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世界走向

2020年世界走向

2020年世界走向
2020年世界走向

综合

英国《每日电讯报》对2020年的世界进行了预测,内容包括医学、科技、体育、网络等多个领域。

基因疗法: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遗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认为,到2018年,基因疗法将成为高科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大部分健康人群来说,基因疗法可能不太受关注。

综合医学:

英国医生和作家马克思?潘波顿预测,人类将对世界上最大的杀手——癌症和艾滋病了解更多,但要在未来十年内找到治愈方法还不太可能。在外科手术方面,机器人将更多参与到复杂手术中。手术将大量应用“非入侵性”技术,利用人体现有器官的通道来实施手术,而不是在身体上“开口”。

自然科学:

《新科学家》编辑罗格?海菲尔德预测,2010年可能是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最后辉煌的一年,未来的太空竞赛大多将发生在私人企业之间。“人造生命”、“人造细胞”可能诞生。

生活科技:

数码技术编辑马特?沃尔曼预测,科技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将成为全球交流的新通道,并通过网络与家庭、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冰箱能上网,可以自动从超市订货。人们被监控的感觉将会增加,但这不是来源于政府,而是私营大公司。

网络:

Twitter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预测,2020年手机用户将比当前的网民多三倍。网络和移动技术将联合起来,兑现“帮助人们、帮助自己”的承诺。信息的公开交换使人类更加见多识广、更加忙碌,全球化程度更高。

运输:

英国交通大臣安德鲁?阿多尼斯预测,高速铁路将改变未来的运输和旅游方式。未来的旅游可能倾向于行程更短、更环保的方式。

环境:

环境专栏作家杰弗里?莱恩预测,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地球将变得更热。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将蓬勃发展,特别是太阳能。核能所占比例依然不大,2020年前可能不会有新的核反应堆投入生产。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手机威胁人类健康。北极冰帽继续缩小。

文学:

文学批评家菲利普?亨舍尔预测,书面文学将发生分裂。名人回忆录可以自由转化成电子书,终端用户将对出版业产生重大影响。

音乐:

音乐批评家尼尔?麦克考米克预测,誉满全球的音乐明星将减少,音乐人将更加地方化,音乐形式也将百花齐放。以吉他为主的摇滚乐将成为守旧派的保留曲目。歌唱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将慢慢消失,被虚拟网络明星取代。音乐行业的财富将进一步下降,但音乐本身将以更加活跃的姿态传承下去。

建筑:

建筑批评家埃利斯?伍德曼预测,建筑业将陷入新房供应不足、质量低下的漩涡中。建筑师们工作更少、预算更紧张。随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日益强烈,今后十年将是对建筑业的艰巨考验。

设计:

设计批评家史蒂芬?巴雷预测,生产和消费中的道德因素将成为焦点。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而言,创新设计变得日益重要。影响设计好坏的因素将增加,不再局限于成本因素。

电影:

电影批评家提姆?罗贝预测,3D影片将迎来发展高峰期,新的观看和放映方式使电影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好莱坞。南非高科技影片《第九区》的成功,预示着更大规模、更加独立的电影制作将在全世界兴起。

电视:

媒体编辑内尔?麦格雷预测,更多人将在网上看电视,只是有一些现场直播依然吸引观众。

饮食:

食品作家罗斯?普莱斯预测,饮食业将爆发包装革命,包装更加环保,食品保鲜期更长,标签上的信息更加详细。更有营养的食品将增加,肥胖因素将减少,但转基因食品在欧洲发展更快。

购物:

消费者事务记者哈里?沃伦坡预测,制作更精良、价格更高昂的商品将得被人们接受。大型商业街不会消失,最受欢迎的购物目标依然是成衣业,而且亲自购物将打败网络购物。

经济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2月26日消息,总部位于伦敦的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在其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排行榜”中显示,亚洲国家经济正迎头赶上,欧洲国家经济却不断衰退。

CEBR行政长官道格拉斯?麦克威廉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不仅从西方转向东方,同时那些粮食、能源等供应国的经济也表现亮眼。

按照CEBR的“世界经济排行榜”,在2020年到来时,美国、中国、日本将继续为全球前三大经济体,其它六位依次为:俄罗斯、印度、巴西、德国、英国、法国及意大利。

2020——新的全球性大国作者: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作为主要的新崛起中的全球力量,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将会改变地缘政治的图景,其潜在的冲击力及影响力将类似于在上两个世纪中,即在19世纪统一的德国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强大的美国那样,带来戏剧性的效果。就像评论家们把20世纪称之为“美国世纪”一样,21世纪可被看作为是一个在中国和印度领导下的亚洲进入自己繁荣昌盛的世纪。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扩张中的军事能力以及巨大的人口资源,这些因素的组合都使人们有充分的根据认为,这两个国家将会迅速成长为经济和政治大国。

大多数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国家生产总值(GNP)将超过除美国以外的所有的西方经济大国各自的国家生产总值。而印度的国家生产总值将赶上欧洲经济或接近赶超的关口。

由于中国和印度的绝对人口数字,按照美国统计局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14亿,而印度则接近13亿,因此这两个国家无需在生活标准上接近西方的程度下就能成为重

要的经济大国。

只要这些国家不出现全球化的突然逆转现象或发生大的动乱,这些新兴强国的崛起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中国和印度如何行使他们日益增长的实力,如何处理与国际体系中其他大国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这些仍然是关键的不确定因素。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巴西,到2020年可能会超过欧洲几个最大国家以外的所有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到2020年也能接近欧洲任何单个的国家经济。

从大多数标准,即市场规模、单一货币、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稳定的民主政治以及统一的贸易同盟等等来衡量,扩大了的欧洲将增加其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欧洲的优势在于它可能为崛起中的大国提供一个全球和地区的治理模式,但是欧洲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有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的问题,这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欧洲国家要么需要调整它们的劳动力队伍,改革社会福利、教育和税收体制,并容纳日益增长中的移民人口(主要来自穆斯林国家),要么就会面临一个持久的经济停滞。

对日本来说,它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老龄化的危机,这使其难以达到较长的经济恢复周期,而且还将面临对其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评价的挑战。在“平衡”中国或与中国“和谐共进”二者之间,东京也许必须做出选择。与此同时,在今后15年中,日本同朝鲜的危机有可能会爆发。亚洲人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不满和对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的担心都表明该地区达到平衡与稳定将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作为一个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俄国具有增加其国际影响的潜在力量。然而,由于其人口出生率过低,医疗卫生体制很差和潜在的爆发艾滋病的可能性,俄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人口危机。此外,其南部与高加索和中亚的不稳定地区接壤,这个地区所存在的穆斯林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以及某些当地特有的争端极有可能继续扩大蔓延,并进入俄国境内。但是,尽管这些社会和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俄国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力量,莫斯科对现存的强国,如美国和欧洲以及崛起中的强国,如中国和印度,都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由于这些和其他新的全球角色的存在,我们对2020年世界的实力组合的局势进行主观预测时所采用的手法就要有根本性的变化。“暴发户”式的大国——中国、印度,也许还有其他国家如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具有潜力去打破旧有世界的划分:东方和西方,北与南,结盟和不结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等。传统的以地域划分的结盟将在国际关系领域中逐渐丧失其魅力,世界将由一个同时并存得以国家为界的世界和一个由电信、贸易和金融流通连接而成的超大型城市联盟的世界而组成,而这两种世界争夺人们的忠诚的竞争将比以往更加公开,更加多样化。

曾经准确地预测了苏联的解体、日本经济的泡沫化等,在如新集团的论坛上,大前研一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国的发展非常快,未来它将超过日本。我认为,到了2020年,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应该是欧盟,其次是美国,第三大经济体将是中国。”

大前研一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虽然没有欧盟那样的协定,但目前东北亚的经济互相依存。未来,好的企业必须能够掌握到整个东北亚的依存关系,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大前研一用目前全球最流行的一款平板电脑iPad举例,iPad的零件分解开来,在韩国、日本、深圳等东北亚企业分别生产,最后由一家台湾公司富士康组装。而同样日本SONY的游戏机,也是由亚洲各国企业合作而生产的。

老龄化带来的商机

“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在进入中年,很快,中国和日本一样,将成为一个老龄化的社会。”

大前研一引述了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老龄化相关数据。并指出全球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老人最多的国家。

“中国失去人口红利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印度。印度将成为未来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大前研一也指出,目前中国有1.43亿老年人口,至2015年将再次翻倍,届时,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居全球之首,而此将带来8500亿元商机,这将会成为全球朝阳产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首先就是健康产业的商机。日本的神户牛肉,每100克要售8美元,一种有机樱桃每箱100颗售50美元,还有关市鲛鱼每条15美元。日本有很多富有的老人,为了健康的饮食愿意付出更多,他们爬山、打高尔夫、旅游……根据估算,日本老人退休后有至少8万小时的休闲时间,每个人至少需要培养20种不同的爱好。

抗衰老的商机则与抗衰老的诉求相伴而生。权威机构官方统计及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抗衰老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2015年将飙升至1760亿美元。2015年抗衰老市场将呈现激增趋势:亚太地区82%,美国76%,日本72%。

创意教育是最有潜力的行业

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询问什么是未来中国最有潜力的行业时,大前研一思索片刻回答说:“是教育,每个人都需要教育。”

“但不是中国目前这样的传统教育,而是开发人们创造力的教育。”大前研一补充道,“以后中国的分化会非常明显,举例来说,年收入1万美元、10万美元、100万美元以上的三个阶层,三者的差别就在于创意。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年收入只能是1万美元;而创意人、作家、管理者的年收入是10万美元;艺术家、大师、创新者的年收入则可以达到100万美元。”

“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很长时间了,但日本依然有发展机会,因为日本自动机械化的创新能力在世界第一。日本的服装、化妆品、电玩、动漫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它们给日本带来外汇收入。”

