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语史复习大纲

汉语史复习大纲

汉语史复习大纲
汉语史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

1阴阳对转:是训诂名词,又称“韵转”或“一声之转”,指用音韵学上古韵分部的成果和韵表所体现的古韵部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训诂学上与词义有关的音变和音异现象。可以参考黄侃先生的古韵二十八部和王力先生脂微部分。

2同源词: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有联系,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如"背"和"负"。在汉语中,有双声的,如"柔"和"弱"(同义),"明"和"灭"(反义);有叠韵的,如"刚"和"强"(同义),"寒"和"暖"(反义)。就意义上看,有同义、反义或其他关联。

3尖音:古声母“精清从心邪”和细音韵母(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字音叫尖音,如“将、趣、前”等字。

4读破: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中破读为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5异文: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左传·隐公二年》“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晋杜预注:“凡得失小,故《经》无异文而《传》备其事。”

6古物轻唇:“古物轻唇”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首先提出。认为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重唇“帮滂並明”,没有轻唇“非敷奉微”,并根据形声字,通假异文,古人读音,声训,古反切,等论据加以证明。

7古无舌上:“古无舌上”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只有舌头“端透定泥”,没有舌上“知徹澄娘”。舌上音声母是由后来从舌头音分化出来的。直到现在,有些方言中仍然只有舌头音,如:湖南衡山方言,“里”读“底”,“为”读“里”。

8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是由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各名家(关、郑、马、白)的戏曲用韵编篡而成。此书分九十韵部,二十五声部。韵部特点为:第一,只有阴声韵部,没有入声韵部;第二,是新产生出支思和车遮两个新的韵部;第三,桓欢部和

寒山部分立;第四。阳生韵仍然是[--m][--n][--g]三类韵尾分立。声母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全浊声母已经清化了。总体看,《中原音韵》音系已经很接近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了。

9 《广韵》: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收韵206部,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10 《切韵》:中国重要韵书,由隋代陆法言编撰的,成书于仁寿元年(601年)。原书已失传。全书五卷,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等书中。

11钱大昕:钱大昕(1728—1804),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他提出“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主张,在上古音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2王念孙: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时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誉。王念孙在训诂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平主要著述有《读书杂志》、《广雅疏证》、《道河议》、《河源纪略》等。

13《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取名的原因: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多数学者认为是汉人所纂集,成书于西汉时期。《尔雅》是按意义分类。多是排列同义词,然后用一个词作训释。《尔雅》本20篇,今存19篇。它保存了语言学古训资料,为后人研究古汉语词汇提供了便利。另外所创立的义类系统和编纂体例在中国词典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广雅》: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共收字18150个,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相当于《尔雅》的续篇,篇目也分为19类,各篇的名称、顺序,说解的方式,以致全书的体例,都和《尔雅》相同,甚至有些条目的顺序也与《尔雅》相同。

15郭璞: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郭

璞所作《游仙诗》反映对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现优生避祸的心情。所著《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集前代《尔雅》学的大成。

16音变构词:造词法之一。指通过基础词音节中音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依汉语音节声、韵、调三要素,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还有的音变构词涉及声、韵、调中两种以上音素的变化。

二.简答题

1.《方言》的学术价值都有哪些

一、明确古今方言词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

二、揭示古今名与实之间的交错关系。

三、有助于研究词义的古今变化。

四、有助于研究构词法的变化。

五、有助于研究构词法的变化。

六、探知现代汉代文献语言中的基础方言。

七、根据远近关系确定基础方言。

八、了解汉代构词情况。

2.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分为哪三大类举例说明。

一、单纯词。包括联绵词(如:从容、彷徨、琥珀);叠音词(如:区区、翩翩、滔滔);音译词和字母词(咖啡、拷贝、VCD)。

二、复合词。有联合式(国家、身体、可歌可泣);偏正式(飞机、雪白、毛毛雨);支配式(司令、动员、理事);补充式(收回、提高);陈述式(心得、眼红、锋利)。

三、派生词。有词根加前缀(老乡、阿姨、初四);词根加后缀(桌子、读者、稳定性);词根加前后缀(第三者)

