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复习教案

一、本章知识网络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得出结论

直方图

折线图

扇形图

条形图

收集数据

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

二、知识要点归纳

1、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2、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差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直方图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例题

例1、右图和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你根据统计图

计算该校七年级有学生_____

人, 七年级共捐款_____ __元,

该校三个年级共捐款_____ ___元。

人均捐款数(元)0

246810121416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年级

2、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七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

(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率是多少

练习

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

1.下列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INI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A.调查全校女生

B.调查全校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人

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

B. 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

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

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

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

A.144o

B.162o

C.216o

D.250o

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很棒的!

6.为了考察某校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调查了60名男生的身高,那么它的总体是-

/日4

821温度/℃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家本月的开支情况如图所示,如果用于其它方面的支出是150元,那么他家用于教育支出是____________元。

8.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 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

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 素质达标的大约有________________万人。

9、测得某市2月份1~10日最低气温随日期

变化折线图如图所示 ()1 最低气温为2c o 的天数为_______天。

()2 该市这10天的天气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挑战你的技能 10.老师布置每位学生估计本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小玲是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就向数学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做了调查,用他们的数学平均成绩估计本班的数学平均成绩,这样的抽样调查合理吗?为什么?

11.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课进行了测试。将所得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进行整理(如下边所示),请你画出频数分布直方

(1)全班有多少同学?(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3)测试成绩在70≤x<80范围的同学有多少?占全班同学的百分比?(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测试成绩?

12. 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全校七年级学生 每天(除课间操外)的课外锻炼时间。

(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说:“我到(1)班去调查全体同学”;乙同学说:“我到体育场上去询问参加锻炼的同学”;丙同学说:“我到全校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你认为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填“甲”、或“乙”或“丙”)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适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如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图1

(3)若该七年级共有1200名同学,请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课外锻炼时间不大于20分钟的人数。

20分钟

约40分钟及以上图2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卷(含答案)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C.为了了解神州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直观的介绍空气各成分的百分比,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条形图 B.折现图 C.扇形图 D.直方图 3.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分成( )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4.为了迎接端午节,某餐厅推出了四钟粽子新款(分别以A ,B ,C ,D 表示),请顾客免费试吃后选出最喜欢的品种.结果反馈如下: C D D A A B A B B B A C C A A B A A C D C D 通过以上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 A.A 款粽子最受欢迎 B.B 款粽子比C 款粽子更受欢迎 C.喜欢C ,D 两款粽子的人加起来占样本的一半 D.D 款粽子受欢迎程度仅次于C 款 5.为了了解本校七年级700名学生上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随机对该年级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频数分 布直方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最多为16h B.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大多数是12~14h (第5题) C.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h 的为84% D. 由样本可以估计全年级700人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6~8h 的大约有26人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 .明确调查问题 B.记录结果 C.得出结论 D.确定调查对象 E.展开调查 F.选择调查方法 8.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③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了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 9.对以下的实际问题,选用哪种常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比较合适?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2019-2020年初一数学下册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A .a -1 B .a 5 C .-a 5 D .a 5.小华做了如下四道计算题:①x m +x n =x m +n ②x m ·x -n =x m -n ③x m ÷x n =x m -n ④x 3·x 3=x 9;你认为小华做对的有( ) A .1道 B .2道 C .3道 D .4道 6.计算()( )1 52+--x x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54+x B .542+-x x C .54--x D .542+-x x 7.若A 和B 都是三次多项式,你认为下列关于A +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仍是三次多项式 B.是六次多项式 C .不小于三次多项式 D .不大于三次多项式 8.若x 2+k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等于( ) A .-18 B .9 C .18或-18 D .18 9.计算[(a 2 -b 2 )(a 2 +b 2 )]2 等于( ) A .a 4-2a 2b 2+b 4 B .a 6+2a 4b 4+b 6 C .a 6-2a 4b 4+b 6 D .a 8-2a 4b 4+b 8 10.若a+1=b+2=c+3,则(a-b)2+(b-c)2+(c-a)2的值是( ) A .3 B .4 C .6 D .8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7分) 11.单项式-b a 22 1π的系数是 ,次数是 ; 12.(m-n)7÷(m-n)2·(n-m)4= ; 13.若3x +5y =3,则8x ·32y = ; 14.若a m =3, a n =2,则a 2m -3n = ; 15.一个长方形的长为(a +3b ),宽为(2a -b ),则长方形的面积 为 ; 16.29×31×(302+1)= ; 17.已知x 2-5x +1=0,则x 2+ 2 1 x = ; 18.若x 2-x -m =(x -m )(x +1)且x ≠0,则m = ; 19.设(x m -1y n +2)·(x 5m y -2)=x 5y 3,则m n 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5题,共43分) 20.计算(本题20分) (1).[ab (3-b )-2a (b +b 2)]·(-2a 2b )3; (2).(2 1 )-3-2100×0.5100×(-1)2005÷(-1)-5;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测评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章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调査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査方式的是() A.对綦江河水水质情况的调査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査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査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査 2.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报纸,B.电视,C.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进行该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条形图如图所示,该调查的方式是(),图中a的值是() A.全面调查,26 B.全面调查,24 C.抽样调查,26 D.抽样调查,24 3.为了解某市九年级升学考试的数学成绩情况,从参考学生中抽取了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指该市参加数学升学考试的全体学生 B.1 000名学生是样本 C.从中抽取的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样本 D.个体是指每个学生 4.依据某校九(1)班在体育毕业考试中全班所有学生成绩制成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21.5~24.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是()

