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非政府组织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非政府组织概述:公共治理的视野

1、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P11

答:1、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非政府组织有别于企业的根本性属性。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集中体现在不以营利为目的上,它的目标在于推动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体现在: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二,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和产生的利润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2、非政府性。是其第二基本属性,是指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组织的决策和行为不受政府机构的控制。非政府组织与

政府都属于公共组织的一部分,但非政府组织不属于政府组织,而属于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体现在:第一,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第二,是自上而下的民间组织;第三,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提供竞争性公共物品)。

3、自治性。是其第三个根本属性,是指非政府组织不附属于其他组织、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组织活动的特性。体现在:第一,非政

府组织的活动不受政府干预;第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不受营利组织的干预;第三,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独立问题。

4、组织性。组织性是指有一套内部规章制度的设立,有明确的角色与任务的分配;有职权等级体系,以保证使每个成员的行为与组

织目标相符合;有交往体系,即体现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互从属关系;有目标准则,用于评估和检查组织的成果以及组织中个体的活动成果。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性体现在:第一,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第二,有成文的章程制度以及固定的人员。

5、志愿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是非政府组织的第五个基本属性,也是非政府组织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非政府组织的内在驱动力

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互助主义。是组织化的志愿精神。体现在:第一,组织的志愿性;第二,活动的志愿性;第三,服务的志愿性。

2、界定中国非政府组织应遵循的原则P7

答:第一,国际化原则;第二,本土化原则;第三,现实性原则;第四,超前性原则

3、公共治理变革下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答:1、非政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非政府组织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3、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催生了非政府组织

4、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加速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4、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的几个方面P53

答:1、慈善不足。组织所能募集到的资源与非营利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缺口。

2、慈善组织的特殊主义。由于非营利组织服务的狭隘性,使得其公益只是组织所服务的特定对象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公

益,甚至出现为了本组织的共同利益而去损害社会其他成员利益的情况。对于缺乏发言权的弱势群体,他们是最需要慈善帮助的群体,但往往由于无力建立维护自己利益的组织,致使他们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3、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慈善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父权心态,那些控制着慈善资源、掌握慈善组织经济命脉的人员对于如何使用

资源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他们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偏好和利益作决策,忽略了组织的宗旨和社会的需求,由此往往导致提供了许多富人喜爱的服务。而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内部决策过程会出现非民主化和非透明化的倾向,最后往往是富人偏好取代了社会需求,强势群体的需求掩盖了弱势群体的需求。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常常将其职能定位为弥补政府无力或不能涉及的领域,但这些领域提供服务往往需要更

加专业的技能。志愿组织受资金、现实表现不尽如人意等的限制难以吸引专业人员的加入。非营利组织的工作往往只能由富有爱心的业余人员来承担,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是资源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5、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效应和作用的看法?如何定位今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方向?

答:

第二章非政府组织的理论基础

1、公民社会的价值和原则P42

答: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原则,恰恰是这些价值和原则使得公民社会最终独立于国家和市场。1、个人主义2、多元主义3、公开性和开放性4、法治原则

2、市场失灵的表现P46

答:1、外部性2、垄断3、分配不公平4、宏观经济的不稳定5、信息不对称

3、政府失灵的类型P49

答:1、政府机构低效率。首先,政府机构缺乏竞争机制。其次,政府机构缺少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最后,政府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

2、公共政策失效。第一,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不能代表公共利益。第二,决策信息不完全导致政策失败。第三,政策执行存在

障碍。

3、政府的内部性。所谓“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

象。非市场领域内部性的存在,意味着政府组织的“私人”的成本和利润很可能支配了他们的公共决策行为,并在

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那些意志薄弱的行政部门和贪图享乐的政府官员,诱使其行为准则可能偏离服务的宗旨,以致以

他们很可能无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致使政府失灵。

4、寻租。是指政府的无意创租、被动创租和主动创租可使经济中产生巨额租金,经济人通过各种政治的或经济的、合法的或非法的

手段从政府官员处获得某种垄断特权或者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直接凭借其垄断特权而取得的非生产性利润活动。

5、政府职能定位不当。其一,政府任意扩大自己的职能范围,滥用政府权力。其二,政府行为未能及时与政府职能更新同步,造成

干预不足。其三,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些政策手段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4、志愿失灵的表现

答:1、非政府组织慈善不足:非政府组织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就获取资源的方式而言,政府的特征是“强制”,营利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互利”,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公益”。非政府组织用来“生产”公共产品的资源有三个来源: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收费。通常志愿捐款只占非政府组织开支的很少一部,服务性收费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过高则很容易使公民反感,会受到公民的抵制,而且这不符合非政府组织的初衷,一般来说,非政府组织不会将其作为主要资源来源。因此,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政府补贴一直是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来源,在其预算开支中占主要地位,并还处于上升趋势。但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重塑运动,政府越来越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过多地支持非政府组织了。

2、特殊主义:作为政府失灵的一种补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如特定的种族、特定的宗教、特定区域的居民、特定的性别和年龄。由于不同非政府组织筹集资金、组织动员能力不同,不同群体受到的服务肯定会不同。

3、慈善的家长制作风: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实际掌握经济资源的人对如何使用资源有较大的发言权,他们所做的决定往往既不征求多数人的意见,也不必对公众负责和接受监控。

4、业余主义:。非政府组织强调的是志愿性,义工服务,工作常常由有爱心的志愿人士担任,这不可避免影响组织绩效和服务产品质量。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不能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待遇,因此很难吸引专业人员加盟,这也影响非政府组织功效的发挥。

5、造成志愿失灵的原因P55

答:1、利益的驱动。

2、非营利组织的相对弱势地位。

3、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4、组织的不稳定性

6、产权具有的功能P58

答:1、激励和约束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外部性的内在化

7、如何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答:(一)推进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 拓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来讲, 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然而, 如前所述, 政社不分使大量非政府组织具有“官民二重性”

的特点, 政府选择相对于社会选择明显占优势, 同时双重管理体制的存在, 以及对政府资金的严重依赖, 使我国非政府组织更多地扮演

着政府部门延伸机构的角色。因此, 发展非政府组织, 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真正实现政社分开, 还非政府组织以应有的性质, 创

造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拓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空间, 提高其独立性与自主性。推进政府改革, 真正实现政社分开, 是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够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我国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转变, 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越来越注重社会的自主管理, 如城市中的社区建设等。但是, 政府的越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这就影响了社会的自我管理, 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也加大了政府管理的成本。同时由于政府对某些问题不恰当的介入, 也削弱了政府的形象。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 把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 实现职能互补, 这是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 也是关系到非政府组织能否获得发展空间的关键。所以, 以实现政社分开为目的的政府管理改革必须进一步推进。

(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和法规, 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管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这就要求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现依法管理的

理念, 从而实现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规范和引导。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履行必要的程序, 这是其得到国家认可、取得合法性的前提条件。政府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 要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进程, 根据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实际情况, 逐步制定和形成配套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必备条件、登记管理的机关及必经程序; 用法律形式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组织形式、经费来源、权利、义务等, 使非政府组织及其运作合法化、规范化。政府通过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规范、引导和监督, 可以彻底扭转把非政府组织当作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来管理的传统做法, 使非政府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使非政府组织的日常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需要注意的是, 在立法中不仅要规范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还应更多地体现对非政府组织社会自治能力的培育, 反映其代表的利益关系。总之, 政府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立法,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

(三)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非政府组织能力较弱, 其中, 固然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但是, 与自身问题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 加强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 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完善各种机制。一是要完善治理结构。我国的官方非政府组织虽然有理事会等治理结构, 但相当多一部分组织的理事会只是形同虚设, 组织的重大决策基本上是由少数领导人决定, 甚至由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决定; 而极少数“草根组织”由于各种原因, 更是由个别领导人独断专行, 缺乏责任机制, 这是目前一些非政府组织决策失误、贪污腐败、缺乏社会信度、难以筹集资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要发展, 必须完善治理结构, 同时应该建立责任机制。按照现代组织的结构模式完善治理结构, 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为积极有效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完善自律机制。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律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规范其发展, 真正促进其能力的提高。这是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组

织内部及行业内部的先决条件。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自律机制,要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来有意识地培育和提高非政府组织的自主

能力, 推动非政府组织逐步走上以自主和自立为基础的良性循环的自律轨道。

(四)对非政府组织要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其平衡发展

一定的事物产生发展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对于全国,还

是对于一个地区,政府有关部门对非政府组织都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避免跟风、一哄而上。政府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体规划,依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登记和管理;要完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机制,制定组织细则,保证其内部组织的健康与活力;要加强非政府组织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业道德意识,并通过制定规范细化职业道德标准,进而对从业人员实行有效的道德约束和管理,防止腐败及各种不正之风。另外,政府要对现有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优化与改造,淘汰一些与社会脱节的组织,取缔与社会发展、国情民意背道而驰的非政府组织,并且要重点扶持一批有利于社会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政府职能转变关系密切的非政府组织,尽快填补我国非政府组织体系的空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体系完整的非政府组织体系。