3.什么是“四呼”什么是“四等”二者有什么关系

按照韵母的韵头的情况,我国传统语言学将韵母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一)开口呼是主要元音为a, o, e而没有韵头的韵母;(二)齐齿呼是主要元音为 i 和韵头为 i 的韵母;(三)合口呼是主要元音为 u 和韵头为 u 的韵母;(四)撮口呼是主要元音为 y 和韵头为 y 的韵母。

“四等”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根据介音的差异,分为四等,每等又分为开口和合口两呼,一共是八个小类。如山摄,包括了寒、桓、删、山、元、仙、先等韵,其中寒桓是一等,删山是二等,元是三等,先是四等,仙分为三四等。

近现代汉语的四呼与中古汉语的四等有一定联系。大致来说,开口呼对应中古的开口一二等;合口呼对应合口一二等;齐齿呼对应开口二三四等;撮口呼对应合口三四等。

4.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一是复音词可以有效地减少同音词。单音词越多,同音词也就越多。而同音词太多,势必会影响意义的表达。比如以《汉语大词典》所收单字为例,同一音节所含字数多达几百个,其余大部分音节所含字数都在十个以上,同音词太多会使语意不清而无法交谈,所以进行复音化。

二是复音化是词义表达更精确的需要。单音词一词多义的情况比复音词突出的多,容易造成表意含混,比如“高”可以表示“高度”,也可以表示“尊贵”,还可以表示“高深”,等等,只说一个字无法将意思表达清楚。而复音则可以通过联合、限定、修饰、补充等多种手法把意思表达得更精确。

三、促进语言的交流传播。复音化(特别是双音化)是语句音调和谐上口的需要。比如:“喜”“欢喜”;“悦”“欢笑”。

5.谈谈《释名》在汉语史上的研究价值。

一、《释名》以声讯解释名物,为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使了古代韵书的产生。

二、《释名》记录了很多汉化通用的语词,可与《尔雅》、《说文》以及古代经典或传注相参证。

三、《释名》还保留了汉代的一些古语。

四、《释名》所训释的对象不侧重于文献语言,而重于日常名物事类,因此它涉及社会生活面广,从天文、地理,到人事、习俗都有所反映,加上《释名》成书去古未远,所以可以因所释名物推求古代制度。

6.近代汉语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一、大量口语和方言词语进入文学语言。比如“鼓捣”:“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红楼梦》)这些词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二、曾吸收某些蒙语和满语借词,有的保留至今。如“阿哥”是满语age的音译,是清朝贵族年轻男子的称谓。

三、新词中,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也产生了很多其他多音节词。如三音节词“俏皮话”,四音节词“慢条斯理”。

四、与西方联系日益密切,出现大量借词,大批新词。如“电话”传入中国叫“德律风”。

7.《广韵》的语言学价值有哪些

一、确立了中古文学语言的声、韵、调系统,《广韵》是主要依据。

二、征引了六朝大量辞书,记录了不少魏晋六朝的新词新义,对于阅读这一时期的著作很有帮助,也为中古汉语词汇史的不断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汉语语法发展史。

2试论述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异同。

3简述汉语语音的发展史。

4简述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

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发展趋势为:

(1)新词大量涌现。从义类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新词概括的分为两类:源于专业领域的新词和源于生活领域的新词。如和平统一。从构词法角度分析,这些新词主要可以分为复合新词、词缀派生新词和简缩新词三大类别。复合新词是指由两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以一定的语序组合而成的全新词语,如黑 + 哨→黑哨(指体育赛场上执法不公的裁判);词缀(准词缀)派生新词是指由前缀(准前缀)或后缀(准后缀)与单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组合而成的新词。例如: -霸(声霸、视霸、解霸)。简缩新词,即新简缩词,又称新缩略语,是为简洁迅速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方便记忆,对新产生的多音化新词语精简概括而成的词语。例如: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旧词衍生新义;旧词衍生新义是指一个原已存在的词语通过比喻、引申等手段获得新的词义范畴,使原来的表达形式分化出一个新词位的现象。总的说来,旧词衍生新义主要有

以下几种形式:.⒈词义扩大,即某些词语在原义基础上通过比喻、引申等手段增加了新义项,但是其新义项的义域大于其原义域。词义缩小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词语的义域因某种原因出现了缩小的趋势。词义感情色彩的升扬和贬抑。

