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口号标语之红色文化宣传标语

口号标语之红色文化宣传标语

红色文化宣传标语

【篇一:红色标语】

红色文化宣传标语

1、党是太阳我是花花儿永远向阳开

2、英雄永远在我心革命传统不可抛

3、先辈在我心中奋斗永不停歇

4、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5、红领巾心向党

6、红色铸造理想拼搏成就人生

7、传承红色圣火共建和谐校园

8、红色校园手牵手,革命文化心连心

9、诵读红色经典唱响时代旋律

10、红色耀中华风骨传后人

11、走近红色文化传承文化内涵

12、毛主席: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篇二:红色文化】

赣南地区红色文化的研究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特点

1 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主要指的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自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物、革命

文献、文艺作品、革命纪念地、战争遗址、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革

命根据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红色文化经

过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生活的磨砺,至今仍然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

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两种文化形态:物态文化

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象征,是中

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者、

参与者。红色文化的精髓就是“红色革命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

主要包括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形态。

2. 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精品多、地域

性鲜明等特点,其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在全国实属罕见。

1。1数量多、历时长、分布广

早在大革命时期,赣南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农运动。单就土地革命时期来讲,从 1928 年赣南各地农民武装暴动开始,到 1937 年抗战爆发后赣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结束,赣南革命运动风雷激荡 10 余年之久,期间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也极为广泛。根据赣州市现行区划来看,现有的 18 个县市中,全红县就有 13 个,面积达 32923 平方公里,占赣州现有 19 个县市区数的68.4%、面积的 84%,有 15 个县市被命名为“老区县”,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赣南的瑞金、于都、会昌、寻乌等十余县(市),在空间上形成了瑞金市为中心、南部和北部为二翼、以瑞金、宁都、于都、兴国为基地的,东连闽西、南下粤北、西进湘南、北上井冈山的赣南红色文化富集区。据不完全统计,赣南拥有的红色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等就有 337 余处,487 余个点

1.2 品位高,拥有许多国内知名红色文化资源

赣南高品位的红色文化与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性贡献是分不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培育了赣南红色文化的高品位。到 2009 年 3 月,赣南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教育基地位共计 109 处 153 个点,绝对数居江西省第一,全国前列。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有 40 多个部委办局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部委旧址建立了本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之“根”。赣南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名列全国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属“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这一主题,拥有人民共和国摇篮、五次反“围剿”纪念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地、“苏区好作风”发源地和将帅文化等系列红色经典。

这些高品位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类型

赣南辉煌的革命历程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形成了内容广泛,种类众多的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缩影与见证。

1 苏区精神

赣南是人民共和国之根,又是苏区精神之源,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为抗日战争、解放战

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

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

织管理人才” ,影响深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斗争环境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领导苏区军民培育了苏区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承前启后,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的科学内涵深化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头。而苏区干部所践行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群众,执政为民;模范带头,争创一流”的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

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维埃运动孕育的伟大苏区精神和干部好作

风是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

缺的强大精神动力。

2 革命遗存、纪念场馆

赣南革命遗存和纪念场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既有见证赣南红色

革命发生

的遗址遗迹、旧居旧址旧等,又有为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革命事迹。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园、纪念亭、纪念塔、纪念碑等纪念设施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红色文化

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共有遗址旧居及纪念设施近 500 余

个点,其中有 4 处 53 余个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 33 处

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40 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200 余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且还有为数众多尚待保护与开发的革命遗存。

[1]

3 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包括民歌、小调、童谣),是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艺

术结晶,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珍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被

解放的人民以真挚、火热的情怀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以

行动支持革命,他们以歌声宣传革命,赣南客家山歌焕发新的活力。“哎呀嘞——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在当时中央苏区,

