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南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系部:经济系

专业: XXXXXX 年级: 20XX级

题目: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生:XXXX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X 职称: XXXXX 2013年5月10日

中南民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一、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基础 (3)

(一)金融发展的概念 (3)

(二)经济发展的概念 (4)

(三)中部地区的范围界定 (4)

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现状 (4)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 (4)

1.中部地区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4)

2.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6)

(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 (7)

1.金融总量低、发展规模小 (7)

2.金融业发展效率低 (8)

3.中部地区金融该体系结构失衡 (8)

(1)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迟缓 (8)

(2)中部地区资金利用率低 (8)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9)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9)

1.经济发展指标 (9)

2.金融发展指标 (9)

3.数据来源及说明 (9)

(二)研究方法 (10)

1.平稳性检验 (10)

2.变量的单整分析 (10)

3.变量的协整分析 (11)

4.误差修正模型(ECM) (11)

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1)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2)

1.单整检验 (12)

(1)序列FIR的单整阶数判断 (12)

(2)序列RGDP的单整阶数判断 (14)

2.格兰杰因果检验 (15)

3.协整检验 (15)

4.构造误差修正模型 (17)

5.实证分析小结 (18)

四、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18)

(一)努力扩大中部地区的金融规模 (18)

(二)完善金融结构,建立多远金融机构体系 (19)

(三)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提高金融效率 (19)

(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中部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协调 (19)

结束语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表 (22)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是探讨如何以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如何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实施哪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都不能离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储蓄率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等多种途径带动投资的增加,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就是研究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金融和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以金融手段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这无疑是一个理论性和现实性很强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经济发展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mportant

objective is to explore how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financial mean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how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man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regardl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which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pport can not lea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n increase the savings rate and savings into investment driven by the increase in investment efficiency, so a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financial mean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This is undoubtedly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rong research topic.

Keywords:The central reg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及其它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增加金融总量、优化金融结构、加强金融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等手段来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有关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也有大量成果,谈儒勇(1999)较早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章中使用1993 年到1998 年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他认为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显著呈正相关。但他只选取了1993—1998 年六年间的有关季度数据,时间较短,说服力不强。殷德生(2000)将我国经济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然后从区域金融比较的角度研究了区域金融主体的经济行为、区域金融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区域金融的结构和区域货币资金的流动以及区域资本的配置,提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要压缩国有银行同时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要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疏导,并形成金融增长极,在政策建议上要求对金融发展进行实质性扶持。该项研究提出了区域金融分析的一般框架,但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缺乏分析。周立(2004)对全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收集和整理,研究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政治经济学框架对我国金融发展采取数量型金融发展路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只有改变政府治理模式才能真正启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杨胜刚和朱红(2007)运用中部六省的省级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量、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城镇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在长期内能够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原因的关系不成立,这可能是因为中部地区市场机制建设不完善,企业资金得不到满足,金融部门内部竞争效率低下。周才云和陈志刚(2007)选取1995—2004 年的中部地区经济金融数据,把人均GDP 增长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化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一般性回归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六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呈正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呈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

从上面文献看出,目前关于中部地区经济和金融的研究多数是从一个侧面来研究,缺乏系统性。有的实证分析文章采用的数据年限过短,实证结果缺乏可靠性。另外,一些文章是从中部自身省份的角度来分析中部崛起背景下的发展对策,而较少从中部六省整体角度来考虑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部地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选取相应的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数据分析时,将中部地区同其余经济区域进行比较,更好的突出了中部地区金融和经济水平不高的表现。在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历史进行直观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部六省整体角度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研究基础

(一)金融发展的概念

金融发展的含义是指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一个动态优化过程,在这个动态优化过程中,在经济体系的内在需求或外在压力的推动下,金融体系内部各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行不断优化创新、组合与完善,以便实现金融对经济的配置成本最低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就金融系统内部相关问题而言,包括金融结构、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这三个方面,而且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金融发展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从结构和效率方面衡量是否有质的提高。

金融总量的增长是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而金融结构是在金融总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形成并且渐趋完善的,所以说金融总量也就是金融结构优化和完善的起点。它只是金融总量在各个构成要素分布上的一个现实反映,从来都不能是脱离金融总量而独立存在,而表现为金融总量各个构成要素以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的不同比率的增减速度,这就是在结构方面的变化形式。

金融结构对于金融总量所起的作用有很强的影响力,如果金融结构是设置合理、功能完美的。那么这样的金融结构有利于金融总量的增长,可以使其以快速和健康的状态发展;反之,如果金融结构是不合理的,那么会不利于金融总量的增长,使之失去稳定和持续的推动力。所以我们要在增长总量的同时,不能忽视进行深一步结构调整与优化。只有这样,在此基础上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才会成为总量进一步增长的促进力,这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就表现为金融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交替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的历史己经证实了这一点。

