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2014-01-25好教师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个老师的学生观,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学生是一个个处于人生发展成长期的,有思想、有观念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了解、认识和看法,由于心智的不够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他们对周围人、事、环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们看作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部分。只有我们接纳了学生,我们才可能了解学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抗争”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更加理性、积极和有效的方式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

(1)我们批评学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不能从人格人品上否定学生,把学生至于绝望境地。否则就免不了出现学生的“拼死抵抗”。

(2)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也难免犯错误,所以老师要尽力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努力通过优点的发现去促进学生成长。

(3)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等于纵容学生犯错误、干坏事。允许学生犯错误,是承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但这样不等于说老师可以等闲视之,任其发展。相反,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能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不适当的行为。

(4)老师不一定永远正确。老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个老师。所以,我们有时也会有些不合适或者错误言行,这是正常的。不因为我们是老师就没有或者不允许别人提及,或者为了面子也要硬撑下去,致使冲突升级。作为老师,要努力减少不合适的言行,但如果出现了,一个知错敢认、知错能改的老师也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人。

2.接纳学生,用肯定、认可和引导代替指责、训斥。

与人交往和互动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接受我们、理解我们,我们就会愿意跟他交往和相处,否则就不愿意和他交往相处,甚至会有意地远离或排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观念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希望能被周围的人尤其是师长认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学生是情绪与行动极易冲动的时期,指责、训斥或者一些过激的行为可能不仅达不到我们原有的目的,而且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导致冲突。

在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老师要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衷心接纳学生的意见与感受,并进一步乐于帮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

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急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冲突的澄清和处理,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

3.让学生把话说完。

在教育教学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在出现问题尤其是发生冲突时,这些“经常被批评、训斥”的学生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被剥夺了解释的权利。其实,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同时,对老师这种蛮横的做法,学生虽不敢言,但内心不服,以后学生即使被误解也不会再申辩了。从表面看,好像学生被征服了,老师的批评有了效果。其实,学生会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表面上忍气吞声地对待老师的训斥,实际上把训斥当成耳边风,甚至在内心深处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种下逆反的种子,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4.当师生发生冲突时,作为老师一定要努力保持冷静,切不可大发雷霆。

在发生师生冲突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时,一般老师习惯迅速处理。但此时可能我们和学生都处在生气、压抑、不满等负性情绪之中,此时急于处理问题难免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事。此时,面对师生冲突,作为老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大发脾气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试着处理自己内心冒出来的情绪,在短暂的停顿、深呼吸或借着板书的机会让自己内心的情绪得以平静。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激化矛盾,当然也不能用体罚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应迅速考虑引起冲突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应对。

在处理与学生的冲突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正在极度恐惧、伤心的时候不要处理。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整体上讲挫折承受力不强,在重大失误面前会产生非常脆弱。有时会做出反常,甚至出格的事来。此时老师如果非要穷追不舍,有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严重后果。

(2)上课之前的事不要急于处理。上课之前,时间紧张,处理问题可能会应学生上课的状态和情绪,甚至因为老师处理而在急躁中出现简单、粗暴。如果不是非立刻解决不可,一定要缓一缓。

(3)放学之前不要急于处理。

5.多方携手形成教育的合力,但努力靠自己解决问题。

有些老师在遇到学生的顶撞、不服从管理等不当行为时,习惯找领导给学生处分或者喊家长来教训孩子。这种做法有时看来是“有效”的,好像学生“顺服了”,但在学生心里却可能会认为老师无计可施。他反而会有“得胜”的感觉,瞧不起老师,使师生矛盾无法真正解决。所以,作为生活老师,如果可能,还是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自己那里,而不是直接交由班主任或教育处处理,那样可能表面上解决了问题,省了心,实际上却可能造成师生间的隔阂,或者引起学生的不满,为以后的管理埋下祸根。

当然,对于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学校、领导、家长配合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和班主任加强沟通,携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当然,这种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更多地还是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而不是在发生冲突或者学生出现问题之后。如果是一种后续的教育手段要注意试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让他意识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联合起来“整治”他。

6.快刀斩乱麻,但不能一斩了之。

有时一些突发的事件或冲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处理,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此时,就需要老师“快刀斩乱麻”,先通过提高声音、大声呵斥、强行控制等手段稳住局势。此时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学生的一些行为举止也停止了,但事情并没有解决。作为老师,要在双方平静的状态下,与学生深入的沟通和交谈,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该如何解决?老师又为何要采取那种方式?从而在交流和沟通中让问题得以真正的化解。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很强,“硬”的批评后,还需“软”的教育。让学生通过老师持续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反思所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当,如不恰当,就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

7.讲究学生教育的艺术。

(1)体面地退一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应于师生矛盾冲突的解决。特定情况下,老师理智地让一步,不但不会损失老师的尊严,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因为当我们都处在情绪之中时,是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如果都带着情绪去处理还会让冲突升级,让情况变得更糟。

师生矛盾冲突后,应该说没有赢家,损失最大是老师,所以果断地结束冲突是明智之举。也就是说,在冲突进入初始阶段,老师就该果断地结束。不要与学生争一时之高低。冲突时间越长,老师损失越大,即使是胜了,也是惨胜。

(2)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是直接面对学生的,点头和微笑可用来表示对学生的关切,有时用一些肢体语言,效果会更好。所以,微笑、点头、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等都是一种沟通。但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尽可能的不要摸他们的头,尤其是男孩子,随着学生成人感的增强,这个动作会让他们感觉老师还是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内心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3)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中学时期是自尊心很强的时期,同时因为阅历、心智不够成熟等原因不能正确的对待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作为生活老师,我们在管理中要对事不对人,学生出了问题之后具体地告诉学生问题出在哪里了,为什么出了问题,然后努力引导他去解决问题。切忌用讽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评、指责学生,或者因为一件事或出了几次问题就给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什么没出息、没脸没皮等等的话不要说。

