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张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张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张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_张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临床研究张丽(沈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 M)的病因、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2例急性

播散性脑脊髓炎以及复习文献。结果2例病人分别以抽搐和发热入院,之后均出现意识障碍,影像学显示白质多发低

密度病灶,诊断ADE M,给予激素治疗,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ADE M多见于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临床表现多样,

影像学显示白质多发低密度病灶,可累及皮质,其它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病死率高。

=关键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白质脱髓鞘病病例报告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 ina ted encephalo m ye litis, ADE M)是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起病急骤,病死率高。现对2例ADE M病人(符合诊断标准)分析,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

1病例报告

病例1:女性,50岁,因/反复抽搐3天0于2003年7月24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5年,发病前一周有接种狂犬病疫苗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9e,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R=3.0mm,光反射存在,脑膜刺激征(-),四肢不动,巴氏征左(-)右(+)。心肺听诊正常。头CT、MR I显示双侧脑室周围多发低密度灶,左侧为著,轻度占位效应。脑脊液压力正常,蛋白含量0.6g/L,细胞数3@106/L,糖、氯化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W BC)18000@ 109/L,中性粒细胞90%;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脑电图提示广泛中度异常。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给予激素冲击、抗癫痫、抗生素、抗病毒、降颅压治疗,治疗一周后,癫痫控制,意识恢复,住院33d后治愈出院。

病例2:女性,41岁,因/发热伴昏迷1天0于2004年6月1日入院。有糖尿病史5年,发病前半个月有感冒发热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9.3e,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R=3.0mm,光反射存在,脑膜刺激征(-),四肢不动,巴氏征左(+)右(+)。心肺听诊正常。头CT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低密度灶,之后复查发现病灶融合成片,轻度占位效应。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给予激素冲击、抗生素、抗病毒、降颅压、降温治疗,病人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瞳孔散大,治疗无效于2004年6月6日死亡。2讨论

2.1病因及发病机制ADE M多发生在感染、疫苗接种、出疹等之后。病因多见1病毒:麻疹,风疹,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等。o疫苗接种:破伤风血清,百日咳疫苗,狂犬疫苗,乙脑疫苗。?其它:有报道有毒虫咬伤后导致ADEM 的,可能是异种蛋白诱发自体免疫反应致病,还有骨髓异常增生征合并ADE M者,可能是免疫异常致病。本研究的2例病人病因分别是预防接种和病毒感染。

以往认为ADE M是病毒感染所致,但本病发生在感染之后,不是急性期,而且中枢系统(脑,脊髓,脑脊液)很少能分离出病毒,M urt hy等[1]研究18例A DE M病人,只有1例发现E-B病毒与疾病相关。所以现在认为可能ADE M致病病原体少见,一般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或者与病毒直接感染无关,与变态免疫反应有关。

而疫苗接种所致ADE M,以往狂犬病病毒接种常见,患病率率在1/600~1/1000,但现在疫苗改进后患病率明显下降,在1/ 25000左右[2]。目前风疹、麻疹、腮腺炎病毒疫苗接种发病也常见,大概在百万分之一,但是疫苗接种发病率明显低于上述病毒感染后的发病率[3]。

2.2病理ADE M表现为弥漫性血管充血,肿胀。多离心性分部,病灶新旧一致。病理组织学改变可见:1散布于脑和脊髓的多数脱髓鞘病灶,直径0.1mm到数毫米(融合时),并常围绕在小和中等静脉周围,轴突和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o小静脉周围炎症反应也是重要特征,脱髓鞘区为多形核小神经胶质细胞,

3讨论

米非司酮具有较强的抗孕酮作用,引起蜕膜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扩张,破裂,间质出血,从而促使胚胎组织与子宫壁分离。同时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尤其是(PGF2)明显升高,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促使坏死组织自宫腔排出,并可软化宫颈易于宫颈扩张。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E类似物,可使子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降解,也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二者配伍更加发挥了前列腺素的作用,促使宫内妊娠物排出[2]。

雌激素可提高子宫收缩敏感性,起到预防产时出血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的作用[2],同时还可软化机化组织[3]。倍美力为天然结合型雌激素,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伍,可进一步减少组织粘连,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4],促进妊娠物及蜕膜组织排出,从而增加完全流产率,减少流产时出血量,缩短流产时间及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同时因无需扩张宫颈和组织粘连减少,可减少清宫手术对宫颈及子宫内膜的损伤,并因机体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4],从而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

综上所述,倍美力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安全、有效地终止10~16周稽留流产,并不增加药物流产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6.