随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金融运作能力也不断增强。金融结构优化的过程也就是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多元化和复杂化是金融机构能够保持金融运行的稳定和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合理的金融结构不仅能够起到帮助改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传导机制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反映的灵敏度,更为突出的是它对实现金融发展和宏观调控目标的稳健性的是有利的,而金融效率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金融发展的稳健性。

金融规模、结构和效率发展必须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协调的。这里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金融作为经济的一部分,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结构则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化的,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演变历史过程的基础。一般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调整速度普遍是相匹配的。所以金融总量增长和金融结构调整的关系与此相应,也是存在相似的匹配关系。另一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其含义就是原有的商品的增多和服务交易量的增大,必然伴随着金融总量的增长。然而当经济总量和金融总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便会对金融业要求更为丰富的种类和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了适应经济总量增长和金融总量增长的目标,便产生了对现有的金融服务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规模结果和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整的需求,还有新的金融机构组成部分的相对规模和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整的需求,这样一些新的金融机构、产品、交易方式和服务也就应运而生,使金融机构的产生变化和提升金融效率,由此推动了金融发展。

当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也不尽相同。在发展中国家,在其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为以单纯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为主要特征;而在发达国家则表现为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金融发展的结构方面的完善和效率方面的提高。

(二)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就当代经济而言,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包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的量的影响,表现为某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人均量;另一方面是经济的质的方面的影响,指在人均GDP增长或经济总量的同时,与国民生活质量及福利相关的指标情况。从经济发展的这两个方面来看,经济发展既包括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也包括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

(三)中部地区的范围界定

2006年4 月15 日,中央正式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从9 个方面提出了36 条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由此,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等年鉴资料中全国已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四大区域(见表1),本文也采用这种划分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经济方面的横向比较。

表1 全国四大经济区域

按照2004年以前的传统划分,中部地区还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

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

1.中部地区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从表2可以看出,2004—2011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GDP 逐年增长。2004年中部地区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6.29%,而2010年中部地区的GDP有较大幅度上升,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8.5%,上升了2.21%,显现出中部和东部差距有所减弱。另外,2004年—2011年,东部GDP平均值为169617.10亿元,中部为61115.83亿元,相当于前者的36.03%,与该平均水平相比,2011 年上升了2.47%。

表2 四大区域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从图1可以看到除2005—2006年外,2004—2011年间,中部GDP 增长速度都高于东

部地区。这是因为2006年国际开始实施“中部崛起”政策,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政策支持,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2004—2011年西部地区GDP 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中部地区。这是因为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早较快。2011年,中部地区GDP 增长速度与东北地区基本持平,均位于西部之后。

图1四大经济区域GDP 增长速度(单位:%)

从图2 可以看到,从2004年到2011年,东部GDP 占全国比重逐年下降,但一直稳定在50%之上,2011年,东部GDP 占全国比重最低,下降到了52%;而中部GDP 占全国比重一直在20%浮动,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远远落后与东部地区;2004 年—2011 年,西部GDP 占全国比重增长趋势呈上升的趋势,而且增长幅度比中部地区大,2011年西部GDP占全国比重比中部低0.8%,为八年间最小,可见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因此,无论相对发达的东部还是欠发达的西部而言,中部的经济地位正在逐步下降。

图2 四大经济区域GDP 占全国比重趋势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4—2011 年四大经济区域人均GDP逐年增加,东部增长速度最高,东北第二,中部第三,西部排名最后。中部人均GDP 增长速度一直都低于东部、东

北,从2004 年开始,中部和东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11年达到最大。中部与西部相比都相差不大,增加缓慢。2011 年,中部人均GDP 为29229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952元,比东部低24121 元,比东北地区低12171 元,而比最低的西部仅高出1498元。

另外与全国相比,中部地区也是远远不如,由此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下降。

图3 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人均GDP趋势

2.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美国经济学家Simon·Kuznets(1949)认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产业结构水平低必然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政策上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倾斜,而把中部地区作为农产品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通过长时间的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层次,已经越过“一、二、三”、“二、一、三”的低级状态。

从表 3 可以看到,中部第一产业比重偏高,比全国高出 1.93%,比东部高出6.12%。这与中部 6 省多是农业大省有关(见表4),2011 年中部农村人口达到 1.95 亿人,占到全国的29.72%,中部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7.2%,可见从业人员多,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这里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作为衡量和反映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指标,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在比重达到53.55%,一跃成为四大经济区域最高水平。这说明中部地区整体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乃至后期发展阶段,与其余经济区域的的差距逐渐缩小。

中部第三产业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为主,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2011 年中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34.11%,是四大经济区域里面最低水平,说明中部第三产业发展相当滞后。

数据来源:根据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表4 2011年中部各省产业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和比较

