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藏主要地区海拨高度一览表

西藏主要地区海拨高度一览表

西藏主要地区海拨高度一览表

西藏主要地区海拨高度一览表

宁夏地区常用园林植物

宁夏常用园林植物 1乔木类 1.1落叶类:银杏、丝绵木、元宝枫、文冠果、水杉、银白杨、新疆杨、毛白杨、河北杨、小叶杨、青杨、箭杆杨、旱柳、垂柳、沙柳、刺槐、核桃、枫杨、白榆、小叶朴、桑树、海棠、樱花、红叶李、碧桃等; 1.2常绿类:雪松、油松、侧柏、桧柏、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青杄、白杄等; 灌木类 2.1落叶灌木:珍珠梅、黄刺枚、月季、榆叶梅、丁香、连翘、金银木、接骨木、太平花、贴梗海棠、郁李、毛樱桃、蔷薇、绣线菊、木槿、小檗、宁夏枸杞、沙棘等; 2.2常绿灌木:卫矛、大叶黄杨、铺地柏、沙地柏等; 3地被类 地肤、红叶甜菜、鸡冠花、千日花、紫茉莉、半枝莲、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醉蝶花、羽衣甘蓝、紫罗兰、三色堇、牵牛花、波斯菊、大丽花、小丽花、瓜叶菊、孔雀草、马蔺、美人蕉等。 植物属性: 1.银杏:银杏科银杏属。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 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2.丝绵木:卫矛科卫矛属。丝绵木夏季开放淡黄绿色小花,为腋生聚伞花序。 树冠卵形或卵圆形,枝叶秀丽,入秋蒴果粉红色,果实有突出的四棱角,开裂后露出桔红色假种皮,在树上悬挂长达2个月之久,引来鸟雀成群,很具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地的优美观赏树种。园林中无论孤植,还是栽于行道,皆有风韵。宜植于林缘、草坪、路旁、湖边及溪畔,也可用做防护林或工厂绿化树种。 3.元宝枫: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高8~10m;树皮纵裂。单叶;单叶对生; 主脉5条;掌状;叶柄长3~5cm。伞房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本树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黄色或红色,为著名秋季观红叶树种。弱阳性,耐半荫,耐寒,较抗风,不耐干热和强烈日晒。 4.文冠果: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8m。树皮灰褐色, 粗糙条裂;小枝幼时紫褐色,有毛,后脱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杂性,整齐,白色,基部有由黄变红之斑晕;蒴果椭圆形,径4-6cm,具有木质厚壁。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原产我国北部干旱寒冷地区。喜光,也耐半荫;耐严寒和干旱,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荒、石砾地、粘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但以肥沃、深

西藏气候概述

西藏气候概述 佚名阅读次数:57 总体特点 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据推算,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温降低0.57℃,纬度每升高1度,年均温降低0.63℃,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四季不明。大部分地区的最暖月均温在15℃以下,1月和7月平均气温都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5-20℃。按气候分类,除东南缘河谷地区外,整个西藏全年无夏。年总辐射量值高达5850-7950兆焦耳/平方米,比同纬度东部平原高0.5-1倍。 冬半年的主要气候特征 冬半年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多大风。西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1月平均气温,除藏东南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低于0℃,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低于-20℃,海拔4507米的那曲还出现过-41.2℃的低温。 由于高差悬殊,使得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甚大。西部和北部地区从10月到翌年4月的月平均气温大都低于0℃,海拔低于4000米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也有2-3个月。极端最低气温≤0℃的日数,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达250-280天以上,雅鲁藏布江地区约在100-200天,东南部地区则在100天以下。 冬半年降水稀少,空气干燥。除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南部外,11-4月降水量小于80毫米,不到全年降水量的12%,有的低于5%。相对湿度也很低,大部分地区都在30-40%之间,为全国最小值地区之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南部雨雪较多,降水量可达150-30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以上。 受高空西风气流的影响,冬半年多大风。除东部横断山区之外,大部分地区全年≥8级的大风日数在50天以上,西部和北部地区可高达100-165天,风日多集中在冬半年。高原上空气密度小,在风速相同的条件下,风压较小,一般只有平原地区的60-80%。 夏半年的主要气候特点 是日照充足,气温凉爽宜人,降水集中,多夜雨和冰雹。 西藏空气稀薄干洁,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都比同纬度地区大得多。如拉萨平均年日照时数为3007.7小时。年平均总辐射7784.2光焦耳/平方米,故有“日光城”之美称。由于西藏高原海拔高,夏半年又正值雨季,最暖月平均气温大都在18℃以下,所以气温不高,凉爽宜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下的东南隅和雅鲁藏布江河谷为10-18℃,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羌塘高原地区在10℃以下,而海拔低于1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南翼的外缘低山地区,则全年平均气温≥10℃。 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半年,一般占全年的80-90%。东南低地一般从3月开始雨量增大,藏东和藏北部5月中、下旬雨季开始,雅鲁藏布江流域则从6月上、中旬进入雨季,日喀则西部地区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才开始进入雨季,阿里降水少,无明显雨季。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迎风面,降水量多达1000毫米以上,其北麓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一狭长地带,年降水量却少于300毫米,为“雨影区”。 “高原夜雨”和多冰雹是西藏夏半年气候的又一特色。如位于宽阔河谷的拉萨和日喀则,由