(3)方言俗语词汇不断渗入;一方面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填补了其表达的空缺,另一方面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能力,加强了其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些方言俗语词汇,根据其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⒈源于粤语的词汇2源于吴语的词汇 3源于北方话的词汇如发烧友、动迁、倒爷。

(4)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外来词(foreign word),亦叫借词(loan word), 是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拟声音译、义译、音译加义译、音译加附加语素、直接借用。例如T恤衫(T-skirt)、DJ(disc jockey 音乐节目主持人)。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主编:杨寄洲 副主编:邱军 编者:杨寄洲邱军李宁 编写说明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本大纲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大纲。 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大纲是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 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重要依据。 本大纲还包括几个附属文件,它们是: 1、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语法大纲 2、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功能意念大纲 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情景和言语活动大纲 4、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考试大纲 5、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 一、教学对象 母语为非汉语、以不同学习目的学习汉语的各国学生。 1、年龄: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 2、学历: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学历。 3、汉语水平: A、基本没有学过汉语,零起点的学生。 B、学过少量汉语,词汇量为600左右,基本没有表达能力的学生。 C、学过汉语,词汇量为1200左右,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语音 语调不准,语法不清楚,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的学生。 二、教学时间 A、B类学生教学时间为一学年(两学期),实际教学时间约为40周, 每周24学时,共计96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 C类学生教学时间也是一学年(两学期),实际上课时间为40周,第一 学期每周24学时,教学时间为4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第二学期每周 20学时,教学时间为400学时,年教学时间为8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语言实践活动)。 学习时间不少于上述所规定的学时,才能达到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学要求。 三、教学目的 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 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一般社 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 定的一年级的标准。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 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继续汉语学习和进入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打下 语言基础。 初级汉语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和讲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 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为来华长期进修的留学生制定的,旨在明确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规定其教学目标、等级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并对教学途径、教材编选以及测试进行指导。各教学单位可按照本大纲的基本原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一、教学性质与特点 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进行的,半年以上、三年以下的,以提高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非学历教育,属于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具有如下特征: 1、学习者学习目的多样,教学上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学习者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组织教学时,分班宜细。 3、学习者学习期限不一,在教学上,宜将语言诸要素划分为螺旋式小循环递升的系统。 4、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在设课与选课上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他们来华进行从半年到三年不等的汉语言文化进修。 初等阶段的学习者(包括零起点的初学者),入学前基本未掌握普通话语音或不会使用汉语拼音;未学过或基本未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领会式词汇量在0—2000词之间,复用式词汇量在0—1000词之间;听说读写能力较差或发展很不平衡。 中等阶段的学习者,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普通话语音;已学过并初步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领会式词汇量在2000—4000词之间,复用式词汇量在1000—2000词之间;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高等阶段的学习者,入学前已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及一般的表达法;领会式词汇量在4000词以上,复用式词汇量在2000词以上;已具有中等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用汉语进行一般交际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汉语长期进修教学,使学习者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进一步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加深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了解。 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阶段。[注] 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一)初等阶段 通过在初等阶段四级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音和汉语拼音,掌握所规定的2411个初等阶段的词以及相应的汉字,掌握185项初等阶段的语法点,初步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 完成初等阶段学习的学生应当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能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并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达到以下要求:听:能基本听准普通话的声、韵、调,能听懂教师用较慢的普通话所做的讲解;具有初步的猜词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能听懂日常生活中如见面、介绍或购物时的简单谈话,了解他人对某一事情叙述的基本内容,理解说话人的主要意图。语速为120-140字/分。 说:能比较准确地发出单个字、词的音,句子的语调虽有明显的母语影响但所表达的意 1