(4)要把带有指责意味的“你”改成表述、说明的“我”。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想让他明白事情和道理,而不是在指责他。

(5)肯定和认可会让学生更充满干劲。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有意无意地要求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一个标准,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好的行为要及时、公开的提出来,而批评一般不宜公开。

(6)说有效的不是应该的。

在教育教学中,要说有效的不是应该的。按照要求和常理而言,学生做的一些事情的确是不合适的,但我们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不合适(很多时候学生也已经明白),也不是批评、训斥学生,而是让学生能够改正不适当的行为。所以,我们应当努力说有效的,就是能让学生听进去,触动学生内心并愿意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在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做正性的引导,少做负性的批评。

去喝酒的男人……

你就不能学点好!

不要想红色的苹果;想绿色的葡萄。

8.以正确的老师威信影响学生

老师在处理冲突时,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冲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老师威信没有强迫的意思,也没有强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权力,它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是学生对老师的报答,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为了树立其威信,采用“高压”的手段,动辄恐吓、斥责、挖苦或体罚学生,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敢怒而不敢言,就会形成反感情绪,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心理危机或者爆发出来产生师生冲突。

9.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老师与学生沟通之间,需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学生,可利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机会与学生闲聊,询问是否有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老师真心乐意去帮助学生,必会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亲切,自然会想多亲近老师。

沟通是构建和谐、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通过交流,交谈,交心,才能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沟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和交往,进行情感联络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减少冲突的发生。

良好的关系是一笔财富,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是这样,在师生之间也是这样。而良好关系的建立是以彼此了解,并能逐步实现互相理解为基础的。所以,作为教师,平时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

10.与家长保持顺畅的沟通。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和家长的责任虽然不同,但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们要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形成家校的合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学生出了问题或者出了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再去找家长。没有哪个家长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找家长也会影响我们跟学生的关系和相处。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如实地说明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见;此外,我们更要说明学生好的变化和和进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状况、变化并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

11.用幽默化解问题。

学生出现一些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行为总是难免的,但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效果却可能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们因为一个学生的问题而多次或长时间纠正或者批评,不但被批评者会有情绪,其他的同学因为受影响而出现情绪,甚至对老师产生意见。如果我们用点幽默的话,有些问题可能就在无形中被化解了。

某班有个学生在上课时总是下意识地会用手敲击桌面,声音很响,影响了别的同学也影响了老师讲课,尽管被多次批评,但他有时还是会下意识地去敲。一天,在新来的语文老师的课上,他又开始敲了。语文老师听了之后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说:哦,我们的课上还有伴奏,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不过呢,现在暂时不需要伴奏,等需要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的,好吗?听了老师的话,那个同学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2.真诚对待学生,真心关爱学生。

和其他老师一样,作为生活老师我们也要真诚地对待和关爱学生,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更好地相处。当我们真心对学生好的时候学生是可以感知到的,尽管有时他们还会和我们闹情绪,但当学生感到老师的真心时他们不会和老师起大的冲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有可能我们在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他们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13.人前表扬,人后批评

作为生活老师,在宿舍管理过程中批评学生是难免的,但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做到人后批评。中学时期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的时期,他们很在乎别人尤其是同龄人的看法,都希望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在很多同学之前批评人。而对学生进步和好的表现的表扬则要当着大家的面进行,表扬应当是如实的、具体的,这样会更容易出动学生的内心。尽管有人可能对批评或表扬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但其内心还是会出现不好的或者好的体验和情绪,当体验和情绪出现时,影响就已经发生了。

14.就事论事,不要秋后算账。

在宿舍管理中,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我们批评教育学生是正当的,但要就事论事,说清楚事情和方法就行了,切忌就事论人,因为某件事或几件事就对学生下结论、贴标签。

另外遇到问题要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处理,不要把学生的问题攒到一起处理,或者把某个学生的问题积累起来“秋后算账”。这样做一是不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延误教育的机会;二是容易导致发火、贴标签等行为。

