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爨宝子碑》02-爨宝子碑原文、注释、今译

《爨宝子碑》02-爨宝子碑原文、注释、今译

《爨宝子碑》02-爨宝子碑原文、注释、今译
《爨宝子碑》02-爨宝子碑原文、注释、今译

《爨宝子碑》原文、注释、今译

○ www

原文(按原碑文字形):

晋故振威将軍建寜太守爨府君之墓

君諱寶子,字寶子,建寜同樂人也。君少禀瓌偉之質,長挺高邈之操,通曠清恪,發自天然,冰絜蕑靜,道兼行葦。淳粹之德,戎晋歸仁,九臯唱于名響,束帛集于閨庭。抽簪俟駕,朝野詠歌。州主簿、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寜撫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慟發中,相与銘誄,休揚令終,永顯勿翦。其辭曰:

山嶽吐精,海誕陼光。穆穆君侯,震響锵锵。弱冠稱仁,詠歌朝鄉。

在陰嘉和,處淵流芳。宮宇數刃,循得其牆。馨隨風烈,耀与雲揚。

鴻漸羽儀,龍騰鳳翔。矯翮淩霄,將賓乎王。鳴鸞紫闥,濯纓滄浪。

庶民子來,摯維同響。周遵絆馬,曷能赦放。位才之緒,遂居本邦。

志鄴方熙,道隆黃裳。當保南岳,不騫不崩。享年不永,一匱始倡。

如何不弔,瀐我貞良。回槍聖姿,影命不長。自非金石,榮枯有常。

幽潛玄穹,携手顔張。至人無想,江湖相忘。于穆不已,肅雍顯相。

永維平素,感慟愾慷。林宗沒矣,令名遐彰。爰銘斯誄,庶存甘棠。

嗚呼哀哉!

太亨四年歲在乙巳四月上恂立

主簿:楊磐錄事:孟慎西曹:陳勃都督:文禮都督:董徹

省事:陳奴省事:楊賢書佐:李仂書佐:劉兒幹吏:任升

幹吏:毛禮小吏:楊利

威儀:王玉

注1:锵原为“王”旁。

注2:刃,应作仞。

注3:瀐,应作殱。

注释:

諱:避忌。

同樂:今陆良县。

通曠清恪:通达开明,高洁恭谨之意。

道兼行葦:即仁义兼及草木。

九臯:深泽。

閨庭:家庭。

抽簪:指弃官归隐。俟駕:侍君受命于朝廷。

本郡:指建宁郡。

氓庶:百姓。

寢疾:病倒于床上。

躬:身体。

中:内心。

誄:古代用于表彰死者德行并致哀悼的文辞。

休:美也。

翦:斩断。

精:通“菁”,这里作“光华”解。

陼:同“渚”,水中小洲。

穆穆:仪表美好。

锵锵:风鸣声。

弱冠:古代男人二十岁行冠礼,因未达壮年,称“弱冠”。嘉:美好。

處淵流芳:指未出仕已有美名流芳。

宫……牆:此二字连用意指“师门”。

馨:泛指香气。

鴻:鸟名。指大雁。

翮:即“羽根”,引申为羽毛,也可作鸟翼的代表。

賓:服从。

鳴鸞:本指车前金铃。

紫闥:指帝王宫廷。

鳴鸞紫闥:出仕。

濯纓:避世清高之意。

庶民:即百姓。

摯:即绊马索。

絆馬:同绊骥。

緒:丝头。引申为开端。

本邦:指建宁郡。

鄴:即“业”。

黄裳:本意为黄色的裙子。《易经》刊卦,以六为臣位,五为尊位。黄,中色;下饰。谓臣居尊位,必以黄裳自足,明哲保身。

騫:亏损。

影命:即景命,意为上天所授之大命。

幽潛:指地下。

玄穹:指高天。

顔張: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与子张。

穆:严肃;壮美。

林宗:东汉名士郭泰之字。

誄:指祭文。

甘棠: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篇名。这里借用“甘棠”称颂爨宝子的惠政于民。

嗚呼哀哉:伤痛之辞,旧时祭文中常用来对死者的哀悼。

大亨四年:即东晋义熙元年。“大亨”是晋安帝司马德宗于公元402年改的年号,但未启用,随即又改为“元兴”,公元405年又改为“义熙”。爨氏远在边疆,不知其情,故仍沿用之。

