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七讲 都邑春秋——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第七讲 都邑春秋——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第七讲 都邑春秋——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第七讲 都邑春秋——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第七讲 都邑春秋——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1 汉长安城:○1汉长安城为内城,城内主要为宫殿以及百官衙署,百姓大多居住在东门、北门外,渭河、禁苑、漕渠共同担任外城的功能。○2城内实行里坊制,“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爵虽列侯,食邑不满万户,不得作第,其舍在里中,皆不称第”。○3街道长短不一,宽度一致,方轨十二(一轨1.8m)。○4横门附近为“西市”,杜门附近为“东市”。○5城市没有明显的中轴线与尊崇方向。

2 汉、魏洛阳城:○1东汉洛阳城仍为内城,城内主要由南宫、北宫两大宫殿群组成。○2北魏省南宫,改建北宫。铜驼街具有城市中轴线特征。外城形成。

3 隋唐长安城:○1先规划,后建城。○2有内城、郭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3实行内、中、外三朝制度。○4仍实行里坊制度。

4 北宋开封城:○1三重城,宫城、里城、郭城。○2取消里坊制,商业区出现在交通便利的沿河、沿桥、近城门地带。

5 元明清北京城:○1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从金中都到元大都。○2具有“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特征。○3南城的发展与“凸”字型城市轮廓的形成。

二商业发展与宋以后城镇发展

1 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

2 宋明以后城市形态有了很多变化:

1)以唐代规整的旧州县城为依托,以运河桥市为中心,形成与市河平行的商业街,并沿运河两岸而伸展,运河与平行市街构成城市新的成长轴线。

2)新城城墙的轮廓不再趋向于规整。旧城受封闭的市坊制约的规整十字街区与自然发育未经规划的新市街对比强烈。

3明清时期江南近代化进程与城镇的发展:大量唐宋以来的草市与农村聚落转为市镇,形成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镇经济结构。

本讲主要参考书: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59年。

傅衣凌《明清商人与商业经济》,人民出版社,1956年。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0年。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美]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发展

1北京城市轴线的演变和发展 1.1第一阶段——元、明、清时期(1206—1911年)北京城市轴线的形成 北京的城市轴线基本成型于元大都的建设时期。元大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后载门,经万宁桥(又称海子桥今地安门桥),直达大天寿万宁宫的中心阁[2],这就是北京中轴线的雏形。 在这条轴线上及两侧,布置着内中书省、宫城、也里可滋十字寺、大天寿万宁、中心阁等一些核心功能区。 明代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毁去元大都宫室,却保留了包括城市轴线在内的城市格局,改建过程中,先将中心阁改建为鼓楼,作为城市轴线的终点,扩建外罗城时,亦通过永定门的改造,确定了中轴线的南起点。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八公里的中轴线,经过笔直的街道,九重门阙直达三大殿,并延伸到景山和钟鼓楼。 在中轴线两侧,分别布置着天坛和先农坛、衙门和官署、“T型广场”和千步廊、太庙和社稷坛、宫城、景山、钟鼓楼。 明代中轴线除了继承元代的思想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它建了景山,原来的中轴线上景山位置上有圆形建筑,上面没有山。景山是挖湖堆出来的山,其巧妙之处在于,使景山成为中轴线上的全城制高点,增加了城市景观,也丰富了城市轴线的内容。中轴线的末端是钟鼓楼,钟鼓楼的作用和皇城不一样,它是给老百姓报时的,是为民服务的,这体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1.2第二阶段——民国时期(1912—1949年)北京城市轴线的演变 自明中叶北京大规模添建直至民国,北京的城市轴线格局未有大的变化。古代北京的中轴线上是皇家的建筑,所有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政治性、宗教性建筑都是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民国以来,由于皇家禁区的整修开放,大规模改造和拆除城墙、增辟城门,中轴线两侧建筑的皇权意义淡化并最终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这些封建禁地成为市民化的公共空间,皇权空间轴线转变为单纯体现北京旧城风貌的空间轴线[3]。 1.3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年至今)北京城市轴线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虽然景山以北和前门以南段轴线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模糊,但与此同时建设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毛主席纪念堂却进一步强化了原有的中段轴线,使原先封闭的轴线具有了开敞特性,生长出一种新的空间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亚运会的举办,北二环至北三环间中轴线上的道路被打通。这次中轴线一反“南面为王”只向南延长的传统,第一次向北延长。在日后的规划中,北京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条件是: 首先,古代都城选址对自然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谓自然条件,第一就是山水条件。都城是一个建筑群体,跟盖房子一样。盖房子要采光、要朝阳。建都城呢,要选地形,要大的地形。面水是为了生活需要,背山当然也有生活需要。背山既有生活需要,也有安全需要。因此地形对于都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都城它是政治中心。它要考虑政治的安全,考虑它经济的发展,或者正常的一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运作。所以说不考虑基本的经济条件、基本的环境条件是不行的。 第二个还要考虑居中,天下居中。不管是夏王朝,还是商王朝,它尽量考虑它的都城要能够便于控制它的国家。但居中这个理念并不完全的就处于整个国土的中间。当时要想对国家行使统治,行使权利,没有必要的交通设施,那根本没法达到,没法满足其要求。因此首都在选址当中,这些因素呢,就是地理形势、地理位置,都是非常关心的。 再一个就是人文的和经济发展条件。人文条件呢,包括它的发家、发展。比如秦人他起于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因此他的首都,就是他大本营。他首都往往定都在长安。我们说西周王朝,它也是,它主要起源于现在的岐山、扶风一带。就是宝鸡地区那一代,所以他把首都定在那儿。再一个人文背景,这地区相对应该说比较发达的或者比较先进吧,经济上应该比较发达,不能说经济上太贫穷或者说自然条件太恶劣。但是最起码的生活没法维持,这也就是定都的必要条件。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杭州,旧称临安,南宋都城,在中国、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杭州位于钱塘江的北岸,大运河在此与钱塘江相交。它的西北是天目山,西南和东南是龙门山和会稽山。首先,就杭州来说,这一时期是杭州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也是杭州城市地位最高的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就中国来说,南宋都城临安是中国城市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的演变特征