15.抓好养成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就是从入校开始就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作息等习惯,当学生逐步适应之后,出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可能最初的时候会有些费神费力,但当学生习惯养成之后就可以少花费精力了。如果最初不注意引导和养成教育,等学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之后,再去改可能就费时费力也效果不佳,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师生冲突。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2013年,我接手了七年级(2)班。班里有一个同学董俊脾气特别不好。有一天,该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我非常生气,利用中午时间把他的奶奶请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下午,我已经上了将近5分钟的课的时候,董同学进来了,没有喊报告,而且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于是我就说:“你怎么搞的,来迟了不喊报告,而且还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只见该同学歇斯底里的开始发作了:“怎么了,我就是要迟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奶奶找来”我又教育的他几句之后,只见该同学一激动拎着书包拔腿就跑出了教室。我在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该同学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父亲和他分居两地,平时父亲根本不管他的学习。一切都是由他的奶奶照看。由此造成该生孤僻任性独来独往脾气暴躁的性格。 分析:从案例中看出,本来我和该同学还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冲突。但是由于我一次很随意的家长交流,使该同学和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我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没有取得家长的最好协作。 反思:1、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进行提前家访?案例中由于我对该同学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和该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如果我能做一个有心人,在知道马上接手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棘手的“人物”时就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对这个即将接手的学生进行家访,这次的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发生了。 2、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顾?案例中当该同学迟到,又嘴巴里还骂骂咧咧进入课堂时,教师能否适当的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让他做一个适当的发泄。教师对他可以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先随他去。看他的心态平和下来后再用比较关心的语气问问为什么迟到,可能比在气头上去问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一部分特殊的学生,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感化他们,而不是动不动就去训斥,指责他们,“特殊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 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在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应怎样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班主任应怎样看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郭宗福 今年我带的高一(2)班学生中,时不时有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发生,更有甚者,竟然还有顶撞我——班主任的。于是,我采取了强有力的压制措施,凡是跟老师发生冲突的学生要严惩不殆,轻者罚卫生、罚站、罚抄,重者停课、请家长教育。尽管如此,但是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呢?怎样看待和处理师生冲突呢?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冲突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趋于一种本位主义,使得一些青少年学生有一种优越感,缺乏应有的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方法和能力。又由于高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且情绪易于激动。而老师则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而导致了师生冲突的发生。 第二,正确认识冲突 冲突广泛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但冲突并非只要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相反它在协调师生关系、促进班级集体建设方面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师生之间如果互相发泄心中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双方都会感到压抑,甚至是不堪忍受的。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能起到维护正常关系的作用。同时,冲突也是协调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一般而言,冲突的存在会促使双方正视问题,关注矛盾,通过一定的沟通和交流来分析冲突的起因、探究冲突的特点和研究冲突的对策。处理冲突的过程,恰好是师生双方增进了解、心灵交往的契机,也是改善师生关系、强化群体凝聚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面对师生冲突不必紧张焦虑,学会以一种平心静气的态度去面对、接纳,去细心体会和研究,冲突会成为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教育资源。 第三,接纳和化解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师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必然的、无法避免的师生冲突,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接纳冲突。接纳冲突,并非是平息冲突,而是为了避免让它以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正是当代班主任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想完全消除冲突是不可能的,压制冲突也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因此班主任有掌握化解冲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把冲突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师生矛盾冲突引发的反思

师生矛盾冲突引发的反思 教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艺术性工作。工作顺利时,你会觉得每一个学生就是一棵小树,你为小树浇水施肥,几十棵生机勃勃的小树围绕着你,他们摇曳着婆娑的枝叶对你欢笑;而你的工作一旦出现失误,小树便会伸出带刺的枝叶刺向你。因此,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工作永远是尽善尽美的。由于师生间缺乏沟通,学生受到一些不公正、不理解、不尊重的“待遇”,于是引发了师生矛盾。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不公正引发的矛盾 人有时会有偏心眼,班主任也不例外。比如好学生犯了错,我们一般和声细语,耐心教诲,而如果后进生犯了错,我们则大呼小叫,恶语相向。这种对学生的不同态度,使后进生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认为老师很不公正,偏疼偏爱,内心很不服气,于是顶撞老师。 记得有一天,学习委员王某跑来向我告状说:“杨某把我的本子扔到了窗外。”我忙问为什么。她说:“大概是因为我把他违反纪律的事告诉您的缘故吧!”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在我印象中,杨某是一个学习糟糕、纪律散漫的学生;而王某则是一个工作认真、学习优秀的学生。杨某这么个差生竟敢欺负到我的得意“门徒”身上,我一定得好好收拾收拾他。于是我快步赶到教室,拽出杨某便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由他扔本子的行为如何可恨,批到他打击报复的思想如何肮脏。他开始时低头缩颈一副“认罪伏法”的模样,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的头慢慢抬起来了,眼里还迸射出愤怒的火花。当我还想继续往下说时,他突然大声打断了我的话:“难道她就没错吗?”我一下子愣住了,一向见我都不敢出声的他,今天怎么竟敢这么大声地顶撞我?我忙把语调放缓和了些:“那你说说到底为什么扔她本子?”“因为她坐在外边,上课、下课总不让我进去、出去。我已经忍她很久了。”难道我那“十全十美”的弟子并不完美?我马上向周围同学调查情况,事实正如杨某所说。我马上批评了王某的行为,又向杨某承认自己在没弄清事实的情况下批评他一人的过错。杨某听后满脸胀得通红地说:“老师,我也有错,我不该扔她本子,更不该大声顶撞您。”我笑了,说:“我们都有错,那我们就一起改正吧!” 实践告诉我:当学生因受到不公正对待而顶撞你时,还他公正,他会更尊敬你,如果只顾维护自己的尊严,定会导致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这极不利于以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二、因不理解引发的矛盾 老师做学生的工作离不开学生的理解。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梁某,他不仅自己不好好学习,而且上课还捣乱,搅得大家都不能安静学习。说他也不听。于是我想把他的家长找来,求得家长的配合,再好好吓唬吓唬他,让他安心学习。后来我吓唬道:“再不好好学习就请你家长把你领回家吧!”一句话激怒了梁某,他大声说道:“你只会找家长告状,回家就回家!”说完理好书包就想走。一番好意竟换来如此结局,我好伤心哪!伤心之余我又想:梁某之所以那样,是因为他并不理解我的苦心。于是我对他母亲说:“您回去向他讲明,我找您的目的不是告他的状.而是寻求您的配合,共同教育好他。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来找我。”第二天梁某来向我承认错误,并道了歉。我告诉他:“没有一个老师想伤害自己的学生。老师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出发点都是为这个学生好,希望你能理解。”他终于理解了我的苦心,后来果然进步了。

师生冲突的处理技巧

师生冲突的处理技巧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个老师的学生观,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学生是一个个处于人生发展成长期的,有思想、有观念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了解、认识和看法,由于心智的不够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他们对周围人、事、环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们看作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部分。只有我们接纳了学生,我们才可能了解学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抗争”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更加理性、积极和有效的方式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 (1)我们批评学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不能从人格人品上否定学生,把学生至于绝望境地。否则就免不了出现学生的“拼死抵抗”。 (2)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也难免犯错误,所以老师要尽力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努力通过优点的发现去促进学生成长。 (3)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等于纵容学生犯错误、干坏事。允许学生犯错误,是承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但这样不等于说老师可以等闲视之,任其发展。相反,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能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不适当的行为。