1.金融总量低、发展规模小

金融总量直接和间接地取决于并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规模或发展水平。基于我国及中部地区的历史与发展现实,并考虑资料的可比性和可得性等因素,本文用一系列主要金融指标并参照全国及其他经济区域相关同期指标,以衡量中部地区金融总量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

Goldsmith(1969)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缩写为“FIR”)指标,指的是“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含有重复计算不分)与国民财富之比”,用来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使用金融相关比率指标时,人们通常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索取权的凭证,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看,广义货币、股票和债券也可以构成金融资产。赵楠(2012)认为我国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此中国FIR 指标应集中关注各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在地区金融资产构成中的影响,而不将广义货币、股票和保险类资产纳入地区金融资产。

本文沿用周立(2004)的计算方法,用金融机构存贷款数额代替金融资产存量,计算金融相关比率:。从图 4 可以看到,2004—2011年间,

中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变化不大,维持在FIR=2上下波动;东部地区的金融相关率则始终稳定在FIR=2.5之上,代表全国水平,而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相关比率在区间[2,2.6]之间波动,可见中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处于最低水平,反映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和发展速度缓慢。而金融相关率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中部地区金融相关率明显较低,这说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比较小。

图 4 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相关比率趋势

2.中部地区金融体系结构失衡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然而中部地区金融机构机制不够灵活,服务功能不完善,金融制度、技术以及工具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够。由于网点规模效益差、经营成本高以及技术设备相对陈旧,中部地区金融服务的软硬件环境都不尽人意。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仍然集中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对新业务和中间业务研究和开发的水平远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尚未建立。

从表5可以看出,2004—2011年在中部地区非金融机构融资量中,贷款在非金融机构融资中平均为82.35%,占比比较大,而股票和债券融资所占比率较小,这反映了中部地区非金融机构对银行贷款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制约了银行业的转型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有碍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水平的提高、优化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金融风险的有效化解以及经济的健康运行。

表5 中部地区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表(单位:%)

数据来源:2004—2011 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

3.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效率低

(1)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迟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金融业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并发挥着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如表6所示,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来看,2004—2011年横向比较:东部地区增长速度为3.23%,西部地区为5.28%,东北地区为10.30%,而中部地区仅为1.43%,可见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余三大经济区域;纵向比较:东部地区平均比重为5.39%,西部地区为3.34%,东北地区为2.4%,而中部地区平均比重仅为2.69%,低于东西部地区,表明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效率不高。

另外与全国相比,中部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和增长速度均要低于全国水平。由此看出,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迟缓,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财富创造功能。

表6 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金融增加值占GDP 比重对比(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整理得到

(2)中部地区资金利用率低

目前法定的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为75%,若高于此标准则该地区金融风险易现,若存贷比大幅低于75%,则说明金融业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力度偏弱。从表7可以看出,2004—2011年横向比较:东部地区平均增长速度为1.82%,西部地区为0.54%,东北地区为1.33%,而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增长速度为-0.27%,可见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缓慢;纵向比较:东部存贷比平均为67.69%,中部存贷比平均为66.10%,西部存贷比平均为69.72%,东北存贷

比平均为66.64%,全国平均水平为67.64%,中部存贷比最低,说明中部地区资金利用率低。

数据来源:根据2004—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整理得到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包括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三部分,其中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难以量化统计,又受到统计资料的限制,因此在此用经济增长量来表示经济发展程度。

在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中,所采用的经济指标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学者采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周波,2007),有的则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吴治民,2007)。本文拟采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作为经济指标来衡量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直接用GDP 而不是使用增长率可以保留水平变量所包含的有用信息;选取实际值主要是消除物价变化的因素,保持时间序列数据的可比性。

2.金融发展指标

Ronald.I.McKinnon(1973)采用货币存量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变动来衡量金融深化的程度。通常人们在使用时将其简化为M2与GDP 之比,以分析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和货币金融体系的支付中介和动员储蓄功能。但陈平、李广众(2000)发现,中国M2/GDP 比率存在一个畸形上升的过程,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该指标远远超过许多金融发达的西方国家以及亚洲周边发展中国家,这么巨大的国际差异,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中国金融发展水平超过这些国家来解释。Goldsmith(1969)提出了上文所述的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具体公式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拟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来衡量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由于中部地区金融统计数据的相对缺乏,我们无法获得金融资产总额的具体数据,而在这里只能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作为金融资产总额的替代指标。由于信贷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中占有相对较大的份额,因此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数据来源及说明

由于我国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因此选取1978 年作为本文的研究起始年份,另外我国从1978 年才逐渐完善经济数据的统计整理,因此本文采用1978 —2011年的经济数据来分析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

中部六省的名义GDP 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相关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价格指数按照1978 年不变价格计算,也来自与《中国统计年鉴》,然后对1978—2011年的名义GDP 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实际GDP 值;金融相关比率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年度《中国金融年鉴》中的“地方金融篇”。为了