2013 – 2014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 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引言 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在何处建成的。远古时代,人们经常沿着动物的足迹或是最省力的路径即别人走过的路来行走,结果被经常践踏的地方就成为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径逐渐发展,成为一般的道路。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记载使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继而产生了行道。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许多繁华的都城,道路也随着都城的发展而发展,形成的道路系统也不断完善。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古代都城道路与交通 道路因交通的需要而产生,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在我国古代的城市中,道路有明显的交通功能。如周代的城市道路是以“轨”作为表示道路的等级和宽度的基本单位。《考工记》中记载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因交通的大小而不同,市内主要干道最宽,环城道路较窄,城郊道路更窄。还有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城市的等级不同,道路的宽度也不同。以轨为单位说明城市道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以道路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坊里,以通向主要城门的道路为干道,而商业集中在特定的靠近干道的市内,这种城市道路显然也是以车马交通为主的。汉长安发掘的宣平门,及其门内的大街,三条道路并列。 古代都城道路性质和道路分工的变化 隋唐长安城及洛阳城,道路系统规则更明显的突出了道路系统的功能。道路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城市规划1001班王萱 201017020111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推动。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都城规划管理思想切入,从而了 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形式规划演变 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组合起来的居民点。所谓的居住形式, 主要是指居住生活的实体形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 还有其中表露出的礼法、习俗、信仰、审美等观念层次的东西。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个自然的生活住房的概念。自然园林、青砖汉瓦、土石为材,依势而建。在特定时空下的住居形式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这种偶然蕴藏着必然。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 深刻影响和限定着居住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拿古代都城举例,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都城规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而在都城这一庞大的居民点中,民房规划与居住习俗亦在相应地变化,大致有一条自成系统的发展线索。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城镇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重要源头,而探索这一演变脉络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一、夏商周——规划的起源 夏、商至西周时代的都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最初阶段。这个时期的城市无城墙,规划性不强,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遗址中的宫殿基址、宗庙建筑、居住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均较为分散,彼此不相连属,以郑州商城为例,其居住遗址则遍布城四周。与后世城市的民居习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民居情况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应与自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聚族而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其次,在这些都城的居住区内所发现的生产工具电农具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显然说明不少居民还从事农业生产,而这正是城乡,分化不久所特有的状况。 二、春秋战国——礼法体系的建立