(4)老师不一定永远正确。老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个老师。所以,我们有时也会有些不合适或者错误言行,这是正常的。不因为我们是老师就没有或者不允许别人提及,或者为了面子也要硬撑下去,致使冲突升级。作为老师,要努力减少不合适的言行,但如果出现了,一个知错敢认、知错能改的老师也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人。 2.接纳学生,用肯定、认可和引导代替指责、训斥。 与人交往和互动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接受我们、理解我们,我们就会愿意跟他交往和相处,否则就不愿意和他交往相处,甚至会有意地远离或排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观念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希望能被周围的人尤其是师长认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学生是情绪与行动极易冲动的时期,指责、训斥或者一些过激的行为可能不仅达不到我们原有的目的,而且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导致冲突。 在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老师要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衷心接纳学生的意见与感受,并进一步乐于帮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急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冲突的澄清和处理,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 3.让学生把话说完。 在教育教学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在出现问题尤其是发生冲突时,这些“经常被批评、训斥”的学生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被剥夺了解释的权利。其实,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冲突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矛盾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攻击性的对立冲突行为。虽然师生矛盾冲突行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 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观念的差异,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纠纷,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矛盾的产生。因此,师生矛盾冲突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是,只要我们主观上做出努力,充分认识矛盾产生的根源,许多矛盾是可以解决,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从现实看,师生发生矛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评价尺度的冲突。即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等评价标准各异。一旦师生双方产生分歧甚至对立时,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如:一些学生喜欢把头发染成红色、棕色,在他们心目中认为此举是追求时尚,而在领导和教师心目中却认为是不健康的,因而引发矛盾冲突。又如,2003年3月17日,河北献县一所中学的张老师检查学生寝室,发现高三两名学生被子没叠,于是抱走被子,通知两人按规定交5 元罚款,于是发生冲突,导致师生群殴,张老师和4 名学生受伤住院。 2、教师观的冲突。即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学生的民主自由愿望要求的冲突。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永远从属于教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难以容忍来自学生的反对意见,一旦教师的权威与尊严遭到来自学生的挑战,那么冲突就在所难免了。如2003年6月13日,山东临沂罗庄一中高一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发生了纠纷,学生操起一把切西瓜的刀,砍了老师40 余刀,老师当场死亡。原因是学生问“你上课时为什么不提问我?”老师反问:“你会吗?”学生又问:“我不上早操,你为什么用圆规打我?”老师说:“我打你不对吗?我打你又怎么样?”一个大学毕业刚两年,才23岁,英语教学水平得到大多数学生肯定的风华正茂的老师,就因为这样的两句话,惨死在自己的学生手上。 3、教师的工作重心与学生的自我需要的冲突。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其说是应试教育,不如说是应试训练更准确,特别是中学教育,压倒一切的是升学,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升学,升学率上不去,一切工作都失去了光彩。而当代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需求,不但要学到知识,还需要在学校中生活得快乐,生活得自由,身心全面得到发展。所以,一旦学生的活动要求与升学目标有抵触时,冲突就发生了。如: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临近中考的前两个月取消了体育课、微机课等非升学考试的课程,遭到一些体育爱好者和电脑爱好者的反对,进而发生了师生冲突。 4、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引起的冲突。如:有个叫林木的中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老师很头痛,忽然有一天上政治课时,他主动发言与老师配合得很好,这位老师为了鼓励这个学生,也敦促另外几个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就连林木同学都在好好学习,你们为什么连林木都不如……,话音刚 落,林木勃然大怒,与政治老师大吵起来,原因是老师把他作为反面典型宣传了。 5、不正常情绪引起的师生冲突。人在不良情绪和不健康的心态下往往会把平时不值得追究的问题看得过重,把平时简单平和的问题,看得极端复杂。如:一个学生与班主任老师发生了口角,此时,另一个老师赶上了此事,上前劝导了该学生几句,这个学生,误以为这个老师帮班主任的忙,与两个老师同时发生了冲突。 、如何避免矛盾冲突 纵观师生矛盾冲突的双方,矛盾的主要方面多半在教师一边,教师把握着矛盾的走向,只要教师做到未雨绸缪,领先一步,很多矛盾冲突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教师不妨在以下方面做一做,以防止矛盾冲突的发生。

冰山理论在处理师生冲突中的应用范文

冰山理论认为,行为不是问题的主体,它只是整座冰山中飘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师生冲突中双方的内在冰山结构,揭示学生外在行为的表现蕴藏着大量深层次的原因。冰山理论可以帮助班主任寻找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觉察学生的内在信念,挖掘学生负面情绪中的正面价值,从而有效应对师生冲突。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冰山理论在处理师生冲突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选择。 冰山理论在处理师生冲突中的应用 【案例呈现】 学生李浩因与同学打架,被班主任刘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刘老师非常恼火,问“怎么又是你我说过多少遍了,为什么你还要打架”接着,刘老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你是个学生,整天惹是生非,很威风吗学习上不见你花那么多心思!” 李浩转过脸去,眼睛并没有看着刘老师,悻悻地说“不关我的事,是他先打我的,你怎么不说他!” 刘老师一听更急了,用手指着李浩,提高了嗓门“你看你这是什么态度,你究竟还懂不懂得尊重老师啊” 李浩低下了头,双手来回地扯着自己的衣角,不急不慢地说“我只是讲事实而已。” …… 案例中呈现的场景很多班主任都很熟悉。现实中,尽管很多班主任都有一份爱心和责任感,但面对问题学生却常常感到无法沟通,感觉自己总是在做重复低效,甚至无效的工作——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像一座坚硬的冰山,单凭班主任一份爱心或责任感实在难以消融,处理不当甚至会上升为师生间不必要的冲突。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外在行为中必定蕴藏着大量深层次的原因。深入了解这座人内心“冰山”的结构,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处理师生冲突。 一、认识“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首先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美国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维珍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用冰山比作人的内心,提出了著名的萨提亚冰山理论(如上图),认为这一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发现和理解人的内心世界[1]。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心理学流派——神经语言程式学(简称NLP)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将它的应用领域从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迁移到更广泛的个人心灵成长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其后,“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在其研发的“简快身心积极疗法”

