看,它们包括井头文件(Well head)、井斜文件或井轨迹文件(Well deviation)和测井数据文件(Well log)。它们的格式和作用分别如下: ①井头文件: 文件内容包括井名、井位坐标(X、Y)、地面补心海拔(补心高与地面海拔之和)以及目标井段深度(井段顶部深度和测井段底部深度)。井头文件主要用来确定油藏中的井数、井位和各井的研究层段等井信息。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技术指南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技术 指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的现状,由此提出了不同领域地质体 三维建模的数据需求、技术流程和主要建模软件的数据接口;详细阐述了Micmmine、surpac、Mapgis、 3D-Grid等三维地质体模拟软件在矿山、地下水、城市地质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示范工作,以及提交的相 应三维模型成果;并对今后如何展开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作为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指导用书,同时亦可作为地质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参考书。 【节选】 (一)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所需数据类型 在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中,会涉及的地质现象主要有:地貌(或地形)、地层、褶 皱、断裂、透镜体及侵人体等,为刻画这些地质现象,就需要用到地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钻孔数据及剖面数据等。具体来说,为刻画三 维模型中的各种地质现象,需要的相关数据包括以下几种: 1.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地表数学高程模型数据用于生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顶面(地表面),此部分数据可以 从测绘主管部门获取或向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的 数据属于标准数据,数据以ARCINFO数据格式存放。DEM数据比例尺有多种,其中,全

国的1:25万数据库在空间上包含816幅地形图数据,覆盖整个国土范围,国外部分沿国界外延25公里采集数据。地貌统一在TERLK层中存放,包括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DEM等高线的等高距,在全国范围内共分40 m、50 m、100 m三种,使用时可参照等分布图确定。对于标准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比例变换、投影变换等多种处理。 另外,如果不能获取现成的DEM数据,也可以自己使用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用 地形图生产。即把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及几何纠正校准,然后进行高程信息的提取——对等高线进行屏幕矢量跟踪并对等高线标赋高程值,同时编辑、检查、拼接以生成各种拓扑关系,最后用软件进行内插值、裁剪生成DEM数据。 2.遥感影像数据 遥感影像是地球空问数据最直接、时效性最强的数据形式,模型的表面需要用影像数 据进行贴图,来表达真实的地表景观。由于影像数据的容量大,为了能够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显示,需要根据显示的范围、显示的比例选择分辨率最合适的影像进行纹理映射。一个模型可以有不同分辨率的多套卫星/航测影像数据,某些影像数据有可能只局限于某个局部。因此,在显示时,所有的影像数据都需要读入内存,以实现多分辨显示。这就需要在技术上做一些处理,比如图像格式的转换,根据显示分辨率和比例的不同,转换为不同分辨率的图像如BMP、TIFF、GIF等图像格式。 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的几何精纠正和不同分辨率影像数据的融合。一般使用遥感处理软件ERDAS和ENVI软件进行处理。遥感影像几何精纠正的目的

gms软件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前言 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是种综合性的图形界面软件,是一个各种软件于一体的,能够从钻孔到地层结构、从平面到空间、从单元到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软件。不仅具有地下水模拟、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的功能,其在实现地质结构可视化方面功能亦同样突出。经过10多年的发展,GMS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并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GSM软件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情况,与其他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对比。对比显示GMS软件在当前广泛应用的三维建模软件软件中,如:GIS、FEFLOW、MOFDFLOW、FFMWATER、MT3DMS、RT3D、SEAM3D、MODPATH、SFFP2D,以其强大的功能明显优于其他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在本文最后的工程实例中对3D GMS软件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有更详尽的阐述。