[2]李思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58-59.

[3]周沫,王海英,杨春艳,等.雌激素在引产患者中预防产后出血及

缩短产程的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92-94. [4]翟琦玮.绝经后妇女取金属单环宫内节育器40例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3,30(19):15-16.

[5]吴耀新.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观察[J].华

夏医学,2005,8(4):582-583.

(收稿日期:2009-04-17)

#

131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年7月第8卷第7期

淋巴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形成血管套袖;?小血管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内膜和外膜增生,管壁可发生纤维变性和坏死,有时可见小血栓形成和出血;?常见多灶性脑膜浸润,程度多不严重。病变可从白质延伸到灰质,但程度多较轻,神经细胞多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肿胀,尼氏体消失,卫星现象和噬节现象。蛛网膜下腔也可见一些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本研究的2例病人,第1例进行了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范围,可见少量淋巴细胞。第2例因为病情危重,无法进行腰穿检查。

2.3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无性别差异,急性起病,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1脑炎型:脑和脊髓广泛弥漫性损伤症状。o脑膜炎型: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脊髓炎型:部分或完全性截瘫或四肢瘫,上升性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传导性感觉缺失,不同程度膀胱或肠麻痹。本研究中2例均属于脑炎型。

2.4影像学表现头CT早期常无异常,而后可见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大片状或斑片状低密度区,密度减低程度较轻,急性期可有明显增强效应;一般无占位效应,脑室正常无受压,脑沟和脑回无变化。M R可发现脑白质内多发性的长T1,长T2信号病灶。双侧对称广泛受累,以脑室周围为著。M urt hy等[1]其研究的所有病例在MR I检查均发现病灶,病灶平均16.8个(4~56个)直径一般1cm,最大可达5c m。病灶部位幕上均受累,80%累及皮质,额叶最多;93%累及白质,位于脑室周围的占60%,深部灰质(如丘脑)受累占47%,脑干占47%。内囊,小脑,胼胝体很少受累。脊髓病灶与多发性硬化相似。国内马林等[4]报道在丘脑,大脑皮质等灰质核团也可受累,并可因此与多发性硬化鉴别。本研究的病人影像学主要是影响脑室周围白质,大小不一,第2例病人病灶融合成大片,影像学表现较重。

2.5其他诊断学依据脑脊液多无特征性表现;压力正常或增高,脊髓肿胀明显时可有压颈实验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轻中度升高,一般超过1010/L,淋巴细胞为主,超过50%;蛋白轻中度升高。脑电图多为中度广泛异常,常见H和D波,也可见棘波和棘慢波。异常波形出现与病变部位有关。

2.6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5]:1起病前5~21周有明确的感染或接种病史;o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脑或脑脊髓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脑脊液正常或非特异改变;?影像学显示以白质异常为主的表现。

与多发性硬化(M S)的鉴别诊断:Schwa rz等[6]认为ADE M 是M S的一个亚型,他们对40例ADE M病人进行8~137个月的随访,发现有14例最后确诊为M S。但也有人认为二者不是同一种病,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差异。ADE M多有前驱感染;病程多为单时程的;脑干常有受累,临床常见共济失调,抽搐发作,意识障碍,也有脑膜受累表现;脑脊液中白蛋白成分增高,但寡克隆带常阴性;影像学常见幕下病变,灰白质多病灶受累。而M S多白质病灶;而影像学病灶ADE M出现晚,可以消失,M S多遗留有病灶;激素治疗M S不及ACE M敏感7]。

2.7治疗及预后ADE M的治疗以大剂量促肾腺皮质激素(ACTH)或激素冲击治疗为主,抑制过度的自身免疫应答和炎性脱髓鞘病变。治疗效果良好。也有报道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对一些病例有效。本研究两组病例均使用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第1例病人病情缓解明显,第2例无明显效果。

以前都认为AD E M是单时程的,但是Cohen[8]总结其1983~ 1998年的21例病人,其中有5例复发,共发作9次,发作时间在1.5~32个月。精神症状是首要的复发症状,激素治疗效果仍好。A n l ar等[9]研究39例病人,进行12个月的追踪,结果28例(71.8%)病人完全治愈,13例(33.3%)复发。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逐渐减量超过3周的完全治愈率高。

参考文献

[1]M urt hy SN,Fad en HS,C ohen M E,et a.l Acu t e d i sse m i nated en cepha-

lo m yeli ti s i n ch il dren[J].Ped i atri cs,2002,110(2Pt1):e21.