西藏区域地质学

第一篇 地层 一、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最高的高原 2、世界最年轻的高原 3、高寒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4、冰雪和寒冻风化作用的普遍性 5、对现代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性 6、植被演替的多样性 7、土壤的发育具有年轻性, 近期发育的恶化性和发生上的多元性 二、地貌的基本特征 广阔的高原面、巨大的山系、宽广的谷地与深邃的峡谷、地势有西北向东南倾斜 三、西藏地貌主要分为三个地貌区单元: 藏南山原湖盆谷、藏北高原湖盆区、藏东高山河谷区 四、主要地貌类型 山脉 高原 峡谷 河谷平原 五、区域地质: 是指某一范围较大的地区地质单元、 构造带或者图幅内的岩石、 地层、 构造、地貌、 水文地质、矿产及地壳运动和发展历史等基本地质单元。 六、 根 据地层(包括基底)发育情况、沉积环境及沉积建造、生物面貌及生物区系,结合 地质发育历史,采 取综合地层分区方案,将西藏地层划分为 4 个地层区、 21 个地层分 区。 一 、喜马拉雅区 西瓦里克分区、 高喜马拉雅分区、低喜马拉雅分区、北喜马拉雅 分区、拉轨岗日分 区、仲巴——曲松分区。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 雅鲁藏布江分区、拉萨——波密分区、比如——洛隆 分区、措勤——申 扎分区、班戈分区、木嘎岗日分区。 三、羌塘——昌都区 羌南分区、羌北分区、类乌齐——左贡分区、昌都分区、江达 分区、喀喇昆仑分 区。 四、南昆仑——巴颜喀喇区 若拉岗日分区。涌波湖——向阳湖分区、南昆仑分区。 七、西藏三叠系地层有何特征?地史有何特征? 地层特征:西藏的三叠系分布很广,层序完整,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 样,岩相复杂。不仅是我国研究三叠系最为理想的地区之一,也是特提斯 - 喜马拉雅构 造域研究三叠系重要的地区之一, 而且具有联结东欧、 西亚和东南亚的三叠系极其关键 的位置。 地史特征:华力西运动使西藏的古地理和构造状况发生了不同于古生代的变化。在 南回归线附近,逐步脱离冈瓦纳南亚大陆,向着台地——坳陷槽体系发展。 八、西藏侏罗系地层有何特征?地史有何特征? 地层特征:西藏的侏罗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以海相沉积 为主,兼有陆相和海、 陆交互相沉积。含磷、煤、石膏、油页岩、铜、铁等矿产。 地史特征:侏罗纪时期,横亘于西藏中部的冈底斯 - 念青唐古拉古隆起大致将境内 的侏罗纪特提斯划分为南、北两支主要的海域。北支主要以班公错 - 丁青海槽为主,包 括羌塘地区及班戈地区、比如 - 洛隆等地的侏罗系沉积;南支则以雅鲁藏布以南喜马拉 雅区的侏罗系 区域地质学 第一章 概述 —1— -Z T 第二章 Ze/r' 、.、、特殊群 「/口 Z 、 第五章 志留系 第六章 泥盆系 第九章 三叠系 第十章 侏罗系 第十三章 第四系 第三章 震旦 - 寒武系 第四章 奥陶系 第七章 二叠系 第八章 三叠系 第十一章 白垩系 第十二章 第三系