兴国山歌是最为著名的。在革命战争中兴国山歌得到升华,被赋予

新的生命和新的内容,兴国山歌从

“苦情歌”发展为红色歌谣。红色歌谣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之上,又秉

承革命主

流意识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生根发芽,急遽成长壮大。革命的需要

极大地促进了红色歌谣的发展,特别是在《古田会议决议》提出“各

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要把革命

故事,歌谣作为材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933 年,《红色中华》号召苏区军民“努力地把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

活的实际,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事迹,以正确的政治

观点与立场在文艺的形式中写出来”。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像“苏区干

部好作风”、“十送红军”、“分田歌”、“土地革命歌”、“当兵就要当

红军”、“十劝我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秉承革命主流

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革命与地域文化,以崭

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支持革命,曾产生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惊人效应。1934 年 1 月 6 日,《青年实话》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苏区歌谣“在格调上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红色歌谣就像一部革命史册,记

载着苏区军民的英雄业绩,至今仍

引为传唱。

4革命诗词

老一辈革命家在赣南创作的军旅诗词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毛

5红色影视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赣南党史、军史题材为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

影视剧作

品层出不穷,不胜枚举。《红孩子》、《闪闪的红星》、《党的女儿》、《冬梅》、《翠冈红旗》、《独立大队》、《赣水苍茫》、《梅岭星火》、《宁都兵暴》、《封锁线上的交易》、《邓小平在

会昌》、《心动岁月》、《特殊连队》、《长征》、《浴血坚持》、《那时花开》等一大批文学、电影视剧作品不断涌现。这些影视作

品从不同的视角,再现了中央苏区时期的峥嵘岁月,讴歌了中国共

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怕牺牲,勇于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诠释和提

升了新时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优

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这些红色影视作品是成

长于赣南的现代红色文化。这一处处革命遗存、一首首红色歌谣、

一幕幕红色戏曲、一份份红色报刊、一幅幅标语漫画、一部部红色

影视不只是赣南苏区革命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承

载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了赣南人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文化根基之一,是赣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

三、赣南红色文化的价值

1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政治价值在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中居于首位,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具体表现

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推动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等

作用。

1.1红色文化是中共执政文化的重要基础及内容。执政文化是执政思想的重要精神载体,是关于执政思想、制度和心理的凝聚,它以主流意

识形态为核心,包括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众心

理等丰富内涵。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

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执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总是一定阶级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而服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执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体现的共同

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与红色精神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它所蕴

涵的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价值

取向,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意识形态、民族价值观、思想素养,为构筑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借鉴,同时中共执

政文化的形成又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高低不仅与执政队伍和民族的素质密

切相关,而且与执政党执政理论也直接相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

水平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

命的行动”,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中

共执政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先进的执政方略的形成离不开对红色文

化的传承,否则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就会缺失传统根基。

红色文化的精华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它

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灵活应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理论成熟到政治执政成熟的体现;就其内容而言,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的精神指向和物质

象征是当代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思想道德塑造、保持党员先进性的

重要教材和典范,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敢闯新路的

精神、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等思想都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

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利用红色文化的各种资源加强对各级

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有利于使各级党组织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的科学的执政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2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从本质上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它直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其它素质,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

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2.1.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方向指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体现

共同富裕的原则,这就要求与之相符合的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如经

济文化、经济道德、经济思想为其服务,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和经济行为。红色文化所包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为这种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

的内容,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可以使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更好的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沿着正确轨道有序运行。2.2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教育以

现代意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使其树立主体意识、竞争意识、

科技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从而使人们以先进意识支配其

经济行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直接发挥推动作用。用艰苦

奋斗、自力更生、勇于胜利的精神来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用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胆略提高人

们改革的自觉性,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用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提高劳动者掌握先进

科学技术的科技意识,从而提高劳动者钻研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提高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2.3.红色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完善,市场上还存在欺行霸市、缺斤短两、假冒伪劣等不

良现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加强红

色文化建设,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以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影响人们的思

想和行为,逐渐建立先进健康的舆论环境、诚信互利的道德环境和

安定祥和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人们从片面的、狭隘的、短期发展观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不仅能够营造有利于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还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总的方法