处理师生冲突的六种有效策略

处理师生冲突的六种有效策略 师生冲突在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是一种经常会产生的状态,面对师生不同的冲突情形,我们可采取回避、强制、克制、合作、妥协及效能最大化六种策略,灵活多样、开放具体地解决师生冲突的相关问题,恢复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 师生冲突有效策略回避强制克制合作妥协效能师生冲突指在现实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师生之间为了维护各自利益,采取公开或隐蔽的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的一种互动。师生冲突的行为,在学校中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冲突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身体攻击行为、言语冲突、公然离开或罢课、拒不执行教师指令或错误执行、情绪对抗,等等,其中,最严重的是身体攻击行为。对于师生冲突的原因,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已经有许多成熟的解释,在此不作为重点讨论。冲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并非一定会发生,但认识和了解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处理师生冲突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至少有六种有效策略可以考虑。 一、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指既不武断又不合作的应对冲突的方法。人们将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以忽视、沉默、拖延等办法回避冲突的存在。回避策略可以避免问题的扩大化,有利于暂时缓和矛盾,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长期使用效果不佳,反而可能进一步加深冲突。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下列情况可以使用回避策略:引发冲突的问题微不足道,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教师达到自己的愿望的机会微乎其微;先使双方冷静下来,需要重新分析问题;掌握的资料、信息不全面,有待进一步了解;冲突以外的其他人有更有效的办法;处理这个冲突会引发更大的问题,等等。 二、强制策略 强制策略指高度武断且不合作的应对冲突的方法。强制策略往往带来的结果是赢—输,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对方的利益。强制策略的达成需要一方具有绝对优势的权力和地位,而另一方没有权力而且地位较低,失败的结局具有必然性。强制策略只考虑自己,忽视对方的需要,对对方伤害比较大。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以下情况适合使用强制策略:面对紧急事件,必须采取快速的、决定性的行动;教师确信自己是正确的,考虑到多数学生的利益;面对无理取闹、故意挑衅的学生;冲突的影响很大,为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三、克制策略 克制策略代表一种具有合作精神且武断程度很低的应对方法。这是一种无私的选择,因为当事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满足对方的利益。通常克制策略为考虑长远利益而换取对方的合作,有时甚至要屈服于对方。克制策略最受对方欢迎,但自

课堂师生冲突的正确应对

课堂师生冲突的正确应对

————————————————————————————————作者:————————————————————————————————日期:

课堂师生冲突的正确应对 孔明军 课堂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教学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管理、学生个体、课堂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以及不可预测的课堂偶发因素。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师生关系形成于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发生必将使课堂教学秩序遭受负面影响,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计划无法正常完成,而且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和工作,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和谐,这不利于良好课堂环境的形成,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乃至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课堂师生冲突的定义及表现 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师生间产生一些课堂冲突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正常的。加之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和受教育者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师生冲突更容易发生。 (一)、师生课堂冲突的界定 冲突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社会学者乔纳森·H·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社会冲突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课堂中师生冲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旨在遏制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过程。[2]师生冲突主要表现在课堂冲突方面。这是因为师生交往互动的时间和场所主要在课堂上,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直接暴露在对方面前。教师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行为传递给不同学生不同的信息。这些行为被不同学生接受、认可,亦或排斥抵制。学生在互动中的行为反应也使教师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期待。这种产生于师生之间的不同期待与师生自身条件的局限之间的矛盾不易调和。这些都说明了冲突在师生之间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

面对师生冲突你会选择怎么办(2)

面对师生冲突你会选择怎么办 师生冲突,在学生们越来越有主见的今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同学和老师各有各的见解。在本期话题讨论中,我们邀请到了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我们点评。 资料图片 学生论坛 用正确的方式化解冲突 我是一个比较好强的人,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定会坚持,除非让我认识到自己错了。 我们班总体来说,还是令班主任老师满意的。但人人都追求完美,我们老师也不例外。他为了我们班可以说是费尽苦心,经常找同学谈话,主要就是了解班里的情况,然后再对症下药。这"药"通常是与班干部们商量出来的。我承认有些对策确实很适合我们,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实在太信任班干部了,其实他不知道,小小的班干部也有"官官相护"的一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牺牲班集体荣誉欺骗老师,不知情的老师却把他们当成宠儿。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口难言。最后眼看着班级管理越来越乱,学习环境越来越差,我实在忍无可忍,与其他同学一起"联名上书"班主任老师,讲了我们的想法。老师看罢,第二天就宣布了新的班级管理办法。 我认为,对老师的做法有不同意见时,不一定非要在嘴上争个高下。我们应想方设法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果确实是老师不对,那还必须婉转一些,让老师有台阶下。我认为这才是化解冲突的最好方法。 江西省徐靖 学会质疑和正确处理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主见,不可避免地会与老师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有同感。小学时,我特别听话,老师说往东我不敢往西。到了初中后,便开始在心里质疑老师的一些说法,后来胆子大了些,当面向老师提出,结果冲突就爆发了。我也曾经为此烦恼过,不过,我已经摸索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应当力避冲突,起码不要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与老师意见不一致时,不妨先暂时听从老师的建议。我们必须尊重老师,而且老师的阅历确实也比我们丰富得多。其次,我们可以征询一下朋友、家长的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待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并确定自己的见解较为正确后,再大胆提出来,不过最好在私下里,我想这样老师更容易接受。如果我们的见解是错误的,就应果断放弃,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 江西省永丰二中钟小敏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高三时我们换了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想到他烧的第一把火就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迟到一次罚5元,旷课一次罚10元,每次月考后要奖励前3名,费用由全班学生均摊...... 于情于理,大家都觉得无法接受:纪律必须要靠罚款维持吗?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吗?这样做不违法吗?尤其是要全班同学凑钱奖励前3名,更让大家难以接受。在全班同学的反对下,这个荒唐的班规取消了。此后,同学们学习都很努力,迟到、违纪的现象也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将来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大家想证明给老师看:没有那些罚款规定,我们同样可以做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分歧,我认为这绝不是不尊重老