A.4 B.10 C.15 D.20 5. 某学校将为初一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选修课E,F的人数分别为80,70 D.喜欢选修课C的人数最少 6.体育老师对九(1)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百分比是() A.16% B.21% C.30% D.40% 7.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39,最小值为48,取组距为10,可分成()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8.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甲、乙、丙三名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264人.”丙说:“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在甲、乙、丙三名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教(学)案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德育目标: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第24条: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教学目标: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教学重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故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x+y=10 2x+y=16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10 ① 2x+y=16 ②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探究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为此我们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y=10-x(x可取一些自然数)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复习

精品文档 自编第一章复习 一、知识梳理 1、指数运算 (1)同底数幂相乘24-?a a =____,23)()(x x -?-=_____ (2)幂的乘方3 4)(a =______,3 3])[(x -=______ (3)积的乘方34)(b a -=______,23)2 1(y x =______ (4)同底数幂相除22-÷a a =____,33)()(x x -÷-=_____ (5)负指数2 )3(--=______,3)2 1 (--=______ (6)科学记数法0.00315=_________,-0.0104=_________ (7)指数混合计算a b a b a 2 1 )4()2(3532?÷- 2、整式乘法 (1)单×单ab bc a 3 133?=____________ (2)单×多 ①)121 (22+-a a a ②)3 1()1213(2xy y x -?+-- (3)?????=++±=±2 22 22b -a b)-b)(a :(a 2)(:多×多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b ab a b a ①)3)(2(b a b a -- ②))(12(y x y x +-- ③2)321 (b a -- ④2)(y x -- ⑤)2)(2(b a b a +- ⑥)3)(3(x x +--- 3、整式除法 (1)单÷单①)7(353234z x z y x -÷=___________ ②22243159b a c b a ÷=___________ ③b a b a 2252 1 2÷=___________ (2)多÷单 ①)3()362(2 3 a a b a a -÷-- ②)2 1()2145(34x x x y x ÷+- 4、简便运算 ①2102 ②1181121152?- ③297 ④)2)(2(-+++y x y x 二、公式法则的逆运用 1、已知,5,4==n m a a 则n m a +2= __ ,n m a 2-= 2、已知,2,3==n n y x 则n xy 22)(= 3、=-?-100100)5()51 ( __ ,=-?-103100)2()2 1( 4、已知10228=?m ,则m = 5、①若,5,10=-=+y x y x 则22y x -= ②若2122=-y x ,3=-y x ,则y x += 6、①如果16)(2=-b a ,2-=ab ,则22b a += __ ②如果4=-b a ,2-=ab ,则22b a += __ 7、①若942++a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等于____ ②若a x x ++10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等于____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 ,宽是b ,如果它的长和宽都增加5,那么它的面积增加___________ 三、考点 1、计算: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教材分析 本章包含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等4节内容,前三节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4节是有关平移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图形与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本章对垂直的情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得出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等结论,并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打下基础. 对于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教科书首先引入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教科书接下来对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作了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本章在最后一节安排了有关平移的内容.从《课程标准(2011版)》看,图形的变化是“图形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通过将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 教学重点 1.垂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5.1相交线约4课时 5.2平行线及其判定约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约3课时 5.4平移约1课时 小结约2课时 机动约2课时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八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章8.1二元一次方程组 授课教师:程宏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弄懂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们的解的含义,会判断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迁移知识;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处理实际问题的优越性3.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内涵. 2.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上面这个问题可以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如设这个篮球队胜了x 场,则负了(10-x )场。