论指导。

2.4.红色文化建设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消费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反作用,它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任何一个消

费热点的出现都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近几年,随着人

们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个消费热点,这使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红色文化产业也出现了规模化经营和

系统化管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3 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文化

的支持与推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发展。

3.1.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前提。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红色文化教

育过程就是一定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的传播、继承的过程,这种

传承过程不是单向的灌注,也不是既有文化的不断重复,而是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变化的过程。发展既有新的东西的增加,又有对旧文化的改造、对

陈旧观念的摒弃,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而逐步形成的。二是具有文化渗透、创造功能。红色文化教育总是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渗透到各种文化中去,既有对社

会主流文化弘扬,也有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亚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引导,调节社会文

化冲突,创造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良好氛围,并自觉吸收各种亚

文化中的合理、有益成分,促进主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3.2.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为一系列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标,更体现为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层面的巨大变化,文化建设取得

了长足发展,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但是,当下

的文化建设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

确实在某些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红色文化

中蕴涵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它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

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重要体现。因此,

【篇三:红色标语口号】

珍贵的革命文物

——介绍井冈山行洲红军标语遗址井冈山市委宣传部朱本良全部标

语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一营一连

士兵委员会“宣写。这部分标语反

映了三个问题:(1)、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是何时改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的?(2)、上山的湘南农

军大部分是何时返回湖南的?(3)、湖南省委制订和执行的“左“倾冒险政策。 1928年4月底、朱毛两军会师时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

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

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士兵委员会主任(即军政治部主任),王尔

琢任军参谋长。辖三个师九

个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为十师,朱德兼师长,党代表

宛希先;三十一团、三十

二团、三十三团为十一师、师长毛泽东兼,党代表何挺颖。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

为第十二师,陈毅为师长,党代表是蔡协民。十二师多为湖南农军,钢枪很少,主要武器是

大刀、长矛,故称“梭标师”。当时毛泽东部(含袁文才,王佐部)

有2000来人,朱德、陈

毅上山时带来一万多大军,虽然加强了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

但同时吃住问题也发生了

困难,加之湘南地区革命骨干都上了井冈山,地方工作很难开展,

应湘南特委要求十二师编成两个纵队,由黄克诚、李奇中等人先后

于5月中旬返回了湘南。工农革命

军第四军第十师的编制随即取消。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军事工

作大纲》规定:“割据区

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兵革命军的名义”。30日工农革命军第

四军军委在茅坪召开扩大会议,此时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来到山上,并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

告,传达了上级的有关指示。从此,“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便改名为:“中国红军第四军”,故

行洲标语的落款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一营一连士兵

委员会”。湘南暴动时,郴县地方武装组成了湘南农军第七师,上

山后编为三十三团。郴县暴动时,

湖南省委代表席克思,湘南特委特派员何舍娥坐镇指挥。他们坚决

执行了湖南省委的“左”

倾冒险政策,提出了“烧、烧、烧”和“杀、杀、杀”的口号。要求没

收小资产阶级的一切

财产,使他们变成无产阶级然后再革命。这些政策给郴县的革命造

成了极大的危害。少数坏

人乘机煽风点火,挑动不明真相的农民反水,在郴县制造了历史上

称为的“反白事件”,县委

书记夏明震和许多农会干部当场牺牲。三十三团到了井冈山后,经

过教育,政策观念有了很

大提高,但盲动主义的残余还严重存在,如他们写在行洲的标语中

有“暴动起来,夺取湖南!”