中外语言学简史

整个西方语言学史的历史阶段(5个)1语文学:公元前3世纪对古籍做注释和校对,是语言学研究的开端,到公元前16 17世纪出现复兴和繁荣2传统语法阶段:古希腊18世纪依赖逻辑范畴建立语法范围,依照拉丁语法建立起来的3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演变的过程的语言学。在19世纪初广泛研究印欧语系的语法上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语言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结构语言学:以语言的结构主要的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世纪初洪堡特就开始了语言结构分析,20世纪初语言学的重心转移到结构主义语言学5生成语言学:以语言的生产和转换能力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57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使欧美语言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重要语言学家: 瓦罗《论拉丁语》:古罗马著名学者之一,第一个真正的拉丁语法专家,代表作《论拉丁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语法的研究(捍卫“类比”原则)包括1词源学2形态学3句法学《论拉丁语》是研究拉丁语的专著,涉及语言学理论方面及一些残留问题。 洪堡特及其理论 贡献:普通话语言学的奠基人。贡献: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是其核心,认为:1语言中没有静止的东西2语言整体分割的词和语法规则只是一种人为的毫无生气的冷了的溶岩石3在深入研究语言创造活动特征的过程提出“语言四部形式”的概念。 语言的三类型:孤立语粘着语曲折语 特鲁别茨柯伊《音位学原理》20世纪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威廉·琼斯:历史比较语言学创始人,1789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有亲缘关系,琼斯的发现掀起了研究梵语的热潮。 施莱歇尔语言理论:提出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开创了自然主义学派1语言有机体理论突出了语言的物质性,忽略了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荒谬)。语言:成长时期、衰老时期。认为成长期语言由简单的结构形式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形式,衰老时期有最高点逐渐衰老,形式也遭到损坏3语言发展阶段4语言谱系树理论:把整个印欧语系比作一颗树的树干,分支是各种印欧语(如斯拉夫语、立陶宛语)分支上有细支,代表印欧各种方言,此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亲属语言谱系种类的问题,用树形方法形象的表达了对语言相互关系的看法,但从理论上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斯多葛派:公元前4世纪一批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都是亚里士多德的反对者。对语言学的贡献:1清楚区分了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2使用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细使用至今。此派的语言观属于自然派,认为早期语言的声音和能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努力研究词源寻找语言的原始形态。提出“变则学说”认为词与事物关系是不对应的,得出语言是无系统不受规则限制的。 格里木定律:1817年格里木发表《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言之间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学派:亚历山大将军托雷密在埃及建立的,研究希腊的古代文献、注释和考证《荷马史诗》形成亚历山大学派。代表人物:亚里斯塔克提出“类比”说,语言是以相似的形式指明相似的范畴,并受一定规则制约的,对形态学做了详细研究确立八大词类。促进作用1确立了语文学的观念2他们的语文学工作提出了语言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方向,寻求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促进真正语言学的诞生3保护希腊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前提: 118世纪队语言标本的搜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准备了具体的材料2把其他科学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进到语言研究中来,引起语言研究方法的改革3梵语的发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以结构研究为主《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前无古人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重要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出版进一步强调了“系统”概念。贡献: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3共时和历时的区别4语言系统性与价值的概念5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6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理论对代语言学的影响: 1系统性把语言看成一种系统和结构2注重共时研究3优先口语研究4认为语言是描写性的不是规定性的5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6强调独立自主性,摆脱哲学家、心理学家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对象做观察。现代语言学的特征都源自索绪尔的理论,索绪尔所建立起的语言学框架对现代语言学有重要的影响。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为了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于是产生的这样的区分。言语:是个人行为是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是言语的工具,是言语的产物,是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可以将其从言语活动中划分出来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历时现象:指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共时现象:两者是对立的,应分别研究,在共时性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研究。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语言系统无关的东西都属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系统有关的属于内部研究。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理论基础:迪卡尔的理性主义,认为人本身有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一部分是人类的属性(人类天生具备的语言能力)另一部分是人类生存经验中后来获得的个别语言知识。乔姆斯基接受洪堡特的观点: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提出“演绎法”从语言能力研究当中揭示人的认知过程。 生成:数学领域的用语,用较少的规则解释较多的事实,生成性说明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语法就是要设计一套产生某语言全部语法的规则,且仅仅是符号语法规则。 历史比较语言学三个第一:拉斯克:西方第一个进行语言比较研究且取得出色成绩的语言学家《古代北方语或冰岛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本科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Modern Chinese 课程编号:0111001 课程学时:96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 建议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部分内容。 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为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文秘类工作、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定义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雅言、通语、白话、官话、国语、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 五、汉语的地位:国内地位,国际地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推广普通话 课程的重点、难点: 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的特点,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方言概况;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 1.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 第一节中国语法学的创立——《马氏文通》1898 一、作者简介:马建忠 二、主要内容:字类系统和句法成分系统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 1、词类系统(字类) 实字:名字代字动字静字(形容词、数量词)状字 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2、句子成分系统 起词:充当主语的词 语词:充当谓语的词(内动、外动) 止词:充当宾语的词 表词:静字充当谓语 司词:介词宾语 加词:介字与其司词 读:小句 3、位次系统 主次(作起词的名字) 宾次(作止词的名字) 正次(中心语) 偏次(修饰语-------定语) 三、对《马氏文通》的评价 1、建构了中国最早的语法体系、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变附庸为独立、变零散为系统、变议论为科学。) 2、缺陷:模仿痕迹太重(普遍唯理语法阿尔诺、朗斯罗); 第二节第一部完备的白话文语法著作—《新著国语文法》1924 一、作者简介:黎锦熙1890-1978 真正的语言学家 二、主要内容 1、句本位语法从动态环境中看语法结构及其功能 词类系统 名词、代名词实体词 动词述说词 形容词、副词区别词 介词、连词关系词 助词、叹词情态词 转类铁桥形容词 狮子的勇猛名词 落花、飞鸟形容词 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词无定类句位决定了词的性质分类

