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冠心病易感基因检测

冠心病易感基因检测

冠心病易感基因检测
冠心病易感基因检测

冠心病易感基因检测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并进一步引起血管壁增生、血栓沉积等过程,因此造成血管腔变小,血管输送血液量减少。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在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排在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然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冠心病死亡率下降趋势。得益于60——8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努力,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和改进心肌梗死的治疗。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94.96/10万人,农村为71.27/10万人,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那么用易感基因检测来查冠心病有哪些优势呢?

冠心病风险基因检测意义及其重要性

目前,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遗传因素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而通过对冠心病风险基因的检测,可以帮您了解自己患冠心病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并辅助积极的措施以避免患病;帮助已经患冠心病的人,确定发病原因是否由基因异常引起,并能帮助后代预测患病风险而加以预防。

冠心病风险基因检测的适应人群

1.有血脂异常或有糖尿病病史或家族史;

2. 工作紧张,心情烦躁有心前区不适感者。

3. 有冠心病病史的人;

4. 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

5. 30岁以上,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

6. 长期高脂饮食习惯,较少摄入蔬菜,水果者;

7. 有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

哪些症状可以辨别冠心病

1、阳痿

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研究者发现,阳痿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之一。

心脏病患者中阳痿发生率比健康人高,其中完全阳痿发生率就达21%,男性如发生一两次阳痿问题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心脏功能,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冠心病。

2、腹痛与胃部不适

不典型心绞痛常表现为上腹痛,容易误诊为胆绞痛、胰腺炎、胃肠病,按此类病久治不愈时应当看心内科医生以及早确诊。

但与一般的胃病不同的是,冠心病引起的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可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打嗝。在大便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多不会完全消失。

3、不明原因疲乏

以往身体健康,但最近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感觉疲惫不堪,胸部发闷,提示心功能不全,可能是由冠心病引起。临床研究表明,疲乏是心肌缺血的又一表现形式。患者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动后甚至连伸直身体的力量都没有。

4、呼吸困难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影响睡眠,不能平卧,咳嗽,甚则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是急性左心衰竭,应当立即就医),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有些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在平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拉长或呼吸困难。在静坐几分钟后,呼吸可恢复正常,但当患者重新开始走动时,喘息又立刻出现。

????

5、疼痛

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也有很多时候会出现异位疼痛,这是冠心病症状的重要表现形式,因其疼痛部位远离心脏常被忽视。这类疼痛可出现在咽喉、手指、牙床、左前臂、颈项部、腹背部,甚至会放射到下肢,乍看是和心脏病不相干,实则可能是冠心病的相关症状。

这类疼痛虽然部位各异,但诱因明显呈阵发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缓解。对这类疼痛,中老年人不可只注意疼痛部位,而忽视作必要的专科检查,这是很危险的。

????

各个基因检测的意义

1、肺癌靶标检测及化疗药物: 检测指标检测指标意义 ALK基因融合阳性可使用Crizontinib VEGFR mRNA VEGFR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Bevacizumab EGFR突变 Exon19缺失, Exon21突变可使用EGFR-TKI药物,T790M突变易耐药 KRAS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 BRAF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 PTEN表达NSCLC中PTE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随NSCLC分化程度的降低、TNM 分期增高而降低,对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蛋白水平表达越低,恶性度越 高,预后越差,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之一 PIK3CA突变突变→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易耐药 EGFR基因表达过表达→可使用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 MET拷贝数扩增-可使用Crizotinib ERCC1 mRNA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 BRCA1 mRNA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 TYMS mRNA低表达-氟尿类敏感性增加 TUBB3 mRNA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 STMN1 mRNA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 RRM1 mRNA低表达-吉西他滨敏感性增加 TOP2A mRNA低表达-蒽环类不敏感 TOP1 mRNA高表达-喜树碱类敏感 二、胶质瘤靶标检测

3、直肠癌靶标

4、胃癌 Her2基因过表达----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Her2基因扩增----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EGFR变异检测: TKI类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使用 KRAS变异检测:耐药基因检测 HERG1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MET扩增----ARQ-197(Tivantinib)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5、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突变----D816V突变的检测,携带有C-KIT突变的胃间质瘤病人服用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有显著治疗效果。 BRAF基因突变----威罗菲尼(Vemurafenib)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PDGFR A表达 ----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使用 6、肾癌