消除金融数据的通货膨胀因素,本文仿造Levine 的做法,取某年度的存贷款和上一年度的存贷款的算术平均值来计算金融相关比率的实际值。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工具为EVIEWS 6.0。

(二)研究方法

1.平稳性检验

如果两列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非平稳的),即使它们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关系,但进行回归也可表现出较高的可决系数。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的时间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为避免伪回归的出现,因此进行平稳性检验是十分必要的。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可以采取DF(Dickey-Fuller)检验或ADF(Augment Dickey-Fuller)检验。ADF检验是对DF检验进行的扩充,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单整检验方法。该检验是通过以下三个模型完成的: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检验的假设都是:即存在单位根。同时估计出上述三个模型的适当形式,

然后通过ADF临界值表检验零假设。只要其中有一个模型的检验结果拒绝了零假设,就可以认为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当三个模型的检验结果都不能拒绝零假设时,则认为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2.变量的单整分析

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前,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单整性。单整性是如果时间序列

X t是非平稳序列,而其d阶差分是平稳序列,则称X t为d阶单整,记为I(d)。一般进

行单整性检验所采用的模型为ADF模型:

模型3:

式中为常数项,、为系数项,m为滞后项阶数,为残差项;t为时间趋势项。检验的零假设为,备择假设为。根据式回归方程中

系数的t检验值进行判断,若t检验值小于ADF分布的临界值,则接受H1假设说明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序列{X t}至少为一阶单整I(1) 。

3.变量的协整分析

协整(Co—integration)的简单涵义是,对于两个时间序列变量,X1,X2,如果他们是随机游走的(非平稳的),而其某种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两个变量是协整的。协整检验是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在长期内存在均衡关系的方法。单一方程的协整检验采用EG(Engle—Granger)两步法:

第一步,用0LS法估计协整向量,这种0LS回归称为协整回归(非伪回归);

第二步,用第一步得到的残差值作为误差修正项加入到误差修正模型中,用0LS法估计短期参数。如果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项是I(0)的,则两变量通过协整性检验,残差的平稳性使用ADF方法判断。

4.误差修正模型(ECM)

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形式是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称为DHSY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则是检验短期内残差的偏离程度,防止了长期关系的偏差在规模或数量上的扩大。任何一组相互协整的时间序列变量都存在误差校正机制,反映短期调节行为。以一阶单整的自回归模型为例:

移项整理可得ECM的简单方程为:

其中为误差修正项;、、为系数项。上式解释了

因变量Y t的短期波动△Y t是如何被决定的。

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确切地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判断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还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二者是没有任何关联还是互为因果,本文拟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这一方法可以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及强度。格兰杰因果性是指: 如果利用X和Y的过去值以其对Y进行预测比仅仅用Y的过去值来进行预测所产生的预测误差更小的话,就存在从X到Y的因果关系,此时称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一般用X→Y表示。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通过Eviews 软件的结果输出,首先分析金融相关比率的折线图(图5)。如图所示,1978—2011年FIR 曲线呈上升趋势,样本数据均值不为零,由此得知具有截距和趋势项。

图5 FIR折线图

其次,根据实际GDP(RGDP)的折线图(图6)所示,1978—2011实际GDP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样具有截距和趋势项。

图6 实际GDP折线图

1.单整检验

(1)序列FIR的单整阶数判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初步知道序列FIR具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对序列FIR的原序列进行检验,选择默认的ADF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输出结果如图7:

图7 FIR平稳性检验结果

根据图7,P值为0.6957要大于0.05的置信水平,因此接收序列FIR具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这说明该序列是非平稳序列。为了将序列转化为平稳序列,在此进一步对序列FIR 进行差分。由此生成一个新的序列D1为FIR的一阶差分序列,其折线图如下所示:

图8 FIR一阶差分序列

从图8初步判断,序列FIR的一阶差分序列具有趋势项,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图9 FIR一阶差分序列单位根检验

从图9可以看到,P值为0.0000要小于0.05的置信水平,因此拒绝FIR一阶差分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可以认为序列D1为平稳的序列,即序列FIR为一阶单整序列,表示为

FI∧R~I(1)。

(2)序列RGDP的单整阶数判断

由于序列RGDP具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因此进行单位根检验时要选择Trend和Intercept 项。对序列RGDP的原序列进行ADF检验,输出结果如下:

图10 RGDP平稳性检验结果

从图10可以得知,P值为0.9654要大于0.05的置信水平,因此接受序列RGDP具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该序列是不平稳的。为了将序列转化为平稳序列,在此对序列RGDP进行差分,生成一个新的序列D2为LNGDP的一阶差分序列,其折线图如下所示:

图11 DGDP一阶差分序列

从图11初步判断,序列RDP的一阶差分序列具有截距项和趋势项,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图12 RGDP一阶差分序列平稳性检验

图12显示,P值为0.0002要小于0.05的置信水平,因此拒绝RGDP一阶差分序列D2具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可以认为序列D2为平稳的序列,即序列RGDP为一阶单整序列,表

示为PGD∧P~I(1)。

2.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判定中部地区RGDP和FIR的协整关系之前,先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在这里采用的是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默认滞后阶数为2,输出结果如下:

图1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图13得知,F检验的P值分别为0.0281<0.05,0.6034>0.05,相应地可以判断出FIR 是RGDP的格兰杰原因,而RGDP不是FIR的格兰杰原因。

3.协整检验

从上面检验结果可知,序列FIR和序列RGDP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符合进行协整分析的条件。在此运用E.G两步法,首先,拟合FIR和RGDP的回归方程,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选择RGDP为因变量,FIR作为自变量。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图14 协整方程结果

根据图14,协整方程可以写为:

RGDP=?7285.276+8171.617FIR

(-5.206036) (9.072529)

R2=0.720061 DW=0.167683

进一步对上面拟合的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首先,将残差RESID进行替换用E表示,然后对序列E进行单位根检验。序列E的折线图如下所示:

图15 残差折线图

从图15可以初步判断,序列E不具有截距项和趋势项,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sodocs.net/doc/316674707.html,ki.jjwt.2015.04.001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XX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XXXX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宏观调控政策,以打好“六大攻坚战”为目标,积极应对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着力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全区金融继续保持了平稳运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有所提升,保险业市场竞争明显,服务范围逐步拓展,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和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XXXX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XX区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家,分别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xx银行。新引进XXXX村镇银行1家,预计12月底开业。保险公司5家,分别为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平安财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邦财产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12家,基本不开展业务。 农村信用社现有营业网点X个,职工X人。各项存款余额X 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 万元;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项贷款X笔、X万元。其中涉农贷款X户、X万元,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完成了“一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小微企业贷款X户、余额X万元,小微客户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社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客户贷款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客户贷款获得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金融服务方面,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盲区。辖区XX

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均有客户经理包片负责,并且村村有贷款、有便民服务终端,目前信用社共服务存量贷户XX户,贷款覆盖面达到40%。共有不良贷款XX笔、余额XX万元。其中2009年12月之前的不良贷款XX笔、余额XX万元;2015年新增不良贷款XX笔、余额XX万元。 农业银行现有营业网点X个,离行式自助服务区1处。各项存款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万元,增长10.4% ,其中:机关单位存款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万元,增长X%;今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X万元,同比增加X万元,增幅X%;各项贷款余额X 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各项存款增速X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X万元,较年初净增X万元,增幅X%,高于各项贷款增速X个百分点。自助存取款机台数达X 台,在离县城较远乡镇、人员居住密集且金融服务需求大的XXX 等行政村选择金融服务小超市,布放转账电话X部、POS机X部,建设惠农通取现服务点X个。不良贷款X笔X万元,信用卡不良透支X笔X万元。 邮政储蓄银行现有营业网点X个,城区邮政局代办营业点X 个。存款余额X万元。营业网点个人储蓄存款余额X万元,公司业务存款余额X万元,代办点存款余额X万元;信贷业务本年放款X笔,放款金额X万元,贷款结余X万元,其中涉农的小额贷款本年放款X笔,金额X万元。不良贷款共计X笔,金额X万元。 xx银行现有营业网点X个,各项存款余额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万元;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 较上年同期新增投放X 万元,存贷比X%;不良贷款余额X万元,完成经济利润X万元, - 2 -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概要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突出两大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正在并将继续对全球,以及全球各国与各经济体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经济全球化顾名思义就是一国的经济活动日益融入全球,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而什么是经济金融化呢?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经济与金融日益相互渗透融合及社会财富或资产日益金融资产化,并由此带来了经济活动对金融的依赖日益提高。 一、金融的一般概念 1、金融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简而言之,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提供资金融通的场所就是金融市场。 ——金融有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之分。由于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概念本身也在动态发展,从而有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之分。传统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主的货币市场体系,而现代金融则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是一个大金融的概念。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以“货币”为交易对象,通过买卖各种信用工具融通资金的市场。它主要包括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资金交易,如货币的借贷、票据的承兑与贴现业务等。广义的金融市场除包括银行业务外,还包括有价证券买卖、保险业务、信托业务、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业务,以及其他各类金融衍生业务。一般来说,在现实经济中,我们按金融活动类型将金融市场可以细分为三大市场:以银行为主的货币市场,以证券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以及保险市场。其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市场又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金融通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所谓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发生的关系,最后放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结合起来的融资方式,也就是以证券市场融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而原先的货币经济也转化为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内在要求通过金融深化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已经被国外许多国家所应用并被证实。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借鉴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金融深化道路,需要认真对待。 当前,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其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来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也不例外。但是如何推动金融体制的深化,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当前我国面对的一个战略层次的重要问题。 一、对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阐述 二战之后,各国为了加速恢复国内经济,采用了不同的金融政策,但是在本质上分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两种。其中,发展中国家多采用了金融抑制的政策,但是其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对此,支持金融深化的学者就纷纷抨击金融抑制的政策,他们认为金融抑制实际上是对金融业的歧视性课税,最终会酿成许多的不良经济后果,所以应该积极推进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并以此来助推经济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首先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及资本》一书中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进行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后,发展经济学家们纷纷将金融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的重要成果。目前倾向于金融深化的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全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了经济的割裂状态,其金融抑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金融发展论文: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金融发展论文: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与影响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越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基础,金融的作用就愈强。区域金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分配资金,其运作机制就是金融活动影响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再影响生产要素的区域分配结构,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是区域金融体系较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则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区域金融理论不是区域与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