“中国非常缺乏开发创新能力的教育。”大前研一说。大前认为,作为个人而言,35岁以后,如果不刻意、强制性地确定目标、提高眼界,进而迈向更高层级,自己的智性将无法跟着进步。不要减法,要重新启动,假如想获得重生,则必须勇于将过去舍弃,用过去的资源重新开始。与此同时,商机面前的创业和创新机会,是每个人承载梦想的一刻。

科技

2020年全球智能电网投资达1500亿美元

日前,德意志银行全球市场清洁能源首席分析师高登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并不是清洁能源本身的开发,而是存储和输送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的技术提升和建设。”

记者在美国、欧洲等采访了解到,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智能电网理念逐步成为业界共识的进程中,政府正成为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主动力量,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行动路线及投资计划,但鉴于不同地区的监管机制、电网基础设施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各地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

全球:政府引导智能电网建设

记者在国家权威机构ID C EnergyInsights了解到,据美国和欧盟的预测,2012~2017年期间,全球智能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年均增长比例将达到17.4%,特别是在硬件、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资规模将更大。预计至2017年,全球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达到464亿美元左右,而亚太地区将成为未来5年内投资增速最快的地区,预计其年增长比例将达到33.7%。而综合国际多家权威机构的预测,至2020年,全球智能电网投资将达到2500亿美元。

根据国际能源大会的定义,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建设未来几年将加速发展,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形势一片利好。从全球看,各国发展智能电网政府不可缺位。”林弘宇表示。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智能电网战略己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是在政府统一主导和支持下,集国家以及相关力量来制定和推动的。智能电网战略已经成为他们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智能电网发展上的“角力”,不仅是一次综合实力和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较量,也是推动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需要。

英国已制定出“2050年智能电网线路图”,并开始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示范。之后的工作将严格按照路线图执行。

在第一阶段(2010年-2020年),英国准备大规模投资以满足近期需要,并建立未来可选方案。近期英国准备扩大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继续推进试点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完善智能电表的部署工作,为以后大规模的研发提供方案和数据支持。

第二阶段(2020-2050),目的是要提供到2050年后各种电力系统选择方案的基本依据。具体内容就是大量发展分布式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增加智能家居、智能家庭、嵌入式储存和分布发电以及虚拟电池的应用,并通过智能设计和强化电压设计等提高整个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控制力。

法国政府也同样对智能电网进行政策支持。法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煤炭资源已趋于枯竭。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智能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已成为法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德国,很少使用“智能电网”这个名词,而是使用E-Energy,翻译过来就是“信息化能源”。为推进E-Energy的顺利进展,德国联邦政府经济和技术部专门开设了一个网站,用来公布信息化能源的进度,向公众宣传信息化能源建设的益处。

2008年12月以来,德国政府投资1.4亿欧元实施“E-Energy”计划,在6个试点地区开发和测试智能电网的核心要素。2011年,自日本核危机以来,德国毅然加入“弃核”队伍,转向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尤其是后者,今年5月16日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政府拟投入10亿欧元补贴,以扶持电动汽车,特别是电池技术的研发。

美国:标准引领智能电网

最近,美国能源部副部长Kristina Johnson在美国无线通信展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现在有个好消息,那就是美国电网已经成为20世纪首屈一指的创新;但也有个坏消息,那就是它发展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Johnson所强调的,也正是奥巴马政府所关注的。现代化的电网建设对美国来讲是头等重要的。智能电网将在帮助消费者省钱的同时,使他们能够监管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

智能电网还能使公共事业设备获得实时信息以及时应对电力中断等突发状况。根据有关的报告估计,安装200万只智能电表将为美国的消费者一年内节约数十亿美元。

记者从美国太阳能协会了解到,美国于2004年发布了《国家输电技术路线图》,总结了美国实现电网现代化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路线图提出通过五种途径实现国家电网《Grid2030》愿景,包括:设计“Grid2030”体系结构;发展“关键”技术;加速市场接受度;加强电力市场运作;建立更强有力的公共和私营之间的合作关系。路线图还详细介绍了国家电网实现现代化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涉及到,例如保障这些活动能顺利完成的具体细节、截止日期以及所需要的资源等。这些补充计划还需要电力行业相关单位做进一步思考。

随着2009年美国政府大规模开展智能电网研发和建设,2009年7月,美国能源部公布了《智能电网系统报告》(Smart GridSystem Report),全面检视了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报告指出,目前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费用问题,据统计,美国仅智能电网测量体系就需要投入270亿美元,到2030年美国整个智能电网投入需达到1.5万亿美元。此外,智能电网标准的互操作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的变化,也是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当家庭智能网络将家庭中各种各样的家电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功能强大、高度智能化的现代智能家居系统。

中国的智能家居行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末期。计世资讯(CCWResearch)的研究报告《2005-2006年智能家居网络领域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在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阶段之后,建筑面积已达到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数量,在今后10年能达到上万个。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

您想过吗?当您回到家中,随着门锁被开启,家中的安防系统自动解除室内警戒,廊灯缓缓点亮,空调、新风系统自动启动,您最喜欢的背景交响乐轻轻奏起。在家中,只需一个遥控器就能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每天晚上,所有的窗帘都会定时自动关闭,入睡前,床头边的面板上,您触动“晚安”模式,就可以控制室内所有需要关闭的灯光和电器设备,同时安防系统自动开启处于警戒状态。在您外出之前只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关闭家中所有的灯和电器……

家居智能化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是X-10技术,通过X-10通信协议,网络系统中的各个设备便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因其布线简单、功能灵活,扩展容易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自动化的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动的建筑,相反,成了帮助主人尽量利用时间的工具,使家庭更为舒适、安全、高效和节能。

网络化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为您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使您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据国外媒体报道,思科首席未来学家、首席技术学家戴夫-埃万斯(Dave Evans)称,在未来十年内,物联网、云服务和虚拟人类等十大技术发展趋势,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

埃万斯预测的首个技术趋势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他表示,互联网将从信息和交易媒体演变为社交网络,促使人们实时分享知识和集体智慧。“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新技术应用方式急剧变革和创新的时代即将开启,它将会让人类受益无穷。”埃万斯说。到2020年,物联网中各种设备的数量将达到500亿台,平均每个人拥有超过6台设备。目前,发达国家中的很多人均拥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设备整天连接在互联网上。

第二大技术趋势是信息爆炸。在2008年,大约有5艾字节(exabyte)独立信息被创造,它相当于10亿张DVD。目前,已有1.2 皆字节(zettabyte)信息被创造,其中1皆字节等于1024艾字节。这相当于地球上所有人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100年产生的数据量。人们对高清视频的喜爱促使了信息流的大增。根据思科的预测,到2015年,91%的互联网数据将是视频。

埃万斯预测的第三大技术趋势是云服务的开发和利用。埃万斯称,到2020年,1/3的数据将通过云端进行存储或传播。全球云服务营收将每年增长20%。到2014年,创新和云计算方面的IT支出费用将超过1万亿美元。埃万斯还预测,更多的信息,例如地理位置信息和背景信息,将会被整合到通讯技术中。“由于设备始终处于连网状态,网络利用个人的传感器得知某个人已睡着,就能够将来电转入语音信箱中;或者得知某个人正在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开车,就知道现在不便于拨打视频电话。”他说。

第四大技术趋势将是网络速度的增长。埃万斯称,现在的家庭网络速度是1990年的17万倍;十年后,网络速度将是现在的300万倍,从而满足未来人们的需要。

第五大技术趋势将是社交网络的发展和无缝连接。埃万斯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任何人将能够在任何地方的任何设备上播送信息,从而提供史无前例的透明度。

埃万斯预测的第六大技术趋势是,能源将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他声称,在未来20年内,每个月都将会建成一座拥有100万居民的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必须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第七大技术趋势是,从实物到虚拟物品的转变。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电脑、交互式电视、面部识别器,以及不久将能够内置于眼镜和隐形眼镜中的无缝连接技术,它们将会被连接到云端和社交网络中,从而获得个性化的内容。

埃万斯称,第八大技术趋势是虚拟人类的开发。在未来,实体(机器人)和网络虚拟人将会成为全球劳动力大军中的一部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和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电脑,将会被应用到教室、医院和通讯设备中。

第九大技术趋势是智能医疗技术的开发和智能电脑的发展。埃万斯预测,到2020年,我们有可能会研制出具有人类智能的超级电脑。

最后一个技术趋势是导致我们社会和人种发生根本改变的新技术。例如,在2009年7月,西班牙研究者发现了可将动物记忆力提高千倍的物质;在2009年10月,意大利和瑞典科学家研制出了首个具有感觉的人造假手;在2010年3月,视网膜移植让盲人重见光明;在2011年6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心脏研究机构研制出了一颗没有心跳、不会梗阻也不会衰竭的心脏。虽然这些技术的早期应用是为了修复病变的组织或解决脑损伤的问题,但是由于持续改进,它们将能够被应用到一切领域。最终,人类将利用多种技术来修复、改善或提高他们的机体功能,从而将寿命延长到200岁。

物联网智慧风暴将刮来巨大财富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预计201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300亿美元,我国物联网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并每年会以30%增长率快速递增。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相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互联网业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成为一个上万亿的产业!因此,伴随时代前进,新机遇与我们不期而遇,物联网是新世纪财富之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时代,市场的竞争就是信息与技术的竞争,财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30倍以上,物联网人才空缺每年将以百万人量级速度递增,届时整个行业都会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物联网的技术人员,根本不需要找工作,而是工作自动找上门来。

物联网能开启怎样的智慧生活

物联网将引发一场全新的科技产业**,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SIM卡、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它能赋予物体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间,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这一技术被普遍运用后,将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等领域。

1、智慧医疗:未来智能医疗将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专家的经验数据库让私人医生“住进”手机;看病只要一张“RFID就诊卡”,扫描完成全部流程。

