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文昌华侨中学林曼雨

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摇篮曲》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从而以自己

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3、①通过聆听、学唱、交流讨论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感受并体验速度、力度等重要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②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童年听过的“摇篮曲”、学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从中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

在学唱《摇篮曲》之前,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这样,学生从自己欣赏和歌曲内涵两方面的分析,很自然地感受和体验到歌曲的速度、力度。

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通过感悟《摇篮曲》的内涵和学唱《摇篮曲》,引导学生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3、感悟“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听过的“摇篮曲”、学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比较、感受、分析中外“摇篮曲”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道具:

钢琴、电脑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打出幻灯片(母亲哄孩子入睡)

问:通过图片你联想到什么?

自由发言(妈妈、小时候、入睡、歌声……),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二、展开

1、聆听体验,播放《摇篮曲》

幻灯片打出问题:什么叫《摇篮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摇篮曲(Lullaby)又称催眠曲,它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其旋律轻柔甜差,伴奏的节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唱的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

2、幻灯片:为了表达《摇篮曲》的感情,用怎样的力度和音色演唱好呢?

答:速度徐缓,力度较弱

3、熟唱歌曲的旋律

了解歌曲的调号,节拍和解决重点与难点,学习解决装饰音和不完全小节。

初步体验歌曲,为下面的歌曲学习打基础、总结歌曲特点做良好准备,通过亲自体验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

三、深入

范唱《摇篮曲》,要求学生和着音乐做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动作,启发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

1、弹钢琴,

2、播放录音

3、要求用轻柔声演唱歌曲

(1)、模唱《摇篮曲》

(2)、跟老师一起唱

(3)、用轻柔声演唱

改变以往一句一跟的歌曲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完整体验。

四、欣赏体验

欣赏中外《摇篮曲》: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1)、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2)、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总结:

《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父母养育我们成长并不容易,想到母亲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和母爱的伟大,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当然,这种回报应该存在于生活的每

歌曲《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教案 陈壬秀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 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

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小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小兵 活动目标: 1.通过与摇篮曲的比较,初步感受体验出进行曲的情绪。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按乐曲情绪,创编简单动作 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事先欣赏《摇篮曲》 2. 录音、磁带 3. 曾学过歌表演《这是小兵》 活动过程: 一、复习欣赏《摇篮曲》 1. 教师放《摇篮曲》,幼儿自然进入情绪中。(有的身 体晃动,有的哄娃娃睡觉……) 2. 师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听上去感觉怎么样的? 3. 教师小结:对呀,《摇篮曲》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听上去很慢,很优美…… 二、欣赏进行曲 1.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听看, 这首曲子和《摇篮曲》一样吗?

2. 提问:这首曲子和《摇篮曲》一样吗?听上去怎么样?(如果幼儿说出神气或者说出“可以踏步”,“可以拍手”,集体跟着音乐试试看,让幼儿通过行动来初步体验进行曲的情绪。) 3. 师小结:听上去很神气,节奏感很强,可以踏步的曲子,我们叫它进行曲。 三、迁移创编简单动作 1. 师生听音乐踏步走。鼓励幼儿像小兵一样神气。 2. 教师引导:小兵们真神气,你们听着这段进行曲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你们听着音乐去想想,跟着音乐做做。(连续放3~4遍音乐) 3.分别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动作,幼儿喜欢的动作可以集体跟着做。(幼儿跟着音乐作动作时,教师观察,及时发现个别幼儿做出的各种动作,并加以表扬、鼓励。) 4.启发幼儿听音乐创编多个动作。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兵特别能干,别的小兵只会听着音乐做一种动作,他会听着音乐做敬礼、开枪、开炮的动作。小兵们,你们想不想也这么能干?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试看。 5. 幼儿分组表演。 四、活动延伸小兵们,我们一起把今天新学的本领去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吧。

摇篮曲教案及反思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摇篮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 3、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和音乐家舒伯特,初步感受中外《摇篮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附点音符、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认识四四拍; 2、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愉快的梦》进教室。(音乐在播放中渐弱) 二、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的音乐课堂,下面播放一段录音,请大家仔细听 1、婴儿的哭声,然后是唱摇篮曲的声音。 1)你们刚才听到什么?。 那你们知道刚刚在唱的是什么歌吗? 2、介绍摇篮曲,了解舒伯特 摇篮曲,是妈妈哄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前面听到的这首《摇篮曲》是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 下面就由音乐小博士带我们一起认识舒伯特(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1] 。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和他的《摇篮曲》听完音乐小博士的介绍,谁来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他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坚持做什么?(师小结:嗯,舒伯特真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1、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摇篮曲》,重温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感觉。 4、师问:听完歌曲,有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是怎么样的? 速度:稍慢;力度:轻柔、舒缓;情绪:优美、抒情;那谁再来说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很好,四四拍。) 5. 有谁知道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对啦,强、弱、次强、弱,我们一起用两个全手掌拍出强拍,用半手掌拍出次强拍,弱拍分别拍在肩膀上) 三、歌曲学唱 1、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摇篮曲》的乐谱,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两个乐句组成,谁来说说哪些乐句是相同的? (你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请大家跟着钢琴一起轻声学唱歌谱)

