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 堂实录)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 堂实录)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 堂实录)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 堂实录)人教版

19《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实录

师:请大家随我一起在音乐当中欣赏一组图片。(播放课件)此时此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自豪,中国人在奥运会中获得了各种奖项。

生:骄傲,中国人民申奥成功了。

生:激动……

师:这些是我国体育梦想的实现。中国还有一个千年梦,如今也实现了。你知道是什么梦想吗?

生:中国人能够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师:就是这一梦想,(出示课题)齐读,它是怎样圆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成功的一件事。

师:他们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呢?让我们来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作好批注。

生1:“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我从“十多年的努力”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付出了很多。联系资料我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中国当时并不富裕。中国人有这样的决心是非常了不起的。

师:把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先来说说?

生2:“十多年”中国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财力、物力、人力。

师:所以才换来了——

生: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师:这怎能不令人振奋不已!谁来读?

师:指名朗读

生1:朗读课文。

师:人们还做了哪些努力?

生3:从万户乘坐火箭飞天的事例中体会到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飞天的梦想了。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师:板书勇于实践

生4:联系前文,我知道在万户之前,中国炎黄子孙就有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了。

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接着交流。

生5:“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努力。”从“无数失败”我体会到中国航天人不怕失败,尽管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他们的梦想仍然是不会动摇的。

师:具体的说说他们付出了哪些代价?

生6:“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有的人……;有的人……”我体会到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忘

我的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板书:默默奉献)

师:就这一句话,还有想说的吗?

生7:我通过“积劳成疾”这个词语体会出工作人员为了研究,他们长期劳累,已经累出了病,而且是“几次”住进医院。我想他们可能是病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

生8:我通过“风华正茂”和“华发早生”这两个词语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们本应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却张出了白头发,他们付出了太多。

生9:我从“猝然长逝”这个词语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中国航天人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不惜付出仅有一次的生命。他们太伟大了!

师: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你感动吗?谁来读?(指名朗读)

师:就这一段,还有想说的吗?

生10:“载人航天工程……跨世纪重点工程。”从三个“最”字中我体会到这项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决心非常坚定。

生11:我从“跨世纪重点工程”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生12:联系下文,我知道这项工程有“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参与”而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这两个庞大的数字当中我知道了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中国人民是非常团结的。师板书:团结合作

师: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快速浏览下文,通过语言文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生:通过“震耳欲聋”这个词语我想场面一定非常宏伟。

生:“火箭划过……苍龙。”我想当时的场景一定非常壮观。

生:联系上下文,人们付出了太多,这一时刻一定会欢呼,会落泪的。

师:难道你不想亲眼目睹吗?(播放“神州五号”发射录象)在这一时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中国人民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

生:我们终于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生:我们成功了!

师:让我们听听杨利伟是怎么说的。(学生朗读)简单的三句话,你体会到什么?他在为什么自豪?

生:为“中国已经是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美好的现实。”

师:正因如此,又有哪一个中过人能不为之骄傲呢!就这两句,谁来读?从中听出了什么?

师:看吧!中国人已登上了月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啊,今天终于圆了。让我们高声向全世界宣告:(齐读)

师:人们还进行了哪些努力?我们接着交流。

生:“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取得了里程碑的意义。

师: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千年的梦想,经过几代人这样的付出终于在今天圆了。(板书:圆在今天)这一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又产生了哪些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呢?

生:登临月球……

师小结:

师:同学们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中国航天方面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练习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有“黄龙吐水”“天马行空”等四十多处奇特的景观。叶圣陶笔下的双龙洞是如此神奇,让我们在感受溶洞的奇观时,进一步体会游记的表达特点,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法。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尝试运用] 一、填上“jiàn”的同音字。 水花四()亲密无()()步如飞眼()为实 开弓放()()设祖国身体()康刻舟求() 二、比一比组词。 铜()簇()蜿()稍()据() 桐()族()碗()梢()锯() 三、给“进”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只写序号。 进: A.向前移动; B.从外面到里面; C.收购; D.平房,院落的前后次序。 (1)十来进.房子()(2)走进.大会堂() (3)艰难推进.()(4)进.一批蔬菜() [巩固运用] 一、读了课文,我会填。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作者游览的地点是,时间是,游览的顺序依次是→→→。 二、品读句子,做习题。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1)“或浓或淡”中的“或”的意思是() A.或者 B.有的 C.有时 (2)这句话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A.形状 B.声音 C.颜色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 ..急,溪声也时时变换 ..缓,时而 ..窄,时而 ..宽,时而 调子。 (1)一个“”字,点明作者是逆流而上。 (2)找出句子中的两组反义词。 ()----()()----() (3)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 (4)第二句话从声音的角度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5)用带点的词语仿写排比句。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设计 文本简析: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至第 3 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第二部分(第 4 段至第9 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第三部分(第10 段),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文重点叙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具体叙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2019-2020年《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2019-2020年《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寻件便消失在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远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班级: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发现生成课 学法导航 【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 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 【预习风向标】 1、读:认真读课文至少3遍,用不同符号圈出生字词,把课文读通畅。 2、查:查阅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和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资料。 3、画: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简要作批注。 4、思:思考课文写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5、疑:把自主学习中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课堂上交流。 【预习反馈】 一.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 苍穹猝然长逝锲而不舍不懈流转载人曲线嫦娥奔月参与铺盖着陆场 二.词语搭配。 ()的代价()的曲线()的太空()的传说()的震撼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缩句)(2)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改反问句) (3)既然有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我们就要努力实现。(改反问句) 四、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①---③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⑨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五、填表格。 时间事件意义 明代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失败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1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9千年梦圆在今朝(1)附答案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斤()()虫()()寺()()()()()()()() 二、成语填空: 夜以()日积劳成()振奋不()九天()月 风华正()()然长逝()而不舍()耳欲聋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焐手 冬天到了,很冷。我们去一位朋友家小聚。 我们围坐在那只壁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有人说那时候天比现在要冷,常常为了取暖,就把手放到母亲的怀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格外温暖。聊到这儿,那位朋友突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焐手的故事吧。”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有一年春天要开学的时候,家里怎么也筹不齐开学的费用。他就捡垃圾卖,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急如焚。那天,他卖完了捡来的一点儿垃圾,坐公共汽车回家。 中途,上来一位妇女,站到了他的前面。车继续朝前开。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那位中年妇女的上衣口袋露出了钱包的一角,可能是她刚才买票之后匆忙之间没有放好。那一刻,他的脸上莫名其妙地变得绯红,呼吸也急促起来,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然后,鬼使神差一般,他的手颤抖着伸了出去。 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贼。他非常紧张。就在他的手伸进那位妇女的口袋,碰到钱包的时候,钱包的主人发现了异常,她回过头来,看到了他。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等待着她的呵斥与责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妇女看了看他后,脸上却涌上了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和的微笑,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想焐手,是吗?”少年___________ ____。 少年下车后大哭了一场,为自己的行为,更为中年妇女的那句话,那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温暖的话。少年后来渐渐长大,到青年,到中年,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是这样一句话,教会他怎样好好做人。 “你们知道那少年是谁吗?”最后,朋友说,“就是我。”在炉火的映照下,我看见,那位朋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1)超出了事先对事情、结果等的估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天窗》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是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课文原文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滴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

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被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知识点我会写: 慰:慰藉安慰欣慰慰问聊以自慰 藉:慰藉枕藉蕴藉 锐:锐利敏锐尖锐养精蓄锐 滩:河滩滩地浅滩滩头 帐:帐子蚊帐帐篷营帐 烁:闪烁烁烁震古烁今 蝙:蝙蝠蝙蝠衫蝙蝠怪 蝠:蝙蝠蝙蝠侠燕蝠相争