第三章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1、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P77

答:积极作用:1、非政府组织自身特性决定其独特的地位。包括,第一,组织性质的非政府性。体现在,其一,资金的筹集比较自主,其二,组织决策相对自主,其三,运行机制独立。第二,组织运作的非营利性。第三,组织活动的志愿性。第四,组织内容的多样性。第五,组织目标的中立性。包括,其一,NGO在提供公共物品中具有效率的优势,有效的弥补了政府缺陷。其二,NGO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其三,NGO的发展增加了资源运作的透明度和合理性,扩大了社会公平。其四,NGO的发展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

2、在西方社会,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第一,非政府组织是西方社会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第二,非政

府组织可以帮助解决西方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非政府组织成为公民社会的活动平台。第四,非政府组织具有强化社会监督职能和推动良政建设的作用。第五,非政府组织主张和推行的社会公益作为平衡器,可以减缓贫富悬殊、分化可能引起的社会动荡。

消极作用:1、部分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及诚信建设问题

2、部分非政府组织私用捐款的腐败现象

3、非政府组织在一些事务中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2、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p83

答:国际非政府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际非政府组织概念是从非政府组织概念分离出来的。2、非政府组织成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三种方式。

3、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

答:1、非政府组织具有法人地位

2、较为宽松的准入制度

3、非政府组织成立的条件较明确

4、税收优惠制度

5、强化过程控制的监管体制

4、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

答:1、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

2、实现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共赢

3、鼓励和倡导对非政府组织的慈善捐助

4、不断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5、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四章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1、古代社团具有现代非政府组织的哪些特征P97

答:首先,具有非政府性的组织渊源。我国社团是在国家统一权力之下的民间结社而形成的,从组织渊源看,我国社团的形成是不具有正式制度上的合法性的。到了近代,存续下来的旧式团体仍旧未能改变其制度的合法性,体现出非政府性,特别是资产阶级以及一些革命团体,更表现出与政府的对立与抗衡。

其次,表现出公益、慈善性的思想理念。与“公益”,“慈善”相对应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词汇仁、义、善、慈,它们有两个思想渊源:一是儒家文化,而是汉传佛教的善、慈、普济等。至宋代,政府开始主动建立了一系列社会救济机构,成为慈善救济活动的主体。明末清初,民间慈善组织再度兴起,并在思想上融合了儒、释、道的精神,以善会、善堂为代表,得以流行。此外,由于清末基督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将西方公益与慈善理念传入中国,对我国慈善组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具有宽领域、多类型的存在形式。从其目标和活动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政治性结社,二是文化学术性结社,三是经济互助性结社,四是慈善团体,五是秘密结社。

2、当代社团是如何复兴与发展的P99

答:1、初始发展期:1949—1966

2、停滞期:1966—1978

3、恢复发展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3、简述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治理中的作用P114

答: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发展非政府组织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非政府组织承担了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成为政府联系企业,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得政府从微观的、事无巨细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抓住宏观管理。而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治理格局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的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并且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有效解决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出现的官僚主义和寻租等现象。

2、制约政府权力:任何公共权力都需要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政府内部进行分权制约是必要的,但制约权力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来在体制内部而是来自体制外的社会。非政府组织就是能一定程度代表公众利益和意志的、制约政府权力的组织。

3、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机: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和承认,即内心的认同感。社会成员对政府民主和福利等方面的要求急剧

扩张,使政府的能力受到挑战,其合法性陷入危机之中。因而,解决政府的合法性成为当代政治统治的一大难题。政府的合法性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不能有政府单方面宣布,而只能由公共领域赋予,即职能由非政府组织提供。因为对于国家来说,大包大揽必然导致公民对国家给予完全的政治与经济预期,然而国家不可能是全能的,所以预期与现实的差距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这必然会进一步导致公民对政府的合法性的怀疑。因此,社会的强大确实可以释放国家所背负的合法性压力。

4、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作为一个庞大的科层机构,政府很难摆脱官僚主义的诟病,往往对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机会反应迟钝政府的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势力的牵制,而政府体制本身存在的缺陷,又使政府官员缺乏降低成本、增加产出的内在动力,这一切都会使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在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由政府向民间转移的趋势,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实施性、操作性的工作逐步由非政府组织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国家把非政府组织当做服务合同的签订者,开始要求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5、成为多元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社会需求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趋势,使政府很难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不能满足数目巨大、种类繁多、彼此冲突的局部需要。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本身就是社会需求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结果,它支持和体现了社会的“自由”和“多元化”的价值,它所追求的也正是特定群体利益要求的满足。因此,政府在满足社会多元需求方面的不足,恰恰是非政府组织的优势所在。

4、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P105

答: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愈加显著。有学者研究,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有七个方面的活动领域。

1、环境保护领域P108:首先,环保类非政府组织可以帮助政府对重大环保政策方针进行调研论证,同时监督政府,督促相关政府部

门认真履行环保职责。其次,环保类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最后,环保类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2、扶贫开发领域。P110是我国政府与社会较为关注、非政府组织介入较多的领域。

3、公益服务领域。

4、慈善救助领域

5、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领域

6、社区发展领域

7、行业协会领域

8、补充:经济领域

5、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治理中的角色定位P110

答:1、公共精神的倡导者: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治理中的诸如扶贫、环保、教育、维权、慈善、文化等许多领域中取得政府和市场无法取得的成就,根源就在于它们的精神内核。这一精神内核实质上就是我们现今经常提及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的本质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公共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的主观认可,以及体现于客观行为上的遵守、执行。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质,决定它们必然将利他和公共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关注的也必然是社会公共性的问题。当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社会需要通过非政府组织的慈善、公益和志愿精神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2、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政府统一、层级、全局的管理模式不同,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其行为特点是贴近社会的、

多元的、志愿结合的、以公民个体为基础的、参与式的。因而在某些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优势更为显著。第一,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文化发展等主导性服务领域,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选择。第二,在弱势群体或特殊人群的服务领域,非政府组织因其分工细致、贴近服务对象的特点而更有效率。第三,非政府组织因其广泛的参与性,在自我组织、自我治理等方面具有优势。总体上,政府运作的机制在与总体把握、统一行动、宏观调控,而民间组织的行动在于多样性选择、专业、贴近、参与、反应迅速、作用力持久以及与政府形成相互督促,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益。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公共服

务领域的合作几乎可以在所有领域开展,除了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服务、社区服务、参与式发展等发展方面,在教育、卫生、养老等主导性公共服务领域,更需要引入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机制,改善公共服务效益。

3、公共政策的参与者:对于中国非政府组织而言,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它们在公共治理格局中扮演的唯一角色,更不是考量它

们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唯一维度。有效的公共政策参与,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现公共服务合作的强有力的权利保障。非政府参与公共政策,拓展了公民参与的途径,一定程度实现了公民监督政府的诉求,通过传达不同社会群体的多元利益与心声,使得政策过程体现各种社会力量的平衡,增强政策过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也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4、公共关系的协调者:伴随着全球社团革命的兴起及治理理念的提出,现代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也正

在成为一股重要的参与和协作的力量。在公共危机处理实践中,非政府组织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具体活动赢得了多方赞誉。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社会转型期,公共关系领域的公共危机事件也频频发生,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危机应对机制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促进社会朝着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发展。非政府组织是这些纷繁复杂的公共关系的最佳协调者,它们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剂。

6、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对策与建议?P116

答:问题:1、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问题,如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不健全、准入门槛过高、财税支持体系不健全、评估监督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间组织的发展。

?法律体系不健全,社会公信力低:我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规范,法制化程度不高,立法工作落后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对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结构以及权益等进行全面定位。

?双重管理体制,治理效率低下:现行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归口等级、双重负责和分级管理”。现行的对非政府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存在三个主要弊端:一是非政府组织找业务主管单位困难,找不到主管业务单位,就无法登记成立;

二是有些业务主管单位重审批轻管理,没有履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三是双重负责管理体制造成事实上的两个行政许可,既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又带来相关部门在执法问题上的推诿扯皮,提高行政成本。过于严格的限制政策导致非政府组织成立难度较大,导致大量非政府组织不办理任何注册登记手续,以一种“非法”状态存在,使政府部门对这些相当数量的非政府组织无法进行有效监控。