西藏古木加康地区区域地质填图招标文件

R Rab[男子名] 拉布。R?o bert?? ,Rupert??? 等的昵称。 Rabb[英?格兰人姓氏] 拉布。Rober?t?? 的昵称 Rabbat?t s.[英格兰人姓氏] 拉巴茨?。取自父名,来源于Rabbit?t,含义是“拉比特之子”(so?n of Rabbit) 。 ?R abbie .[男子名] 拉?比。Rupert?? 的昵称?。 Rabbits拉比茨:取自?父名,来源于Rabbitt,含?义是“拉比特之子”(son o?f Rabbit)。.[英格兰?人姓氏] Rabbitt拉比特?:1 Rabb的昵称,而Rab?又是Robott的昵称,英格兰?人姓氏;2源自诺曼底人名+日耳?曼语,含义“忠告+信息”(co?u nsel+message),?英格兰人姓氏;3盖尔语人名的误?译,误意“猎犬”(hunter?)而误作“兔”(rabbit)?.爱尔兰人姓氏。 Rabbit?t e拉比特:Rabbitt的异?体,爱尔兰人姓氏。 Rabbi?t ts拉比茨:取自父名,来源于?R abbitt,含义是“拉比特?之子”(son of Rabb?i t)。Rabey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姓氏] 雷比。R?o by?? ↑2的变体 Ra?b ie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姓氏] 雷比。Roby?? ↑?2的变体 Rablan拉布兰?:Robert的呢称,英格兰人?姓氏。 Rablin拉布林:R?o bert的呢称,英格兰人姓氏?。 Rabone雷博恩:Rab?o ne的异体,英格兰八姓氏. ?R abson 拉布森:取自父名?,源自Rabb.含义“拉布之子?”(son d Rabb).英?格兰人姓氏。Raby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姓氏] 雷比。R?o by?? ↑2的变体 Ra?c hael[女子名] 雷切尔。?R achel?? 的变体, R?a chel 雷切尔。来源于希伯?来语,含义是“母羊”(ewe)?昵称Rae?Ray?[女子名?]。Rackcliff拉克利?夫。Rackcliffe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ackcli?f fe拉克利夫:Ratclff?e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a?c kham.[英格兰人姓氏] ?拉克姆。住所名称,来源于古英语?,含义是“丘,干草堆+宅地”(?m ound,hayrick+h?o mestead) 。 Rac?k ley.[英格兰人姓氏] 拉?克利。住所名称,来源于古英语,?含义是“丘,或喉+树林,开垦地?”(mound,of thro?a t+wood,clearin?g) 。 Rackliff拉克?利夫:Rackliffe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ackli?f fe拉克利夫:Racklif?f e的异悻,英格兰人姓氏。 R?a dbone拉德博恩:Radb?o ne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 adcliff[英格兰人姓氏?]拉德克利夫。Ratclif?f e?? 的变体。 Radcl?i ffe.[英格兰人姓氏] 拉?德克利夫。Ratcliffe???的变体。 Radclyf?f e.[英格兰人姓氏] 拉德克?利夫。Ratcliffe?? ?的变体。 Raddie拉迪:?R eady的异体,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姓氏。 Rad?f irth拉德弗思·Radfo?r th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 adford.[男子名] [?英格兰人姓氏] 拉德福。住所名?称,来源于古英语,含义是“红+?津渡”(red+ford) 。? Radforth拉德福思:R?a dforth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adleigh拉搏利?:Radley的异体,英格兰人?姓氏。 Radley.[英格兰?人姓氏] 拉德利。住所名称,来?源于古英语,含义是“红+树林,?开垦地”(red+wood,c?l earing) Radmo?r e拉德莫尔:住所名称,来源于?古英语,含义“红+荒野”(re?d+ moor??),英格兰?人姓氏。 Radnedge拉德?内奇:住所名称,源自古英语,含?义“在红栎树旁”(at?? ?t he robur?? si?d e),英格兰人姓氏。 Rae?[女子名] 雷。Rachel???的昵称。 Raeburn雷?伯恩。住所名称,来源于北方中世?纪英语,含义是“雄狍+溪流”(?r oebuck+stream)?

二、秦岭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区域地质概况

二、秦岭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现今的地壳结构构造和地表地质面貌是地质历史过程长期复杂演化的综合结果,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制的演变,是多元多源地球动力学作用的产物,既主要受控于全球统一动力背景及其派生的区域动力作用,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区域局部特殊动力作用所致,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信息。因此,在区域地质研究中首先要充分重视研究区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不仅避免“坐井观天”之弊,而且又能获取区域地质共性和差异性信息,为客观研究认识区域地质特征和形成演化奠定基础。 (一)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在现今的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它东邻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及其俯冲带,南接印度板块及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图2-1),恰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着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用,并控制着中国大陆南、北有别,东、西差异显著的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图2-2)。 图2-1 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的中国大陆 (引自金性春,1984) 1.离散边界; 2.转换断层; 3.俯冲边界; 4.碰撞边界 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显生宙期间,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在其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海西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以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斯构造域

(任纪舜等,2000,图2-3),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表2-1),与其相应,形成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铸成现今的地壳结构和地表地质面貌。在全球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显生宙构造突出显示古亚洲构造域的小陆块群的复杂聚合、增生形成统一古大陆,并在此基础上,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改造的强烈活动性。在全球古陆块和造山带分布图上,中国大陆内的小型古陆块的发育表现得尤为显著(图 2-4),表明中国大陆地壳结构有别于世界其他大陆的独特性。