“焚烧土豪劣绅及一切反革命的房屋、匪棚!”“杀尽土豪及一切反革

命派!”等。中共中央在

1928年6月4日给前敌委员会的信中指出:发生这种错误“主要是

对革命性质之误解,以为

现在中国已经超过了民主革命的阶段而是社会革命”之原因。第二

部分:由“红四军三十一团士委会“书写。从这部分标语中可以考查

三个问题:(1)红四军全部取消师的番号问题;(2)红四军三

十一团团部活动;(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订的方针政策。三十

一团和三十三团同属红四军第十一师,写在行洲的红军标语落款却

不一样,一个写

了师的番号,一个没写师的番号。邓华回忆说:“我原在三十三团任

连党代表,后因军委决定

三十三团返回湖南桂东、汝阳(即今汝城)一带打游击时,便把我

调到三十一团一营任组织

干事,不久就参加了七溪岭战斗”。(注:七溪岭战斗是6月23日)草市坳战斗以后,6月中

旬敌军再次向井冈山根据地运动。为了牵扯湖南方面的“会剿”军,

红三十团和三十三团同

时于6月上旬返回湖南。至此井冈山留下的部队只有二十八团、二

十九团、三十一团和三十

二团。同时撤销了十师、十一师的编制,由军部直接指挥团队。所

以三十一团的标语落款没

有师的番号。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守卫任务主要由袁王部队改编的三十二团担任。其它三个团重点是

到外线作战。行洲红四军三十一团士委会写的标语,从落款中可以

看出其宣写的时间是(1)

由工农革命军改成红四军以后,即5月31日以后;(2)取消了十一师

的番号以后,(即6月上

旬)。据资料查证,三十一团到行洲有过两次:第一次是9月上旬

迎接红军大队从湘南返回时

住过行洲;第二次是1929年1月 14日红四军主力下山时到行洲、

但这一次形势紧迫,三万

敌军围攻井冈山要进行第三次“会剿”,行动仓促,没有写标语的时间。毛泽东率领三十一团

三营到湘南迎还红军大队是9月上旬回到遂川,并通知了留守黄洋

界哨口的三十一团团部和

一营也下山参加了 13日攻打遂川县城的战斗。这次占领遂川后,陈毅率二十八团一营到万

安打游击,其余部队则留在遂川分兵发动群众继续进行土改。原三

十一团一营红军老战士杨

梅生回忆说:“三营从湘南回来,我们在黄坳与他们(指一营和团部)会合”。这是自8月中

旬永新九陂村分兵后的第一次团聚。三十一团的住地就在紧靠黄坳

的行洲村。标语中有他们

写的“消灭遂川反动地主!”、“帮助遂川工农分田地!”等条幅。同

时团士委会是随团部活动

的。说明团部驻行洲村。

井冈山会师前,三十一团是三湾改编时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这支

部队政治素质强,政

策水平高,文化层次深。团营连三级干部都很有能力。团长朱云卿是黄埔第三期毕业生;团

党代表何挺颖是上海大学学生;一营长陈毅安是长沙甲等工业学校学生,黄埔第四期毕业;

营党代表邝朱权是原郴县县委书记;三营营长伍仲豪是北京大学学生,黄埔四期毕业;营党代表罗荣恒是中山大学学生。其他在三十一团工作的连排干部也都相当不错,如陈伯钧黄埔六期毕业,张宗逊黄埔五期毕业,谭希林

黄埔五期毕业,刘型黄埔六期毕业。三十一团写在行洲的十多条标语,真实地反映了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党的方针政策。如后来在三大纪律第一条的内容方面,把“不

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成“不准乱拿工农小商人一点东西”。(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丛书上册367页),加上“小商人”体现了中共井冈山前委的政策。曾任红四军宣传员的谭冠三同志回忆说:毛主席当年对宣传工作抓得紧,“打下永新后,

毛泽东亲自在永新召开过一次‘宣传组’联席会议,专门对政策问题进行检查”。(《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丛书下册500页)。红军标语遗址中,有一条“反对焚杀主义!”毛主席说过:“我