[2]Chak ravarty A.N eurologic ill n ess follo w i ng post-expos u re prophyl axis

w ith pu rifi ed ch i ck e mb ryo cell an ti rabies vacci ne[J].J Assoc Phys-i

ci an s India,2001,44:927-928.

[3]Nali n DR.M um ps,m eas l es and rubella vacci n ati on and encephali tis

(letter)[J].B M J1989,299(6709):1219.

[4]马林,于生元,蔡幼铨,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脑部M RI表现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8):515-517.

[5]张五昌,吴沪生,刘天慈,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及实验

室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4):187-189.

[6]S chw arz S,M oh r A,Knau t h M,et a.l Acu te d i sse m i nat ed enceph al o-

m yelitis:a f oll o w-up st udy of40adu lt patients[J].Neu rol ogy,2001,

56(10):1313-1318.

[7]戚晓昆.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免

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10(3):141-143.

[8]Coh en O,S tei ner-B ir m ann s B,B i ran I,et a.l Rec u rrence of acute

d i ss

e m i n ated en cephalo myeliti s at the previ ously affected b rai n site[J].

Arch N euro,l2001,58(5):797-801.

[9]Anlar B,Basaran C,Kose G,et a.l Acu t e d i sse m i nated en cephalo mye-

li tis i n ch il d ren:ou tco m e and prognosis[J].Neu roped i atrics,2003,34

(4):194-199.

(收稿日期:2009-05-02)

(上接第129页)

3.3.3其它治疗电针穴位/足三里0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腹部超短波或红外线理疗可以改善胃肠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促进神经肌肉的协调,对纠正胃肠功能紊乱有很好作用[8]。本组病人全部采用该法,效果满意。

总之,PGS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胃功能性改变,经过一段时间长期的综合的保守治疗均可治愈,手术治疗实为不智之举。参考文献

[1]杨维良,赵刚,张新晨,等.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总

结[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49-251.

[2]秦新裕.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2,5(4):243-244.[3]沈苑.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28例心理因素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1):80-81.

[4]丁志,唐令超,赵平.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

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5):36-37.

[5]邢海林,张宗明,吴强.胆胰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2):121-123.

[6]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国临床

营养杂志,2003,11(3):171-172.

[7]郎德海,王梦炎.肠内营养在胃瘫治疗中的作用[J].肠外与肠内

营养,2000,7(3):133-134.

[8]闫兆红,王培芹,宋亚丽.物理疗法治疗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观

察[J].吉林医学,2008,29(17):1425-1426.

(收稿日期:2009-05-10)

#

132

#Jou rnal of C linical and E xperi m entalM e d icine Vol.8,N o.7Ju l.200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填空题 1.流脑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借飞沫由直接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学检查主要是包括和。 3.流脑普通型分、、和四个期 三、选择题 1.脑膜炎双球菌的特异性抗原主在存在于()C A、细胞膜 B、细胞 C、荚膜 D、鞭毛 E、胞浆 2.脑膜炎双球菌有不同的菌群,目前在我国流行的菌群是以()A A、A群为主 B、B群为主 C、C群为主 D、D群为主 E、Y群为主 3.感染脑膜炎又球菌后,最大多数人的结果是()C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 B、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 C、隐性感染 D、暴发型流行性脑脊膜炎脑膜脑炎型 E、健康带菌者 4.流行性脑脊髂膜炎传染性最强的价段是()B A、潜伏期 B、上呼吸道炎症期 C、败血症期 D、脑膜炎期 E、不彻底治疗的患者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下列哪个年龄组发病率最高?()C A、新生儿 B、2~6个月 C、6个月~2岁 D、2~4岁 E、20岁左右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的主要表现为()A A、发热、淤点、淤斑 B、发热、头痛、呕吐 C、发热、皮肤感觉过敏 D、发热、惊厥 E、发热、关节痛 7.10岁患儿,畏寒、高热10h,伴头痛、呕吐、结合膜充血,全身有散在淤斑,颈软。血压