西藏地区区域气候分析

实验二:区域特征分析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本次实验主要是对西藏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根据老师所给的西藏地区的是个县的已有的数据(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大风数等)分析这些因素在西藏地区的差异,时间以及空间的分布规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摄氏度,增温速率为0.22摄氏度/10a.而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特殊的热动力和动力循环而形成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将主要也将通过青藏省安多等十个县市的气候数据,对青藏部分地区1966至1999年的气温、降水、大风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气候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西藏地区的各个要素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得出自己的分析的结论并且分析自己的结论,探讨形成的原因。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包含冰川、积雪、冻土、森林、草原、荒漠和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它深刻的影响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环境的演化,被视为南极和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地区面积辽阔,地势高,气候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压低;温度、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西北部风大沙多。 西藏高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面积 122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大致地理坐标为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东临四川,西连克什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部横亘着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西藏被众多巨大的山脉所怀抱,奔流着无数湍急的江河和湖泊,由于地形复杂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气候类型。西藏地区气候区域大致分为5个,分别为西藏北部、阿里地区、西藏东南部、西藏中部、西藏的南部边缘地区。 根据提供的西藏省十个县市(包括安多、班戈、波米、昌都、改则、贡嘎、拉萨、林芝、芒康、日喀则等)1966-1999年的历年大风日、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等数据(年蒸发量数据拉萨地区没有,故没作为选择要素),选取上述三个要素作为气候分析的因子。由于部分地区数据不全,故在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时选取1980-1999这20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本实验将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分别分析1980-1999年(20年间)间各县市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年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 特征。 2.对1966-1999年各县市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总结变 化规律。 3.利用提供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以及蒸发量等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spss,Arcgis软件,计算机

西藏自治区地质【附地层表、地质图】

HZYIN改编

西藏自治区地质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马冠卿 姚宗富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睡,面积 120 多万平方公里,西南与 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接壤;东南及北部与云南、 四川、青海及新疆四省(区)为邻。平均海拔 4000m 以上,是青藏高 原主体,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位居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 系的东段,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的地壳厚度和独 特的大地构造特征,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地学界所瞩目。 地层本区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尤以中、新生 代海相地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地层分布与主构造线一致,大致呈 近 E-W 向展布,东部地区向南转折,形成向东北突出的弧形(图 1.)。 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和地质发展历程的差异, 以空喀拉-甜水河-美日切 错-澜沧江(以下简称空喀拉-澜沧江)对接带为界, 分为冈瓦纳(南部) 和特提斯(北部)两大地层区,其中包括 6 个分区,13 个小区,地层 系统见表 I,各时代地层出露面积列于图 2;沉积类型及构造建造特 征以图 3 表示。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西藏被几条边界断裂或对接 带所分割,地层区和分区界线明显。 本区的前震旦系、前泥盆系变质程度较深(角闪岩相),均未获古 生物化石。奥陶系生物分属华南型和华北型生物地理区;志留系的生 物与扬子区边缘及欧洲波希米亚的类似; 泥盆系全区均以底栖生物为

主,与我国南方的“象州型”相似。雅鲁藏布江一线以南的石炭系 -二叠系为典型的冈瓦纳区系,是冈瓦纳冰海沉积区,具大陆型冰水 杂砾岩沉积,含南大陆及其边缘海的舌羊齿植物和动物群;空喀拉- 澜沧江一线以北为华夏特提斯相区,含北大陆暖水动、植物群,属华 南型.上述两线之间为冈瓦纳-特提斯相区,含南大陆混生动、植物 群。二叠系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沉积,除昌都地区二叠系层位完 整外在西藏普遍缺失晚二叠世早期沉积。三叠纪开始,分异明显。在 北喜马拉雅的三叠系为稳定连续的浅海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并持 续到始新世中期,拉轨岗日地区为半深海浊流沉积,含少量火山岩及 辉绿岩墙(床)群,雅鲁藏布江地区以上三叠统为主,为深海泥质、硅 质浊积岩沉积。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以下简称冈-念)区南部的拉 萨地区,为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陆缘碎屑沉积;班 公错-怒江(以下简称班-怒)对接带南侧(冈-念北部),为深海远源细 碎屑浊积岩沉积。江达地区以钙碱性火山岩-碎屑岩为主,其西的唐 古拉南侧至澜沧江以东则为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局部夹火山 岩)、滨海磨拉石、含煤陆源碎屑岩沉积;昆仑-巴颜喀拉区上三叠统 为浊积岩夹硅质岩,具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特征。侏罗系-白垩系在拉 轨岗日为滑塌沉积、钙硅质浊积岩沉积;雅鲁藏布江地区为钙硅质浊 积岩(J3-K1),局部中基性火山岩和锰结核,属深海盆地沉积环境。冈 -念区南部缺失下侏罗统,中-上侏罗统为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碎屑 岩、含煤碎屑岩沉积,为陆缘或弧间盆地沉积;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为钙碱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属火山岛弧沉积环境;北部