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师生间的矛盾和冲突

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师生间的矛盾和冲突 作为一个“班主任龄”不足一年的人,站在这里说话,内心很惶恐,下面我就“拿来主义”,把借鉴的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 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1、教师和学生是在不同时期接受教育的人,各方面,如经历、文化知识、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的态度也往往不同;2、教师和学生并不经常生活在一起,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或不全面,评价不公正,甚至错怪了学生;3、教师教育方法不恰当:训斥、挖苦、体罚……4、有的学生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看作是教师和他过不去。 那么如何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呢? 一、在事件发生时,宜冷不宜热。 当矛盾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很难做到,但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会冷静处理。一般在矛盾发生后,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 (1)软硬兼施。在确认自己能控制局面时,可给犯错误的学生以严厉的批评乃至恰当的处罚,使歪风邪气不能抬头。但过后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尤其是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很强,“硬”的批评后,还需“软”的教育。“训”完、“骂”完还要找学生谈心,交换思想,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 在座的许多老师,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师生关系融洽,我却做的很不足,现在的学生可能表面怕我,背着我却是另一个样子。去年毕业的王培明就是个例子。 (2)“冷处理”法。在确认自己暂不能控制局面时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这样吧,现在还是先上课,这件事放在下课后来解决。”课后解决,你已有了充分时间作准备,一切就好办多了。 二、事发后,宜静不宜动。我在矛盾发生后,总是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政教处寻求解决的办法。其实在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因此,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矛盾,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尽量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决。 三、处理矛盾的态度,宜真不宜假。“不敬”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教师无法开展工作。 第一次教七年级的时候,有个男生经常接话,扰乱课堂秩序,在我的几次玩笑之后,他老实了很多,但情绪很低落,直到有一天,我提问他,他先是不站起来,站起来后也不说话,最后,我才知道,我眼里的玩笑在他看来是讽刺甚至是侮辱,了解情况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跟他道歉,这才算是冰释前嫌了。 因此,如果学生的“不敬”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今后努力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 四、处理矛盾的尺度上,宜宽不宜严。宽容,不是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而是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对照教师的做法,自觉地反省,然后找到自身的不足,更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校园周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矛盾排查报告

桃笑小学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排查报告 ——校园周边环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矛盾排查为了有效防范桃笑小学校园内暴力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桃笑小学安全领导小组对校园周边环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矛盾进行排查。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中心,从本校实际出发,通过深入排查,摸清各年级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积极措施,集中开展对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我校创造一个和谐安稳的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力求高效高质的完成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任务。 二、总体目标: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和法制观念,减少学生违纪事件,夯实常规管理,保持校园秩序的稳定,强化学校治安保卫工作,实施社区共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三、学校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双喜(校长、学校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唐明跃(教务副主任、学校党支委员)

成员:田荣华(教导主任、(学校党支委员) 朱光明(学校总务主任) 唐文芳(学校教务员) 杨玲(小学高段教研组组长) 陶丽芝(小学低段教研组组长 夏永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赵兴鹏(工会组长) 李兴文(门卫人员) 各班主任 四、学校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议制度: 每月定期召开由校长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研究分析本单位存在的矛盾和纠纷及不安定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做到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患于未然。 五、学校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 校长是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亲自协调,督促解决;对各种矛盾、纠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做好疏导、平息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千方百计把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冲突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师生矛盾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攻击性的对立冲突行为。虽然师生矛盾冲突行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师生矛盾冲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 俗话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观念的差异,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纠纷,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矛盾的产生。因此,师生矛盾冲突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是,只要我们主观上做出努力,充分认识矛盾产生的根源,许多矛盾是可以解决,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从现实看,师生发生矛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评价尺度的冲突。即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等评价标准各异。一旦师生双方产生分歧甚至对立时,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如:一些学生喜欢把头发染成红色、棕色,在他们心目中认为此举是追求时尚,而在领导和教师心目中却认为是不健康的,因而引发矛盾冲突。又如,2003年3月17日,河北献县一所中学的张老师检查学生寝室,发现高三两名学生被子没叠,于是抱走被子,通知两人按规定交5元罚款,于是发生冲突,导致师生群殴,张老师和4名学生受伤住院。 2、教师观的冲突。即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学生的民主自由愿望要求的冲突。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永远从属于教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难以容忍来自学生的反对意见,一旦教师的权威与尊严遭到来自学生的挑战,那么冲突就在所难免了。如2003年6月13日,山东临沂罗庄一中高一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发生了纠纷,学生操起一把切西瓜的刀,砍了老师40余刀,老师当场死亡。原因是学生问“你上课时为什么不提问我?”老师反问:“你会吗?”学生又问:“我不上早操,你为什么用圆规打我?”老师说:“我打你不对吗?我打你又怎么样?”一个大学毕业刚两年,才23岁,英语教学水平得到大多数学生肯定的风华正茂的老师,就因为这样的两句话,惨死在自己的学生手上。 3、教师的工作重心与学生的自我需要的冲突。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其说是应试教育,不如说是应试训练更准确,特别是中学教育,压倒一切的是升学,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升学,升学率上不去,一切工作都失去了光彩。而当代中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需求,不但要学到知识,还需要在学校中生活得快乐,生活得自由,身心全面得到发展。所以,一旦学生的活动要求与升学目标有抵触时,冲突就发生了。如: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临近中考的前两个月取消了体育课、微机课等非升学考试的课程,遭到一些体育爱好者和电脑爱好者的反对,进而发生了师生冲突。 4、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引起的冲突。如:有个叫林木的中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老师很头痛,忽然有一天上政治课时,他主动发言与老师配合得很好,这位老师为了鼓励这个学生,也敦促另外几个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就连林木同学都在好好