为8.3/5.3kPa.脑脊液检查细胞数0.015x109/L,蛋白微量,糖 2.77mmol/L,下列哪项有助于快速诊断?()D A、血培养 B、脑脊液涂片检查 C、咽拭子细菌培养 D、皮肤淤斑涂片染色检查 E、血常规及涂片 8.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B A.经食物或污染水源传播B.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 C.通过吸血节肢动物传播D.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E.医院内传播 四、简答题 1.试述流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2.流脑暴发型的治疗要点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常在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发病,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运动障碍、各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当病变迅速上升波及高颈段脊髓或延髓时,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1.病因:不明,多数为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反应。 2.发病机制: 1.感染推测其感染途径为:①长期潜伏在脊神经节中的病毒,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沿神经根逆行扩散至脊髓而致病;②其他部位感染先致病毒血症,后经血循环播散至脊髓。此外,病毒感染致血管壁的坏死性炎性反应及其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损害亦是导致本病的重要机制。一组AIDS并发HTLV-1脊髓病的尸检报告,发现脊髓侧柱、前柱广泛的轴突破坏及髓鞘脱失,并脊髓血管硬化、透明样变及坏死。 2.血管疾病由于小动脉类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及坏死,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脊髓缺血。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以本病作为首发症状,并有反复发作倾向。 3.与脱髓鞘疾病有关邓荣昆等(1984)将本病病理改变与视神经脊髓炎做比较,发现两者基本相同。另因部分发病机制与MS极为相似,故有人提出多发性硬化型脊髓炎的诊断。 4.原发性推测与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改变有关。 3.病理改变:损害可侵及脊髓任何节段,以胸3~5节段最多见,因为此段脊髓供血较差而易发生。大体显示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膜充血、混浊或有炎性渗出物附着,断面示脊髓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软脊膜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移位及细胞碎裂、溶解,严重者出现脊髓软化、坏死及空洞形成。白质中可见髓鞘肿胀、脱失及轴突变性。晚期神经细胞萎缩消失,病变部位瘢痕形成,最后脊髓萎缩变细。 4.临床表现: 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日发展至完全性截瘫。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日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斑节段束带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病斑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首发症状:双下肢麻木、无力。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知识及测试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防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学 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分为A、B、C、D、X(1916)、Y(1889)、Z、W135(319)、29E(1892)、H、I、K和L13个血清群。以A、B、C群为多见。我国分离到的流行菌株大多对磺胺比较敏感,故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人群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2~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流脑”流行的流行特点 “流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到次年2月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5月下降。约每隔3~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7~9年出现一次大流行。在感染的人群中,约60%~70%的人成为带菌者,其中30%的人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仅1%有典型的流脑症状。中小城市、城镇发病较多,山区、农村易暴发流行。 “流脑”的主要症状 轻型“流脑”只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咳嗽或轻度发热等症状。典型的“流脑”则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及血培养均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生长。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其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普通型 约占90%左右。病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数病人并不产生任何症状。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鼻咽拭子培养常可发现病原菌,且很难确诊。2.败血症期病人常无前驱症状,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分为:( C ) A、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 B、类感冒型、类乙脑型、混合型3种类型 C、普通型、暴发型、轻型、慢性败血症型4种类型 D、普通型、暴发型、轻型、重型4种类型 2、在流脑的几种临床类型中,普通型占全部病例比例约是:(D ) A、30% B、50% C、60% D、90% 3、流脑的特征性表现是:( A ) A、皮肤淤点或淤斑 B、皮肤荨麻疹 C、带状疱疹 D、皮肤瘙痒 4、典型流脑临床特征中的脑膜炎症状体征为:( B ) A、剧烈头痛、恶心、嗜睡、肌肉僵硬,血压升高 B、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意识不清、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C、剧烈头痛、发烧、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 D、头痛、发烧、口渴、烦躁不安、四肢发软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液化验时:(A ) A、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 B、白细胞总数下降,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C、白细胞总数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 D、白细胞总数下降,血小板增加 6、典型流脑病例脑脊液检查的表现是:( A ) A、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含量低于2.2mmo1/L B、白细胞减少,蛋白升高,糖含量高于2.2mmo1/L C、白细胞减少,蛋白正常,糖含量正常 D、白细胞增多,蛋白降低,糖含量高于2.2mmol/L 7、流脑的细菌学检查主要包括:(C ) A、尿样沉渣、痰培养和血培养 B、脑脊液培养、咽拭子、大便培养 C、脑脊液沉渣、皮肤淤点涂片和血培养