译文:

爨氏府君名宝子,字宝子,是建宁同乐县人。他年少时具有美玉般的姿质,年长后又表现出高尚远大的操守,他做人通达开朗,出于天性;人品如冰高洁,像兰贞静。他宽厚仁爱,兼及草木,高尚纯美,众望所归。他犹如鹤鸣深泽,四野为之响应。慕名拜访的人很多,送来的礼品塞了整个屋宇。他不论隐退蛰居,还是受命为官,均会受到朝野内外人们的不同赞扬。正是这样,他做了宁州的主簿、治中、别驾,被举为秀才,最后担任了本郡的太守。他安抚教化百姓,施行各项措施,可算得上是有条有理,各得其所。不幸的是,他才二十三岁,就因病死在任上,僚属和百姓无一不惋惜悲痛,惟愿以自己百死之心来换取他的生命。人们的悲戚发自内心,接二连三前来悼唁,祷祝他的美德远播。希望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颂词说:

高峻伟岸的山岳孕育着精英,宽广雄阔的大海散发着祥光。尊敬的君侯啊!降生时你凤鸣锵锵。

你才二十三岁,仁爱便被四方传扬。

你像鹤鸣在阴,和者甚广;你像龙腾于渊,美名流芳。

宫墙虽高数仞,你一样入门升堂,勤学有方。

你的人品如花一样一样浓烈馥郁,你的才华似白云一样飘逸飞扬。

你是鸿雁志在千里,你是龙凤飞腾高翔。

展翅搏击,直上九霄,你对大晋皇上忠心不二。

在鸾和声中进入朝堂;你也有濯缨沧浪的隐逸思想。

百姓们来拜谒你就如同子女拜谒父母。为了家乡父老你四处收揽贤才。

你知道,如按驭马的做法压制人才,哪能体现出擒和放的道理。

你按等级地位的高下和才能大小,任用僚属,整顿治理着本邦。

你志向远大,事业方兴,但你明哲廉让。

人们祝福你,愿你像南山一样福寿永昌。

可是谁想到,你享年不久,一病而亡。

苍天何不保佑你?反而戕杀人间忠良!

你秉承圣贤的天姿,怎奈生命不能久长。

自然,人的生命不有像金石那样坚强,盛衰死因是固有的现象。

你虽然死了,不论在地府还是在天堂,与你携手往来的是孔子的门徒颜回和子张。

啊!圣贤知命无私,你像鱼类将死把江湖相忘一样,把这个尘世永远遗忘。

人们祭奠你时叹息不已,眼前不时呈现出你的音容笑貌。

人们永远思念你的情意,每想到此,既伤情、悲恸,又慷慨激昂。

你像郭林宗那样,人去了,英名却在身后永远传扬。

于是写下这篇祭文,把它作为百姓怀念父母官的“甘棠”。

唉,多么痛心哀伤!

大亨四年,岁在乙已,四月上旬立。

附录:邓尔恒跋

碑在郡南七十里杨旗田,乾隆戊戌已出土。新通志载而不祥。近重修南宁县志,搜集金石遗文始获焉,遂移置城中武侯祠。考晋安帝元兴年壬寅改元大亨,次年仍称元兴二年,乙已改义熙,碑称大亨四年乙已,殆不知大亨年号未行,故仍遵用之耳。仪徵阮元达师见爨龙颜碑,订为滇中第一石,此碑先出数十年,而不为师所见,惜哉!抑物之显晦,固有时欤?晋碑存世者已鲜,兹则字画尤完好,愿与邑之人共宝贵之。咸丰二年秋七月,金陵邓尔恒识。

谈《爨宝子碑》及其书法风格(转)

中国文字的形体表现虽然风格各异,但数千年来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从字体的形状来看,可以说就是方块字:长方、扁方、正方和近似于方,我国的书法从创始至今,定型的、得到书法界和书家认可的共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字体间先后有影响有传承、有发展和变化。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纵观中国书法产生、进化、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楷书萌发于汉末,演变,发展于魏、晋、六朝,成熟于唐代并于唐代臻于完善,达到了十分辉煌的境界。在两晋时期,出现了两件旷世珍宝:一件是名扬海内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另一件是当时沉寂,后来发现于南中曲靖的《爨宝子碑》。《兰亭序》因唐太宗李世民的酷爱而作为殉葬品,原件已不在人世:而《爨宝子碑》一经发现后便受到保护,如今屹立于云南曲靖一中校园爨碑亭内,这实在是中国书法界的幸事,中国文化史上的幸事。