-如何避免、化解师生矛盾或冲突

如何避免、化解师生矛盾或冲突 在师生的相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冲突,问题处理得当,会加深师生情谊,促进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倘若处理不好,会进一步恶化师生关系,对后续教育产生严重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批评、训斥学生要适度,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究其引发师生冲突或矛盾的原因,根本的一点就是师生双方或一方觉着自己没有得到尊重,伤害了自尊心。现在的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未受过挫折或经受的挫折少,几乎是家长捧着长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也在增强,尤其是当在学生面前受到批评、训斥的时候,觉着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为了维护自己强烈的自尊心,进而与老师顶撞甚至动手。所以,当老师发现学生违纪或做错事需要批评或训斥的时候,一定要适度,把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放在第一位,切记抓住问题不放,讽刺、挖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2、老师要努力保持冷静,做到处变不惊,处事不乱 在发生师生冲突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时,一般老师习惯迅速处理。但此时可能我们和学生都处在生气、压抑、不满等负性情绪之中,此时急于处理问题难免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事。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错误的决定。”所以在课堂上碰到师生冲突,作为老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大发脾气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试着处理自己内心冒出来的情绪,在短暂的停顿、深呼吸或借着板书的机会让自己内心的情绪得以平静。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激化矛盾,当然也不能用体罚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应迅速考虑引起冲突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应对。

3、体面地退一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应于师生矛盾冲突的解决。特定情况下,老师理智地让一步,不但不会损失老师的尊严,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因为当我们都处在情绪之中时,是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如果都带着情绪去处理还会让冲突升级,让情况变得更糟。师生矛盾冲突后,应该说没有赢家,甚至损失最大的是老师,所以果断地结束冲突是明智之举。也就是说,在冲突进入初始阶段,老师就该果断地结束。不要与学生争一时之高低。冲突时间越长,老师损失越大,即使是胜了,也是惨胜。 4、师生相互沟通,求得理解 在处理师生课上冲突或矛盾时,我一个很重要的体会是,课上当众处理不如课下座谈沟通。课上师生引发冲突或矛盾后,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师生引发冲突或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学生的行为错在哪里,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做出等,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一个好的角度去善待发生的事情。然后课下找个机会单独与学生座谈,如果是教师自己有过错,要敢于承认错误,如果真的是学生的过错,也应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原谅学生,这样的沟通会使师生冰释前嫌从而化解师生矛盾。

教师在师生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的案例探讨

教师在师生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的案例探讨~ 伍伟军 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与自己的学生产生矛盾冲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双方可以平等对话,做一个良性沟通,那么在问题解决之后,师生关系能够更进一步,反之,如果双方都是剑拔弩张,面目狰狞,在言语和行为上不受控制,则冲突会升级,师生关系恶化,双方都会受到伤害,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会使教育质量下降。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对师生矛盾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做一个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去化解矛盾,融洽师生关系,能够确保教育教学平稳进行下去。 在以往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时,多数文章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我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就是到各个学校与任课老师面对面交流,获取大量的实际教学案例,同时结合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加以融合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所以我的案例研究并不是纸上谈兵,它是可以用来指导实际教学的。比如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对特殊学生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等。感谢岳阳八字门的范老师还有衡阳的田勇老师等10多位老师对本文撰写所提供的一些案例。 (一)师生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形式 普通矛盾发展到激烈对抗某些教师单方面误会打压自己的学生,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生的内心有开始的委屈到小声为自己辩解不被老师接受,最后发展到与老师对立。 案例1:某班大扫除之后,老师来教师检查卫生,发现窗户玻璃上有一个黑手印,于是就问窗户玻璃是谁擦的,擦玻璃的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女孩子,她说自己明明把玻璃擦得很干净,一定是后来有人故意弄脏的,并且说出一个男生的名字,老师于是把这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叫过来,很严肃地对他进行训问。“说,这个手印是你弄得吗?”学生不说话,心想:为什么第一个就想到我呢?老师以为学生默认了,于是大声训斥:“为什么自己不认真打扫卫生,还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生说:“我刚才去倒垃圾去了,然后提水,一直有劳动啊,这个手印不是我弄得!”老师阴阳怪气地说:“我没看到你劳动啊,倒是看到你在下面捉蚂蚱玩!”“等下来我办公室!!”然后老师走了,学生就愣在那里。 案例2:老师强夺连环画,学生逆天!这个案例源于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就在下面看连环画,而老师发现之后,先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自然一头雾水。于是老师快步走到学生面前,大吼道:“拿出来!”学生自然不肯乖乖就范,老师于是说:“我数三下,不拿出来你自己看着办!~”这也是很多老师惯用的伎俩。最后老师很野蛮地从学生抽屉里把书抢走,然后留下“圣旨”:下课以后来办公室。”接下来,这个学生便开始以扰乱课堂秩序作为对老师的回报,下课之后也没去办公室。 当师生矛盾没有彻底解决,就有可能继续激化,在我了解到的案例中,有些案例甚至激化到教师与家长之间对骂以致厮打。一个老师公然叫嚣:“让你宝贝儿子死去吧,他就是个小人渣!”这个老师还接连发了几条微博大吐苦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尽。当矛盾发展到这个阶段,它又可以分为3个过程:沉默~僵持~对抗! 1 沉默这个阶段并不是指时间平息,而是指老师用骂吓罚等手段暂时把学生压下去。在外人看来,矛盾就停留在表面没有继续恶化下去,实际上,师生之间已经裂痕暗生。例如某陈姓老师就曾经将学生打30分的考卷在全班传阅,从那之后,这个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一落千丈。