D、血培养、咽拭子、尿沉渣检查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 B ) A、高热畏寒、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 B、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鉴别诊断 C、脑脊液氯化物含量,白细胞计数,尿沉渣镜检 D、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抽搐,颈项强直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史是指:(B ) A、与恢复期患者共用餐具,夏季流行 B、发病前7天内与潜伏期或传染期患者密切接触 C、与头痛发烧病人密切接触 D、20天前曾经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 10、诊断流脑的流行病学资料应主要包括:( A ) A、冬春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有明显的密切接触史,多见儿童 B、夏秋季节流行,发病前半月内有密切接触史,多见儿童 C、夏秋季节,流行区内,发病前7天内没有密切接触史,多见成人 D、冬春季节,流感流行区内,发病前有曾经看到过发烧病人 11、典型流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D ) A、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健忘失眠、呼吸困难 B、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划痕阳性、肌肉痉挛 C、突发高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烦躁不安 D、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淤点、脑膜刺激征 12、流脑实验室确诊的依据是:(A ) A、皮肤淤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 B、皮肤淤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革兰阳性双球菌 C、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脑脊液呈现浑浊表现 D、尿样、大便、发现革兰阳性细菌 13、关于流脑的病原体正确的描述是:( B ) A、革兰阴性杆菌,在外环境中生命力特强 B、革兰阴性双球菌,在体外生活力低,一般消毒剂敏感 C、革兰阴性球菌,在体外生活力强,对一般消毒剂不敏感 D、革兰阳性双球菌,在外界生活力低,一般消毒剂敏感 14、流脑的流行季节性:( A ) A、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季 B、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秋季 C、只有夏秋季节发生,其他季节不发生 D、只有冬春季节发生,其它季节不发生 15、流脑的分布规律是:( C ) A、只见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测试题

卫生应急相关知识培训测试题三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 流脑的传染源是() A. 流脑病人 B. 流脑带菌者 C. 流脑病人和带菌者 2. 影响流脑流行和传播的因素是() A. 人群免疫水平状况 B. 人群流脑带菌状况 C. 人口流动频度 D.以上都是 3. 接种1针A群流脑后,应间隔多长时间接种A+C流脑疫苗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4. 发生流脑流行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至少()天。 A5天 B7天 C 9天 D11天 5. 流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A. 2例 B. 3例 C. 4例 D. 5例 二、判断题 1. 采集流脑标本后,在运送样品和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温度处于20-36℃。() 2. 已接种过2剂次或2剂次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流脑疫苗与A群最后一针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3. 发生流脑聚集性病例时应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应急接种属于免费接种。( ) 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无后遗症。() 5. 流脑作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三、填空题 1. 脑脊液是用于分离和鉴定病原体最好的标本;取患者标本时注意操作。 2. 流脑的传播途径:带菌者和患者咳嗽、喷嚏等产生飞沫,经传播。 3. 同一流脑病例应至少报告次。 4. 流脑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每年自11月、12月发病开始上升,次年月达高峰,月开始下降,月至最低水平。 5.一般将脑膜炎奈瑟菌分为个血清群,其中以三群常见。 四、问答题: 1.流脑聚集性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病历分析例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病例摘要]男性,15岁,因高热、头痛、频繁呕吐3天,于1月10日来诊患者3天前突然高热达39℃,伴发冷和寒战,同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呈喷射性,吐出食物和胆汁,无上腹部不适,进食少,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胃病和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所在学校有类似病人发生。查体:T39.1℃,P110次/分,R22次/分,Bp120/80mmHg,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皮肤散在少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咽充血(+),扁桃体(-),颈有抵抗,两肺叩清,无罗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Brudzinski征(+),Kernig征(+),Babinski征(-) 化验:血 Hb124g/L,WBC14.4?109/L,N84%,L16%,plt210?109/L,尿常规(-),大便常规(-)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可能性大(二)诊断依据 1.冬春季节发病(1月10日),当地有本病发生(学校有类似病人) 2.急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喷射性呕吐,皮肤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 3.化验血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病毒性脑膜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腰穿:测压力、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培养和涂片) 2.血培养或皮肤瘀点涂片 3.胸片除外肺炎和结核四、治疗原则(3分) 1.病原治疗:尽早应用细菌敏感及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并可应用氯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 2.对症治疗:(1)甘露醇降颅压(2)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考试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考试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流脑主要传播途径是( )A .空气传播 B .经水传播 C .经食物传播 D .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 E .密切接触直接传播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脑膜炎球菌主要致病因素是( )A .变态反应致细胞病变 B .外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直接致组织细胞坏死 E .内毒素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填空题 流脑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流行期间带菌率高的是___群,引起流行的是___群。非流行期间最多的带菌菌群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是___群。 本题答案:脑膜炎球菌带菌者和流脑患者;脑膜炎球菌带菌者;A;A;B 本题解析:脑膜炎球菌带菌者和流脑患者;脑膜炎球菌带菌者;A;A;B 4、填空题 脑膜炎奈瑟菌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出。本题答案:带菌者的鼻咽部;病人的皮肤瘀点刮取物;血液;脑脊液 本题解析:带菌者的鼻咽部;病人的皮肤瘀点刮取物;血液;脑脊液 5、多项选择题 流脑的治疗正确的是( )A.强调早期诊断,就地隔离治疗 B.保证足够液体量和电解质 C.尽早使用足量细菌敏感抗生素 D.所使用的抗生素应能透过血脑屏障 E.为节省治疗费用,首选磺胺药 本题答案:A, B ,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流脑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轻型 B.暴发型 C.慢性败血症型 D.顿挫型 E.普通型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暴发性流脑休克型病因治疗首选_________。 本题答案:青霉素 本题解析:青霉素 8、单项选择题 鉴别流脑和其他化脓性脑膜炎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起病急骤B.皮肤出现瘀点和瘀斑 C.意识障碍 D.脑膜刺激征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因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因 *导读: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什么疾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这种疾病并不常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又名白质脑脊髓炎,是一种脱髓鞘性疾病,病变部位在白质,病因多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因及病理变化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什么疾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这种疾病并不常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又名白质脑脊髓炎,是一种脱髓鞘性疾病,病变部位在白质,病因多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因及病理变化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因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可发生在流感和腮腺炎感染后,也可发生在麻疹、白日咳、猩红热后,也可发生在水痘、风疹、天花后,也可发生在接种疫苗后。发病时间为病毒感染后2-4天或者接种疫苗后10-13天。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发冷发冷、恶心呕吐、困倦无力,昏迷不醒等症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理变化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脑部及脊髓会出现水肿症状,并呈点状出血。在病变部位的白质中,有大小不一样的软化灶,软化灶在小静脉周围,小静脉周围脱髓鞘,水肿,病变多弥漫分布,