《摇篮曲》小学音乐课教案

《摇篮曲》小学音乐课教案 《摇篮曲》小学音乐课教案 教学过程: 二、师:好了,刚才同学们,精彩的方言使我们知道了只要你 敢想,只要你敢做,美梦一定会实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敢想、敢做音乐家——舒柏特。(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大家自己去搜 寻关于舒柏特生平的事迹介绍,谁来说一下) (生描述,师补充):舒柏特: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附近小学教师家庭。幼时在教堂 唱诗班受音乐教育并任歌童,8岁随同父亲和哥哥学习提琴、钢琴 14岁开始创作歌曲,16岁开始创作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谱曲。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 舒柏特曾在本地小学任教三年,以后失业终生。他的一生非常贫穷受进了折磨,于1828年死于伤寒病。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 财富: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九部 交响曲,其中很有名气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 曲”“鳟鱼五重奏”歌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他的歌流行七大洲,并且有很多首成为世界名曲。尤其是他创作的歌曲,有时一个 早晨能写五、六首,并把遇见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歌曲。他的歌曲常 常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 其中他创作的“摇篮曲”流传渗广。体现了一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三、感受聆听中外不同的“摇篮曲” 说到了摇篮曲,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两首不同国家的“摇篮曲”,一首是舒柏特创作的.,一首是我国东北民歌的,互相对比一下,歌曲在情绪、意境和音色上有什么特点?

1、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与舒柏特的“摇篮曲”的录音。 (聆听感受歌曲舒缓、安逸的情绪,安详柔美的意境;柔和甜美的音色,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 2、个别提问听后感 四、学习新歌 导言: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舒柏特的“摇篮曲” 1、教师范唱。(集体哼唱) 2、出示歌曲(几拍子、几段歌词) 3、个别提问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引入:关于这首歌曲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你们想听不想听? 舒柏特19岁那年,有一天他十分饥饿,下意识地走进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向他出示菜单时,他身无分文感到十分尴尬,他四下张望 希望遇到一位熟人或朋友,可饭店里全是陌生人。当他低头失望时,忽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一首小诗,立即把这首诗谱成 歌曲交给了店主,才换来一份土豆充饥,可是在他死后三十年,这 首“摇篮曲”的手稿竟以四万法郎高价卖了出去。同学们,今天老 师给你讲这个故事就是向你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知识就是力 量”“知识就是财富”希望你们刻苦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 更多的财富来报效祖国,报答养育你的妈妈。 4、学生视唱,教师伴奏 导言: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这首歌曲,请大家想象自己小时侯妈妈哄你入睡时的情景,心里怎么想?试着唱一唱(有表情的演唱) 5、分析歌曲,指出重点难点 师:你能看出歌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吗?歌曲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有两个乐句,节奏平稳而规律,充满温馨的气氛;第二乐段开

摇篮曲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摇篮曲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摇篮曲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摇篮曲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2 一、教学目的:

音乐歌曲《摇篮曲》教案

歌曲《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

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让学生聆听歌曲《摇篮曲》 然后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再次聆听歌曲 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教案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准确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八六拍强弱规律以及摇篮曲体裁的特点。 3、通过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感悟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理解“爱”意思,学会珍惜、感恩。更富有爱心。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同学们,你们从小到现在一定学习了不少诗歌也背诵过不少诗歌,对吗?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作者在他50岁时所作。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道你们学过没有?(播放CD) 出示《游子吟》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歌的意思吗?