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探讨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生共长关系的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一个区域若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决定的。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 化率。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周到,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就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制度降低了信息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实际

论区域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论区域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所有大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并不 是中国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各种历史、文化、地理、政治、政策等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 (2009) 12-0000-01 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所有地区的均衡发展,因 而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少数具有优势的地区的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的必然选择。但是在这些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尽量减少“循环因果累积” 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缩小地区差距,中央政府就必须利用转移支付、税收、 利率、汇率等各种财税、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实现全国各区域相对均 衡的发展目标。 一、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 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它能产生一种效应,协调生产要素,配置资源,形成推动经 济发展的动力。同时,财政政策可以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财政政策在促进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期 性的推动作用。 国家财政政策的取向对财政资金的流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财政资金的流 向又决定着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从建国初期到开放前这一时期内,以 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一直把有计划地平衡配置生产力、消灭地区之间经济的不 平等和经济差距,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首要原则。国家在投资的地 区分配和项目选点上,实行了“向西大转移”的方针,基建投资大幅度地向西部地 区倾斜。“三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达976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占26.9%,西部 占34.9%。这一时期投资比重占全国4%以上的8个省中,西部占了5个,中部占 3个,而东部一个都没有。“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更是占到了57.5%。由于这种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政策的影响,导致了中西部经济的一定发展和东 部经济的牺牲。这一时期,人均GDP高于全国的有9个省区,其中包括西部的青海和西藏,而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区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后,国家赋予沿海地区较大的自主权、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 相应的政策优惠,并且提出了让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在这样 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财政的投资布局向沿海地区倾斜。据统计1979-1991年,东 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同一时期, 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7%,西部地区为9.26%。而国内生产总值东 部地区更是占全国的52.37%,西部却仅占16.68%。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经济增长 速度趋缓,经济水平和竞争实力相对减弱,在全国工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中所 占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形成这一发展差异的原因除中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基础等原因外,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使地区差异再度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不断扩大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这 一状况若不加以控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将被这种过大的差距 所制约而降低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出现全局性的经济倒退,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进步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区域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金融已逐步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工具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因素。一方面,金融通过促进储蓄和投资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换等活动,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存在以及不合理的金融发展又令经济增长受阻。因此,合理发展金融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抑制其副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促进;阻滞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它是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卖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随后信用的发展又令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在时空上的限制进一步放开,以至即使在交换双方商品所有权转移后市场仍继续存在,货币也逐渐作为一种可有偿转让的特殊商品成为市场交易对象之一。于是,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了一种特殊商品——资本,金融也开始具有真正意义。此后,金融工具逐步由单一的货币形式发展为货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并存,出现了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市场,金融开始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地位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通过其自身的货币发行、信用创造、资源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l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当金融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时,它积极促进着经济发展。

1.1 货币的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交换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即专业化是提高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专业化程度越高,工人越可能发明更先进的机器或生产方法。而金融的作用在于货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物物交换中因需求和时间的双重巧合的困难而存在的用于评估商品品质、掌握商品信息的单位交易成本,便利了交换,从而实现市场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仍会下降。这一作用更为加强。 1.2 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日本在50:7O年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储蓄率曾达到40%的水平。在促进储蓄率上升的因素中,金融是最重要的一个。金融的特点在于资金融通,而利息率使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揩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它有条件吸收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为生产提供资金采源。此外,金融的特点又使它成为动员储蓄和投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把分散的储蓄者用于投资或存储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资渠道,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流动性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金融中介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最大量地动员储蓄,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的