心肌梗死易感基因检测

核子基因科技 https://www.sodocs.net/doc/3c8701718.html, 综合性?一站式?多元化基因检测服务 主要项目:?儿童天赋基因?肿瘤基因检测?产前基因检测?亲子鉴定 心肌梗死易感基因检测 心肌梗死(MI )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模式。对于早发性MI ,基因遗传是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 之前已有研究证明LDL 基因中的罕见突变能够增加个别家庭发生MI 的风险,同时有超过45个位点的常见突变与人群的MI 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但罕见突变是如何增加人群中早发性MI 发生风险仍不清楚。 研究人员对MI 早发病人基因组中9793个蛋白编码区域进行了测序,发现了两个编码序列中的罕见突变在MI 早发病人中出现频率更高。 携带了罕见非同义突变的LDLR 基因能够增加4.2倍MI 患病风险,携带无效等位基因的LDLR 甚至可增加更高倍数的倍患病风险。携带了罕见非同义突变的APOA5基因能够增加2.2倍MI 患病风险。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通过对早发性MI 病人进行外线则测序发现了可能导致早发性MI 高风险患病的两个蛋白编码区域(LDLR 基因和APOA5基因)的罕见突变。 这些发现表明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LDL-胆固醇代谢紊乱会增加MI 患病风险,同时对临床预测MI 患病风险以及开发针对性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发现携带心肌梗塞的风险基因,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做一系列的心脏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心动超声,血液生化检查,血脂检查,24小时心电图等。 2,如果检查发现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需预防性的服用阿司匹林或β受体阻断剂(在医生指导下),如果发现伴有高脂血症,则同时需降脂药物治疗;如伴有高血压,则还需降压药物。 3,饮食控制。控制体重。以低脂,低盐饮食为主。戒烟戒酒。减少精神压力,加强锻炼。增加保健药物的治疗。 4,长期的跟踪,将极大的延长寿命。长期的个人保健是避免心梗的重要方案。即定期的心脏检查。