师生讨论这首诗歌的涵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总结后,同学有感情的齐读诗歌。 二、新课教学 1、初听乐曲 你们朗读的真美、很有情感。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那满满的爱。老师想送你们一首歌,你们想听吗?(播放CD) 2、感受乐曲 这是一首好听的歌吗?有谁观察到老师刚刚表演了什么?那老师唱着这样的乐曲在加上这样的表演让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一起认识这有着魔力的乐曲怎么样? 出示课题《摇篮曲》播放CD 3、熟悉旋律、感受情绪 刚刚老师看出同学们听的很投入,在不自觉中表演了起来。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情绪:温柔、亲切、安宁。 速度:较慢。 力度:较弱。 旋律:柔美、抒情。 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说的也很全面。那老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同学不由的为它表演了呢?同学们请观察乐曲的拍号是几几拍?八六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强弱弱次强弱弱 6/8 (播放乐曲、划拍小声哼唱) 本乐曲采用八六拍,八六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更能增强摇晃、动荡的感觉。突出摇篮曲的特点。 4、分层学习、掌握歌曲。 (1)随音乐采用“哼鸣”方式或“啊”方式学习旋律,熟悉旋律。(2)自主探究、填词。再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自学填词。教师从旁指导、纠正。 (3)处理歌曲、完整演唱。注意换气位置及结束句的变化。 (4)分组表演,各唱一段。 5、打击伴奏 提供学生可能用的打击乐,分组讨论自由商量。 大家表现的很精彩,也很动听。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利用来为音乐伴奏。如筷子、碗碟等。同学们可以课后开动脑筋试试你喜欢的音乐伴奏伴奏。 三、拓展延伸 其实摇篮曲体裁曲目很多,今天老师还有带来了几首摇篮曲,其中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所作的。(歌曲背景)我

音乐欣赏《摇篮曲》教学设计

《摇篮曲》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摇篮曲》由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于1868年。四三拍,由两个乐段构成,每个乐段两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由第三拍弱起。音乐以徐缓的叙事语气,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母性特有的万有柔情,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福。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摇篮曲》,许多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创作过《摇篮曲》。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身体律动,感受四三拍的韵律,体验母爱的亲切与温馨。 2. 通过哼唱,引导学生体会徐缓的叙述性与起伏的跳荡性旋律给人的不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四三拍韵律。 (二)教学难点 感受摇篮曲的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言:“我要考考你的小耳朵,你能为下面的音乐配上合适的图片吗?” PPT:播放《摇篮曲》的伴奏音频。 学生活动:体会乐曲的旋律并选择合适的图片。

(二)完整聆听 1. 介绍作曲家 过渡语:“这是作曲家勃拉姆斯,1833 – 1897,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等,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作品《摇篮曲》”。 PPT:出示图片 2. 感受意境 过渡语:“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请你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再次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歌词描绘的意境,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PPT:播放歌曲的范唱(天使合唱团演唱)。 3. 律动 学生活动:随音乐进行模仿摇篮或拍宝宝入睡的动作。 (三)分析音乐 过渡语:“音乐是如何表现妈妈对宝宝的爱?” 1. 分析速度 过渡语:“《摇篮曲》是慢速,那么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学生活动:对比体会不同速度的《摇篮曲》,哪个更适合表现这种情景。 2. 分析节奏 学生活动:再听乐曲,体会节奏特点。 3. 分析旋律 (1)体会旋律 过渡语:“让我们先来看看旋律中的奥秘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旋律线。 学生活动:体会、感受。 (2)哼唱旋律 学生活动:随伴奏哼唱旋律。 4. 分析力度

摇篮曲音乐教学设计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摇篮曲》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材分析: 《摇篮曲》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为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的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种直观的感性接受逐渐的走向了理性的认知,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在音乐课堂中又羞于开口,不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不喜欢自己演唱,更不喜欢民族音乐,而偏爱流行音乐,为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在我们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多去聆听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因为它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音乐精华,我们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的喜欢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用连贯、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音乐作品。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感受、演唱的过程中,了解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歌曲蕴含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组织教学欣赏与感受 1.师多媒体出示图片,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使用对比音乐欣赏法,最短的时间比较直击主题。 2.出示主题《摇篮曲》 3.聆听音乐,说出听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感受音乐 4.简介作者以及生平的主要作品 学唱环节 1.发声练习 2.解决节奏,提炼难点,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教学意图: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于是借助音乐活动《摇篮曲》。实现这一原则。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运用幼儿已有的哄娃娃经验创设了“娃娃要睡觉”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轻柔、优美的摇篮曲对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复欣赏摇篮曲的过程中,再创编出抱娃娃的不同动作;同时也使幼儿在哄娃娃、抱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关爱他人的责任感,学会将关爱他人的情感迁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长辈的呵护、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妈妈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亲一亲等等。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摇篮曲的安静、优美,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学习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创编抱娃娃的简单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录音磁带、娃娃人手一个、小床一张。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幼儿抱娃娃进活动室。 1、师:天黑了,星星眨着眼睛出来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宝宝,你们有什么办法哄娃娃睡觉呀? 2、幼儿讨论交流,请出个别幼儿来回答。 二、欣赏“摇篮曲”。 1、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呀,可是除了这些办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给娃娃听音乐哄她睡觉呢,你们