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16674707.html, 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作者:葛雨松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08期 摘要: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首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多个发展的渠道。本文就金融市場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促进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金融市场条件。 关键词:金融市场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金融市场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城市,金融市场对于风险的控制和稳定状况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都有着关键的影响。目前我国一直在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这就造成了国际之间金融交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增大了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对于其他的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对于金融市场是十分重视的,都有着十分发达的金融市场,以此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概述 1.1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的概念 金融市场之中包含着金融总量的增加,而金融总量的增加是由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带动起来的,其中还包括着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改善。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探索出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来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通过合理的利用金融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指的是国家中实体经济的增长,包括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国家生产技术的进步等等,实现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学中研究金融市场的意义所在。 1.2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研究的产生 人们对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之间作用的思考是从银行产生开始的。在银行的产生初期,一些经济学家通过银行对金融问题进行研究,当时的金融是被当作为资本的积累。再后来,市场的地位逐渐升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的研究逐渐把目光放在了金融市场上。最后,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外国的经济学家们分别发表著作,对于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研究从此开始。 二、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研究现状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宁夏为例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摘要]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2007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样本,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金融相关比率Granger因果检验 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出版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书,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各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关系方面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Ronald I·Mckinnon和Edward S·Shaw。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浅化”或“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深化”理论。在Ronald I·Mckinnon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Edward S·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他们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许多文献都作了广泛研究。其中,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Shaw,1973),这便是Patrick(1966)所认为的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作用。金融发展在动员储蓄、管理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是,对于金融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争论。以Goldsmith (1969)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Sinai和Stokers(1972)以及Wallick(1969)的有关文献均对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而另一方面,以Mckinnon(1973)与Shaw(1973)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却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金融发展绩效取决于利率的发展绩效。因此金融压抑主义者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最为重要。运用传统的总储蓄方程,Fry(1988)基于亚洲不发达国家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利率对总储蓄函数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尽管这种明显的积极效果对其它多数国家很小;但其它的许多经验研究并没有发现实际利率与国内储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经济学2班 学号:2012120231 姓名:向瑾瑜 金融深化的含义 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放松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使之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并实施有效的通货膨胀控制政策以促进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是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金融深化能对一国经济起巨大的刺激与推动作用。但若运用不当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若一国金融制度落后,政府对金融干预过多,压抑金融发展,那么受到抑制的金融又会反过来阻滞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程度低,但是金融深化如果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隐含的金融风险也会导致一些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诱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一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也会对金融结构的演进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会提高人们的金融需求,扩大融资范围,从而刺激金融发展。 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金融深化能对一国经济起巨大的刺激与推动作用。第一,金融深化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第二,金融深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第三,金融深化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由于金融体系可以改进现有资本构成,有效地配置资源,刺激投资与储蓄。所以,落后经济应当彻底改革金融体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宽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和限制,建立健全金融体系。 但是金融深化论的实质是金融自由化。从金融深化论和金融自由化的关系看,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必要条件,金融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麦金农和肖早期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时候,他们极力主张金融自由化要实行快节奏,也即激进式改革。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改革,从而减少了改革过程中的磨擦,降低了改革的成本。但80年代上半期,有些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实践却证明,金融自由化带来了巨大灾难——金融危机。典型的是拉丁美洲等国纷纷陷入了因金融自由化导致过渡负债的尴尬境地,不得不依赖政府重新干预。为了减轻由此而来的金融危机,政府重新干预市场并且往往会再次采用最初被认为是导致金融抑制产生的政策。所以金融深化的向前推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急需进行金融深化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社会基础也不牢固,更需要谨慎前行。 经济发展对金融深化的作用 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从历史来看,金融是内生于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为金融发展提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也不相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第一,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第二,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这些大的企业集团要求与其融资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

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对区域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对区域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资源,是现代城市经营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血液。没有良好的金融软环境,经济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自然资源的多寡和构成,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科技与资金逐渐成为成为生产函数不可替代的因素。资金短缺是各国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最大障碍。解决资金短缺的最重要办法就是提高国民储蓄水平并促进储蓄向投资高效转化,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枢纽作用。许多国家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一、区域金融中心概述 区域金融体系的形成必然伴随着某个区域金融中心的出现。所谓金融中心,一般是指资金扩散、融通、调节的中心。即金融产品交易与资金融通集散中心、金融产品定价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中心首先要有大量的资金集散,为金融中心形成打好基础。金融产品交易额大,产生大量资金流量,为金融中心形成资金集散地。金融中心资金流动及所代表的供需价格,金融信息生产、分配和消费提供信息价格,一般会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产生金融价格影响,也因为金融中心具有信息凝聚作用,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此集散交易。现代社会的金融中心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金融机构紧密,金融市场完善,资金交易活跃金融工具齐全,金融信息灵敏,辐射能力强,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地区,一般是通过某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做依托,比如北京、上海。 由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促进作用,建立和发展金融中心成为推动地区和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金融工具的新型设计与开发、金融手段的创新都离不开一个统一开放的金融区。一个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影响面大且分布均匀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可以集中大量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从而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和市场的发展造就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发育和成长催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中心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转的造血机制,是带动经济突破发展瓶颈和增长临界点的起搏器和发动机。高度有效运作的金融中心将会放大金融产业对实物经济的贡献。 二、区域金融体系建立的意义

