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师点亮我的大学之路

大师点亮我的大学之路

大师点亮我的大学之路
在接触漫话大学之后,我开始对曾经觉得无足轻重的诸多学者有了深刻新鲜的认识,在观看了几部纪录片之后,对他们的事迹不仅叹为观止,而且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发鲜活生动,于是我开始想要深入去了解这些世人们称赞的学者,并试图从他们心灵深处挖掘到我所需要的,我所值得珍惜的任何“精华”。
首先,我最欣赏的是蔡元培先生,北京大学“永远的校长”。通过改革北京大学,蔡先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和中国的教育,其独特之处,八九十年过去了,仍然令人觉得中国有一所保有独立精神的大学。虽没有建千秋不朽功业,也没有立百世罔替高论,通过执掌北京大学,蔡校长不仅一洗北大腐朽的学风,确立了北大在中国的学术领袖地位,更通过学术地位的确立,确立了北大在中国的精神领袖地位,进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领袖地位。这不得不让我为他的伟大功绩喝彩。
他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1912年 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 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这个方针为中国之崛起夯实了基础,也提高了国民的普遍素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 的办学方针。这一举措又让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一定的范围,让我非常钦佩。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也为下一代的学习生涯指明方向。
蔡元培先生早就告诫我们:“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们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所以,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接受教育的意义,让我对教育有了不同的看法,我也会试着向蔡先生期望我们完善自我的目标进发,努力做一个“学者”。
问你一个问题: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是谁?不同的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的回答:蒋南翔啦,等等,但是,一定会有很多的人说,是梅贻琦。

是的,梅贻琦是我另一个十分敬重的学者,他一生办了两个清华:北京的清华,和台湾的清华。他是清华大学历史上,对清华影响最大的校长之一。
北京的清华大学在梅贻琦的手中,不重学历重学识,破格用人,而且事实证明很多破格所用之人均是大师级的学术大家。在他手里,北京的清华大学迅速崛起,加上其他各种原因,清

华大学最终成为中国学术上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是世界上各个大学同行最为认可教育质量的中国大学之一。
1952年他在台湾又办清华,从几个人开始,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使台湾的清华大学初具规模,在十几年后,就成为有相当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在台湾和亚洲领先的大学。当然,话说回来,这过程中功劳也不全是他一个人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背景。
但是,同样地,如果查一查梅贻琦的个人简历,就会发现,虽然他是个化学博士,但他一生查得到的、留下来的论文只有两篇,他本人在学术上,既不是学部委员、也不是院士,当然更不是化学界的学术权威。他同样是一个被后人称为“教育家”的大学校长。
从这些大学校长的身上,我发现,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一个学者,他的评价标准是专业的学术水平,是学部委员、院士、博士学位点,但是,对于一个大学校长,他的评价标准,就不是学术水平,就不是学部委员、院士,而是对大学教育的战略眼光、对人类知识发展的战略水平的评价。
从数多学者的经历来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者,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完善自我。在大学的四个学年里,我会尽一切能力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加充实,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