欧盟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摘要:为了了解欧盟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提高我国转基因安全监管水平。本研究根据对欧盟8家转基因检测相关机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果,阐述了转基因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及欧盟的实施情况,具体包括抽样与制样方法,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循环验证与参数要求,样品的检测策略与实验室环境要求,以及检测结果的表述与不确定度评估。并结合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展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联合验证和加强转基因定量PCR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欧盟;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 引言 1.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1,2]。为促进转基因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相关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标识制度[3-5]。其中,欧盟是世界上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标识管理制度较为严格和完善的地区,也是第一个提出进行阈值管理的地区[6]。为了给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标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欧盟花费庞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 2.构建了完善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循环研制实验室网络和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机构[7,8]。在欧洲,执行转基因检测的机构组成了欧洲转基因检测网络实验室(EuropeanNetworkofGMOLaboratories,ENGL)。ENGL除了进行日常检测,还对欧盟设置在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ointResearchCentre,JRC)下属健康与消费者保护研究所(InstituteforHealthandConsumerProtection,IHCP)的欧盟转基因食物与饲料基准实验室(EuropeanUnionReferenceLaboratoryforGMFood&Feed,EURL-GMFF)研制和提供的转基因检测方法进行验证[9,10]。 3.目前国际上研制的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和发布的转基因检测标准方法有一半以上来自欧盟,因此有必要对欧盟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平台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在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健康及消费者保护研究所下属欧盟转基因食品和饲料基准实验室、意大利拉齐奥大区和托斯卡纳大区动物预防性实验研究院下属转基因检测国家基准实验室、翁布里亚区食品科技园(3A-PTA)内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Analysis)、洛迪省Tavazzano种子检测实验室等8家转基因检测相关机构(实验室)和单位进行的调研和考察,本文重点阐述了转基因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及欧盟的实施情况。并结合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建议,旨为我国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抽样与制样 1.1抽样是转基因成分检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复杂和重要的环节。抽样要有代表性,要能准确反映出样品的总体情况[11]。欧盟国家转基因安全管理主要遵循预防原则,与我国采取的源头控制理念类似。以意大利为例,目前意大利尚未批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在转基因生物监控计划实施过程中,边境检查站、国家宪兵队和地区卫生部门等执法机构负责抽样工作,样品主要来自进口等环节;农业部执法机构抽检样品则主要来源于种子企业的种子库,基本不对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进行检测。 1.2因此,意大利转基因检测抽样主要是针对批次货物,不涉及田间种植样品。在典型情况下,欧盟国家执法机构的抽样工作参照《Rec.2004/787/ECTechnicalguidanceforsampl-inganddetectionofGMOs》进行[12],可以对多至109粒的样品进行抽样。多个取样点至少可以获得105粒种子,将多个取样点的样品混匀,从中取出3份各3000粒种子交给转基因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转基因检测机构将其中一份3000粒种子粉碎,取少量(至少包含105个粉碎的颗粒)粉末提取DNA,用于转基因检测(批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PD)由英国学者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又称为震颤麻痹(Shaking palsy)。临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1、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清楚 1.3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自由基生成、氧化反应增强、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以及线粒体功能异常、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等因素,导致黑质DA神经元细胞变性,其中线粒体功能异常起主导作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关的酶和基因片段的研究亦支持这种看法。研究发现黑质组织线粒体复合物Ⅰ基因缺陷、遗传异常,会导致易患性,在毒物等因素的作用下,黑质复合物Ⅰ活性艿接跋欤 贾律窬 赴 湫浴⑺劳觥R虼? 大多数学者认为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在P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鉴别诊断: 肌炎型炎性假瘤:典型表现为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眶壁骨膜与眼外肌之间的低密度脂肪间隙为炎性组织取代而消失。 动静脉瘘(主要为颈动脉海绵窦瘘):常有多条眼外肌增粗,眼上静脉增粗,增强后增粗的眼上静脉增强尤为明显,一般容易鉴别,如在CT 上鉴别困难,可行DSA 确诊。 转移瘤:眼外肌有时可发生转移瘤,表现为眼外肌呈结节状增粗并可突入眶内脂肪内,如果表现不典型,鉴别困难,可行活检鉴别。 淋巴瘤: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均受累,一般上直肌或提上睑肌较易受累,此肿瘤与炎性假瘤在影像上较难鉴别,活检有助于鉴别。 【影像学】 CT 和MRI 均能较好地显示增粗的眼外肌,但在MRI 上很容易获得理想的冠状面和斜矢状面,显示上直肌和下直肌优于CT ,而且根据MRI 信号可区分病变是炎性期还是纤维化期,对于选择治疗方法帮助更大。 2 、帕金森病的特异性病理指标-路易氏体 主要为黑质致密区含黑色素的神经元变性、丢失及细胞破碎、色素颗粒游离;细胞内出现玻璃体样同心样包涵体(Lewy小体)(见图1);包涵体也见于兰斑、迷走神经背核、下丘脑、中缝核、交感节等。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纤维增生。黑质神经元细胞内铁含量增高,也主要在黑质致密部,即神经元变性、坏死的部位。帕金森的特异性病理指标-路易氏体,见图1 3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 3.1 发病年龄:中老年隐袭性发病, ≥50 岁占总患病人数的90 %。 3.2 首发症状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

各个基因检测的意义

基因检测各项指标意义 1、肺癌靶标检测及化疗药物: 检测指标检测指标意义 ALK基因融合阳性可使用Crizontinib VEGFR mRNA VEGFR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Bevacizumab EGFR突变 Exon19缺失, Exon21突变可使用EGFR-TKI药物, T790M突变易耐药 KRAS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 BRAF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 PTEN表达NSCLC中PTE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随NSCLC分化程度的降低、TNM 分期增高而降低,对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蛋白水平表达越低,恶性度越高,预 后越差,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之一 PIK3CA突变突变→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易耐药 EGFR基因表达过表达→可使用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 MET拷贝数扩增-可使用Crizotinib ERCC1 mRNA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 BRCA1 mRNA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 TYMS mRNA低表达-氟尿类敏感性增加 TUBB3 mRNA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 STMN1 mRNA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 RRM1 mRNA低表达-吉西他滨敏感性增加 TOP2A mRNA低表达-蒽环类不敏感 TOP1 mRNA高表达-喜树碱类敏感 二、胶质瘤靶标检测