2、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非独立性

?缺乏资金:资金不足是制约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最大瓶颈,极大的限制和影响了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经费来源一般有三种:一是政府拨款,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拨款始终有限,而且不能长年累月的持续进行。二是慈善收入。我国社会的慈善捐款风起尚不浓厚,还未形成长效机制,社会捐赠收入相当有限。三是提供服务的收入。收入结构单一,加上单笔收入数量的不足,必然是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面临着经费不足的窘境。

?非专业性,人力资源水平偏低:我国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程度极为不足,大部门工作人员以非专职人员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职员为主,高素质人才较为匮乏。实际上,人才匮乏的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非政府组织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在于一些非政府组织没有类似于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待遇。人力资源水平的不高直接导致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羸弱,不能有效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

?内部治理不足: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经费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建设,具体表现为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能力建设不足。目前,仍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缺乏民主决策的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决策机制的匮乏,是长期以来我国部门非政府组织产生“志愿失灵”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如何改善治理,构建并维持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信任成为关键,社会公信力是非政府组织的生命线。

?非志愿性

建议与对策:P122

. 完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对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管理

?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7、环保领域非政府组织发挥的主要作用

答:. 帮助政府对重大环保政策方针进行调研论证

?监督政府

?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推动和促进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活动

?积极加强对环保的自助活动

?积极从事有关环保科技的研究、开发与交流活动

?组织实施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援助活动

8、中国非政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时代与历史逻辑P95

答: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古代社团发展的基础——结盟

?近代社团发展的标志——运动

2、当代社团的复兴与发展

?初始发展期:1949—1966

?停滞期:1966—1978

?恢复发展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中国逻辑:1、治道变革——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原动力

2、公共空间——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内生逻辑

3、集体行动——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阶层基础

第五章外管理战略:政府组织对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1、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

2、我国现代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原因P141

答: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即使慈善性机构,其政治性也往往多于其善行,因而普遍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甚至于缺乏合法性;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要么直接隶属于政府部门,要么脱胎于政府部门而又变相承担着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它们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制度变迁的路径总是围绕着对政治权利的依赖。又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规定对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原则,每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主管单位,从而使的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变迁只能依赖于主管单位体制的变迁。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非政府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趋势日益显现。

3、如何理解完善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国情P141

答:1、转变管理理念:从控制到服务。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尽管在历史上也有存在和活动的痕迹,但长期的皇权统治形成的权威——服从关系强调民众对国家的顺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强调秩序和国家对全社会的全面掌握,加上巩固政权的需要,国家队民间组织一直是比较警惕的,因此,国家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以控制为主。但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相适应,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非政府组织必须尽快发展起来,才能够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精干型政府的转变。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当前公民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高涨的具体表现,加强公民教育,宣传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这样才能使社会公众了解非政府组织,鼓励社会互助行为和志愿行为,逐渐形成一种相互帮助和投身公益的公共精神。

2、提高立法层次,适时推出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我国固然要学习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的做法,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分析他们制度得以形成和运作的环境,提取出其中的国情和民情要素。同时,对我们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民情要进行深入调查,以避免在制度设计上形成“南橘北枳”,具体做法:第一,在遵循现行宪法制度的前提下,应根据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实际,逐步制定和形成配套的、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必备条件、登记管理的机关及必经程序,简化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注册手续,允许非政府组织自由成立和以合法的方式在社会中自由活动。第二,对非政府组织的具体行为作出明确规范,增强法律规范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搞好法律体系的衔接和法律规范的配套,为治理非政府组织的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4、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制完善之思考P146

答:1、改革现有监管体制,建立统一监管机构:首先,降低监管门槛,建立备案制度。其次,便限制竞争为鼓励竞争。最后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之间的职责分工,建立独立统一的监管机关。

2、加强日常监管,引入监管定期评价制度。加强对非政府组织日常活动的监管,建立对非政府组织定期评估制度,设立科学评价

指标,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对非政府组织活动状况及其成效进行评估,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完善非政府组织监管机制,必须使政府监管重心由成立许可转变为日常监督检查,将监管重心转移到对非政府组织行为控制上来。

3、严格非政府组织的财政监管。资金是非政府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监管,必须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

财政监管,监督其财产取得渠道、使用去向和运营状况。保证非政府组织财产合法与合法运营,从而实施对非政府组织运作的有效监管。同时,可以通过逐步完善税收监管制度,充分运用税收杠杆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进行引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度化方法。

4、强化对非政府组织的司法控制。司法监督是对非政府组织监管的重要环节,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机制,必须加强对非政府组

织的司法控制。通过对非政府组织的司法监督,才能动员最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发挥社会、组织内部和国家司法机关监督的合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

5、推动民间组织领域的自律联盟,鼓励社会监督。民间组织的自律或同业组织的内部监督,是确保非政府组织健康成长和推动非

政府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机制。推动民间组织的自律,首先要在制度上允许不同的民间组织在共同追求中结成新的民间组织;

其次需要政府鼓励和认可民间组织的自律组织提出的具体措施和统计数据,并在制度和政策中予以体现。社会公众的监督对政府监督构成有效的补充,而且是最具影响力的措施。

5、如何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建设和能力改造P155

答:首先,要树立自己的诚信形象,扩大筹资渠道,争取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其次,非政府组织要提高自我认知和成员素质,加强成员的公民意识、政治意识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增加成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

最后,要加快实现内部管理民主化、透明化,要建立一系列民主和透明的制度,防止和克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防止腐败和“暗箱操作”现象。

第六章内管理战略: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之道

1、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体现在?P161

答:1、职能关系:是两者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

2、利益关系:是两者实现良性互动的核心。

3、责任关系:是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关键。

4、互信关系:是两者实现良性互动的基础。

2、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管理的影响P164

答: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制约政府权力。

2、承接部分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

3、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缓解就业压力

4、构筑政府民众桥梁,提高参与水平

5、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净化社会风气

3、和企业部门相比,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P174

答:1、公益性

2、参与性

3、系统性

4、稳定性

5、循环性

6、长远性

4、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的程序和内容P178

答:1、准备阶段:

(1)决定是否进行战略规划

(2)成立战略管理委员会

(3)聘请专家顾问

(4)召开战略规划动员会

2、分析阶段

(1)组织诊断

(2)环境分析

3、规划阶段

(1)关于组织的宗旨、任务与愿景的讨论

(2)关于组织发展的中期目标的讨论

(3)关于组织策略与行动方案的讨论

(4)关于环境变化的讨论

(5)完成战略规划书

4、实施阶段

(1)战略规划须切实可行

(2)战略规划制订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预算

(3)紧盯目标,不苛求具体方案

(4)要改革就要付出成本

5、监督和评估阶段:首先是对战略规划和规划流程的评估。

5、如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PEST分析,SWOT分析P184,P187

答:

6、如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战略评价

答:

7、结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案例,对非政府组织战略管理作用的看法答:

第八章非政府组织的营销管理

1、在现代社会,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P231

答:(1)自治性不足。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要想吸引公众的支持,首先必须是独立、透明的。我国非政府组织,自治性不足、操作不透明等缺陷严重打击了公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恶性循环。

(2)资金不足。资金的缺乏阻碍了非政府组织的行动,致使其无法顺利地开展活动。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其他组织和公众的捐赠、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经营所得。在我国,一方面,由于非政府组织自身公信力不足,民众不愿意向其捐赠;另一方面,公众也没有养成定期小额捐献的习惯,使得非政府组织的资金存量很不确定。

(3)人力资源不足。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日常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但志愿者缺乏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另一个障碍。一般来说,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的规模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同时也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形象有关。只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才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

(4)组织内部治理不善

2、营销对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意义

3、非政府组织的营销包括的内容P235

答:(1)形象营销。非政府组织的形象营销不是单纯的外部形象推广,而是包含了非政府组织的创造精神、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公共关系、产销战略、广告运作、服务品质和文化模式的统一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法则,是这个法则视觉化的交流和识别体系。概而言之,非政府组织的形象营销的要素大致可分为三个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

(2)质量营销。为了保证质量营销的系统性,非政府组织必须制定完善的质量营销策略。准公共产品的质量营销策略主要有:一是适度的顾客满意策略,二是质量多样化策略,三是品牌化策略

4、非政府组织的营销与营利性组织的营销区别

答:

5、社会营销导向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的借鉴意义P247

答:

6、非政府组织的营销程序P248

答:1、分析市场:分析市场是组织制订营销计划的基础。只有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公众要求制订出来的营销计划才是有效的。非政府组织对市场的分析目的在于寻找目标市场,并获知市场的需求。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分析市场是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资源不足已成为阻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瓶颈,对市场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定位顾客以及顾客的需求,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非政府组织的目标公众主要包括内部公众、社区公众、顾客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

2、制定营销战略:非政府组织的营销战略指的是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社会目标,对其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一种长期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策略与行动总方案。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表现为市场营销战略计划的编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组织的使命、制定战略目标等。