六年级下册语文《19千年梦圆在今朝》(含答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判断下面拼音和汉字是否正确,用“√”或“×”标明。 瑰ku ī 丽l ì ( ) 不b ú 解xi è 努n ǔ 力l ì ( ) 宛w ǎn 若ru ò( ) 炎y án 皇hu án ɡ 子z ǐ 孙s ūn ( ) 二、多音字组词。 zh áo ( ) b ēn ( ) zhu ó( ) b èn ( ) z ǎi ( ) zh ù( ) z ài ( ) zhu ó( )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振奋不( ) 夜以( )日 风华正( ) 猝然长( ) 坚持不( ) ( )而不舍 九天( )月 ( )耳欲( ) 四、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上横线。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动、震撼)和(鼓励、鼓舞)。 3、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沉重)代价,(坚定、坚强)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4、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 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涌现 呈现)出勃勃生机。 五、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着 奔 载 著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六、读句子,用加点词语造句。 1、尽管 ..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2、没有 ....这次..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 ....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七、下面是几个同学对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的理解。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哪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在后面打“√”。 1、“千年的梦”指中国人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2、“千年梦圆在今朝”指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3、“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美好现实。() 八、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通览学案,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继续使用结构化预习的方法展开预习。每完成一步不忘相互检查。小组长一定要发挥监督、调控作用,控制好时间。看哪组学得最认真,学得效果最好! 四、自主检查,交流备展。 温馨提示:同学们,备展很重要,你们小组先确定好要展示哪方面的内容和展示方式,人人都要参与交流、参与备展,确定好中心发言人,然后做好交流,做好备展准备;看哪组展示最精彩,收获最多! 课内达标检测: 1.给下列带粗字注音。 ()()()() 苍穹猝然长逝锲而不舍不懈 2.词语搭配 受到代价 穿越工程 付出现实 实施苍穹 变成震撼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嫦娥()月()黄子孙积劳成()夜以()日猝然长()风()正茂 4、我理解的词语有: 5、我能理顺课文内容。 通过熟读课文,我知道了文中千年的“梦”是指 千年“梦”是怎么圆的: 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 五、成果展示,补充评价 六、梳理问题,提出疑问 疑问一: 疑问二: 七、总结收获,修补学案。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绝大部分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仅仅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ang sha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仅仅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准确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延续()激动() (4)“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 (5)“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 (6)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仅仅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3分) 2.写话: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航天工作者说吗?请写一写。 3、由语文课代表在班级组织召开一次“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的主题演讲活动。 四、相关链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1号”卫星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1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讯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40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5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10秒钟,又间隔5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持续地发回各种数据。人们从广播和报纸上获知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各大城市上空的信息,这个时间一临近,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兴奋地观看自己国家的卫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天窗》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课文原文】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滴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被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 【知识点】 我会写: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材简析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 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 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 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 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 2、学生准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 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请打开课本第19课。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例举)。 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 没有航天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三、重点研读,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1、研读第七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两个数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设、发射单位,“三千多”是协作单位。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设计意图: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时以“神五”发射为突破口,通过课件、品读感受千年梦圆的激动、自豪,体会千年梦圆在于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学生交流)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梦,你们知道至今为止我们已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飞天)当你知道我们的飞天梦圆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再次齐读课题)3.“千年梦”指什么?“圆在今朝”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能解释课题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交流: (1)文中哪句话最直接、最准确地表明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指名读,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2)是啊,[出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齐读)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是何等的自豪与骄傲啊。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 堂实录)人教版

19《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实录 师:请大家随我一起在音乐当中欣赏一组图片。(播放课件)此时此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自豪,中国人在奥运会中获得了各种奖项。 生:骄傲,中国人民申奥成功了。 生:激动…… 师:这些是我国体育梦想的实现。中国还有一个千年梦,如今也实现了。你知道是什么梦想吗? 生:中国人能够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师:就是这一梦想,(出示课题)齐读,它是怎样圆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成功的一件事。 师:他们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呢?让我们来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作好批注。 生1:“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我从“十多年的努力”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付出了很多。联系资料我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中国当时并不富裕。中国人有这样的决心是非常了不起的。

师:把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先来说说? 生2:“十多年”中国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财力、物力、人力。 师:所以才换来了—— 生: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师:这怎能不令人振奋不已!谁来读? 师:指名朗读 生1:朗读课文。 师:人们还做了哪些努力? 生3:从万户乘坐火箭飞天的事例中体会到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飞天的梦想了。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师:板书勇于实践 生4:联系前文,我知道在万户之前,中国炎黄子孙就有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了。 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接着交流。 生5:“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努力。”从“无数失败”我体会到中国航天人不怕失败,尽管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他们的梦想仍然是不会动摇的。 师:具体的说说他们付出了哪些代价? 生6:“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有的人……;有的人……”我体会到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用“√”表示。(6分) 荧.光屏(yín yíng)筑巢.(.cháo cáo)捕.捉(pǔbǔ)侵.蚀(qīn qǐn)栖.息(qīxī)揭.开(jiēxiē)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lǚyóu biān fúqīng lǎng bǔjiùyúguàn ér chū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 zhēzhéshé1.他身体不好,不要折.______腾他。 2.一根筷子,轻轻一折.______就折.______了;十根筷子放在一起,怎么折._____也不弯。 jiējié