3、

4、 Her2基因过表达----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Her2基因扩增----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EGFR变异检测: TKI类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使用 KRAS变异检测:耐药基因检测 HERG1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MET扩增----ARQ-197(Tivantinib) 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5、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突变----D816V突变的检测,携带有C-KIT突变的胃间质瘤病人服用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有显着治疗效果。 BRAF基因突变----威罗菲尼(Vemurafenib)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PDGFR A表达 ----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使用 6、肾癌 RAF1突变----索拉非尼( Sorafenib)是一种针对CRAF和野生型以及V600E突变的BRAF的有效抑制剂。 C KIT突变、PDGFR A表达、PDGFRB表达----舒尼替尼(Suitinib) 通过抑制VEGFR1, VEGFR2和PDGFRbeta的信号来抑制血管生成。发生转移的肾细胞癌存在广泛的的血管分布,Sunitinib已被批准可用于此类肿瘤。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耳聋基因检测与诊断得意义 我国科学家1998年成功克隆了人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疾病基因GJB3、近年研究证实,先天性颞骨畸形(主要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SLC26A4基因突变显著相关。国内耳聋遗传资源收集网络调查研究表明,GJB2突变最为常见,其次就是SLC26A4突变,前者突变检出率为21%,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5%;后者突变检出率约15%,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2%。迟发性显性遗传性聋患者虽然出生即携带致病突变,但幼年时听力可完全正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听力减退,进行性加重。?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得耳聋基因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线粒体DNAA1555G基因、GJB2基因、PDS基因、GJB3基因等、耳聋基因筛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聋得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耳聋有关;GJB2基因被认为我国最常见得致聋基因,患儿GJB2基因阳性,应考虑先天性或遗传性聋得可能性;PDS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全序列扫描可作为分析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得客观指标;还有比较常见得GJB3基因得538C>T为目前已知可诱发耳聋得致病基因、GJB3基因得538C>T纯合突变,提示目前已经耳聋或以后发生耳聋得机率非常大;而GJB3基因得538C>T杂合突变,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得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必须强调指出,目前得耳聋基因检测仍处于非常初级得阶段,影响因素多,临床意义有限,某个项目一次或多次得检测值异常并不一定能得出耳聋病因得肯定性结论。而且,耳聋基因检测只就是提示

在耳聋病因中占很少数得先天性或遗传性聋得可能性,对在耳聋病因中占大多数得后天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诊断仅具有排除性诊断方面得参考意义。?由于耳聋基因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较高得携带率,如GJB2、SLC26A4突变在听力正常人群中携带率均为3%,线粒体DNA1555与1494突变携带率约为1/300,听力正常得育龄夫妇携带至少一种基因突变得几率为6。3%。因此我们认为在有生育要求但无耳聋家族遗传史得听力正常育龄夫妇中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在此基础上对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得夫妇提供遗传咨询,这一前瞻性防治策略将阻止较大比例得先天性隐性遗传性耳聋得出生,其意义远远大于对已生育聋儿得正常夫妇进行耳聋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从根本上为预防遗传性耳聋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因此耳聋基因筛查与产前诊断可以产生巨大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真正达到提高人口质量,优生优育得目得。 一、预防避免耳聋发生或通过及时治疗延缓听力下降 药物性耳聋密切相关得母系遗传线粒体DNA12SrRNA突变相关性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这就就是在携带此突变得个体中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以导致或者加重耳聋得原因。如果携带该突变得个体通过基因检测预知自己与家族成员携带这种突变,避免接触氨基糖甙类药物则完全可以避免耳聋得发生,这也正就是耳聋基因检测得意义所在。不仅为聋人明确病因,还要为耳聋易感个体提供个体化得遗传咨询与预防措施、 另外一种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延缓听力下降得耳聋类型就是由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三检测:专题4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含答案 精品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 ) ①食物安全②生物安全③环境安全④社会安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答案:A 2.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解析:食用转基因的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性状对食用者不适而造成不良反应,故A对;转基因植物是人造物种,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对;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要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入基因的扩散,故D 对;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故C错。 答案:C 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但两者已属于不同的种了 B.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的人奶蛋白基因频率将不会发生改变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不可作为受体细胞 D.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时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 解析: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因此属于同一物种;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因导入了人奶蛋白基因,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而发生进化;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可以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D

各个基因检测的意义

精心整理 基因检测各项指标意义 1、肺癌靶标检测及化疗药物:

直肠癌靶标 EGFR变异检测:TKI类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使用KRAS变异检测:耐药基因检测 HERG1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MET扩增----ARQ-197(Tivantinib)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5、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突变----D816V突变的检测,携带有C-KIT突变的胃间质瘤病人服用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有显着治疗效果。 BRAF基因突变----威罗菲尼(Vemurafenib)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PDGFR A表达----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使用 6、 的有效C和 7、 八、 EGFR突变、表达----拉帕替尼(Lapatinib)的使用 Her2基因过表达----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Her2基因扩增----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PGR表达----来曲唑(Letrozole)的使用 ESR1表达----依维莫司(Everolimus)的使用 PIK3CA突变----研究发现赫赛汀对Pik3Ca基因突变人群的疗效欠佳。

VEGFR2表达----阿瓦斯汀Avastin(B evacizumab)的使用九、肝癌 BRAF基因突变----索拉非尼(Sorafenib)的使用RAF1基因突变----索拉非尼(Sorafenib)的使用 AFP表达----Linifanib的使用 PDGFRB表达----索拉非尼(Sorafenib)的使用 十、

健康说: 帕金森病,并不仅仅是手抖

帕金森病,并不仅仅是手抖 说起帕金森病,许多人可能觉得并不陌生,有人会说,就是手抖么。其实帕金森病并不仅仅是手抖。帕金森病最初出现的症状往往是从单侧手部开始的颤或抖,慢慢会发展到下肢、头部乃至身体其他部位。随着疾病进展,也逐渐会出现肌肉僵硬、起步困难、运动迟缓、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疾病晚期常伴有抑郁、痴呆和吞咽困难等。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一个部位(黑质)有超过80%的一种叫做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变性和死亡。造成细胞死亡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老化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早期预警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还是依靠医生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判断,以及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如果某人存在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异常中的任何两个症状,同时排除了其他相关疾病的可能以及继发性因素比如中毒或脑肿瘤等的存在,并且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后症状改善明显,在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 研究表明,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较长一个阶段,也就是在肢体尚未出现颤或抖之前,可以出现一些非运动症状的身体功能性异常,如便秘、嗅觉减退和睡眠障碍等。所以,通过帕金森病易感基因检测、环境危险因素调查、早期非运动症状筛查、血液生物标记物检测等多种手段,在出现明确的临床症状前,就可以判断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从而对于高危个体进行早期预警预测。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手抖像在数钞票一样;起步困难、迈开脚后小碎步往前冲,叫停的时候停不下来;表情呆滞,好像戴着一张面具;写字时,越到后面字越小,还歪歪扭扭的等现象,都要到医院神经科做进一步检查来确诊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

2021年各个基因检测的意义

基因检测各项指标意义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肺癌靶标检测及化疗药物: 检测指标检测指标意义 ALK基因融合阳性可使用Crizontinib VEGFR mRNA VEGFR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Bevacizumab EGFR突变 Exon19缺失, Exon21突变可使用EGFR-TKI药物,T790M突变易耐药 KRAS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 BRAF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 PTEN表达NSCLC中PTE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随NSCLC分化程度的降低、TNM 分期增高而降低,对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蛋白 水平表达越低,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 指标之一 PIK3CA突变突变→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易耐药 EGFR基因表达过表达→可使用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 MET拷贝数扩增-可使用Crizotinib ERCC1 mRNA 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 BRCA1 mRNA 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 TYMS mRNA 低表达-氟尿类敏感性增加 TUBB3 mRNA 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 STMN1 mRNA 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 RRM1 mRNA 低表达-吉西他滨敏感性增加 TOP2A mRNA 低表达-蒽环类不敏感 TOP1 mRNA 高表达-喜树碱类敏感 二、胶质瘤靶标检测

3、

4、 Her2基因过表达----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Her2基因扩增----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 EGFR变异检测: TKI类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使用 KRAS变异检测:耐药基因检测 HERG1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MET扩增----ARQ-197(Tivantinib) 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5、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突变----D816V突变的检测,携带有C-KIT突变的胃间质瘤病人服用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有显著治疗效果。 BRAF基因突变----威罗菲尼(Vemurafenib)的使用 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 PDGFRA表达 ----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的使用 6、肾癌 RAF1突变----索拉非尼( Sorafenib)是一种针对CRAF和野生型以及V600E突变的BRAF的有效抑制剂。 CKIT突变、PDGFRA表达、PDGFRB表达---- 舒尼替尼 (Suitinib)通过抑制VEGFR1, VEGFR2和PDGFRbeta的信号来抑制血管生成。发生转移的肾细胞癌存在广泛的的血管分 布,Sunitinib已被批准可用于此类肿瘤。 mTOR表达----依维莫司(Everolimus)能够阻断mTOR蛋白的功能。口服,每日一次。

