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三: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三: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民主与法治、党的发展历程

热点材料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推进了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本专题主要梳理了中外历史上的民主法治进程,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尤为重要。在2015年的复习中,应该结合时政热点,掌握中外历史上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对相关问题,复习掌握。 专题概述

要点整合

线索一 民主与法治

一、中国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 1.中国古代的的法治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禅让制→世卿世禄制(世袭制) →军功授爵(秦国) →察举制(汉朝) →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科举制(隋朝至清朝)

名称 重要人物

内容

影响

中国古代法治

战国韩非

主张“法制”,反对空谈、提倡改革;提

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明太祖 制定和颁布《大明律》和《大浩》

完善司法制度,加强了君主集权

3.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概况①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②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③明朝在地方设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设厂卫特务机构

评价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4.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加强

萌芽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巩固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

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强化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顶峰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设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2.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名称目标重要人物内容影响

戊戌变法君主立

宪制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

义,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颁布了一系列变

法诏书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

阶级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民主共

和制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20世纪初,孙中山的“二民主义”纲领中提出

了“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通过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于1912年1月1日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

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

新文化运动“民主

科学”

陈独秀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以《新青年》

为主要阵地。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

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

、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

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

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

了条件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法制建设

时期名称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七大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反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

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

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第一届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和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

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

新中国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文化大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我国的民主法制

革命”时

遭到严重践踏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法律建设法制方针

1978年十一届二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

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此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重建完善法制体

1.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我国一部比较完

善的宪法

2.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

显著成就。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

法制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二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

1.世界古代的民主法治

类别名称重要人物内容影响

古巴比伦汉谟

拉比

《汉谟拉比

法典》

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

阶级的利益

民主雅典

民主

政治

伯里克利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参

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

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

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

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其中所体现

的人民主权、法律至上等原则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

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的民

2.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主与法制

性质名称国家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资本主义性质文艺复兴意大利

14~16

世纪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提

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

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启蒙运动法国

1718

世纪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

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批判天

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宣传“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人们

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

上、理论上的准备,具有深远的影响《权利法

案》

英国

1689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利进行

明确的制约

确立了君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是“人

治”走向“法治”的开始

《独立宣

言》

美国

1776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

都有生命自由权和追求幸福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787年

宪法》

美国

1787

确立美国为立法、行政、司

法二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

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放黑

人奴隶宣

言》

美国

1862

解放叛乱各州的奴隶,允许

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

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战争形势逐渐有

利于北方

《人权宣

言》

法国

1789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

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

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

俄国

1861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但他

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性质《共产党

宣言》

1848

《共产党宣言》提示了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

然取胜的客观规律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

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

了新阶段

《土地法

令》

苏俄

1917

规定无偿没收地主土地,一

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并分给农

民使用

反映了全俄大多数觉悟农民的愿望,是实

行土地改革的指南

1936年苏

联新宪法

苏联

1936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宣

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

家”

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斯

大林模式)

线索二党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