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f11494806.html,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作者:李芳红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5期

【摘要】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质”和“量”就如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只翅膀,失衡就会掉下或遇阻。我国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刺激下,教育质量面临许多问题,人才质量观念不合时宜、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质疑及高校规模与办学能力矛盾等。究其原因有:对教育质量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教育资源投入有限等原因,导致教育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冲击,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基于上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些完善和发展对策,以确保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促使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初步认识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实质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以马丁·特罗的学说为核心,于1962年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随后他结合西方发展特点,进一步探讨高等教育发展中量变与质变问题。他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成长率,即在校学生数的增长;二是教育制度及教育规模的扩大;三是适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率。而我们所说的大众化就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转变的一个过程。在西方国家相继步入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也开始注意到精英教育存在不足之处。

计划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下进行的,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争取在2010年大学毛入学率达到15%,“十五”计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前到2005年。如果说1998年以前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是管理体制的改革上,那么1999年以来则是规模的扩张,潘懋元认为规模扩张是由经济学家点燃了导火索。随后,我国高等教育保持高速的发展。

步入大众化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

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再创新高,与2007年计划录取人数相比增幅高达5.6%。毕业生人数亦连年攀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