可列出方程 2x +1×(10-x )=16 由于在这个问题中,要求解的是两个量,能不能同时设出两个未知数呢? (设计意图: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与巩固,又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引出作好铺垫) 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对上面的问题:设胜的场数是x ,负的场数是y ,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 +y =10 ① 2x +y =16 ② 表示.这两个方程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由一名学生来阐述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特征有哪些?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为一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它的特征有三个: 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③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作比较,上述两个方程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未知项的次数是一次;③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 和y ),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16 210 y x y x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考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数学 ( 整式的运算 )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时间 90分钟 , 满分 100 分,不得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 2'×10=20',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 下表中)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1.在代数式 1 x yz, 3.5, 4 x2x1, 2a, b ,2mn, 1 xy,a b , x y 中,下 2a4bc12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 4 个单项式和2 个多项式,(B)有 4 个单项式和3 个多项式;( C)有 5 个单项式和 2 个多项式,(D)有 5 个单项式和4 个多项式。2.减去- 3x 得x23x 6 的式子是()。 ( A )x26(B)x23x 6(C)x2 6 x( D)x26x 6 3.如果一个多项式的次数是 6,则这个多项式的任何一项的次数都 () ( A)等于 6(B)不大于6(C)小于6(D)不小于6 4.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b)( b- a);( B)(- x+1)(x-1); ( C)(- a-b)(- a+b);( D)(- x- 1)(x+1); 5. 下列多项式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x24x 1(B)x2 2 y21(C)x2y2 2 xy y 2(D)9a212a 4 6. 计算( 5 )2005( 2 2)2005() 125 ( A )- 1( B)1(C)0( D)1997 7.(5×3-30÷ 2)0=() ( A )0(B)1 ( C)无意义(D)15 8.若要使( A ) 39y 2my1是完全平方式,则 m 的值应为()4 ( B) 3(C) 1 (D) 3 1 3 9.若 x2- x- m=(x -m)(x +1)且 x≠0,则 m=() ( A )0( B)- 1(C) 1(D)2 10.已知 |x|=1,y= 1 , 则 (x20)3-x3y 的值等于()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②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2、数据的表示方法: (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 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3、调查方式:(1)全面调查,优点是可靠,、真实;(2)抽样调查,优点是省时、省力,减

少破坏性;随机抽样调查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4、总体和样本:(1)总体:要考察的所有对象(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给个体的数目 5、组距:每个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6、画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先根据数据个数确定组距,再计算组数, 注意无论整除与否,组数总是比商的整数位数多1; (3)确定分点,并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12 (第6题) 第八章综合训练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坐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数是二元一次方程? ??=-=+173x y y x 的解是 ( ) A 、???==21y x B 、???==10y x C 、???==07y x D 、???-==2 1y x 2、方程? ??=+=+10by x y ax 的解是 ???-==11y x ,则a ,b 为 ( ) A 、???==10b a B 、???==01b a C 、???==11b a D 、???==0 0b a 3、|3a +b +5|+|2a -2b -2|=0,则2a 2-3ab 的值是 ( ) A 、14 B 、2 C 、-2 D 、-4 4、解方程组???=-=+5 34734y x y x 时,较为简单的方法是 ( ) A 、代入法 B 、加减法 C 、试值法 D 、无法确定 5、某商店有两进价不同的耳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赔8元 B 、赚32元 C 、不赔不赚 D 、赚8元 6、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设∠1=x °,∠2=y °,则可得到的方程组为( ) A 、???=+-=18050y x y x B 、???=++=18050y x y x C 、???=+-=9050y x y x D 、???=++=9050y x y x 7、李勇购买80分与100分的邮票共16枚,花了14元6角,购买80分与100分的邮票的枚数分别是( ) A 、6,10 B 、7,9 C 、8,8 D 、9,7 8、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同学由???=-=+872y cx by ax 正确地解出? ??-==23y x ,乙同学因把C 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数 学(整式的运算)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不得使用计算器) 一、 选择题(2'×10=20',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 的字母填入下表中) 1. 在代数式2 11,3.5,41,2,,2,,,2412 b a b x y x yz x x a mn xy a b c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4个单项式和2个多项式, (B )有4个单项式和3个多项式; (C )有5个单项式和2个多项式, (D )有5个单项式和4个多项式。 2. 减去-3x 得632+-x x 的式子是( A )。 (A )62+x (B )632++x x (C )x x 62- (D )662+-x x 3.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则这个多项式的任何一项的次数都 ( B ) (A )等于6 (B )不大于6 (C )小于6 (D )不小于6 4. 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C