3.树上结. ________了不少苹果。 4.这次出访,结. ________识了许多国际友人。 四、比一比,再来组词语。(12分) ?????蛾( )饿( ) ?????欧( )鸥( ) ?????滩( )推( ) ?????幻( )幼( ) ?????捕( )铺( ) ?????蝠( )幅( )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 )先( )后 ( )( )其事 ( )()而出 随心( )( ) ( )( )天开 ( )枝( )叶 轻而( )( ) 气喘( )( )

六、选词填空。(6分) 灵巧灵敏灵活1.程泽华头脑(),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是一位优秀的特警队员。 2.警犬“老黑”的嗅觉很()。 3.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在夜晚飞行时也能()地避开。 七、读句子,判断对错。(6分) 1.蝙蝠夜里飞行,靠眼睛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2.“往返”的“返”意思是“回”。() 3.太平洋绿龟一般在三四月份离巢而出,爬向大海。() 4.黄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5.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6.“愚蠢”一词中加点字读“yū”。() 八、修改病句。(6分) 1.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似乎在侦探外面是否安全。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第二部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第三部分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课文重点叙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具体叙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 学情分析: 对我班学生来说,读懂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困难,六年级学生能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学生比较感兴趣,靠媒体和科学课上的学习、课前预习等渠道,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具有一些背景知识。根据对我班学生的了解,学习本课要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相对较难。 学习目标: 1.积累“瑰丽、宛若、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1.培养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了解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 2.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5.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了解时代背景。 2.下载古风背景音乐,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而传统节日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咱们就一起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那里寒食节的景象吧。(板书:寒食) 简介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

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二、学习古诗《寒食》 (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自学“宫、侯”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侯、候”,用组词法:“王侯”“时候”区分形近字。 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师相机指导。 (二)知诗人,解诗题。 请学生自己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师相机补充。 提示: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1.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句作标记。相机理解“春城、御柳斜、汉宫、五侯、传蜡烛”等词语,大致梳理诗歌内容。 2.展开想象悟诗情。让我们走进长安的春天,看看那里的景象吧: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御柳斜) 提示:飞花:飘扬的杨花。御柳斜: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姓名 、补充成语 )()奔月( )有成效()风华正()积劳成夜以()日坚持不赞叹不()二、填写相对应的词语: 1.顽强对坚强正如瑰丽对____________ 2.探索对发现正如合作对____________ 3.惨重对轻微正如成功对____________ 4.喧闹对大街正如僻静对____________ 5.勤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____________ 6.信任对朋友正如怀疑对____________ 7.凶猛对老虎正如____________ 对绵羊 8.振奋对喜讯正如悲伤对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成语: 1.来自神话故事 2.来自寓言故事 3.来自历史故事 4.说明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 培优作业: 四、趣解成语: 冷库装电灯() 魔术师的手() 鲁迅诞生一世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班次)()补天人声()沸)展翅震耳()聋 )华正()茂 )()而不舍 瞎子吃饺子() 这山望着那山高()气象站停止工作()为赛跑冠军鼓掌()

五、根据特点,写一句富含哲理的话:例:稻穗:尽管你果实累累,你却总是谦虚地低头。 ①橡皮: ②雨伞: ③鞋子: ④蜘蛛: ⑤天平: ⑥扫帚: ⑦ 六、判断修辞手法: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 2.为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4.春日是一直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 )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6.人类失去联想,将会怎样?( ) 七、给“什么”选择正确的含义: A.惊讶 B.一切 C.不满 D.疑问 E.虚指F责问 1. 这是什么东西?( ) 2.他们仿佛在谈论什么?() 3.什么!九点了?( ) 4.这算什么。 ( ) 5.他什么也没拿。 ( ) 6.你笑什么?( ) 八、把下面词语的意思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从前( ) 现在( ) 十五分钟( ) 三个月( ) 二十四小时( ) 七天( ) 十天( ) 晚上( ) 白天( ) 早晨( ) 九、照样子写词语: 例:看——瞧瞅瞟瞥盯注视 走( )( )( )( ) ( )( ) 想( )( )( )( ) ( )( ) 说( )( )( )( ) ( )( ) 十、按要求写句子。 1、正在“争当雏鹰少年” 开展我校的活动用上面的词组成两个句意相同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说李含是个好学生。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词组成一句富含哲理的话。错错错知中改不错错错知算改不 4、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改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