3、执行营销战略计划:执行营销战略计划是将业已制定的市场营销战略计划付诸实施,使其转化为任务和行动,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为保证组织的营销战略计划执行顺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一指挥原则,二是任务和目标一致原则,三是权变原则,四是授权原则

4、控制营销战略:非政府组织的营销战略控制主要包括对战略计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完成质量、计划执行的偏差进行检查的方法、时间及频率。营销控制计划一般包括三种,一是年度控制计划,二是战略控制计划,三是顾客满意控制计划

7、非政府组织如何对产品进行定价P255

答:非政府组织的定价策略,其目的一是回收部分成本,二是减少不良需求,三是提高服务质量。非政府组织的定价策略主要有:(1)完全成本定价法

(2)成本加成定价法

(3)基于市场的定价

(4)补贴定价

(5)处罚定价

(6)诱使定价

8、名词解释:

非政府组织营销:是指通过提供公益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提升组织形象、实现组织目标的交换过程

非政府组织的形象营销:非政府组织的形象营销不是单纯的外部形象推广,而是包含了非政府组织的创造精神、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公共关系、产销策略、广告运作、服务品质和文化模式的统一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法则,是这个法则视觉化的交流和识别体系。

非政府组织的质量营销:

9、简答:

1、非政府组织营销的必要性P232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就非政府组织而言,他们通常都专注于某一个或少数几类服务的供给,具有比政府更专业的技术。因此,公众对政府的要求常常又转向对非政府组织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组织是通过交换的形式将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传递给公众的。这种交换的频率越高,意味着该非政府组织在公众生活中的地位越重要,也就越能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非政府组织必须开展营销活动。

2、营销是非政府组织获取资源的有效手段。非政府组织要对社会各界的捐赠者和志愿者的行为进行深入的

动机分析,充分挖掘他们隐藏在捐赠背后的动机和心理要求,在此基础上遵循平等、互惠的原则,满足捐赠者的特定需要和要求。

3、营销将推动非政府组织更新运营观念。我国非政府组织尚处在起步阶段,非政府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都相

对较小,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导致了诸多社会公众对非政府组织并不了解。加之在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自治性不强,使得人们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同度并不高,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志愿活动表现得也较冷淡。而国外的一些运行良好的非政府组织,把自己置于营销者的位置上,积极地向公众传递本组织的信息,获知公众的

需求,并设法满足公众的需求,他们所扮演的是服务角色,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公众对他们的认同,进而为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4、营销有利于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竞争力。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范围日渐扩大。

要真正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的格局,必须要求非政府组织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目标群体的利益,非政府组织需要通过营销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合组织的资源。事实表明,运营良好的非政府组织在营销方面要比市场中的营利组织要高明得多。

2、非盈利性组织营销管理的特点P240

答:(1)伦理性。非政府组织要保持其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必须在营销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求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专业技能,还要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德。对于

非政府组织而言,通过在营销中强调其伦理性,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捐赠者、

志愿者、顾客和其他部门的支持。非政府组织在制订营销计划、执行营销方案、改善组织形象时

必须把组织的公益的伦理取向放在首位,保持组织的“大义”形象。

(2)绩效难以衡量。首先,非政府组织绩效评估的不确定性,其次,非政府组织行动效果的不确定性,最后,

非政府组织行动与公众行为改变关系的不确定性。

(3)公共关系地位突出。对于非政府组织而言,它主要有两类服务对象,一是顾客,二是组织的捐赠者。前者

涉及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后者关系到资源的获取。非政府组织不仅要处理顾客和捐赠者

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社区、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等的关系。这就要求

非政府组织在营销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以实现最佳的营销效果。

(4)关注社会的长远发展。非政府组织的营销具有明显的服务营销的特征,这就要求非政府组织要开阔思路,以

更开阔的眼光来审视营销的效果。

(5)目标的多重性。首先,非政府组织需要谋求本组织的生存和壮大,其次,非政府组织还要为目标群体服务,从而造福整个社会。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目标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而不应成为非政府组织

的终极追求。就第二种目标而言,非政府组织为了特定的群体服务,常常又会出现与其他群体

的冲突。因此,即使有时非政府组织的营销得不到公众的支持,而且还可能影响了其他群体的

利益,但是由于其目标的多样化,非政府组织还是要积极参与到改造社会的营销活动中来。

(6)严格的公众监督。非政府组织要摆正心态,积极向社会公开组织的运行情况,保证组织的开放和透明,掌握监督的主动权。

3、非盈利性组织营销管理的策略P254

答:1、非政府组织的产品策略。非政府组织的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从形态来看,非政府组织的产品包括两类,一是有形产品,二是无形产品。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服务与其他有形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不可分离性,二是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三是差异性,四是所有权固定性。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服务具有这些特点,使得非政府组织的产品策略要特别关注服务的递送。从服务的基本特性来看,易接近性、顾客参与、顾客与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是服务递送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

2、非政府组织的价格策略。非政府组织提供的许多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价格的过高或是过低对非政府组织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非政府组织的服务必须进行谨慎的定价。非政府组织的定价策略,其目的一是回收部分成本,二是减少不良需求,三是提高服务质量。非政府组织的定价策略主要有:(1)完全成本定价法(2)成本加成定价法(3)基于市场的定价(4)补贴定价(5)处罚定价(6)诱使定价

3、非政府组织的分销策略。非政府组织生产的服务必须以一定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顾客提供。分销即时产品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或使用者的过程。分销策略的选择受产品特性、组织特性、市场特性和环境特性的影响。就非政府组织而言,其产出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两类,它们在分销策略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1)有形产品的分销。有形产品的分销一般有五种模式。(2)服务的分销。对于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服务,采取直销的方式是最适宜的。

4、非政府组织的促销策略。促销从本质上看就是组织与目标公众沟通的过程。促销的过程首先是信息沟通的过程。要保证信息沟通的的畅通,非政府组织必须首先了解沟通是如何发生的。促销作为营销组合中的一个方面,本身包含了许多具体的方法。现代促销组合一般包括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与宣传报道、销售促进、直接营销。

第九章非政府组织的筹款管理

1、非政府组织的筹款概念,其筹款的目的P264

答:概念:指非政府组织募集资金的活动或过程,即将分散的社会资源动员并集中起来的过程,它是基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发动募集资金、物质或劳务的过程。

目的:

2、非政府组织筹款的主要方式,各有的特点P268

答:1、募捐。(1)挨家挨户募捐(2)街头募捐和公共场所募捐(3)放置在商店柜台旁的募捐箱(4)放置在支持着家里的募捐箱

2、直邮。(1)“冷”邮(2)“暖”邮(3)“互”邮特点:

3、承诺捐助与会员捐助

4、私人捐助。(1)热拜访(2)冷拜访(3)出席会议(4)电话募捐

5、通过数字媒体筹款(1)网上筹款(2)电视认捐

6、义演义卖等

7、小型项目筹款

8、大型公益工程

9、“一对一”捐助活动

10、遗产和纪念物捐赠

11、通过广告争取支持(1)在全国性或本地报纸上进行广告展示或刊登一些小广告。(2)在期刊杂志上进行广告宣传(3)活页

广告宣传(4)海报宣传

12、从事商业活动

13、通过博彩活动实现创收

3、筹款对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体现P266(简答题)

答:1、生存的需要。为了生存,所有组织都需要资金。如果非政府组织筹不到资金,那么组织将面临无法开展工作的困境。而如果组织无法开展,那么组织的使命就形同虚设,组织的存在就岌岌可危了。

2、扩展与发展。现在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如果组织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挑战中胜出,那么它就有必要实施扩张和发展自己的业务——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范围、承担研究任务、宣传自己的基础服务提供方式以及大胆尝试和创新。这一切都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作为支撑。因此,必须筹集资金。

3、降低依赖性。许多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过于依赖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几个捐助人或组织为其提供主要资金收入。这种状况容易使组织产生依赖性,丧失独立性和自治力。因而,一个健康有远大抱负的非政府组织必须吸引更多的捐款人,以及实施创收,来拓宽自己的筹款渠道,从而减少或摆脱组织的依赖性。

4、组建自己的支持者队伍。筹款并不仅仅关乎钱,更是一种组织价值理念产生共鸣的过程。支持者可以成为组织的志愿者或者是说服自己的朋友为组织提供支持。支持者已经成为组织的一种标志,它标志着非政府组织所拥有的魅力指数和竞争能力,并因此能够为组织的宣传和游说工作助一臂之力。

5、创建自立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筹款不仅是为组织年复一年的生存、扩张及发展争取必要的资源,它还要有助于创建自立的和强大的,以至于能够在未来持续发展的组织。许多组织都把注意力放在长期需求上,这就需要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发可行的筹款项目,寻找多种方法以优化其财务状况,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4、如何开展面向个人的筹款P280

