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摘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要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与学生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兴趣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高中数学新课改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数学素质又是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高中数学固有的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抽象等原因,常给人以枯燥之感,同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少学生愈学愈困难,信心愈学愈差,有的干脆放弃。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成功的导师。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学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绪的志趣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

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有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是高度正相关的。特别对于高中生,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起他们的热情,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让他们真正地投入数学学习。否则,强迫性学习只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难、繁、枯燥乏味。教学中若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就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巧用比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当中,有不少抽象的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也是难以产生兴趣的内容。但若巧用比喻,联系生活,则可使学生容易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向学生讲授“集合”、“子集”、“交集”这一系列内容时,我先对学生简要地介绍道:把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然后运用比喻,向学生讲道,比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这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就是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这个班级内部的男生和女生,也都可以各自构成一个集合。因为“全班男生”与“全班女生”这两个集合都包含在“全班学生”内部,所以“全班男生”与“全班女生”都是“全班学生”的子集。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班级内的每个小组,也都可以独立构成一个集合,并且也都是“全班学生”这个集合的子集。比如“第一组学生”、“第二组学生”等等,都

较为简单的数列,让学生求其通项公式。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地解出:数列1,2,3,4,5,6,7,8...的通项公式是a n=n,数列

1,10,100,1000,10000...的通项公式是a n=10n-1.然后笔者由浅入深,继而向学生列出9,99,999,9999,99999,......和

1,11,111,1111,11111....... 这些富有趣味性和规律性的的数列,并让学生求其通项公式。有了刚才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能再次迅速解出答案,并踊跃抢答:这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是a n=10n-1和a n=[10n-1]/9.在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数列中含有的规律性和趣味性,有效增进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理想课堂气氛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高中数学课的课堂效率的保障。学校和教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论》中就提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这说明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近教师,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学生才会喜欢他进而接受他的教育。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处于一种信任、理解、合作的状态,那

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互动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有一次,我在班上调查学生对我上课的意见,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老师您上课我都懂,但是我觉得上课很累,因为您上课总是板着脸孔。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要想学生喜欢上你这门课,教师本身一要做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身的修养,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了爱戴呢?二要做到敬业为先,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不断的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自然而然的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三、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因为我是2009年进的高中,对高中课程标准很生疏,于是在备课之前,我找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小节以及各知识点在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位置,明确教材中每

个例题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小节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砖研教材,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备问题,备作业。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到点拨学生回答,再到课后的总结,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题,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语言要有启发性,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式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若用符号语言提问要辅以适当的解释。还有就是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提出问题后适当的停顿便于学生思考,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微停数秒,往往可引出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几秒钟的等待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掉以轻心。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应该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找准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对学生接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开拓新思维的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情感状况。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我们教学中的起点,教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一方面可以避免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抹,使教学低于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做到精讲精练,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也可以避免教师盲目地拔高,出现无情地揠苗助长的现象。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教师不仅能有的放矢,还能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并且使学生有进一步推广和思考的余地。我们普通班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活跃,分析问题也找不到突破口,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并且准备的例题,和课后的练习也是中等偏上难度,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师主导作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只要教师教育得当,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各种认知本领,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创造出业绩。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远远好于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大讲特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