2、句法分析——图解法 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 连带成分:宾语和补足语外动词同动词 工人请我讲演 我爱他诚实 附加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 三、对《新著国语文法》的评价 1、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和马建忠一同被称为中国语法学的奠基人。 2、帮助确立和巩固了白话文的地位,提出了宏大的“句本位”语法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心词分析法。 3、句本位不太切合汉语的实际。汉语的词和句子成分不存在对应关系,词无定类。(一线制双线制) 第三节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9) 一、陈望道和方光焘 陈望道:发起者和组织者,并一步步把文法革新讨论引向深入,提出“文法应该主要研究表现关系”。 方光焘:理论建树者,提出“广义形态”的说法(词语组合能力、重叠)。 二、文法革新的宣言 王力和《中国文法学初探》 三、文法革新时期的最高成就 吕叔湘和《中国文法要略》、王力和《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和《汉语语法论》 《中国文法要略》不囿于以往固有的格局,全力挖掘汉语结构的特点及其规律,是文法革新运动的实质性成果。 《中国文法要略》的主要内容 上卷:词句论(概念与分类) (1)词类:名、动、形、限制(副)、指称(代词)、关系(连)、语气 (2)词组:联合关系(并列)、组合关系(附加)、结合关系(主谓) (3)句子:叙事句(动作动词)、表态句(形容词谓语)、判断句(用“是”或者不用)、有无句(中心动词是“有”或“无”)。 (4)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 (5)简句和繁句:简句,只包含一个词结;繁句,包括复句和包孕句(句子成分是一个主谓短语)。 (6)转换和变化: 下卷:表达论(语义与功能) (1)范畴: 数量他什么都不说。周遍性(所有的、一个也不例外) 指称(有定、无定)这、那数量词零形式 方所 时间现在、过去、将来动相了既事相 正反.虚实: 否定、可能、必要

(完整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1.1读:掌握汉语的基本阅读技能,会细读、略读、浏览读、检索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 A、普通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2%,无新语法点的语言材料,阅读速 度为120-14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B、快速阅读:能阅读生词不超过4%,新语法点不超过2%的一般性语 言材料,阅读速度为140-16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80%以上。 能借助词典认读部分汉语水平大纲的丙级词。 1.2写:听写速度达到15-18个汉字/分钟,抄写速度达到18_2 0个汉字/分钟,能写一般应用文,能把70%以上的授课内容整理成笔记。 一百分钟内能写出400字以上,句子通顺、意思完整、语法错误低于2%,汉字错误低于3%的记叙短文。 2、交际技能方面: 有适应各种一般性交际场合的能力。能够较快、较正确地听懂、领会交际对象的意图,能选择相应的词汇和语法形式较准确地表达自已的意思。 (二)阶段要求 初级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三个教学阶段: 1、语音阶段 掌握汉语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声调,语流中的变调基本正确。能正确地拼写、标调并读出,正确率为90%以上。 掌握儿化韵、词重音、句重音、语调、语气,能进行简单的会话。 能正确地辨音辨调,听懂简单的对话及少量课堂用语。 能认读200左右汉字,书写时笔顺、笔画基本正确。 2、第二阶段 2.1语言知识方面: 2.1.1语音:掌握词重音、句重音、儿化韵,字、词、句发音基本准确,语调、语气基本正确。 2.1.2词汇:学习《词汇大纲》规定的1级词(1000个),掌握常 用义项和用法,掌握95%以上。 2.1.3语法:学习《语法大纲》规定应学的语法项目。掌握95%以上。 2.1.4汉字:会认会写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所规定的甲级字(80 0个),初步掌握其中90%以上汉字的偏旁部首,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2语言技能方面: 2.2.1听:能听懂没有新语法现象,语速为140_160个/分钟, 新词语不超过1%的语言材料, 2.2.2说:能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会话,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词重音、句重音及停顿准确。 2.2.3读:初步掌握普通阅读、快速阅读技巧,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 A、普通阅读:能看懂没有新的语法现象,非关键性生词不超过1%的语 言材料,阅读速度达到80-100/分钟,理解正确率为90%以上。