答:罗伯特.夏普建议把个人捐助者基于生命周期阶段和资助形式分为三个人群:早年捐助者、中年捐助者、晚年捐助者。首先要了解人们捐赠的动机,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筹款方案。

5、简述非政府组织的筹款原则P273

答:(书上)1、要有明确的理念和使命

2、透明性原则

3、志愿者参与的原则

4、资金的有效性

5、长远计划原则

6、实事求是原则

7、积极表达原则

8、重视宣传原则

9、非交易性原则

10、有限经营原则

(PPT上)1、要有明确的理念和使命

2、合法性原则

3、诚实守信原则

4、透明性原则

6、试述非政府组织筹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对策。(论述题)

答:问题:1、制度环境尚待完善,筹款过程急需规制

2、筹款观念有待更新,筹款误区需要改变

3、筹款结构不尽合理,社会公信力还需提高

4、筹款能力尚有欠缺,筹款数量仍可增加

对策:1、加强筹款制度化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2、更新筹款理念,改变筹款误区

3、提升筹款专业化水平,实现筹款结构多元化

第十一章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1、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原因

答: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构成一般包括三大部分:1、决策层,即理事会成员2、管理人员,包括执行总裁和付薪职员3、志愿者

2、非政府组织是否需要向员工支付较高的报酬原因

答:

3、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如何制定

答: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4、如何理解志愿精神P329

答: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志愿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被作为国民精神大家赞扬和提倡,成为其公民社会的基础。志愿精神是人类的天性,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志愿精神的源泉就是人的需要。参与志愿服务,就是在利他主义、慈善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人们追求心灵的满足和更完善的人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具体表现。

5、志愿服务应该如何界定,为什么?P329

答:志愿服务是指民众出于自愿意识而非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承以知识、体能、劳动、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的宗旨,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及增加社会公益为己任所进行的各项辅助性活动。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志愿精神的具体体现。它表现为个人或团体,为追求社会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自愿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通过志愿服务为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因为志愿服务的普及和志愿精神的光大,不仅可以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人类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时至今日,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已转变成为参与社会和回报社会的一种具体体现,是体现人人平等、互助友好精神,表达爱心和关怀的一种积极行为。通过鼓励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士参与志愿服务,增强他们对社会的投入与归属感,共同建立一个关怀互助的社会。

第十三章非政府组织中美比较

概念:政治机会结构:

简答:1、美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

答:美国非政府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主要涉及税收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两个方面:

1、税收制度:以税收作为非政府组织管理的主要手段,美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和税收激励的方法,直接或间接的支持非政府组

织的发展。

1、提供有利的法律和规制框架

2、利用税收激励办法,鼓励公民个人向非政府组织捐款

3、通过提供政府赠款和项目合作,向非政府组织提供直接财务支持

2、监督管理制度:美国监督管理的类别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对非政府组织进行了有效的监督。

首先,是政府监督管理

其次,非政府组织行业内部自发联合,实行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

最后,社会监督管理

2、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政治机会结构

答:首先,自由、自治的政治与社会传统是美国非政府组织产生的根源

其次,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最后,政府和企业回应社会需求不力也促进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3、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政治机会结构

答:中国非政府组织多处的政治机会结构主要体现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控制策略上。对于一个权威主义政府来说,管理非政府组织的首要策略是控制。根据不同类别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控制策略。首先,准政府模式。其次是双重管理模式,最后是归口管理模式。此外,还有代管模式,放任模式等。因此,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处在一个非统一的政治机会机构下,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其政治机会机构有显著差异。

4、中美非政府组织政治机会机构比较分析

答:1、政治文化方面:美国自由、自治的传统根深蒂固,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接受,这样,个人和组织结社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公民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强,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一方面界限分明,各司其职;另一方面又能合作共赢。在中国,社会成员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社会事务方面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常常呈现出不清晰、不明朗的状态,其自治性在实践中往往受到质疑。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多,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往往不能独立的担负起相应的功能。

2、管理模式方面:在美国,政府针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管理的法律和条例细致且思路统一,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原则和规范,为非

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在中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全面,管理模式中的具体事宜规定不够清晰,造成非政府组织在现实的活动中找不到统一的依据和指导,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3、控制策略方面:在美国,有关非政府组织的实践操作严格按照文本层面的法律进行,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的互动中,只要其活动

和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就不会受到不必要的质疑。在中国,由于政府对不同类别的非政府组织采取了不同的管理策略,所以非政府组织在实践中与政府的互动呈现复杂的形态。

5、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发挥状况

答:1、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开拓社区服务功能和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利益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特征较明显的服务。

2、非政府组织有助于缓解政府进行多项社会管理的压力,为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平衡社会部门结构,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4、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革新、技术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

5、非政府组织能充分提供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6、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发挥状况

答:1、非政府组织为市场经济完善提供保障服务

(1)行业协会通过搭建企业与政府、会员、非会员、消费者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拓展行业社会网络,促进行业繁荣

(2)行业协会也是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抓手

(3)公共服务类和慈善类等非政府组织为市场经济发展注入深层发展动力,保障其持续发展

(4)非政府组织也是企业组织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渠道

2、非政府组织是当前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1)在社会领域党的建设方面,非政府组织是塑造转型期集体认同的重要场所

(2)在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协同力量

(3)在构建社会工作运行体系中社会利益表达和矛盾调节处理机制方面,非政府组织有助于协调利益冲突和稳定社会秩序

3、非政府组织承担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

(1)在公共管理领域,参与了城区、社区、小区的管理和服务

(2)在社会服务领域,承担了公益性社区社会保障、就业、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工作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在事务性工作方面,承接了评估、调查、培训、鉴定、调节、维稳等事务性工作

(4)在经济发展领域,提供了中介服务、反映合理诉求、平衡各方利益、调节贸易纠纷,开展行业自律等工作

第十四章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1、从过程的角度看,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体现

答:1、动员社会资源

2、多元利益表达

3、增进社会资本

4、提供公益服务

5、社会协调和治理

2、从结果的角度来看,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体现

答:1、政治领域的功能:首先,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公民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其次,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公民社会发展的体现;最后,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形成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现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2、经济领域的功能:首先,非政府组织参与各类公共事务,有利于和市场、政府形成良性竞争;其次,非政府组织的存在解决了一

定的就业问题;最后,非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社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领域的功能:增进社会公益是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和价值观念,这一宗旨和价值观念在客观上有利于培育社会公德意识、权利

意识、公民意识等,从而使公众形成共同的慈善观念和公益意识。

4、社会领域的功能: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非政府组织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缓解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公平问

题,同时为少数人提供特殊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个性化需要。在促进社会创新方面,由于非政府组织贴近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层面,能及时了解社会现实问题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所以组织的服务就更加及时。

5、国际领域的功能:一是全球合作,二是公共外交。

3、试述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有哪些?

答:1、制度环境的作用

(1)法律制度上的限制

(2)管理体制上的限制(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

2、组织自身建设和能力上的困境

(1)独立性不足

(2)发展经费缺乏

(3)人力资源不足

(4)组织内部治理不善

3、文化价值观上的约束

(1)党和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价值观:控制观念

(2)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文化价值观:怀疑观念(3)中国非政府组织对待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依赖政府

4、应当如何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有效发挥?

答:1、执政党的推动:非政府组织有效发挥社会功能的主导力量

2、深化政府改革:非政府组织有效发挥社会功能的前提条件

3、双重管理体制的改进:非政府组织有效发挥社会功能的制度途径

4、加强自身建设:非政府组织有效发挥社会功能的内在动力

5、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确保非政府组织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外在动力

6、转变观念:非政府组织有效发挥社会功能的深层次动力

第十五章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

简答:

1、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答:1、非政府组织的经费来源决定非政府组织必须信息公开。政府财政、社会捐赠与成员会费都具有的公共性特点决定了非政府组织必须将有关组织活动或者业务活动的信息公开;

2、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性质要求非政府组织应当信息公开。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活动都具有公益性或互益性特点。由此,非政府组织的就必然要进行信息公开,以便于社会公众或者是不特定多数人可能了解活动的情况并对活动进行监督,避免损害其利益。

3、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完善需要要求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信息公开为非政府组织的制度完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路径。信息公开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非政府组织的自利和腐败,使非政府组织直接接受政府与公众的监督,从而增强其公信力。

2、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特征

答:1、与政府信息公开相比,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具有一定的私隐性。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影响范围有差异性,有些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一般而言,非政府组织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应当公开,设计组织内部的信息则鼓励公开;涉及政府财政、社会捐赠内容的信心应当公开,设计成员会费使用的内容则可以有限度地公开。