们不是一点不烧,一个不杀,而是烧群众要烧的房子,杀群众要杀的人”。所以写好后又在上

边加了“单纯”二字,变成“反对单纯焚杀主义!”,70多年过去了,这条标语还清楚的向后

人召示执行政策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事,绝不能随心所欲,马虎了事。第三部分:由“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十八师第五十二团政治办公处”宣。这部分标语是

1934年7月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前写的。当时为了保守军事秘密,红六军的番号没有宣布,

所以十八师对外的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十八师。曾任红六军团团长的肖克说:8月11

日部队到了湖南桂东的寨前圩时才正式向部队宣布成立红六军团。据国民党遂川县长穆国琛1934年7月1日向刘建绪发的电报称:“昨据下七电告,本晨

有枪匪数百,围攻行洲碉堡(注敌守堡部队是原红四军三十二团王

佐部投敌的二营付营长王

云隆,投敌叛变后的靖卫团),我一、二分队坚守,夜10时复电告行洲战事激烈,弹粮两乏,

势难持久,乞转救援。”(见《湘赣革命根据地》丛书下册1339—1340页)红十八师正是在这

时占领行洲的。

红十八师原是湘鄂赣省红十八军。1933年6月奉命调到湘赣苏区,

随后缩编为红独十八

师,并与肖克为师长的红十七师合编为红六军团。五次反“围剿”失

败后,1934年7月23

日中央要求红六军团由黄坳、上下七地域的敌人工事守备薄弱部或

以其南,转移到桂东地域,

规定“弼时同志及部分的党政干部应准备随军行动,弼即为中央代表,并与肖克、王震三人

组织红六军团的军政委员会,弼时为主席”。(见《肖克回忆录》

191页),“红十八师师长龙

云因病不能到职暂由邝朱权代师长,五十二团原团长彭辉盛为付师长,甘泗其为师政委兼政

治部主任。”(见《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编选》下册第729页)五十

二团政委方日明,付团长金成

果。(注:代师长即原来红四军三十三团党代表。时隔六年又到行洲,也可能看到他们团的标

语后,认为不合上级的精神,而加上杠的,这只是又一种分析罢了。因为房东说是红军自己

杠的,并没有说明是那时杠的,两种可能均有。)为什么叫红军独

立十八师呢?据王震同志解释说:“部队领导干部由上级中央任命,

执行

中央路线。但服从地方党及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8月7日下午红六军团从横石出发开始了西征,8月11日到达桂东县寨前圩,至此正

宣布了红六军的番号。肖克为军团长兼十七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

委兼十七师政委,李达为

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部队转移到湖南甘溪时,

受到敌人突然袭击,五十

二团全部损失。

独立十八师写在行洲的标语有“共产党十大政纲”、“国民党十大罪状”等。特别是写在

农民李安帮家正厅墙上那条10米长的大幅标语尤其引入注目:“红军是为了劳苦工农谋利益

的先锋队”。房东是局绅李焕湘为红白两色都吃的人物。红军走了,他就把红字改成“国”字,

红军来了,就再把国字改成“红”字。一字之改,使这条标语经过三

年游击战争、抗日、三

钢管。安全是效益

质量是生命

诚信是资本

钢管。弘扬刚毅精神铸造杭瑞精品

北京城建道桥工程有限公司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附件五

附件七

只有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

为成功找方法为失败找理由篇三:校园红歌会宣传口号及标语校

园红歌会宣传口号及标语

1、敬仰伟烈高擎旗帜再唱红歌共建和谐红歌高唱盛世辉煌爱心普就真情永远

2、江山如画岁月留歌传诵经典展现文化点燃激情纵情高歌歌颂祖国同庆盛世

3、相约科大敞开心扉释放激情绘写经典齐聚广场展我本色抒发豪情唱响红歌

4、激情广场歌声嘹亮人间真情传遍四方红歌声声气势滔滔精神焕发激情燃烧

5、青春飞扬红歌唱响感恩中国奋斗人生朝气蓬勃放声高歌紧跟时代永记经典

6、红歌唱响青春科大人才济济各显身手歌声飞扬魅力广场学子同聚放声高歌

7、唱响红色献礼祖国盛世中华展现新容凝聚力量歌唱神州华夏民族再度辉煌

8、想唱就唱红歌响亮魅力舞台释我豪情盛世欢歌唱响红色绚丽广场同祝祖国

9、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励精图治唱响红歌意气风发自强不息发奋图强更进一步

10、风华正茂不屈不挠全力以赴力争上游青春飞扬奋发图强披荆斩棘只争朝夕初赛及复赛标语:

1、江山如画谁指点岁月留歌任品评

2、大地沉浮谁做主红歌激越遍开颜

3、放歌美丽科大,唱响红色情怀

4、福地宝城唱红歌,新型科大展新容

5、相约美丽科大,感受魅力红歌

6、点燃激情,同唱红歌

7、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

8、纵情高歌,齐颂祖国

9、敞开心扉,唱响经典

10、弘扬主旋律,唱响红歌会

11、红歌报春科大迎新

12、红歌永远唱,风景一道靓

13、相约科大,唱响红歌

14、青春飞扬红歌唱响

15、唱响红色经典,献礼祖国华诞!

16、红歌齐唱祖国盛昌

17、高唱时代红歌,鼓舞革命精神

18、想唱就唱红歌响亮

19、唱响红歌,歌颂祖国红歌唱响青春飞扬

20、唱支红歌给党听,迎接建党九十年

21、想唱就唱红歌响亮

22、经典不遗忘,红歌永留长

23、红歌报春晓,科大春来早

24、红歌唱响魅力科大

25、福地宝校唱红歌,新型科大展新容篇四:主题和宣传口号 2012年总结历年中国旅游主题及宣传口号(

1992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友好观光游”,宣传口号为“游中国、交朋友” 1993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 山水风光游”,宣传口号为“锦绣河山遍中华,名山圣水任

君游”

1994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文物古迹游”,宣传口号为“五千年的风采,伴你中国之旅”;

“游东方文物的圣殿:中国”1995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民族风情游”,宣传口号为“中国:56个民族的家”;“众多

的民族,各异的风情

1996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休闲度假游”,宣传口号为“96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 1997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中国旅游年”,宣传口号

为“12亿人喜迎97旅游年”;“游中

国:全新的感觉”

1998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华厦城乡游”,宣传口号为“现代城乡,

多彩生活” 1999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生态环境游”,宣传口号为

“返璞归真,怡然自得”2000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神州世纪游”,

宣传口号为“文明古国,世纪风采” 2001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体育

健身游”,宣传口号为中国--新世纪、新感受”和“跨

入崭新世纪,畅游神州大地”等2003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烹饪王

国游”,宣传口号为“游历中华胜境,品尝天堂美

食”等

2004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百姓生活游”,宣传口号为“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

验百姓生活、民风民俗”等

2005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红色旅游年”,宣传口号为红色旅游”年2006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

新风尚”。

2007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和谐城乡游”,宣传口号为“魅力乡村、

活力城市、和谐中

国”。

2008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2008中国奥运旅游年”,宣传口号为“北

京奥运、相约中国”。2009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中国生态旅游年”,宣传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

文明”。

2011年旅游宣传主题“2011中华文化游”,旅游宣传口号“游中华,

品文化” “中华

文化,魅力之旅”

经国务院批准批准,自2011年起,《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正式断定为

“中国旅游日”。

2012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将2012旅游主题年确定为“中国欢乐健康游”。 2012年5.19中国旅游日宣传口号:“爱旅游,爱生活”;活动主题“健康生活

,欢乐旅

游”

“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

喜态。”《徐霞客游记》开篇的短短24个字,为后人留下了文化旅游的瑰宝。徐霞客的开游之

日便是今天“中国旅游日”的源起。.,1613年的农历3月的最后一天是农历3月30日,即公

历1613年5月19日.

世界旅游日 (world tourism day),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