自诸葛亮南征(公元225年8月)会师曲靖后,到唐天宝年间的500余年内,曲靖(当时称“建宁”)“是南中”(今云南全省,贵州西部,四川I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爨氏是南中势力最强大的家族,当年爨宝子任建宁太守时,正是爨氏统治南中的时期。爨宝子,建宁同乐人(今陆良),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380年),卒于东晋大享二年(公元403年)仅活了23年,他19岁时便“弱冠称仁”,就任建宁太守,同时世袭“振威将军“之职。爨宝子在位的四年中,实施

了一系列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生产发展,稳定民生的政策,至使社会较为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多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他的早逝,使其僚属、家族乃至百姓十分沉痛,因此为他撰文、刻石、立碑——这便是爨宝子碑。爨宝子碑是在他去世二年后,即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所立,距今已有1602年的历史。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宗爨府君之墓”,碑的材料为沙石,碑首为半椭圆形,碑体呈长方形,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题衔5行,每行3字,碑文13行,每行7—30字,碑下端列职官题名13行,每行4字,全碑共400字,碑的左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七月,由曲靖知府邓尔恒所提的跋,记录了碑的出土及移置经过。碑文如下:君讳宝子,字宝子,建宁同乐人也。君少禀瑰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洁简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九皋唱于名响,束帛集于闺庭。抽簪俟驾,朝野咏歌。州主簿、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寝疾丧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恸发中,相与铭诔,休扬令终,永显勿翦。其辞曰:山岳吐精,海诞降光,穆穆君侯,震响锵锵。弱冠称仁,咏歌朝乡。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宫宇数仞,循得其墙。謦随风烈,耀与云扬。鸿渐羽仪,龙腾风翔。矫翮凌霄,将宾乎王。鸣鸾紫闼,濯缨沧浪。庶民子来,挚维同响。周遵绊马,曷能赦放。位才之绪,遂居本邦。志邺方熙,道隆黄裳。当保南岳,不骞不崩。享年不永,一匮姑倡。如何不吊,歼我贞良。回抱圣姿,景命不长。自非金石,

荥枯有常。幽潜玄穹,携手颜张。至人无想,江湖相忘。于穆不已,肃雍显相。永维平素,感恸忾慷。林宗没矣,令名遐彰。爰

铭斯诔,庶存甘棠。呜呼哀哉!

大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旬立主簿杨磐录事孟慎西曹陈勃都督文本乙都督董彻省事陈奴省事杨贤书佐李仂书佐刘儿干吏

任升干吏毛礼小吏杨利威仪王口

爨宝子碑又称“小爨”,原因是它的体积小于陆良薜官堡斗阁寺大殿内的“爨龙颜碑”,字数也少于爨龙颜碑。故爨龙颜碑称为大爨,爨宝子碑称为小爨,二碑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爨”。从碑文中我们可

以感受到:因爨宝子早逝,碑文中所记事实、政绩不多,文章多谀慕之辞,但仍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部分社会政治情况和文体风格,为我们研究爨文化以至南中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爨宝子碑出土于1778年,然而长期并不为人所知,更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直到1852年(咸丰2年)才真正被人发现,此碑的发现、保管、转移直至送入曲靖一中爨碑亭中存放,更有着偶然性和坎坷曲折的历史,这一段经历不少学者已谈了很多,很多资料上已有详细的记载,具体情况可参阅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新编曲靖风物志》中的相关内容。在此,我们首先应感谢发现爨碑价值的曲靖知府邓尔恒先生,若非邓公超平凡人的眼力和对历史文化的高度敏感性和责任心,此碑的命运将是埋没和损坏;其二,要感谢民国时期一介寒士张士元,当爨碑危在旦夕之际,是张先生果断将碑搬回家中,

保存下来。若无俩位先贤的发现和保护,世间将少了一件文化瑰宝,珍贵的爨文化也将缺失不少重要的内容。

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在曲靖一中内建造“爨碑亭”,将爨宝子碑和《大理国三十七部会盟碑》陈列于碑亭内,爨宝子碑才算是有了一个完好的归宿。清末经济特科状元,云南石屏人士袁嘉谷先生