药物基因检测位点及意义

药物基因检测位点及意义

检测项目名称基因位点检测意义 氯吡格雷01CYP2C19*2(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2型,代谢酶 预测氯吡格雷抵 抗风险,给出个体 合适剂量,提高氯 吡格雷疗效,降低 无效用药风险。 氯吡格雷为前药, 体外无活性,口服 经肠(ABCB1)吸 收,入肝脏,经肝药 酶CYP2C19*2、 *3、*17代谢激活, 其活性代谢产物, 再经过PON1激 活,才能发挥抗血 小板的功效。 CYP2C19*2、*3、 *17及PON1酶活 性决定了氯吡格 雷的疗效。 其中, CYP2C19*17突变02CYP2C19*3(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3型,代谢酶 60CYP2C19*17(C >T)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17型,代谢 酶 152PON1(A>G) 对氧磷酶1,代谢 酶

后,氯吡格雷活性增强,敏感度高,出血风险高,需高度关注出血风险,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氯吡格雷简化版(只测两个位点)01CYP2C19*2(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2型, 代谢酶 仅仅判断氯吡格 雷抵抗风险,只能 测出部分抵抗患 者,会有漏检,且 不能判断出血风 险。 02CYP2C19*3(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3型, 代谢酶 华法林69VKORC1(1639 G>A) 维生素K环氧化 物还原酶复合物1 亚单位,靶点 华法林经CYP2C9 代谢后失活,基因 突变者导致该药 在体内蓄积,应减 量;VKORC1为

12CYP2C9*3(107 5A>C) 细胞色素氧化酶2C9*3型,代谢酶华法林作用靶点,基因突变者,对华法林敏感性增加,应减量。VKORC1 CYP2C9用于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的计算,起始剂量给药五天后,转入维持剂量微调。缩短调药时间,降低血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 阿司匹林106PEAR1(G>A)PEAR1 :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应答好;AA\AG基因型,用阿司匹林(或结合氯吡格雷),PCI患者,心梗和死亡率高。预测疗效,给出个

基因检测运营可行性方案总结

基因检测可行性运营方案 一.项目介绍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您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 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1. 基因与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像血液分不同血型一样,人体中正常基因也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即基因多态型。不同的基因型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基因型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疾病。另外,单独由异常基因直接引起疾病,被称为为遗传病。 可以说,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有三种:

(1)基因的后天突变; (2)正常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遗传的基因缺陷。 绝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在基因中发现病因。 基因通过其对蛋白质合成的指导,决定我们吸收食物,从身体中排除毒物和应对感染的效率。 第一类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有四千多种,通过基因由父亲或母亲遗传获得。 第二类疾病是常见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多种癌症等,是多种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化学载体,决定我们与前辈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在基因“工作”正常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够发育正常,功能正常。如果一个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个非常小的片断不正常,则可以引起发育异常、疾病,甚至死亡。 健康的身体依赖身体不断的更新,保证蛋白质数量和质量的正常,这些蛋白质互相配合保证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执行。每一种蛋白质都是一种相应的基因的产物。 基因可以发生变化,有些变化不引起蛋白质数量或质量的改变,有些则引起。基因的这种改变叫做基因突变。蛋白质在数量或质量上发生变化,会引起身体功能的不正常以致造成疾病。 2. 基因检测概念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预知身体患疾病的风险,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从而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目前有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做出诊断。

综述: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检测和评价研究_百度

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 于 1983年问世, 转基因作物 (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 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 6年来,其发展更为迅速, 超出人们预料。 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和种植面积达 2780万公顷, 1999年增至 3990万公顷,增长 44%。 1995-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由 0.75亿美元猛增至 12-15亿美元。 4年间增加了 20倍。迄今,美国已批准 50种转基因植物产品商业化, 1/4的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 55%, 转基因玉米占总面积的 30%。美国市场上已有近 4000种食品来自转基因化生物。据国际有关方面的预测, 到2010年, 全世界的转基因食物的种植面积将增至 6000万公顷,市场总收入将达到 3万亿美元,其种子收入将达到 1200亿美元。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转基因食品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随着 GMO 的发展, 近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一场转基因生物、食品安全性的争论。支持和反对两派争锋相对,势不两立。为此,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成为历次缔约国大会、国际和区域性组织、民间团体等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就有关转基因生物和食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检测和评价研究综述如下。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GMO系一种或几种植物或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植入某一种生物, 从而表现出本身自然不能拥有的由转入基因带来的新特性,达到改善其产品的品质、提高营养成份、增加其抗病、虫、害、增加产量、抗逆转、延长货架期等。转基因食品(Gene Food系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为人类所食用的产品。转基因食品是一项新技术。 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主要不足 (1,不精确的技术:基因技术将一异源基因从一生物转入另一生物,虽然其 DNA 可以精确地切割, 但不能将新基因准确地植入另一生物中, 从而影响这一生物其它基因的基本功能。科学家无法预见植物基因化后产生新的, 未知的蛋白质, 也不能完全准确的预见对受体影响的结果表现为不成熟性。