2、智慧家居:用手机查看居家环境、控制家里的电器开关,每家每户的电表可以自动上传用电量数据等等。

3、智慧交通: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交通物联网”。

4、智慧农业:在阳光不足的时候,通过物联产品自动补充人造光线;在湿度不够的时候,通过物联产品自动为农作物补充水分;更可以创造一个恒温的空间,让农作物一年四季不停的生长。总之一句话,您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随心所欲的控制阳光、空气、雨露等等。

5、智慧物流:利用智能物流技术,结合有效的管理方式,物流公司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能够对货物状态实时掌控,对物流资源有效配置,从而提供高效而准确的物流服务

6、智能安防:能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的泄漏实行自动报警;火灾报警系统以烟、温度及可燃气体等探测器为主;防盗报警系统则安装红外或微波等各种类型报警探测器。

德州仪器首席科学家GeneFrantz(方进)从以下四个方面预测了市场如何向2020年演进,科技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第一是绿色能源。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现在的技术开发非传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热能等;二是将晶体管的功耗降至更低;三是能源采集技术更加成熟,比如可以用人体的发热或空调的散热来供电。“这些技术正在研究中。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研究采用0.3V的电压驱动IC,这将使得芯片的功耗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他表示。此外,基于DSP和传感技术的能源采集技术也正在研发中。

第二是机器人技术。2020年,我们需要用机器人来为我们做很多事情,主要是我们不想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但是,方进不认为机器人会超过人的智力,他分析道:“我们主要是利用机器人来为我们做事,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那是科幻片中的情景,不会成为现

实。”

第三个是科技将融入我们的生活。他解释,目前电子产品只能使我们享受到视觉与听觉,2020年,电子产品将使我们享受到味觉,嗅觉甚至感观。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此外,针对中国此次特大的地震,方进深有感触,因为就在地震前的四月中旬,他刚去过汶川及周边地区旅游,“现在一切都没有了”他非常伤感地说。“DSP能在未来的地震等灾害中帮助人类减小损失。”他说道。他举例说,比如将DSP与传感器置于建筑物的梁柱处,通过测算扭矩、压力和其它参数来感知建筑物的安全性,这对于灾后房物的安全监控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此外,对于地震预报,这个全世界都在挑战的难题,DSP、传感器等半导体技术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正在研究些技术,2020年一定会有一些结果出来。

第四则是医疗照护领域。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芯片将植入我们的身体,为我们监测疾病、预防疾病,并可预测人生命的最后时刻。这方面的研发已开始进行。比如美国南加洲大学正在研究的人工视觉,将芯片植入人体,让盲人重见光明;而美国伊利罗斯大学正在研究一种“capturevoicebeforeyouspeak”的技术,让聋哑人能说话或者进行打电话等工作。至于对生命最后时刻的预测,可以通过植入体内的芯片,通过对体内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来做判断。“美国Rice大学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可以将视像传送的带宽降至极低。具体来说,他们正在研究一种‘1Pix’的摄像机,即只用一个象素,可以形成如今几百万象素才能完成的图像。这种技术如果成功,对于多个应用领域都会带来革命性的创新。比如植于人体内的1pix摄像机,仅需占用极少的资源。”方进透露。

2006年6月,美国兰德公司发表了《2020全球技术革命深度分析:生物-纳米-材料-信息技术的未来趋势、驱动力、发展障碍及社会意义》技术报告,对2020年IT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1、技术会聚

现在有很多服务和产品都集成了信息技术。例如,用户通过电报或电话提供商可访问宽带网络,用PDA、手机、照相机可查看邮件、浏览网络和即时通讯。技术和功能的会聚将继续成为未来主流数字产品的主题。借助于光学线路的研究和发展,携带数字信息的配线和材料技术将为技术和功能的会聚提供更多便利。电话、电视、广播、个人电脑、网络接口、电源、日程计划甚至室内照明等,都可能会聚到只由一个厂商提供的某种家用产品中。由于智能衣服、可穿戴式计算机及视频透镜的出现,着衣和计算机未来将可能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形下,需要考虑隐私、系统及其交易功能的安全性等问题。当此前相分离的各种功能可能引发冲突时,还须考虑如何进行协调。

2、数据管理

到2020年,由于监视功能、传感机制等多项新技术的发展,有关个人身份、行踪、习惯和行为的数据量将会急剧增加。传感器、生物测定学、照相机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代表了IT研发的一些主流方向。由于大量可获取数据的出现,数据质量问题也须得到正视和解决。亚波长领域纳米结构的研究正出现令人鼓舞的成果。有机存储器为扩大容量提供了空间,并且更容易被生产、更加节能,而成本比现在的芯片更低。

1) 传感器。目前正在研发和测试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技术等新型传感器,将可对多种产品进行标识,以实现购买商品、确认库存、防止偷窃等功能。这些标签能用唯一代码对商品进行标识,并可在短距离内传输商品信息。杂货店及更大的零售商已开始利用RFID 跟踪产品货盘。为控制RFID对隐私的妨碍,目前一个备选办法就是在商品售卖点使标签失效。到2020年,相对简单的传感器(例如RFID)及包含更多信息并可相互间进行交流的智能

化传感器,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2) 生物测定。生物测定系统是通过身体某一部分的(相对)静态形态或通过人的行为,来识别个人身份的一种自动化工具。生物测定的样本包括指纹、面部、虹膜和键击识别等。表1对生物测定方式进行了比较,表明互联网、电子商务(指纹、键击、虹膜、面部)、执法/罪犯鉴别(指纹、面部、声音)、国民身份确认(指纹、面部、虹膜)、驾驶执照(指纹、面部)等生物测定方式在未来更有可能得到广泛应用(表1)。很难预测到2020年生物测定学将有怎样的发展。由于生物测定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模式,一定会出现使用其进行安全保护的动力。但这种技术又会遇到替换所产生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根据生物测定的运算法则和产品来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如果今后几年的关注重点继续放在安全性方面,那么在2020年之前,对全世界每一位旅行者而言,持有带生物测定标识的护照将是必需的。但考虑到隐私和安全性问题,在使用该技术前需做出慎重选择,以确定其他哪些类型的数据将与生物测定数据相联系。

3) 照相机。照相机的尺寸正越来越小,并被嵌入到手机、徽章等日常用品中。同时,储存照片或影像数据的存储器也非常便宜。因为这些数据在内容上更丰富,并被认为比其他信息更有侵犯性,因此已对一些公共场所制定出有关照相手机使用的新规则。到2020年,小型照相机将比现在更为普遍。造像术、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和小型传感器的发展,将使可用于鉴定、验证和分析的图片及影像数据急剧增加。

4)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可用于感知方位信息。现在GPS被嵌入手机、一些汽车的安保系统等很多产品中。GPS在硬件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这些数据对隐私和匿名也会造成威胁,特别是发追踪个人信息方面。

3、数据库技术

随信息、数据技术产生并传输越来越多的数据,就需通过数据库和相关技术对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提取和分析。对这些数据库要经常进行更新,并需通过附加的语境信息来描述数据特征。现在的数据库技术非常重视分布式数据库,但仍非常需要发展大型、集中式的数据库来存储所需要的信息。到2020年,可能会形成“灵活数据库”(agile database)的概念。在灵活数据库中,可通过抽取只为特定情况所需的数据项,轻易地对大型数据仓库进行重新分割和组配。到2020年,若RFID标签已普及应用,且传感器也可报告健康信息(血压、脉搏、激素水平等),那么当传感器和RFID标签通知医生,病人出现了异常状况,医生要求数据库生成辅助信息,数据库就会抽取该病人的相关信息并生成一个子数据库,籍此可监控身体的重要信号并给出治疗建议。用户在利用此类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判断时必须谨慎。特别是当其用于判断和评估趋势时,分析人员不能只关注标准值或平均值,而必须从多角度观察数据。但由于IT技术仍然把每个个体都看成为一个数据点,个人可能也需要体现某些特征使自己能从其他人中被区分出来。例如,年轻人花费大量费用为其手机定制个性化的铃声。这种确认身份的趋势很可能将扩散到各类IT技术的应用上,特别是面向年轻人市场的产品中。通过针对个人偏好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数据挖掘技术将可能成为应对大众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4 、微型化及可移动性

电子设备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并且大多是无线和移动的。一个最佳实例就是“智能灰尘”的发展。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替代电源需求也将日益向轻量化、移动和耐久的方向发展。对替代和可再生电源的研究将会影响微型移动产品的进一步发展。高性能计算机也可能从大型机器转向较小、较便宜的机器类型发展。这种构型将使高性能计算机更加灵活,并能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重新配置。从更广泛的意义而言,将会拥有“机会IT 产业”,即成群移动技术概念将被应用于网络及各种应用。计算机网络将反映社会网络,并且一旦出现某种需求,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将随即进行改装以满足这种特殊需求。各种设备的微型化和移动性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将促使当前趋势继续延续,这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获取机会、

更多的信息交流及人与信息更加自由的流动。

5 、隐私和匿名工具

自《全球技术革命》于2001年发布以来,保护隐私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提升了研究兴趣。因此,有理由对2020年的隐私保护状况持乐观态度。由计算机科学家、工程人员及社会科学家等组成的跨学科团体,正在研发能够提供新技术和算法以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工具。例如,David Chaum、Stefan Brands等研究人员已经创制了用于匿名交易的算法,在该算法下其数字证书和电子货币将难以追踪。

6、2020年展望

1) 机器人。随电活性聚合物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进展,到2020年将可期望开发出像人一样观察和活动的机器人。然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却没有表现出向这些终极目标的快速推进。由于这些因素以及更先进的传感器、照相机、麦克风、因特网的发展,以及对工人平均工作时间的进一步要求,这些机器人也许将可用作个人的代理人。这样就允许一个人同时出现在几个地方,从而达到促进远距离交互的效果,这对那些受限在家中的人特别有用。被机器人代理的个体,实质上扮演着大脑的角色——像大脑一样将其自身的行动和语言信号转换成电子脉冲,传输到运动型塑胶肌肉或发声衣物。