中国历代首都列表完整版

中国历代首都列表完整版【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亳(今河南郑州)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 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 朝歌(今河南淇县)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 成周(今河南洛阳) 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南郑(今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 『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 『鲁』:曲阜(今山东曲阜) 『郑』: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 『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安阳滑县东)、楚丘(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陈』:陈(今河南淮阳) 『蔡』:上蔡(今河南上蔡) 『曹』:陶(今山东定陶) 『吴』:吴(今江苏苏州) 『越』:会稽(今浙江绍兴) 『杞』:杞(今河南开封杞县)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楚』(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 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越』(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0年) 番禺(今广东广州)

中国历朝都城历史变迁

中国历朝都城历史变迁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 转自铁社区 https://www.sodocs.net/doc/37393321.html,/post_3396898_1.html/ ]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sodocs.net/doc/37393321.html,/ ]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sodocs.net/doc/37393321.html,/ ] 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中国历代首都一览表(完全版)

中国历代首都一览(完全版)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亳(今河南郑州)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 ?朝歌(今河南淇县)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 ?成周(今河南洛阳) ?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南郑(今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鲁』:曲阜(今山东曲阜) ?『郑』: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 ?『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安阳滑县东)、楚丘(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陈』:陈(今河南淮阳) ?『蔡』:上蔡(今河南上蔡) ?『曹』:陶(今山东定陶)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史前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 直立人:云南元谋人(最早的人类)、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和北京山顶洞人 .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群居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四、五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基本要素: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 母系氏族: 黄河流域:陕西半坡和河南仰韶文化。半坡居民已种栗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去打猎,捕鱼。已经开始有彩陶了。使用的工具有骨耜,石铲,石斧等。河南仰韶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共同特征 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父系氏族: 山东大汶口文化,开始出现了私有制,有了贫富之分 三、古史传说 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高阳氏,绝地天通改革)、帝喾(高辛氏)、尧、舜(有虞氏)

第二章、夏商西周 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从此,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商朝的王盘庚曾迁都到殷,史称“盘庚迁殷”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周武王牧野之战杀商纣王,灭商,国号周 西周:周朝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指的是庙宇和祭祀。 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于1959。 第三章、春秋战国 一、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位)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生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有一说法:最后两位是吴王和越王勾践。

历代都城一览表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朝歌(今河南淇县)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亳(今河南郑州)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 成周(今河南洛阳) 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南郑(今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 『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 『鲁』:曲阜(今山东曲阜) 『郑』: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 『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安阳滑县东)、楚丘(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陈』:陈(今河南淮阳) 『蔡』:上蔡(今河南上蔡)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①秦始皇;②郡县制;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促进了什么历史局面的形成? 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材料四: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 (4)材料四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利用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做君主,但是却不能只用武力来治理国家,含义是指要用文、用德、用科学的管理... (5)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者是谁?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②秦始皇(1分)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久而久之,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 (2)隋朝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选官依据发生了怎样变化?除选官之外,还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革? ①科举制。(1分)②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变;凭才学做官;③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对其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8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国古代史教案(全套)--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先秦;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距今年代;《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图;北京人距今年代及其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主要的文化成就;旧石器时代文化;山顶洞人生活的地点及距今年代;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河姆渡文化及半坡文化;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涿鹿之战;尧、舜、禹和禅让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教材中论述性、结论性文字的理解、概括能力,进而逐步形成对重大历史事件准确、全面的认识。 2.通过对重要历史概念如先秦、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禅让制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内涵,运用历史概念的能力。 3.通过对某一文化遗址具体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情景的能力提高,而且具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 4.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某些历史结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 2.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的了解与学习,说明我国不仅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4.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表明,当时已有贫富和贵贱的分化,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阶级和国家就要出现了。由此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要点 一、我国的远古居民 1.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 2.北京人及其遗址 3.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4.山顶洞人及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 5.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二、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 1.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2.河姆渡文化 3.半坡文化 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1.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2.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3.贫富分化的出现和加剧 四、炎黄和尧、舜、禹的传说