现代汉语语法学89136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复习资料一 (2012-10-04 12:25:36) 转载▼ . 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 (一)识记: 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 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其核心是“词本位”。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内容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识记: 1.语法形式; 2.语法意义。 (二)领会: 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 (一)识记: 1.形态 2.语法范畴。 (二)领会: 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识记: 1.句子 2.句义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二、本课程定义: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的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六个部分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普通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组织必要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理论,并能熟练的从事相关的语言教学工作或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四、教学容简介: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个部分,教授包括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普通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关的普通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是分析、讲解和理解、学习现代汉语理论知识的指导理论,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是本课程教学容的本体。本课程的教学容,可适当的吸收近年来从现代汉语实际基础上归纳抽象出来的一些新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对外汉语领域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可适当删去那些脱离汉语实际从理论上推演出来的空洞的理论。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注重启发教学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多加以训练,以便理解掌握知识。要重视直观教学,尽量采用一些能提高教学效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六、学时分配:本课程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语音20%,文字10%,词汇20%,语法35%,修辞15%。讲授和课练习的时间比例为3:1。总学时112节。 七、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 参考书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教育)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 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教育) (二)各章教学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现代汉语概念及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容。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要使学生分清“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几个概念。 第一章语音 1、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准确的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声、韵、调三节是语音部分最主要的容,难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方 法以及准确发音。另外,音位分析也是教学难点。 3、教学容提要 语音这一章,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朗读的技巧等。 第一节语音概说

医学汉语-实习篇教学大纲

MBBS《医学汉语》课程的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医学汉语》是为MBBS留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所开设的必 修课。本课程为专用语言技能课,主要目的是为留学生进入中国医院见习、实习打下医用汉语的基础,帮助他们用汉语跟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沟通。 (二)课程基本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医院各科室的中文名称、常用药物的中文名称、人体各种结构的中文名称、常见病的中文名称、各种常见病主要症状及其体征的汉语表达、实验室检验报告的读法、病历的书写、住院部医生与病人的日常会话、实习生与指导医生的日常会话等。(三)教材 本课程采用莫秀英主编的《医学汉语-实习篇》为教材。整套教 材分三册,每册17课,每课容量约为4课时。各课内容模拟留学生 到医院轮科见习、实习的情景,根据我国三甲医院住院部各科室设置纵向排列。每课生词约18-25个,大部分为与该科常见病、常见病人症状、常见治疗方法等相关的专业词汇。课文由1-2个对话和1个成段表达组成。课文的固定角色主要由2-4位到医院实习的留学生充当,另有不固定的指导医生、病人、病人家属、护士等人物。课文内容是医院里实习生之间以及实习生与指导医生、病人、病人家属、护士的对话或成段表达。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针对该课内容的相关练习,包括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 (四)课程目标

由于留学生在医院见习、实习时涉及到医学汉语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本课程的目标以培养留学生医学汉语的听说技能为主,兼顾读写技能。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医院住院部各科室的常用词汇和用语,以达到进入见习实习时能与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基本的交流沟通的目的。 (五)课程安排 本课程宜在留学生汉语水平达到新HSK四级后开设,在MBBS学生三四年级开设比较合适。课程宜开设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学习一册,每周4课时,一共210-240课时。 (六)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技能。建议每课的教学环节为三大模块: 1. 生词教学 以生词表为主,尽量结合图片和例句,用简洁浅显的方式解释生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生词,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对本课生词进行扩展。例句应该包含本课课文中的句子,以增加生词和课文句子的复现率。相关的语法内容也结合在生词教学中进行讲练。讲解 2. 课文教学 分为对话和成段表达两大部分。对话部分建议在扫清生词和语法等障碍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堂朗读时要求学生观看只有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姓名:李曼 学号:2013140016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级:13级 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教师:刘吉艳 作业题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

