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2、孟子:(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オ学校和社会大学。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细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1、教育是活动。(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活动)

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一培养人。(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一一学校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枸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

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オ(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與论力量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个体身心发展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生理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

2)心理发展: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功能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观点:个体发展由个体内部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心理发展实质上是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展现;

(2)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观点: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习是成长的主要途径

(3)多因素论(辐合论):代表人物:德国施太伦观点: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理解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而是儿童身心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变;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而是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

(3)教育不等于发展,教育只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种手段。

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

具体包括: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遗传素质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他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具有可塑性。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范围分,环境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1)外形剧烈变化(2)身体机能巨变

(3)大脑显著增长(4)性的发育与成熟

义务教育制度

1、定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德国1619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型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

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的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3)坚持内涵发展,稳步发展高等教育(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的概念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活动广义的定义: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狭义的定义:教育活动即学校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分类:

教育的社会目的: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 教育的个人目的:教育对人类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

两者关系:共同构成教育目的整体;社会教育目的得由教育的个人目的来实现,个人教育目的也需以社会教育目的的实现为前提。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作用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激励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作用

评价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1)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夸美细斯(捷克)观点:教育目的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第二章:中学课程

课程定义: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1)课程是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2)课程是经验: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形制或形态的经验

具体表现:(1)一定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及社会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生年龄特征、知识和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人文主义关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科学主义关注: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与力量;内容上强调提倡和推崇科学;实施过程中,方法和形式讲究科学性学科中心课程论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瓦根舍因(德):范式方法课程论;赞可夫(苏联):发展主义课程论观点: (1)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2)教材以学科逻辑来组织;

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卢梭(法):爱弥儿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美):教学方法原理观点:儿童中心问题教学法

课程内容

(1)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目的、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的实施,都围绕课程内容开展;

(2)课程内容的不同认识受两方面的影响;

A、课程本质观。取决于人们对课程的本质的认识,知识本位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知识,经验本位课程观认为经验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活动本位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内容就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

B、在课程内部基本关系上的倾向。

课程结构

(1)最常见、最一般的结构形态:教学计划(课程总体规划)教学大纲(教材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的基本要求,教科书(课本)

(2)一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A、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一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B、教科书

教育改革理念(1)“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生学习观,终生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1)课程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改革所作调整:课程类型更趋合理;科目比重调整

新课程主要内容:1.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内容 2.高中以分科为主 3.小学至高中设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1)学习促进者;(2)课程建设者(3)活动开发者

改革学习方式

(1)主动性学习(2)独立性学习(3)独特性学习(4)体验性学习(5)问题性学习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考评制度

课改后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3)考试只

(1)破除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水平的做法(2)强化教师自评(3)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课程的实施与开展

考试改革的重点

(1)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多次考试机会、多种考试方法(3)做好考试结果分析,不得公布成绩(4)以综合成绩作为考试和招生依据

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1)实现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

(2)便于课程资源开发,利于教学改革;

(3)利于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4)符合国际课改趋势,与世界接轨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1)宏观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价值、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基本结构等

(2)中观的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

(3)微观的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实施前的具体课程设计研究认为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泰勒认为:评价程序有四个步骤①确立评价目标②确定评价情景③设计评价手段④利用评价结果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大纲组成部分

(1)说明:意义、目的、任务、指导思想、教材特点、学习要求、教学法;

(2)正文部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检疫

(3)其他:参考书、课外活动、教学仪器、教具、其他资料

第三章:中学教学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教学的任务:

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几种观点

(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

教学模式的概念: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中学教育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殊性表现在: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ー;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市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思想提高推动积极学习知识;防止只重思想或只重知识两种极端

(4)教育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定义: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的具体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已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贯彻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寄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贯彻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巩固性原则: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专门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现固;保证现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应该多样化;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地发展水平。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教学要在科学地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贯彻中对教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多方面总结收获

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班级授课制

1、概念及其发展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报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莫定了立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教学方法的概念:

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基本形式:教师讲、学生听;具体方式:讲述、讲读、讲解

范例的基本特征:基本性:范例若能体现该学科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结构、基本科学规律,即具有基本性;

基础性:范例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现有水平出发范例性:要真正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材料。

范例教学的过程:

①范例性的阐明“个”的阶段;

②范例性的闻明“类型”和“类”的阶段

③范例性的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

④范例性的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经验非指导教学法倡导者: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

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

:A、依赖个体成长、健康和适应的内驱力;

B、强调教学情景的情感因素而不是理智因素;

C、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D、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教学手段:

1、教学手段的概念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

(1)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有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

(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1.民主教育的教学思想

2.主体教育的教学思想

3.终身发展的教学思想

4.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

5.教学内容现代化、人本化

6.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

7.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8.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感觉的特征:感觉的特征感觉的特征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的形式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征;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征。

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密切联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记忆;

(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増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一种生理机能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A、记忆对象的特征

B、记忆对象的数量和难度

C、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D、记忆方法

E、记忆保持时间

F、记忆者的态度

遗忘原因:

1.遗忘原因的消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

2.遗忘原因的干扰理论:信息的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收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有效学习