中国古代都城变迁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 城市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即社会进入奴隶占有制的标志。我国城市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都城在国家生活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在历史上,迁都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各朝各代都城的分布情况。 从夏、商到西周、春秋,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夏朝400 多年,迁都10 余次,其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伊、洛流域和晋南。商朝600 多年(公元前16 世纪至前11 世纪),商都也多次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共达13 次之多。其实商汤以前的8 次不能算迁都,因为那时商族还没有建立政权,只是居住地的变换而已。“先王”时代的5 次迁都:沃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周人起源于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周人迁都也很频繁,其中邰(武功县渭河北岸)、豳(陕西彬县)、岐(沂水、汘水附近)、丰和镐(均在沣水中游)为人们所公认的。 奴隶社会时期的都城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中国古代以河运为主,为了生活用水方便,又利于交通运输,往往把都城建在河流附近或河流的交汇处。国都的四周围有城墙,城墙外是乡下,以农牧业为主;城墙内是行政中心,也有商贸场所、统治者居住的宫殿等。 我国从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有2000 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代,群雄争霸,齐、楚、秦、燕、赵、魏、韩诸国都城都多次迁徙。以秦为例,秦国的祖先因功封于秦邑(甘肃清水县西北)。周平王东迁之后,秦人的势力逐渐发展到关中地区的西部,沿渭水东下,曾居于沂(沂水之滨),迁平阳(陕西宝鸡市东),再迁雍(陕西凤翔南)。雍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系东西交通的枢纽和通住巴蜀的咽喉。秦人在此建筑城邑和宫殿,居住达294 年之久。为了同东方的魏争霸,秦献公二年(前383 年)又东迁栎阳(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的战略地位是“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史记·货殖列传》)它作为秦都有34 年之久。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就是先在栎阳开展的。后来,秦又迁都于渭水之滨的咸阳。咸阳北依高原,南临渭水。渭水、黄河航运,给秦人以莫大的便利。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仍定都咸阳。咸阳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宫殿林立,楼阁相邻,四通八达,表现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的宏伟气魄。刘邦灭项羽后,不是在秦都咸阳的灰烬中重建新都,而是在渭水之南,龙首原之西北兴建新都。入主关中,营建长安。 西汉末年,长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东汉建都洛阳,且没有迁都过。三国鼎立时,曹魏都洛阳,蜀汉都成都,东吴都武昌(湖北鄂城)后迁建业(南京)。后来的东晋、南朝(历宋、齐、梁、陈四朝)均定都南京。西晋(265 年至316 年)仍都洛阳,它是在曹魏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 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又东移到洛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洛阳遭到破坏,东晋(317 年至420 年)都建康(南京)。当时,战乱不断,山河破碎,出现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北朝的北魏先都平城,后迁洛阳;东魏、北齐均都邺(河北临漳县);西魏、北周均都长安。随后的隋唐两代,均都长安。五代十国时期:后梁都开封,后唐都洛阳,后晋、后汉、后周均都开封。十国中的吴国都扬州,南唐西都江陵府(南京)、东都江都府(扬州),吴越都杭州,楚国都长沙,闽都长乐府(福州),南汉都兴王府广州,前蜀、后蜀均都成都,南平都江陵府(江陵),北汉都太原。建隆元年(960 年)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仍以汴州为都城称东京开封府。从此我国的政治中心东移,不在太行山以西。而后,东北地区女真族兴盛起来,建立金,都城在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南)。靖康二年(1127 年),北宋王朝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建立南宋,迁都临安(杭州)。金为了牢固地统治华北并进一步吞并江南,将它的统治中心迁到了中都燕京(北京)。元统一中国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都北京。1356 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攻克集庆(金陵)后,就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统一全国的根据地。他称帝后,犹豫了很久才确定建都南京。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冬,明成祖朱棣下诏迁都北京。清沿袭明制,仍定都北京。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迁都的例子,而迁都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因素,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和东移以及交通的变迁。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禅让制(民主推选首领) 2、奴隶社会: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 3、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科举制(隋朝)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㈠发展历程: 1、萌芽:战国、法家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初步建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3、正式建立:秦朝表现:政治上“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 设郡县制”,思想上“焚书坑儒”。 4、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思的正统地位。 5、完善:隋唐⑴实行“三省六部制”。⑵实行“科举制”(创立:隋炀 帝,进士科。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考诗赋。衰落:明朝八股取士。废除:清朝。影响: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6、新发展:宋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7、强化:明清⑴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中央废中 书省、丞相,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削藩、迁都北京。⑵清朝: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㈡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三:清明统治(封建治世)1、文景之治(西汉):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以德化民。2、贞观之治:勤政爱民;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人才和重视纳谏。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4、开元盛世: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5、康乾盛世。 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 统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中国历史(叁:先秦时期——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