郑重为之撰写楹联:

奉东晋大亨瑰宝增辉三百宇,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历尽沧桑的爨宝子碑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拔专款重新修建爨碑亭,加宽、加固了碑座,划定了保护范围,强化了保护设施: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文化行业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繁荣和提升,曲靖地方政府极为珍视此碑的价值,在曲靖一中修建了“爨园”。新建的爨园庄重典雅,鸟语花香,文华涌动,桃李芬芳。爨园、爨碑亭、爨碑三位一体,珠联璧合,更显出爨宝子碑的珍贵,在爨文化中增添了一份迷人的异彩和魅力。

笔者自幼深爱书法艺术,并有幸在曲靖一中渡过了高中的学习生涯。在曲靖一中读书期间,常在课余倘佯于爨碑亭外,透过门缝和窗户欣赏、观摩和体会爨宝子碑的书法神韵,感受由碑亭散发出来的厚重的历史文化韵味。小爨的笔法很独特,有专家认为是用隶法写楷,但仔

细观摩体验,则不尽然:例如三点水中的上提、三角形点,是典型的魏碑楷体笔法:横、竖很少有隶楷韵味,更多的横、竖多为方笔起势、方笔收势,与隶书的藏锋起笔、“蚕头雁尾”等书写方式大不相同:竖的收势顿笔明显,很有份量;撇、捺、钩则隶意浓重;横折则有楷或隶意。字形以扁方为多,正方,长方兼有,总体结构外方内圆。更确切的说,小爨是隶楷书体。小爨寓巧于拙,字体参差,姿态生动,神采焕然,历览海内历朝历代碑文,尚无第二块碑有此书法水平和特色。

爨宝子碑被发现后,引起了书法界、政界、历史文化界及广大书法爱好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一批又一批的仰慕者前往参观,众多的书法爱好者摹仿、研习小爨书体,使得爨书广为流传,使爨书艺术成为书法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苑。康有为对“二爨”十分推崇,感慨而言:“南碑今所见者,二爨出于滇蛮,然其高美,已冠古今”,并称赞小爨:“宝子端朴若古佛之容,厚重古拙,体势飞扬,用笔如长枪大戟,直来直往,沉着痛快”,并评价:“当为正书古石第一本”。对于在云南曲靖出土的“二爨”,梁启超惊叹:“天津桥上闻杜鹃,岂地气宝钟于南徼耶!”爱国民主人士,黄埔军校副校长、民革中央主要领导人李济深先生,对爨宝子碑偏爱到痴迷的程度,一生专攻小爨,并用心收藏各种《爨宝子碑》的拓本,视为珍宝。

朱德年轻时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老师、全国政协委员、腾冲人士李根源先生,一生爱好书法艺术,对爨宝子碑也赞美有加:“下笔刚键如铁,姿媚如神女”。郭沫若则根据《爨宝子碑》和1965年出土

的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认为东晋时代的书法总体处于隶楷阶段。日本有专门研究“二爨”的书道会,专门从事对爨书的临摹、书写、展出和研究活动。日本、美国等地的书法界人士还不远万里,数次到曲靖一中参观神往已久的《爨宝子碑》,以慰平生热爱书法、敬仰爨碑艺术之情怀。遥想当年,执笔书写《爨宝子碑》的那位写手,他定不曾想到,由于他的书写,会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往事已越千年,《爨宝子碑》为什么能流传今世,乃至流芳后世?我想这是由爨宝子碑独有的书法风格、魅力所决定的:小爨熔沉雄与灵秀、刚劲与柔美、庄重与生动为一炉,古朴率真,亦拙亦巧,不拘一格:其中方与圆,静与动,平凡与奇崛,内敛与张扬,墨守与变化,构成了完美的统一。书中的哲学、美学意韵,实在是值得我们品味。《爨宝子碑》“上承两汉隶分之递变,下开隋唐正书之先河”,承上启下,端庄肃穆,参差劲峭,刚柔相济,方圆兼施,奇姿百出,拙中寓巧,古朴雄浑,这就是爨宝子碑的风格。更难得的是,这一切又都是书者心态、功力、学养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矫揉做作。如果说,唐代楷书是书法中”正”的典范,那么爨书中的小爨则是书法中“奇”的代表。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其生长的气候、土壤,爨宝子碑的精华,不在于碑文的内容,而是它不朽的书法艺术。爨宝子碑是立足于爨乡土地,用爨乡文化风韵书写的书法艺术之碑,它将当之无愧地挺立于中国书法名碑之林,将对书法的创新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爱莲说》全文及翻译