2) 技术和教育。在未来,用光束在视网膜上扫描并形成一层用肉眼可以看得见的层状物的技术,将辅助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过程的完成。这些技术将能够帮助指明方向、解释怎样固定一个装置,以及许多其他用途。许多IT技术的新进展,诸如对网络和机器人应用的日益增加,将极大改善高等教育方法。例如,固定时间和地点的课程将成为过去,将会产生更富弹性的学院和学位类型。新的学位将不再依附于大学而是基于教授的声誉,学生购买教授的课程并且通过考试就能获得学位。

3) 对残疾人和病人的帮助。到2020年,技术发展将对残疾人或病患生活有更多改善。例如,神经工程和移植技术能够提高受伤、疾病和中风患者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能力。随着对大脑及其不同单元类型工作方式的进一步理解,改良后的IT工具将有助于控制身体机能(如胰岛素监控)、指挥身体行动。

4) 其他进展。至2020年,可穿戴的电脑和监视录像探头将会带来无手打字和通信的新方法。目前正在试验颤动、眨眼和声音等多种电子化传递信息的方法。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中,IT将既扮演主角又扮演配角的角色。由于能够促进更快速、更详细、更大量地处理信息,IT将成为促使各种新生技术协同工作的关键领域。然而,IT的益处将仍旧局限在人类生活中那些能够用定量方式简单表述的方面,定性方面的信息(如语言和表情的细微差别)越多,则将越难以用自动化技术(如机器翻译等)来捕捉。尽管IT的发展将不断提供用模拟制品来代替人类(或生物)主体的试验能力,但由于不可预知的副效应,临床实验将继续担当重要角色。到2020年,所有事物的相关数据都将被收集,并用于挖掘未来趋势。IT将会鼓励人们在家中工作和休闲娱乐。这样,寻求方便和私密就成为人们返回家中的令人信服的理由。而传统的信件和文字备忘录可能会远离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将是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

能源

挪威船级社近日发布《2020年世界技术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长19%。虽然化石燃料到2020年仍是能源组合中的最大部分,但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愈发重视,可持续与经济型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天然气的桥梁作用

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长19%,其中超过70%的增长将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虽然届时全球能源构成仍然主要是油、气和煤(其中石油占31%、煤炭占28%、天然气占20%),但未来的10年,全球能源将向低碳能源迈出第一步。

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发电量的39%将来自煤炭。天然气将是化石能源与未来低碳能源之间的桥梁。液化天然气的需求预计将从当前的每年2亿吨增加到3.5亿吨,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燃气的竞争能力。未来10年中燃煤型发电厂不太可能被燃气型发电厂所取代,天然气作为桥梁的实际作用在短期内可能受到限制。但在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机制下,天然气可以与新煤炭(结合了碳捕获和封存)一决高下,桥梁作用可能更加明显。

非传统天然气将对全球天然气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如果美国停止使用煤炭并转为使用页岩气,那么页岩气的储量可供持续使用至少50年。尽管这在未来10年中不太可能发生,但可由此看出非传统天然气资源的充裕。据悉,2020年,美国页岩气开采能力可达到283亿立方米。

暂不会出现能源短缺

根据欧盟和中国的规划,到2020年全部能源的20%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在实施新政策的情况下,2020年后全球将出现原油开采量峰值。2010年加拿大的油砂储量位居全球前列。加拿大油砂目前日产量是120万桶,而沙特日产油量是1000万桶。到2020年,来自于油砂的石油开采量将由占全球产量的1.4%提高到3.5%。

风能仍是可再生能源的支柱。2010年前风能的增长幅度已经超出了预期,到2020年全球发电量的8%将来自风能。英国计划在未来10年安装1万台风力发电机,相当于投资1000亿~1500亿欧元。到2020年,美国和中国的风电投资分别将达到15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

各国政府都非常支持生物燃料和生物质能源。很多大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都大力投资研发不与食品生产相竞争的第二代先进生物燃料。但是,能源总体构成中的生物燃料份额在各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需要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才能向全球各地的用户提供生物燃料。

核能目前占全球能源产量的5.5%。第三代核能反应堆的应用意味着到2020年可以持续减少200亿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核废料的长期解决方案是制约核能发展的重要原因。太阳能到2020年将占全球总能源需求的2.3%。

从全球规模来看,未来10年还不会出现初级能源的短缺,但其供应将存在巨大的地域性差别,勘探和开采能力可能是造成能源发展不均的“瓶颈”。

海上钻探关键词

报告还指出,未来10年,全球海上油气钻探技术的关键词是:效率、多样性和智能监控。

近年来,全球成熟油田的开采率正在迅速下降。在墨西哥湾,成熟油田的开采量每年下降20%。这个下降趋势将迫使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向深海进军,探索更复杂的油气田。

最近,在巴西发现的深水油气储量相当于俄罗斯或科威特的油气储量。为开发好这些油气田,多种设备必不可少,由此多样性便成为未来10年海上油气钻探技术的关键词之一。

深水重型平台将在更深的水域钻探,勘探开发更复杂的油气田。同时,成熟深海和浅海油气田需要轻型设备进行修井作业,提高油气开采率。因此重型深水平台和专业轻型设备两者都需要,这两者相同之处是设备和操作越来越移向水下,但是到2020年还不太可能实现完全海底钻探操作的商业化。

未来10年,海上油气钻探技术的另两个关键词是效率和智能监控。报告指出,目前开采中的油井数据量呈爆炸性增长,把实时钻井信息与油井测量工具集成到一起会加强对油井压力、地质数据和钻探性能的测量,有助于及早发现钻探问题,提高开采效率。通过采集附

近油井的数据和储量模型,可以制定有效的油井规划,准确放置井筒,降低不确定性。准确记录操作载荷历史可以完善维护工作,缩短非生产性时间。通过集成操作系统可以让岸上人员更多地参与钻探和油井操作,支持海上人员解决复杂的操作和工程问题。

报告说,鉴于实时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并随着算法的完善以及管理系统的改善,预计到2020年,海上油气钻探速度将提高50%。

风电将成重要能源

2020年,世界上最环保的国家也许是瑞典。瑞典政府于2006年宣布,即将在2020年将瑞典建成一个完全不使用石油的国度。到那时,在瑞典的大街小巷,跑的到处都是烧燃料乙醇和沼气的汽车,这些燃料都是产自木屑、垃圾、污泥和人工光合作用,而所有的电力,都来自水力、风力和核能。

实际上,在2006年时,瑞典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已经只有32%,看来这一目标有可能实现。

风电将占到全球发电量的12%

为了替代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人们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能源等等新能源技术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研究和应用。据估算,到2020年,风电将占到全球发电量的12%。英国已经在2007年末公布了“全面风力发电计划”,将在沿岸地区安装7000座风力发电机,预计2020年家家户户将使用风力发电。到2020年,英国沿海风力发电达到250亿瓦,加上已经计划的80亿瓦,合计330亿瓦。如果英国人的这一计划成真,英国每1.6公里海岸线将设置一座风力发电机,整个英国将建起一圈风力发电机的篱笆,成为一个事实上的“风车之国”。到那时,也许英国的风电设备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太阳能生物能源技术将被广泛应用

而兰德公司在《全球技术革命2020》报告中,将廉价太阳能技术列为影响2020年世界格局的最重要技术应用。兰德公司认为,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可批量生产的有机高能太阳能采集、转换和存储设备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廉价太阳能技术和固态照明技术,特别是高光发光二极管和有机电激发二极管技术的配合使用,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教育、开发,同时减轻这些地区现代化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所产生的环境压力,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

与之相对应,核能的应用也将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央。按照《华尔街日报》最近的报道,核电企业已经向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递交了18份申请请求新建28座核反应堆,核电复兴之日可期。按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实施日程,2016年这一反应堆即将投入运行,那么到2020年,“可控核聚变”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应当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答案。

社会

物流行业

2020年,物流和它所能影响到的经济领域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制造业细分

“SzenarioFutureLiving2020”(2020年未来生活场景)是德国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主导的一个科研项目,根据其推导的结果,结合当前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展望物流业发展的可能前景。

到2020年,制造业将会继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数量众多的企业已经把部分生产转移到了东欧或者亚洲国家。这种转移的后果是运输链被拉长,并导致全球的商品流动发生改变。为了实现更加快捷的联系,全球性的网络正在建设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不仅仅是物理网络,也包括信息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投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对货物可支配性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物流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战略因素。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以及物流网络的复杂性,要求制造企业把整个物流链转移给外部服务提供者操作,合同物流成为通行的解决方案。制造企业更加专注于个性化消费产品的制造能力上,而物流服务提供商则可以提供更为广泛的额外服务,比如产品的售后和维修服务。

到2020年,物流将从一个技术至上的行业转变成为管理和IT至上的行业。在物流解决方案的规划和设计中,高度个性化和一体化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这个行业对于具有领导力的人才的需求。同样重要的是,将来的物流流程完全是自动控制的,这必须来自IT系统的支持。RFID技术Transponder(发射机应答器)技术是物流IT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物流,而且极大地改变了货物的储存和运输过程。无论是船运、铁路还是卡车运输,可以不用连接计算机就能及时读取数据。RFID标签是发射机应答器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使重要的数据,比如商品的品类、原产地、目的地甚至于设定的运输线路,变得更易于支配。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不受局限的RFID标签,到2020年,在全新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下,这项技术将超越目前的局限性,甚至将超越发射机应答器、阅读机和个人电脑的约束。并不是所有关于RFID的幻想都能成为现实,但有些准备工作必须进行。比如在相关的材料开发领域,就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制造RFID标签的原材料需要具备哪些特性,使它们能可靠地发挥功能?如何为此设计和配备合适的运输工具?如何来使用智能材料,以降低RFID无线电标签的制造成本,使其可以应用于大批量的货物处理?此外,在一些耗时漫长的供应链流程中,伴随着产品的加工、运输和维修以及安全意识的提高,也对材料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后备力量好的想法本身并不是革命的起点,为了应对物流日渐增长的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高素质的员工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物流行业已经呈现出在专业人才和领导人才方面的匮乏。与IT在技术研发上的需求相比,物流企业今后的成功将主要取决,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把有资质的专业人才和拥有IT(信息技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者凝聚在自己周围。出于这一原因,许多物流企业都投资提高员工素质,建立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和再培训学院,或者资助高校的物流院系。