广西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广西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一、乔木(181种) (一)观花乔木(38种) 1、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 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冠层伞形,花期2-4月,花橙红或橙黄色,杯状,明艳悦目;树干通直,层次分明,高大雄伟。 原产中国华南、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性喜暖热气候,喜光、耐旱,深根性,生长快。是我区崇左市市花,适宜桂南、桂中等地栽培。 2、美丽异木棉(美人树)Cnorisia speciosa 木棉科落叶中乔木。树冠层伞形,夏天至秋天开花,花淡紫红色,花姿美艳,树干绿色,枝叶青翠。 原产巴西、阿根廷。性喜高温,多湿,喜光。近年来南宁等地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3、青皮木棉(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 木棉科落叶中乔木。树冠层伞形,秋季开花,花淡红色或黄白色,幼干绿色,主干挺直,树姿挺拔。 原产亚洲热带,喜暖热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喜光,生长快,现世界热带地区普遍种植,印尼最多,我区南部有少量栽培,不耐寒,南宁近年来引进栽培的青皮木棉都不同程度受到冻害。 4、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 苏木科半常绿小乔木。树冠锥形,花期3-4月,花桃红色,美似樱花,艳丽迷人。 原产中国华南及印度,喜光,耐旱,抗污染,生长较慢,萌芽力强,耐修剪,全区各地都有栽培。 5、洋蹄甲Bauhinia prupurea l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锥形,花期9-11月,花淡紫红色;树冠开展,枝低垂,树姿美丽。 原产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我国华南也有分布。喜暖热气候,耐干旱、生长快。 6、红花洋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伞形,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花紫红色,花姿如卡特兰般浓艳瑰丽,满树红花,灿烂夺目,十分美丽,是洋紫荆和洋蹄甲杂交种,不结籽,性喜高温,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 7、凤凰木Delonix regia 苏木科落叶大乔木。树冠伞形,花期5-7月,花鲜红或橙黄色,花大色艳,极为美丽。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各地。性喜高温,喜光,为热带树种,不耐寒,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快。 8、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f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圆球形,花期4-12月,花鲜黄色,开花时满树金黄,极其美观。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大洋洲。性喜高温,喜光,耐旱,生长快,适宜桂南地区种植。 9、粉花山扁豆Cassia grandis l.f. 苏木科落叶中乔木。树冠伞形,花期5-6月,花粉红色,芬香美艳。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云南南部有栽培。性喜高温,喜光,南宁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10、腊肠树Cassia fistula 苏木科落叶中乔木。5-7月开花,花鲜黄色,盛开时串串黄花,迎风摇曳,令人欣喜。 原产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性喜高温,喜光,不耐寒。

西藏自治区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施细则(试行)

西藏自治区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 施细则(试行)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2015年12月

目录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总则 (1) 3 基本要求 (2) 4 调查区分级 (3) 5 调查方法 (5) 6 地质环境调查 (9) 7 滑坡灾害调查 (10) 8 崩塌灾害调查 (13) 9 泥石流灾害调查 (15) 10 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 (18) 11 地面塌陷灾害调查 (19) 12 地面沉降灾害调查 (20) 13 地裂缝灾害调查 (21) 14 潜在溃决冰湖调查 (21) 15 冻土灾害调查 (22) 16 河岸坍塌灾害调查 (22) 17 地质灾害链调查 (23) 18 避险搬迁安置调查 (23) 19 治理工程复查复核 (24) 20 设计书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 (25) 21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27) 附录 A (29) 附录 B (42) 附录 C (43) 附录 D (44) 附表一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记录卡片 (50) 附表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汇总表格式 (51)