汉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汉语视听说(Chinese seeing、listening & speaking) 课程编码 学时/学分 :58学时 适用层次 : 我校汉语水平为1-4级的少数民族学生 课程简介: 汉语视听说是综合技能课,是一门提高学生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技能训练课。视听材料所涉及的语言范围为甲乙丙三级词5253个,甲乙丙三级汉字2205个,甲乙丙三级语法652项、点,并涉及小部分丁级词。课程内容以实际生活情景下的对话为主,包括词、句型、固定词组、惯用语的讲解;根据情景对话内容进行听说练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看懂、听懂情景对话中人物就某一熟悉的话题进行的对话,按照对话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归纳,能够完成课后与情景对话内容相关的各项练习,并能就这一熟悉的话题进行与课文内容相类似的对话。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交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汉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主,教学的重点以对较长对话内容的理解、分析、判断、归纳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如何把握在对话中出现的固定词组(成语、四字格、习惯用语)、常用句型(“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兼语句等)、惯用语及俗语(格言、歇后语等);让学生就某一熟悉的话题进行类似于课文的对话。 课程内容: 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表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本课程每学期期末进行考试,采用口试考试形式,学生抽签选择考试内容,总分100分。 二、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口语表达训练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总评成绩60分为及格。 教材及参考书: 本课程采用教材为《新编汉语视听说》安站峰主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2000年8月 执行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几点说明 1.本大纲为汉语视听说课程所用。 2.在教学过程中,本大纲所列的教学内容应相互结合分布在各课时讲授,而不应单独讲授。如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每课训练学时为2学时,每课都涉及听、说多种形式:第一题:看一遍录像,选择正确答案(听力训练)。 第二题:看第二遍录像,选择正确答案(听力训练)。 第三题:根据录像内容,口头完成句子(听力训练)。 第四题:根据录像内容,判断句子正误(听力训练)。 第五题:再看一遍录像,回答问题(口语训练)。 第六题:根据录像内容,选择正确解释(听力训练)。 第七题:按照例句造句(口语训练)。 第八题: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口语训练)。 第九题:按指定情节,用所给的词语编对话并当场表演(口语训练)。 3.本课程为听力、口语综合技能训练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使学生多听、多练,常用句型要反复操练,在听的基础上多开口说汉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汉语听力和口语水平的目的。 4.除了课堂上的训练外,还应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听力和口语实践活动,如收听广播、电视、讲座、报告、与人交际,逐步提高汉语听力和口语水平。 李豫新 2004-11-12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法 【课程编码】3B010258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学时数】34 【编写日期】2012-06-26 一、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 教育学基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各种流派,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以及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技能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将来 的教学实践中能针对汉语的特征和教学对象,科学地设置课型,更好地选择、分析、利用教材,设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技巧,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总论2学时(理论讲授) 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外语教学法背后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 二、熟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三、了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外语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思考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同“英语教学”比较相似还是跟“中小学语文教学”比较相似。为什么 2.列出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分若干小组,互相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谈谈自己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

第一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说明: 本讲义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学习和研究心得整理而成。部分内容参考了以下著作: 陆俭明,200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等,2009,《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2006,《汉语语法学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沈家煊,2006,《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内容梗概 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第二讲层次分析 第三讲变换分析 第四讲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 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 第七讲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第八讲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第九讲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 第十讲汉语虚词研究 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潘文国)认知与表述(不强调系统与交际)是人类特有的功能;方式(不强调工具)体现了语言的主体性而非客体性;过程体现了动态语言学的思想。 二、语法的定义: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进一步说,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

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 (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主要体现为:第一、词类无形态标志;第二、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研究:我们研究/研究语法/研究清楚/打算研究/研究课题/语法研究/研究很重要)(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试回答英语和汉语问句:Do you eat an/one apple every day?/你每天吃一个苹果?)。 (3)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4)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汉语里,词和词组之间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子之间是实现关系(词组加上句调就成为句子)。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吃苹果/吃大碗/吃食堂/吃利息/吃大户/(一锅饭)吃十个人) 四、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在实词和实词