技术和人才距离物流并不遥远,而是在搭建2020年物流金字塔的过程中,即将遇到的最真实的需求。革新不是偶然产物,我们可以暂且不去考虑哪些幻想最终在物流行业能成为现实,但要在一个尖端领域取得成功,必须有系统的准备作为基础,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要做的。

交通行业

2012智能运输大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解析了近期完成的《交通运输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他强调,2012年-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智能交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

《战略》强调,智能交通发展要在支撑交通运输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公众出行和现代物流服务。在为小汽车出行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服务。在关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要在借鉴国外、技术跟踪的基础上,更多面向国内需求,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集成应用。

智能交通是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热点和前沿,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成为我国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战略》预计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超过2亿辆,交通出行规模快速扩张,公共安全、便捷、畅通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

洪晓枫强调,“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将进入相对平衡期,规模庞大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总量,使我国交通运输管理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规模下降,航运市场需求放缓,迫切需要通过投资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等举措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而信息化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打通了智能交通发展的路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用户超过10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2.5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市场,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洪晓枫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智能交通体系。

纵观世界铁路,发达国家铁路正在走向高速、重载,发展中国家铁路正在扩充能力、提升质量。中国高铁的横空出世,引领了世界潮流、书写了世界铁路复兴浪潮中最耀眼的篇章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

高速铁路是可持续发展大势所趋

当人类文明步入21世纪,世界经济呈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适应于大宗货物运输、运输效率和环保节能结合最优的交通方式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而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之中,铁路的综合优势最为明显,尤其体现在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大发展,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强大动力。而铁路经营者为了应对竞争,依靠技术进步,实施提速、重载,进而催生了高速铁路、铁路重载技术和管理现代化,使铁路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最明显的标志,便是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崛起。2008年,12个国家和地区已建成使用的运营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达8000余公里。美国、日本、俄罗斯、伊朗等国正在建设和规划一批高速铁路,欧洲高速铁路网长度到2020年要翻番。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浪潮。铁路的货运重载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瑞典等国家开行了重载列车,列车牵引重量为1万吨至3万吨,干线运输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量呈现增长态势。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铁路发展

到2012年,我国将有36条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总里程将达1.3万公里,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高速铁路逾1.8万公里,远超过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半壁江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除乌鲁木齐、拉萨、海口以外,绝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将被纳入这个快速交通圈。“夕发朝至”变为“朝发夕归”,社会效率大大提升,创造出的财富将会更多,未来很多城市将被称作“高铁拉来的城市”。现在,世界把目光已经聚焦于中国这片热土。“再经过几年

的快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高速铁路领域的领军者。”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伊格纳西奥?巴伦表示。我国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有260多亿美元;铁路装备已出口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等30多个国家。

传媒行业

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报道,MPP全球解决方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版行业近三分之二的行业领袖预计,报纸和其它印刷版出版商最终将在2020年变成仅有数字版的企业。

在讨论出版行业未来走向的两个网络会议上,这项调查收集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与出版部门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其中有60%的受访者预言,我们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多数报纸出版商变身为数字企业。

MPP全球解决方案——媒体及娱乐行业付款服务及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世界领先的提供商,进行了一项名为“印刷出版,1605–2020,愿它安息——死后还会有生命吗?”的探索。作为给饱受赞誉的《泰晤士报》网站“付费墙”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MPP 的位置非常适宜讨论数字化战略和数字内容货币化。

MPP全球解决方案首席执行官保罗-约翰逊说:“这个结果证实,出版行业承认,印刷出版业的未来是有限的;并且要保证长期的未来,需要一个数字策略,来确保其内容以新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根据发行审计局(ABC) 2011年12月公布的数字,在英国,报纸的日销售额正以年同比平均10%的速度下降。保罗说:“随着出版销售额的下降;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售额大幅上升,为用户访问数字版报纸和杂志提供更为方便的通道;出版商必须确保欢迎数字内容在多个平台之间传送。”

他说:“有意思的是,他们如何继续将内容货币化,并在未来驱动底线数字。‘付费墙’技术的实施正为诸如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服务。长远来看,这点将可能证明是区分成败之处。”

电子商务

中国2020年成全球最大电子商务消费市场

中新网路透社今日载文指出,中国零售商的在线商店业务正在蓬勃发展,预示着将在下一个十年重塑世界经济的富裕年轻一代消费者终将登上舞台。有专家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报道指出,中国人有极高的储蓄率,实际上,美国消费者也在被迫将收入的5%用于储蓄,而金融危机前这个数字是接近零,因目前他们正经受工作上的不安全感和信贷收紧的煎熬。

瑞士信贷经济师陶冬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消费的结构性转变,将令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型和全球的消费前景产生变化,我们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陶冬认为,消费增长的根本驱动因素是城市化进程,因农村居民受惠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人口趋势亦是一个因素,因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加富裕,较父辈的开支亦更多。

报道称,新的全球消费秩序轮廓已伴随着中国网络购物热潮而清晰可见。

报道指出,电子商务的兴起也非常符合中国政府提振内需、减少对出口依赖的经济策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从教育到医疗健康各个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冀望由此让人们多消费少储蓄。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称,“中国的在线零售发展非常迅猛,正在悄悄改变支出习惯,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着尤为深刻的影响。”

实际上,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上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对中国的消费不足已渲染过度。

他们通过计算得出,如果仅限于国际品牌商品,那么中国对全球消费逐渐增加的比例实际上在2007年就已开始超过美国。他们表示,“中国个人消费的绝对增长水平在全球背景下极为明显。”

移动支付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最大信用卡组织Visa欧洲地区首席执行官皮特·艾礼富(Peter Ayliffe)日前预计,2020年移动支付将占据支付市场半壁江山。

艾礼富表示各大企业应立即开始投资移动支持解决方案,以满足现有消费者需求。

“我十分肯定智能手机将在未来完全改变目前的传统支付方式,相信到2020年将有50%的支付通过移动设备完成。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目前支付服务的数量太多令人疑惑,但所有的新技术都是如此。就像此前的Mp3领域,有的厂商会提出正确的主张,如苹果的iPod 系列,而其他的则会走向失败”艾礼富如是说道。

除此之外,艾礼富还表示英国地区将是移动支付市场增长的关键地区,企业必须在此构筑坚实的移动支付基础系统,并将NFC近距离支付系统面向零售商进行推广。

人才

国际知名调查公司发布报告全球大学毕业生8年后短缺尖子人才中国最多中国的高等学历毕业生有朝一日将成为世界“救星”。

美国《纽约时报》今晨报道称,预计到了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满足不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了。届时,全球高校毕业生的缺口将达3800万到4000万。

不过,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全世界受过高等教育工人的最大供应地。

观全球高学历人才不足低技术工人过剩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高校毕业生不足,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工人却过剩。麦肯锡最新发布的《全球就业市场报告》称,到了2020年,全球低技能(注:低技能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指小学文凭或者文化程度更低)的工人将过剩9500万人。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劳动力预计将达到35亿,如今这一数字为29亿。

“目前低技能的工人失业率是高校毕业生的2到3倍。”该报告的作者称。在发达国家,这种高低技能不平衡更加令人担忧。

报告称,这可能导致更大的收入差距和更多长期失业,放缓全国生活水平的改善、增加政府负担并加剧社会紧张。在发展中国家,缺乏高技能工人可能遏制创新及增长。

报告还称,打破老观念,如今艺术类专业就业不错,如表演、设计、作词作曲等专业。87%的人都对他们的工作很是满意,而且或多或少地成为了艺术家。82%的人表示,工作中充满创造性。

看未来中国将成高端人才最大供应国低工资、低技能劳动力曾经是中国的优势。但是中

国正在快速成为全世界受过高等教育工人的最大供应地。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占全世界新增受过高等教育工人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美国仅占新增受过高等教育工人的5%,而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在内的发达国家总共占新增高端工人的14%.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加弗卡说,中国以前大量投资教育的做法正在带来收益。中国投资开办很多学校。此外,中国也培养出很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占有优势。

美国杂志《财富》说,2008年,美国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仅占14%;而中国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占全部的42%.研究结果显示,全球需要更多大学毕业生。它预计全球雇主将在2030年面临3800万大学毕业生的缺口,同时有9500万低技能工人过剩。

马加弗卡预计,中国雇主将在2020年需要1.4亿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比本国能提供的人数多出2300万。

居民消费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发布报告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迎来消费的黄金时期。2020年中国的消费总量将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2%。

报告称,中国的新增消费已于2008年超过美国,并在2020年达到世界新增消费的20%。

摩根士丹利表示,消费的黄金时期两个重要的特点是消费的强劲增长、消费结构的重大转变。收入增长、储蓄率的降低和消费升级将会推动这一黄金时期的到来。具体包括8大因素——经济增长、工资增长、服务行业的发展、公共支出、收入再分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

互联网

2020年的互联网的10大预测

互联网的用户将会大增

根据Internet World Stats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有17亿用户。而目前的全球人口为67亿,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到那时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接近50亿。这样的规模扩张对于未来任何一种互联网架构来说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而不是计算机网络