9个问题可自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早期病程进展快 新指南指出,帕金森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进性加重,有证据显示,在疾病早期阶段的病程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因此,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修饰时机,对今后帕金森病病的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性作用。虽然目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不能阻止疾病进展,也无法治愈帕金森病,但是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一般疾病初期多采用单药治疗,也可优化小剂量多靶点药物联合治疗等,力求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最低的目标。 治疗要尽量减少运动并发症 新版指南强调,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陈生弟强调:“帕金森病的管理,既要控制运动症状,同时要注意尽量延缓和减少运动并发症(如异动症和症状波动)的出现,所以在发病早期就要选择既能控制运动症状又能够延缓和减少运动并发症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在治疗原则上,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补充。” 新版指南不再以“65岁”的固定年龄界限作为早期患者药物选择的分界线,将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大类患者,即早发型患者且不伴有智能减退的患者和晚发型或伴智能减退的患者。 对于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初期,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因为这类长半衰期制剂能避免对纹状体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产生“脉冲”样刺激,从而预防或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晚发型或伴智能减退的患者,一般选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随着症状加重,疗效减退时,加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治疗。 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目标,既要继续改善运动症状,同时还需妥善处理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和非运动并发症(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 警惕帕金森病四个早期症状 专家介绍,帕金森病的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有以下四个症状:

10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的基础Array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 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 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 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反应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 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 病的严重类型。 心肌梗塞在中国的发病率是50/10万人。心肌梗塞是非常凶 险的疾病,病情变化急剧,未及时到医院就诊死于院外的约占 1/3,所以及早发现与正确处理非常重要,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 对日后的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峰值图 (由北方中心提供) 基因检测结果 本中心检测心肌梗塞易感基因位点共7个位点,其中A0103基因位点易感度为正常人 群5倍,属于易感人群。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进行相应的预防保健,会降低或避免患病 风险。 研究表明,心肌梗塞与以下基因密切相关:(请北方中心提供) 本疾病相关知识简介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一、流行病学 (请北方中心提供)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⑴血脂沉淀

心肌梗死的病因现在最常见的是血脂沉淀学说,血脂把血管内皮损伤了,使得累计的内皮细胞越积越多,就像黄河的淤泥一样,最后就会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完全堵死,这样就会引起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还有一部分患者,血脂检查是正常的,但是血管壁发生了严重的钙化也会引起狭窄。或者血管管腔是正常的,但是位置长在了心肌里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肌桥,心肌收缩加快时压迫血管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这时也会引起心肌梗死。 ⑵感染因素 比如像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引起的局部内皮细胞功能下降。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吸烟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高度相关,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这些可能都地易诱发再梗死的原因。 (3)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血管粥样斑块内或内膜下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动脉持久性痉挛,使管腔发生完全的闭塞。 (4)心排血量骤降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严重不足。 (5)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重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时,左心室负荷剧增,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增加。 (6)急性心肌梗塞亦可发生于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痉挛,也偶有由于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所致。 心肌梗塞后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状动脉灌流量进一步降低,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2.心肌梗塞的病前变化 (请北方中心提供) 3、发病机制 (请北方中心提供) 4.高发人群 ⑴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发人群以往有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史,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疼痛时间延长,含化硝酸甘油等仍不能缓解,并伴有心功能减退症状。 ⑵原有高血压,突然血压下降,并伴有出汗、胸闷、胸痛。 ⑶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脑循环障碍,而无心前区疼痛。 ⑷中老年人突然发生乏力、烦躁、心悸、意识障碍,明显的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⑸老年人在活动后突然感到全身乏力,大汗淋漓,心慌气短,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⑹急性心肌梗塞中约有30%以胃肠症状为主而无明显心前区痛,表现为突然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及呼吸困难。 ⑺虽无明显不适症状,但心电图检查与以前比较,显示出心肌梗塞的演变规律。 ⑻心电图无明显改变,但临床症状明显,定期检查心电图,逐渐出现 三、临床表现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约一周左右。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开始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10.67kpa (8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每小时<20ml),神志迟钝、甚至昏服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主。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室衰竭。