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浸润细胞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明显者,用髓鞘染色可见脱髓鞘改变以及小胶质细胞增生。本病并不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因与髓鞘碱性蛋白所至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治疗,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因、病情而定。经过治疗,患者90%可痊愈。如果患者伴发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病情就比较严重,治疗不当会危机生命,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大脑皮质血管壁,使大脑发生功能障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因及病理变化,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解答。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疾病诊疗指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疾病诊疗指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脱髓鞘为特征,细胞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通常发生于急性感染后,故又称为感染后脑脊髓炎。 一、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一般有10-14天潜伏期,急性起病,经过数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症状和体征可相继在2周内完全出现。临床表现多样,以脑症状为主,常有头痛、头晕、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征等;可有颅神经受累和小脑受损;脊髓受累部位不同,可有截瘫或四肢瘫、感觉障碍及尿潴留。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三型,脑脊髓型即脑和脊髓均受累;脑型即脑症状突出;脊髓型即脊髓受累突出。 二、辅助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半数以上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可有异常,淋巴细胞轻至中度增高,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均正常。部分患儿脑脊液IgG指数升高,寡克隆抗体阳性。 (二)脑电图:多有弥漫性慢波活动变化。 (三)脑CT检查多显示正常。 (四)脑MRI显示脑白质多发性散在非对称性长T2信号,也可侵犯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病史、上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二)鉴别诊断。本病需要与急性病毒脑炎相鉴别。 四、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1.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20mg/kg·d,持续3天,改为口服泼尼松治疗。口服泼尼松1.5-2mg/kg·d,持续15天后递减为1 mg/kg·d,持续4-6周后渐减剂量至0.5mg/kg·d;泼尼松总疗程3-6个月。 2.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400mg/kg·d,持续5天,改为口服泼尼松治疗(用法同上)。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考试试题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21小题.每题1.0分,共21.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20岁男性,二月初发病,主诉寒战,高烧剧烈头痛一天,曾呕吐三次。体检:神志清,体温39.8℃,颈强(±),皮肤有淤点,咽部略充血,心肺腹无异常,克氏征(-)。血白细胞20×10的9次方/L,中性粒85%,腰穿脑脊液,米汤样,Pandy(+++),细胞数3000×10的6次方/L,中性80%,糖1.12mmol/L(20mg%)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 A 中耳炎 B 化脓性关节炎 C 心内膜炎 D 肺炎 E 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不符合脑膜炎双球菌的是 A 奈瑟菌属 B 仅存在于人体的细菌 C 严格的需氧菌 D 革兰阳性菌 E 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病毒 B 支原体 C 细菌 D 真菌 E 螺旋体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哪项是最基本的 A 补充血容量 B 纠正酸中毒 C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D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20岁男性,二月初发病,主诉寒战,高烧剧烈头痛一天,曾呕吐三次。体检:神志清,体温39.8℃,颈强(±),皮肤有淤点,咽部略充血,心肺腹无异常,克氏征(-)。血白细胞20×10的9次方/L,中性粒85%,腰穿脑脊液,米汤样,Pandy(+++),细胞数3000×10的6次方/L,中性80%,糖1.12mmol/L(20m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脑型疟疾 C 化脓性脑膜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01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考试试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23小题.每题1.0分,共23.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关于流脑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病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 B 病原菌侵入体内仅个别发展为流脑 C 病原菌由鼻咽部侵入 D 属于化脓性脑膜炎的一种 E 皮肤瘀点主要是由于休克或DIC所致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有关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体克型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口唇发绀、低血压 B 皮肤瘀点瘀斑迅速扩大并融合成片 C 突发高热、头痛、呕吐 D 精神萎靡、意识障碍 E 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患儿男性。突起发热2日,于3月18日来诊,伴全身不适,精神萎靡。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自细胞15.2×109/L,N0.92,L0.80。由于当地正流行流脑而拟诊为流脑。患者的病程应属于哪一期( ) A 恢复期