当有更多的关键性基础设施挂到互联网上时,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用于电力和安全监控。到2020年,连接互联网的传感器数量将会比用户数量大好几个数量级。

互联网的数据流量将达到艾字节或者皆字节(zettabyte,1012GB)

研究人员已经杜撰出了术语“数字洪水”(exaflood)来描绘互联网上迅猛增长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思科预计,到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这个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这些迅

猛增加的流量不是像传统的Tier 1等ISP所产生的,而是像Google这样的内容提供商所产生的。这种转移,激发了人们将互联网重新设计为内容网络而不是传输网络的兴趣。

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根据Informa公司的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已突破2.57亿。这表示3G、WiMAX和其他更高速的数据网络技术的年增长率在85%左右。近年来,亚洲是无线宽带用户数最多的地区,而拉美是用户数增长最快的地区。Informa估计,到2014年,全球将有25亿人会成为移动宽带的用户。

更多服务将进入云中

专家们一致同意,会有更多的计算服务成为云服务。电信趋势国际协会最新的预测表明,到2015年,云计算将会产生超过455亿美元的收入。所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积极鼓励研究人员研究更好的办法,将用户和应用映射到云计算基础架构中去。它还鼓励研究人员思考云服务中关于时延和性能等指标的衡量尺度问题。

互联网更绿色

今天,互联网的运营消耗了太多的能源。根据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计算,在2000年到2006年间,互联网所消耗的能量翻了一番。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的互联网架构需要更注重能源效率。然而,当网络技术变得越来越节能时,互联网的能量密集度的增长却落后于数据流量的增长。因此,当能源价格越来越高的时候,互联网向更为绿色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将会加速。

网络管理更加自动化

除了安全性的弱点之外,今天的互联网的最大弱点就是缺乏内置的网络管理技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启动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准备研发新的网络管理工具。已经在考虑中的概念有系统重启、自诊断协议、颗粒度更细的数据收集和更好的事件追踪等的自动化。所有这些概念都将提供更多的关于网阿罗健康状况的信息。

互联网将不再依靠永远在线的连接

未来,会有更多的用户在远程场所办公,更多的用户将依靠无线上网,所以互联网的底层架构就不可能再假定用户是永远在线的。相反地,研究人员需要寻找一些通信技巧,尤其对移动应用来说,能够容忍延迟,或者以一种机会主义的方式进行转发。有一些研究项目甚至在研究跨星际的互联网协议,这类协议会给容忍延迟的网络带来全新的意义。

互联网将吸引更多黑客

2020年,会有更多的黑客攻击互联网,因为会有更多的关键性基础设施,例如智能电网等将上线。互联网可以说已经遭遇十月围城,犯罪分子针对终端用户所访问的各个著名网站所发起的攻击次数日益增多。2008年,赛门铁克探测到的新的恶意代码攻击就达160万次,是2007年60万次的两倍多。专家们称,这些攻击在未来只会更有针对性、更为复杂,传播得更广。

而正在重新设计互联网的电脑专家们力图使其变得更安全。专家们一致认为,安全不是新的互联网的一个附加部分,而是说新的互联网必须从基础开始就建构在一个安全的通信平台之上。研究人员尤其要利用新的方法确保2020年的互联网具有机密、完整、隐私和强大的认

证机制

云计算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未来十年,不知道计算服务的虚拟化会是什么样的面貌。不过尽管只是基于以往人类经验,我们还是可以做些预测。

云架构会作为企业结构的一部分而存在

到2020年,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一定会采用云计算。现在虽然云计算的好处已经很明显了,真正采取实际行动的公司还不是很多。结构性和逻辑性参数的缺乏限制了云计算设施的普及。然而,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解决,到时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会加入云计算大家庭。

硬件和软件会分离

大多数软件是安装在电脑上运行的,云计算会使计算隐性化趋于普遍。既然硬件和软件都高度虚拟化了,人们就不能也没有必要自己部署他们网络的基础架构了。大部分的科技都将以服务的形式呈现,因此更增强了对云计算运用的依赖。

软件模块化

模块化软件是建立在可以拆分的部件之上的,这样可以在不关机的情况下改进系统。不过使用这种计算机的用户要有一个想象能力。模块化软件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服务分配的连续性以及对变化的技术的通用性能力。最终的软件相互间的通用性会使统一软件成为可能,那么保持软件的统一标准也就有可能了。

建立在社会化软件和协作云之上的服务自动化

软件的进步必会围绕所以软硬件设施的兼容性展开。最后,通过智能语法也能访问软硬件资源,这样系统就可以自动提供匹配服务。换句话说,考虑到届时会有无数的数据中心出现,服务会根据系统发出的任务自动调整。图片数据库会自动选择服务器或者特定的服务器组。很有可能,数据库最终会自己寻找“朋友”服务器并向它们分配任务。

更快的连接速度

考虑到海量用户会同时使用服务,接入云端一定会更快速。既然云计算将提供存储和软件服务,那么更快的处理速度是必须的,云方案会考虑到这一点。现在,依赖现场软硬件设施的个人会需要向云端迁移。根据方案部署,处理速度一定会成为一个推拉因素。

本文描述的只是云计算预测的冰山一角,其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对云计算做出肯定的估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要知道为什么物质上的云是有一圈银边,而计算云的却是金边。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精选5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精选5篇 投向未来,成为一名有用之人,惟独这样,才干辜负老一辈对我的期望,承担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立足世界作贡献。一起来看看[…我为您整理了《[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优秀优秀精选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投向未来,成为一名有用之人,惟独这样,才干辜负老一辈对我的期望,承担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立足世界作贡献。一起来看看[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优秀优秀精选5篇,欢迎查阅!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1 经历5000年风霜雨雪,敞开了960万公里的宽阔胸膛,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睁开惺忪的双眼,昂起头颅,跨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国际互联网通过无数根光缆,电缆和电话线,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数百万个网站,亿万台电脑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信息的“大家庭”。在这个“信息大家庭”里,只要轻轻地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漫游收集和公布信息了。它好比一个随时向世界敞开信息窗口和连接世界各地的桥梁。如今,腾飞发达的中国,许多家庭都添购了电脑。许多掌握了电脑网络的农民,也开

始利用电脑网络,使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 景德镇是我国的陶瓷之乡,由于信息不灵通,商人为了卖陶瓷,四处寻游推销产品。但是尽管这样日夜奔波,舟车劳顿,陶瓷的销售之路还是没有打通。 后来,有个叫李建民的陶商,在掌握了上网的技术以后,自己设立了一个网页,开始在因特网上卖陶瓷。陶瓷生意一下红火起来,不但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国外。一次他在网上同一名美国外商签订了一万个陶瓷的销售合同。李建民每年在因特网上销售陶瓷,生意越做越红火,财源滚滚,成了“陶瓷王”和“农民企业家”,还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知道中国是个聚宝盆。 李建民快乐地说:“以前卖陶瓷,东奔西跑,不仅辛劳,还找不到买家,此刻出足不出门,陶瓷就能远销国外。此刻的高科技就是强!”中国不仅以步入信息社会,而且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上的威望也日益提高。 2001年月在卡塔尔举行了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会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和地区代表按照组织规划,采取商议一致通过的方式,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当确定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后,工作组主席杰拉德面露笑脸,高举起小木锤,“当”!清脆的锤声回响在整个大厅。一锤定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通过了。锤声刚落,大厅里响起了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100分)

考试标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国文化“走出去”》 倒计时 42:8 一、判断题 (10 道)您的得分:100.0!恭喜,您通过了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考试! 1.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外交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2.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如今美国人对中国的流行文化认知度相当高。 正确 错误 3. 经贸合作并不能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问题。 正确 错误 4. 事实表明,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受度几乎是一样的。 正确 错误 5. 《朝鲜日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正确 错误 6. 艺术历来是了解一个民族内心生活的一面镜子。 正确 错误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正确

错误 8.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正确 错误 9. 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受到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好评与肯定。 正确 错误 10. 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研究问题。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截止到2010年底,全球已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计()所。 A. 421 B. 523 C. 691 D. 768 2. 文化“走出去”的四个基本元素分别是政府、民间、送出去、卖出去。其中,()是最佳选择。 A. 民间+市场 B. 民间+送出去 C. 政府+卖出去 D. 政府+送出去 3. 为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中国政府于()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汉办”。 A. 1978 B. 1983 C. 1987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课后习题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溯源、宗旨、职能、作用等)。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及意义。 中美关系从恶化到缓和。 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2、能力目标 通过讲述中国从被拒绝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到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美关系演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图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培养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台湾问题的讲述,强化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奋起直追,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两岸统一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四、整体感知 新中国初期外交环境的恶化 1.美国的孤立、封锁、遏制。 2.中苏关系的恶化。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两步 1.重返联合国。 (1)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2)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美建交。 (1)原因。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认识到中国的作用。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现代困境 在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文治教化、礼乐典章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强调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到了近现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救亡图存”的危机感使对中华文明的守护更多地体现在对家国的捍卫上,文化的发展也因社会的动荡一度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平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文化承前启后地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相较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古国文明,现代中国文化的渗透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和有限了。除了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不可一蹴而就外,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片面认知与刻板印象。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取,不但反映了编纂国对于异国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国人民的历史视野与文化胸襟。西方国家业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者,其传媒“霸权”地位导致一旦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进行非公正、不客观的宣传,就会使受众形成带有偏见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就拿法国来说。很多法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神秘”是他们谈起这个文明古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而谈到中国历史,不少人对于儒家思想与汉唐文化印象模糊,但提起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文化大革命”却都能说上几句。究其原因,大多数法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仅仅源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而法国初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非常的少。用该国一位教师的话说就是,在初中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完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国度”。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尽管单独有一章用来介绍中国,但其所论内容十分有限,介绍与评点非常片面,尤其是对我国“民主”与“人权”状况的横加批评,更是导致法国民众至今对中国存在偏见与歧视的重