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811009419.html, 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作者:达琼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雷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对西藏地区的雷 暴气候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是我国雷暴日数较多的地区,通过本次调查显示,该地区年均雷暴日数在56.3d左右,尤其是那曲地区年均雷暴次数已经超出80d,在夏季雷暴气候对西藏地区的农业、航空、通讯、交通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此,作者主要通过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对预防雷暴危害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3-01 近些年来,雷暴危害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而且,雷暴危害也被列为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对很多行业的发展以及正常运行都造成极大的影响。雷暴主要是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所产生,经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灾害,危害性极大。为了对雷暴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很多专家主要针对一些高原地区、西北地区等进行了雷暴气候的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认识雷暴气候。作者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区雷暴观测资料的调查,来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一、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根据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2008年至2014年)主要对西藏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再对每个区域的雷暴情况进行详细划分[1]。Ⅰ区主要为强雷暴区域,主要包括那曲、江孜、浪卡子、当雄、索县、安多等,主要以那曲地区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已超出80.5d;Ⅱ区主要为多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日喀则、班戈、隆子、嘉黎、丁青、加查、拉孜、泽当、申扎、拉萨等,主要以拉萨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50.8d;Ⅲ区主要为中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昌都、改则、南木林、尼木、定日、芒康等,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32.4d;Ⅳ区则是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的区域,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不超过24.1d,该区域主要以南部边缘地区、阿里大部、左贡、林芝地区东南部、波密等,其中波密是平均每年雷暴日数较少的区域,自2008年至2014年,波密的雷暴日数年均6.8d。 二、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西藏详解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西藏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西藏隆子县的玉麦乡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脉北麓,面积3644平方千米,2017年底人口为32人.该乡南部地区被印度侵占。1983年至今,乡长桑杰曲巴及其两个女儿守望着这片国土,护卫着五星红旗,下图为玉麦乡位置及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下列正确描述玉麦乡气候特征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丰富 C. 全年气温较高,干湿季较明显 D. 冬季较寒冷,降水集中于冬季 2. 导致玉麦乡的对外公路不够通畅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空气含氧量低 B. 地形的起伏较大 C. 大雪封路和泥石流频发 D. 地震、崩塌频发 【答案】1. B 2. C 【解析】 1. 玉麦乡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因此年均温较低;同时据图分析可知,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玉麦河谷北上,遇到高山阻挡,造成玉麦冬季多雪、春夏秋三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因此降水较丰富。故选B。 2. 交通对外不够通畅应从沿途遇到的困难考虑。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冬季多雪,降水丰富的特点,因此冬季常大雪封路,且降水多,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泥石流多发。故选C。 冈底斯山脉的次高峰冈仁波齐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海拔6638米),形似金字塔,被多种宗教信徒奉为“神山”。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位于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两湖相距不远且有地下水道连接,前者是淡水的“圣湖”,后者却是咸水的“鬼湖”。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 冈仁波齐峰南坡白雪皑皑而北坡积雪较少,关于其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 ①北披坡度更陡②北坡光照更强③南坡风力更大④南坡降雪更多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冈仁波齐峰至今无人能(敢)登顶,其原因最可能是 A. 自然原因--位置偏僻 B. 政治原因--军事禁地 C. 宗教原囚--宗教圣地 D. 技术原因--坡度太陡 5. 与拉昂错相比,玛旁雍错盐度较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 湖面风力较大 B. 有湖水流出 C. 汇入淡水较多 D. 蒸发量较小 【答案】3. A 4. C 5. A 【解析】 4. 从地貌因素来看,山地坡度越陡,积雪越易下滑,越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故①推断正确;北半球山地北坡光照比南坡弱,故②错误;风力越大,越不利于积雪的保存,故③推断错误;南坡为迎风坡,降雪比北坡多,故④推测正确。故选A。 5. 阅读材料可知,冈仁波齐峰被多种宗教信徒奉为“神山”;因此,冈仁波齐峰至今无人能(敢)登顶的原因最可能是宗教原因。故选C。 6. 两个湖泊狭长的水道沟通,玛旁雍错汇入河流较多,且水体又是流向拉昂错,相当于是拉昂错水体来源之一;拉昂错相对封闭,加上蒸发量大的原因,造成了拉昂错的盐度比玛旁雍错高。而与湖面风力大小关系不大。故选A。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的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藏南地区,与青藏高原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这里地壳垂直抬升与水平位移共同作用,地形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墨脱气候温和,年降水量3000~4000 mm。墨脱公路嘎隆拉雪山隧道时常发生透水事故,严重影响

地质实验技术在西藏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地质实验技术在西藏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摘要】地质调查是一个地区进行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而地质实验则是地址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藏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对未来的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了常见的地质实验技术后,就其在西藏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质实验技术西藏地质调查 1前言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在1953年全国第一次化验工作会议上指出“地质、钻探、化验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各有其一”,精辟阐述了地质实验的作用和地位。以此为指导,五十多年来,地质实验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地质实验工作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而飞跃前进,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迅速发展。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辽阔,人口稀少。由于地区高原,生活环境恶劣,交通落后,地区经济始终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为了提高当地的发展水平,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地区的投资力度,当地的各项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青藏铁路的开通,更是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能够保持西藏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后续交通、城市和经济建设的进行。由于西藏地区科技水平长期落后,因此地质资料极少,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地质调查。本文通过对各种地质实验技术的分析,讨论了其在西藏地区应用的前景。 2地质实验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实验技术种类也日益丰富,目前主要的地质实验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2.1同位素分析技术 包括测年同位素实验测试技术、稳定同位素实验测试技术、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实验测试技术和气体同位素分析技术等。在地质实验技术中,由于分析测试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样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公正性和可利用性,是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核心问题。同位索地质样品分析属于地质样品分析测试中要求特殊的一类精密测定方法,其测试数据在矿床成因、物质来源、成岩成矿环境以及地质事件和地球演化历史等基础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同位素地质样品分析数据的质量同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常用植物配置