(A ) (a -b )(b -a ); (B ) (-x+1)(x -1); (C ) (-a -b )(-a+b ); (D ) (-x -1)(x+1); 5. 下列多项式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B ) (A )142++x x (B )1222+-y x (C )2222y xy y x ++ (D ) 41292+-a a 6. 计算=-?- 20052005)5 2 2()125(( B ) (A )-1 (B )1 (C )0 (D )1997 7. (5×3-30÷2)0 =( A ) (A )0 (B )1 (C )无意义 (D )15 8. 若要使4 1 92++my y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应为( A ) (A )3± (B )3- (C )3 1± (D )3 1- 9. 若x 2 -x -m =(x -m )(x +1)且x ≠0,则m =( D ) (A )0 (B )-1 (C )1 (D )2 10. 已知 |x|=1, y=4 1 , 则 (x 20 )3 -x 3 y 的值等于( B ) (A )4 54 3--或 (B )4 54 3或 (C )4 3 (D )4 5- 二、填空题(2'×10=20',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11.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3__. 12. 计算:65105104???= 2 _;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校:团陂中学

教学时间 2、25 课题 5.1.1 相交线 课时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黑板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 方法 经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分类思想,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说理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三、合作探究 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问题: (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四个角,12∠∠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3∠∠和呢?

(2)12∠∠和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3∠∠和呢? (3)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个关系还保持吗?为什么? 四、成果展示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在上图中,你还能写出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1的两边分别是∠2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2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例1:如图,直线a 、b 相交,(1)∠ 1=o 40, 求∠2,∠3,∠4的度数。 (2) ∠1:∠2=2:7 ,求各角的度数。 六、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九、反思与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教案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八章小结与复习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是第八章的章节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从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首先让学生思考回答: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路及基本方法。②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然后师生共同讲评训练题;最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熟练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于实际的过程(由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逐步抽象”到建立方程组(实现数学化),由方程组的解再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反思消元法,进一步强化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学会如何归纳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 复习法,练习法。 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难点:如何找等量关系,并把它们转化成方程。 解决办法:反复读题、审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相等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前面已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这一节课主要把这一部分内容小结一下,并加以巩固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本章含有两个主要思想:消元和方程思想。所谓方程思想是指在求解数学问题时,从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人手,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符号形成的语言将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再通过解方程(组)使

问题获得解决,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三)复习 通过提问学生一些相关问题,引导总结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形成以下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四)练习 1.2x -5y=18 让学生写出它的五个解。 2. 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求出它的解来。 答案: 3.1号仓库与2号仓库共存粮450吨,现从1号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2号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2 号仓4(x y 1)3(1y)2 y x 223--=--???+=??{x 2y 3==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试题.doc

精心整理 2014~ 2015年度第二学期黄流二中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 ∠1和 ∠2是对顶角的是( ) A 1 2 1 C 1 1 B D 2 2 2 A D 2 1 4 B 3 2、如图 AB ∥CD 可以得到( ) (第 2题) C A 、∠1=∠2 B 、∠2=∠3 C 、∠1=∠4 D 、 ∠3= ∠4 3、直线 AB 、CD 、EF 相交于 O ,则 ∠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1° 2 4、如图所示,直线 a 、b 被直线 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 3 件: (第三题) ①∠2= ∠6 ②∠2=∠8 ③∠1+ ∠4=180° ④∠3= ∠8,其中能判断 是 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 2 c 1 3 4 b 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 30°,第二次右拐 30° 6 5 7 8 a (第4题)