听..…. 2、播放“摇篮曲”(第一遍),幼儿欣赏、感受。 3、师:我的娃娃听着音乐睡着了,你们的娃娃睡着了吗?(睡着了)那我们一起把娃娃放到摇篮里好吗? 4、师小结:娃娃睡觉的时候听的音乐轻轻的,柔柔的,很好听,这样娃娃很快就能睡着了,这种音乐我们叫它“摇篮曲”。 5、再次欣赏(第二遍),我们来听听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师提问:你们听到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哼唱。幼儿学习完整演唱“摇篮曲”,引导幼儿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表现“摇篮曲”的安静、优美。 三、表演“摇篮曲”。 1、师播放“娃娃哭声”: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来,我们一起哼着“摇篮曲”,摇着娃娃睡觉吧。 2、师:xxx的娃娃不哭了,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觉的。请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势的幼儿来表演一下,鼓励其他幼儿模仿他们的抱娃娃动作。 3、集体完整地表演“摇篮曲”,娃娃睡着后(即歌曲结束后)提示幼儿把娃娃轻轻地放到小床上,盖好小被子,让娃娃安睡! 四、复习歌曲“不要妈妈抱”。 师:你们的娃娃还小,需要别人抱。我们小班的朋友们已经长大了,不要妈妈抱了对吗? 1、复习演唱歌曲。老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自己创编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2、师:哦,我们小班的朋友们真的长大喽!(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教学总结: 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摇篮曲教学设计

《摇篮曲》教案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乐曲原为F调,教材改为D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2、让学生用竖笛演唱《摇篮曲》。 三、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 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同时让部分学生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能力。 3、掌握《摇篮曲》的歌曲创作背景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二、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2、准确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咱们班某位同学百日时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猜猜他(她)

是谁啊? 生:想!(教师出示照片,学生猜测) 师: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好,谁能告诉老师,照片上这个宝宝是谁啊? 生:(略) 师:下面就请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站起来,让大家见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吧!(照片中的学生起立,其他同学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啊,原来的你啊!其他同学,你们都猜对了吗?不知道这样的一张照片,有没有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其实当我们都是小婴儿是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哼唱的小曲儿、甜甜地入睡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回忆起小时候,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导入新课。 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生:(略) 师:大家唱得都非常好,还有一些“摇篮曲”了,连老师都没有听过,你们真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摇篮曲”,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歌曲教唱。 1、新歌欣赏。 师:在学唱这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老师总结: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自己感悟歌曲的内涵,并依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声音来演唱这首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的能力。 2、新歌学唱。 A、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及体裁特征。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摇篮曲》教案

第6课摇篮曲 《摇篮曲》教案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着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 x . x | ,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对比,使歌曲洋溢浓厚的对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崇敬世界歌王舒伯特,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的辉煌成就与贡献,热爱音乐的情感得到深化。 2、感受舒伯特音乐的魅力,深化经典歌曲《摇篮曲》所表达的真挚、纯洁、深沉的母爱情感,能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及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利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师准备:有关舒伯特音乐作品CD光盘《摇篮曲》 学生准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复习以前唱过的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故事,感悟舒伯特的艺术人生。 1、抒发母爱 教师启发: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崇高、最纯洁、最伟大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爱吗?(学生小组议论,个人充分发表意见,交流看法) 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说到母爱,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中,我们常常都可以见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母亲摇着摇篮,小宝宝静静安详地睡觉的情景图片,联想、回忆自己童年在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一定对比,使歌曲洋溢出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2、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教学重点: 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是一节示范课教学,学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家作为切入点。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效性,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中间穿插音乐的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演唱歌曲时以表现歌曲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比较中发展学生对歌曲中母爱的表现能力,知识技能学习与体验歌曲的情感中,感受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感铺垫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 学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三、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 学生:有。 四、新歌教学 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后请大家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学生: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教师:这样的音乐适合小宝宝入睡。(出示一张妈妈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的图片)大家平时有没有的睡不着的时候呢? 学生:有的。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数绵羊、听音乐…… 教师:老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听舒缓的音乐,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马上就会进入梦想。像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这首我国东北《摇篮曲》就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外国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的舒伯特创作的。听后请大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听后说出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 教师:歌曲的特点说与刚才我们听的东北摇篮曲非常相似,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书上的歌词与录音中放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 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与书上不同的歌词。听歌曲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摇篮曲小学音乐教案