夏商周三代 甲骨文 最早的世袭朝代夏朝约在前2070年到前1600年,由于这段历史目前没有发现文字性文物做印证,所以只能靠后世的记录和出土文物互相对照考证,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首都遗址,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根据文字记载,夏朝有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 不过之后的商朝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历史时期,存在于约前1600年到约前1046年。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汤推翻。商代时文明已经十分发达,有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组织,并且具有了封建王朝的规模。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不过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也已经十分高超。并且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传子或传弟,多按年龄的长幼继承。 与此同时,黄河上游的另一个部落周正在逐步兴起,到了大约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之后周朝的势力又慢慢渗透到黄河下游和淮河一带。周王朝依然是封建贵族统治,有许多贵族的封国(诸侯)。到鼎盛时,周朝的影响力已经在南方跨过长江,东北到今天的辽宁,西至甘肃,东到山东。周朝时的宗法制度已经建立,政权机构也较完善。自唐尧、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春秋战国

先师孔子行教像(吴道子作) 主条目:周朝、东周、春秋和战国 前770年,由于遭到北方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中游的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始此后,周王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小国(诸侯国和附属国),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大国共有十几个,其中包括了晋、秦、郑、齐及楚等。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即齐、宋、晋、楚、秦(又有一说是齐、晋、楚、吴、越),合称春秋五霸。 到了前546年左右,黄河流域的争霸基本结束,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前403年,晋国被分成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再加上被田氏夺去了政权的齐国,和秦、楚及燕,并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正式开始(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战国开始划为封建社会,然而大部分西方及台湾学者却又将之划为封建社会的崩溃)。 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最后终于在前221年消灭六国最後的齐国,完成统一,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新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史称百家争鸣。出现了多位对之后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例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道家(自然)、儒家(伦理)、阴阳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辞辩论)、墨家(兼爱非攻)、杂家(合各家所长)、农家(君民同耕)、小说家(道听途说)等。 文化上则出现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屈原,他著有楚辞、离骚等文学作品。孔子编成了诗经。战争史上出现了杰出的兵法家孙武、孙膑、吴起等等。科技史上出现了墨子,建筑史上有鲁班,首次发明了瓦当,奠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的基础。能制造精良的战车与骑兵,同时此时中国的冶金也十分发达,能制造精良的铁器,在农业上出现了各种灌溉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从而为以后人口大大膨胀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出现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华文化的源头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这一时期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夏朝发明了干支纪年,出现了十进位制。西周人用圭表测日影来确定季节;春秋时期确定了二十八宿;后期则产生了古四分历。

中国古代都城

中国古代都城 一、奴隶社会 1.夏:阳城(河南登封) 2.商:亳(河南商丘)-盘庚迁殷(安阳) 3.西周:镐京(西安) 4.东周:洛邑(洛阳) 二、封建社会 1.秦:咸阳 2.西汉:西安 3.东汉:洛阳 4.三国:魏-洛阳;蜀-成都;吴-南京 5.西晋:洛阳 6.东晋:南京(建康、建邺、金陵、江宁等) 7.南朝:南京(宋齐梁陈) 8.北朝:北魏(平城-洛阳)、东魏(邺城:河北临漳县)、西魏(长安)、北齐(邺城:河北临漳县)、北周(长安) 9.隋唐:西安 10.北宋:开封;南宋:杭州 11.元:北京 12.明:南京(朱元璋)-北京(朱棣) 13.清:北京 三、古代都城规律 (一)方向 1.从西往东: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2.从南往北:南京-北京 (二)都城特点 1.定都西安的都比较强势:西周、秦(咸阳)、西汉、隋唐(西北民族入侵) 2.定都洛阳的保守:东周、东汉、魏、西晋等(迁都影响) 3.定都南京的偏安一方:东吴、东晋(远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 4.定都北京的武力强盛:元、明、清(抵御外族入侵的需要) (三)都城变迁原因 1.政治原因: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抵御外族:南京—北京 3.经济重心转移:开封—杭州 4.战争原因:周朝(镐京-洛邑) 四、七大古都