2、与企业信息发布相比,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具有公益性或互益性,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非政府组织需要将信息向社会公众或者与非政府组织活动相关的组织或者群体进行公开,其影响范围较广。

3、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非政府组织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主体,不同类型主体因影响范围及公益性程度不同,在实行信息公开时应当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3、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1、核心问题在于“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无法可依领域大量存在,有法不依情况十分严重。

2、缺乏信息公开责任规定和责任追究程序:造成非政府组织有法不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责任规定的缺失。

3、缺乏信息公开程序规定: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对信息公开的方式大多有所规定,但对信息公开的步骤、次序和时限大多缺少

规定。这种缺失导致了非政府组织在信息公开时完全的自由裁量权,法律规范难以有效约束。

4、缺乏多元化监督机制:多元化监督机制的缺失使非政府信息公开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4、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若干建议

答:1、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对象:

信息公开的主体方面,制度上应当对非政府组织的范围加以界定,将所有合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及事业单位都纳入信息公开的范围。

信息公开对象方面,必须考虑非政府组织的差异及其信息的层次性。非政府组织相关信息是否公开,必须综合考量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及其信息的性质。

2、信息公开的内容

信息公开内容方面,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的一般信息,尤其是组织内部信息和业务活动信息。在实践中,许多非政府组织公布的信息内容空泛,不够周全,立法时应当加以具体化,另外,非政府组织的其他一般信息,如行政管理信息等,也应当予以公布,以使公众了解非政府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

3、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形式

申请程序方面,应当明确申请步骤、次序和时限,以保证非政府组织及时、准确地进行公开。对是否公开有争议的内容,应当设立将争议提交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或者司法机关进行裁决的程序。

在信息公开形式方面,应当推动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化建设。

4、信息公开的监督

一是加强法律责任设定;二是完善责任追究程序设计;三是健全社会公众监督机制。

5、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发展趋势

答:1、直接规范公益慈善捐助信息,不区分主体

2、对信息披露时限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一,捐赠款物接受信息的披露时限;

第二,捐赠款物拨付和使用信息应采取动态方式及时披露

第三,公益慈善组织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时限

3、对信息公开内容具体列举

第一,接受捐赠机构信息

第二,募捐活动信息

第三,接受捐赠信息

第四,捐赠款物使用信息

第五,机构财务信息

4、对信息公开方式进行列举

《信息披露指引》规定,公益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披露信息,包括机构出版物及其官方网站、大众媒体、现场披露、定期以邮寄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公益慈善项目报告、专项基金的年度报告、以及其他可行方式。另外,在推进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同时,还应当考虑配套制度的变革。

第十六章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

简答:

1、简述非政府组织政府监督的构成

答:1、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1、登记监督,即负责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或者备案管理。包括登记前监督、登记中监督及登记后监督。其实质是行政机关对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行政许可监督。

2、执法检查,即对非政府组织业务活动与运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年度检查与专项执法检查。

3、是对非政府组织的违法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非政府组织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2、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

在登记方面,业务主管单位主要履行非政府组织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以及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设立申请的初审;在年度检查方面,主要负责年度检查的初审;

在执法检查方面,业务主管单位负有监督、指导非政府组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组织章程开展活动的职责,同时,还承办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对非政府组织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职责

在办理注销登记前,业务主管单位还履行与其他有关机关共同指导非政府组织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的职责。

3、财税机关和审计机关的监督管理

一是,非政府组织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对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二是,非政府组织在换届或者更换法人代表人之前,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三是,对非政府组织日常财务管理和经营状况进行审查,对非政府组织的税收减免情况进行甄别和核实。

2、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的实现手段

答:1、行政处罚

1、警告

2、罚款

3、责令停止活动

4、没收财务

5、撤销登记

6、取缔

2、公共舆论引导

媒体监督和第三方组织监督主要通过公共舆论引导来实现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新闻媒体和第三方组织通过对非政府组织某一方面问题的公开评价,使其具有利害关系的相关社会公众形成共同的倾向性见解,进而对非政府组织形成压力,以推动其进行回应。从

而实现监督的目标。

3、惩戒

所谓惩戒是指非政府组织对其成员违反组织章程、损害组织利益或组织形象的行为采取的制裁措施。

3、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1、政府监督体系以点带面,缺乏整体设计

首先,政府在非政府组织监督理念上缺乏统一思路,既有规范管理的需要,又有扶持发展的要求;既要避免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状态,又要考虑推进非政府组织的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监督以点带面倾向严重;

最后,政府监督缺乏整体设计。

2、社会监督体系尚显薄弱,缺少制度保障

首先,我国社会监督体系尚显薄弱,多元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其次,公众监督却少监督意识与监督路径。

最后,媒体监督和第三方组织监督有待规范发展。

3、非政府组织自律约束体系尚待完善,内部机制不尽合理

当前我国许多非政府组织在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上仍有着明显的行政化倾向,管理机制上与行政机关极为相似,使命感缺乏、财务管理机制不明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缺失、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因而在行业内部和组织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4、完善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制度的若干途径

答:1、完善非政府组织立法,确立多元主体共同监督制度

2、强化日常运行监督,健全非政府组织评估制度

3、完善公众监督途径,规范媒体监督和第三方监督机制

4、强化非政府组织自律约束,完善其运行透明化机制

5、严格对非政府组织的财务监督

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我想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我还给 大家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一会儿我们装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联系,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该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管理领域内一门极其重要的使用性科学。 如果大家把这门课程学好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个软考.获得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这个证书.因为大家已经是毕业班的同学了,下半年可能就要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具体如何努力,当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就要多考一些资格认证,给自己添加一些砝码.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权威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希望对于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两个管理信息系统,让大家对这门科目有一个直观地认识. 先看一个比较简单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看完这两个例子后,大家能不能想到在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考虑一下,有没有同学想到的,跟大家说一下,没关系,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在这里我给大家列出了在我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区分信息和数据这两个概念.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看到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里程表显示80km/h,大家会有什么想法?这只是一个数据对不对?我们能根据它来判断是不是要加速还是要减速?如果这个速度,放在高速上的话,是不是司机要加速?但如果在市区内,是不是就要减速?所以,只有当司机看了里程表做出了加速还是减速的决策时,那个数据才是信息。 我叫两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香农:信息论及数字通信之父 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1916年4月30日诞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Petoskey。2001年2月24日,香农在马萨诸塞州Medford辞世,享年85岁。贝尔实验室和MIT发表的讣告都尊崇香农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之父。 在20世纪中叶,人类终于对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质量、能量、信息量都有了定量的计量办法。我们应该牢记,为阐明质量概念做出伟大贡献的是发现物体力学定律的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2-1727),为阐明能量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们:迈耳(Julius Robert von Mayer,1814-1878)、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99)、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开尔文(Lord Kelvin,,而为阐明信息概念作出伟大贡献的就是香农。1824-1907). 按照参加考试的人数、考试合格证书的效力以及社会对考试的认同程度,由国家组织的计算机认证考试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以下四种: 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又称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软考。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运营管理的内容

运营管理的内容 ?生产系统设计 –产品和服务设计 –厂址选择 –设施布置 –生产流程选择 –生产能力规划 –工作设计 ?生产系统运行管理 –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库存管理 –物流管理 –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运营战略的竞争要素1 ?基于顾客满意的竞争战略 –使产品达到订单赢得要素的标准?基于质量的竞争战略 –以高质量取得优势 ?基于成本的竞争战略

–以低成本取得优势 ?基于柔性的竞争战略 –以快速转产取得优势 ?基于核心业务的竞争战略 –非核心业务外包 ?基于生产集成化的竞争战略 –纵向集成 –横向集成 ?基于产品错位的竞争战略 –如佳能和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基于时间的竞争 –产品开发时间 –计划时间 –加工时间 –转换时间 –交付时间 –响应顾客抱怨时间 运营战略的制定步骤 1.细分市场 2.确定生产系统与生产方式 3.自制还是外购 4.建立有效的供应链

5.执行与评价 流程设计 a)对物料在整个企业中的特定流动过程的整体映射、计划与 优化 b)制造业的流程一般是原材料→零件→部件→产品的加工装 配过程 c)服务业的流程就是完成一项服务的整个过程 d)制造业流程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服务业 生产流程分类 ?按产品组建的流程 –围绕着加工对象组建,加工步骤和方法固定不变,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称为对象专业化形式 ?按加工路线组建的流程 –多品种生产时,每种产品的工艺路线都可能不同,只能按不同的工艺组建不同的生产单元,各种零部件在这些单元 中曲折往返,称为工艺专业化形式 ?按项目组建的流程 –按每次的生产任务组建,每次任务都没有重复,流程也没有重复 ?工艺专业化形式(Process Focused) –按照工艺特征组织设备和工人等制造资源,为每一个工序