《爱莲说》全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

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唉!自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菊花的人了。像我一样爱莲花的人还有多少呢?但是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注释: 牡丹,是花中富贵的。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陶后鲜有闻:自从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鲜:少。 宜乎众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

人呢? 【作者简介】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相关阅读: 初三年级文言文全集翻译 八年级文言文全文翻译 初一年级文言文翻译与赏析 中考备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精选汇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 朝代:明代 作者: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 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 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 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个天晚上八点左右,我 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 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 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 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 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 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 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 左右。定,开始。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 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 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 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 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⑩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开始。 4.【余】我 5.【拏(ná)】即“拿”,持,引申为撑,划,牵引,撑(船)。 6.【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7.【雾凇沆砀(hàng dàng)】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总复习 一、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 1、书下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2、补充解词 (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 (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 (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 3、一词多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 三、文学常识 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及注释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及注释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挐④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⑩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⑩①。及下船,舟子⑩②喃喃⑩③曰:“莫说相公⑩④痴,更⑩⑤有痴⑩⑥似相公者。”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的大约2小时。 ④挐:通“桡”,撑(船),划(船)。一作“拏”。 ⑤拥毳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⑦一白:全白。

⑧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⑨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⑩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小白玉酒杯。 ⑩①客此:在此地客居。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湖畔。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游人、飞鸟的声音完全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云朵、远处的山峰和湖水,上下一片白色。湖面上倒映着的影子,只有(隐约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水正在沸腾(古时喝烧酒前要烧,烧酒时,把水放在火上烧,然后再把酒放在水中,)。(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像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告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古代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痴迷,还有比相公您更痴迷的人呢!”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范文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分享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一、原文、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注意课本中书写,拼音打不出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时,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

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二、文学常识积累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朝代)山阴(籍贯)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相关背景 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张岱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上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人们常说散文贵有诗意,这是很对的。

爱莲说原文翻译注释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周濂溪集》。“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周敦颐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可:值得 蕃(fán):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着名诗人。是着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特别,十分。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涟:水清而有微波。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 直: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句末语气词。 隐逸(yi) :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者:~~的花。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菊之爱:对菊花的喜爱。 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多少人呢? 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众:多。 译文

湖心亭看雪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完全归纳

湖心亭看雪字词批注译文及知识点完全归纳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 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一、【重点注释】 1、是日更定矣是:这。 定:完了,结束 2、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挐:通“桡”,撑,划。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3、雾淞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 哪里。更:还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勉强。白:指酒杯 6、上下一白 一白:全白 7、客此。及下船 客此:在此地客居;及:等到 8、相公: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优秀教案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5.定风波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3.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风波》。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一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风波》 三、研读课文 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

必修4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必修4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测试题 2019.9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爱好或玩乐亦有高下之分:有人嗜麻将,有人好围棋,有人喜读书,高下则大异;同是集邮,有人为了艺术,有人却为了赚钱,相去也甚远。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或者是否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请联系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爱好”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多个朋友开条路,得罪个人找堵墙。(中国俗语)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歌词)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荀况)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克雷洛夫)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一定要谨慎择友。也有人想,应当广泛地结交朋友。请以“广交朋友与谨慎择友”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 C. 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 4,“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

A. 故作不良计 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 池鱼思故渊 D. 故国神游 5,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女为人臣子 B.畔主背亲 C.驾赤虬,持一版 D.复举剑拟之 E臣愿奉璧西入秦F拜书送于庭 6,下列划线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 A、绝不饮食 B、答其善意 C、请指示王 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E、衡下车 7,下面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是() A宁许以负秦曲 B 反欲斗两主 C 空以身膏草野 D 恒从小奚奴 8,指出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会论虞常会武等至匈奴 B、引赵使者蔺相如虞常果引张胜 C、君因我降欲因此时降武 D、尚可得乎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划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天雨雪。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 目录: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晖,。 11、【大观】。 12、【前人之述备矣】 。 13、【然则】。 14、【南极潇湘】。 极,。 15、【迁客】。 迁,。 16、【骚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得无,。

