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a11648540.html,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陆生付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3期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许多生命现象、生物学规律是通过实验手段被揭示的。在美国BSCS教材中,探究学习被认为是主动学习的核心,探究学习的原则是“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我国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片面强调“以生物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强调对生物“双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为生物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生物学的诸多成果来源于科学观察和实验,现代生物学研究也是当今热点,因而是较适合于开展探究式教学和引导学生研究式学习的学科。在探究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构建适合生物教学的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注重观察与实验,夯实基础知识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对于微观领域的探究活动,观察和实验就是很好的探究方法。必修1《分子与细胞》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两大基石。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事实和现象、生物概念、生物规律和原理。概念和规律是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的形成要经过科学的研究,这个研究过程一般来说是以实验与观察为基础的。虽然显微镜是研究生命现象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但是教材中有些实验现象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的,如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鉴定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通过观测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和位置来确定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扩散速度等,以上这些实验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科学的结论,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态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从而夯实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

2.注重学生的科学设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将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从具体向抽象过渡,抓住原型的本质特征,对原型进行抽象,把复杂的原型客体加以简化和纯化,并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以构建一个能反映原型本质联系的模型。这一过程当然离不开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训练,而这种既能联系具体,又能联系抽象的性质,正是科学假设所特有的。科学假设是一种科学的猜测,是对未来的客观世界领域进行科学的、猜测性的解释,是人们探知科学的未知领域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告诉学生科学设疑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通过引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实践过程,训练学生进行科学设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主题