走向世界的中国(1200字作文)

走向世界的中国_1200字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yōu)久的历(lì)史(shi)、灿(càn)烂(làn)的文化。中华民族(zú)是充(cōng)满自信(xìn)、开放进取(qǚ)的民族(zú)。在历(lì)史(shi)的长河中,我们有过古代(dài)向世界开放、鼎(ding)盛(shèng)一时的辉(huī)煌(huáng)。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zhàn)起来了,特(tè)别是改(gii)革(gé)开放以来有着天翻(fān)地覆(fù)的巨(jǜ)变。 新中国刚成立时,非常地贫(pín)穷(qióng)落后,真是一穷(qióng)二白。穷(qióng),就是工农业不发达;白,就是文化科学水平不高。毛主席(xí)领(líng)导(dio)中国人民发扬(yáng)自力更(gēng)生,艰(jiān)苦奋(fèn)斗(dòu)的精(jīn)神(shén),齐(qí)心协(xéi)力建(jiàn)设(shè)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dùn)小平领导我们赶快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技(jì)术,加快经济(jì)建(jiàn)设(shè)!1997年7月1日,香港(ging)回归(guī)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ào)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huái)抱,真是太令人激(jī)动了!以江泽(zé)民为核(hé)心的党(ding)的第三代领(líng)导(dio)集(jí)体,继(jì)往开来,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改(gii)革(gé)开放的时代。2002年申(shēn)奥(ào)成功!中国加入WTO组织。 党(ding)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jīe)段(duàn)作出了战(zhài)略(luè)部(bù)署(shǔ),吹响(xiing)了前进的号角。我们要树立理想,发奋(fèn)学习,锤(chuí)炼(liàn)品德(dé),开拓(tuó)视野。世界属(shǔ)于我们,中国的未(wèi)来属(shǔ)于我们!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 浙师大附中庞威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 材料: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 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提问: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引入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 新课讲授: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3)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起来。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也进一步拓宽了国内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最新范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1) 最近看了一本新书:《走向世界的中国》。书中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开拓进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向他人学习的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迈出了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脚步,但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走向世界经历了漫漫长路。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多少次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也不知有多少次被震撼。当读到被鸦片和枪炮打开国门,帝国主义列强把大量的毒品源源不断运进中国,用来残害中国人时,我被震惊了;当读到总挨老师打的学生和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我又被震撼了;当读到赢得更多朋友的信任和赶超世界科技的“863”计划时,我再一次被震撼…… 今天,中国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看!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将“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地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再次向世人证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已经迈出了一大步;1998年1月的一天,中国民歌在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响了起来,这优美动人的旋律,又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就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来说吧。2001年11月10日晚,是值得全中国人民庆贺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当大会主席卡迈尔举起手中的小木锤用力向下一敲,宣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正式通过时,这是中国人最激动的时刻。因为加入WTO后,我国可以得到更多的优惠待遇,更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我国尽快跨入贸易强国之列。 读完这本书,我更清楚地知道:中国迈向世界的道路,说宽也不宽,说窄也不窄,在前进的道路上你追我赶,脚步迈得可不轻松啊! 今天,当人们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致敬的时候,当我们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欢呼时,千万不能忘记先辈们为了祖国的今天而洒下的热血。我从中得出一个历史的总结:卑躬屈膝,乞求不到平等;崇洋媚外,乞讨不来富强。在学习或工作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一定要挺直脊梁,发奋努力,开拓视野,怀抱赶超世界先进的雄心壮志。愿我们中华民族以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2) 当我读了《走向世界的中国》一书后。那些历史性的镜头,又立

“中国科幻电影更好地走向世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材料一: 科幻文学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幻想的外衣,表达作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一种认知和思考。一直以来,科幻文学在我国并不受重视,发展也十分缓慢。 科幻写作费时费力,投入巨大,对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极高,也因此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而读者的分布不均且数量不多,也导致出版机构不敢或不愿涉足这一领域。1979年《科幻世界》杂志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科幻杂志。1998年创办于天津的科幻杂志《科幻时空》定位于“大科幻”,先后发表了当时国内一线的科幻小说作者星河、叶永烈、韩松等人的作品,还翻译引进了日本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作品。不过,好景不长,虽然新杂志定价并不太高,但出版发行两辑后,由于发行渠道的不畅,编辑出版投入巨大等原因而遗憾停刊。科幻文学发表阵地的严重匮乏,也成为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一大痛点。 不过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与出版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长篇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8年11月9日,刘慈欣又获得克拉克基金会颁发的2018年想象力服务社会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据去年11月召开的“2018中国科幻大会”公布的数字,2017年全国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图书共232种,其中新书占比约23.6%。根据刘慈欣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于2018年底的贺岁档上映,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票房有望达到47亿人民币,并且围绕这部电影形成诸多热点话题。而随着更多的科幻小说被改变为电影、网络剧、网络电影,更多的科幻发表平台的问世,可以预料,2019年将是中国科幻的发展“大年”,科幻文学将迎来黄金时代。(取材于赵强等文章) 材料二: 《流浪地球》体现了好莱坞电影所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许多差别。《流浪地球》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 在好莱坞电影中,当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时,情节设定可能是英雄人物登上太空飞船远离地球去寻找新的避难所。但是《流浪地球》却反其套路,人类带上地球一起去“流浪”。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正是这份“乡土情怀”,让人们有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念头,奠定了整个电影故事的发展基石。 《流浪地球》中有句著名的台词“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是的,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2500年、100代人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中国人始终坚信“人定胜天”,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甚至《流浪地球》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是郭帆、吴京等电影人不退缩、不放弃的结果。 与西方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而是以40余万人、5 000台发动机、7万个火石,以及剧情最后各国救援队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等宏大场景,讲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成功拯救自我的故事,成为了科幻片中的“一股清流”。而这就是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清晰理解,对“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理念的深刻阐述。现实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立足于此。 《流浪地球》的走红,对于本土科幻作品的未来发展更具意义。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科幻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取材于《〈流浪地球〉:中国文化元素的新表达》,有删改)材料三: 科幻电影有“硬”和“软”之分,区分“硬科幻”与“软科幻”的标准在于科技含量的多少。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饶骏认为,“硬科幻”应该是以某一科学原理和技术为主题(或故事背景),主要的情节推进、场景表现、道具细节等等要比较严格地遵循物理法则,符合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各项技术之间的平衡配套展示,这一点是绝大部分科幻电影最易产生bug(漏洞或缺陷)的地方,达到了以上要求和条件的科幻电影,才称得上“硬科幻”。“软科幻”并不是非常注重技术和科学原理,甚至与

国内大型设计单位海外市场开拓之简析

从浅蓝走向深蓝 ——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之简析 前言: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跨出国门,到更广阔的市场中锻炼自己,在更市场化、更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调整企业经济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按照市场需求完善企业发展模式,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近年来,国内不少知名企业,包括建筑施工、石化、水泥、电力、成套设备等企业,已积极地投身于海外市场开拓中,不少企业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树立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国内建筑设计企业独立开拓国际市场的案例尚属凤毛麟角,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的设计分包走向国际市场,部分建筑设计企业靠援外项目取得了一些海外项目经验,而真正凭借自身的设计实力,在海外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性取得一席之地的设计企业则少之又少。 笔者在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单位从事海外业务开拓工作,本单位多年来通过“借船出海”等方式,积累了一些海外项目实施经验。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号召,另一方面因为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是我国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加大了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动“造船出海”。通过近几年的经历,对开拓海外市场有一些切身体会与心得,特撰写本文以交流经验,并望获得一些批评与指点。 1.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是由具有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率先提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是从生产要素、市场、多种资源总优化配置角度提出来。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框架从1998年起逐渐清晰,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核心。“走出

去”战略只是一个战略框架的一个内容,战略本身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来为对外经济服务合作,我们要通过这个战略的实施来推动或者说扩大,或者说深化对外经济合作。【1】 从全局着眼,对国家而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具有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以及增加国家外汇收入的宏观积极意义;对企业而言,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范围,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单一市场衰退时带来的发展风险。【2】 对于国内建筑设计企业而言,开拓海外市场是一项严峻考验。陌生的海外市场充满激烈竞争,诸多不明因素导致了开拓海外市场的不可预测、不可掌控性,不熟悉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规范规程、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因素都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风险。而近些年来,国内的建筑市场一直保持着蓬勃向上的态势,既然如此,我们的国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为何还要选择走出国门呢? 一方面,开拓海外市场是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利用国外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政策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其次,我国随着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已可以输出各种优质产品,在制造业中逐渐享有一定声誉,而在智力成果、服务领域却比较匮乏,我国需要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前端高增值环节迈进,在智力输出领域寻求更多的突破,帮助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建筑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服务,当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仅占有极少的份额,我们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可帮助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可以说,开拓海外市场,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某种意义上还是一项政治任务。 再次,对建筑设计企业本身来讲,发展海外市场短期内是投入为主,产出率较低,而长期来看,随着对海外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在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海外市场的业绩表现也能反作用于国内市场,提高企业国内市场影响力。另外,从做市场的角度来看,正如俗语所谓之“东方不亮西方亮”,全球工程市场、经济环境总体是平衡的、此消彼长的。当某些国家或地区遭遇危机、经济衰退之际,总