南京园林应用的常见乡土树种列于下。 (1)常绿乔木及灌木树种:圆柏、粗榧、罗汉松、广玉兰、含笑、樟树、枇杷、椤木石楠、石楠、蚊母树、锦熟黄杨、雀舌黄杨、苦槠、青冈栎、石栎、海桐、冬青、胡颓子、桂花、女贞、六月雪等。 (2)落叶开花乔木及色叶树种:白玉兰、银杏、水杉、合欢、山茱萸、灯台树、四照花、枫香、毛白杨、小叶杨、垂柳、枫杨、麻栎、白栎、槲栎、榆类、朴类、构树、杜仲、梧桐、乌桕、卫矛、丝棉木、枣、臭椿、无患子、黄山栾树、黄连木、五角枫、元宝枫、鸡爪槭、红枫、羽毛枫、小檗属、朱砂根、紫金牛、南天竹等。 (3)花灌木:月季、木香、棣棠、火棘、海棠、梅、蜡梅、杏、紫荆、红瑞木(冬天观红果)、锦带花、海仙花、天目琼花、蝴蝶绣球、结香、山茶、杜鹃、金钟连翘、八仙花、金银木、金丝桃、紫薇、栀子花等。 (4)林下耐荫地被:箬竹、水栀子、络石、石菖蒲、萱草、二月兰、紫萼、玉簪、垂盆草等。 (5)爬藤类:紫藤、金银花、中华猕猴桃、常春藤等。除乡土树种之外,南京园林还选择应用了性状优良的外来树种,如:雪松、法桐、日本五针松、火炬松、湿地松、池杉、铺地柏、鹅掌楸、樱花、槐、洒金珊瑚、八角金盘、珊瑚树、加拿大杨、木槿、石榴、爬山虎、葡萄、七叶树、云南黄馨、茉莉花、夹竹桃、大叶黄杨等。 香樟

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杭州)、木樟、乌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叶樟。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樟树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园林应用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中国地质学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学复习资料 1.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研究中国及其邻区地壳及其岩石圈形成演化的一门宏观地质学。 2.举例说明我国地形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阶梯状地形从西向东递降,可分成四个台阶:第一台阶: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主体构造单元为滇藏造山系。第二台阶:青藏高原以北,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海拔1000-2000 米,包括内蒙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塔里木、准口葛尔和四川等大型盆地与山脉相间。第三台阶:包括松辽、华北、江汉等东部平原、平原东侧的胶辽山地、东南沿海山地。第四台阶:从鸭绿江口到广西北海,沿蜿蜒海岸线以东的近海大陆架。这是一个起伏和缓,略向东南倾斜的水下大平原,一般水深几十到百余米,而南海水深达成2000-4000 m属于边缘海深海洋盆。 3.单式大陆、复式大陆 单式大陆:陆地面积大,活动性小,如西伯利亚和北美。复式大陆:每个陆块面积小,具有多元性,它们来自不同的古大陆,具有较大的活动性的大陆,如中国和亚洲。 4.中国莫霍面等深线特征及其成因 莫霍面等深线图——反映地壳厚度与上地幔起伏 地形高低与莫霍面(M)深度成镜象反映 青藏高原(M)面埋深50-60km,最厚达70 km,而东部(M)面埋深 20-30 km,地壳厚度减薄,说明地幔软流圈的上隆;

有两个地幔斜坡带(梯度带) 青藏高原的边缘(M)面埋深从50-60 km,变化幅度10 km,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M)面埋深从36-40 km,变化幅度4 km, 东部为地幔隆;其它大部分地区为地幔坪。 地壳厚度等深线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 说明(M)面起伏与山脉都是最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历史一般不超过10Ma-3Ma,青藏高原新到0.9-0.8Ma (Q1末),所以,(M)面埋深图反映的是现代构造格局。阴山—燕山山脉、秦岭-—大别山、南岭等三条东西向山脉在(M)面起伏上无反映,说明这些山脉比(M)面的形成要老,现在是无根的山脉。 5.中国造山运动分为几个旋回?时代? 加里东旋回(Pzl)早古生代海西旋回(D3—P1)印支旋回(T3—J1)燕山旋回(J1—K2)喜马拉雅旋回(E—Q) 6.我国热流值较高的地区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我国克拉通的热流值普遍偏高。比国外克拉通热流值高。 世界克拉通平均热流值37.7-46mW/m2,黄骅拗陷热流值达82.9mW/ m2,说明它们都处于地幔隆起带上方的大陆裂谷部位,与岩石圈拆沉减薄有关;南海盆地平均热流值87-92.5mW/m2,和地幔隆起上方的洋盆拉张有关。 (2)西藏地区热流值普遍偏高。羊八井热流值高达127.7mW/ m2, 这与陆内俯冲引起的壳内熔融,岩浆上升有关 (3)辽宁汤岗子温泉一带高达175.9mW/m2,与卸庐断裂活动有关。 (4)云南腾冲热流值很高,与中新生代板块闭合. 7.中国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北京地区常见绿化树种