1.西安:13朝古都,主要朝代:西周、西汉、隋朝、唐朝; 古称:镐京、长安、西京、西都等。 2.洛阳:13朝古都,8朝陪都。主要朝代:东周、东汉、魏国、西晋; 古称:洛邑、洛城、神都等 3.南京:6朝古都。主要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古称:建康、建邺、金陵、秣陵、江宁、应天、天京 4.开封:8朝古都。主要朝代:北宋 古称:汴梁、汴京、陈留 5.杭州:主要朝代为南宋。 古称:临安、余杭、钱塘 6.北京:6朝古都。主要朝代:金朝、元、明、清等 古称: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幽州 7.安阳:主要朝代:商朝。古称:殷、邺等 【刷题巩固】 1.【单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都城是()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陕西西安 2.【单选】南宋都城位于今天的:() A. 南京 B. 开封 C. 杭州 D. 洛阳 3.【单选】下列城市在古代曾经作为都城。以下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 洛阳:东汉北宋 B. 西安:秦朝西汉 C. 北京:西周元朝 D. 南京:东吴东晋 4.【单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中的“汴州”指的是() A. 开封 B. 安阳 C. 洛阳 D. 许昌 5.【单选】北京历史悠久,其建制在各朝各代曾有不同名称,下列选项中,不是其历史名称的是()

中国历史朝代首都列表

中国历代首都列表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亳(今河南郑州)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 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 朝歌(今河南淇县)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 成周(今河南洛阳) 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南郑(今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

大学中国古代史(下)复习资料全

户调式 凡丁男之户,每年每户缴纳绢3匹、棉3斤、丁女及次丁之户,折半输纳,边郡纳2/3,远郡纳1/3。少数民族交賨布,户一匹,远者一丈。户纳绢3匹、棉3斤。这是同类每户应交户调的平均数,每户实际交多少,要根据各户的土地、房屋、桑树等数量和质量的评定,划为九等,然后按家产的等级分类交纳。府兵制(西、北周时期) 府兵制创立于西大统十六年(550),设8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统24军。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带弓刀,不编户贯,将领无论何族均用鲜卑赐姓,军人也从主帅之姓,带有知兵。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折冲一词取于古语“折冲于樽俎之间”,有不战而胜之意。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府兵作战一般不能长期在外也很少远征作战,更不能随意更换原驻屯地。战事结束后各地府兵仍归本镇,重新纳入当地折冲将军的管辖下。这种兵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自三国、南北朝以来军队成为将领个人私产的局面,有利于防地方割据势力重新抬头,此外还结合了屯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减轻国家军费开支,部分解决了后勤供给问题,也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持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和的大运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一带人开通济渠,由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同年,又征发人开山阳渎,自引淮水。绕、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大业四年(608年),征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沟通通南北的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关陇集团 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当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东、西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部分 长孙博 2012年版

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 1.葵丘之盟*:(厦门大学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公元前651年齐国为确立霸主地 位而举行的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声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还规定同盟国诸国不要乱筑河堤,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擅以田邑封给别人而不报告天子。葵丘之盟使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2.城濮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次争霸战争。公元前632年,楚北上围宋, 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晋军救宋。晋军为避开楚军的北进锋芒,在未战之前,主动退军“三舍”。至城濮,晋文公会晋、宋、齐、秦等军,打破楚军。此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确立了其霸主地位。 3.践土之盟: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城濮之战后,晋 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践土之盟是晋文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4.弭兵之会*:(南京大学1997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 盟的运动。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5.秦霸西戎:秦穆公统治时期征服西北方国部落的活动。秦穆公在位时,任用 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成一时“富国强兵”之势。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公元前627年,秦袭郑,在回军至殽(今河南洛宁西北)时,遭晋军截击,全军覆没,史称“殽之战”。秦东进受挫后改变战略,转而西向,进攻戎地,“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周襄王为此还曾派特使祝贺,此后秦在西方取得“霸西戎”的地位。 6.吴越争霸*: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进行的争霸战争。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