摇篮曲小学音乐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教案(摇篮曲)】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6—2017年度第二 【篇二:湘教版音乐四下《摇篮曲》教案】 课题:《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通过歌曲的学习掌握 相关的音乐知识。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 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 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 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 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背景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小段音乐,听听发生了什么事?在结尾出 现的曲子又是什么歌曲? 生:聆听。讨论。 引出摇篮曲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 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 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学生听范唱歌曲《摇篮曲》并请学生思考歌曲要表达什么内容。 学生聆听,并回答。 2、用跟唱法学唱歌谱,重点教学第三乐句的附点四分音符及倚音。 跟唱完请学生用哼鸣来完整的唱出歌谱。 3、学生再次聆听第一段,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速度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 4、根据学生的答案,要求学生用慢的速度,宁静、平稳的情绪,轻柔、亲切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并加上怀抱孩子哄其入睡或摇摇篮 的动作。 5、学习四拍子的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请学生加上四拍子的指挥图一边划拍子,一边演唱歌曲。 6、学生自己学唱第二、三段歌曲,强调歌曲的情绪等要求。 7、介绍《摇篮曲》的作者舒伯特并讲关于《摇篮曲》的小故事。 舒伯特(1797——1828),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 开创者之 一。八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 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总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 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 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歌曲背后的故事:只换得一顿晚餐的无价宝 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常常饿着肚子过日子。一天,他徘徊在维也纳的 街头,天晚了,饥肠辘辘,荷包里却一分钱也没有,晚餐如何解决?他也想不出头绪来。他本能地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可是分文也 拿不出来,怎能点菜吃饭?也许会碰上朋友熟人进来,顺便帮一点 忙吧?但左顾右盼,始终没有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失望之际,餐台上一张报纸中的小诗跃入他的眼睑。作曲家本能的把他的思绪 转到了诗歌的意境中去。他浮想联翩,乐思绵绵,立即便把它谱成 歌曲并写了出来。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中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爱好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预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小姐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漂亮。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二)观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专门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如何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受是如何样的呢?(再次观赏,讲讲感受,教师哼唱加以确信)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受确实是专门柔和,专门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事实上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观赏舞蹈和音乐)提问:现在你们都明白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如何明白的?(结合动作明白得: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快乐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如此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确实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确实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内心如何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能够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对娃娃的珍宝) 4、终止语:小娃娃确实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pdf

《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 一、教学理念:以情育人 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因此,音乐被誉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我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让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在教学《摇篮曲》这节音乐课时,我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温暖,学会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 三、教学重难点: 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准确演唱《摇篮曲》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1、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二)自主学习,保持兴趣 1、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师: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读一读,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三)学习歌曲,感受体验: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2、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摇篮曲音乐教案讲课教案

摇篮曲音乐教案

《摇篮曲》教案 执教老师:刘镇坤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摇篮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 3、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和音乐家舒伯特,初步感受中外《摇篮曲》。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附点音符、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认识四四拍; 2、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愉快的梦》进教室。 (音乐在播放中渐弱) 二、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的音乐课堂,下面播放一段录音,请大家仔细听 1、播放蟋蟀的叫声。突然之间发出了婴儿的哭声,然后是唱摇篮曲的声音。1)你们刚才听到什么?。。。。那你们知道刚刚在唱的是什么歌吗? 2、介绍摇篮曲,了解舒伯特(出示幻灯片)

摇篮曲,是妈妈哄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前面听到的这首《摇篮曲》是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下面就由音乐小博士带我们一起认识舒伯特和他的《摇篮曲》(播放课件) 听完音乐小博士的介绍,谁来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他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坚持做什么?(师小结:嗯,舒伯特真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3、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摇篮曲》,重温在妈妈怀里睡觉的那种感觉。 4、师问:听完歌曲,有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是怎么样的?。。。。速度:稍慢;力度:轻柔、舒缓;情绪:优美、抒情; 那谁再来说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很好,四四拍。) 5. 有谁知道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对啦,强、弱、次强、弱,我们一起用两个全手掌拍出强拍,用半手掌拍出次强拍,弱拍分别拍在肩膀上) 三、歌曲学唱 1.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摇篮曲》的乐谱,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两个乐句组成,谁来说说哪些乐句是相同的?(你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请大家跟着钢琴一起轻声学唱歌谱) 2.跟琴轻唱歌谱。(唱谱过程中你们觉得那些地方比较不容易唱好) 3.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