36、【浮光跃金】。 37、【静影沉璧】。 璧,。 38、【何极】。 39、【宠辱偕忘】。 宠,。偕,。 40、【把酒临风】。 把,。 41、【求】。 42、【古仁人】。 43、【或异二者之为】 。或,。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45、【居庙堂之高】 。庙堂,。 46、【处江制之远】 。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二、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百废具.兴: ③越.明年,政通人和: ④增其旧制.: ⑤薄.暮冥冥: ⑥气象 ..万千: ⑦微.斯人: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⑨横.无际涯: ⑩予观夫.巴陵胜状: ?前人之述备.矣: ?嘱予作文 ..以记之: ?则有去国.怀乡: ?则有去.国怀乡: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宠.辱偕忘: ?沙鸥翔集.: ?春和景.明: ?进.亦忧,退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谗.畏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而或长烟一空.: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译文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译文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ɡēnɡ)定矣,余挐(ráo 人教版上标注为nú,另有作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ɡ)沆(hànɡ)砀(dàn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ɡ)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ɡènɡ)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客居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的雪,湖中人、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晚上大约八点),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准备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雪夜寒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船,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后就告别。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说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和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呢!”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_定风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定风波 (一)创设词境,酝酿情感首先我想冒昧的问一个问题,心目中有偶像吗?偶像在你的心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有一个才貌双全的现代女子叫刘艳琴,她如此对偶像说:“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千年前历尽坎坷的落魄文人用什么在叩动着现代女子的芳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坡翁的词《定风波》,感受东坡跳动的脉搏。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朗诵先找两个同学朗诵,再进行点评,然后听名家泛读,注意节奏和轻重缓急。再大家一起齐读全词 整体感知: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简单介绍词序,联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桃花源》的序) 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 同行皆狼狈,何妨吟啸且徐行。 余独不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已而遂晴,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处词序与词内容无照应的: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为何喝酒? 提示1:在苏轼以前的作品中苏轼为什么喝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 独)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忧愁) 提示2:苏轼忧愁什么?注意序中日期,结合注释思考。 乌台诗案: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铛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命悬一线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开荒种地生活艰难) 明确:沙湖道中风雨——人生的风雨 (三)研读探究走近词人

湖心亭看雪批注

湖心亭看雪 一、情境导入: 与同学们聊一聊,今年第一场雪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 是呀,世上好像没有一种快乐,比初雪更叫人雀跃。你若不曾在厢房里等雪,你就不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悦;你若不曾在雪地里独坐,你就不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自在;你若不曾在冬夜里归来,你就不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温暖。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雪夜下张岱的西湖情怀。 板书:题目、作者 二、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 1.感知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2.品味语言,欣赏西湖雪景。 3.走近作者,感悟文人情思。 三、自主预习生成:诵读 读的要求: 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入情入味——读出节奏。 字斟句酌——读懂文意。 1.共同识记黑板上同学提醒的需要注意的字(毳挐)。下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屏显)(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四、走组互助形成:译读 1、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先自主通译全文。有疑问的地方在组内和组间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字词提出来,全班一起解决。 2、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合作解决。 学生问题:“与余舟一芥”的“芥”,“更有痴似相公者”的“痴”等字的解释。 “是日”的“是”字含义。 “强饮三大白”中“强”的读音。 3、检测题(屏显) 重点词语: (1)及下船联系旧知学习新知:《桃花源记》“及郡下”《孙权劝学》