精心整理 B、第一次右拐 50°,第二次左拐 130° C、第一次右拐 50°,第二次右拐 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形是由左平移得到的() 7、如,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成的正方形网格 中,阴影部分面与正方形ABCD面的比是() A、3:4 B、5:8 C、9:16 D、1:2 8、下列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复运,② 梯的上下运, ③ 的,④ 的,⑤ 汽在一条笔直的路上 行走 A、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法正确的是() A A、有且只有一条直与已知直平行 E B、垂直于同一条直的两条直互相垂直 C、从直外一点到条直的垂段,叫做点到C ( 第10题) 条直的距离。 D、在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与已知直垂直。 10、直AB∥CD,∠B=23°,∠D=42°,∠E=() A、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1、直AB、CD相交于点O,若∠AOC=100°,E H ∠AOD=___________。 D 12、若AB∥CD,AB∥EF,CD_______EF,其理由 A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G 13、如,在正方体中,与段平行的段有 ______ AB 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第13题B D 14、平行公理:。 15、把命“等角的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水塘中学 李学英 知识小结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m m n a a =)(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 n n b a ab =)(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10=a (0≠a ) 注意 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p p a a 1 =- (p 正整数,0≠a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 n m n a a a -=÷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632a a a =?,532)(a a =,33)(ab ab =,326a a a =÷,4222a a a =+ 二、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三、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四、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bn bm an am n m b a +++=++ 五、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

平方。 ()()22b a b a b a -=-+ 六、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ab b a b a 2222++=+()ab b a b a 2222 -+=- 常见错误:()222b a b a +=+()222b a b a -=- 七、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八、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练习 幂的乘方 1.()2 3x = ;4231??????????? ??= ;n y 24?? ? ??= () 3a a -?-= ; ()a n a ?2 =;3()214()a a a ?= ; ()332?? ????-c =; 2. 若(a 3)n =(a n )m (m ,n 都是正整数),则m =____________. 3.计算3221??? ??-y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y x 2441 B. y x 368 1 C. y x 3581- D.y x 3681-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32a a a =+( )632x x x =?( ) (x x 532)=( )a a a 824=?( ) 5. 若m 、n 、p 是正整数,则p n m a a )(?等于( ). A .np m a a ? B .np mp a + C .nmp a D .an mp a ? 6.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

10.2直方图(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处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教学难点:组距的确定.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探究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前面学习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他们各自的优点是……(教师描述) 二、新课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书中P163收集的63个数据.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7,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③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 讨论交流: 1.你能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何种信息? 2.比较原始数据与频数分布表的各自优点. 师生共同归纳: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168页练习题(不画频数分布图)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有何感想?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0.2第2,3题(不画统计图) 选做题:习题10.2第5题

2019届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单元测试及答案精校版

1、若方程mx -2y =3x +4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3 C 、m ≠-3 D 、m ≠2 2、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1 4 1 y x x y ?+=???-=? B .43624x y x y +=??+=? C .44x y x y +=??-=? D .35251025x y x y +=??+=? 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7。如果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那么恰好成为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二位数,则这个二位数是( )。 A 、36 B 、25 C 、61 D 、16 4、由 132 x y -=,可以得到用x 表示y 的式子是( ) A .223x y -= B .2133x y =- C .223x y =- D .223 x y =- 5、方程组327 413 x y x y +=??-=?的解是( ) A .13x y =-??=? B .31x y =??=-? C .31x y =-??=-? D .1 3 x y =-??=-? 6、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17 5419 74y x y x 用加减法消去x ,得到的方程是( ) A 、2y =-2 B 、2y =-36 C 、12y =-36 D 、12y =-2 7、若方程组???=-+=+3 )1(1 34y k kx y x 的解x 和y 的值相等,则k 的值为( )。 A 、 4 B 、 11 C 、 10 D 、12 8、方程x +y =6的非负整数解有( )。 A 、 6个 B 、 7个 C 、 8个 D 、无数个 9、一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a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的速度为b 千米/小时,(a>b>0)。那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