1、运用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方法

2、加强复习防止遗忘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分散复习。

(2)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整体复习/分散复习。

(3)学习程度安排。过度学习。150%。

(4)采用多种复习形式。

(5)注意克服材料之间的干扰。

(6)采用其它精细加工策略。

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1)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思维的种类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1)直觉思维(2)分析思维思维的种类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聚合思维(2)发散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发生认知论创始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包括推力、拉力、压力三种因素。其中推力因素与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有关,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对学习起推动作用;拉力因素与学生的外在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有关,对学习起引诱作用;压力因素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有关对学习起强制作用。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通常是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

个人成就动机最初由默瑞提出,后来由阿特金森加以发展。

个人成就动机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迁移的分类

(一)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结果)

(二)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方向)

(三)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据迁移的内容)

(四)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

(五)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据迁移过程中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

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形式训练说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不同的官能活动相互配合就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斯等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景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个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

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常用的复述策略: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整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的认识。元认知策略分为以下三种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酪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时间管理策略(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

3、努力管理策略

4、资源利用策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人本主义学习讲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因素:

1、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包含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2、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3、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人等发生变化;

4、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即他们知道自己想学到什么和自己学到了什么。

(ニ)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教学观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教材、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促进学生的心理气氛因素有:(1)真实或真诚;(2)尊重、关注和接纳;(3)移情性理解;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2、建构主义学生观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

3、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3)学习的情境性

4、建构主义教学观第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教材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第二、教师除讲授学习教材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

1、感觉的发展:(1)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2)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2、知觉的发展:(1)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2)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3)少年期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4)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发展

情绪的分类:1、情绪基本分类:(1)快乐(2)愤怒(3)恐惧(4)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一种微弱、瓶颈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1、忧郁:表现:情绪低落、心情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

2、恐惧表现:社交恐惧和学校恐惧

3、孤独:表现:消沉、脆弱、萎靡不振、痛苦。

4、愤怒:因思维片面、偏激、控制冲动能力差,而产生的一种愤懑(men四声)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1、情绪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2、出现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1、良好情绪的标准:(1)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3)锻炼身体;(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对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意识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2)稳定性: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口腔期:0-18月通过口腔活动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门期:18个月-3岁由排泄而得到感官满足

3、性器期:3-5岁通过性器官满足原始欲望

4、潜伏期:5-12岁儿童兴趣转向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

5、生殖期:12-成年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主要的满足来自于两性关系的建立

中学生阶段身心发展特点: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动荡性

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1、朦胧性2、不稳定性和冲动性3、自慰性

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1、尊重和鼓励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异性求爱

3、疏导学生失恋心理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的标准

1、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人际关系良好

8、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有限地发挥个性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1、抑郁症2、恐惧症3、焦虑症4、强迫症5、网络成瘾理辅导方法

1.强化法

2.系统脱敏法

3.认知疗法

4.来访者中心疗法

5.理性一情绪疗法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

(1)着重调整感情的方法A、鼓励表达B、深入共感C、身体放松

(2)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A、系统脱敏法B、行为契约C、模仿学习

(3)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4)关于游戏及艺术活动的运用(5)关于团体咨询(6)关于环境因素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皮亚杰道德认识的发展

0-2岁前(道德阶段)

2-8岁(他律道德阶段)

8-12岁(自律道德阶段)

12岁以后(公正阶段)

柯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实验研究,

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有效的说服(1)以理服人、以情动人(2)考虑学生原有态度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的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1)选择阶段(2)赞赏阶段(3)行动阶段

中学道德内容:

爱国、集体、国际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劳动纪律法制教育;

理想和传统教育;

安全教育

三生(生存生活生命)教育;升学就业指导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中学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政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中学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榜样表示法

3、陶治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班集体的形成期2、班集体的巩固期3、班集体的成熟期

(1)了解学生的需要(2)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3)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4)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

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期待(5)学生学习行为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社会和学生的定型期望(2)班集体的特点(3)学校领导的管理类型(4)教师自身的素质

课堂纪律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情境结枸A、班级规模25-40人为宜B、确立课堂规矩C、作为分配考虑性格和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结构A、教学时间合理利用B、课程表的编制C、教学过程的规划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原因A.适应不良B.厌烦C.挫折与紧张D.寻求注意与地位E.过度活动F.性别差异

2.教师原因A要求不当B、滥用惩罚手段C、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3.环境因素A、家庭因素B、大众媒体C、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2)调整学生认知结构(3)精确而严格的指导(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4)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6)协调同伴关系(7)与家长合作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1、班主任常规工作(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计划和总结

课外活动的意义(1)开阔视野(2)发展个性(3)培养能力(4)道德教育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1、社会实践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7、课外阅读

课外活动特点1、自愿性2、灵活性3、实践性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カ

3、教师指导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

4、加强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师的心理角色

(1)知识传递者(2)学习指导者(3)班级组织者(4)课堂管理者(5)心理保健者(6)关系协调者(7)新知学习者(8)教学研究者(9)家长代理者

教师的成长心理

1、成长历程:(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