1三维地质建模基本问题概述 1.1三维地质建模概述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被国外学者提出,在国外,地质建模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EsrthVision以来,也已经发展了快二十年。 近10年来,地学领域将其理解为地理Geography、地质Geology、地球物理Geophysics和大地测量Geodesy等地学相关学科的统称,因其英文名称之前缀均(Geo-)关于三维空间信息的研究与日俱增,形成了两大并行发展的支流:一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3D GIS),二是三维地学模拟系统(3D Geosciences Modeling System,3D GMS)。真3D地学模拟、地面与地下空间的统一表达、陆地海洋的统一建模、三维拓扑描述、三维空间分析、三维动态地学过程模拟等问题,已成为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技术前沿和攻关热点。 三维地质建模(3D Geological Modeling)又称为三维地学建模(3D Geoscience Modeling)、三维地质数字化建模等,一般对其过程进行了概括:三维地质建模是指在原始的地质勘探数据基础上,在地质工程师的专家知识和经验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解译、修改后,以适当的数据结构建立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地质实体对象的几何形态、拓扑信息(地质对象间的关系)和物性三个方面的计算机模拟,由这些对象的各种信息综合形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三维模型的过程[1]。 1.2三位地质建模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土木建设领域的发展,大型工程活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举世瞩目,如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龙滩水电工程、小湾水电工程、锦屏水电工程等。这些巨大型工程所处地区大多地质构造复杂、地质信息众多,给工程场址选择、枢纽布置、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灾害防治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对有关地质信息全面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工程勘察部门提交的遥感数据、地形测量数据、现场踏勘资料、地球物理勘探资料、钻孔资料、探槽和探洞资料

Petrel储层地质建模

Petrel储层地质建模软件 Petrel为多学科一体化工作提供了研究平台,适用于各种油藏类型。利用多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Petrel可以精确描述油气藏及其孔渗饱等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计算其储量、定量估算风险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效益。Petrel 由以下六个软件包组成,在核心系统的支持下,各系统可以独立或协同工作。Petrel以更快、更精确、更为经济的技术手段满足了精细地质研究对软件的需求。 ◇地震资料解释系统(Petrel Geophysics) ◇地质综合分析系统(Petrel GeoScience) ◇地质建模系统(Petrel Modeling) ◇油藏工程系统(Petrel Reservoir Engineering) ◇实时决策系统(Petrel Realtime) ◇数据与成果浏览系统(Petrel Viewer) 集成化数据管理平台 确保了各主流公司软件的兼容问题。包括:Landmark、Geoframe、Eclipse、VIP、Earthvision、RMS等标准数据格式。实现对数据的集中储存、管理与共享,统一勘探、开发数据,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 地震资料解释系统(Petrel Geophysics) 提供完整的微机地震资料综合解释解决方案。可快速实现常规地震资料剖面解释和三维立体解释、提取地震属性、瞬层属性平面成图、进行速度分析及域转换,利用蚂蚁追踪模块可以实现断层自动解释及提取,并可直接转换到模型中建立构造框架。全方为满足科研与生产所需的各种功能,通过地震数据网格重采样建立地震实体模型,预测有利目标。 ◇合成记录及层位标定 ◇地震数据叠后处理 ◇自动构造解释 ◇地震储层反演 ◇层位及断层追踪解释 ◇地质体雕刻

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定边油田中的应用 petrel软件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模软件诞生以来,建模软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刚开始的简单构造建模到现在的精细、复杂的建模,产生了很多建模软件。根据本设计要求,我选择斯伦贝谢公司的petrel 2009建模软件(如下图4-1)。 图4-1 petrel 软件模型建立界面 Petrel是一种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在众多建模软件中它在国际上占主导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etrel软件在地质建模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如地震解释、构造建模、岩相建模、油藏属性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显示等,因而使从事地质工作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为石油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为了满足油藏和地质工作者定位要求,Petrel中也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有效的构造建模技术、精确的三维网格化技术、沉积相模型建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Petrel软件能够给开发工作提供详细的信息来使开发成本最大化地降低。它不仅能使人们对油藏内部细节的认识得到提高,而且能够准确描述透视油藏属性的空间分布、计算储层地质储量、估算开发的风险、设计井位和钻眼轨迹,发现隐蔽性油藏和剩余油藏[26]。同样重要的是,Petrel使管理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来做开发决策,他们根据软件所提供的数字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和专业人员一起通过现实资料与虚拟技术结合,认真研究目的层的储油物性和岩性,运用不同思路的模型建立和模拟结果,降低开发风险优化生产方式。Petrel软件能够为地