《工程项目管理》总复习答案

《工程项目管理》总复习资料答案(2014.7) 一、单选题 1.项目是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 时间 )、(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项目最主要的特征是单件性或一次性。P4 2.以下不属于项目具有的特征是()记住:单件性、一次性和不可逆性是项目的特性P4 3.项目具有特定的(生命周期),项目有(不可逆性)。P4 4.建设项目的定义是:需要一定量的投资,按照一定程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应符合质量要求,以形成(固定资产)为明确目标的特定性任务。P5 5.工程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自(施工承包投标开始)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中完成的项目。P5 6.施工项目是建设项目或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P5 7.由于(分部分项工程)的结果不是施工企业的最终产品,故不称作施工项目,而是施工项目的组成部分。P5 8.下列施工任务不能称之为施工项目的是(分部分项)。 P5 9.工程项目是项目管理的一大类,其管理对象是有关种类的(工程项目)。P6 10.施工项目的主体是(工程施工企业)。P6 11.工程项目的范围既包括其产品的范围,又包括(项目工作范围)。P7 12.工程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对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活动范围进行界定和管理的过程。P8 13.(目标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P9 14.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是(排除干扰)、(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P9 15.工程项目控制实施过程称之为PDCA循环,其中D是(执行)。四个字母的含义:。P 计划 C检查 A处理P9 16.施工项目经理部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等单位的关系是(近外层关系)P11 17.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在应用时应贯彻四项原则,涉及创新的原则是(开拓性原则)。P14 18.我国的建设程序分为六大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称为(前期工作阶段)或(决策阶段),其他阶段合称为(实施阶段)。P15 19.(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法人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一建设项目的建议文件。P15 20.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方案)P15 21.(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项目才算正式(立项)。P16 22.一般项目进行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上比较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后加技术设计。P16 23.不需要开槽的,正式开始(打桩日期)就是开工日期。P17 24.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类。P19 25.总投资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水资金。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拟建项目的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预备费用和工程其他费用。P20

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4) 第一章系统分析 (5) 1.1系统的初步调查 (5) 1.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7) 1.3系统的详细调查 (8) 1.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9) 1.5项目开发计划 (9) 第二章需求分析 (10) 2.1业务流程图 (10) 2.2数据流程图 (13) 2.3数据字典 (24)

2.4代码设计 (31) 第三章概要设计 (34) 3.1系统模块结构图设计(HIPO图) (34) 3.2数据库概念设计 (40) 3.2.1实体关系图(E-R图) (40) 3.2.2实体和联系 (43) 第四章详细设计 (44) 4.1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4) 4.2数据库的实现 (45) 4.3程序流程图 (46) 4.4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49) 4.5历史信息管理 (49) 4.6人机界面设计 (49) 4.6.1输入设计 (50) 4.6.2输出设计 (52) 第五章系统实施 (54) 5.1编程过程与特点 (54) 5.2系统测试 (55) 5.2.1系统测试的原则 (55) 5.2.2系统测试的方法 (55) 5.3系统运行维护 (58) 第六章论文小结 (60)

6.1系统的功能 (60) 6.2系统的特点 (60) 6.3系统评估与改进方向 (61) 6.4开发体会与收获 (61) 参考文献 (62) 附录1 系统使用说明书 (63) 附录2 部分程序代码 (67) 引言 宝冶机动公司是宝冶总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它有四十年的历史。其主要是机械动力安装及运输、机械设备租赁。其主要技术成分较 简单。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项目的增多,机动 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增了设备、技术人员、以及一些辅助的资料、图书。由于图书资料、读者增多,造成资料管理的工作量大, 重复量大,费时费力。资料文档管理易出现遗漏及错误。公司也认 识到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决定在硬件方面给每位资料员配置一台 电脑,并组建全公司的局域网;在软件方面由于考虑到市场上出售 的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并不能十分适当地 符合我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公司决定自行开发一套适应 我公司信息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侧重点先放在图书、资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 期末复习题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核心计划过程有明确的依赖关系,在大多数项目中要以同样的顺序必须完成。下列哪一项符合核心计划过程的正确顺序:. A. 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工期估计 B. 范围定义--范围规划--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工期估计 C. 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定义--活动工期估计 D. 活动工期估计--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定义--活动排序 参考答案:A 2. PERT和CPM的主要区别在于PERT: A.在计算进度时使用分布的均值(预期值) B.使用最可能估算计算浮动时间 C.侧重计算浮动时间来确定那些活动的进度没有灵活性 D.在图中包括了回路或条件分支活动 参考答案:A 3.由于你的项目的范围发生变更,因此成本基线也发生变更。你的下一步将是: A.估计范围变更的程度 B.更新预算 C.记录获得的经验 D.执行得到批准的范围变更 参考答案:D

4. 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管理的部分? A.评估风险 B.确认已经送出建议书 C.确认已经进行了合同变更 D.回答潜在卖方的问题 参考答案:D 5. 你负责对项目进行成本估计工作。因为要求成本估计尽可能精确,所以你决定做出保守的估计。你的第一步工作是: A、确定一种计算机工具帮助进行估计成本 B、利用以前的项目成本估计 C、确定并估计项目的每项工作的成本 D、咨询各方面的专家,并在他们的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成本估计 参考答案:C 6. 项目整体管理是指? A.复杂系统的软件集成管理 B.将系统开发过程的管理和项目管理结合起来 C.将系统的主机平台.网络平台.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项目管 理 D.包括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协调所有其它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所涉及的过程 参考答案:B 7. 涉及多领域工作的复杂项目最好由下列哪种组织形式管理: A.项目型 B.职能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运营管理复习材料

运营管理 第一章 一、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运营管理可定义为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与控制。 二、运营管理的目标(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值。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顾客满意是前提,只有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三、运营管理的实质(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实质可概括为三句话: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增值,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高度集成,满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特定的需求。 四、运营管理的特征(填空、简答) (1)集合性运营管理由多个可以识别的子系统所组成,如物资管理系统由计划管理子系统、库存管 理子系统、质量检验子系统等组成。 (2)关联性若干个体集中在一起,只能算一个“群” ,只有当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或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一个系统。 (3)目的性一个现实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一定的功能且有一个或多个目的,如果这些目的达 到它们的最大等级,就说实现了系统的最优化。 (4)环境适应性运营系统必须适应周围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五、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名词解释) 1、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 2、费用控制:费用控制就是保证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3、进度控制:就是把运营中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在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以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第二章 一、运营战略、运营策略、实际运营(名词解释、填空) 1、运营战略:运营战略是组织在组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组织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组织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所做出的中长期谋划。 2、运营策略:运营战略是针对某一运营战略而形成运营模式。 3、实际运营:主要涉及组织内的产品、工序、方法、使用的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准备时间及进度安排等。 二、生产率(名词解释、填空)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 三、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论述、多选、简答)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管理、资本、质量和技术等,其他影响因素,如标准化、工作场所的设计与布置、激励制度等。 四、例题计算(P25 某机械加工厂,一周内生产出10000单位的产品,产品售价为5元/单位。为生产这些产品投入了500个工时,工时费用为8元/小时。此外,还投入折合价值为5000元的原材料和1000元的管理费用。试计算劳动生产率和多要素(劳动、原材料和管理费用)生产率。 解:

复习题(项目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对项目来说,“临时”的意思是:( B )A.项目的工期短 B.每个项目都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点 C. 项目未来完成时间未定 D. 项目随时可以取消 2.两个术语——强矩阵和弱矩阵用于描述项目组织结构时,指的是( C ) A. 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 B. 项目团队成员彼此之间以及与项目经理之间的有形距离 C. 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资源的控制权力的大小 D. 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 3.项目计划应下发给( D ) A. 项目机构中的所有项目干系人 B. 所有项目干系人 C. 项目团队成员和项目赞助人 D. 沟通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人员 4.选派项目经理的理想时间是( A ) A. 在项目的启动阶段 B. 在项目的计划阶段 C.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概念阶段结束后 D. 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开始阶段开始之前

5.项目经理在遇到各种特殊情况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和做出正确决策的技能是( A ) A.概念性技能 B.专业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D.知识技能 6.项目范围 ( C ) A.只是在项目开始时才加以考虑 B.在合同或其他项目授权文件被批准后通常就不成问题 C.应从项目概念形成阶段到收尾阶段一直加以管理与控制D.主要是项目执行期间变更控制程序处理的一个问题 7.在下列那个项目生命周期阶段会发生最严重的不确定性?( A ) A. 构思阶段 B. 规划阶段 C. 执行阶段 D. 收尾阶段 8.根据学习理论曲线,当许多项目重复出现时( C ) A. 对操作者训练要求较少的生产设备降低单位成本 B. 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单位成本降低 C. 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以一定方式下降 D.自动化程度越高,培训成本也越高 9.从项目最大单位开始,逐步将它们分解成下一级的多个子项是构建WBS的常规方法,称为( A ) A. 自上而下法 B. 自下而上法 C. 类比法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