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2年第1期下旬刊(总第469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1,2012 (CumulativetyNO.469) 当前,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其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来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也不例外。但是如何推动金融体制的深化,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当前我国面对的一个战略层次的重要问题。 一、对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阐述 二战之后,各国为了加速恢复国内经济,采用了不同的金融政策,但是在本质上分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两种。其中,发展中国家多采用了金融抑制的政策,但是其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对此,支持金融深化的学者就纷纷抨击金融抑制的政策,他们认为金融抑制实际上是对金融业的歧视性课税,最终会酿成许多的不良经济后果,所以应该积极推进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并以此来助推经济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首先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及资本》一书中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进行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后,发展经济学家们纷纷将金融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的重要成果。目前倾向于金融深化的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全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了经济的割裂状态,其金融抑制的存在更是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金融中介的角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改革首先要从金融改革开始,通过减少人为对金融领域的干预,以此来实现利率、储蓄、投资等元素的市场化,并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消除金融抑制,理顺经济发展的助推因素。 发展中国家实行金融抑制政策没有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也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就包括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所发生的一系列银行挤兑、恐慌和倒闭等,这些金融自由化的不良后果,也使人们开始对金融自由化进行反思。而学者反思的结论是经济未发展到相应程度时,缺乏进行金融自由化的相应条件,而应该对金融自由化进行相应的约束,即金融约束论。这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多少有些一致。金融约束论在本质上和其它的理论也都一致,都是为了通过制度的设计来理顺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因此促成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发展。 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再到金融约束的一系列理论发展的路径,也让学者们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金融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在不同的经济阶段选择适宜的金融政策,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过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说,金融抑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相应的金融深化,才是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二、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金融深化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因此其研究对象也多倾向于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当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并且同时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金融深化理论是从传统货币理论中诞生出来的,既弥补了传统货币理论忽视发展中国家的缺陷,也加深了货币金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因此,这个理论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对制定我国的金融货币等政策都有重要的作用。 2.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执行金融抑制的政策。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开始了金融体制的变革,摈弃了传统的金融抑制政策,但是仍然在金融深化上面仍然相对谨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加速进行金融改革,以适应不断出现的经济新问题,需要借鉴金融深化理论中适合我国现状的部分。 3.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属于市场经济的一个范畴。那么因此而提出了经济发展理论和政策依据就会和西方学者所推崇的金融深化理论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多样化问题,利率市场化问题,多种不同渠道融资问题等。因此,也需要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借鉴,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有很多原则上的差别,因此借鉴的同时,也必须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水土不服的问题。 三、理顺我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渐次推进的金融改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利率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主体地位仍然欠缺、金融监管机制尚不十分健全等等。而要想真正实现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就必须要解决好此类的金融问题,具体如下: (一)适当减少政府对金融领域的不必要影响 合理的利率水平会使经济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不合理的利率水平却会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转,对此,政府应该适当的减少对利率的有意干预行为。虽然说,政府的干预会解决很多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其产生的副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来说,经济体系的健全可以有效的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并实行良好的资源配置,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促进金融服务的增加和完善。但是,这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必须要以少量的干扰为基础。 (二)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必须保证同步 正如金融深化理论发展的历程那样,不同的金融理论适合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金融抑制,会造出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出现,而对于经济发展欠缺的地方实行金融深化政策,会加剧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不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甚至还有可能带来社会动乱。对于我国 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 原 (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中心支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而原先的货币经济也转化为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内在要求通过金融深化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已经被国外许多国家所应用并被证实。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借鉴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金融深化道路,需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金融深化 经济发展 金融体系 Times Finance 89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00001)

浅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日期:

浅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国应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目前,四大银行以赚取利差为其主要的收入,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为 3.5%,贷款基准利率为6.56%,利差达到 3.06%,贷款利率过高,导致实体经济盈利减少,实体经济萎缩,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做实体经济。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的认识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的调整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更有效率的发展我国经济。 一、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借助于金融业的发展 第一,金融业的发展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外部环境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第二,金融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的发展随时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和金融血液的灌输,其筹资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借助各种各样的途径和金融工具,不仅可以分散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解决或缓解资金需求,更提高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效率。这样,金融业的发展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 第三,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会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金融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现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作为实体经济的后盾,更在诸多的方面引领者实体经济的走向。也就是说金融业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金融业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 (二)、金融市场依赖于实体经济 第一,实体经济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金融发展无法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单独存在,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血液和可能。 第二,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新的要求。正是这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