质模型的精细研究提供更快、更精确和更经济等优良的特性。 储层地质建模的步骤 储层三维建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数据准备、构造模型、储层属性建模、图形显示,具体的储层建模的基本步骤(见图4-2)。基本数据一般有: (1)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地震测网坐标等; (2)分层数据:包括各井的砂组、油组、小层、砂体的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等; (3)断层数据:包括断层位置、断点、断距等; (4)储层数据:储层数据是储层建模中最重要的数据,其中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储层数据。 图4-2 储层建模流程图

petrel地质建模软件的饱和度计算方法

Sensitivity on imported Saturation Functions Background This small workflow creates a new simulation run for each saturation function set that are in the project. It can use both sets created in Petrel and sets that has been generated outside Petrel and imported. Result Produces several simulation runs, one for each set of saturation functions. Prerequisites This workflow requires an ECLIPSE and/or Frontsim model that runs and has been built in Petrel, and a set of different saturation functions. The workflow creates a new folder on the cases tree and puts the simulation cases in there once they are run. It then loops over all the saturation functions, and creates and run an ELCIPSE and/or Frontsim case for each saturation function set. Having different saturation functions will change the dynamic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the workflow editor the Variable A is dropped into the Saturation functions table, and the case is exported using all the different sets in the saturation functions folder. Workflow Specifics Workflow Specifics Petrel Version 2009.1 Domain Reservoir Engineering Modules Reservoir Engineering Core or Combined Core (optional Frontsim Locked) Expert Level Advanced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维地质模型是计算机在工程地质应用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将工程地质的分析由平面延伸到立体,由二维发展到三维空间的一个飞跃。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开发的基础思路是:充分利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资料,构建所研究地质对象(如:地层、断裂、滑坡)的空间形态和相互关系的实体模型,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模型显示在三维场景中,从而实现地质对象的三维显示,为分析问题提供直观的技术手段。 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地形和地下地层、软弱夹层、断层及裂隙等地质面。它们的空间形态,由于数据源类型和数据精度各不相同,不能用单一的数学模型表达,需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此建模软件提供了多种方法,满足建模的需要。软件开发的平台为美国RSI 公司可视化开发语言IDL。IDL立足于交互式分析,实现目标的操作可视化。它以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提供强大的三维可视支持,以及与多种商业数据库联接的公用接口ODBC接口。在IDL上开发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可以避免大量的底层开发,将编程的重点放在地质对象的构建,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开发三维地质可视化软件(3D-GVS),该软件具有建立模型、三维动态显示、对象属性编辑及切剖面等功能。软件已在多个工程中应用,先后建立了水电站坝址、工程地段的三维地质模型,给工程地质分析和CAD成图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主要功能 1软件界面 软件主菜单包括文件、数据管理、对象编辑、建模方法、对象显示控制、模型处理、特技显示、切剖面及系统设置等,窗口栏左右分为三维窗口和二维窗口,分别用于三维模型和二维剖面图的显示。 2文件操作 文件菜单中包括用于模型操作的打开、添加、保存模型菜单;将模型存为VRML格式文件,将当前模型视图保存为图像文件,将切割的剖面图输出为DXF格式文件。 3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菜单提供了联接数据库、读取数据、编辑数据,输入建模边界等功能。 4建模方法 在选择建模方法前需读入钻孔数据和平面图、剖面图和编录图数据,经转化为同一坐标系相同地层的数据后再选择建模方法建模。 5三维模型的动态显示 三维地质模型是由多种对象构成的,为了方便对象显示、编辑的操作按照地质内容将相关对象分层管理,构成明确的父子关系,每一图层可包括多个对象,但一个对象只能属于一个图层。 6自动切剖面 在三维地质模型上任意切地质剖面图是建立模型的重要目的之一,它与常规绘制地质剖面图相比不仅速度快,而且不需要校核剖面交点处地层的位置是否一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切剖面功能提供了4种方式给出剖面参数:①给出水平面高程,生成平切面地质图; ②给出剖面两端坐标生成垂直剖面图;③给出剖面起点、剖面方向和剖面长度生成垂直剖面图;④给出折线剖面端点和拐点坐标生成垂直剖面图。切割后的剖面位置显示在三维视图区,剖面图立即显示在软件的二维视图区。如作为成果提交,可用文件菜单中的输出DXF文件,经简单的编辑后作为正式图件提交给用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