“及鲁肃过寻阳”,两句中的“及”都是等到的“意思”。 (2)是金陵人,客此客居,名词作动词 一词多义: 一:上下一白长堤一痕 更:是日更定更有痴似相公者 是:是日更定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绝:人鸟声俱绝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 翻译句子,师生共同交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明确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倒装句)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带着对内容的理解,再读课文,找两个同学,一人一段范读,学生评价朗读情况。过渡:内容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下面就来欣赏西湖奇美的雪景和张岱的雅趣。 五、展示质疑合成:品读 张岱在《<西湖梦寻>自序》中写道: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曾自名为“西湖知己”的张岱曾说过,他是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人。 1.文中最能体现张岱和西湖的亲密关系的是哪一个字? 预设:学生能很容易找到“痴”字。 2.他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回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着重分析“人鸟声俱绝”(没有声音,没有任何生命体活动的环境下去赏雪。)“是日更定”(时间特殊)。“拥”看出天气寒冷 3.痴迷于西湖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品赏雪景。(温馨提示:可以从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描写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手法等方面来赏析。) 生:①“一白”,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天、云、山、水的浑然一体,苍茫而又辽阔的世界,冰莹洁白,银装素裹。 ②天、云、山、水形体上阔大,与堤、亭、舟、人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景之下,形体最为微小的人融进这广袤的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沧海一粟的感觉油然而生,产生“天人合一”的庄重感……(带着对浩淼、苍茫的西湖雪景的赞美朗读这句话) ③关于写法白描,白描:语言简练朴素,不重华丽的辞藻修辞和烘托渲染。结合这个写景的句子,再举一例。 小结:300多年前的西湖雪景仿佛正穿越时空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也体现了作者张岱超凡脱俗的行为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感慨。 4.学生质疑:“独往湖心亭看下文的”“两三粒”人影矛盾吗?结合文中语句辨析。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和舟子说话的神态“喃喃”体会舟子

重庆市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同步练习题(新版)

重庆市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同步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 A . 曹操曹丕曹植 B . 苏洵苏轼苏辙 C . 班彪班固班超 D . 杜甫杜牧杜荀鹤 2. (2分) (2019高三上·临安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治水的措施当然不止这些,还包括截污纳管,分流生活污水,以及禁止焚(fén)烧秸(jié)杆。 B . 元宵夜礼花照亮云霄,大雁塔脚下靓(liàng)女俊男身着靓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C . 那个时候,关咏荷就是TVB展露头角的小花旦,主演了电视剧《陀枪师姐》、《苗翠花》和《河东狮吼(hǒu)》而一路收视爆红。 D . 我们要想主张和解的先生请教,这些战争布署究竟意味着什么?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ɡào)我们了,我们何以抵抗?还要靠辩论吗? 3. (2分)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诗人气质了,禁不住,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但他的五尺之躯。,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却容不了当权派 ⑥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⑦无论是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⑧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 ①④⑥⑧ B . ②③⑤⑧ C . ①④⑤⑦ D . ②④⑤⑦ 4.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大江东去(长江)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 B . 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 . 一蓑烟雨任平生(沙湖道中雨)已而遂晴(过一会儿) D . 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故国神游(古战场) 5.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 回首向来萧瑟处 B . 一蓑烟雨任平生 C . 一时多少豪杰 D . 惊涛拍岸 6. (2分)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爱莲说》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爱莲说○1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3独○4爱菊。自李唐○5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6而不染○7,濯清涟而不妖○8,中通外直○9,不蔓不枝○10,香远益清○11,亭亭净植○1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3焉○14。 予谓菊,花之隐逸○15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16菊之爱,陶后鲜○17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9. ①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周敦颐 (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 (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②蕃(fán):多. ③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xǘ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 ④)独:只。 ⑤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⑥淤(yū)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⑦染:沾染(污秽)。 ⑧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 ⑨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茎。 ⑩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益,更加。 ?亭亭净植: 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亵(xiè)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语气词。 ?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噫(yī):叹词,表示感慨。 ?鲜(xiǎn):少。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宜,应当。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学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 2.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的胸怀,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定风波》中,苏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二、自练自测 1.根据要求默写课文中的相关诗句。 (1)描写“江山如画”的诗句是。描写赤壁之战中周瑜形象的诗句是。 (2)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诗句是,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3)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东坡为之绝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时 ..。 ..多少豪杰。 (2)遥想公瑾当年 (3)樯橹灰 ...飞烟.灭。(4)一尊.还酹.江月。 (5)料峭 ..春风吹酒醒。(6)回首向来 ..萧瑟处。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垒.(lěi) 磊.落(lěi) 累.赘(lěi) 罪行累.累(lěi) B.饥馑.(jǐn) 谨.慎(jǐn) 觐.见(jìn) 怀瑾.握瑜(jǐn) C.伦.理(lún) 沦.落(lǔn) 腈纶.(lún) 羽扇纶.巾(lún) D.莽.原(máng) 欺罔.(wǎng) 茫.然(máng) 竹杖芒.鞋(máng) 2.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称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因为一曲便是一阕。(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