B 脑膜炎期 C 败血症期 D 上呼吸道感染期 E 前驱期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特征性的表现是( ) A 皮肤黏膜瘀斑 B 全身中毒症状 C 剧烈头痛 D 高热 E 脑膜刺激征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普通型流脑的表现,下列哪项是不典型( ) A 头痛 B 出血点 C 巴宾斯基征阳性 D 抽搐 E 呕吐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8岁患儿,春节期间因"上感",注射青霉素40万单位,5小时后出现高热,头痛,前胸有出血点,血压低。下列哪项诊断的可能性最大(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教案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目标教学教案(首页)
专业:护理 学科:传染病护理学 班级 2011 级护理 5-6 班 授课时间:5-8,5-13 单元:第三章 课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课时:4 学时 学习目标
1. 了 解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炎的病原学、流行 病学特点和发病机 制。 2. 掌 握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炎的临床表现。 3. 掌 握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炎护理诊断、护理 措施及健康教育。 4. 了 解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炎的实验室检查 及其他检查的临床 意义。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概述 5 分钟 二、病原学 10 分钟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15 分钟 四、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10 分钟 (二)身体评估 15 分钟 (三)辅助检查 10 分钟 (四)心理、社会状况 5 分钟 (五)治疗要点 15 分钟 五、主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10 分钟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5 分钟 (二)病情观察 5 分钟 (三)对症护理 10 分钟 (四)用药护理 10 分钟 (三)健康教育 10 分钟 七、小结 10 分钟
教学活动
讲授 精讲、 讨论 教授 精讲 精讲 讲授 讨论 精讲、 讨论 精讲、 讨论 讲授 精讲 精讲 精讲、 提问 精讲、 提问 讲授 讲授
教学资源
教案 教材 参考书 多媒体教学
断 诊 断 性 测 试
时间:15 分
(根据教学需要择用)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 2、练习题
授课教师:时春红 教研组长:
教务科:

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的症状,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治疗【专业知识】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的症状,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 炎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又称Weston Hut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这是一种主要侵犯青年和儿童,最为凶险的一型脱髓鞘疾病。有人认为本病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暴发型。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的病因尚不清,但与其他脱髓鞘病变有相似性。 二、发病机制 本病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组织学上的改变相似,支持这两种相关的疾病有相同的基本病理过程。Behan等发现,感染后脑脊髓炎患者和急性坏死出血性脑炎患者的淋巴细胞都可对纯脑源性髓鞘碱性蛋白反应而转化为原始淋巴细胞,这一事实进一步支持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 可能为迟发性过敏反应。Waksman和Adams已证明实验性过敏反应性脑脊髓炎的血管病损,可以通过诱发Schwantzman反应(静脉注射脑膜炎双球菌毒素)转化为坏死性脑脊髓炎的血管病损。少数从典型的坏死性脑炎恢复的患者后来发展成典型的MS。 病理学发现有独特之处。在大脑切片上,可见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白质被破坏至几乎液化的程度,主要影响双侧额叶。受累组织呈粉红色或灰黄色夹杂多发性小出血斑点。相同的改变也常见于脑干和小脑臂,偶见于脊髓。组织学检查发现广泛的小血管和血管周围脑组织坏死,伴有大量细胞浸润、多发性小灶出血和不同程度的脑膜炎性反应。病损分布于血管周围的病理特点与播散性脑脊髓炎相似,不同之处是增加了广泛坏死和大脑半球内病损倾向形成大的病灶。血管的病灶导致纤维蛋白渗出至血管壁和周围组织。 同样的坏死性病损可发生于脊髓,而表现为暴发性脊髓炎是完全可能的,但这一推测难以得到病理学的证实。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测考试题.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测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 流脑的正确概念是( )A .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 B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脑膜刺激征 C .严重者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D .成人感染率较高 E .脑膜炎球菌病还包括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眼或泌尿生殖系感染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流脑皮肤出血点的病理基础是( )A .血管脆性增强 B .血小板减少 C .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D .细菌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E .细菌毒素致血管扩张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造成流脑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 )A .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增加 B .菌群毒力增加 C .流行菌群的变迁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D.气候周期性变化 E.细菌产生耐药性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治疗流脑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答案: 6、多项选择题 暴发休克型流脑多有以下表现( )A.毒血症症状明显,严重者体温不升B.皮肤黏膜广泛瘀点瘀斑,或融合成大片并出现中央坏死 C.脑膜刺激征明显 D.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绀,皮肤呈花纹状 E.脑脊液混浊 本题答案: 7、多项选择题 下列药物中可供治疗流脑的是( )A.红霉素 B.头孢噻啶 C.青霉素 D.氯霉素 E.头孢曲松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流脑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脑膜刺激征B.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呼吸衰竭 C.急起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D.缓慢起病,发热不明显、头痛剧烈,无休克 E.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 本题答案: 9、单项选择题 暴发型脑膜脑炎型流脑的治疗,除抗生素外治疗的重点是( )A.物理降温B.必要时气管切开,正压呼吸 C.兴奋呼吸中枢

教案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一、授课学时:1个半学时 二、教学目的: 1、掌握急性脊髓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熟悉急性脊髓炎特殊类型、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3、了解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预后。 三、重点: 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难点: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教具或电教设备: 多媒体。 六、自学内容: 脊髓的解剖生理概要;脊髓压迫症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七、相关学科知识: 神经解剖学、肌电图学。 八、教学法: 启发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九、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课前组织和导入(5分钟) 1、自我介绍简历、工作情况

2、介绍本病国内有关专家和院校研究状况。 3、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二)脊髓解剖、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和急性脊髓炎的病变定位(15分钟)(结合图谱讲授教学法) 1、脊髓解剖: 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两个膨大: 颈膨大和腰膨大 2、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 ①侧索中皮质脊髓束损害——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脊髓灰质前角或前根——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感觉障碍: ①后角损害——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保留;②后根损害——深浅感觉障碍;③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障碍;④脊髓丘脑束损害——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3)脊髓半侧损害: 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侧深感觉障碍及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而触觉保留。 (4)脊髓横惯性损害: 损害节段以下两侧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急性脊髓炎的病变定位: 在脊髓白质

急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脊髓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人体的脊髓起到了传导和放射等功能,如果我们的脊髓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将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脊髓,脊髓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就是急性脊髓炎,下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吧。 急性脊髓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在10~19岁和30~39岁有两个发病高峰。其年发病率在1~4/100万。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各种职业均可发病,以农民多见,全年散在发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时较多。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大多数脊髓炎患者在起病后8周内症状开始恢复,至3~6个月后恢复速度开始减慢,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遗留后遗症,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中等程度后遗症。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严重后遗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