中国元素文献总结

1.王亚红,陈建国.北京奥运开幕式与中国元素的融合[J].实证分析 剖析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多种装置及系统应用高新技术。本文作者以北京奥运开幕式盛会诠释多媒体数字高新技术特色及中国元素广告魅力。(列举了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书等等例子) 2.王纯菲.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J].辽宁大学学报,2005,33(1) 广告传播必须正视民族文化的功能,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构成广告的文化精神意蕴、形成文化表现的个性、影响着受众对广告的接受取向及广告制约等等。 3.艾晓明.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J].妇女研究论 丛,2002(2): 1.早起商业广告上的女性 2. 冒犯女性的广告模式 3. 挑战偏见:警觉抗争与新表达。 (以烟纸广告为例子) 1.高云道,马少飞.广告中女性形象应用的分析[J].艺术论坛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位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片面性和误区, 这既否定了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 同样也是对社会两性关系的错误解读。为改善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从根本上消除广告中男女不平等的土壤, 应该从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女性自身等各个方面加以改变和完善。(2009 年中国广告统计报告显示, 在所有使用人物形象的广告作品中,女性人物广告占60.8%,男性占15.2%,男女都有的占24 % 。) 2.倪宁,谭宇菲.回顾与反思广告中的“中国元素”[J].国际新闻界,2009 本文回顾与反思“中国元素”在广告实践与研究中的转变,真正发挥“中国元素”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子国际4A公司奥迪汽车) 3.赵伟东.论广告传播的三种策略[J].商业研究,2005(320) 通过对广告传播的三种策略, 即“感性诉求”、“理性说服”和“本性证明”的分析和介绍, 意在唤起人们对广告策略的关注和思考。 4.曹垣,廖仁春.企业品牌营销中广告传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嘉兴学院学 报,2004,16(1) 六个方面的问题: 过分夸大广告传播的作用; 品牌的核心价值缺乏个性; 广告传播缺乏持久的定力; 盲目选择品牌代言人; 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混淆推广; 广告制作水平

案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课题】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 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3、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以及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政府为什么总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初步培养学生的简述、归纳和比较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情境体验、学生表演、讲授引导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课题就很吸引人,当我看到这个题目后,我想起了一首歌曲《中国大舞台》。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世界舞台,一个多么让人想往的舞台,新中国是如何走向的,为什么直到今天才融入世界民族之林,在新中国登上世界舞台之后发挥了哪些重要的贡献。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其次是“小球”转动“大球”;最后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三个部分紧密相连,层层深入,讲述了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外交举措。“弱国无外交”,这是旧中国无论如何都不敢奢望的,而今新中国成立了,并且日益发展壮大,所以适时改变外交战略是必要的,同时整个世界也需要新中国的加入,从而为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课前的准备,学生已经查阅了相关史料,为课堂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完这课之后,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以及处理对外关系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西方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d9607340.html, 西方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作者:邓姗姗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趋势下,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信息接 触和交流现象日益频繁。在西方,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并使之转化成永恒的时尚艺术。 关键词:西方设计;中国元素;新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38-001 一、东西文化交融对西方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趋势下,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信息接触和交流现象日益频繁。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因而使得这种文化信息的交流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形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消解的信息互动传播模式。在西方,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并使之转化成永恒的时尚艺术。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的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东欧和西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差异,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中国 有五千年的历史,先人留下了博大的文化遗产,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同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大主干体系。 所以我们应该从差异中寻找灵感,寻找差别,这才是做设计的人应该掌握的。现在很多西方的设计师都已经开始注重中国元素。西方现代设计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图形意念、形式节律、色彩风格等几个方面发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寻找还未被发掘的“新大陆”。 二、中国元素的含义 什么是“中国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润饰,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宣扬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语言更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典型的具有中国元素的事物就有京剧、脸谱、茶叶、刺绣、中国象棋等等。1964年的东京奥 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出现了“日本元素”、“韩国元素”融入世界。而2008年的北京奥运

2019-2020年高一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教案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建议: (1)关于“电气时代的来临”一目,介绍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成果、经济结构和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四个问题。 ①条件:可引导学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科技和国际环境四方面分析。 ②成果:19世纪70年代,以美国和德国为发源地和“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科学出现突破,技术不断创新,新发明涌现,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1866年,德国科学家兼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自激式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开辟了“电力时代”。 ③经济结构变化: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也发展起来的,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④垄断:伴随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业组织的支配形式。公司内部的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发生变化,1917年在福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现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中国地理教材的结束语,突出了地理课程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它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概况介绍了针对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如何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在世界中求发展”,提出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参与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又是发展之路。教材正文内容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凸显出教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明确我国基本国情。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2)使学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整理地理信息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搜集地理相关资料,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通过看家乡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章作为中国区域地理教学的总结,不仅是对系统地理知识的提炼,也是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一个总锤炼总审阅。学生在掌握了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有了深刻感受后,把热爱祖国热爱地理已是“润物细无声”的根植心中了,会产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启发探究教学法、质疑讨论法。 新课改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本章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成果的展示会。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的前设、活动中的辅导、活动后的总结提升。 (二)学法分析:读图观察法、小组探究法、联系对比法。 读图观察法是学习地理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学生要能熟练地应用地理图表认识区域地理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这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基本地理素养。小组活动法是结合课本内容,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活动让学生搜集、分析、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地理信息。组内交流、讨论进行总结,是一种“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联系对比法是要求学生采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关注学习区域地理的三个重要方面: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是一种有助于学生总结规律的高效学习方法。 四、课前准备: 高效课堂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所以课前准备必须要目标明确,内容充分,师生认真执行。 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信息,分类整理放在文件夹中,方便学生查阅;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分组分别对家乡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交通等几个方面进行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查阅相关资料: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及特点;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的区域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五、课时安排: 因为本课内容是在总结前面已学习过的旧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念,学

[中国,元素,时尚]浅析中国元素与时尚的融合

浅析中国元素与时尚的融合 1、中国元素在现代时装中的运用 近年来中外服装设计师纷纷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灵感,掀起了中国风的流行。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们的设计师并不缺少文化积淀,问题在于不能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时尚进行有机的巧妙的结合。 放眼国际T台,在国际时装的高级定制中我们能看到的中国风比比皆是,设计师们积极地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民族元素的精华注入时尚之中,运用别具匠心的设计将两者结合,并使之转化成经典的时尚艺术。中国元素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被全球感知并认同的文化符号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融于世界的文化灵魂。 2、中国传统文化对服装的影响 2.1传统思想影响 2.1.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和影响最大的流派,对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有着极深影响,传统服饰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伦理道德色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衣规服制的严格约束,中国古代人讲究向善美与秩序美。 道家创始人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是中国极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体系,运用到服饰上,是至美的境界。人们将天人合一和对阴阳五行的理解容纳到服饰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人与人的和谐之美,作为文化,历史的载体,服装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和向往和谐与圆满的心情记录下来。 2.2传统艺术影响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能够从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丰富想象力。这些想象力体现在剪纸、年画、泥塑、木雕、瓷器、编织、刺绣等民间工艺作品的创作中,那些质朴、简练、灵活、夸张的造型和图案,充分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精、气、神。从而成为中国艺术极具典范的代表,华夏的象征。 2.2.1造型元素 中国的服饰受传统礼教影响,始终以繁冗、宽博的主要特征出现,其所表现的上衣都是宽松型的。 结合使用传统的领或门襟、底摆、盘扣等元素,把传统造型元素和现代造型元素的优点相结合,在满足现代人对服装功能的要求的同时,来体现设计作品的民族风格。[3] 2.2.2色彩元素

中国品牌如何真正走向世界

中国品牌如何真正走向世界 在今天的中国,实效营销已经不再是简单套用西方品牌管理的技巧,仅仅是通过出色的执行取胜,而是充分融合了最好的西方品牌管理实践经验,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理解和专业知识。在过去以及未来十年中,已经也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跨国公司建立和强化他们的国际品牌。 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601398)成为了世界上储蓄额及利润额最高的银行。尽管如此,与强大的国家实力和中国公司在世界的地位不相匹敌的是,中国品牌力的缺失。当中国工商银行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时,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却对其知之甚少。中国品牌能够应对来自国际的竞争对手们吗?怎样做才能让它们在竞争中取胜呢? 以下我将从4个不同角度分享我的观点: 掌握西方智慧精髓 为什么会这样?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KishoreMahbubani,在他的新著《TheNew AsianHemisphere:TheIrresistibleShiftofGlobalPowertotheEast》(《新亚洲半球:世界的重心正在不可逆转的向东方倾斜》)中指出,西方曾经赖以成功的关键在于——自由的市场机制、科学和技术、精英制度、实用主义、和平文化、法治以及教育——这被称作为“西方智慧的七大精髓”。他在书中讨论了亚洲国家们是如何践行着这些西方智慧中的精髓,甚至更加运用得当,从而获得了如此迅猛的发展。 同理,品牌也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学习来自西方的市场营销概念和品牌策划理念。在过去的30年中,西方的跨国企业们将生意做到中国,他们不仅让我们有机会使用到这些来自西方的产品,同时,也帮助企业培养了众多市场营销方面的中国专业人士。 中国学习得非常快。初期,也许更多的企业只是在盲目地复制一些西方观点和想法。而时至今日,精明的本地市场决策者不仅懂得采用先进的西方惯例,他们亦能够自主结合更多的创新想法,从而更好地迎合当地市场的需求。在过去的营销案例中,不乏此类闪光之作,如猪饲料推广,图书营销乃至汽车整合传播案例。 在Mahbubani教授书中提到的七大西方智慧,能够适用于中国市场吗?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精髓并使之发挥更大的效力吗?在这里,我试图撷取其中的5个与大家分享。 首先,自由市场经济。今天,这一体制最忠诚的信徒是亚洲国家。中国政府正在鼓励从出口导向的市场,向进口导向转化。最近,我们在进行一项帮助中国最大的产品进口中心,位于上海的进口商品展示贸易中心(GPTC)制定品牌策略的工作。这是一个一站式服务点,他们向不熟悉中国情况的中小企业提供固定的展厅供其展示,并提供各项服务以减少他们在进口贸易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这个平台提供了更好的跨文化间的交流,并助力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中心。 中国的市场决策者也快速地意识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并将消费者置于所有营销活动的中心。在市场导向的背景下,中国的消费者相比那些发达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