运营管理复习 .生产、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管理,对现代生产的概念应建立的观念 答:()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系统—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运作管理—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对生产概念应建立的观念:系统观、集成观、信息观、服务观 .企业竞争力和运作竞争力的来源,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的区别与联系 答:来源: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时间、成本、质量、服务 企业的运作竞争力支持企业综合竞争力。运作竞争力来源于四个方面:时间、质量、成本、柔性 区别:企业战略就是一个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为实现其总目标所确定的一个总纲(或者说总计划)。这个总纲包括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的方针和方案。 运作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总体经营目 标。运作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职能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在生产系统中的分解。 联系: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通常是由企业经营战略所决定的。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之下, 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分别建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战略和自己力图达到的目标。因此包括生产运作战略在内的各个职能级战略的制定,都受企业整体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流程式生产(连续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离散性生产)、订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 纯劳务生产与一般劳务生产、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运作的区别 答:制造业与服务业 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 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流程式生产) 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 形成产品的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备货型生产: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订货型生产: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纯劳务生产: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如咨询、法庭辩护、指导和讲课 一般劳务生产:提供有形产品,如批发、零售、邮政、运输、图书馆书刊借阅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运作区别: ()服务运作与顾客的接触程度要高于制造业 ()服务运作的投入比制造运作的投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即生产能力有更大的弹性 ()由于需求的强度与工作要求的多变性,使服务业的生产率相对难以测量 ()服务业对质量要求更高,同时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大 ()服务不能用库存来调节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战略的三维结构及一般模式、产品开发的驱动模式 答: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期:() 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确定最有竞争力的型号; () 消除设计中的缺陷;() 缩短生产周期;() 完善性能。、成长期:() 产品工艺改进; () 降低成本;() 产品结构标准化与合理化;() 稳定质量。、成熟期:() 产品系列化与标准化;() 提高工艺稳定性;() 创新服务与质量创新;() 产品局部改革。、衰退期:()很少进行产品细分;() 精简产品系列;() 决定淘汰旧产品。 产品战略的三维结构及一般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杨晓庄编总复习

-工程项目管理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1项目和工程 项目: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的日期,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包括满足时间·费用·资源等约束条件 项目的特性:一次性;目标性;约束性;寿命周期性;多活动性 项目的特点:目的性;寿命周期性;依赖性;独特性;冲突性 工程项目:是一项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活动,他是最为常见的的项目类型。工程项目时只需要一定量的投资,经过策划·设计和施工等一系列活动,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确定目标的一次性活动 工程项目的基本特征: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工程项目的目标性;工程项目的约束性;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性;工程项目由活动构成 工程项目的其他特征: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参与人员多。 工程项目类型:(1)按功能划分:住宅建筑,公用性建筑,工业建筑,基础设施(2)根据任务不同划分:工程项目,工程承包项目,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工程监理项目 工程项目的组成:单项工程(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例如一座工厂的主要车间·辅助车间·办公楼和住宅等),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可以独立施工,但施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和效益的工程。例如一个车间主要有建筑工程,管道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单位工程组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一般是根据单位工程的部位·构建性质及其他材料或设备种类等的不同而划分的工程。例如土石方工程·砌筑工程·钢混工程等),分项工程(分项工程一般是按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使用材料·结构构件的不同而划分的。例如挖土·混凝土垫层·回填土等)。 1-2项目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5 一、填空题 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三部分。 2.数据字典包括()、()和()三种表。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5.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和()。 6的中文含义是()。 7. ()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 8. ()特指系统的保密功能和防病毒功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 9. ()是代码设计的首要任务。 10.模块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 二、单项单选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

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和B 3.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4.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5.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全面测试 D.部分测试 8. 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的()。 A.间接效益 B.直接效益 C.管理效益 D.开发效益 9.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运营管理 绪论 1.什么是运营管理?P2+P5 按照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分工观点,运营管理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定义:一是运营管理对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面作用和贡献;二是运营管理在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业务上。 从组织观来看,运营管理可以定义为对企业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提供及其交付所需要的直接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管理 从运营观来看,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日常活动主要是通过将投入资源装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产出的过程实现附加价值的增加。 第二章 2.运营战略是一项长期的规划,以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关键资源,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 略和企业的总体战略名解 3.运营战略可以分为两大类:P21 结构性战略----包括设施选址、运营能力、纵向一体化和过程选择(这些都是长期的战略决策问题) 基础性战略----包括劳动力问题(数量和技能水平),质量问题、计划和控制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这些也常被认为是战术决策问题,因为其时间跨度相对较短) 4.运营职能中管理决策的三个层次:战略规划、战术计划、运营计划与控制。P21名解战略规划:运营战略支持了SBU的长期竞争战略。运营战略与SBU层次上的战略决策一样注重的是有效性,即“做正确的事”。长期 战术计划:影响中期的决策,注重的是效率,即“正确的做事”,主要关注何时发送原材料、何时生产产品以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劳动力的规模等决策问题。中期 运营计划与控制:是用来处理日常工作管理的,包括日常工作计划、库存日常管理以及工艺日常管理。短期 5.竞争优势要素: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货、柔性、服务。P21 6.竞争优势要素如何构建运营战略P27-28 聚焦(集中经营)和权衡---→以客户需求为目标,新竞争优势曲线---→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 第三章 7.新产品的分类:(以创新程度来分)派生产品、换代产品、创新产品。P39 名解可能小 8.新产品开发过程?P40 (1)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概念 (2)把这些产品概念转换成为顾客需要的可靠的功能设计 (3)保证这些功能设计的可生产性 (4)选择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流程 企业还必须尽可能的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完成时间。

项目管理复习资料

项目管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概述p2 ★项目概念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定义:项目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做出的一次性努力。 美国著名的项目管理专家James Lewis 博士认为:项目是指一种一次性的复合任务,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明确的结束时间、明确的规模与预算,通常还有一个临时性的项目组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杰克·吉多(Jack Gido)教授认为: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 ★综合来看:项目是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活动。 ★项目的特征:临时性、唯一性、一次性、多目标性、整体性、冲突性。P4 ★项目与作业的比较:

项目管理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跨越了部门的界限并且有格的时间界限要求;项目管理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跨越了部门的界限并且有格的时间界限要求。 ▲第二章:项目管理环境 项目利益相关者p35 项目经理 1.管理人员要确定有效且高效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资源的法和手段以完成预定的目标。

2.项目经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管理临时性、非重复的活动,常常独立于规组织而行事。 项目利益相关者又称项目干系人 1.是指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因项目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他们还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施加影响。 2.利益相关者可以是积极的参与者、被动的观望者,也可以是激烈的反对者。他们对项目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权利和影响,对于项目的成败影响颇大。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围 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客户、项目团队、承包商 ★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 1.识别所有项目利益相关者 2.确定主要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3.同主要项目利益相关者沟通 4.管理主要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项目发起人、项目客户、项目经理、项目团队、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以责任矩阵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阅卷人签字: 试题总页数:7

____ 级课程考试试题 共7页 考试科目: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姓名:学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B) A.西蒙; B.香农; C.《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2. 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立企业的目标。(C) A.战术; B.利润; C.组织; D.财务 3. 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使用的系统。(C)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4. 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A)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5的特点有(D)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以上均对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是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C)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7?网络互联设备中,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是(B) A.网桥;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集成 8?关于、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B) 包括、;包括、;包括、; D.三者平行

10. 中,选择了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同时又选择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则在删除主表 中的记录时,相关表中的相关信息(A) A.自动删除; B.条件删除; C.没有变化; D.完全更新 11. 是指(B) A.企业系统规划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 C.企业系统法; D.关键因素法 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步骤中,分为可视化设计和代码设计两个阶段的是(D) A.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13. 下列不属于系统可行性分析的是(C) A.经济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 C.隐见的可行性; D.管理上的可行性 14. 数据字典中,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B) A.数据结构; B.数据元素; C.数据流; D.数据存 15. 关于代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惟一地标识系统中的某一事物; B.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 C.它以简短的文字形式代替具体的数字说明; D.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给信息系统所需使用的代码标准 16. 下列不属于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的是(D) A.系统吞吐量; B.系统响应时间; C.系统处理方式; D.系统的输出方式 17. 下列不属于系统转换方式的是(C)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垂直转换; D.分段转换 18. 对项目的正向风险不应采取的策略是(B) A.开拓; B.自留; C.分享; D.强化 19. 下列可以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是(A)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20. 数据字典中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D) A.结构; B.有关的数据流; C.查询要求; D.以上均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