包含的内容有:中文名称(或俗称)、拉丁名、原产地或分布地区,基本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 可能需要进一步补充:详细的观赏特性(包括如叶、花、树姿等照片),及其特性。 具体的我们再一起商量。你可以自己先想想,我知道一个类似的东西,当时也是我提议的(当时还没有这个网站),然后她就开始了;但我想你应该先自己想想,有个大概的轮廓,我们在参考别人的做法。 灌木,正在整理中;乔木部分,其实可以开始了。 常绿乔木 雪松 Cedrus deodara 喜光,稍耐荫,喜温和凉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不耐水湿,较耐干旱瘠薄,喜酸性土;浅根性,抗烟害能力差。 金叶雪松 C. deodara cv. Aurea 春天嫩叶金黄色。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老年树冠常成伞形,强阳性,耐寒、干旱、瘠薄;深根性,酸、中、钙质土均可,生长速度中等;苍劲古雅,产华北及西北。 樟子松 P. syluestris 产大兴安岭山区,强阳性,极耐干冷及瘠薄;深根,主侧根均发达,抗风沙。 白皮松 P. bungeana 产华北及西北南部,喜光,适应干冷气候,耐瘠薄和轻盐碱土壤,强抗SO2及烟尘;生长缓慢,寿命长,长江流域生长较差。 华山松 P. armandi 产中部及西南高山地区,喜温凉湿润及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在阴坡生长较好,不耐碱;浅根,侧根发达。 马尾松 P. massoniana 强阳性,喜温暖多雨气候及酸性土;耐瘠薄,忌水涝和盐碱;深根性,生长较快,但目前虫害严重。 乔松 P. griffithii 产西藏南部及西南、云南西北部山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荫,耐干旱。北植有引种。 小蜡 Ligustrum sinense 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产长江以南各地,较耐寒,北京小气候好可露地栽培;耐修剪,生长慢;常于庭园作绿篱。

西藏区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第一篇地层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特殊群第三章震旦-寒武系第四章奥陶系 第五章志留系第六章泥盆系第七章二叠系第八章三叠系 第九章三叠系第十章侏罗系第十一章白垩系第十二章第三系 第十三章第四系 一、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最高的高原 2、世界最年轻的高原 3、高寒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4、冰雪和寒冻风化作用的普遍性 5、对现代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性 6、植被演替的多样性 7、土壤的发育具有年轻性,近期发育的恶化性和发生上的多元性 二、地貌的基本特征 广阔的高原面、巨大的山系、宽广的谷地与深邃的峡谷、地势有西北向东南倾斜 三、西藏地貌主要分为三个地貌区单元: 藏南山原湖盆谷、藏北高原湖盆区、藏东高山河谷区 四、主要地貌类型 山脉高原峡谷河谷平原 五、区域地质: 是指某一范围较大的地区地质单元、构造带或者图幅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矿产及地壳运动和发展历史等基本地质单元。 六、根据地层(包括基底)发育情况、沉积环境及沉积建造、生物面貌及生物区系,结合 地质发育历史,采取综合地层分区方案,将西藏地层划分为4个地层区、21个地层分区。 一、喜马拉雅区西瓦里克分区、高喜马拉雅分区、低喜马拉雅分区、北喜马拉雅 分区、拉轨岗日分区、仲巴——曲松分区。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雅鲁藏布江分区、拉萨——波密分区、比如——洛隆 分区、措勤——申扎分区、班戈分区、木嘎岗日分区。 三、羌塘——昌都区羌南分区、羌北分区、类乌齐——左贡分区、昌都分区、江达 分区、喀喇昆仑分区。 四、南昆仑——巴颜喀喇区若拉岗日分区。涌波湖——向阳湖分区、南昆仑分区。 七、西藏三叠系地层有何特征?地史有何特征? 地层特征:西藏的三叠系分布很广,层序完整,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复杂。不仅是我国研究三叠系最为理想的地区之一,也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研究三叠系重要的地区之一,而且具有联结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三叠系极其关键的位置。 地史特征:华力西运动使西藏的古地理和构造状况发生了不同于古生代的变化。在南回归线附近,逐步脱离冈瓦纳南亚大陆,向着台地——坳陷槽体系发展。 八、西藏侏罗系地层有何特征?地史有何特征? 地层特征:西藏的侏罗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以海相沉积为主,兼有陆相和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