如何预防和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

如何预防和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和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不理解、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带来师生冲突。这种冲突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甚至给师生造成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因此,如何防范和处理师生冲突,是每个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特别是防范,是重中之重,只有加强防范体系的构建,才能减少或消除师生冲突的发生。但冲突一旦发生,教师就要勇于面对,认真处理。 一、预防师生冲突的发生 1. 要了解学生。 如果教育学希望全面地去教育人,就必须全面地去了解人。了解学生,是教育的第一步。要了解学生,就必须首先找到切入点,即“投其所好”,找出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在这些方面引起共鸣,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定的信赖感。然后,教师才能慢慢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内心世界中去,进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成长经历、性格、能力等。教师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特点,为将来做好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 2 .要以正确的教师威信影响学生。 教师威信不是霸权,它没有强迫的意思,也没有强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权力,它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学生对教师的报答,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要树立威信,首先必须尊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要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文明的行为修养,并能做到处处以身作则;必须具有教育教学知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样,才会树立正确的教师威信,使学生从心底里尊敬教师,学习教师正确的言行,真心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 3. 要以宽厚的师爱感染学生。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美感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师爱是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教

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应该如何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 矛盾与冲突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班主任协调工作的重头戏。师生冲突发生后,班主任发挥协调作用,一旦师生冲突发生,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首先应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班主任的介入。由于冲突较严重,而任课教师已无法控制局面,当然需要班主任出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冲突都需要班主任介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处理,则班主任不一定要立即出面,可以在事后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有了一定反思后再做进一步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更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本来任课教师已经和学生谈过,双方达成了谅解,问题已得以解决,此时班主任又把学生叫过来训斥一番,刚刚平息下来的情绪可能又要激动起来,造成新的冲突。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需要介入的判断。冲突发生 后,班主任如何做好调解工作? 一、在事情发生时,宜冷不宜热。当学生“顶撞”教师的事情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思议的,但作为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二、事情发生后,宜静不宜动。一些班主任在学生“顶牛”事情发生后,往往急于解决。或向学生家长告状,或请求学校领导寻求解决的办法。其实,这样做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的。因为在“不敬”事情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很容易产生更坏的 结果。 三、处理事情时,宜深不宜浅。实际上,每个学生心中都很清楚应该尊敬师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出现学生对班主任的“顶撞”事情,其背后必有隐情。我们在处理这些事情时,应该深入调查、悉心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 四、处理态度,宜真不宜假。学生“顶撞”教师的事情的发生,在教师和学生心中总会留下不同程度的阴影,因此教师在处理这种事情时,必须是真心实意的,态度必须是非常真诚的,这利于化解矛盾,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处理尺度,宜宽不宜严。因为,“顶撞”是针对我们教师的,是教师受到了某种伤害,所以,在处理过程中更应把握好尺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宽容策略的提出,不是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必须更加严格;不是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而是提高了要求和标准。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以教育为目的。如果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受的一点委曲是值得的。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处理师生冲突的15个注意点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个老师的学生观,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学生是一个个处于人生发展成长期的,有思想、有观念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了解、认识和看法,由于心智的不够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他们对周围人、事、环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们看作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部分。只有我们接纳了学生,我们才可能了解学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抗争”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更加理性、积极和有效的方式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 (1)我们批评学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不能从人格人品上否定学生,把学生至于绝望境地。否则就免不了出现学生的“拼死抵抗”。 (2)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也难免犯错误,所以老师要尽力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努力通过优点的发现去促进学生成长。 (3)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等于纵容学生犯错误、干坏事。允许学生犯错误,是承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但这样不等于说老师可以等闲视之,任其发展。相反,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能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不适当的行为。

(4)老师不一定永远正确。老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个老师。所以,我们有时也会有些不合适或者错误言行,这是正常的。不因为我们是老师就没有或者不允许别人提及,或者为了面子也要硬撑下去,致使冲突升级。作为老师,要努力减少不合适的言行,但如果出现了,一个知错敢认、知错能改的老师也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人。 2.接纳学生,用肯定、认可和引导代替指责、训斥。 与人交往和互动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接受我们、理解我们,我们就会愿意跟他交往和相处,否则就不愿意和他交往相处,甚至会有意地远离或排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观念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希望能被周围的人尤其是师长认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学生是情绪与行动极易冲动的时期,指责、训斥或者一些过激的行为可能不仅达不到我们原有的目的,而且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导致冲突。 在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老师要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衷心接纳学生的意见与感受,并进一步乐于帮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急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冲突的澄清和处理,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 3.让学生把话说完。 在教育教学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在出现问题尤其是发生冲突时,这些“经常被批评、训斥”的学生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被剥夺了解释的权利。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