某一位业内人士对基因检测的看法(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某一位业内人士对基因检测相关认识 人体和几乎所有生命体(某些RNA病毒和朊病毒除外)每一个细胞里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DNA,好比是一本完整的蓝图+施工手册。从受精卵开始,生命体就从这套手册选择不同的章节搭建不同功能的细胞,并让它们执行相应的功能。每个人的这套手册都略有不同(大多数就是前述的SNP),这些不同之处定义了人种、皮肤头发眼睛颜色等所有性状,也定义了对疾病的敏感性。上述三个公司代表的基因健康咨询产业,说白了就是试图找到一些与疾病相关的SNP位点,检测它们的状态,然后计算出一个概率,最后交到被检测者的手里。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原理上面:首先什么样的SNP位点是真的与疾病相关的?其次它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少? 前一个问题基本是靠大规模的关联性分析,其实是个统计学的概念。打个最极端的比方,找一千个身高2米的小明,再找一千个1米4的小明,假定他们的人种、营养这些背景都一致,然后找一个SNP位点(假定这个位点有A、B两种状态),在这两千人里面看一看有多少人在这个位点上是A,多少人是B,如果1000个高个子在这个位点上都是A,而1000个矮个子都是B,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个位点与身高的相关性非常强,一个婴儿刚生出来,就检查到他这个位点是A状态,那他长大后就有很大的几率长成高个子。 但这是非常理想非常极端的假设,实际上只有很少量单基因疾病(比如某种先天性耳聋)有这样斩钉截铁的结论,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都是几百种基因相互纠结、再加上环境因素累加影响,再加上时间因素,才会表现出最后的差异。所以现在的人类遗传学里面,其实大家都是在尽可能地加大统计的人群,尽可能地寻找人种和背景条件一致的人群,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研究的统计力和概率的有效性。即使如此,不同的研究小组之间出来的结论也往往千差万别,而且由于他们选取的统计人群样本是不太会互相共享的,这种结论也就很少有条件由其他小

基因检测的意义与优势

1、得到自己的人体生命说明书。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自己的遗传背景,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咨询管理服务,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使本该发生的疾病少发生、晚发生、不发生,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2、疾病的预防。 检测健康人群的基因型,预测个人患病的风险,并向受检者提出生活上的指导,避免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先天的基因禀性和后天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外部诱变因素(环境、气候、饮食、核辐射、生活习惯等等)也可以导致基因突变。 3、有效避免临床误诊。 临床医学难免会发生误诊,如直肠癌前期像胃炎,红斑狼疮早期症状像感冒、胃痛等。如果不做基因检测,很容易发生误诊。 4、提供健康风险管理最好的依据。 长期暴露在这些高度污染环境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以及目前身体健康的民众都可以通过基因体检了解个人在不同疾病上的发生倾向,进行全面的生活调整或干预,以期降低风险延缓疾病发生,达到基因健康所倡导的“个性医疗,解码健康”的目的。

5、指导个性化用药。 用药不当会致新病、会致残、会致死。卫生部指出:人们乱用药、盲目用药和无效用药不仅造成了对金钱的浪费,也对人体造成伤害。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而住院,其中20万人因用错药而死亡,因为每个人的肝脏内负责药物代谢的P450基因型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得同样的病确不能用同样的药。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指导。 6、指导膳食。 基因检测在膳食和保健品使用上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指导。 基因检测后,发现你某个基因缺陷或损伤处于较高水平时,专家会根据你的基因检测结果,评估你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况,告诉你每种营养要素对你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量体裁衣地为你设计饮食结构,为你配置适合你的个性化保健品。 这样的饮食和使用保健品,才是最科学的,最安全的,最有效的。 7、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和习惯,如喝茶、饭咖啡、抽烟、饮酒等。由于遗传因素和体内的基因的不同,每个人对烟、酒、茶、咖啡等的承受量和反应也不一样,以致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基因检测可以选择健康的养生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