汉语教学大纲(综合课)

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7年12月

汉语教学大纲(听说课) The Syllabus for Chinese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s) 一.课程说明Course Description 1.课程中文名称:汉语(听说课) Course Chinese name: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s) 2. 课时总数:32课时 The total class hours:32 hours 2.教学对象:汉语初学者 teaching subjec:Chinese beginner 4.考核方式:出勤发言作业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采用百分制. Examining Method: Attendance, speak, homework and other performance in class account for30%, and the final exam accounts for70% n the hundred-mark system. 二.总则 General 通过一年的教学,帮助包括零基础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熟练使用汉语拼音,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能够听懂2500个以上的常用词和进行相应的对话。听、说能力达到进入中国高等院校理、工、农、林类本科学习的最低汉语能力标准。 具体而言,在听的能力上能基本理解语速为每分钟120字左右、不含或者少含生词和新语法现象的内容,能在具体语境中听懂日常生活的基本谈话。在说的能力上能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交际,能较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图。在叙述具体事情时,语句的错误率在30%以下。在读的能力上,借助工具书,阅读生词及新语法现象量在20%以内,字数在500以上的各类文章,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00字。在写的能力上,初步了解汉字构造,能以正确笔顺写出学过的生词。能写出不低于300字,病句较少的短文。 The objective of this Chinese course is to help beginners grasp the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skillfully use Pinyin, understand the basic grammar and structure in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 名词解释 1、语法:语言中的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2、语法形式: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等形式。 3、语法意义: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4、语意意义: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又称屈折变化。 5、后缀:附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 6、形态: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7、狭义形态: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 8、语法范畴: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 9、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上的分类。 10、主语:就是位于句子前半部的被陈述对象。 11、宾语就是谓语动词(述语)后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12、谓语:位于句子的后半部(主语之后)的陈述词语。是用来陈述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 13、扩展:是拉长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到复杂。 14、紧缩:即缩小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复杂到简单。 15、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16、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序相同,词类一一对应,层次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即要求功能与层次全面对应 17、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基本结构相同。 18、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19、语法条件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20、语音条件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21、三向谓词:指可以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

王力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修完此课,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三、课程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选、古代汉语常识和词义分析举例三大部分。其中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是讲授内容,词义分析举例是自学内容。教材中的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也选收了一些汉代以后的散文。为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献语言,还选收了少量的辞赋、骈文、诗词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语言知识与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古注、古文标点、古文翻译、古汉语修辞、音韵、诗词格律等。二是与阅读古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姓氏名号、职官知识、地理常识、历法知识、文体划分、骈体文知识、辞赋知识等。其中古汉语的语言知识和理论是讲授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是自学内容。讲授时,文选和通论的学时比例分配为:文选约占40%,古代汉语常识约占60%。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是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按照计划和讲授进度布置作业,定期检查批改,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10%。 五、教学时数 本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每学期54学时,共计108学时。如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学时。 六、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教师应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七、教学方法 文选与古代汉语常识交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知识。有条件的要制作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八、大纲编制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前提下,可作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文选 一、文选是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与理论的语言材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 二、教材中的文选,是从大量古代文献中选择出来的典范作品。编选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既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同时又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密切配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文选,认识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古代汉语理论与知识的理解。 三、教材中的文选编成若干单元,与古代汉语常识内容相配合。 四、文选的讲授应以字、词、句的解说分析为主,并结合古代汉语常识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文选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讲授篇目,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讲授的过程中要突出其示范性,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教学能力;一部分为自学篇目,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单元文选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蝜蝂传》《桃花源记》《巫山、巫峡》 《王子坊》《蓝田县丞厅壁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庐山草堂记》《岳阳楼记》《大龙湫记》 《游天都》《传是楼记》 第二单元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吕相绝秦》《子产论尹何为邑》《晏婴论季世》 《句践灭吴》《范雎说秦王》《触龙说赵太后》 《燕昭王求士》《鸿门宴》《陈涉起义》 《孙膑》《韩信破赵之战》《汲黯》 《西门豹治邺》《张骞传》(节录)《华佗传》(节录) 《肥水之战》《〈张中丞传〉后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